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建议

浅析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建议

浅析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建议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浅析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其建议摘要:由物流标准化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受到计划经济的分割影响,我国物流行业并没有一个良好的标准化运作方案,本文针对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提出论点,并就如何做好我国物流标准化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建议我国物流行业每年产生的资源损耗大约在三千亿人民币左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物流相关企业缺乏标准化的运作,导致资源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我国从公路到铁路再到航空运输甚至海洋运输的转换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应的标准化运作方案,而随着我国物流过程占据时间越来越长,物流行业的标准化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一、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一)物流标准化意识薄弱。

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以及有关部门对于物流标准化意识亟待加强,不少国有企业对于物流的第三方面利润作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尽管市场经济不断要求企业进行专业细分,但过程太过漫长,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往往会采用自己的仓库与运输队伍经营,这种低标准化的物流程度很容易导致物流速度变慢,从而无形中提高了物流的运输成本。

(二)物流设备缺乏规范。

物流系统中的仓储、装卸与运输是保证货物运转的重要环节,但就我国目前的物流系统而言,在仓储与运输等过程中仍然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统一标准,每个环节中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衔接。

在仓储设备中关于仓库货架的尺寸、运输卡车的大小等问题都没有达到物流行业的标准。

由于没有明确规范,我国物流标准也较为杂乱,影响到了物流系统运作。

(三)信息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物流行业的逐渐发展,我国的相关部门与单位都开始意识到了物流信息的重要性,不少部门甚至开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

但问题在于数据库中的信息类型与字段都不尽相同,很容易各自独立,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提取和整理商品信息时不能获得良好的反馈,从而使物流管理出现阻碍,进一步造成商品交易的困难。

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

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

物流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物流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它旨在实现货物、信息和资金在供应链中的高效流动。

为了确保物流行业的顺利运营和提高整体效率,标准化和规范化成为必不可少的研究领域。

1. 引言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多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行业也不例外。

物流标准化和规范化旨在确保货物在供应链中的流动顺畅,信息的准确传递以及各个环节的高效协调。

本文将探讨物流行业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意义、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2. 物流标准化的意义2.1 提高物流效率物流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物流流程,提高整体效率。

通过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减少物流中的耗时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2.2 降低物流成本标准化的物流流程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与传统的非标准化操作相比,标准化流程能够减少物流环节中的重复劳动、重复投入,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标准化也能够提高物流流程中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减少物流环节中的盗窃和损耗,从而降低成本。

2.3 保证物流质量标准化的物流操作能够提高物流质量。

通过制定和落实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物流企业能够更好地保证货物在供应链中的安全、准确和及时交付。

物流标准化可以确保货物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防护、防潮、防损和防腐等需要,提高货物的质量和完整度。

3. 物流规范化的意义3.1 统一行业标准物流规范化可以推动物流行业的统一标准。

由于物流行业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方,各方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操作标准和管理规范。

规范化的研究可以集中讨论并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物流行业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实现高效运作。

3.2 优化合作关系物流规范化还可以优化物流合作关系。

在物流行业中,货主、承运商、仓储商等各方之间的合作关系错综复杂。

通过制定统一的规范,明确各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减少合作过程中的摩擦和纠纷,提高合作效率。

3.3 保障信息安全规范化的研究可以保障物流信息的安全。

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目前现代物流的发展受到物流标准化问题的制约,据此分析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物流标准;问题;对策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1.1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4.9%,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虽连续五年下降,但仍是发达国家两倍左右,社会物流成本仍处高位,给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压力。

目前,很多地方大力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也将智慧物流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基础薄弱、智慧物流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等原因,目前物流行业的现代化、智慧化推进并不理想,其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物流标准化程度低,限制了物流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降低了物流运行效率,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这也是我国目前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流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标准统一,如集装箱标准的统一,可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2)物流标准器具的统一,如托盘等基础器具的统一,可以提高货物运输和分拣的效率。

