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母亲的恩情的教学设计优秀

合集下载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母亲的恩情,认识到母亲对子女的付出和牺牲。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感恩母爱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回报母爱,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母亲的恩情,培养感恩母爱的情感。

2. 学会回报母爱,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母亲的恩情。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回报母爱。

四、教学方法:1. 情感教育法: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启发。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母爱。

五、教学准备:1. 故事素材:关于母爱的小故事。

2. 图片素材: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温馨画面。

3. 视频素材: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

4. 活动材料:回报母爱的实际行动方案。

一、导入新课1. 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

2. 展示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温馨画面,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深入学习1. 分析故事中母亲的付出和牺牲,让学生深刻理解母亲的恩情。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回报母爱。

三、案例分析1. 观看关于母爱的感人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母亲的辛苦。

2. 分析视频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四、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爱。

2. 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实际行动方案,分享给全班同学。

五、实践操作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回报母爱的实际行动。

2. 鼓励学生在课后付诸实践,并将感受分享给同学。

六、课堂小结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理解和支持母亲。

七、作业布置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恩情”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制定一个回报母爱的计划,并在课后付诸实践。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反馈,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母亲的恩情》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母亲的恩情》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母亲是人们生活中最伟大的人物,体会母亲的辛劳和爱。

2.通过阅读《母亲的恩情》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母亲,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

2.能够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

三、教学难点:1.抓住文章的重点和细节。

2.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小黑板、笔。

学生: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可以展示一些母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这些图片给他们的感受。

2.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母亲的恩情》,并在阅读过程中回答以下问题:(1)母亲是谁?(2)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3)我为什么要好好珍惜和报答母亲的爱?3.展开讨论:让学生围绕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互动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下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的表达,并在班级内分享。

5.作文训练:让学生以《母亲的恩情》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其他事例进行写作。

6.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在班级内相互交流、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

七、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母亲的恩情有更深的认识,懂得珍惜和回报母亲的爱。

同时,通过写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该得到一定的提高。

八、作业布置:完成《母亲的恩情》这篇作文,并交给老师检查。

九、板书设计:《母亲的恩情》教案-了解母亲的辛劳和爱-阅读《母亲的恩情》-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小组讨论和作文《母亲的恩情》-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可结合亲身经历写作十、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文章和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母亲的辛劳和爱。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下次教学可以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3篇

小学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3篇

小学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3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谁来展示一下?同学背古诗,师:你们真了不起,背了这么多古诗。

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古诗,(出示古诗)一起来读读。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简介诗人孟郊写的这首歌颂母爱的诗,真挚感人、流传千古,在这首诗背后还有一个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母亲的恩情》这一课,齐读课题。

打开书,读读课文《母亲的恩情》这一课。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圈出生词,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初读1、生读课文2、出示生字词师:认识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这些生字谁都认识了?指名读、开火车读、师:去掉拼音谁还认识它们?齐读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就认识生字了,同学们真聪明!3、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谁愿意起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师: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心里跟着默默地再读一遍,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生评价师评价:你们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课文读通顺了,可能有些同学读得还不熟练,不要着急,在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可以继续练习。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是写孟郊的,孟郊写的游子吟,孟郊的母亲很爱他,母亲的恩情三、细读感悟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母亲的恩情?1、生读课文2、出示插图一:(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正忙着干什么?)从图上你还看懂了什么?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来?出示句子:夜深了,一句,理解:夜深了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对比一针一线)(很细心,很用心,缝的时间很长)母亲把深厚的爱都融入到这一针一线中去了,把母亲着深厚的爱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的恩情。

省略号的意义她还会想到什么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b.点出:“深、还在、一针针一线线”c.你觉得母亲怎么样?(很辛苦,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体贴入微)谁能把这个意思读出来呢?自由、指名、齐读(3)师指图:你们看,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缝补得多么认真啊!她的眉头紧琐,双眼充溢了忧郁。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母亲的恩情”的含义;(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母亲的辛苦和付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培养学生感恩母亲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2. 如何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母亲的辛苦和付出;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感恩之心;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母亲的恩情,增强感悟。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2. 教学PPT;3. 小组讨论卡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关于母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母亲的付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利用PPT展示母亲的辛苦和付出,讲解母亲的恩情,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母亲关爱孩子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增强对母亲恩情的感悟。

