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作业教学设计(3篇)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校园环保宣传周”为主题,设计一份综合实践作业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能,提高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普及: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环保技能培训:教授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环保技能。
3. 校园环保宣传周活动策划:分组讨论、策划校园环保宣传周活动。
4. 环保实践活动:开展校园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5. 环保宣传周成果展示:展示环保宣传周活动成果,分享环保心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理解和感受。
(二)环保知识普及1. 教师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环保知识,分享心得。
(三)环保技能培训1. 教师教授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环保技能。
2. 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技能。
(四)校园环保宣传周活动策划1. 学生分组讨论,策划校园环保宣传周活动。
2. 各小组展示策划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
(五)环保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策划方案,开展校园环保实践活动。
2.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六)环保宣传周成果展示1. 学生分享环保宣传周活动成果,展示环保心得。
2.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环保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环保知识测试、小组讨论成果等。
2. 评价学生环保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实践活动操作、垃圾分类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10篇综合实践主题课教学设计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研究探讨确立研究的主题,制定好研究的方案,分好研究小组,设计好具体的研究计划。
2、学会设计具体研究方案,提高学生分析研究的综合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4、通过研究探讨培养学生保护名胜古迹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围绕“陆巷古村”确定研究小课题,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法【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设计、讨论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
【活动准备】学生:游览参观陆巷古村,听导游介绍陆巷古村的建筑特点,听老人们讲讲陆巷古村的历史,上网搜索陆巷古村的相关资料。
教师:指导学生前期研究,关注进程,了解情况;制作课件。
【活动主体】小学四年级学生【活动流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录象播放:东山的名胜古迹。
2、你们喜欢这些名胜古迹吗?你知道它们在哪里吗?二、确立研究的主题。
1、东山的名胜古迹很多,东山的古村很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要数陆巷古村了,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板书课题:陆巷古村。
2、你们想要更多地了解它吗?都想知道哪些方面呀?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大家想得真不错,陆巷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然环境优美,景色十分迷人,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出色的建筑更需要我们大家的保护。
板书:景色迷人,名人辈出,牌坊接踵,建筑艺术,知名度,保护。
三、组成研究小组。
1、这些都是我们想要了解的关于陆巷古村的事。
为了了解地更深入,我们需要分组合作进行。
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你对哪个感兴趣?交流。
2、根据学生的意愿组成研究小组,选出研究组长,确立研究内容。
3、讨论组名。
教师点拨:根据研究的方法和学生喜好,大致命名。
(只要切合主题,尊重学生的命名。
)四、制定小组研究方案。
1、我们怎么来进行研究呢?我们来制定一个合理的研究方案吧。
2、出示一份研究方案,指导填写。
(1)研究方案中要根据你研究的内容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法,比如亲自体验,摄影,网上搜集资料,调查采访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7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7篇想要上好一堂课,教案的编写须多下功夫研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整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较新7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
2、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知识与技能: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
2、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学生准备: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教学过程:一、指导观察并描述鱼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要求、并描述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
2、学生自主观察。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鱼捞出水来)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猜测、推测。
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
1、指导学生讨论: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2、师生讨论。
(教师板书问题)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①鱼听得见声音吗?②鱼知道饥饱吗?③鱼怎样运动的?④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⑤鱼怎样睡觉?⑥于是怎样呼吸的?……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
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
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描述、画、数据等)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
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简要小结。
五、教师课堂小结鱼听得见声音吗?鱼知道饥饱吗?鱼怎样运动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及果树的生长环境。
综合实践实验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垃圾分类与回收作为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本实验设计旨在通过社区垃圾分类与回收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到社区环保实践中。
二、实验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 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方法。
- 了解不同垃圾的回收处理流程。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能力。
- 增强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准备阶段(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选出组长。
(2)资料收集:要求学生收集关于垃圾分类的资料,包括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分类方法、回收处理流程等。
(3)活动策划:每组讨论并制定社区垃圾分类与回收活动的具体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流程、所需物资等。
2. 实验实施阶段(1)社区宣传:各组在社区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讲解垃圾分类知识等。
(2)实地考察:各组在社区内选取不同地点进行垃圾分类实地考察,了解社区垃圾分类现状。
