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运动的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6.静止和运动的辨证关系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联系: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哲学原理和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第四课 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 相对静止(夸大了 绝对运动) 一切皆变、一切皆流。 飞矢不动 刻舟求剑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的观点 看问题,看不到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发展。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 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二、物质运动是质的必 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不是主观赋予或是上帝创造
本质的 --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必然的 --是确定不移的,不是偶然的
稳定的 --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
学了哲学上的规律这一概念之后,同学们hold不住了, 纷纷举例,把它作为规律,请你帮助判断这些例子的对错, 并说明理由。
规律可以消灭或创造
探究1:判断分析: (1)规律对人有时起积极作用,有时起消极作用。因此,有 的规律好,有的规律不好。 (2)规律是客观的,因而是无条件的。 (3)人类可以利用规律,可以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 (4)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人只能听从规律。 (5)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互制约的。
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 生变化 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 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 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在运动和静止关系上的两种错误认识:
二、运动
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 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
2.具体运动的形式: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 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和 光子是热运动和光运动的主体, 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 人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 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 的主体等。总之,一句话,物 质是一切变化的承担者,是世 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基础。
运动的规律性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问题2: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P24
揠苗助长
三峡工程
(1)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 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 (促进作用) (2)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 作用。
升、追溯过去、预见未来等)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P23-3
指导 意识
人的 把 实践
观念中 变成
的东西
现实的东西
火神山医院设 计方案
建设施工
设计方案
火神山医院 (存在)
注意: 1.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2.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反作用客观事物。
结合材料,说一说做事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请用具体 事例说明你的理由。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 含义(是什么) P25-1
第 21 页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 要求(怎么办)
【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意识现象
思维、感觉、精神 思想、认识、观念 情绪、情感、意志 理想、目标、目的 理论、学说、路线、方针、政策 梦境奇遇、神话传说、鬼神迷信、歪理谬论 对过去的思考、对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
P23 阅读与思考 蜘蛛和织工;蜜蜂和建筑工人
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反对: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的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方法论:既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又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方法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方法论:要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观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把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实践决定原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上升过程。
方法论:在实践中认识、发展和检验真理。
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
A 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正确,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错误,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
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
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
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
A 观点属于(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知识点
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
夯实基础 一.运动的含义
含义
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 的变化和过程。
举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物转星移几度秋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 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 物质。 (物质离不开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 离不开物质)
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3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我们在肯定运 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错误倾向:形而上学的不变
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
3
四.运动与静 止的关系
活学活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设想有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征。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设想有离开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的平衡状态。
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在机械运动中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绝对的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但不能把静止绝对化。
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就会走向形而上学不变论;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点评:这个考点常用于辨析题或分析题中,常用于辨析或分析一些错误观点。
(3)相对静止的积极意义:相对静止并非消极保守。
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相对静止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4)马克思主义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它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把变革和稳定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运动形式多样性原理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
(1)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区别,它们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运动规律,不能把低级运动形式拔高为高级运动形式,也不能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
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惟一形式,是机械论的错误观点;用单纯的生物运动来说明社会运动,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错误观点。
(2)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存在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简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和运动是实体客观实在的二元对立统一体。
它们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统一体。
它们是运动的基础和条件,是运动的载体和形式,同时也是通过运动而发生变化的客观实体。
从辩证的角度看,物质和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物质是客观实体,是运动的前提条件。
运动是由客观实体物质产生的,可以说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起点。
物质是一切事物的构成元素,它的变化是运动的必要条件。
不同的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物质的变化是一切运动的根源。
运动是物质变化的中心和主体,是物质的动力源。
运动可以改变物质的形态、状态、数量、构成等,从而使物质继续发展。