(3)物流信息的统一,如编码与标识标准的统一,可以提高企业物流作业效率。

由于我国物流标准化程度低,在进行国际物流活动时,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畅,导致物流作业效率低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物流标准化的建设能够降低物流作业中重复劳动率以及出错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1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2017年1月份我国整体物流社会总额增速首次高于我国GDP增速,许多企业开始涉足物流行业,但是这种短期内的高速扩张,再加上粗放的、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使得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

传统的粗放型物流管理模式显然不适合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呼吁建设及推广物流标准化制度。

物流标准化不仅要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谋求标准统一,还要将标准贯彻落实到物流作业的各个环节,寻求物流系统与我国社会大系统的有效联结。

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建议

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建议
物 流 标 准化 现 状及 建 议
口刘晓洋 物 流是供应链过程 的一 部分 ,是为 了满足 客户需 求 张璐搏 李传儒 唐 超
手 段和必要 条件 。 其次 , 物流标 准化是物 流服 务的质 量保
证 。再次 , 物流标 准化是降 低物流成 本 、 提高物 流效 益的 有 效措施 。 后 , 流标准化 是我国物流 企业进军 国际市 最 物
传 统 的教 学 中 ,教 师 潜移 默 化把 自己掌 握 的 知识 传 授 给学生 , 学生 往 往获 得意 外学 习的 机会 , 对 学 生的 情 这 感教 育和 创造 性 的发挥 是 重要 的 。 虽然 多媒 体 有很 多优 点 ,但 教学 中教 师 仍起 主 导 作 用 , 生起 着主 体 作用 , 体起 辅 助作 用 。传统 课 堂 学 媒
生 的紧 张感 、 劳感 , 对知 识 的接 受 与理 解 不 利 。在 疲 这
标准化体 系相一致 ,因此物 流标 准化工 作任 务艰 巨且 意
义重大 。 首先 , 物流标准 化是实现物 流管理现 代化的教 学 动作 , 师关 注 多媒 体 的 接 标 没 教 操作 , 而弱 化 对学 生 的知 识掌 握和 技 能 培 养的 反馈 , 学
随着经 济和科技 的快速 发展 ,物 流业 已成为 国民经 济中的重要服 务产业 。 国物 流业起步 较晚 , 我 物流标准 化
工作在建 国后才得 以发展 , 已经 取得 了显 著成效 , 但 虽然
统 内部设施 、 机械装 备 、 用工 具等 的技术 标准 , 专 制定 并
实施包装 、 卸 、 装 运输 、 送等各类 作业标准 、 配 管理 标准 以
及作为现 代物流突 出特 征的物 流信息标 准 ,并 形成全 国

物流信息标准化现状的看法

物流信息标准化现状的看法

物流信息标准化现状的看法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信息标准化成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物流信息标准化存在诸多问题,如标准化意识不足、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定机构和标准管理机构、标准制定缺乏透明度、标准实施力度不够、与国际标准接轨不足、信息交换效率低下、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人才等。

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物流信息标准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二、标准化意识不足目前,许多物流企业对于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信息标准化的投入和推广。

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企业对于信息化的认知仍停留在简单的信息系统建设上,而没有意识到信息标准化对于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作用。

三、缺乏统一的标准制定机构当前,我国物流信息标准的制定机构众多,各个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导致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存在差异。

这不仅影响了标准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也增加了企业的执行成本。

四、缺乏统一的标准管理机构除了标准制定机构外,对于物流信息标准的管理也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

这导致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混乱和无序的情况,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五、标准制定缺乏透明度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机构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整体行业的利益。

这导致了标准的制定缺乏透明度,无法充分吸纳各方意见,也影响了标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六、标准实施力度不够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一些企业对于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标准的普及和推广效果。

七、与国际标准接轨不足我国在物流信息标准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不足,这导致了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时,也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发展。

八、信息交换效率低下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管理机制,导致物流信息在交换过程中存在障碍和壁垒,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共享和交换。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也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九、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人才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普遍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人才。

