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系统图

合集下载

精编大亚湾核电站电气系统简介资料

精编大亚湾核电站电气系统简介资料
安全厂用设备:保证主设备安全(例如汽轮发电机组的润滑)、保证安全 停堆并保持安全停堆状态以及保证各种事故工况下对公众和环境的保 护的设备。这些设备的供电应分成同它们的机械功能(专设安全设施系 列A和B)相对应的冗余系统。
31
厂用电设备布置
核岛部分各厂房主配电系统布置:
-3.40m:在NX厂房170房,布置有热洗衣房辅助配电盘9LKP。 0m:NX中布置有9LKZ、1-2LKJ、9LNF等配电盘,KX中布置有1-2LKL配电盘; DX厂房内设有1-2LHP/LHQ的柴油机及其附属的供电盘1-2LLG/LLW;另外,固体废物处 理厂房QS中还设有0 LKS配电盘。 3.8m:主要是电气厂房LX和连接厂房WX的蓄电池装置,两台机共有26组直流蓄电池布置 于此层。 7.2m:在LX和WX的该层中,布置了全厂大部分的配电开关柜,包括6.6KV中压柜,380、 220V低压柜和相当数量的直流配电柜。 15.5m:在LX和WX厂房该层中,布置了一些相当重要的交直流系统,如四组不间断电源 LNA、LNB、LNC和LND等。
香港电网和广东电网供电。
22
联络变压器
23
四. 厂内外供电网络
功能:
在各种工况下(正常或事故工况下),为电站的附属设备提供安全可 靠的电源,并为与核安全有关的系统和设备提供应急电源,以保证核 电站的安全运行。
电源:
厂外主电源(500/400KV电网);
主发电机;
厂外辅助电源(220KV电网);
常规岛厂房的主配电系统布置:
常规岛的主配电系统主要集中在汽机厂房MX的MB区的20m层,有大多数380V交流柜和 LAB、LBM的蓄电池与直流柜,两个公用开关柜9LKK、9LKN设在1MB502房间内。配电 盘1-2LLP/LLR设置在LX7.0m层中。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

8.3.3 疏水系统
加热蒸汽在加热器或管道内的凝结水称为疏水。这里讲的 疏水指加热器壳侧的凝结水。疏水方式有采用逐级自流的连接 系统、采用疏水泵的连接系统和疏水冷却器系统。 1、逐级自流疏水系统
表面式加热器的疏水利用相邻 加热器之间的压力差,将抽汽压 力较高的加热器内的疏水逐级自 流至相邻压力较低的一级加热器 中,这样的疏水系统称为逐级自 流疏水系统。 对一个全部采用逐级自流的疏 水系统,高压加热器逐级自流疏 水至除氧器;对于除氧器前面几 级低加加热器,疏水最终导入凝 汽器。
这种自流疏水系统,不增添任何设备,系统简单,但经济 性差。这是由于从较高压力的加热器的疏水流到较低压力的加 热器时,部分闪蒸蒸汽就排挤了一部分低压加热蒸汽,即减少
了汽轮机的较低压力抽汽量。若保持汽轮机功率不变,势必增
加凝汽循环发电量,最后增加了在凝汽器中的热损失。同时,
疏水经过最后一级加热器排入凝汽器,热量被循环水带走,从
8.3.2 抽气系统
各级低压加热器的蒸汽来自低压缸抽汽。在从低压缸通 往加热器的抽汽管道上装有逆止阀和隔离阀,逆止阀的位置 尽量靠近抽汽口,以减少中间容积,防止汽轮机甩负荷时蒸 汽或水倒流入汽轮机;隔离阀位置靠近加热器端,防止加热 器传热管破裂或疏水受堵造或壳侧满水时倒流入抽汽管道。 大亚湾核电厂二回路一、二级低压加热器直接布置在凝 汽器喉部,这样大大缩短了抽汽管道长度,减小了湿汽容积, 降低了汽轮机超速的危险性,所以这种情况下抽汽管道上不 装逆止阀和安全阀。 用于高压加热器的抽汽来自高压缸,抽汽管线上设有逆 止阀和隔离阀,设置原则与上述低压加热器的相同。
新蒸汽
汽水分离再热器A 高压缸 汽水分离再热器B
No.1 No.2 No.3
除氧器
7B

