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名作赏析之《芙·蓉·镇》
芙蓉镇影评
中国经典电影《芙蓉镇》解读谢晋导演将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改编成电影。
它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
编导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芙蓉镇》的历史背景复杂,它纵贯了中国从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
这段时期,不仅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而且之前还有四清运动等。
谢晋的电影是精神心灵的诗意表达。
对人的信仰的深度思考,对生命的讴歌,劳动与自然的质朴流露、甚至是彻底的软弱与真诚,这些构成了谢晋作品的思想内蕴,其实也是谢晋导演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悟。
尤其是《芙蓉镇》中青石板路上的那段由竹扫把作证的爱情。
《芙蓉镇》中青石板、竹扫把下对人性的呼唤,正是通过画面、声音、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道具使用等方面来体现的。
《芙蓉镇》本片分上下两集,讲述了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芙蓉镇上,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
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桂桂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镇党支书也是胡玉音干哥的黎满庚、粮站主任谷燕山及乡邻们都为他们高兴。
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日子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今县商业局科长李国香与二流子王秋赦联手,趁机将她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
运动中黎满庚昧着良心将胡玉音背叛,谷燕山则一直以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世道的荒谬从不停调换角色的李国香与王秋赦两人身上便可窥见。
影视鉴赏《芙蓉镇》
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既然他面对现实生活,他必然要不断揭露一切违背人性的现象,而呼唤人性正是一个现实主义艺术家必然拥有的精神力量。《芙蓉镇》的现实主义力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毕竟诞生于80年代。上世纪的80年代依然是一个由政治意识形态主导,夹杂着左倾右倾多种思潮,并混杂多种传统的、现代的政治教条的年代。一个仍处于政治运动状态下的思想解放时期。虽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成一种常识,但是何为实践?何为真理?依然还处于诡辩乃至莫衷一是的状态中。各种各样的社会评价常常为政治评价所左右,清除精神污染,人道主义异化的讨论,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问题,时阴时晴地运动着。谢晋导演在《芙蓉镇》中,也依然未能免俗。王秋郝这个“土改根子”、贫雇农,热衷于打土豪分田地、盼望着天天都在土改的人物,他从一个地痞到书记到文革后成为一个政治疯子,这种人生轨迹不乏个例,但是,作为一种文艺形象,他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中,成为一个概念化、观念化模式的人物类型,成为一种过于普遍的人物象征。 《芙蓉镇》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虽然孤立地看,似也还算合理,与整部电影的任务构思并不背离。但是,这个人物的平面化却是显而易见的。秦书田平反昭雪归来,与胡玉音新婚燕尔之时,疯了的王秋郝前来讨吃,敲着破锣,口中大喊着:“运动啦、运动啦!”看似很深刻的反讽,对文革、对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反讽,但它的生活理据与现实政治相去甚远。事实是,真正让文革逼疯的,反倒是文革中的罪人,饱受文革迫害的人。历史与现实所展现的正恰恰相反,许多文革的既得利益者,卖友求荣者,并未得到应有的清算。反之,摇身一变,依然是风生水起,平安无事。这种现实更为可怕,也更为深刻地彰显着难以言喻的社会政治弊端。
芙蓉镇赏析
浓郁的乡镇风情与时代的变奏——《芙蓉镇》赏析古华的《芙蓉镇》发表于《当代》1981年第1期。
198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是作家的成名作。
也是新时期第一部“与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史”的优秀长篇小说。
被认为是新时期初期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之一,曾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古华是一位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作家,他热切地讴歌他的家乡、讴歌家乡的人们、讴歌家乡的山山水水和风俗民情。
《芙蓉镇》就是他深入生活,刻苦磨练的结晶。
在这部作品中,囊括他二三十年来对南方乡镇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和深刻的思考,努力通过对平凡的乡镇生活,普通人物命运的变化,展现出时代风云的波澜。
作品分析:主题小说以解放后特别是60 年代以来湖南山区芙蓉镇的面貌变化和人物聚散为背景,通过对小镇上若干人物命运变化的描写,反映了我国农村二三十年来的政治变幻和人世沉浮、变迁,真实地表现了“左”倾思潮影响下的赤裸裸的生活现实,慨叹社会普通人悲苦的命运和被扭曲的灵魂,赞美了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里未曾泯灭的良知和人性美,无情地抨击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文革”中极“左”路线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由衷地歌颂了十届三中全会所开辟的新的生活航道。
人物形象胡玉音人称“芙蓉姐”,是小说的主人公。
她是一位勤劳、美丽、性格温柔、善良而又刚强的女性。
本来她对幸福生活和美好的爱情有着执著的追求,却因为“左”的思想的禁锢和束缚,无法与自幼青梅竹马的伙伴一起生活。
她屈从命运的安排嫁给屠户桂桂。
结婚后,与丈夫两人辛勤劳动,勤俭持家。
她从提着竹篮卖糠菜粑粑发展到米粉摊。
在那个劳动受到尊重的年代,她凭着“含着温柔的微笑”和“唱歌一样好听”的嗓音,接待四方来客,一墟一摊,攒下了钱,盖起了新房子。
没有想到却在“四清”运动中,被打成了“新富农分子”,丈夫黎桂桂被迫自杀。
文化大革命中,她进一步沦为“黑鬼”,受尽批斗,摧残,凌辱。
她天天扫街,在扫街过程中与“右派分子”秦书田扫到了一起。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500字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500字
作为一位观众,我看完了电影《芙蓉镇》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电影从一个小镇的角度出发,通过揭示人们的内心情感和观念、风俗习惯,展现了一个真实、充满温情的中国小镇生活。