4. 情感体验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母亲的恩情。

5. 小组讨论发放小组讨论卡片,引导学生围绕母亲的恩情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母亲的恩情,激发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母亲恩情的作文;2. 回家后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洗脚、做饭等,感悟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方法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文质量和回家为母亲做小事的情况;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感悟分享等。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母亲的辛劳和恩情。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敬母亲、感恩母亲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母亲的形象描述:含辛茹苦、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2. 母亲的恩情: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教育之恩。

3. 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孝顺、尊重、关爱、陪伴。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的辛劳和恩情。

2. 培养学生感恩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恩情。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回报母亲的恩情。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展示母亲的恩情。

2.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母亲故事,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图片:准备一些关于母亲的图片,如母亲辛勤劳作的场景、母亲与孩子温馨互动的画面等。

2. 视频:选取一部关于母爱的感人电影片段或纪录片,如《妈妈》、《母爱伟大》等。

3. 故事:准备一些真实感人的母亲故事,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4. 道具:准备一些代表母亲辛勤劳动的道具,如锅碗瓢盆、针线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妈妈的吻》作为导入,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展示母亲的形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母亲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的场景,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苦和付出。

3. 分享母亲的故事:讲述一些真实感人的母亲故事,让学生感受母亲的伟大恩情。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八、课堂练习: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恩情》的作文,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2. 鼓励学生回家后给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并承诺回报母亲的恩情。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记录下母亲的辛劳和付出。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母亲的恩情》教案、教学设计
3.生字词练习:要求学生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每个字词写5遍,并学会组词造句。
4.课堂练习巩固: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加强对课文知识点的巩固。
5.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讲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请父母签字确认。
6.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收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提问学生:“你们觉得母爱是什么?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母爱的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母亲的恩情》的学习。
2.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价值观方面: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针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字词,能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但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因此,在设计《母亲的恩情》这一课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4.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尚需引导,教师应适当放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的恩情。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亲的伟大和无私付出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母爱,体会母亲的恩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5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5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5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忙着”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游子吟》的诗意,背诵《游子吟》。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懂得要尊重和孝敬父母和长辈。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作者的介绍。

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1.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都说母爱是伟大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就是歌颂母爱的。

题目是《母亲的恩情》。

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孟郊感受母爱而作诗的故事。

2.(板书:母亲的恩情)恩,读酣领读。

教“恩”,前鼻音,上下结构,上“因,,下“心”。

“恩情”,深厚的情意,恩惠。

问: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写谁的恩情?(母亲)3.板书:孟郊,领读。

简介孟郊,唐代著名诗人。

40岁时才考中进士。

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

想起母亲对自身的慈爱和关心,50岁的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4.范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1.标出自然段序号,告诉学生:《游子吟》为一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看清字形,想想意思。

(1)出示生字词。

缝补针脚几根抚摸报答迟迟寸草永远恩情孟郊沐浴(2)指名拼读生字词,用生字词卡片,抽查认读情况。

(3)自由讨论记忆生字的办法。

组织交流后教者小结:①“恩、补、针、抚、摸、迟”用部件法帮助记忆。

②换一换:根,“跟”字去掉“足”字旁,换上“木”字旁。

③“报”字的右半部和两个独体字“寸、永”引导书空,记住字形。

4)请说出生字词中,你已经懂得的词语的意思。

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五篇材料)[修改版]

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五篇材料)[修改版]

第一篇:二年级语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9、母亲的恩情[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铭记抚摸沐浴、游子吟等。

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理解《游子吟》的诗意。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师:母亲,多么亲切的字眼,小朋友们,你们平常怎么喊自己的母亲?板书:母亲2、师:是呀,母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妈妈,提起母亲,你能想到那些词语?(善良、勤劳、含辛茹苦、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平易近人、爱帮助人、美丽、伟大、温柔……)3、师: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无私,我们要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

师板书,“恩”是前鼻音,“情”是后鼻音,读准这个词。

4、“恩情”是指深厚的情谊。

让我们深情地读好课题。

(指名读,再齐读)二、预学——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母亲的恩情。

打开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

2、检查生字、认读词语。

出示:孟郊、缝补、恩情;永远、报答、铭记;抚摸、沐浴、湿润;注视、著名、慈爱;一针针、迟迟归、寸草心;几根白发、生机勃勃(1)指名试读(2)带读,开火读、齐读(3)读第三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这样的词语?(4)读第四行,你知道与它意思相近的词是什么吗?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同桌互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互学——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呢?2、师: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一直铭记在心。