(3)分类实践:各组在社区内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将收集到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4)回收处理:各组将分类后的垃圾送到指定的回收点,了解垃圾的回收处理流程。
3. 实验总结阶段(1)成果展示: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包括活动照片、视频、宣传资料等。
(2)心得体会:各组撰写活动心得体会,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总结评价:教师对各组活动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实验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5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声音》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
这一单元以声音为主题选编了两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通过学习本单元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和习惯,并从中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及认识噪音和噪音对人的危害。
二、活动背景:所带学生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面经常会听到一些嘈杂的声音,如羊叫声、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鸣笛声等学生从小就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因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此项活动,就会很容易,相信活动的效果一定很好。
三、活动目标:1、让学生注意倾听和感受各种声音,探究声音产生的原理及与声音相关的一些问题。
2、由感受到声音的多样性,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对各种信息加工、处理的经验。
四、活动准备:1、每人准备一些关于声音的`资料2、纸、笔、记载表格。
五、活动过程:(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仔细感受自己听到的声音,记录下来,分别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大小、强弱如何等。
2、小组讨论,设计记载表格。
搜集声音记录表小组成员活动时间观察记录声音描述声源地点什么物体发出的收获感想(二)整理资料,提出问题,制定研究计划1、对搜集到的声音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2、师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并归纳。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声音的高低、强弱。
(3)噪音的危害。
3、成立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实验记录表实验小组实验时间记录人准备研究的问题:实验所需的器材:具体做法产生的现象实验后的发现:有何疑惑:(三)小组行动,进行研究。
1、通过学校图书馆、学校电脑室等途径查找资料,了解有关声音对人类的危害等。
2、向科学和艺术老师请教,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以及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规律等。
3、指导学生写好调查报告与收获。
(四)各组交流成果:1、各小组交流成果。
可以采用文字、表格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交流。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一、二节,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分析。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合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教学课件、板书材料等。
学具:记录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6. 成果展示与评价(10分钟)各组展示实验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2.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生活中的一个科学现象,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分析。
(2)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一个科学原理。
2. 答案:(1)观察现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速度与斜面角度的关系。
分析: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记录不同角度下物体的滑动速度,得出结论。
(2)实验设计: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步骤: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综合实践优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以“探究科学奥秘”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3)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 主题:探究科学奥秘2. 教学内容:(1)科学知识普及:介绍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如力学、光学、生物学等;(2)科学探究方法: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3)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模型、观察生物现象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科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内容。
2. 科学知识普及(1)教师讲解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科学知识。
3. 科学探究方法(1)教师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
4. 科学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如制作简易模型、观察生物现象等;(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交流分享(1)学生分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2)教师点评,总结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3)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4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4篇综合实践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一、引入(5分钟)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学生主体:可以将两个亮度可调节小灯泡当作猫头鹰的眼睛,使它有时暗,有时亮。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第五单元,主题为“探索自然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生物的多样性”,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及保护措施;第二章“地球的奥秘”,深入剖析地球的结构、地质变迁及自然灾害;第三章“人与自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第四章“环保行动”,实践环保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及保护措施,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掌握地球的结构、地质变迁及自然灾害,增强学生对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解。
3. 提高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4. 通过实践环保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地球的结构、地质变迁及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影响。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人与自然关系、环保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地质模型、生物标本、环保宣传资料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奇妙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分类及保护措施。
(2)剖析地球的结构、地质变迁及自然灾害。
(3)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生物标本,了解生物多样性。