《芙蓉镇》的故事背景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镇上有一位拥有一家小饭店的女人,她的生意非常不好,生活也十分艰难。
一天,在小镇上开设了一家大型商场,女主与商场负责人开始合作,通过不断努力,在终于与商场合作成功之后,小镇的人们也因此获得了生活上的改变和经济上的繁荣。
同时,这个小镇上还有许多其他有意思的人和事,这些人都是这个小镇上的真实存在,这样让观众更能够感受到这个小镇生活的真实性和贴近性。
观看这部电影真是非常令人愉悦,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小镇生活的真实感和温情。
其中,电影中女主和小镇上的居民之间的感情牵动着观众的心弦,让人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的情感和生活智慧。
比如,在电影里女主坚持将环保和卫生放在第一位,这种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也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渲染和展示。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很多值得收藏和分享的经典台词。
比如“你以为这样做,都代表你懂了她,其实你甚至都不曾靠近她”。
又如“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和价值”。
这
些台词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也让观众有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观看《芙蓉镇》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人际关系都需要不断地关注和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和维护我们的生活,这也是我从这部电影中学习到的一些方面。
总之,《芙蓉镇》这部电影一定会让观众想要去寻找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情,去发现身边的一切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电影芙蓉镇简介
电影芙蓉镇简介影《芙蓉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该片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电影芙蓉镇简介,供大家参阅!电影芙蓉镇基本信息影《芙蓉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根据古华所著同名小说改编,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
该片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
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
影片在1987年第7届金鸡奖上获得最佳故事片,最佳女主角等5项大奖。
电影芙蓉镇剧情简介60年代初,湘西芙蓉镇上勤劳美丽的少妇胡玉音(刘晓庆饰),同丈夫黎桂桂摆了个米豆腐摊子。
虽是小本经营,但和气生财,生意兴隆。
由此与国营饮食店经理李国香结了仇。
胡玉音夫妇以劳动所得盖起一幢新瓦房,更是引人注目;“四清”运动开始后,李国香任工作组长。
胡玉音家被划成新富农,新屋也被查封。
曾帮助过他们的粮站主任谷燕山、党支部书记黎满庚均受牵连而遭审查,懒汉王秋赦则成了运动的依靠对象。
桂桂被逼自杀后,胡玉音成了富农寡婆,到处受欺凌;““””开始后,王秋赦当上了支部书记,李国香被赶下台。
胡玉音每天和右派分子秦书田(姜文饰)一起扫大街,秦书田给她以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两人逐渐产生感情,并不顾一切地相爱了。
此时李国香的问题忽然得到解决,她身兼数职,威风显赫。
胡玉音怀孕后,秦书田请求王秋赦批准他们登记结婚,不料因此大祸临头,秦书田被判十年徒刑,胡玉音被判三年徒刑,因怀孕在身,监外执行。
她忍受屈辱,挣扎求生。
分娩时无人照顾,多亏谷燕山拦住一辆军车,将她送进解放军医院,才救了母子性命。
谈电影
谈电影《芙蓉镇》的美学意义10041133 童嘉纹《芙蓉镇》是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同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的反思文学一样,《芙蓉镇》以其强烈的历史反思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轰动,尤其是里面张扬的人性力量,紧紧围绕导演谢晋定义的主题“歌颂人性、歌颂人道主义、歌颂美好心灵,歌颂生命搏斗的抒情悲剧”而展开。
、谢晋当年说过:“拍《芙蓉镇》时是1986 年,正是经过10 年的沉淀,我不止一次地说过,那正是一个出大作品的时候。
”认识中国电影,绕不开谢晋,走近谢晋,就不能不提及《芙蓉镇》,这部影片美学的缩影就是生动地刻画了典型的人物性格。
1.深刻的人物形象刻画秦书田———神一样的男子秦书田( 姜文饰) 是个神奇的人,他被压制在社会的最底层,思想却凌驾于万物之上。
他神似王小波笔下那些大智若愚的男主角,有着一种尼采崇尚的“悲剧式的乐观精神”。
他的乐观,不是源于认知的肤浅,相反,是通透人性的一种豁达。
他大方地接受别人套在他头上的反动派帽子,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绎,癫狂勇敢而不失浪漫。
“好好地活着”在那个特殊年代不是一件易事。
秦书田是那个时代的普通人,他选择“自保”,保住了良知,保住了幸福,保住“人心不死”的希望。
秦书田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原在县文化馆工作,大学生,因搜集民间风俗歌曲,改编农村“哭嫁”歌曲“喜歌堂”被打成“诬蔑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分子”,遣送回老家改造。
这是一个表面上唯唯诺诺,自轻自贱的人,他仿佛被运动压瘪了,没有了丝毫的“气性”。
其实不然,他实际上真诚、正直、坚毅、善良,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生活的挚爱。
他在已不能自保的时候还关照潜父代罚听训的“小富农崽”;他可以把写打倒自己的大幅标语视为练书法;他还可以把扫街动作编成三步舞,兴致勃勃地教胡玉音;他还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铲一铲稀牛粪让凌晨从李国香窗口爬出来的王秋赦摔上一跤。
他虽已被“打倒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可他还是如此地富于人性,富有活力。
芙蓉镇影评——精选推荐
历史舞台上的生旦净末丑《芙蓉镇》是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是与《活着》一样细腻又激烈地描写如何在变迁的环境中保持美丽与优雅的好电影。
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令人难忘。
谢晋在片中把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编成绝妙的织体,平衡,精致,干净,暗地里又涌着股浓烈的激情,气韵非凡,浑然天成。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做足了戏份。
《芙蓉镇》拥有的就是这样一批优秀的配角,他们饱满、立体,在一个个小阶段就像主角一样光芒四射,构成了历史舞台上一幅生旦净末丑的浮世绘。
《芙蓉镇》中最出彩的就是秦书田这一角色。
仅有一腔智慧是不够的,须得像秦书田那样,大智若愚,讪笑之间便能偷换卑贱与高贵。
秦书田,“铁帽右派”,人称“秦癫子”,芙蓉镇中一个最神秘也最有人性光彩的人物。