物质的变化必须经过运动,否则无法发展。
运动可以改变物质的变化规律,改变物质变化过程,从而推进物质发展。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物质和运动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彼此依存的统一体。
这种二元对立的统一实体,是物质和运动之间复杂的统一关系。
它们永远处于管制关系,各自制约,并且共同作用。
决定运动方式的是物质,把物质发展起来的是运动。
物质变化和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绝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也不是简单地交替出现。
它们之间具有非对称性,物质是运动的基础,但运动也是推动物质发展的动力。
它们之间还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共同构成了物质运动的辩证关系。
以上就是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的简要介绍,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物质和运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统一关系,彼此相辅相成,彼此制约,彼此依存,构成了物质运动的定律。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物质和运动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辩证关系,它们之间又处于一种管制关系,必须把它们当做统一整体来看待。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个客观实在的统一体,才能达到发展物质运动的目的。
物质为什么总是运动的
物质为什么总是运动的——宇宙认识系列讲座作者声明:历经14年的研究,提出了“物质能量循环理论”,完成了8.2万字的《解读宇宙密码-物质能量循环理论》一书。
该书是在梅勒特大爆炸宇宙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宇宙的认识提出来的。
不仅解读了什么是宇宙、宇宙的形成、宇宙的变化运动、彗星的形成等我们至今没有解答的问题,同时也解答了地球上水的来源、地球上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地球上生物的起源、生物的进化、恐龙消失的原因以及人类的诞生等问题。
该作品不仅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对自然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健康知识丛书。
在作品没有公开发行前,将以宇宙认识、健康知识两个部分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作品内容,属作者版权所有,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抄袭。
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之所以在不停的运动,是因为宇宙中的物质存在一种固有的能量,这个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物质本身存在着固有的能量,虽然物质发生了变化,但是,物质的能量随着物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个能量能够排斥或者吸引其他物质;二是由于物质的能量发生改变,导致物质质量、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从物质的理化特性来看,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当形成分子以后,分子显中性,即不带电,当分子与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与分子之间也就表现出阴性和阳性物质,同样原子在特点的条件下,也就表现出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依此类推。
物质的阴性和阳性、带正电和负电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表现的特征,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阴性和阳性也会变成中性物质,相反,中性物质也就表现出阴性和阳性。
比如,水是由带正电的氢原子和带负电的氧原子组成的,如果将水的温度升高到几千度,氢和氧形成了等离子体,这时候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都表现为不带电的中性离子。
从微粒子物质形成夸克,再形成质子、中子、电子再形成原子核再形成小分子物质再形成大分子物质的时候,它们有共同的规律,即吸收能量物质;反之,大分子物质分解形成小分子物质再形成原子核以至到形成微粒子物质的时候,就会释放出能量物质,比如原子弹、氢弹爆炸。
阐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阐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与运动是自然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
物质是一切存在的实体,而运动则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特征。
物质是宇宙的基本构成单位,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无生命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以各种形态存在,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特性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角落。
物质的存在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
运动是物质的一种状态,是物质内部和外部的一种变化。
物质通过运动展现出了其丰富多样的特性。
在微观层面上,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包括原子和分子的振动、旋转和移动。
这些微观运动直接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在宏观层面上,物质通过各种形式的运动来表现其特性。
例如,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周期性运动等。
这些运动形式反映了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
物质的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有规律的、可预测的运动,也包括无规律的、难以预测的运动。
有些物质的运动是连续的,如水流、风吹树叶等;有些物质的运动是间断的,如机械运动、电子运动等。
无论是连续运动还是间断运动,都是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首先,物质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没有运动,物质就无法存在。
其次,物质的运动决定了物质的特性和行为。
物质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如固体的稳定性、液体的流动性和气体的膨胀性等。
最后,物质的运动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温度、压力、重力等外界条件都会影响物质的运动状态。
总的来说,物质与运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概念。
物质通过运动展现出其多样性和丰富性,而运动则是物质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状态。
二者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特征,为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通过对物质与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宇宙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哲学常识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对物质功能的影响
物质功能是指物质所具有的特定作用或性能。运动可以影响物质的功能,使其变得更加有效或无效。
在生物学中,细胞的运动和物质传输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例如,肌肉的运动是由肌肉纤维中 的分子运动所驱动的,而血液循环则是血液中红细胞的运动所引起的。此外,磁场和电场等物理现象 也是由于电荷粒子的运动所产生的,这些现象在通讯、能源和医疗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运动
运动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 变化和过程,包括位置、状态、 形式和性质等方面的变化。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解析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基础,一切运动 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 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离开 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对未来的展望
01
深入探索物质运动的规 律和机制,进一步揭示 物质世界的奥秘。
02
03
深入研究物质运动与意识 的关系,探讨人类对物质 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深入研究物质运动与社 会发展的关系,探讨社 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04
深入研究物质运动与自 然界的关系,探讨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
THANKS FOR WATCHING
04 运动在哲学中的意义
运动在认识论中的意义
运动与认识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也是认识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观察物 质的运动,人们可以认识和理解世界 的本质和规律。
运动与知识的更新
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因此知识也是 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通过不断探索和 发现物质的运动规律,人们可以不断 更新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
05 结论
总结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存在 的最基本特征。
运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运动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运动与物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物质通过运动来展现其活力和能量。
其次,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会影响运动的方式和规律。
最后,运动也会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物质的性质和形态。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
物质的存在离不开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的存在。
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物体的运动、分子的振动、电子的轨道运动等。
这种运动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也是物质外部宏观物体的运动。
物质的运动不仅是物质存在的基础,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
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会影响运动的方式和规律。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些性质会影响物质的运动方式和规律。