第七章 压水堆核电站的二回路系统及设备

第七章 压水堆核电站的二回路系统及设备
(1)主蒸汽隔离阀 主蒸汽隔离阀为对称楔形双闸板闸阀。正常运行时全开,但在收到主蒸汽管线隔离信号 后能在 5 秒内关闭。 隔离阀的执行机构是一个与氮气罐相连的液压缸。氮气进入液压缸活塞的上部,其名义
压力为 198 bar .a 。氮气的膨胀力使隔离阀关闭。为开启阀门,设有一套汽动油压泵液压系 统,产生名义压力为 329 bar .a 液压油进入液压油缸活塞的下部,克服氮气的压力和开启阻
①在汽水分离再热器后、低压缸前的进汽管道上装设快速截止阀; ②提高分压缸压力,减少管道尺寸,将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再热器做成一体;
131
③完善汽轮机和管道的疏水系统,减少水膜厚度和积水。
7.2.2 大亚湾核电站的汽轮机
大亚湾核电站的汽轮机是由英国 GEC 公司制造的双分流、中间再热、四缸六排汽、冲
图 7.6 大亚湾核电站汽轮机热力系统图 动纯凝式汽轮机,共有四十个压力级和七级非调整抽汽,其热力系统如图 7.6所示。四个转 子各自的轴承支承,相互通过刚性联轴器连为一体,并且#3 低压转子有刚性联轴器与发电 机转子相连,组成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高压转子的前端接有一短轴,其上装有主油泵和超 速危急保安器(或称危急遮断器)。推力轴承位于高压缸与#1 低压缸间的轴承座内。电动盘车 装置位于机组轴系尾部的励磁机后。
力使阀门开启,见图 7.2。快速关阀是由快速排泄液压油缸活塞下部的油液实现的。 控制分配器用于关闭主蒸汽隔离阀。它们由电磁阀操纵。当电磁阀通电时,分配器开启,
将液压油缸活塞下部的液体通过常开隔离阀排出,主蒸汽隔离阀在氮气压力作用下迅速关 闭。两条排油管线是冗余的,单独一条管线就足以使阀门在 5 秒内关闭。
横向阻尼器。主蒸汽隔离阀上游的管道上装有 7 只安全阀,一个大气排放系统接头和一个向 辅助给水泵汽轮机供汽的接头。大气排放系统接头和辅助给水泵汽轮机供汽接头之所以要接 在主隔离阀的上游,是考虑到当二回路故障蒸汽隔离阀关闭时大气排放系统和辅助给水系统 还能工作。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

不增加电耗,运行可靠,但增 却段,使进入加热器的凝结水或给水先被疏
设一台水一水热交换器,使投 资增加,多用于对经济性要求
水加热,疏水的温度降低后再排出加热器。 大亚湾核电厂二回路第四级低压加热器
就在管束最底部设有疏水冷却区,传热面积
高的大型机组中。
占总传热面积的5.7%。
大亚湾核电厂二回路有两级高压
8.3.2 抽气系统
各级低压加热器的蒸汽来自低压缸抽汽。在从低压缸通 往加热器的抽汽管道上装有逆止阀和隔离阀,逆止阀的位置 尽量靠近抽汽口,以减少中间容积,防止汽轮机甩负荷时蒸 汽或水倒流入汽轮机;隔离阀位置靠近加热器端,防止加热 器传热管破裂或疏水受堵造或壳侧满水时倒流入抽汽管道。
大亚湾核电厂二回路一、二级低压加热器直接布置在凝 汽器喉部,这样大大缩短了抽汽管道长度,减小了湿汽容积, 降低了汽轮机超速的危险性,所以这种情况下抽汽管道上不 装逆止阀和安全阀。
d=5517.72×103kg/h/983.8×103 kWh=5.61 kg/
kWh
现代大型常规火电厂的汽耗率一般为3.0 kg/ kWh左 右。
(3)热耗率
【热耗率】是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出1 KWh电能所需 要的热量。它反映电站所产热量的能级大小。
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新蒸汽单位质量所含的能量为 2773.1 kJ/kg,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给水所含能量为 967.62 kJ/kg,则其热耗率为:
2、疏水泵系统
疏水泵系统是将回热加热器
壳侧的疏水由疏水泵升压后送入
凝结水或给水管路中。
为了保证热经济性,疏水在与
主凝结水混合时必须最接近于可
逆过程,即使两者之间的温差尽
可能小。所以用疏水泵将疏水送
入加热器之后(按主凝结水流动