他混世、乐天,他任打任罚,玩世不恭。
无论是跪砖头、挨批斗、挂黑牌游乡,他总是一马当先,笑眯眯,像走亲戚、坐酒席一般;“查反标”核对笔迹,让他写字,他大笔一挥写满了两张纸;他即兴创编“黑鬼歌”、“黑鬼舞”,逗人捧腹;他握着扫把踩舞步,间或扫把一挥,作宝刀立地状,间或左右开弓,成宝剑出鞘模样—这是天底下最浪漫的华尔兹了。
每一次运动,“秦癫子”首当其冲被羞辱一次,最后他只有把羞辱当荣耀玩“黑色幽默”,成了个“老运动油子”。
而当年才22岁的姜文,几乎一出手就与众不同,那时的他,已具备一种老马一样沉默拗执的眼神,内敛中阴沉沉地透着股子劲儿,天生具有压场的功力,他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天才。
片中,姜文站在雨中,眼光迷离地看着挂上“破鞋”的李国香,眉宇间有着极真且迂的书卷气,当他一字一顿吐出:“你,也是人!”,我们终于能够肯定,是《芙蓉镇》而不是一年后的《红高粱》,成就了才华横溢的“影帝”姜文。
《芙蓉镇》还有其他一些角色也同样深入人心,例如黎满庚和谷燕山。
可以肯定,黎满庚还算是个好人,尽管为了“组织”他曾选择背叛。
赏析影片《芙蓉镇》
向大师致敬!——赏析影片《芙蓉镇》他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被人称作是中国的黑泽明。
他用他那略显沉重,在艺术造诣上却无比精彩的镜头。
向无数的观众诉说着中国成长的痕迹。
他就是谢晋。
一个令姜文也非常崇敬的人。
一个伟大的导演。
提起谢晋,那就不得不说他的反思三部曲。
谢晋把他最辉煌的贡献都留在了80年代,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和《芙蓉镇》成就了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最高峰。
而1986年拍摄的《芙蓉镇》无疑是反思三部曲中的佼佼者。
导演用他那深刻的镜头。
向观众刻画出了一幅在文革时期,被打到,被污蔑。
却又可歌可泣的爱情。
真实还原了那个疯狂年代的人性扭曲。
《芙蓉镇》这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被列为了禁片。
因为它太过于真实。
真实的让人害怕。
镜头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都变得异常的疯狂。
无论是县里的官员李国香还是流氓王秋赦。
都在特殊的年代把自己的本性展露无疑,让人印象深刻。
而秦书田和胡玉音的爱情,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显得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80年代的电影,无论是镜头色彩还是画面特效当然和今天不能相提并论,但《芙蓉镇》却凭借着它优秀的剧情、演员出色的演出,成为了华语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同样是反思“文革”的电影。
相比于张艺谋的《活着》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芙蓉镇》的人物显得更为的底层。
只是一个小镇上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而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塑造。
也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后更容易产生共鸣。
更加的同情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遭遇。
电影的情节十分紧凑,这使得影片2个半小时的时间不会让观众觉得拖沓。
而影片最值得让人称道的,无疑是导演对人物设定的成功。
无论是片中的主人公胡玉音、秦书田还是粮站主任老谷,以及所谓的反派人物李国香。
都在导演的设置下显得十分有情感张力。
这也使得原本就十分优秀的演员面对镜头时更加的游刃有余。
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导演对人物设置的把握出色。
才使得《芙蓉镇》这部电影变得无比优秀,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芙蓉镇专业影评
芙蓉镇专业影评从多角度分析,帮助你更好的去理解这部经典著作这部片子就是要告诉我们,文革已经过去,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永远也不要忘记,苦难深重的中国人,何时才再也不受那种罪?影片中呈现的是湘西美好的淳朴的小镇居民生活,是中国多少小镇的缩影啊!影片中的人物是多少中国人的写照啊!《芙蓉镇》是一部灰色的影片,同时,因了这灰色保持了难得的美丽与优雅,它也成为一部内容与形式俱佳的经典之作。
纯粹的人性贯穿全片,放射着耀目的光芒,抵抗着那个灰色的年代。
乐观与绝望,欣喜与悲伤,平静与混乱,真实与虚假,在片中一一对照又一一平衡。
《芙蓉镇》,故事从1963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是描写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部力作。
在1963年,凭着热情周到的服务,胡玉音与丈夫桂桂经营的米豆腐摊子前渐渐成为早市上最热闹的一道风景,加上夫妻俩省吃俭用,手中积攒了一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当他们盖好新房准备日子更上一层楼时,迎上“四清运动”,一直嫉妒胡玉音的原国营饮食店经理、今县商业局科长李国香与二流子王秋赦联手,趁机将她定性为“反革命五类分子”中的“富农婆”,将之派去与原县文化馆馆长、今被人称作“秦癫子”的“右派”秦书田一起清扫大街,桂桂身亡。
运动中黎满庚昧着良心将胡玉音背叛,谷燕山则一直以老革命军人的标准诚实做人。
《芙蓉镇》之所以使我们感到有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容量,具有一般小说都难以抵敌的密度和厚度,其根本原因,是它创造了三四个血肉丰满,个性鲜明,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人物: 《芙蓉镇》中最出彩的就是秦书田这一角色。
仅有一腔智慧是不够的,须得像秦书田那样,大智若愚,讪笑之间便能偷换卑贱与高贵。
秦书田,人称“秦癫子”,一个最神秘也最有人性光彩的人物。
他任打任罚,玩世不恭。
无论是跪砖头、挨批斗、挂黑牌游乡,他总是一马当先,笑眯眯,像走亲戚、坐酒席一般;“他即兴创编“黑鬼歌”、“黑鬼舞”,逗人捧腹;每一次运动,“秦癫子”首当其冲被羞辱一次,只有他把羞辱当荣耀玩,成了个“老运动油子”。
《芙蓉镇》影视评析
《芙蓉镇》影视评析——09241207数码(1)班华溢沁《芙蓉镇》,一部1986年的电影,今天上课能有幸看到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感到被深深地打动了,是看之前未曾想到的,必须佩服谢晋导演的功力,感觉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丰碑,百年之内都无法逾越了。
在数个小时的电影里,我感觉到了压抑,愤恨,怜悯,欢笑,感动等无数情绪的交织会和盘旋和缠绕,一部电影能给我带来如此的感动着实难能可贵。
如果说《蓝风筝》与《活着》悲烈。
而史诗则将所有情感都无限包含在他波澜壮阔有细致入微的叙述中,像《芙蓉镇》的淡定。
这部片子是很典型的现实主义,它不激进,不愤怒,也不“先进”,虽然涉及到的题材很敏感,但其实着力于表现小人物的爱恨悲欢,对时代和事件的批判,力度很轻。
电影以朴实逼真的生活事件、对接严谨的影响结构将政治运动的诡诈,世事人心的叵测,表现得惊心动魄。
而所有这些成就的取得,其关键在于谢晋对于政治、历史,乃至我们这个民族的无畏的反思和直面。
谢晋以亲历者的反思姿态直面历史,即使出品的时间更早,其思想上的韧度却更加尖锐和犀利。
芙蓉镇上的风云变幻,是被严丝合缝地记录而非现在的镜头前。