物流标准化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物流标准化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物流标准化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物流标准化培训的现状(一)物流标准化人才极其匮乏日前国内物流人才培养主要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两种方式。

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类课程,有的院校还专门成立了物流系,开设了物流专业。

截止到2004年底,国内共有97所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仅北京就有10余所。

即便如此,全国高校物流专业年培养规模也只能达到5000人左右,与物流人才市场的巨大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且,由于各高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大多处在自行筹划设计课程与实践阶段,课程设置、教材选取、培养方向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掌握书本知识,缺少实践操作经验,缺少创新能力,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

由于中国的物流及物流管理的思想诞生较晚,在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口向下,对物流重视的程度不够,导致物流人才极其缺乏。

目前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绝大部分是从相关行业转过来的,真正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人很少。

特别是对于物流标准化而言,人才匮乏现象更为严重。

(二)物流全面开放面临危机2006年,依据我国的WTO承诺,物流业将全面开放,缺乏专门人才将成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除了现代物流业本身的发展需求外,制造业、零售业也离不开物流的发展,此外,奥运商机无限,物流行业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现在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出年薪10万甚至20万的条件,即使最普通的物流管理人才,年薪也已经超过5万,一般从业人员可达3万。

但是,他们的基本要求是,权威认证的理论和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加上持续学习的精神。

而这些,正是目前物流人才所缺乏的。

(三)物流标准化人才供需错位目前,物流人才接受系统的教育或培训较少,知识储备老化,对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能提升物流效率的供应链设计等技术缺乏足够了解,很难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物流业的快速增长,和相关培训机构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从事物流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都只是适合传统物流行业,还无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特别是标准化物流工作。

国际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国际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美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1200余条,其中运输91条,包装314条,装卸8条,流通33条,仓储487条,配送121条,信息123条。

在日本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400余条,其中运输24条、包装29条、流通4条、仓储38条、配送20条、信息302条。

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经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各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和技术规则。

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联盟等,它们创立ISO、IEC、ITU、EAN.UCC均为国际标准。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提高物流效率。

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标准化体系ISO目前,ISO/IEC下设了多个物流标准化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全球的物流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已经制定了200多项与物流设施、运作模式与管理、基础模数、物流标识、数据信息交换相关的标准。

ISO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共同承担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制定,ISO负责语法规则和数据标准制定,UN/ECE负责报文标准的制定。

在ISO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000条左右,其中运输181条、包装42条、流通2条、仓储93条、配送53条、信息1605条。

EAN.UCC物流标准化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物流信息的标准化。

包括物流信息标识标准化、物流信息自动采集标准化、自动交换标准化等。

EAN就是管理除北美以外的对货物、运输、服务和位置进行唯一有效编码并推动其应用的国际组织,是国际上从事物流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国际组织。

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是北美地区与EAN对应的组织。

近两年来,两个组织加强合作,达成了EAN.UCC联盟,以共同管理和推广EAN.UCC系统,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物理信息标准化。

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策略浅析

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策略浅析

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策略浅析引言快递行业作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且规模庞大。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快递业在满足人们对物品快速配送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物流标准化策略成为了必要的发展路径。

本文将对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策略进行浅析。

一、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的定义物流标准化是指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标准,达到统一和规范快递行业内各个环节和流程的目的。

这些标准可以包括物流管理标准、运输标准、仓储标准、配送标准等,旨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二、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推动物流标准化工作,但由于行业发展速度快、参与主体众多、标准落地难度大等因素,物流标准化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我国的物流标准体系不完善。

快递行业参与者众多,涉及到的环节繁杂,导致标准体系难以建立和完善。

此外,由于技术水平、设备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标准难以统一执行。

其次,标准落地难度大。

制定标准相对容易,但要使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遵守,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然而,快递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忽略标准的执行。

再次,监管力度不足。

尽管相关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快递行业的监管力度,但行业发展速度快、监管手段和手法与时俱进的需要,也需要与快递行业的创新发展相匹配。