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系统图

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系统图

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系统图一.蒸汽系统:1主蒸汽系统2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2.1向冷凝器排放系统2.2向除氧器排放系统2.3向大气排放系统3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2个)功能:1.除去高压缸排气中约98%的水分2.提高进入低压缸的蒸汽温度,使之成为过热蒸汽3.1再热蒸汽系统3.2抽泣再热系统(来自高压缸)3.3汽水分离器3.4再热器放弃系统3.5再热器泄压系统5 汽轮机轴封系统功能:汽轮机启动时,向主汽轮机的高压缸,低压缸端部轴封,给水泵汽轮机端部轴封及汽轮机截止阀和调节阀密封供汽,防止空气进入气缸影响抽真空5.1压力控制器5.2分离器5.3轴封蒸汽凝汽器5.4轴封蒸汽凝汽器疏水箱5.5排气风机5.6调节风门5.7管线6汽轮机蒸汽和疏水系统功能:(1 向汽轮机高压缸公报和蒸汽2把高压缸排气送到汽水分离再热器3自汽水分离再热器想低压缸供过热蒸汽4启动时排除暖机过程中形成的水5连续运行时排除验证其流动方向分离出的水6在瞬态过程中排出饱和蒸汽形成的水)6.1蒸汽回路系统6.2疏水回路系统7 蒸汽转换器系统功能()8 辅助蒸汽分配系统二.给水加热系统(功能:(1 与冷凝器抽中控系统CVI和循环水系统CRF一起为汽轮机建立和维持真空2 将进入冷凝器的蒸汽凝结成水3 将凝结水从冷凝器热井中抽出,生涯后经低压加热器送到除氧器4接受各疏水箱来的水5 向其他设备提供冷却水和轴封用水)1凝结水抽取系统1.1三台并联冷凝器1.2三台凝结水泵1.3两个疏水接受箱1.4汽轮机疏水箱1.5凝结水过滤器1.6除氧气水位控制阀1.7再循环控制阀1.8冷凝器补水控制阀2低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功能:利用汽轮机低压缸抽汽加热给水,提高记住热力循环的效率2.1凝结水系统2.2抽气系统2.3疏水系统2.4排气系统2.5泄压装置3给水除氧器系统功能:1 对给水进行除氧和加热,向主给水泵连续提供含氧量低于3ug/kg 的给水2 保证给水泵所需的净正吸入压头,并贮存一定水量3 接受其他部分来的疏水4 将不凝结的气体排放到主冷凝器或大气3.1 凝结水系统3.2加热蒸汽系统3.3再循环系统3.4排汽系统3.5卸压系统4主给水系统4.1汽动主给水系统(2台)4.2电动主给水系统5电动主给水润滑系统5.1润滑油回路5.2工作油回路5.3调节有回路6主给水流量控制系统6.1给水母管6.2给水调节站6.3给水流量测量三汽轮机调节系统1汽轮机调节油系统1.1调节油输送系统1.2油转送和输送系统1.3调节油处理系统1.4调节油负荷分配系统2 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2.1润滑油系统2.2顶轴油系统3汽机调节系统3.1微机调节器3.2操纵员终端3.3转速测量设备3.4汽机进汽阀4汽轮机保护系统4.1先导脱扣阀(2个)4.2危急脱扣阀4.3脱口引发装置4.4脱口复位装置4.5油回路5汽轮机排气口喷淋系统6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7冷凝器真空系统7.1臭气系统(3)7.2真空破坏系统四常规岛冷却水系统1循环水系统及循环水过滤系统2循环水处理系统3辅助冷却水系统4常规岛闭路冷却水系统五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1发电机2发电机钉子冷却水系统3发电机密封油系统4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5发电机励磁和电压调节系统。

