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镇》《李伯大梦》开头翻译
《胡贸棺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胡贸棺记》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5e59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5.png)
《胡贸棺记》原文及翻译译文1、《胡贸棺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胡贸棺记》原文及翻译唐顺之胡贸棺记(明)唐顺之原文: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
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
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
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
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
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
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
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
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
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
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
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
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
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
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
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
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
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
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
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
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
⑤颛:同“专”。
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译文:译文:书佣胡贸,龙游人,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是书商。
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译文
![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a30ada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9.png)
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译文《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译文书《孟德传》后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子由书孟德事见寄,余既闻而异之,以为虎畏不惧己者,其理似可信。
然世未有见虎而不惧者,则斯言之有无,终无所试之。
然曩余闻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觗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原文:子由写的《孟德传》寄来了,我已经听说了这件事并且对此感到讶异,认为老虎畏惧不害怕自己的人,这道理似乎可以相信。
但是世上还没有见到老虎而不害怕的人,就这样说这事有或没有,始终没有办法试验这件事。
但我又听说忠、万、云安地方上有很多老虎。
有个妇人白天把二个小孩放在沙上而(自己)在溪水中洗衣服,老虎从山上奔来,妇人很慌张地沉进水里躲避它,二个小孩子在沙上戏耍,神态依然如故。
老虎细看了很久,去用头触碰(他们),希望其中一个能害怕,而小孩天真,竟然不知道惊怪,老虎也终于离去了。
意料老虎吃人,必定先使他遭受威吓,而(对此)不感到害怕的人,(老虎的)威吓不就没有可以施加的地方了吗?2、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原文及翻译译文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原文及翻译苏轼原文: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
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
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
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
”此非知书者。
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660ba2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d.png)
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破窑赋》相传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
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文言文破窑赋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原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
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
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
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
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
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
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昨梦录原文及翻译
![昨梦录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e78a03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e.png)
昨梦录原文及翻译昨梦录原文及翻译《昨梦录》为南宋词人康与之的代表作品,《昨梦录》一卷,又名《退轩笔录》,宋人笔记小说,康与之撰。
