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新华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认识新华体?
关于新华体,在孔老师的精品新闻学中其实已经概括的非常全面了,因为这节课轮到我们这个组,我从网上找了很多有关新华体的定义、论文,还是觉得孔老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关系》给出的“所谓‘新华体’,就是倒金字塔与金字塔的结合式写法。”这一定义最具体一些,更容易理解。所以我们组要谈的很大程度并没有超出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只是在这个框架范围内有一点其他的补充。
谈对新华体的认识首先要给新华体一个界定,即什么是新华体?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年版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给出的定义中指出:新华体, 新华通讯社长期报道国内外新闻所形成的一种写作体式.....
但事实上,在当前大众文化中,“新华体”也早已逾越了新华社“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界限,而成为我国官方传播媒介主流文体的一种象征。所以现在来看这一定义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新华体起源于和发扬与新华社但又并不是新华社所独有的,它是我国新闻媒体共同的写作体式。在《是也非也新华体》中王君超作了概括,他认为“新华体”是一种由新华通讯社所创立,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形成和不断改革发展的,符合国家通讯社传播特点的主流新闻文体。它是我国新闻界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共同的新闻写作体式, 一种优良的新闻文风。
同时由于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新华体的整体风格是庄重严肃。在内容特征上,“新华体”表现为“真实、客观、公正”;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严谨、稳健、清晰”,既有简洁生动的文章,也有规格化的公报新闻。因此新华体又被看为是一种党报文体。
概括起来就是,新华体是我国新闻媒体共同的写作体式,是我国官方传播媒
介主流文体的一种象征,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种党报文体。
那新华体有什么特点?
《宣传舆论学大辞典》提到新华体的公认特点是: 消息简洁, 文字精炼篇幅短小; 善于用事实解释事实,很少空发议论; 层次清晰,尽量做到一个事实一段,
消息中段落过渡自然; 稳健中见权威,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注重通稿的信誉; 善于抓大问题, 关键性问题, 重大事件的报道多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角度, 主题开掘深刻。
1.这里我们很赞同孔老师的提法,从他的结构形式比较他与其他文体的不同。
新华体的基本格式是:
首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在新华体之前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也就是金字塔结构,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也就是倒金字塔结构的优点的情况下诞生的。所以说新华体是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的结合,他更符合华人的阅读习惯,他在导语点题,主体部分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头说起。
2.标题特点,他同于其他问题,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
看法
新话题本身的存在是合理的,它采用的是最适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结构方式,但是长久以来的应用却造成了形式的僵化,特别是80年代以来引发诸多非议。钦定的股东的新闻格式,产品形成固定的一套规格。无论是会议发言、电视新闻播报员念的稿子、官员演讲或报刊社论,经常会碰到一些让人读来产生时空错乱感觉的规格文字。
这种文字的特色在于排比整齐,含义正面,形容词多如牛毛,使用得当简练干净,但僵化后就沦为没有营养的原则性表述,远看似冠冕堂皇,近观则陈腔滥调,苍白空泛且毫无内容。
信手拈来的例子就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排除干扰,全力攻坚”、“依法行政,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官员在记者会上的发言实况,听到时的第一个反应是似曾相识;但仔细想想也不足为奇,毕竟这些规格产品的特性正是“放之四海皆准”,哪一个场合都适用。
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朱德的孙子朱和平同为政协委员———(引题)
伟人之后大会堂握手(主标题)
有编辑建议叫“两个孙子在人民大会堂握手”。或“瞧这两个孙子”(套用格式,滥用文体,这种无聊的报道不仅起不到积极地传播效果,反会成为笑柄)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王建民摄影报道“早就盼望见到你了!”“真是太高兴了!”3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两位身着军装的政协委员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位是毛新宇——毛泽东的孙子(左);一位是朱和平——朱德的孙子。他们由于忙于各自的工作,还没有机会见面。双双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给他们见面创造了契机。
“我一直关注着你,真为你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担任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的朱和平大校说,“我们一定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
38岁的毛新宇大校是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的领域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他说:“我有一个愿望,今年重返井冈山。”
“我也早有这个想法。我们一起去。一起重温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两只大手又握在一起。
心情激动的毛新宇还当场赋诗一首:“革命红旗飘井冈,历史会师军威壮。光荣传统须牢记,人民军队忠于党。”
我们认为新华体它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反倒是比较适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我
本身就比较倾向于故事性强的新闻报道,这样的报道更具趣味性。可是前提是要做到两点,一是克服官样文章,特别是官样话语,要有内容,像上面那样的官样文章我反正不会看。二是不能千篇一律,10篇文章中三四篇,我们认为是适度的,新华体可以作为中国新闻文体的主流,但不能泛滥,要保证文体的多样化,根据不同新闻事件的发生、进展可以将散文化、纪事体、小说式都可以融入到新闻文体中。另外在非事件类题材的新闻报道中也可以使用华尔街日报体等其他新闻文体。
“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
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
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
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也可总结为DEE:Description描写、Explanation 解释、Evalution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