图解核电站主要系统

图解核电站主要系统

二回路主要系统
6. 给水除气器系统 ADG 7. 汽动/电动给水泵系统 APP/APA 8. 高压给水加热器系统 AHP 9. 给水流量控制系统 ARE 10. 辅助给水系统 ASG 11. 循环水系统 CRF
1.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RCP 2.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 RCV 3. 反应堆硼和水的补给系统 REA 4. 余热排出系统 RRA 5. 反应堆和乏燃料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 PTR 6. 安全注入系统 RIS 7. 安全壳喷淋系统 EAS
3、反应性控制
(2)反应性控制的三个手段 ➢控制棒 ➢可燃毒物棒 ➢硼酸溶液的化学补偿
(4) 反应性慢变化的控制措施 ➢ 加硼 ➢ 稀释 ➢ 除硼
§1.2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
反应性慢变化的控制措施
下泄
稀释
排出含硼水V升
030VP
TEP
002BA 上充
注入纯水V升 REA
除硼
下泄
030VP 002BA 上充 §1.2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RCV
RRA01PO
RRA02PO
13VP RRI
01RF
02RF RRI
24VP 25VP
反应堆
二环路
RCP02PO
RCV310VP
三环路
03GV
RCV50V P
082VP
RCV366VP
RCV01EX
01-03DI RRI 13VP
净化
46VP RCV01-03 PO RCP-RCV-RRA连接图
一、核岛主要系统

输 水
乏燃料水池

装冲 罐洗 池池
KX厂房
堆内构件池 换料腔
RX厂房
1#机RX、KX厂房布置图

图解核电站主要系统_图文

图解核电站主要系统_图文
一、核岛主要系统
§1.2 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 RCV
RCV系统的主要功能: 1、容积控制 2、化学控制 3、反应性控制
一、核岛主要系统
1、容积控制
容 积
(1)一回路水容积变化的原 因
– 水容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不可避免的泄漏(一号密封、 1.4m3/1T

主泵2#轴封等)
(2)水容积变化的影响
单元 02BA
30VP
RRA泵
§14 余热排出系统RRA
RRA泵的电动机
§1.4 余热排出系统RRA
RRA热交换器
§1.4 余热排出系统RRA
§1.5 反应堆水池和乏燃料 水池冷却和处理系统PTR
1、系统的功能
Ø冷却功能 Ø净化功能 Ø充排水功能
2、系统的组成
Ø反应堆水池 Ø乏燃料水池 Ø换料水箱 Ø泵和管道

0
§1.6 安全注入系统 RIS
10
20
30
一回路破口后的压力变化
时间 (s)
3、LOCA时的安注过程
高、低压安注示意
§1.6 安全注入系统 RIS
中压安注示意
中压安注箱
§1.6 安全注入系统 RIS
3、LOCA时的安注过程
第二阶段: 安注再循环阶段
当换料水箱的 水位仅有2.1米 时,安注转入 再循环阶段。
RRA01PO
RRA02PO
13VP
RR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RF
02RF RRI
24VP 25VP
反应堆
二环路 RCP02PO
RCV310VP
03GV
RCV50V P
RCV01EX
082VP