最后,缺乏综合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的物流标准多为行业协会或企业自行制定的行业标准,缺乏统一和综合标准体系的引导。

三、加强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的策略为了解决我国快递行业物流标准化面临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

尊重市场主体的需求,积极鼓励行业协会、企业等制定相关标准。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标准制定和修订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修订和完善标准。

浅析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析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探讨与研究 DISCUSSION AND RESEARCH浅析物流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文/苗书元摘 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和效益有重大的决定作用。

运用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运输工具标准化、物流信息标准化等手段对减少物流环节、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实现现代物流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标准化;效率;效益一、物流标准化的意义及作用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资编码、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物流标准化可以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物流标准化也是保证国际物流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物流技术发展,实施物流管理的工作中,物流标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尤其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进行系统管理时,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是系统生存的首要条件。

例如由于我国目前物资编码尚未完全实现标准化,各个领域又分别制订了自己领域的物资编码,其结果是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不能传递,电子计算机无法联网,妨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实施。

又如,我国铁道及交通两个部门集装箱未能实现统一标准,极大阻碍了车船的广泛联运,妨碍了物流水平的提高。

2.物流标准化对物流成本、效益有重大的决定作用标准化可以带来效益,这早已在技术领域得到公认,在物流领域也是如此。

标准化可以实现一贯到户的物流,做到速度快,中转费用低,装卸作业费用降低,中间损失降低。

例如,我国铁路、海运集装箱由于未实行统一标准,双方衔接时要增加一道装箱工作,为此,每吨物资效益损失一元左右,不仅增加了物流成本,而且耗费了时间,增加倒装时货损的机率,这在广泛采用集装箱运输,物资运量加大后,效益损失是很大的。

3.物流标准化可以提高物流运转效率,促进物流产业现代化物流标准化工作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物流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物流现状分析

物流现状分析

一、中国物流现状分析(一)发展受市场需求约束。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有很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都是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服务来完成。

从全国范围来看,现代物流只在少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中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和边远的省份,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还没有真正起步。

即使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在社会和市场上的普及运用率也还很低。

根据测算,目前我国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60—70%,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大大限制和延迟了工业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现在制约中国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发展落后近几年尽管我国的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是很高。

第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

现在大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等简单的服务。

第二,物流企业的组织规模较小,缺乏竞争的实力。

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2.缺乏专业人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一些服务规章制度,以及内部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掌握现代化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专业人才,企业员工的素质也不高,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开拓市场的主动意识。

(三)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全国性综合物流体系的建立。

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才刚刚起步,因此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完全分清、理顺,国家经贸委、交通部、铁道部、外经贸部、内贸局等部门各承担了一部分的物流管理职能。

从各地区来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主义也还存在。

因此,我国物流发展有明显的部门化、区域化特征,工业、商业、物资、交通等部门相互间不够配合,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局面,规模小、实力弱、增长慢。

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

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

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首先我们讲到的是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与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又主要表现在哪里呢?总结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

我国的物流发展借鉴了很多国外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国在物流的认识上有着众多的学派,就造成了国内人士对物流的理解存在偏差。

物流的发展不单单是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国民经济服务、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

所以,我们要弄清物流的概念问题,并对物流涉及的相关内容达成统一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扫清理论上的障碍。

二、可以规范物流企业。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其中不乏新生企业和从相关行业转行的企业,层出不穷的物流企业也使物流队伍良莠不齐。

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与物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

三、可以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割裂为很多阶段,而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这在很多小的医药物流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我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擅文平(山西省工贸学校,山西太原030021 )摘要:物流网+时代的背景下,物流行业中不同主体之间交流愈加频繁,不同的物流标准无疑会影响主体间交往的效率,给物流主体往来造成困难,阻碍我国物流业深远发展。

基于此背景,物流标准化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分析物流标准化的现状,进而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物流;标准化;建议物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内与国外物流往来曰趋增多。