(2)开展地球科学知识竞赛,巩固地球结构知识。
(3)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保护措施。
(2)分析地球的结构、地质变迁及自然灾害。
(3)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措施:保护自然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精选6篇)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精选6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精选6篇) 作为⼀名⼈民教师,常常要写⼀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是⼩编精⼼整理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1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科学的资源观,在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式,引导学⽣通过问题的质疑,⾃主探究⽣⽣互助,师⽣互助,进⽽解决问题,提⾼学⽣各⽅⾯的能⼒,全⾯育⼈。
我校处于以花卉种植闻名的花乡地区,综合实践课上我们让学⽣了解花卉的栽培历史、种植技术,从⽽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种植和动⼿操作⽅⾯的劳动技能;培养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及持之以恒的品质及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内容是以学⽣⾃主探究,实践操作为主的综合实践课,学⽣在探究实践过程中体验种植的乐趣。
通过激发兴趣,搜集资料,实地参观或访问,制作标本,交流展⽰体现的。
使学⽣在亲历亲为的过程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培养学⽣的实践能⼒。
(⼆)教学对象分析(学⽣情况) 教学对象是⼩学三年级学⽣,他们具备⼀定的观察能⼒,他们需要直观、形象、⽣动的教学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促思激趣,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综合实践课上种植⼀些常见的、容易养护的花卉,培养他们细致观察、实践操作的能⼒。
(三)教学⽅法与⼿段说明 听讲座,搜集资料,实地参观或访问,制作标本,交流展⽰的⽅法。
三、教学⽬标 通过参观访问、查询资料等途径,通过合作⼩组的集体实践活动,使学⽣对⾃⼰的实践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合作、交流的乐趣;使学⽣在实践的访谈中锻炼⼝才,提⾼社会交际能⼒,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种植和动⼿操作⽅⾯的劳动技能;培养学⽣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及持之以恒的品质;在实践活动中,使学⽣学会合作,与⼈分享劳动成果,感受相互交流的乐趣;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学会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选7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选7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标: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认识春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审美能力。
3、通过观察春天,培养儿童热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
组织学生开展寻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园里寻找春天的足迹。
利用假期让家长陪同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
去学校附近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美丽,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知识。
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
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
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
同时还根据个人兴趣、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单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在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发现。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快乐曲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麽呢?生:歌中的小朋友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悄悄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
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学生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寻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
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现自己熟悉的身影,高兴地呼着同学的名字,专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现。
大家说好不好?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
综合实践的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基本的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价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2. 项目策划与实施3. 项目评价与总结4. 实践活动案例分享教学重点:- 项目策划与实施的方法- 项目评价与总结的技巧教学难点:- 如何在活动中有效组织学生,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项目评价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相关案例资料- 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2. 学生分享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期待。
二、新课学习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教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2. 项目策划与实施:- 教师讲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步骤,如选题、目标设定、方案设计等。
-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每组选出一个项目进行初步设计。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项目设计,准备实施计划。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学生分享项目策划过程,教师点评。
2. 学生总结项目策划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项目实施1. 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进行实践活动。
2.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三、项目评价与总结1. 学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点评学生评价,总结项目实施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案例分享1. 教师分享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经验。