文化大革命是个特别的时期,对于我们这种八零后是完全没有任何经历的,看谢晋的《芙蓉镇》,我深刻以为在任何情况下,人都不应该放弃某些价值,良知和良趣,也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站在“人”的角度上叙事是这部片子的另一大亮点,秦书田固然憨厚,但也不乏小聪明;李国香作为政坛的壁垒,也会说出“脖子都没有洗”;黎满庚的老婆固然看胡玉音万般不顺眼,也会同情他的不幸遭遇,所有的任务都显得丰满,可信。
灰色的年代中,环境固然是苦难的,但人的生活并不应该由此可变得逆来顺受,即使不进行激烈的抗争,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有趣,这完全是生活态度的问题。
生命并非虚无,它是这般真实,这般经历磨难的历练。
前辈们所遭受的历史洪波,应为我们后人筑起一道防洪堤,我们没有理由让洪水再度施虐,侵犯我们的家园,摧毁我们日渐脆弱的心灵。
浅析《芙蓉镇》
浅析《芙蓉镇》《芙蓉镇》是由谢晋导演的,这是一个发生在建国初期的故事,主要讲述了芙蓉镇上的美丽的女摊贩胡玉音和右派分子秦书田“秦癫子”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的荒唐运动中的悲惨遭遇,芙蓉镇里的人,所经历的事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这部影片对于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的的历史进行了严肃客观的回顾和深刻的批评。
影片中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唯一不变的都是那颗被社会一直摧残着的心,说的也不仅仅是那个时代,更是那个时代中的人性。
秦书田是一位有思想有内涵的人,他的思想凌驾于万物之上,虽然他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他却有着那个时代人们没有的乐观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悲剧式的乐观精神”,他和胡玉音已经是右派分子,每天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开始打扫街道,胡玉音是满声的抱怨,而秦书田却能在困境中找到乐趣,边扫地边跳起舞,还教会了胡玉音这种跳舞的方法,其实教会的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心态。
在秦书田要被抓起来的时候,他告诉胡玉音一句话“要像牲口一样好好的活着”这是多么卑微的自我作践的一种方式,但是在那个年代里活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秦书田的乐观精神不是源于认知的肤浅,而是一种看透人性的一种豁达,他会大方的接受不雅的反派分子的称号,甚至为了和胡玉音在一起,说自己是畜生,他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上演癫狂勇敢而不失浪漫的做法。
胡玉音是影片的主线索,主要讲述的是她在那个时代的人生经历,也是她的美丽大方和受欢迎才引起李国香的嫉妒,从而引发后来的故事情节。
可以说胡玉音是那个时代里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但是在那个压抑的充满冷暴力的社会里,她的反抗是无力的。
胡玉音就像是一朵美丽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对爱情充满着渴望,但是在那个时代里,美丽也是一场浩劫,引起了李国香的嫉妒,开始组织领导破坏了她的初恋,接着工作组又把她变成了寡妇,就像失去水的莲花,被人丢弃在石板街上,最后差点死去,还好有那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秦书田陪伴着她,让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但是在自己怀孕的时候,秦书田也被抓了起来,自己只好一人带着孩子生活,只为等待有一天能重见光明,她那反抗的精神也已经被磨光了,可见这个时代的摧残力度是有多大。
《芙蓉镇》剖析
2.《芙蓉镇》以湘南一个小山镇的青石板 街为中心场地,以“芙蓉姐”勤劳发家,却 招致不幸的故事做“引线”,缝串起与之相 关相连的一组人物,并由这些遭遇不同,性 格各异的人物组成一个小社会,通过这个小 社会,写走动着的大时代。小说从20世纪六 十年代初期一直写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足 足跨了十六个年头,举凡小小芙蓉镇的政治 风云、人事浮沉、爱情纠葛乃至经济生活和 文化活动。
帽挡日头……”这几句话通过清丽的语言和 丰富的辞藻描绘了芙蓉镇依山傍水,风景独 好,人杰地灵。另外,它通过写水芙蓉的大 叶片的作用来反映镇民们的劳动情况,表现 出他们的勤劳。其中“上结莲子,下产莲藕” 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上”“下”“结” 对“产”,“莲子”对“莲藕”,字数相等, 并且都是动宾结构,由此可见作者对字句斟 酌的严谨态度。
2.《芙蓉镇》全书大小悬念此结彼解、层出 不穷,从而使小说摇曳生姿、一波三折,收 到很好的美学效果。小说以人为主、以事为 辅,以人为经、以事为纬,以人为纲、以事 为目,一言以蔽之,以人物性格为筋骨、以 故事情节为血肉,就构筑起《芙蓉镇》这幢 精美牢实的艺术楼厦。这是《芙蓉镇》美学 风貌的独特之处,也是古华艺术构思的独到 之点。
Part 3人更美
“好哥哥”,“亲哥哥”……这 是信任,也是责任。黎满庚松开了手, 一种男子汉的凛然正气,充溢他心头, 涨满他胸膛。就在这神圣的一刹那间, 他和她,已改变了关系。山里人纯朴 的伦理观占了上风,打了胜仗。感情 的土地上也滋长出英雄主义。
“玉音妹妹,今后你就是我的亲 妹妹……都要护着你……”这是生活的承诺, 庄严的盟誓。
秦书田
胡玉音
王秋赦
李国香
主
胡玉音是个二十五、六岁的 青年女子,人称“芙蓉姐
人 子”,长得秀美动人,加
影评芙蓉镇一千三百字
《芙蓉镇》影评《芙蓉镇》由胡玉音桂桂夫妇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辛勤的劳作展开,讲述了人称“芙蓉姐”的漂亮女人胡玉音等人在“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的遭遇和在其不断抗争下最终取得幸福生活的故事。
影片运用细腻的叙事技巧和视听语言,从而形成了一种朴素、真实的电影风格,令人久久难忘,每一个画面都凸显出了导演对于苦难、人性、命运的思考和态度。
《芙蓉镇》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发生在湘西的芙蓉镇中,但其导演明显寓意以芙蓉镇上的故事为缩影来对“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荒唐造成广大人民的不幸进行反思和批判,影片渗透着谢晋导演一以贯之的儒家的人文情怀,具有细腻的历史反思和独特的造型叙事。
在叙事方面,影片具有极大的叙事张力,影片从胡玉音辛勤劳作致富为切入点,镜头一转到批斗“四清运动”的“反革命分子”及对群众造成的焦虑,后来形势急转直下,胡玉音避风、黎满庚背叛到李国香对谷燕山的迫害,直至乱坟岗上胡玉音哭喊着死去的丈夫为全影片的最低潮,观众的心也随之沉到了谷底,随后情节处于较低潮,胡玉音和秦书田被罚扫街,在苦难岁月中两人相濡以沫,日久生情,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情节处于上升的一个阶段,而后情节再次跌入低潮,胡玉音和秦书田被判刑、胡玉音雪夜难产,直至斗争形势的变化,才迎来秦书田归来、熟悉的米豆腐摊子,“芙蓉姐”忙碌的身影。
叙事方式使情节起伏曲折,紧紧扣住作者的心弦,而这种喜剧型结尾,耐人寻味,符合人民的美好期望。
然而,故事最后也交代了王秋赦的痴傻结局,深化了主题,令人回味。