如何保证高效率、高质量的物流交往,是物流人当下迫切思 考的问题。

而统一物流标准是解决目前情形的重要举措。

本 文阐述了物流标准化的意义所在,加之分析我国物流标准化 现状,进而得出完善物流标准化的若干措施。

1物流标准化概述1.1物流标准化的定义物流标准化是围绕仓储、装卸、搬运、配送、运输等物 流系统要素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内容,用于规范物流活动,增加物流效益。

物流标准化体系形成的基础是制定相应的产 品技术规则,由相关标准化组织机构进行制定,并监督其执 行过程,它可以使得物流各个流程形成较为合理完善的标准 作业。

1.2物流标准化的意义物流标准化可以达到规范物流活动、增加物流效益的效 果,对物流企业以及整个物流行业都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针对物流企业,物流标准化的出现给物流企业与物流成 本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便于成本核算。

随着物流行业蓬勃 发展,每年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很多,但是企业资质呈现良 莠不齐的态势,不少物流企业定位不明确,管理不规范,操 作不标准,产品不合格,服务不到位。

因为缺乏统一的物流 标准,物流企业业务往来有一定障碍,而物流标准的制定和 实施将有助于企业间业务往来顺畅进行。

总之,具备了物流 标准化的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针对物流行业,采用统一的物流标准,有利于中国物流 业打破物流术语、物流数据造成的壁垒,更好地国际接轨。

物流标准化的实施和执行,势必要求物流设施设备,如运输 工具、包装工具、配送工具等内容的革新,物流信息系统等 的升级,将进一步有助于物流行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物流 行业科技发展提供动力。

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号:08320029姓名:江静我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存在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物流国际化的发展,物流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发展的趋势。

我国也正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做了大量工作,参与制定了一些物流相关标准,为物流标准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我国在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标准化的研究等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与机构我国标准化的主管机构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其中设有许多从事物流标准化研究与管理的机构和组织。

针对国际物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我国都确定有归口技术单位。

我国成立了机械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以及集装箱、船舶、车辆、包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2003年,国家标准委员会成立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委会,负责组织、协调和制定物流国家标准,加强了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此外,我国还成立了许多行业机构和组织专门从事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这些为我国物流标准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制定了一系列的物流标准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我国物流标准化或与物流相关的标准不断颁布出现,物流行业的通用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已开始制定;出台了一批急需的物流国家标准,有些企业标准、地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开始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铁道部、交通运输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也参与制定了一系列与物流有关的标准,甚至还制定了许多作为国家标准系列中比较欠缺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物流机械与设施、自动化物流装置、托盘、集装箱等多方面制定的标准已达1000多项。

(三)积极开展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物流标准化在我国发展现代物流,与国际物流实现顺利接轨中的关键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被国家和各行业所认同,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受到的重视。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逐渐成为行业的重要话题。

标准化可以为企业带来便利和优势,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就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现状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物流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国内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现状较为落后。

当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标准化水平落后等问题。

在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建设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仓储管理当中的标识管理,仅有相关部门有着对交易各个环节的组件类型、材质等的统一要求,其他部分尚未明确。

这给整个物流行业的标准化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制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

国内企业在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的同时面临着经费有限、人员短缺等问题。

一些中小型企业因为缺少有效的人才,无法有效地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推广,这就会导致标准化进程的缓慢推进,难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

最后,不同企业之间标准化制定存在差异。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标准化制定不够统一,会导致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推进效率不高。

有些企业难以使用其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进行交互操作,无法实现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这给整个行业的管理带来了困扰。

二、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发展趋势在标准化建设中,物流企业需要承担起更大更主动的责任,推动标准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下面针对当前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探讨。

首先,物流企业需积极参与标准化建设。

企业应及早参与到标准化建设中来,在标准化实施的过程中积极发挥企业的自身优势,形成更加完善的标准化体系。

企业可以组织专门的标准化研究小组,利用各种途径进行标准化技术研究,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进程。

