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双学位、第二学位、辅修二学位、自考二学位介绍
双学位:双学士作为一种新的学位制度出现在我国只有短短几年,但是在国外却很普遍,不但有双学士,还有双硕士和双博士。
是指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即:第一专业,是学生入校时所学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不同学科门类的另一专业学士学位。
第二学位国家教育部委托国内几所重点大学,开设了作为第二学士学位的新兴专业,着重培养当前社会急需的高级新兴专业人才,从应届和往届的大学本科非本专业毕业生中招收学员。
由于他们已经接受过严格系统的高等教育,有的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入校后将直接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两年之后他们会作为知识结构较为完整的跨学科的高级科技和管理人员进入社会。
双学位和第二学位的区别:从严格规定来讲:双学位是国家不承认的学历,即国家没有双学位学历,只是一些院校开放两个学位让本科生读,毕业后有两个学士学位,但学历还是本科。
第二学位是国家规定的五个学历之一,排在本科之后但排在研究生之前,是全日制有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在工作二年之后再去考第二学位的入学考试,脱产读二年后取得第二学士学位。
学历高于本科而低于研究生。
如果同时持有文学学士和法学学士证书,能算是双学士学位吗?要知道,这种情况不能算是双学位,只能叫作双学历。
双学位考试是在取得第一个学位毕业的基础上、再次报考一个非原专业的本科学位的考试,属于学历后教育,一般毕业时毕业证书或者学位证上会注明第二学位字样,并不是有两个学位证书就叫做双学位。
(比如我们学校法学院每年招收的比较少的第二学士学位专业,那些才是真的第二学士学位)辅修第二学位:辅修是由高校自行组织,以学分制形式进行课程学习,修够一定学分后由本校颁发相应专业的结业证(一般为25学分以上);辅修第二学位是在辅修的基础上再加修一定学分后通过毕业考核或论文答辩由本校颁发(辅修)第二学士学位证(非国家标准形式)。
自考第二学位(二专业):自考第二学位是通过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有科目考试合格后由省自考委员会颁发毕业证(主考院校在证书上副署),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主考院校颁发学士学位证(国家标准形式)。
中山大学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申请表
中山大学本科双学位/双专业学生课程学分认定及成绩转换申请表
注:1. 本表须在电脑上填写并打印。
2. 标题及表格内容的培养类别(双学位/双专业/辅修),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填写。
3. 如学生主修专业已毕业,则“学生原院系(主修专业)意见”一栏可留空。
4. 因从2017年起不新开设双专业,对于2016年及之前已获准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如因主客观原因无法完成双学位课程,允许从双学位转为双专业或辅修;对于2017年及之后获准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如因主客观原因无法完成双学位课程,只允许从双学位转为辅修。
04-06级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学费一览表
交费时间:2007年12月14日—2008年1月15日。
选 读 专 业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辅修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06法学双学位(双专业)
学院
材能 材能 环境 环境 机电 机电 机电 计算机 建设 建设 建设 建设 轻化 轻化 轻化 物理 自动化 环境 环境 环境 环境 环境 环境 环境 环境 机电 机电 机电 机电 机电 机电 机电 机电
学
号
姓 名
吴统衡 邓杰 冯子平 霍键聪 辜世英 廖文浪 韦翠华 丛庆阳 雷露明 梁文濠 叶德承 张龙 邬剑星 关开祺 黄灿中 邹长俊 陈妙芬 梁天龙 徐凌 黄泓 黎志伟 冯韵蕾 梁海泳 肖阳 何卉卉 谭敏飞 吴晓云 罗振邦 李兆汉 邹加辉 李思嘉 梁文武 徐显波
备注
3106000729 3206006435 3106006622 3106006669 3106006763 3106006783 3106006810 3106003871 3106003884 3106004044 3106004051 3206004076 3106004080 3106004090 3106004098 3106003485 3106003527 3106003337 3106003351 3106003450 3106002000 3106002018 3206002125 3106009399 3206009560 3206002587 3106001097 3106001198 3106001514 3106001300 3106001329 3106001338 3106007509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学制:四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医院数字化、医疗仪器研制与开发,生物信息处理、电子及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素质生物医学工程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
2.较系统的掌握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及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打下基础。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体魄健全,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数毕业总学分200学分,其中:必修课:151学分(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46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56学分,专业必修课25学分,专业实习24学分),占75.5%,课内总学时数为2460学时;专业限定选修课:25学分,占12.5%,课内总学时数为432学时;素质选修课:24学分,占12%,课内总学时数为448学时。
五、毕业实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24周共计24学分,集中安排在第八学期。
六、学位授予按照我校四年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修满200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考核,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经我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
旅游学院2023级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旳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旳优秀毕业生;掌握酒店及旅游住宿业管理、休闲筹划与俱乐部管理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酒店管理原理与措施,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及研究需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饭店及餐饮企业、高尔夫球俱乐部、旅游国际组织机构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规定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旳世界观。
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旳科学精神;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遵法。