影片也凸显了谢晋导演对于在文革时代人性的思考,那个年代虽然是灰暗的,环境是艰苦的,但是人们依然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在影片进行到有人被批斗时,群众的眼睛里流露着犹豫不忍,这是对良知的守护的价值;秦书田固然憨厚逆来顺受,但并不乏趣味和小聪明,在苦涩的扫地中开发出有趣的扫法,来逗胡玉音开心,没有放弃对趣味的追求;“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可就算是牲口也不能阻止它婚配吧”电影在借秦书田之口强调在那个“运动”不断的年代人做不成人的荒谬感和悲凉感。
《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影评《芙蓉镇》影评我们已经远离那个动乱的年代那么多年了,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浩劫,可是,也一次次的从老人们的口中听到那个年代他们身上经历的种种磨难,这次,可以说是第一次从电影中感受了曾经想都不曾想过的痛苦与煎熬。
影片《芙蓉镇》从头到尾都显得沉闷,窒息。
灰暗的天,漆黑的夜几乎占据了整个电影的场景,我们感受得到人们的恐惧,慌乱和无处不在的无奈和隐忍。
影片中的女主角胡玉音是一个勤劳,朴实又美丽的农村的妇女形象,她和自己的丈夫桂桂凭借自己的双手辛苦赚钱盖房,夫妻二人过最简单的普通人生活,有个美满的家,却招来当时国营饭店女经理李国香的嫉妒,后来,她带领县委工作组进入芙蓉镇,运动随之展开,在那时的社会主义平均思想的口号之下,胡玉音被迫远走他乡,辛苦赚来的钱和房产不仅被当作资本主义财产充公,而且她一直视为亲人的干哥哥知识分子黎满庚被戴上资本主义的帽子被逼无奈交代了替胡玉音保管的1500块钱后得以继续苟且偷生的活着,看得出,他也是出于无奈而背弃了胡玉音,内心充满了歉疚和彷徨无措,但是一个大男人,一个知识分子,他无能为力。
胡玉音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的丈夫被活活逼死,自己更被扣上了资本主义富婆的罪名,此时她已经变得家破人亡,整个影片看到这,让人不免唏嘘不已,为她苦难的生活。
而后来李国香升职又被打到冠以“破鞋”的称呼,没过多长时间又复职的变化,那个无赖懒汉王秋赦的官运让人们不得不被那个黑暗年代的反复无常的荒唐政策而痛心,到处人心惶惶,而胡玉音与“右派分子”秦叔田在共同的艰苦劳动中慢慢相爱似乎是整个片中唯一让人觉得美好的事,他们作为“五类分子”申请结婚,可是在那混乱的年代他们爱情的结合还是被贴上了“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的标签,成为了反革命典型,秦叔田被判10年,胡玉音被判3年,因有身孕监外执行。
他们却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不肯低头,作为一个女人,生命中承受了太多痛苦,如果不是那句“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我想,她一定会像老辈人口中的那些善良的人一样,在不堪侮辱和身体上的折磨,精神崩溃的状态下选择死亡,在那个时候,活着比死更需要勇气!简短的一句话,似乎概括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也是对那个时期人民出境的一种反映,然而,那些年的困苦,岂能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1979年的春天,一切黑暗都结束了,终于迎来了光明,所有的冤案审判和错误划分都诚信澄清了,人们又回到了那种平静安详的日子里,秦叔田回来了,李国香一个人又高升了,芙蓉镇上又重新拥有了芙蓉姐的米豆腐店,王秋赦疯了,每天拿着一个破锣衣衫褴褛的大声叫嚷“运动了,运动了!”那场折磨人的运动过去了,王秋赦的吊脚楼倒塌了,一个时代的悲剧结束了,可是,谁又能把那些失去的生命和岁月找回来呢?这部影片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像是针一般扎进每个人的内心,这是一部苦累史,更是一部辛酸史,它让我们觉得荒唐可笑又可悲的同时实实在在的表现了真实的存在的悲惨时期。
芙蓉镇影片观后感
芙蓉镇影片观后感影片《芙蓉镇》是一部以乡村题材为背景的电影,在观影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片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本文将就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主题思想进行论述。
首先,影片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引人入胜。
影片讲述了芙蓉镇的一段鲜活的故事。
通过描绘镇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展现了乡村生活中丰富的情感和生活百态。
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故事,让观众对这个小镇的人物和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影片的叙事节奏紧凑,情节交织有机,让观众始终保持着紧张的观影状态。
这种故事结构的设置使影片具备了很强的吸引力,让观众一直沉浸在故事中,难以自拔。
其次,影片的人物塑造细腻而真实。
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命运。
他们的生活琐事、喜怒哀乐都表现得非常真实,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其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刻画尤为出彩。
她们或坚强,或柔弱,或聪明,或勇敢,或娇媚,细腻地体现了女性在乡村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和价值。
这种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更是向观众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女性的生存之道。
最后,影片的主题思想深入人心。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芙蓉镇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地方。
影片通过展示乡村居民面对各类生活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强调了乡村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和顽强生活态度。
乡村并不只是落后和贫困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的地方。
影片通过描述芙蓉镇的故事,呼吁观众关注和理解乡村,给予乡村以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总之,影片《芙蓉镇》通过真实而细腻的故事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以及深入人心的主题思想,成功地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多样性和价值。
观影后,我对乡村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深化,对乡村的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期待能看到更多类似的电影作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芙蓉镇电影影评]芙蓉镇影评
[芙蓉镇电影影评]芙蓉镇影评篇一:[芙蓉镇影评]芙蓉镇观后感汇集电影《芙蓉镇》观后感400字《芙蓉镇》,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
影片中的谷燕山,应该就是导演谢晋的化身吧——中国电影人的良心所在。
当谷燕山冒着政治风险去为秦书田和胡玉音这“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证婚时,当胡玉音感动的泪流满面和秦书田一起向谷燕山下跪时,我的眼泪霎时也顺脸颊奔流。