他把对母亲的爱和思念都凝聚在了一首诗中,就是——《游子吟》,想读读这首诗吗?(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四、展示——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课件字体变色:补针根抚摸报,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母亲的恩情》教案【】

《母亲的恩情》教案【】

《母亲的恩情》word版教案【可编辑】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2. 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尊重母亲,回报母亲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感悟课文中母亲对子女的爱。

2. 学会回报母亲的爱。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母亲的恩情》课件或黑板。

2. 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母亲的认识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母亲的故事或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朗读课文(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母亲的恩情》。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亲与子女之间的情感。

三、理解课文内容(10分钟)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题思想,强调母亲的恩情。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回报母亲的爱。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母亲的恩情。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母亲的爱和感悟。

3. 布置作业:以“母亲,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谈论母亲的认识和感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如何回报母亲的恩情,以及课堂小结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母亲的恩情,学会尊重和回报母亲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将爱化为行动。

六、课堂活动:感恩卡片制作(10分钟)1. 教师分发彩纸、笔等制作工具,引导学生制作感恩卡片。

2. 学生发挥创意,在卡片上写下对母亲的感谢之情和祝福语。

3.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将卡片送给母亲,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

母亲的恩情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树立孝敬父母的良好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组关于母亲与孩子的感人图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三)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如:“母爱如水,温柔而坚韧;母爱如山,坚实而厚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母亲的恩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深入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如母亲为孩子做饭、洗衣服等,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三)情感升华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组关于母亲节的感人图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母亲的恩情》,大家都有什么感悟?(二)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以“母亲的恩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文展示与点评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进行点评。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我们学习了《母亲的恩情》,大家对母爱有什么新的认识?(二)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感恩母亲”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感恩卡、给母亲写信等。

2.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问答、作文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通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3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3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3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1、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2、小朋友们,每个人都受到母亲的关怀和爱护,不管是古代的人还是现代的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说古代诗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事。

二、揭示课题,解题,结合学习题中生字1、板书课题:母亲的恩情2、出示生字“恩”,指读带着学生书空生字,教认。

3、解题:恩情:深厚的情意。

“母亲的恩情”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4、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老师一边听学生的问题一边轻轻地在题旁打问号。

)三、初读指导,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

2、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读读认认。

4、出示以下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识字。

(1)指名试读生字词卡说说你在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上,哪方面要提醒大家?(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逐段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6、试读课文每一节,师生共同纠正7、比赛读书8、对于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四、教学生字1、读读生字词2、今天我们要学“补、针、抚、摸、视、归”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3、你怎样记住这些字?4、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补、针”两个字,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上方左右齐平,下方左高右低。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通用5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通用5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通用5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古诗导入,谈话激情1、我们每个人都有亲爱的妈妈,妈妈每天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你能用一件小事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2、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无处不在。

自古母爱多恩重,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在50时回想起妈妈关爱他的这一幕幕,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3、[出示古诗],谁愿意为在座的同学和老师吟诵这首诗。

指名读,还有谁愿意读,齐读。

4、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母亲(对,这就是母亲对儿子的爱)5、[出示成语],“骨肉之情痛痒相关情深似海恩重如山”母亲的爱“情深似海”板书情深似海母亲的爱“恩重如山”板书恩重如山这比山还重,比海还深的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呀。

齐读课题过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这是古时候的听字。

你们看,这个听字里包含有哪两个字呀?这是告诉我们,听不仅要用耳朵,还要用心,要用心去感受。

请大家轻轻地地打开书p52,拿好书,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我看出来了,大家也很想读是吗,那请你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刚才大家读得多认真呀,我想请你们读读这课的生字——(开火车)读准前后鼻音生字读得非常准,词语也能读好吗?自己试试看。

生词——(一人读一排)有这么一个词的意思是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学习,这个词叫——古时候的“出远门”和我们现在可不一样,那时的交通不发达,也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基本靠步行,出趟远门,没个半年一年的根本回不来呀!——谁来读好这个词3、我还想请读书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读书比赛呢,愿意吗?这么多人想读呀,那这样吧,请你捧起书再读一遍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我选读得最认真的小朋友参加比赛。