下面是昨梦录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昨梦录》原文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
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i,读三声,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
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
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
”迫暮,与老人同出。
《昨梦录》翻译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人民都聚集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住下,能不能容留他吗?”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
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
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
”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
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
”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昨梦录》作者康与之,生卒年不详,字伯可,一字叔闻,号退轩,南宋人。
滑州(今属河南)人。
南渡后居嘉禾(今浙江嘉兴)。
高宗建炎初(1127)上“中兴十策”不为用。
后依附秦桧,为秦门下十客之一,被擢为台郎,为士论所不齿。
桧死后,编管钦州,复送新州牢城。
其词多应制之作,不免歪曲现实,粉饰太平。
但音律严整,讲求措词。
代表作为《卜算子》、《玉楼春令》、《长相思》、《金菊对芙蓉》、《风流子》、《减字木兰花》、《满江红》、《忆秦娥》、《昨梦录》等。
古华《芙蓉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
![古华《芙蓉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76e22e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d.png)
古华《芙蓉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华《芙蓉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介【导语】:《芙蓉镇》是一部很经典的小说,曾经获得矛盾文学奖。
狂鼓史渔阳三弄原文及翻译
![狂鼓史渔阳三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709fb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0.png)
狂鼓史渔阳三弄原文及翻译《狂鼓吏》又名《渔阳弄》。
全名《狂鼓吏渔阳三弄》。
杂剧剧本,明徐渭著。
《四声猿》是由明代才子徐渭所作的四部短居IJ,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简称《狂鼓史》)、《玉禅师翠乡一梦》(简称《玉禅师》)、《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简称《女状元》)。
其一《狂鼓史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
((外扮判官引鬼上)咱这里笄子忒明白,善恶到头来,撒不得赖。
就如那少债的,会躲也躲不得几多时,却从来没有不还的债。
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别号火珠道人。
平生以善断持公,在第五殿阎罗天子殿下,做一个明白洒落的好判官。
当日祢正平先生,与曹操老瞒对讦那一宗案卷,是咱家所掌。
俺殿主向来以祢先生气概超群,才华出众,凡一应文字,皆属他起草,待以上宾。
昨日晚衙,殿主对咱家说,上帝旧用一伙修文郎,并皆迁次别用,今拟召劫满应补之人,祢生亦在数中。
汝可预备装送之资,万一来召,不得有误时刻。
我想起来,当时曹瞒召客,令祢生奏鼓为欢,却被他横睛裸体,掉扳掀捶,翻古调作(渔阳三弄),借狂发愤,推哑妆聋,数落得他一个有地皮没躲闪,此乃岂不是踢弄乾坤、提大傀儡的一场奇观?他如今不久要上天去了,俺待要请将他来,一并放出曹瞒,把旧日骂座的情状,两下里演述一番,留在阴司中,做个千古的话靶。
又见得善恶到头,就是少债还债一般,有何不可?手下,与我请过祢先生,就一面放出曹操,并他旧使唤的一两个人,在左壁厢伺候指挥。
(鬼)领台旨。
(下)(引生扮祢,净扮曹从二人上)1曹从留左边)(鬼)禀上爷,祢先生请到了。
(相见介祢上座,判下陪云)先生当日借打鼓骂曹操,此乃天下大奇。
下官虽从鞫问时左证得闻一二,终以未曾亲睹为歉。
(判立云)又一件,而今恭喜先生为上帝所知,有请召修文的消息,不久当行。
而此事缺然,终为一生耿耿。
这一件尚是小事,阴司僚属并那些诸鬼众传流激劝,更是少此一桩不可。
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
![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2dd6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c.png)
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梁启超曾评价《李迫大梦》的译文:“十六卷在所得中最多,且极美妙。
”王季同也认为此书是林纾英文著作中“美”的代表。
在我看来,《李迫大梦》不仅只是他翻译技巧高超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这部著作中,隐藏着林纾将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态度与思想。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李迫大梦》的见解。
一位英国学者的评论也同样精彩:“现代的翻译有三种方法,一是直译,二是意译,三是两种方法的结合。
《李迫大梦》可以说是这三种方法的完美体现。
”先谈对比,林纾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其实在中西方的古典小说里都存在,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里的丁梅斯代尔和德·拉莫尔。
在中国的《红楼梦》里,中西方的名字与人物也很常见。
林纾采用对比的方法,一方面使文章更加精炼,另一方面让文章更富有节奏感。
林纾的对比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即词汇上的对比,第二种类型,即句子层面上的对比。
林纾在《李迫大梦》中对比用的很少,但是有时对比能突出语言的色彩、形象性,所以必须注意运用。
英文的对比,包括词汇上的对比,比较级的对比,冠词的对比,而且英语中有很多副词,副词又可分为程度副词、地点副词等等。
这些副词的对比都使文章更加生动。
例如:林纾还提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例如:他曾说:“唯无主义之根柢,遂其恶习。
”再次,林纾不止把文化对比,还对东西方的风俗习惯进行了对比。
比如:梁启超来到日本后,看到日本人见到外国人时表现出来的那种谦卑。
而林纾在介绍《李迫大梦》的创作背景时说:“当时欧美大力宣传科学,西洋器具和人才在各方面均优胜于东方;乃中国旧日之思想,宗教与宗法礼教并行,所以不免近似欧美;近年而变易为欧美政治文明与道德文明相调和,因此大家欢迎这样新思想的输入。
”这便是将欧美先进与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于中国旧日之思想,宗教与宗法礼教。
所以,林纾既从科学上,又从风俗上,对东西方进行了对比。