十年文革,不知造成多少冤魂哭泣,但因为有正直的谷燕山们的存在,让人间多了温暖和希望,虽然谷燕山也是个小人物,但底层的光芒却穿透人心深处,照亮历史阴霾的天空。
秦书田十年牢狱被平反回家在轮渡上巧遇李国香(革委会主任)时,秦书田对她说,成个家安安静静地过过老百姓的日子吧,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
这句话让我心里不是滋味,中国老百姓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最听话的老百姓吧,他们忍辱负重、所求不多,只要能过上安静的日子。
可是文革事件将中国大地变成了人间地狱,他们这做人的最低愿望也得不到满足。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这世界就是一座地狱,而丹麦就是最差的一间。
这句话放在天玄地黄的文革中国似乎也尤为恰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简单地两分成敌我对立的阶级,只见阶级不见人,人性遭到无情的践踏。
正常致富,却被当成搞剥削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打为黑五类,甚至连结婚的权利都被剥夺。
这是发生在解放后十多年的中国,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处——这场运动便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吧。
必须正视历史,否则就像影片结尾敲着破锣的王秋赦疯疯癫癫地所喊的,“运动咯!”想起巴金晚年在自己的《随想录》中的一句话,要建一座文革历史博物馆,可先生这一愿望至今未有答案。
只有正视历史,人间悲剧才不会重演。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一种心态成就一种活法,一种活法缔造一种命运。
那个清秀的小镇上发生了太多只属于那个小镇的故事,也发生了太多影射了千千万万人事属于所有人的故事。
那是一个光怪陆离的年代,有像胡玉音一样自食其力、怀揣梦想向着美好未来奋进的阳光者,有像黎桂桂一样善良软弱却又有着“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了”的勇气的泊雨者,有像李国香一样公报私仇、昏庸盲从的雾霾者,有像谷燕山一样孑然独立的正直的炸雷者,有像王秋赦一样好吃懒做、损人利己的酸雨者,有像黎满庚一样自私虚伪而又自剖自悔的冻雪者,还有像秦书田一样乐观积极、坚强隐忍的白露者。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
电影《芙蓉镇》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故事背景是在20世纪50年代,一个叫芙蓉镇的偏远小镇上,讲述了一个孩子
和他的母亲之间的故事。
电影的整个情节都非常的虐心,让我很难忘记。
首先,这个电影讲述的是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它是无穷的,源于自然、源于生命,甚至源于一滴泪珠。
片中的母亲莅临这个偏远小镇照顾她儿子们,她在这个社会的角色很微弱,却为了儿子不断地奋斗、努力。
为了给儿子们做最好的事,她甚至不惜多次卖掉自己珍贵的物品。
母亲为了保护儿子,不惜面对生命的危险,用爱与生命鼓舞儿子的勇气,在时代洪流中。
母亲说:“儿子啊,这辈子,遇到困难了,千万不要被压倒,弄
不好我们下辈子还是母子。
”
其次,电影的画面和音乐都非常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电影中的画面非常美,拍摄的非常细腻,每个细节都非常的有真实感,人物角色的表情和动作也十分的到位。
尤其是音乐的运用,更是让整个电影的氛围感非常的强烈,让我感觉到出生在那个贫穷而又朴实的小镇已成为一种荣幸。
最后,这部电影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这个小镇所经历的事情,让我想起了中国的历史,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但是人民在那段岁月里却建立起了信仰、家庭。
电影中所展现
的那些母亲的和儿子们的关系,让我也深刻领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悲壮,做为一个孩子,更深的体会到了母爱对于自己来说是那么的不可缺少。
总之,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它不仅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以及母爱所代表的伟大的真谛。
这部电影的推出,给我们教育了很深刻的一课,让人深思,值得牢记!。
《芙蓉镇》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
《芙蓉镇》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芙蓉镇》主要剧情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芙蓉镇》 1986 彩色片 166分钟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谢晋编剧:阿城谢晋摄影:卢俊福主要演员:刘晓庆(饰胡玉音) 姜文(饰秦书田) 郑在石(饰谷燕山) 祝士彬(饰王秋赦) 徐松子《芙蓉镇》1986 彩色片 166分钟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导演:谢晋编剧:阿城谢晋摄影:卢俊福主要演员:刘晓庆(饰胡玉音) 姜文(饰秦书田) 郑在石(饰谷燕山) 祝士彬(饰王秋赦) 徐松子(饰李国香) 张光北(饰黎满庚) 徐宁(饰五爪辣)本片获1987年中国电影家协会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美术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女配角奖【剧情简介】1963年,湘西南僻远的一个叫芙蓉镇的小镇上,那条狭窄的街上人来人往,一片热闹景象,给这清丽而恬静的小镇添上了一层欢欣的色彩。
《芙蓉镇》影评
政治运动下,自然社会的“变”与“不变”——《芙蓉镇》影评《芙蓉镇》作为中国著名导演谢晋“反思三部曲”之一,自1986年问世以来,无论是在电影创作界还是电影评论领域,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芙蓉镇》这部影片其实是中国大地的一个缩影,它所展现的人性的压抑和生命的搏斗,政治运动与复杂人情的交织仍然启发着三十年后的我们去反思芙蓉镇,反思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反思我们如今的生活。
在影片第一个镜头中,美丽、勤劳的胡玉音伴随着磨子声出现在我们面前,她和丈夫夫唱妇随,动听而又极具湘西风格的小曲在我们耳畔响起。
虽然是在夜里,他们仍然辛勤地磨着豆腐,两人在磨盘旁你添我转、情谊深厚,而随后出现的一碗碗洁白的米豆腐,更是将这股幸福的味道渲染到每个人心中。
影片选取了四个时间段:1963、1964、1969、1979,这几个数字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它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明的政治时代,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也同样是主人公命运浮沉的重要时间点。
影片正是通过讲述女主人公胡玉音在这十几年内的生活变迁,以及周遭人所发生的或心酸或讽刺的故事来为我们揭示政治运动给自然社会带来了哪些“变”与“不变”(一)自然正当的传统逻辑之变看完电影,觉得其中的很多故事都极具讽刺,好像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与我们生活中的正常逻辑产生了悖论。