例如,固体的分子排列紧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因此固体的运动相对较小;而液体的分子排列较为松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因此液体的运动相对较大;气体的分子排列更加松散,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因此气体的运动性质更加显著。
另外,物质的质量、形状和大小等因素也会影响运动的方式和规律。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这种差异性正是物质性质和特征对运动的影响。
运动也会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物质的性质和形态。
物质的运动状态可以通过物体的受力情况、速度和加速度等来描述。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运动,物体的性质和状态会发生变化。
例如,物体在受到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物质的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改变;物体在受到摩擦力作用下会产生热,物质的温度会升高;物体在受到电场或磁场作用下会发生电流或磁化,物质的电性和磁性会发生变化。
这些运动引起的变化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
运动与物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物质的性质和特征会影响运动的方式和规律,同时运动也会对物质的性质和状态产生影响,从而改变物质的性质和形态。
这种关系不仅体现了物质的运动特征和规律,也反映了物质与运动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 改变和创造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
注意:规律与规则的关系
规律
规则
人们规定出来供 事物运动过程中 含义 大家共同遵守的 固有的本质的必 不 然的稳定的联系 制度或章程
同 性质 客观的、普遍的、 主观的、可以制 点 不能创造和废止 定、修改、废止
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什么是规律?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
哲学所讲规律的含义关键词:
• 固有的:本来就有的。非人主观创造,更 不是上帝创造; • 本质的:非现象、表象。(苹果掉地), 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这种联系必须是确 定不移,一定会发生的联系才是规律; • 稳定的:形成规律之后,不是多变的,很 快消失的;
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 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不可分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 运动的承担者。
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或者离开 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
苹果落地,水往低 处流 商品价格上下波动 种瓜得瓜,种豆得 豆 人类社会由低级向 高级发展
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1、守株待兔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注意3: 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是物质的
运动是指人或动物通过运动器官,使身体进行有规律的
运动行为。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运动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种活动。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运动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健康,也可以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首先,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通过运动,人体可以消耗过剩的脂肪和糖类,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而且,经常进行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代谢水平,使人感觉更加年轻有活力。
其次,运动能够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
运动通常需要付
出艰苦的努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
这种付出需要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培养了不放弃的准则。
借助运动可以提高人自我调节和管理能力,并锻炼人克服困难的心态,以此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最后,运动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参与体
育运动,人们可以实现身心的愉悦,促进社交交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此外,运动也是增强国际友谊的一种方式,促进国际间的和谐互动。
在国际大型赛事中,人们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争光,既体现了爱国精神,又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总之,运动作为一种物质,通过促进人体健康、培养个
人意志品质以及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成为了不可
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自身健康,也是为了社会和谐和未来的美好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果共享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 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 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 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 是唯心主义观点。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脱离物质谈运动或脱 离运动谈物质都是不科学的。
思辩之美
合作探究四
1.虚线框:欧布里德犯了什么错误? 2.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看,刻舟求剑中的楚人 犯了什么错误?
欧布里德: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楚人: 只承认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成果共享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 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学有所获
4.1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⑴运动含义 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⑶静止含义 ⑷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运动是有规律的
学以致用
1.思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 运动一样,是不可想像的。”这句话说明了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 D.永恒性
3.惠施说:“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僧肇说: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 日月历天而不周”。这两个观点分别为 A.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形而上学、辩证法 C.相对主义、两点论 D. 形而上学、 相对主义
4.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请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 看法。
பைடு நூலகம்
思辩之美
《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 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 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 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者心动!” 合作探究二: 1.材料中楚人与慧能的认识错了吗,为什么? 2.请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评析楚人和慧能所犯的错误。
结合问题 自主预习
1.哲学上的运动是什么意思? 2.物质与运动之间、运动与静止之间什么 关系? 3.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运动 与静止有何区别与联系? 4.如何理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 静止的统一?”
你我共享
合作探究一:你知道有哪些诗句体现事物的运动?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 白居易)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 贺知章)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南唐 李煜) 运动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课前复习
1.物质的含义?它的唯一特性是什么?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是什么?
学习目标
1.理解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把握规 律的客观性。 2.要在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中,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并 能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3.认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知道世界是可知的,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 和信心。理解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我们要尊重规 律,自觉地按规律办事。
思辩之美
“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但我还是我。”
合作探究三:请你用运动和静止的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不 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总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2) 但是,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它有又静止 的一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包括两 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 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 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 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有条 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