其次,建立标准化的服务平台。

建立一个高效、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支持企业间信息交流与协同,促进企业间标准化要求的一致性。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物流标准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规范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使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是物流发展的基础。

内容包括:贸易单元编码、物流单元编码、物流信息属性编码、物流节点编码、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物流单证编码、物流作业编码等。

物流被称作"第三利润源"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物流业也因此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我国,物流的观念、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开展国际物流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与国际物流接轨,实现全球企业之间更好的对接,有效地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和国际系统的衔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实施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和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规范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使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是物流发展的基础。

目前,中国物流标准化落后问题已严重制约国际贸易的发展。

因此,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业务工作标准;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与社会大系统的和谐统一势在必行。

一、中国物流标准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鉴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尽管我国在物流标准化上起步较晚,但是物流标准化工作仍然取得一定的成就,无论从组织管理、标准制定,还是企业的推广应用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且涉及面广,加之物流系统思想形成晚,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强的国际性,因此,在有些方面存在相应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

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

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首先,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存在着地区差异性较大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不均,导致各地物流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的物流标准可能相对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的物流标准则相对较低。

这种地区差异性不仅影响了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增加了企业在不同地区开展物流活动的成本和风险。

其次,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在物流管理中,标准化是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然而,目前我国物流标准的标准化程度并不高,一些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在物流管理中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物流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流管理中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国在物流技术标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些新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不仅影响了物流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影响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在物流管理中,监管是保证物流活动合规运行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我国物流标准的监管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些地方甚至还存在着监管空白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物流行业的不规范现象,也增加了企业在物流活动中的风险和成本。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存在着地区差异性较大、标准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不高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为了改善我国物流标准的现状,需要加强各地物流标准的统一制定和执行,提高物流标准的标准化程度,加大对物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强对物流标准的监管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物流标准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

71 2019.09 物流技术与应用·冷链增刊
准同样涵盖了基础标准、通用和专用设 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管理、设备技术、 链物流、分销商等提出规范标准。
施设备标准、作业技术标准、物流管理 通讯信息等,内容繁多且复杂,标准规
标准、服务与信息标准以及产品安全、 范要求细化。
三、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存在的
检验、测试等其他相关标准。从这些标 准的内容属性分析,现有冷链物流标准 基本涵盖了整个冷链物流系统,具体分
从标准的发布时间上看,我国在 2005年前发布冷链物流标准163项,占 总标准量的12%;2006-2015年是我国冷 链物流标准高发布时期,共发布相关标 准1006项,占总标准量的76%;2016年 到2018年冷链物流标准158项,占总标 准量的12%。近年标准发布统计量较少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从2016年到统 计日只有两年半时间,统计时间较短; 其二是上一时间段内发布了数量较多冷 链物流标准,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而 且这些标准基本都是现行有效标准,尚 未到修订年限。
广告索引
公司名称
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朔重工(宁波)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山西东杰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福莱瑞达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诺德(中国)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世仓智能仓储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音飞储存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众力物流集团(LogisALL)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六维物流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青岛孚鼎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文 / 林锦钊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们 对健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冷 链物流行业随之快速发展,从2013-2017 年,冷链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和货品总值 分别从2013年7720万吨、2.1万亿元增 加到2017年14750万吨、4万亿元,平均 年增长率达到17%。随着市场需求的进 一步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再加上 国家政策和标准环境的持续推动,可以 预计未来数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仍将保 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机构预测至2021 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规模将达到47672 万吨,需求规模将是2017年的3倍以 上。与此同时,我国的冷链物流标准化 工作起步较晚,标准化进展相对缓慢, 冷链物流标准规模数量和标准质量、标 准宣贯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快推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标准化现状分析首先我们讲到的是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与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物流标准化的作用又主要表现在哪里呢?总结起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可以统一国内物流概念。

我国的物流发展借鉴了很多国外的经验,但是由于各国在物流的认识上有着众多的学派,就造成了国内人士对物流的理解存在偏差。

物流的发展不单单是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为国民经济服务、创造更多的实际价值。

所以,我们要弄清物流的概念问题,并对物流涉及的相关内容达成统一的认识,为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扫清理论上的障碍。