而这样的故事在那个革命年代中,却不是虚构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了的事情。
革命的意志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传统社会中随着历史经验沉淀而来的自然正当的传统逻辑。
胡玉音和丈夫一起经营着一家米豆腐店。
她有着自己的处事之道,无论是怎样着装的食客她都笑脸相迎,温柔的声音如歌一般动听;再加上她姣好的外貌,米豆腐店的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
这样勤劳、善良、热情的一家人把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并且他们通过一年的辛苦劳动和付出,建成了期盼已久的新屋,准备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这栋寄托着他们对生活美好期望的新屋却如一颗定时炸弹,成为他们灾难的渊薮,将他们的生活炸得颠沛流离。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芙蓉镇》是一部由谢晋执导,刘晓庆 / 姜文 / 郑在石主演的一部剧情 /爱情类型的电影,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芙蓉镇》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芙蓉镇》电影观后感1“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这话大概是全片中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在那个荒唐的年代,善者被打成牛鬼蛇神,恶人却被捧上神坛。
最触动我的是胡玉音的三段爱情:懦弱如满庚,深情如桂桂,无畏如书田。
胡玉音是一个漂亮能干的女子,在我看来,她值得被温柔对待。
但世俗是容不下太过美好的事物的,在那样缺乏正常秩序的年代,她的命运一次又一次地被踩在所谓人民的脚底。
在桂桂被害后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不知她是如何入睡的。
书田进入她的世界,大概是她人生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起点。
书田大概就是我心目当中的理想伴侣吧,有才华有主义,既然选择了不去死,那就坚韧地活下去,即使被贴了白对联,他依旧开心地劝慰玉音那是他人对他们婚姻的另一种认可方式。
新生命的出现意味着新的希望,军军的出生应该让玉音对世界有了更多的眷恋。
1979年了,当上级问胡玉音除了房子和钱,还有什么要求没满足的。
胡玉音那几句声嘶力竭的“你们还我男人”真的令人痛心。
我的爱情呢?我的青春呢?我的人生呢?难道追求财富、追求一个温暖的家、追求幸福不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人权吗?为何我本该美好的短暂一生一次次被这个可怕的国家机器所打碎?可怕的年代一去不复返,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如此痛彻心扉的经历。
看完这部电影很容易想起《活着》和《霸王别姬》,我无法确信自己在面对所谓革命小兵的侮辱时是否也会抛弃所爱,放弃尊严,像个牲口一样地苟活,我不愿去面对这样的人格考验。
只愿我爱的这个国家越变越好。
《芙蓉镇》电影观后感2电影《芙蓉镇》是根据同名小说《芙蓉镇》改编的,讲述了在南方社会受左倾思想迫害的农民生活。
故事发生在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芙蓉镇,本部影片主人公是一个叫胡玉音的女子,她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胡玉音美丽大方、待客热情,她的丈夫黎桂桂老实敦厚,在两人的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的经营下,小摊子生意兴隆,再加上她与丈夫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很快二人便盖起了新楼,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可这一切却被国营女干部李国香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再加上她自己本身一直得不到爱情,而胡玉音已经有家室了但周围人缘极好,许多男人都围着她转,这让李国香心里很不是滋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影视名作赏析之《芙蓉镇》——观影小感受×××会计班××××《芙蓉镇》——观影小感受电影《芙蓉镇》是谢晋导演根据古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芙蓉镇,很美的名字,表面上看来,跟这个影片完全不搭调,谢晋导演完全可以换一个更好更贴近影片内容更有吸引力的名字,至少对于我来说,如果我不了解这部影片的内容,只是根据这样一个简单的名字我可能不会去看这部电影。
中国影坛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不在少数,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后有改名字的也不在少数,文学作品与电影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的不同,就其名字来说,文学作品不一定要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这里所说的文学并不包括那些为了增加发行量而刻意改名字的作品),因为真正的文学作品是有生命力的,他们可以历经千年而依然为人们所铭记;虽不知电影最早的雏形是什么,但是我觉得电影是集娱、商业与文化于一身的,当然后来的纪录片要另言之了,既然电影有商业和娱乐的性质,那就不可避免的要有一个很响亮很个性的名字,就像现在的明星都需要一个艺名一样,一个响亮个性的名字会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们记住他们。
芙蓉镇,让人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静谧、恬淡、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而电影《芙蓉镇》简单说是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或者说是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一提到文化大革命,我想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阶级斗争、游街示众、批斗大会、睡牛棚以及艰苦的劳动改造;一个像是美好的天堂,一个却充满了残酷的斗争,精疲力竭的精神挣扎,也许就是这样有着强烈对比特性的东西放到一起,才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思考,对那个不堪回首的动荡年代的思考,就像鲁迅说的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也许谢晋导演是想用这种残忍的对比来冲击观影者的心灵,引起共鸣。
影片中形成鲜明对比的地方很多,影片开始是1963年,湘西小镇街头热闹非凡,勤劳善良的胡玉音和黎桂桂夫妇卖米豆腐的热闹的场景与文革开始后,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冷清灰暗的街头形成的对比;靠自己的双手换来富裕生活的胡玉音夫妇(代表了那部分当时的勤劳善良的小资产者)与好吃懒做生活一片狼藉的王秋赦(代表了当时那部分懒惰钻运动和制度的空子无产者)的对比;懦弱愚钝的黎桂桂与隐忍坚强的秦书田的对比;蒙昧的大搞运动的李国香王秋赦等人与清醒的认识到运动本质而冷眼旁观的秦书田(从影片结尾语李国香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同为国家干部的芙蓉镇书记黎满庚的懦弱(虽说他以自己有家室为为借口自己辩解)与刚直不阿的粮站主任谷燕山的对比……看似坚强胡玉音是整个电影的主线式人物,她似乎成了一个悲痛和灾难的化身,矛盾的集结点。