业务方面:掌握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旳基础理论和措施,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旳经济规律,初步具有酒店经营管理、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筹划和管理基本能力;纯熟地运用一门外语,纯熟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旳措施。
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体育方面:理解体育旳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旳基本技能,到达国家规定旳大学生旳合格原则。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按规定完毕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课时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
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22学分,占78.7%;选修课33学分,占21.3%,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17学分(其中限选课程至少6学分)。
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103学分。
四年课内总课时为2790课时。
五、专业关键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旅游概论(双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地理学、酒店经营管理、服务运行管理、俱乐部管理、会展概论、项目管理、旅游产业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会计学原理、战略管理、商务记录学、旅游研究措施。
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1)
2017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1234备注:1.各专业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请参考教务部旧版网站“教学研究”栏目下的“专业培养方案”(链接,需使用netID登录查看),如有变动,以院系公布的为准。
2.主辅修专业所修相同课程,其学分不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5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1.11月1日-11月8日,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填写辅修、双学位申请表一式两份交本学院、系办公室。
申请表格下载地址:(辅修),(双学位)。
申请条件:按门类招生的专业,学生在申请修读辅修之前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均不能选择本门类专业下的某一专业作为辅修;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第一、第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
2.学校将在12月公布2017学年辅修、双学位学生名单。
经批准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原则上从2017学年春季学期(即2018年上半年)开始上课。
3.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须按规定缴费。
根据我校2017年第15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自2016级起,学生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执行调整后的学分学费标准,均为160元/学分(党办通〔2017〕215号);2016级之前的学生仍执行原收费标准,即,文科类115元/学分,理科类130元/学分,医科类115元/学分,艺术类250元/学分(中大财务〔2007〕10号)。
4.由于我校是多校区(园)办学,请同学们充分考虑跨校区(园)修读课程在交通、安全、住宿等方面的因素,慎重选择修读各校区(园)开设的辅修、双学位课程。
中山大学教务部62017年11月1日7。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课
小计
空间分析与应用 Spatial Analysis
土木工程测量学 Civil Engineering
Survey
地藉测量 Cadastral survey
海洋测绘学
陶海燕讲
3
54
8/3
师
张新长教
3
54
8/3
授 刘小平副
教授
2
4周
9
系集体指 导
504学时,3周教学实习;30学分
3
72
7/3
夏林元教 授
Analysis
54
8/3
陈晓翔教 授
说明: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及 教学进程计划表由学校另行制定,不重复列入各 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中。各专业根据 自己特点申请免修某一门公共必修课的,需经学 校审核批准后方可执行。
3
54 7/3 黎夏教授
Spatial Analysis
选 修
地理信息系统数
据库
3
GIS Database
54
7/3
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双学位
14第五章主、辅修和双专业、双学位/home/view.aspx?id=181发布时间:2010-9-19第三十条辅修专业是主修专业之外附加选修的专业。
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须按照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修读有关课程。
辅修专业学分不低于25学分(主辅修专业所修的课程相同,其学分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双专业是指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一个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要求的学分数,可取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资格。
双专业学分不低于50学分。
双学位是指修读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不同学科门类中的两个专业并取得毕业资格,且符合两个专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者,可取得双学士学位资格。
第二学位的学分不低于75学分。
第三十一条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门类学习,学校采取辅修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与双专业、双学位的专业培养方案相衔接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辅修专业的基础上可按规定申请继续修读双专业、双学位。
第三十二条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2.0及以上者,可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申请修读辅修专业。
第一、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2.8及以上者,可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申请修读双专业。
第一、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3.0及以上者,可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申请修读双学位。