4、检查,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体会母亲的恩情。

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

1.2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母亲的恩情。

采用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母亲在自己成长中的付出。

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感受到的母亲的爱和关怀。

引导学生认识到母亲的辛苦和付出,激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第二章:母亲的付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母亲在家庭中的付出。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

2.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母亲的付出。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母亲付出的认识。

2.3 教学内容介绍母亲在家庭中的各种付出,如照顾孩子、家务劳动等。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母亲付出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母亲的关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3.2 教学方法采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母亲的关怀。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并讨论自己感受到的母亲的爱。

3.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思考母亲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

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感受到的母亲的爱和关怀的例子。

引导学生认识到母亲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激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第四章:母亲的牺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母亲为了家庭和孩子的牺牲。

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激和回报之心。

4.2 教学方法采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母亲的牺牲。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并讨论母亲为了家庭和孩子的牺牲。

4.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母亲为了家庭和孩子的牺牲,如放弃个人兴趣、付出时间等。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母亲为了家庭和孩子的牺牲的例子。

引导学生认识到母亲的牺牲是无私的,激发对母亲的感激和回报之心。

第五章:感恩与回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感恩母亲的恩情。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3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3篇)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3篇)《母亲的恩情》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情感地诵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领会母亲对子女的眷注之情,教育门生从小体谅、孝敬父母,晓得答谢怙恃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一、运用词语,整体把握1.复习导入。

出示下列词语,请学生读一读。

缝补湿润抚摸注视恩情慈爱沐浴报答铭记著名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3.请学生用用上述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

学生读词、读文、用词,使词语复习经历了“认读——理解——运用”的过程,将语言文字训练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巧妙结合。

】二、抓住重点,反复训练(一)深夜缝衣图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最能反映母亲对孟郊爱的句子。

2.组织交流,出示: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1)从“夜深了”、“还”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母亲缝补衣服的时间很长。

)(2)从“油灯”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光线不好。

)(3)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母亲缝补衣服的认真。

)设计情境,指导感情朗读。

出示:夜晚,母亲在。

一个小时候过去了,母亲还在,又一个小时过去了。

母亲仍然在。

(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油灯光线昏暗,时间长了,母亲的眼睛疼起来了,她还在;她手酸了,腰痛了,她还在。

(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3.师:母亲缝补衣服时间长,光线暗,眼睛花,手酸腰痛,母亲是怎么想的?(课文中的原句:“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师: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想得很多,很多。

)师:母亲还会想些什么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充。

)4.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手段,对于低年级儿童,朗读指导方法最忌单调。

上述设计,紧紧抓住最能反映“母亲的恩情”的句子,强化对重点词语的推敲打磨,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的劳苦,并在反复朗读中增强了体验。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则范文[修改版]

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5则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9、《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文包诗”形式的课文的一般学法,即通过诵读故事理解古诗的内容。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

2、理解体会课文第三段“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谈话,整体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二、品读文本,感悟真情1、诗人孟郊他从小把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心,到五十岁时写了著名的小诗《游子吟》,谁愿意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指明学生读)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看图思考,说说图上画了什么,体会母亲的关怀和慈爱。

(学生交流)3、指导朗读前四句诗。

4、出示图:天亮了,儿子要走了,母亲把儿子一直送到村口的大路旁。

思考:母亲会对孟郊说些什么?(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三、深情诵读,品味诗句孟郊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母亲,踏上了远行的路,心里百感交集,请小朋友读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孟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更显得生机勃勃。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思考:1、小草为什么长得这样生机勃勃?2、孟郊由小草想到了谁,由太阳的光辉想到了什么?(指导理解“沐浴着阳光的……恩情啊!母亲的慈爱……光辉吗?”这两句话的意思)3、指导朗读后两句诗。

四、感情诵读,升华情感母亲的恩情如此深厚,让孟郊难以忘怀,一生都铭记在心,于是在五十岁那年,他写下来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谁来读好这首诗?(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真情永驻学生交流:用具体的事情说说母亲对你的爱。

2021年《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5篇

2021年《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5篇

The opposite of success is not failure, but never acting.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2021年《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5篇《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学过程:一、谈话,整体感知1、小朋友,今天,我们谈话的题目是母亲(板书母亲),母亲也就是我们亲爱的妈妈。