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系统和设备

大亚湾核电站二回路系统和设备

0
1
4.4.3 系统主要设备
• 减压阀 15个排放控制阀,分别位于凝汽器蒸汽排放系统和除氧器蒸汽排 放系统,实现排放名义蒸汽流量的85%。
• 气动蒸汽排放控制阀 装于三根主蒸汽管道上,用于大气蒸汽排放控制系统。排放容量 为10%~15%额定容量。
• 消音器 安装气动蒸汽排放控制阀的管线上都配备一个消音器,以减小排 汽噪音。
7
4.3.3 系统流程图
➢ 在机组启动时,与RCP配合,导出反应堆多余的热量 ,以维持一回路的温度和压力。
➢ 在热停堆和停堆冷却的最初阶段,排出主泵运转和裂 变产物衰变所产生的热量,直至余热排出系统投入运 行。
➢ 汽轮发电机组突然降负荷或汽轮机脱扣时,排走蒸汽 发生器内产生的过量蒸汽,避免蒸汽发生器超压。
• 半速机组与全速机组
4
4.3 主蒸汽系统
4.3.1 系统功能 • 将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输送到下列设备和系统:
➢ 主汽轮机 ➢ 汽水分离再热器(GSS) ➢ 除氧器(ADG) ➢ 给水泵汽轮机(APP) ➢ 蒸汽旁路系统(GCT) ➢ 汽轮机轴封系统(CET) ➢ 其他辅助蒸汽用汽单元(STR)
4
4.5.2 系统结构
• 汽水分离器、第一级再热器和第二级再热器都安装在一个圆筒形 的压力容器内;
• 第一级再热器使用高压缸抽汽加热; • 第二级再热器使用新蒸汽加热。
5
6
4.6 汽轮机轴封系统
4.6.1 系统功能
➢ 对主汽轮机、给水泵汽轮机和蒸汽阀杆提供密封,用以防止 空气进入和蒸汽外漏。 阻止空气自负压轴封处漏入汽轮机和给水泵汽轮机; 防止高压缸内高湿度排汽自低压轴封漏出,磨损轴封; 防止给水泵汽轮机高压侧和主要阀门内的蒸汽从轴封处外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蒸汽系统:
1主蒸汽系统
2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
2.1向冷凝器排放系统
2.2向除氧器排放系统
2.3向大气排放系统
3汽水分离再热器系统(2个)功能:1.除去高压缸排气中约98%的水分2.提高进入低压缸的蒸汽温度,使之成为过热蒸汽
3.1再热蒸汽系统
3.2抽泣再热系统(来自高压缸)
3.3汽水分离器
3.4再热器放弃系统
3.5再热器泄压系统
5 汽轮机轴封系统功能:汽轮机启动时,向主汽轮机的高压缸,低压缸端部轴封,给水泵汽轮机端部轴封及汽轮机截止阀和调节阀密封供汽,防止空气进入气缸影响抽真空
5.1压力控制器
5.2分离器
5.3轴封蒸汽凝汽器
5.4轴封蒸汽凝汽器疏水箱
5.5排气风机
5.6调节风门
5.7管线
6汽轮机蒸汽和疏水系统功能:(1 向汽轮机高压缸公报和蒸汽2把高压缸排气送到汽水分离再热器3自汽水分离再热器想低压缸供过热蒸汽4启动时排除暖机过程中形成的水5连续运行时排除验证其流动方向分离出的水6在瞬态过程中排出饱和蒸汽形成的水)
6.1蒸汽回路系统
6.2疏水回路系统
7 蒸汽转换器系统功能()
8 辅助蒸汽分配系统
二.给水加热系统(功能:(1 与冷凝器抽中控系统CVI和循环水系统CRF一起为汽轮机建立和维持真空2 将进入冷凝器的蒸汽凝结成水3 将凝结水从冷凝器热井中抽出,生涯后经低压加热器送到除氧器4接受各疏水箱来的水5 向其他设备提供冷却水和轴封用水)
1凝结水抽取系统
1.1三台并联冷凝器
1.2三台凝结水泵
1.3两个疏水接受箱
1.4汽轮机疏水箱
1.5凝结水过滤器
1.6除氧气水位控制阀
1.7再循环控制阀
1.8冷凝器补水控制阀
2低压给水加热器系统功能:利用汽轮机低压缸抽汽加热给水,提高记住热力循环的效率2.1凝结水系统
2.2抽气系统
2.3疏水系统
2.4排气系统
2.5泄压装置
3给水除氧器系统功能:1 对给水进行除氧和加热,向主给水泵连续提供含氧量低于3ug/kg 的给水2 保证给水泵所需的净正吸入压头,并贮存一定水量 3 接受其他部分来的疏水4 将不凝结的气体排放到主冷凝器或大气
3.1 凝结水系统
3.2加热蒸汽系统
3.3再循环系统
3.4排汽系统
3.5卸压系统
4主给水系统
4.1汽动主给水系统(2台)
4.2电动主给水系统
5电动主给水润滑系统
5.1润滑油回路
5.2工作油回路
5.3调节有回路
6主给水流量控制系统
6.1给水母管
6.2给水调节站
6.3给水流量测量
三汽轮机调节系统
1汽轮机调节油系统
1.1调节油输送系统
1.2油转送和输送系统
1.3调节油处理系统
1.4调节油负荷分配系统
2 汽轮机润滑、顶轴和盘车系统
2.1润滑油系统
2.2顶轴油系统
3汽机调节系统
3.1微机调节器
3.2操纵员终端
3.3转速测量设备
3.4汽机进汽阀
4汽轮机保护系统
4.1先导脱扣阀(2个)
4.2危急脱扣阀
4.3脱口引发装置
4.4脱口复位装置
4.5油回路
5汽轮机排气口喷淋系统
6蒸汽发生器排污系统
7冷凝器真空系统
7.1臭气系统(3)
7.2真空破坏系统
四常规岛冷却水系统
1循环水系统及循环水过滤系统2循环水处理系统
3辅助冷却水系统
4常规岛闭路冷却水系统
五发电机及其辅助系统
1发电机
2发电机钉子冷却水系统
3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4发电机氢气冷却系统
5发电机励磁和电压调节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