总而言之,林纾用中西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中西交融的理念。
先谈对比,林纾采取了对比的方法,其实在中西方的古典小说里都存在,如《巴黎茶花女遗事》里的丁梅斯代尔和德·拉莫尔。
松窗梦语原文及翻译
![松窗梦语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a35215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0.png)
松窗梦语原文及翻译《松窗梦语》·商贾纪松窗梦语张瀚著财利之于人,甚矣哉!人情徇其利而蹈其害,而犹不忘夫利也。
故虽敝精劳形,日夜驰骛,犹自以为不足也。
夫利者,人情所同欲也。
同欲而共趋之,如众流赴壑,来往相续,日夜不休,不至于横溢泛滥,宁有止息。
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穷日夜之力,以逐锱铢之利,而遂忘日夜之疲瘁也。
此何异大毫末而小丘山,非毫末果大,而丘山果小也。
见毫末而不见丘山,若前驱而后迫耳。
然而商贾之子甘其食,美其服,饰骑连辔,织陆鳞川,飞尘降天,赭汗如雨。
懁巧捷给之夫,借资托力,以献谀而效奔走。
燕姬赵女品丝竹,揳筝琴,长袂利屣,争妍而取容。
彼且矜夸智能,足以自便,意笼宇宙之化工,计穷人物之变态,与时俯仰,举材货低昂,在吾掌握中,持筹而算,百不失一,而不知其智能之小也。
语云:“大知闲闲,小知闲闲。
”盖谓是耶?古者圣王重本抑末,贵农贱商,故赋倍于农。
自汉武用弘羊计,置均输官,笼天下之货,贵卖贱买,商贾无所牟其利,而物价悉平,名曰平准。
又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仕宦为吏,重赋税以困辱之。
自后作业剧而财匮,匈奴数侵边,屯戍者多,边粟不给。
于是募民输粟塞上,得拜爵除罪,复弛商贾之律,令佐国家之急。
而贾人愈富,国用愈不足。
乃用卜式,下缗钱令,用张汤、杜周腹诽法,以税民深者为明吏,自是商贾中人之家大率破产入官,不事畜藏,而贾人亦大困矣。
唐初制租庸调外无征,法网疏阔。
自置常平官,私积货物,贵出贱收。
复以宦者为宫市使,命白望数百,抑贾人物,名为市之,实夺之也。
宋惩唐弊,置杂买务,用京朝官暨内侍参主之,以防侵利。
若府库有备,令弗复市。
至于和市,令出官钱以鬻于民而已。
迨安石秉政,行青苗、均输法,春散秋敛,专以富国心。
富商巨贾,皆疑畏骇愕,目视不敢动,而贸易之意穷矣。
此皆本轻而末重,末重而不能支之患也。
明兴,关市之禁视前代尤详。
舟车掌于钞关,为司徒属。
竹木掌于抽分,为司空属。
盐课有转运,有提举,而又有御史稽察之;茶课亦然。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a0e00234a7302768f993922.png)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7《待漏院记》——王禹偁(957—1001)【译文】大自然的规律不说话,而万物顺利生长,一年的农事收获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掌握四季的官员(上古以四季名官,有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教育、军事、司法、财政等工作),掌管五行的天官们(古代设置掌管金、木、水、火、土的官职),疏通阴阳四时之气。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三公(朝廷中最高长官。
一般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讨论治国之道,六卿(隋唐后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职责分明,发扬了他们的教化的结果。
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取法于天道。
古代善于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人,从皋陶、后夔(舜时贤臣)到房玄龄、魏征(唐初贤相),屈指可数。
这些人不独有德行,且都勤于职守。
早起晚睡,以侍奉皇帝,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朝廷从建国初,沿袭前朝(唐朝)的制度,在丹凤门(北宋汴京皇城的南门,原名明德门)的右边(即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
当宫殿北面的门楼(此指皇帝接见群臣议论政事的宫殿)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光明闪耀的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哕哕作响,富有节奏。
这时金马门(此借指宋朝的宫门)尚未打开,漏壶里的水仍在下滴(意指天还没有亮),(侍从)除去帷盖,(宰相)在此暂息。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他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在想,百姓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百姓安康;四方的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得到安抚;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地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在民间,我怎样取用他们;奸滑邪恶之臣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现象)不和顺,灾祸接连而来,我愿意辞去相位,祈求上天消除灾祸;各种刑罚未能废除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修养德行以矫正。
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
破窑赋全文及译文
![破窑赋全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da43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6.png)
破窑赋全文及译文破窑赋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辞章,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古代场景。
以下是《破窑赋》的全文及译文:破窑赋黄发垂髫,颍川东洛人。
体无完肤,行走如常。
衢路井陉,污泥何盈尺。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乐府双调罢,皇舆犹未还。
四边甲坚兵势强。
都伏门将犹冯唐,说书台上孟郊唱。
何处春江无月明,夜行海边生白蛟。
朝发青门向山陌,交通官道如市井。
残年穷岁暮,抚事起愁思。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态极妍且益暇。
还须终宴方束带,四面边声连角起。
翻入神京观止眼,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撩湿如流莺。
十分绕梁声细细,百转千回音未了。
恨似当年九江上,破敌寨楼帆影疑。
顾瞻前镜无遗智,谢公行处苍苔没。
李广隔云辞凤阙,陶令悔教夜火急。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破窑赋 - 译文黄发垂髫,来自颍川东洛的人。
浑身伤痕累累,但行走仍然坚定。
衢路崎岖,污泥堆积不止一尺。
渔阳鼙鼓震动大地,惊扰了天上仙裳羽衣舞曲。
《寡妇赋》原文及翻译
![《寡妇赋》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c18383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9.png)