第三十三条学生申请修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应按下列申请程序办理:学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系)提交书面申请,经学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同意,并获得开设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的学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批准后,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核,呈主管教学校长审批。
各学院(系)须于每学年第一学期第5周前将辅修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开课计划报送学校教务部门。
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办理申请手续,第10周完成审批手续。
第三十四条辅修专业课程考试不及格,不影响主修专业的毕业和学位的取得。
未修满辅修专业学分者,可申请将其辅修专业的学分作为主修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学分。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学生主修、辅修和修读双专业、双学位专业实施办法
附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学生主修、辅修和修读双专业、双学位专业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学院学科专业的整体优势,实行各学科专业间的交叉渗透,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大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主修专业是指学生通过高考录取并已在我院取得学籍的专业。
辅修专业是主修专业之外附加选修的专业。
选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须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修读有关课程。
辅修专业学分不低于30学分(主辅修专业所修相同课程,其学分不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双专业是指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意一个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要求的学分数,可以取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资格。
第二专业学分不低于50学分。
双学位专业是指在修读主修专业的前提下,兼修与原主修专业不同学科门类的专业,修读课程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60学分(医学75个学分)。
第三条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专业修读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实行按照课程学分缴费修读。
第二章修读条件与申请程序第四条学生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数在1.5及以上者,可以在第三学期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或双学位专业。
第五条学生申请修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专业由学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系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经系主任同意,送开设专业的系的系主任批准,报教务与科研部审核,呈主管教学院领导审批。
每学年第一学期第5周前各系报送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专业开课计划。
每学年第一学期第8周办理申请手续,第10周完成审批手续。
第三章管理与收费第六条开设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专业的系应按照本办法,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制订开设的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计划,经教务与科研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学生在辅修专业、双专业或双学位专业学习期间,一律不得变更修读专业。
如需要中途退出学习的,须向开设专业的系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退出。
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双学位
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双学位14、中山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入学与注册第三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第四章课程选修与免修第五章主、辅修和双专业、双学位第六章转专业与转学第七章休学与复学第八章退学第九章考勤与处分第十章毕业、结业和肄业第十一章自费出国留学第十二章附则第五章主、辅修和双专业、双学位发布时间: -9-19第三十条辅修专业是主修专业之外附加选修的专业。
修读辅修专业的学生须按照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修读有关课程。
辅修专业学分不低于25学分(主辅修专业所修的课程相同,其学分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双专业是指兼修本专业以外的任何一个专业,修满两个专业要求的学分数,可取得两个专业的毕业资格。
双专业学分不低于50学分。
双学位是指修读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不同学科门类中的两个专业并取得毕业资格,且符合两个专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和要求者,可取得双学士学位资格。
第二学位的学分不低于75学分。
第三十一条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门类学习,学校采取辅修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与双专业、双学位的专业培养方案相衔接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辅修专业的基础上可按规定申请继续修读双专业、双学位。
第三十二条第一年所修读的必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2.0及以上者,可在第二年的第一学期申请修读辅修专业。
第一、二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2.8及以上者,可在第三年的第一学期申请修读双专业。
第一、二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3.0及以上者,可在第三年的第一学期申请修读双学位。
第三十三条学生申请修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应按下列申请程序办理:学生本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系)提交书面申请,经学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同意,并获得开设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的学院(系)主管教学领导批准后,报学校教务部门审核,呈主管教学校长审批。
各学院(系)须于每年第一学期第5周前将辅修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开课计划报送学校教务部门。