妈妈爱你吗?能举个例子说说妈妈是怎样爱你的吗?2、是啊,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让我们深情地呼唤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称呼——母亲(齐读两遍)。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板书课题,齐读)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唐带诗人孟郊就是一个把母亲恩情永远铭记在心的人。

在他50岁时,写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出示诗句,谁能饱含深情地朗读一下。

(指名读,齐读)二、品读,感悟真情1、师:短短的一首小诗,字字句句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

图片,问: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她缝得怎么样?师:课文第一段就描写了图上的内容,(出示第一段)自由读读这一段,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动?(1)根据交流引导:“一针针一线线”,从这个词语中感悟到了什么?适时讲民间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归期就会延迟,母亲把一针针一线线密密地缝着,是为了让儿子早点归来)你能读好这个词语吗?指名练习朗读,师评价。

(2)“夜深了”从这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夜深人静,怎么读好这个词语?(3)你们能把这句句子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师:读得真好。

母亲把她的爱都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到了衣服上。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课教案

《母亲的恩情》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母亲的辛劳和付出,认识到母亲的恩情。

(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母亲的恩情。

(2)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孝心。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到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3)增强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识,培养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母亲的恩情,认识到孝敬母亲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3)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母亲的爱,体会母亲的辛劳。

(2)如何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2)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故事等。

(3)设计教学活动,安排课堂时间。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了解母亲的相关知识。

(2)准备发言稿,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温馨的氛围。

(2)教师简要介绍母亲的恩情,引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母亲的付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母亲的辛劳。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母亲的恩情,引导学生认识到孝敬母亲的重要性。

(2)举例说明孝敬母亲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关爱母亲。

4. 情感教育(1)观看母亲节视频,让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

(2)分享孝敬母亲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孝心。

5.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孝敬母亲。

(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母亲的恩情,强调孝敬母亲的意义。

(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下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母亲的恩情》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 案例:这是一节下午的语文课,虽然天气阴冷,但琅琅的读书声却使教室里充满了温暖,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起在学习一个文包诗故事――《母亲的恩情》。

读通,读顺课文后,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第一小节,借助插图让学生想象“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补缀着。

”的场景,通过反复的诵读,让学生体会母亲不辞劳苦,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之情。

再借文悟诗“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出示课文第一小节〕同学们,读读第一小节,看看上面的这幅插图,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生:我觉得“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让我感动,古时候没有缝纫机,孟郊要出远门了,他的妈妈在晚上帮他一针针一线线地补缀衣服。

师:〔出示图:又细又密的针脚〕是啊,你们看这针脚,密吗?哇……学生开场感慨。

生:很密,一定是怕天气冷了,孟郊会冻的。

生:还怕假如缝得稀的话,孟郊没穿几天就会坏了。

他会出去很长一段时间呢。

师:说得真好,其实,这也是当时的一个风俗习惯,针脚得缝得细密,否那么,出门的归期就会延迟。

孟郊的母亲真是意恐――生:意恐迟迟归。

师:好,自己再把这句话读读,看谁体会得更深。

学生读起来了,我在学生的座位边转了一圈,看看他们有的摇头晃脑地读着,有的拿起笔圈了词语,心里非常快乐,可这时,一个不和谐的情景出现了,面前的一个小孩正拿着铅笔,在第一小节上面的图上,旁假设无人地涂着。

他先给图上的针脚又添了些,觉得还不够,再添几笔,自我欣赏觉得不错,然后在孟郊母亲的眼睛下面画了几滴眼泪,长长的,都拖到了地上,接下来,又开场给她眯得很小的眼睛上画圆圈。

虽然这些我都可以理解,孩子就是喜欢在书上插图乱涂乱画,而且他给图上的针脚画密些,很明显,刚刚还是认真听讲的。

可上课时间,哪个老师看到都会生气。

“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我先抑制住自己不发火,然后开场想方法,一百个鸡蛋里面,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芸芸众生,尽管个性差异很大,还是各有各的长处,老师的眼睛,就不能被浮云所遮盖,否那么学生的“亮点”也就不能发出光芒,只有发现了闪光点,才能运用闪光点去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积极因素,尽管这个学生他不在认真的读书,但是假如这时我去当场批评他的话,可能当时他会注意提醒自己要认真听讲,但是过后也许会起到反作用,也许他会因此对语文产生厌倦。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