寡妇赋潘岳嗟予生之不造兮,哀天难之匪忱。
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以摧心。
览寒泉之遗叹兮,咏蓼莪之余音。
情长戚以永慕兮,思弥远而逾深。
伊女子之有行兮,爰奉嫔于高族。
承庆云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
顾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樛木。
惧身轻而施重兮,若履冰而临谷。
遵义方之明训兮,宪女史之典戒。
奉蒸尝以效顺兮,供洒扫以弥载。
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痗。
何遭命之奇薄兮,遘天祸之未悔。
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以捐背。
静阖门以穷居兮,块茕独而靡依。
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帱以素帷。
命阿保而就列兮,览巾箑以舒悲。
口呜咽以失声兮,泪横迸而沾衣。
愁烦冤其谁告兮,提孤孩于坐侧。
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
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
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
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曜灵晔而遄迈兮,四节运而推移。
天凝露以降霜兮,木落叶而陨枝。
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退幽悲于堂隅兮,进独拜于床垂。
耳倾想于畴昔兮,目仿佛乎平素。
虽冥冥而罔觌兮,犹依依以凭附。
痛存亡之殊制兮,将迁神而安厝。
龙轜俨其星驾兮,飞旐翩以启路。
轮按轨以徐进兮,马悲鸣而跼顾。
潜灵邈其不反兮,殷忧结而靡诉。
睎形影于几筵兮,驰精爽于丘墓。
自仲秋而在疚兮,逾履霜以践冰。
雪霏霏而骤落兮,风浏浏而夙兴。
霤泠泠以夜下兮,水溓溓以微凝。
意忽怳以迁越兮,神一夕而九升。
庶浸远而哀降兮,情恻恻而弥甚。
愿假梦以通灵兮,目炯炯而不寝。
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气愤薄而乘胸兮,涕交横而流枕。
亡魂逝而永远兮,时岁忽其遒尽。
容貌儡以顿鶍兮,左右凄其相蝼。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鞠稚子于怀抱兮,羌低徊而不忍。
独指景而心誓兮,虽形存而志陨。
重曰:仰皇穹兮叹息,私自怜兮何极!省微身兮孤弱,顾稚子兮未识。
如涉川兮无梁,若陵虚兮失翼。
上瞻兮遗象,下临兮泉壤。
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想。
奉虚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廓孤立兮顾影,块独言兮听响。
顾影兮伤摧,听响兮增哀。
遥逝兮逾远,缅邈兮长乖。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 参考译文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 参考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08ea72561252d380eb6efc.png)
归去来兮辞我家境贫困,仅靠耕种田地不能供给自己的生活。
家中孩子甚多,粮缸里通常没有粮食能储存下来,我找不到什么维持生计的办法。
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但苦于没有门路。
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差使,各地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我的贫苦境况就把我推荐了去,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
这时战乱还没有平息,我心里害怕到远方服役。
而彭泽县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我就在彭泽县担任职务。
但没过多久,我思念田园,也就产生了辞官归乡的念头。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不愿强迫自己做不愿做的事;挨冻受饿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违背自己本性导致的身心交病远比挨冻受饿更痛苦。
我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迫;于是感到烦恼不已,觉得这实在有愧于平生的志愿。
只想着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日夜兼程地回去。
不久,嫁入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急切地要赶着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从秋到冬,我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官。
因辞官而顺遂心意,就写了这篇文章,并命名为《归去来兮》。
乙巳年十一月。
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志受到形体的役使,那又为什么还要如此伤感失意而独自悲哀呢?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但知道未来的事却还来得及弥补。
我确实已走入迷途大概还不算太远,现在已经觉悟到如今归田是对的,以前出仕是错的。
船在水中轻快地漂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衣裳。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然后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
家僮欢快地迎接,孩子们都在门口等候。
庭院中的小路已经长满了荒草,松树和菊花还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带着孩子们进入屋里,美酒已经满觞。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院子里的树木,我感到非常愉快。
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乐满足。
门经常关闭着,每天到园子里散散步,兴味无穷,自有乐趣。
林纾译_李迫大梦_片段赏析
![林纾译_李迫大梦_片段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c77cd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e.png)
林纾译_李迫⼤梦_⽚段赏析42《李迫⼤梦》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林纾于1907年出版的译作(张俊才,1982: 30),其合作者是魏易,收于他们的译⽂集《拊掌录》之中。
该作译⾃美国著名⽂学家、素有美国⽂学之⽗之称的华盛顿·欧⽂(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的著名短篇⼩说Rip V an Winkle(今译《瑞普·凡·温克尔》)。
林纾⼀⽣中究竟翻译了多少书,⾄今还是个谜,说得最少的是“成书的共有⼀百五⼗六种;其中有⼀百三⼗⼆种是已经出版的”(郑振铎,2009: 247);说得最多的是“多⾄⼆百零六种”(见刘绍唐,1978: 140)。