二、可以规范物流企业。

目前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其中不乏新生企业和从相关行业转行的企业,层出不穷的物流企业也使物流队伍良莠不齐。

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运作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与物流业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已进入物流市场和即将进入物流市场的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确保物流业稳步发展的需要。

三、可以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它涉及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各个方面。

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传统的物流被人为地割裂为很多阶段,而各个阶段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加上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的效率不高,这在很多小的医药物流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四、可以使国内物流与国际接轨。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发展目光集中到我国。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物流业将受到来自国外物流公司的冲击。

所以,我国的物流业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接纳最先进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运作和管理方法,改造和武装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最佳途径。

近几年来,国内的专业化物流公司和商业企业配送中心渐成气候,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也在物流配送方面有所动作。

随着物流产业基础市场的发育,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工作开始启动。

今年,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策划出台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术语》),用以完善和规范物流产业的理论基础和合同用语,然而这个初衷的落实并不顺利,不少企业认为《术语》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一些专家也对《术语》中的定义提出不同意见。

这些让人不得不进行反思,物流标准化建设的出路究竟在何方?抱着这个问题,记者目前走访了一些走在标准化建设前沿的物流界人士。

关于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张成海作了如下的概括:首先,尽管我国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物流单元条码》等,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严重问题。

以《储运单元条码》为例,应用正确率不足15%。

其次,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如托盘的尺寸、卡车的大小、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使用。

其中托盘标准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韩标准,还有的干脆自己定义,由于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

再次,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落实后盲目前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在一次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组织的调查中,在234家工商企业中,仅有6家与贸易伙伴的数据一致,占2.6%,严重影响了作为物流管理基础的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的运作。

在实际操作中,最尴尬的问题莫过于有标准而得不到承认和推广。

这种现象的广泛存在,深刻揭示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落后的现状。

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会长丁俊发谈到这个话题时表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因素非常多,体制性障碍是关键因素,表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一种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态。

供应链管理要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把物流资源加以整合,而目前这些资源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市场里面去,是由各个政府部门分别管理的。

另外一个体制性障碍就是企业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状况,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化的专业细分,但现在分离进程非常缓慢,很多工厂都依赖自己的仓库和车队,使用率低、运输成本高,破损率极高,这都是体制性障碍。

除此之外,物流人才匮乏、多元化投资环境发育不成熟等因素,也制约了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发展。

部门分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资源管理的体制性障碍直接造成了物流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落后。

尽管国家标准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但由于物流产业跨越了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大多数设在各个管理部门的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例如条形码标准的归口管理单位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集装箱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是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托盘标准技术的归口管理单位是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而这些标准要达成统一,需要进行很多协调工作,衔接难度非常大。

在今年六部委上海物流会议之后,在行业协会和技术监督部门的推动下,一些实质性的活动陆续展开。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张成海透露,我国的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紧张筹备之中,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编码中心,只要职能之一就是开展物流标准化管理的协调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技术标准的统一。

除了管理体制的问题外,市场化发育不足也是既有标准得不到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技术标准通常是从行业自发需求中产生的。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李建辉介绍了一个实例,新加坡原来没有自己的托盘标准,在与国外托盘租凭公司的竞争中,本地的专业物流公司逐渐形成规模,在行业协会和技术标准委员会的努力下,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托盘标准。

在我国,市场需求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国内除了宝供、海尔等几家大企业之外,很多搞物流的企业都是从传统行业转型的中小企业,尽管更换了公司名称,但操作理念和规范还比较陈旧。

由于标准化的普及有赖于产业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这些企业中推行物流标准化显然具有很大难度。

一些人认为,行政手段可以解决物流标准的推广问题,但事情绝非如此简单,没有市场基础的标准只能是空中阁楼,真正的动力必须来自市场本身。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物流企业和建设物流标准具有共同的目标。