2.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八章“综合实践与应用”,详细内容为“身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科学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探索未知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点: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发现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电磁铁、电池、灯泡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尺子、镜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是如何发生的?2. 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电磁铁、电池、灯泡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观察、实验,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2)实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物理现象,进行实验操作,验证解释的正确性。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例题:为什么放在冰箱里的饮料比放在室温下的饮料更凉爽?答案:因为冰箱里的温度较低,饮料在冰箱里吸收了冷空气的热量,从而降低了饮料的温度。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请解释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1)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2)为什么冬天用暖宝宝可以保暖?六、板书设计1. 板书身边的科学——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 板书内容:(1)生活中的物理现象(2)科学原理(3)实践与验证七、作业设计(1)为什么煮熟的鸡蛋在冷水中浸泡后更容易剥壳?(2)为什么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爽?2. 答案:(1)煮熟的鸡蛋在冷水中浸泡后,蛋壳与蛋白之间的空隙变大,使剥壳更容易。
综合实践教学课程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教学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实验室、教室教学资源:1. 教科书、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实验记录本2. 实验药品、实验工具、实验指导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科学实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并简要介绍。
二、实验准备1. 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
3. 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准备实验药品和器材。
三、实验操作1.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实验讨论1.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2. 学生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并讲解相关科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对科学实验的看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实验?请简要回顾。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实验1. 教师讲解拓展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拓展实验。
三、实验展示1. 各组展示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2. 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对科学实验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1.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现象和结果等。
2. 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提高实验效果?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4. 学生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综合实践教学方案设计(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套综合实践教学方案,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综合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综合实践教学,使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 提升学校实践教学水平: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提高学校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方案内容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
(2)实践教学学分要求:规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确保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 实践教学实施策略(1)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2)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 实践教学保障措施(1)经费保障: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2)场地设施保障:完善实践教学场地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四、实施方案1. 第一阶段:调研与规划(1个月)(1)对国内外实践教学进行调研,总结实践经验。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综合实践教学方案。
2. 第二阶段:课程设置与师资培训(3个月)(1)根据实践教学方案,设置实践教学课程。
(2)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3. 第三阶段:实践教学实施与评价(6个月)(1)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第五单元,主题为“探索自然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二章“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第三节“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2. 详细内容: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探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保护措施。
2. 教学重点: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生物标本、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生物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奥秘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3)探讨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保护措施。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记录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2)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提出保护建议。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方法。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列举身边的生物,分析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概念重要性保护措施2. 校园生物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列举身边的生物,分析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结合教材内容,谈谈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看法。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志愿者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选7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精选7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篇1活动目的:1、了解这种玩具的构造和功用。
2、在这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秘的平台上,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改进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活动过程:一、揭示活动内容这一课我们来玩"伤脑筋"拼板。
二、了解玩具特点1、初步印象 "伤脑筋"拼板是一个古老的益智玩具,又叫"伤脑筋十二块"。
(演示玩具) 你知道这个这个玩具有哪些特点吗?2、简单介绍曾被漫画师丰子恺誉为"超平玩具之上,与象棋、围棋相颉(ji é)顽"的"伤脑筋十二块",是一种随心所欲、变幻无常的益智拼板游戏。
"伤脑筋十二块"是中国人取的名字,它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玩具的构造和功用。
它共十二块,每一块都是由五个小正立方体组成的,形状各不一样。
它可以拼出许多有趣的平面图形。