林纾由于古⽂造诣⾼深,语⾔表达优美,其译⽂深受清末民初的读者的喜爱。
本⽂选择删改相对较少的《李迫⼤梦》中的⼀个⽚段,让我们来欣赏⼀位古⽂⼤师对来⾃异域风情的独特体验。
WHOEVER has made a voyage up the Hudsonmust remember the Kaatskill mountains. They are a dismembered branch of the great Appalachian family,and are seen away to the west of the river, swelling upto a noble height, and lording it over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Every change of season, every change of weather, indeed, every hour of the day, producessome change in the magical hues and shapes of these mountains, and they are regarded by all the good wives, far and near, as perfect barometers. When the weatheris fair and settled, they are clothed in blue and purple,and print their bold outlines on the clear evening sky, but, sometimes, when the rest of the landscape is cloudless, they will gather a hood of gray vapors about their summits, which, in the last rays of the setting sun,will glow and light up like a crown of glory.At the foot of these fairy mountains, the voyagermay have descried the light smoke curling up from a village, whose shingle-roofs gleam among the trees, just where the blue tints of the upland melt away into the fresh green of the nearer landscape. It is a little village of great antiquity, having been founded by some of the Dutch colonists, in the early times of the province, just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good Peter Stuyvesant, (may he rest in peace!) and there were some of the houses of the original settlers standing within a few years, built of small yellow bricks brought from Holland, having latticed windows and gable fronts, surmounted with weather-cocks.In that same village, and in one of these veryhouses (which, to tell the precise truth, was sadly time-worn and weather-beaten), there lived many years since, while the country was yet a province of Great Britain, a simple good-natured fellow of the nameof Rip V an Winkle. He was a descendant of the V an Winkles who ? gured so gallantly in the chivalrous days of Peter Stuyvesant, and accompanied him to the siege of Fort Christina. He inherited, however, but little ofthe martial character of his ancestors. I have observed that he was a simple good-natured man; he was, moreover, a kind neighbor, and an obedient hen-pecked husband. Indeed, to the latter circumstance might be owing that meekness of spirit which gained him such universal popularity; for those men are most apt to be obsequious and conciliating abroad, who are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shrews at home. Their tempers, doubtless, are rendered pliant and malleable in the ? ery furnace of domestic tribulation; and a curtain lecture is worthall the sermons in the world for teaching the virtuesof patience and long-suffering. A termagant wife may, therefore, in some respects, be considered a tolerable blessing; and if so, Rip V an Winkle was thrice blessed.凡⼈苟渡⿊逞河者,与⾔加齿⼏⽽⼭,必能忆之。
芙蓉女儿诔原文及翻译
![芙蓉女儿诔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359160c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5.png)
芙蓉女儿诔原文及翻译芙蓉女儿诔原文及翻译综述《芙蓉女儿诔》文采飞扬、感情真挚、寓意深刻,全面体现了作者曹雪芹的不世文才。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芙蓉女儿诔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芙蓉女儿诔清代:曹雪芹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通“又)”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姊娣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葹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
故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顑颔。
诼谣謑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
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
既忳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
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