不少物流人对即将成为的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抱有很高的期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副主任张成海对此作了简要的介绍。

我国的供应链过程管理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在案国际化方面先行一步,加入了ecrasia,多外名称是scmchina。

由于中国已经在9月17日完成了入世的所有法律文件,加快管理模式和技术标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势必成为委员会今后的重要工作方向。

技术委员会本身并不具有过多的行政管理职能,物流应当由政府来创造产业发展机遇,行业规范则是在市场推动下自发完成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国外公司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物流的标准化水平会依靠“拿来主义”迅速提升。

尽管这种假设存在可能性,但恐怕没有人愿意因此付出惨重的市场份额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标准化建设必须抓紧时间,在入世3-5年的缓冲期内有所作为。

虽然标准的制定和饿施行中存在着不少消极因素,但物流业界必须为此付出努力,因为这是掌握中国物流自身命运的唯一办法。

综合专家们的意见,除去不同行业间标准化部门的统一协调之外,在标准规范的制定工作上也应有所改善。

一是要制定物流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这是由于我国缺乏对物流标准化进行系统研究,各级政府往往集中精力和资金发展园区,而在技术支撑方面投入得不够。

二是要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

由于集装形式是未来主导形式,因此要在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等环节中,以集装系统为基点建立标准哈。

参照iso600mm*400mm的基础模数尺寸,建立包括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以外的各包装单元的尺寸标准、运输工具的尺寸标准等。

三是制定物流标识系统标准规范,实现物流过程的实体与信息协调统一。

四是建立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中国电子口岸”、港航edi等网络信息技术的投入应用,为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平台,应完善这个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加紧扩大标准化数据在企业间信息交换中的应用。

“虽然很多人都关注并且有很多人都在参与物流标准化工作,但物流标准化的现状仍然混乱。

” 从物流标准化提出来便积极参与、主持制定了《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的中国物流技术协会理事长牟惟仲说。

他认为,如果缺少国家法律法规、多头管理与多数物流企业发展水平不足这三个瓶颈不突破,那么,目前看似热热闹闹的物流标准化工作产生的实际作用将十分有限,更多的作用在于为几年以后物流标准化的真正推行做准备。

法律法规缺失“没有法律法规为依据,推进标准化工作很难。

”牟惟仲表示。

可以说,缺少有强制效应的法律法规可算物流标准化过程中最大的软肋。

目前,只有卫生标准、安全标准与环保标准被纳入国家强制性标准范畴。

现有的物流标准只是在推荐性标准中设定强制性条款。

例如,物流业的基础标准比如《物流术语》国家标准,虽然很多企业都认同并执行,但并不是强制性标准。

以交通运输中的安全管理标准为例,目前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

其中会规定物流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什么要求装车、必须怎么运输、必须使用什么材料捆绑等等操作规范。

以前在这些环节,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或者标准可参照执行。

比如在运输钢板的时候,都是用钢丝绳从钢板中间勒住,勒住的地方会形成凹痕,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浪费。

这种捆绑方式和采用的材料显然不合要求。

又如运输电冰箱等电器,按规定如果包装箱没损坏而电器有损坏由厂家责任,如果包装箱有损坏而电器也有损坏,责任在运输企业。

通常运输企业都是用绳子两头一系就可以了,运输中绳子很容易勒坏纸制的包装箱,这时候,电器本身出现问题难以追究责任,厂家与运输企业容易互相扯皮。

其实,运输过程中的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货物运输的安全。

比如运输车在刹车、转弯甚至翻车时,按照标准规范执行的货物应该跟随车体一起晃动,而不会由于惯性脱离车体,造成危险或损失。

事实上,这类涉及到安全的标准相当重要并且急需,但是国家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要求,只是作为推荐性标准,而非市场准入标准,所以企业并不重视。

原因很明显,使用普通草绳或者钢丝绳包装捆绑比使用规定的特别材料要便宜得多,企业不会自动给自己增加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