中山大学药学院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案一、学制:四年二、专业培养方向1.天然药物学方向2.生物技术制药方向3.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方向三、专业培养目标中山大学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开展需要的人才标准设计的。
这种模式发挥了中山大学生物、化学、医学和管理学的多学科优势,以培养对“宽口径、厚根底、多元化〞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
在教学体制上实行“前期集中,后期分流〞的操作策略。
学生入学后,1-2年级在珠海校区上课,这一阶段注重学生生物、化学、根底医学、外语、计算机等根底知识的培养;3-4年级移至广州校区,进入药学专业课和实践课综合培养阶段,并根据学生意愿选学专业课,确定自己的开展方向。
天然药物与生物技术制药专业方向是培养从事药学根底研究与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价的研究型人才,以及能解决药品开发、生产中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型人才,该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多学科根底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药理学与临床药学方向是培养能解决药品质量控制和合理平安用药的药师型人才。
为加强实际技能的训练,实验课的设计表达了根本技能与综合性训练,并增加了研究型创新性内容,安排了教学与生产实习环节,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效劳社会的技能。
四、专业根本培养规格〔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良好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敬岗爱业,遵纪守法,热爱药学专业,树立严谨、求实、准确的科学态度。
浓厚扎实的根底知识、实践能力与创造性综合素质。
良好的“药德、医德〞,和为社会效劳的献身与敬业精神。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注重药学、医学、生命科学和化学的根底知识、专业知识与根本技能训练,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或技能:1.大学根底: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根底、医药数理统计学。
2.化学科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波谱解析。
中山大学教学计划
本专业是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理科类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材。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辟和管理工作,能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备熟练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
3.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某些实际问题。
4. 具有扎实的当代信息技术所需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的基本方法,对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某些方面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和软件开辟能力。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所占比例23%学分数37备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计算机组成原理、常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值分析、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几何与代数课程名称/英文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含计算机基础)Programming Languages(Contain Foundation of Computer)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 几何与代数Geometry and Algebra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数值分析(I)Numerical Analysis 数据结构与算法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 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开课学期/周学时1/5,2/31/6,2/5,3/51/6,2/52/33/33/33/4 课程负责人冯伟讲师尹小玲副教授胡国权副教授何伟弘讲师邹青松副教授冯国灿教授张永东讲师王其如教授总学分 6+215103334 总学时 12426417454545472 专业必修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20 13% 专业必修课 61 39%专业选修课 37 25%学生须在带*课程中 至少选修 22 学分毕业总学分 155 学分 课内总学时2768 学时课程类别专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Database System总学分4总学时72开课学期/周学时6/4+1课程负责人卞静副教授概率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毕业论文Thesis*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sExperimentation*微分方程数值解法Numerical Solution of DifferentialEquations*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实验Operating SystemExperimentation*普通物理General Physics*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计算机网络实验Computer NetworkExperimentation*实变函数论Function of Real Variables郭先平教授姚正安教授本院教师杨朝霞讲师张永东讲师杨宏奇副教授张永东讲师张永东讲师理工学院吴红副教授张鹏高工颜立新教授4/45/38/2/33/24/4+14/34/25/45/35/24/47254543672543672543672课专业选修课4 3 8 3 2 4 3 2 4 3 2 4业选修课*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生产实践与社会调查Productivity Practice and SocialSurvey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ssembly Languages数理统计 IStatistics1信息论基础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矩阵分析信号与系统Signal and System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数值分析(Ⅱ)Numerical Analysis(Ⅱ)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学年论文Annual Thesis数字图象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局域网组网工程Local Area NetworkEngineering模式识别基础Pattern Recognition复变函数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332343333343333454543 