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
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
委金钿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
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况乃金天属节,白帝司时,孤衾有梦,空室无人。
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
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
露阶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
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萎。
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芳枉待。
抛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褶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
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陟芳园;今犯慈威,复拄杖而近抛孤柩。
芙蓉渡文言文翻译
![芙蓉渡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306f5e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a.png)
《芙蓉渡·〔明〕祁彪佳》〔明〕祁彪佳自草阁达瓶隐,有曲廊。
俯槛临流,见奇石兀起,石畔筼筜寒玉,瑟瑟秋声。
小沼澄碧照人,如翠鸟穿弄枝叶上。
吾园长于旷,短于幽,得此地一啸一咏,便可终日。
廊及半,东面有小径,自此而台、而桥、而屿,红英浮漾,绿水斜通,都不是主人会心处。
唯是冷香数朵,想象秋江寂寞时,与远峰寒潭共作知己,遂以芙蓉字吾渡。
〔注释〕筼筜(yún dāng)寒玉:均指竹。
筼筜,指大竹;寒玉,指玉质清凉之物,有时代指竹。
祁彪佳的园林小品纯净、晶莹,如同一泓清泉般澄澈,人们很难想见他内心的焦灼、痛苦。
其实祁彪佳始终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志士,他为官刚正,得罪首辅,遭排挤,愤而辞官回乡侍母。
其时,他仅三十三岁,正当年富力强的壮年,而国事已不堪为,目睹江河日下,“愁肠苦趣,日如处漏舟,如在焦釜,不堪为人言也”(《郁忠敏公日记》)。
修筑窝山园林,也是他的一种精神寄托,“以为快心娱志莫过山水园林”(同上),想要在污浊尘世觅得一片净土,一块芳丘。
亭台池榭、花木泉石的构筑经营,莫不蕴涵着主人冰清玉洁的人格精神、超凡脱俗的幽韵情趣。
寓山园毋宁说就是他心灵的意息之地、止泊之所。
读《芙蓉渡》,仿佛随着主人的展痕,漫步于园中的回廊曲径。
槛外怪石嶙峋,峻增傲兀,石畔贫笃察玉,冷绿沁骨,风动幽算,瑟瑟秋声。
临流俯瞰,小沼澄碧照人,游鱼妄蝶空明,如翠乌穿梭枝叶。
邂逅如此幽窈之境,亦可一啸一咏,流连盘桓终日。
过此小沼,“而台而桥而屿”,迤通行来,情由境生,“红英浮漾,绿水斜通,都不是主人会心处”,此为点题的话,所谓频上三毫,睛中一画,即在“会心处”三字。
彪佳喜谈“缘”,窝山之于他,“似有凤缘者”,“会心”,也即是“缘”。
山川风物与性情自然凑泊,灵岸暗通,相知相契。
“惟是冷香数朵,想象秋江寂寞时,与远峰寒潭,共作知己”,寥寥数语,凄美绝伦。
孤芳自赏的冷香数朵,点缀在萧瑟寂寞的秋江,远峰烟云灭没,寒潭空影凄清,共同伴随主人品味那荣华落尽的悲凉。
大梦一场相关文言文翻译
![大梦一场相关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cd1d8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4.png)
大梦一场相关文言文翻译1. 求宋词,要现代用语的翻译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的十四个叠字主要表达了李清照的内心情感,继以乍暖还寒,难以将息,则更进一步,淡酒难敌晚风,即“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意,“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将十四个叠字之愁,酒浇不去之意,在此略略点出,似淡却浓。
这三句的意思是说雁儿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信寄给谁,想起来只有“伤心”。
再说这雁儿原来是替她带过信的“旧时相识”,因此更感到难受。
因为她早期寄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剪梅》词中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首词的十四个叠字也是最能表达李清照对爱情逝去的伤感,也是流传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句。
下阕继续描写了李清照的孤独与愁苦。
先写菊花满地,不堪取摘。
昔日与丈夫共同赏菊,而今无花可摘,无人相伴,便觉得度日如年,时光难捱,只好独自守着窗儿,熬到天黑。
再加上夜雨落梧桐,点点滴滴没个完,便进一步增添了她心中的烦闷。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更见其愁苦之多,忧患之深。
在这里无心簪菊,日子难捱,梧桐细雨,增人愁思,以上的种种,逼出了最终的“愁”字来,但“愁”可明言,内心的痛苦却难以明白尽道。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卢肇《李謩》原文和译文
![卢肇《李謩》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5152840b1c59eef9c7b461.png)
卢肇《李謩》原文和译文卢肇《李謩》原文和翻译卢肇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
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
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敬人神。
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
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
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
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
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
时轻云蒙笼,微风拂浪,波澜陡起。
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
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
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
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
独孤生又无言。
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处,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独孤曰:“公试吹《凉州》。
”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
”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