新富农胡玉音,是片里最惨的一个,自己和丈夫起早贪黑的磨米豆腐赚钱,终于一砖一瓦的盖起了新屋,却运动了,又被当年国营小吃店的经理现在的运动组的组长李国香划成了新富农,不经没收了新屋和1500元的血汗钱,丈夫黎桂桂也被逼死了,在多年扫街中爱上了秦书田,终于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没想到结婚时门框上却贴着白对联(死人用白对联),后秦书田被判刑10年,她自己也被判刑3年,有孕在身,却无人在身边照顾,还要每天起早贪黑的扫大街,到最后还是个难产,还要剖腹,不过最后还是母子平安。
入狱前秦书田对胡玉音说过一句话“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她坚持了下来,像牲口一样,活了下来。
秦书田,一个中国文人,然而他却完全颠覆了中国传统文人清高,士可杀不可辱的形象,面对生活的磨难,政治的迫害,精神的打压,他没有去抗争,选择了在逃避中独守住心里那一片净土,带着人性看着这个吃人的运动吃人的社会,充满希望的活着。
秦书田在这里代表了那一群度过了痛苦和磨难的人,他们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他的出现不仅拯救了身在苦难的愚昧却顽强的胡玉音,还拯救了老百姓心中那个已经不再相信的希望……李国香,影片中的一号反面人物。
1963年还是国营小吃店经理的时候喜欢上了粮站主任谷燕山,可是谷燕山不喜欢她。
老谷对胡玉音很好(也许是纯粹的友谊吧),再加上胡玉音的米豆腐生意红火,而她的国营小吃店却门可罗雀,于是李国香就恨上了胡玉音,一年后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正式拉开了帷幕,而此时李国香以运动工作组组长的身份回到芙蓉镇(她的县委书记舅舅曾经把她调走),自然老冤家胡玉音就成了她批斗的首要对象,于是胡玉音顺理成章的被化为新富农,没收了家产,悲惨的生活就此开始了。
李国香后来在文革中也被打倒,理由是她搞“破鞋运动”。
我想这是导演刻意为之,在李国香这个曾经威风的工作组长被打倒后,在大雨中被王秋赦羞辱,颜面尽扫。
可是当她平反后(此时依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却真的与镇上曾经羞辱自己的最龌龊肮脏的男人王秋赦搞起了破鞋,这很具讽刺意味,这也许是导演在讽刺那些发起运动批判别人的人自己也是一身腥吧!王秋赦,影片中对其好吃懒做的性格描写甚多,例如,在国营小吃店,进屋就要伸手去抓桌上的吃食,不得手后愤愤不平的说:“我这个国家的人,来到国家的小吃店连口热水的没得喝!”;在胡玉音的米豆腐摊位前蹭吃蹭喝,却从不搭把手;曾经不要脸的对黎满庚说:“等我当上了县委书记……到时候我来芙蓉镇视察,你可别糊弄我,这芙蓉镇有什么吃食,有什么特产我清楚!”;去外边学习运动回来后一桌的大鱼大肉为他接风;李国香平反后,又威风的回到芙蓉镇,王秋赦去向李国香“忏悔”,吃了李国香吃剩下的鸡腿……这么多的刻画其好吃懒做嘴脸的镜头都很传神,一点也不会使观众觉得累赘厌烦,相反,恰到好处的塑造了王秋赦的人物形象。
当年黎满庚与胡玉音相爱,曾有多少次他们在荷塘边诉说着自己的爱恋,可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党籍,他可以毅然与所谓的小黑店的老板的女儿胡玉音分手,而娶了与自己“门当户对”妻子。
运动终于来了,黎满庚为了保住自己的家人,向工作组交出了胡玉音交给他保管的1500元钱,落井下石。
又一次以牺牲胡玉音保住了自己的党籍,并顺理成章的成了王秋赦的秘书。
他以为只要保住了党籍,只有自己是党员才可以跟随着党,他对党的忠诚是盲目而愚昧的。
黎满庚爱党爱国家,谷燕山又何尝不爱他曾经追随的党,又何尝不爱这个他曾经为之流血付出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的社会。
谷燕山,曾经的军人,为了新中国,新社会付出了所有,可是这样的残酷的不分黑白的社会就是他为之奋斗过的吗?他心痛了,迷惑了,于是他用酒来麻痹自己,可是他心中的痛又岂是酒精可以麻痹的。
一次与黎满庚酒过三旬后道出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如今有的人要吃人肉!”。
酒后,他一个人晕晕乎乎的走在漫天飞舞着雪花的芙蓉镇,他真的醉了吗?也许是,也许不是。
口中呼喊着:“完了……完了……没完……完了……没完……”,这看似不着边的话却深深地震撼了我,就在这放声嚎喊中他仿佛又回到了战火映天的战场,把自己手中的酒壶(实际上是个军用水壶)当作手榴弹,投向了想象中的敌人,最终他还是无力的倒下了。
他谷燕山,钢铁般的战士,在战场上不曾害怕,不曾倒下,因为战场上的敌人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他手中有武器,大不了就是你死我活;可是如今的敌人在哪里?那些敌人仿佛是透明的,他看不见他们,他手中没有了武器,他用全身的力气嚎尽了心中的痛苦,倒在了雪地中,可是明天醒来他依然不得不面对这个万恶的社会,万恶的制度,所幸的是他还有酒!胡玉音难产,谷燕山把他送到了县医院,当他迷醉了那么多后又一次看到医院护士红红的领章和帽檐上的五角星,记忆又把他带回了惨烈的战场!他又一次不得不从他的被酒精麻醉的世界中回到现实中来。
社会对他太不公!,现实对于他太残忍了!影片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台词:例如:前边提到过的“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完了……完了……没完……完了……没完……”还有:“这鬼还会谈恋爱”“不管黑夫妻,红夫妻,白夫妻,总归是夫妻吧!黑夫妻那也是夫妻啊,我们该高兴的”“我们总是人吧!就算是公鸡和母鸡,公主和母猪,公狗和母狗你总不能不让他们婚配吧!”“不要跟他们过不去了,他们的日子也容易,也不容易啊!”“这世道啊!真有意思,叫癫的人不癫,不癫的人到癫了。
“运动了,运动了……”……影片中还有很多经典的桥段和镜头:例如:(上面提到的就不在重复)一对扫把,这一对扫把曾经很多次的出现,是它们见证了胡玉音和秦书田的爱情。
一边扫街一边跳华尔兹,展现出了他们的乐观精神,即使精神被那样的压抑,不能泯灭他们追求快乐的心。
黎满庚让秦书田在墙上写革命标语,秦书田问他自己要写什么字体。
我们不能不说他真的很可爱。
李国香第一次去胡玉音新屋时,黎桂桂的表现。
他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让自己的老婆去面对李国香,按中国的传统,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应该是黎桂桂接待的,可是他却连话都不敢说,等李国香走了,才从里屋出来。
秦书田在李国香的窗下放上泥巴,使偷情后爬窗出来的王秋赦摔了一跤,这是他们在被压抑的日子里自己寻求生活的乐趣。
从狱中出来的秦书田与李国香在船上的精彩对手戏也令我们回味无穷……王秋赦的房子倒塌……象征着文革的结束……象征着以王秋赦为代表的物质的运动派的瓦解,疯掉的王秋赦拿着破锣不停地喊着“运动了……运动了……”…………我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我无法评说芙蓉镇拍的真实与否,但不管他真实与否,那都不是最重要的,毕竟这是电影,而且是一部伟大的电影。
关于导演,不用我说太多,因为他是谢晋,无论我说他是伟大或是不伟大,他都是中国观众心中的谢晋。
关于演员,我也不想说太多,因为他们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
所以我只是简单说了一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关于这部影片我想说的太多太多,可是那又怎是我简单的几千字就可以述说的尽得……我相信历史会给《芙蓉镇》做出最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