能够开发你的智商,为你的大脑加油。
3、有关故事83岁老人用玩具解开世界数学难题与玩具打了近半世纪交道的上海老人方不圆,奇迹般地解开了一道尘封130多年的世界级数学难题。
,当这位83岁的老人在美国一次演说中,首次用自己的益智玩具透露解题思路时,在美国数学界引起了兴趣。
上半年,方老在一本科学画报上偶然看到一道"寇克曼15个女生问题":某寄宿学校的15个女生,每天都要3人一行外出散步一次,怎样安排才能使每个学生一周7天内和其他14个女生在3人行中散步各1次。
这看似简单的数学题难倒了世界上众多著名数学家,成了100道数学难题之一。
方老看到后想到了他的玩具,这些排列组合用拼盘来解决不是很容易吗?他把3人一行散步的女生分成5组,将7天分成7格,制成了一个"散步课程表"的玩具。
只用几个晚上,他就把"寇克曼15个女生问题"从数学王国的禁苑中解放出来。
综合实践教学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针对综合实践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原则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介绍综合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意义和目标。
2. 综合实践教学的类型:阐述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
3. 综合实践教学的原则:分析实践教学的原则,如实践性、创新性、系统性、针对性等。
4. 综合实践教学的方法:探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5. 国内外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国内外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实践教学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1)介绍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特点、意义和目标。
(2)阐述综合实践教学的类型,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
(3)分析实践教学的原则,如实践性、创新性、系统性、针对性等。
(4)探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
(5)分析国内外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如何解决实践教学中的困难等。
4. 案例分析选取国内外实践教学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反思。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如调查、观察、实验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通过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以“探索绿色家园”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环保宣传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话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绿色家园?我们能为绿色家园做些什么?”3. 明确目标:宣布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并提出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10分钟)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资料收集: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三)实践活动(40分钟)1. 绿色出行小组:- 活动内容:调查学校周边公共交通情况,设计绿色出行方案。
-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2. 垃圾分类小组:- 活动内容:调查学校垃圾分类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3. 节约用水小组:- 活动内容:调查学校用水情况,提出节约用水措施。
-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四)成果展示(15分钟)1.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包括活动过程、实践操作、收获体会等。
2. 评委点评: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花的世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期交流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前期研究活动的部分成果,使学生掌握汇报交流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各小组同学的汇报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对资料的归纳、梳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汇报交流活动中学会倾听和借鉴他人优点,敢于提出提出疑问及建议,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及研究性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1.视频资料。
2.ppt演示文稿。
学生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准备相关的文字资料以及电子资料。
2.各组准备纸、笔。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的双眼享受着这姹紫嫣红的花朵,我们的耳朵静听花开的声音,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花的世界。
二、组内交流教师指导
1、明确任务
师:在前期的活动中,我们都围绕自己组的子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我看到各小组的“成长资料袋”里都装的满满的,我发现你们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信息的能力,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想大家一定很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来与大家分享吧,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中期交流展示活动。
2、熟悉材料
师:上次课,我们已经制定了活动汇报方案,(观看幻灯片)。
下面给大家5分钟,根据你们制定的汇报活动方案熟悉你们的汇报材料,一会儿各组依次介绍一下前一阶段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快快行动吧!
(学生梳理资料,做好汇报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关注学生在合理分工、语言表达、是否理解本组资料、怎样讲给大家听、这些方面是如何计划的。
)
3、学会倾听
师:交流之前,请大家思考,在听同学汇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师小结: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门艺术,这里有一个关于认真倾听的小窍门。
(学生齐读“我会倾听”)
师:我想,大家现在一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哪个组愿意先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组汇报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一会儿你们还要当小老师,评一评他们组的汇报有哪些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好的修改建议,比比看,哪个小老师最棒!
三、小组交流师生互评
1、花之最小组汇报交流
师:听了他们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有哪些好的地方值得你们组学习?哪里还存在不足,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哪位小老师先来说一说?(学生交流)师:小组长,注意一定要把同学们给你们提出的宝贵建议认真地记录在《活动汇报方案表》建议栏。
2、花的文化组汇报交流。
(生自评互评。
)
师:希望你们课后继续去搜集相关资料,重要的是做些深入性的研究。
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3、花的栽培小组汇报交流。
(生自评互评)
师:实践出真知,实践显才干。
亲自到苗圃参观,亲自动手种花,体会个中的酸甜苦辣,收获自然就大。
老师十分欣赏你们的做法!继续努力!
4、花的作用小组汇报交流。
(生自评互评。
)
师:品质源于生活,你们确实是个重品质的小组,你们的研究成果改变了老师的生活观,相信一定也可以改变更多人的生活观。
加油!
三、总结经验活动拓展
1,、填写《走进花的世界——活动汇报方案》
师:今天同学们都积极地提出来许多看法和宝贵建议,下面各小组认真填写别的同学给你们提出的建议,待会儿进行展示。
2、展示填写的“建议栏”
一个组交流,其他小组的表格用投影展示。
3、学生谈谈本次实践课的收获。
师:刚才每个组都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相信他们的交流对你们一定有所启发。
谁来说说通过本次的综合实践课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
4、师总结本课,布置任务
王荣格
201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