”独孤生乃取吹之。
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
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乃换之,曰:“此至入破①,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
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
[1]译文注释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为三段,即散序、中序、破。
前两段音乐舒缓,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为“入破”,入破后丝鼓合鸣,节奏急促,舞者开始入场。
译文李謩是唐朝开元年间教坊里的首席吹笛手,近代没有人能超过他。
纪梦原文_翻译及赏析
![纪梦原文_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13803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21.png)
纪梦原文_翻译及赏析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
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
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
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
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
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
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
当时廷议祗如此,汝悔当复惟相迎。
稽首老仙谢慈悯,臣罪当死天子明。
久之寂灭一大乐,斲棺待尽无他营。
老仙笑许汝可教,引领直上朝玉京。
通明大明二宫殿,林木蓊萃阶瑶琼。
芙蓉烂漫锦欲似,帝皇锡以主殿名。
赋诗奏谢九拜起,玉音嘉奖傍观荣。
痴人说梦聊一快,我独知命不少惊。
只恐才非曼卿敌,相见惭汗应如倾。
从今闭目需帝召,玉楼续记时当成。
儿孙自有儿不福,与农报国须勤耕。
——宋代·叶李《纪梦》纪梦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
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
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
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
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
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
追思善步不可得,忽升妙术矧敢轻。
当时廷议祗如此,汝悔当复惟相迎。
稽首老仙谢慈悯,臣罪当死天子明。
久之寂灭一大乐,斲棺待尽无他营。
老仙笑许汝可教,引领直上朝玉京。
通明大明二宫殿,林木蓊萃阶瑶琼。
芙蓉烂漫锦欲似,帝皇锡以主殿名。
赋诗奏谢九拜起,玉音嘉奖傍观荣。
痴人说梦聊一快,我独知命不少惊。
只恐才非曼卿敌,相见惭汗应如倾。
从今闭目需帝召,玉楼续记时当成。
儿孙自有儿不福,与农报国须勤耕。
叶李(1242—1292)字太白,一字舜玉,号亦愚,杭州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人。
少聪慧,性耿直。
20岁入太学读书,与朱清相友善。
南宋末年因反对投降派被流放。
终宋只为国子监生,大才不能仕。
但是后出仕元朝,六年就做到了一品官职。
如今史届坊间评价不一,一方面清朝乾隆帝评价:“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为贵,而不论其才焉。
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以降元”这一句话闻于世人,另一方面也有世人提出南宋在时叶李欲为国效力反而受到冤屈贬斥报国不能,及至仕元清明廉正不可不谓是一位好官,这不应为仕元朝就刻意贬低和忽略的。
韦元甫《木兰诗》翻译
![韦元甫《木兰诗》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b8e62e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0.png)
韦元甫《木兰诗》翻译韦元甫《木兰诗》翻译韦元甫《木兰诗》原文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 uò huò)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ē)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注释】唧唧(jī jī):纺织机的声音。
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布,停机叹息。
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当户(dāng hù):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机:指织布机。
杼:织布梭(suō)子。
惟:只。
何:什么。
忆:思念,惦记军帖(tiě):征兵的文书。
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翻译《芙蓉镇》开头原文: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
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
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
不晓得是哪朝哪代,镇守这里的山官大人施行仁政,或者说是附庸风雅图个县志州史留名,命人傍着绿豆色的一溪一河,栽下了几长溜花枝招展、绿荫拂岸的木芙蓉,成为一镇的风水;又派民夫把后山脚下的大片沼泽开掘成方方湖塘,遍种水芙蓉,养鱼,采莲,产藕,作为山官衙门的“官产”。
每当湖塘水芙蓉竞开,或是河岸上木芙蓉斗艳的季节,这五岭山脉腹地的平坝,便颇是个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了。
木芙蓉根、茎、花、皮,均可入药。
水芙蓉则上结莲子,下产莲藕,就连它翠绿色的铜锣一样圆圆盖满湖面的肥大叶片,也可让蜻蜓立足,青蛙翘首,露珠儿滴溜;采摘下来,还可给远行的脚夫包中伙饭菜,做荷叶麦子粑子,盖小商贩的生意担子,遮赶圩女人的竹篮筐,被放牛娃儿当草帽挡日头……一物百用,各各不同。
小河、小溪、小镇,因此得名“芙蓉河”、“玉叶溪”、“芙蓉镇”。