2、会写2个生字。

3、了解孟郊、诵读《游子吟》。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受母亲对孩子的那种爱,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能感受母亲对孩子的那种爱。

教学用具:生字卡和生词卡一、谈话导入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个早已没有呼吸的女人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趴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了。

救援人员们发现她身下还有一个3、4个月大的孩子,孩子睡得很香很甜。

孩子身上的手机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救援人员,却在这一刻落泪了。

这个女人就是孩子的妈妈啊,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她把生的希望全部留给了孩子。

这就是妈妈,她还有另一个动人的称呼——母亲。

板书:母亲小朋友们,每天为你洗衣做饭的人——母亲;每天为你整理衣装的人是——母亲;每天为你忙碌操劳的人——母亲;天下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自己孩子的无私的爱,千百年来,什么都在改变,不变的只有这浓浓的母爱。

这份重如山的恩,深似海的情汇成了一个词语——恩情。

谁来读读课题?(你读准了恩字的前鼻音)“恩”还能组成哪些词?(恩重如山、恩爱、感恩、恩师)这些词语都充满深厚的情意,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这篇关于“母亲”的课文,现在请听老师读一读这个动人的故事。

看谁听得最认真。

2、课文中写的是谁的母亲?3、从小朋友们那专注的表情中就知道你们都被感动了,那就赶快自己去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①指读第一组,读着这组词语中你觉得哪个字音要特别注意,小老师领读。

针脚:前后两针之间的距离,看实物②指读第二组,齐读。

仔细看看字形,谁能发现这排词语的小秘密?(相同偏旁的字组成词或两个字的意思相近)老师来做个动作大家猜猜是哪个词语?你被谁抚摸过?老师轻轻抚摸着你的头,妈妈亲切抚摸着你的背,是不是特别幸福和温暖?妈妈的爱就像春天里温暖的阳光,小朋友们就像那娇嫩的小草,在阳光的照射下倍感幸福,这种美好的感觉,咱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让我们用柔柔的声音一起读一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母亲的恩情的教学设计优秀
苏教版语文母亲的恩情的教学设计优秀范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铭记抚摸沐浴、游子吟等。

会用“忙着”造句。

?3、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从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补”、“求”。

2.理解《游子吟》的诗意。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母亲,多么亲切的字眼,小朋友们,你们平常怎么喊自己的母亲?板书:母亲
2.师:是呀,母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妈妈,提起母亲,你能想到那些词语?(善良、勤劳、含辛茹苦、不知疲倦、和蔼可亲、劳累、平易近人、爱帮助人、美丽、伟大、温柔……)
师:我们真想把世界上最美丽的词语送给母亲,母爱伟大,母爱
无私,让我们永远记住“母亲的恩情”。

师板书,“恩”是本课的生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

“恩情”是指深厚的情谊。

师:让我们深情地读好课题。

(指名读,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我们的好朋友苹果精灵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两个小小的阅读提示,我们一起来看: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依次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小提示。

3.学生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生字词和段落号。

4.检查生字、词语认读。

(课件出示,生字标为红色)
出示:恩情、孟郊、缝补、抚摸、沐浴、永远、报答、铭记、注视、
慈爱、着名、光辉、湿润、一针针、几根白发、迟迟归、寸草心(1)指名试读
学生读的过程中,适时地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记忆字形。

如“永”的读音,“抚摸”“沐浴”的字形记忆。

(2)带读,开火读、齐读
5.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这个故事再练读两遍,再读给同桌听听,比比谁先把字音、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课件出示:读正确,读流利。

2.自由交流:读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课件出示:说一说
3.课件出示填空题:
《游子吟》的作者叫(?),是(?)朝的一位诗人。

这首诗是他在(?)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课文读熟练了吗?能把这道题填完整吗?
4.课件出示孟郊图片孟郊,唐朝着名诗人。

40岁时才考中进士。

中进士后,他到江苏溧阳当县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亲到溧阳。

想起母亲对自己的慈爱和关心,50岁那年诗人禁不住心潮澎湃,激动地吟出《游子吟》,这首小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吟诵。

5.齐读《游子吟》
6.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恩补针根抚摸报迟寸永
课件字体变色:补针根抚摸报?这10个生字中有6个都是左右结构的,其中3个还都是“扌”,现在请小朋友们想办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动画显示“恩迟”书写要领
恩,因字在心上,模样有点方。

心中有三点,方向各不同,间距挺匀称。

迟,走之左边短,折处对准上面点。

平折伸长包起尺,尺字横斜
才好看。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读通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1.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这节课让我们走近诗人去探寻!请小朋友们自读第一、二自然段,想想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课件出示:自读思考:母亲为孟郊做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的吗?
2.交流感受。

⑴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行动中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和老母亲缝衣图: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①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恩情?
课件字体变红:深“夜深了”的“深”是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们查一查字典。

课件出示:查字典在这个句子中,“深”应该表示时间长的意思。

补充资料:在吴越乡间有这样一种习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必须做得针脚细密,要不然,出门人的归期就会延迟。

课件字体变红:一针针一线线“一针针一线线”,是什么意思?从“一针针一线线”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课件师动情小结:小朋友,你们看,夜深人静,这位头发花白、双眼模糊的老母亲,还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缝着……看着此情此景,你心动了吗?你能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给读出来吗?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第1自然段,用心体会体会。

课件出示:读一读
⑵母亲的恩情体现在她的语言上,
课件出示送别图: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①小朋友们能看图说说这送别的场面吗?课件出示:说一说
②小朋友,想象一下,如果此时此刻你的妈妈要出差离开你,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课件出示:读一读
③课件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小朋友们请看图,从母亲送儿子说的话中可以看出他们离别后,母亲每天都在挂念儿子,盼望儿子回来。

母亲的恩情是多么感人啊!
④课件出示: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谁能说说为什么孟郊看到母亲头上多了几根白发,眼睛就湿润了呢?他会想些什么呢?
总结: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那么刻骨铭心。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1~2自然段,感受一下母亲浓
浓的情。

课件出示:读一读
3.课件出示阳光小草图。

⑴图上这个人是谁?他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小朋友们读第三自然段。

⑵课件出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①课件字体变红:抚摸注视从孟郊“抚摸”的动作和“注视”的眼神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②“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这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两个动作和想到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
③课件字体变色:“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十分肯定:母亲的慈爱,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课件字体变色:“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
④课件字体变色:孟郊把“太阳的光辉”看作什么?把“小草”比作什么?
⑶小结:课文第三自然段,孟郊触景生情,由生机勃勃的小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联想到慈爱的母亲给自己的关怀,表达了孟郊不忘母亲恩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请小朋友们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一份感激之情。

二、诗文联系,借文悟诗
过渡: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

1.自读第4、5自然段。

2.出示古诗:这首诗是孟郊50岁时写的,从“50岁”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作者用吟诵诗歌的方法去赞美母亲,就叫《游子吟》。

4.这首诗很好懂,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就是写这首诗意思的。

请小朋友们把这首诗与前面三个自然段对照着读,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诗句?还有哪些不明白?
课件出示:诗文对照,读懂诗意。

重点指导:意恐迟迟归读一读,课文中的哪一句可以帮助理解这句诗?
课件出示: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
课件圈点:意恐放心不下或担心的意思。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书中有没有帮助你理解的句子?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谁言”,谁说的意思。

“寸草”指小草。

“寸草心”,就是儿
子的心。

“三春”,指春天,春季有三个月。

“晖”阳光。

“三春晖”即母亲的恩情。

课件出示古诗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诗和诗意对照着读一读。

6.课件出示三幅图看三幅图,试背古诗。

这首诗中的母亲是那么寻常,又那么伟大。

千百年来打动了无数游子的心。

这首诗也成了千古传唱的名篇,让我们永远记住它。

课件出示:背一背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1.指导书写。

2.指导造句。

出示课后练习第四题:母亲忙着给孟郊缝补衣裳。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板书设计:?9.母亲的恩情
母亲?缝衣送儿
孟郊?铭记在心《游子吟》
作业设计:
1。

必做题:深情地背《游子吟》给妈妈听。

2。

选做题:想一想妈妈是怎样对自己的?你打算怎样做一个体贴妈妈孝敬妈妈的好孩子。

资料链接:
纸船——寄母亲?作者: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