译文:Furong Town is located in Pingba canyon which is Hunan, Guangdong, Guangxi provinces’ common border. It has been an important downtown and stronghold from ancient times. There are a stream and a river running around this town. And they get together several miles away from the town. For the town is surrounded by water, it looks like a long and narrow peninsula. In south of the town, there is a wharf from which you could get to Guangdong province. In west of the town, there is a stone bridge and a road leads to Guangxi province. Many cottonrose hibiscuses were planted along the stream and river. Those bogs behind the town were changed into lakes in which fragrant marshweed herbs were planted. Fish and lotus roots also grow in these lakes. They were regarded as specialties of Furong Town. In the season of the burst of flowers, Pingba will be the sea of flower and land of wealthy. The roots, stems, flowers and skins of the cottonroses hibiscuses can be used as medicines. The marshweed herbs can be eaten as foods, and its big leaves can be used to shelter from the sun. For these reasons, Furong Town gets its name.Rip Wan Winkle原文:Whoever has made a voyage up the Hudson must remember the Catskill(卡兹基尔)Mountains. They are a dismembered branch of the great Appalachian(阿巴拉契亚)family, and are seen away to the west of the river, swelling(隆起) up to a noble height, and lording it over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Every change of season, every change of weather, indeed, every hour of the day, produces some change in the magical hues(色调) and shapes of these mountains, and they are regarded by all the good wives, far and near, as perfect barometers(晴雨表). When the weather is fair(晴朗) and settled(稳定的), they are clothed in blue and purple, and print their bold(陡峭的) outlines on the clear evening sky; but sometimes, when the rest of the landscape is cloudless, they will gather a hood of gray vapors(水汽) about their summits(峰顶), which, in the last rays of the setting sun, will glow and light up like a crown of glory.At the foot of these fairy mountains the voyager may have descried the light smoke curling(弯曲)up from a village whose shingle roofs gleam among the trees, just where the blue tints(色彩)of the upland melt away into the fresh green of the nearer landscape. It is a little village of great antiquity(古老), having been founded by some of the Dutch colonists, in the early times of the province, just about the beginning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good Peter Stuyvesant (may he rest in peace!), and there were some of the houses of the original settlers standing within a few years, with lattice(格子框架)windows, gable(山形墙)fronts surmounted(登上)with weathercocks, and built of small yellow bricks brought from Holland.In that same village, and in one of these very houses (which, to tell the precise truth, was sadly time-worn and weather-beaten), there lived many years since, while the country was yet a province of Great Britain, a simple, good-natured fellow, of the name of Rip Van Winkle. He was a descendant of the Van Winkles who figured so gallantly(勇敢的)in the chivalrous(有骑士风度的)days of Peter Stuyvesant, and accompanied him to the siege(困扰)of Fort Christina. He inherited, however, but little of the martial(好战的)character of his ancestors. I have observed that he was a simple, good-natured man; he was, moreover, a kind neighbor and an obedient(顺从的), henpecked(惧内的)husband. Indeed, to the latter circumstance might be owing that meekness(温和)of spirit which gained him such universal popularity; for those men are most apt(倾向于)to be obsequious(奉承的)and conciliating(安慰)abroad who are under the discipline of shrews(悍妇)at home. Their tempers, doubtless, are rendered(表达)pliant(柔韧的)and malleable(韧性的)in the fiery(激烈的)furnace(熔炉)of domestic tribulation(艰苦), and a curtain lecture is worth all the sermons(布道)in the world for teaching the virtues of patience and long-suffering. A termagant(悍妇)wife may, therefore, in some respects, be considered a tolerable blessing; and if so, Rip Van Winkle was thrice(十分)blessed. 译文:任何到过哈德逊河旅行的人一定会记得卡兹基尔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