周547254545454547254545454726/36/36/3 周4/34/45/35/35/36/36/36/46/36/37/37/37/4杨朝霞讲师李小福副教授张鹏高工王向阳副教授杨力华教授胡国权副教授杨力华教授杨力华教授邹青松教授王泽辉副教授本系教师关履泰教授吴红副教授杨力华教授刘立新副教授课程名称/英文名称信息安全技术Information Safety Technique 科学计算新技术选讲Topics of Modern Technique in Scientific Computation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经济数学模型与应用Mathematical Model 最优化方法Methods of Optimization 数据库实用技术DBMS Application Technique 付里叶分析与小波Fourier Analysis and Wavelet 计算几何Computational Geometry 投资组合分析Portfolio Management 计算机视觉开课学期/周学时7/37/27/47/38/48/38/38/38/38/4 课程负责人王泽辉副教授李小福副教授贾保国副教授杨宏奇副教授卞静副教授许跃生教授关履泰教授何远江教授冯国灿教授总学时 5436<,o:p >7254725454543040 总学分 3243433334 专业选 修课课程类别附表二:课程名称/英文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rogramming Languages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课程负责人冯伟讲师邹青松副教授开课学期/周学时4/44/4总学分44总学时7272课程类别必修课选修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数据库原理与应用Principles of Data BaseSystems数据结构与算法Data Structure andAlgorithm信息论基础Foundation ofInformation Theory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毕业论文Thesis概率统计Probability andStatistics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Programming LanguagesExperimentation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Data Structure andAlgorithms344343338323254727254725454548 周543654364/35/45/45/36/46/37/37/38/8 周4/34/25/35/2卞静副教授卞静副教授张永东讲师杨力华教授张永东讲师吴红副教授杨朝霞讲师李小福副教授本系教师贾保国副教授冯伟讲师何伟弘讲师张永东讲师课Experimentation操作系统实验Operating System 2 36 6/2 张永东讲师Experimentation计算机网络实验Computer NetworkExperimentation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ssembly Languages233654 6/26/3张鹏高工张鹏高工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模式识别基础Pattern Recognition 局域网组网工程Local Area NetworkEngineering 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 Processing 信息新技术选讲Information of Modern Computer Technique 数字图象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信息安全技术Information Safety Technique经济数学模型与应用Mathematical Model课程负责人关履泰教授吴红副教授陈仲英教授杨力华教授杨力华教授杨力华教授王泽辉副教授吴红副教授贾保国副教授开课学期/周学时7/37/37/37/37/27/38/38/38/3 总学分333323333 总学时545454543654545454 选修课课程类别说明:(1)表中所列必修课及选修课。
中山大学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申请表
中山大学学生双专业、双学位申请表
院、系 学 号 联系电话 主修专业 主修专业 姓 名 已获得必修学分 已获得选修学分 必修、专选绩点: 之前是否已修读同专业辅修: 第一、二学年学 习情况(含学分 、绩点) 双学位: ( 双专业: ( 年 级 ) )
已获得学分:
教务老师签字: 本院(系)意见 开设院 (系)意见 20 年 月 日填
中山大学学生辅修专业申请表
院、系 学 号 联系电话 主修专业 主修专业 姓 名 必修已获得学分: 必修绩点: 是否申请其他专业的辅修(说明专业):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年学习情 况(含学分、绩 点) 辅修专业: 年 级 ( )
教务老师签字: 本院(系)意见 开设院 (系)意见
说明:本表填写一式份,审批完成后一份存辅修专业系,一份存学生所在系。 20 年 月 日填
说明:附本人成绩单一份,本表填写一式二份,审批完成后一份存开课专业系,一份存学生所在系。
) )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
2013级逻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逻辑学专业基础,具有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法学、语言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专业素养,能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及企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文理交叉的专业型及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 .达到国家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基本要求。
2 .掌握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运用逻辑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深厚的人文
修养和国际视野。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哲学学士学位。
双专业、双学位要求请以相关院系的公布为准。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按培养要求列出专业课程10门左右。
逻辑学导论、数理逻辑、哲学逻辑、非形式逻辑、计算理论导论、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与理性选择、程序设计基础、认知科学导论
六、专业特色课程:如双语教学课程”、精品课程”等。
非经典逻辑、法律逻辑、佛教逻辑、文化与认知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附表
逻辑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2包含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活动2个学分。
4 B类课程为专业限定性必修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学年度中山大学开设辅修、双学位一览表
备注:
1各专业的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请参考教务部旧版网站“教学研究”栏目下的“专业培养方案”(链接)
或教务部新版网站“本科专业”栏目下的“培养方案”(链接,需使用netID登录查看),如有变动,以院系公布的为
准。
2.主辅修专业所修相同课程,其学分不再重复计入辅修专业学分。
报名时间及注意事项:
1. 11月1日—11月8日,申请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填写辅修、双学位申请表一式两份交本学院、系办公室申请表格下载地址:(辅修),(双学位)。
申请条件:按门类招生的专业,学生在申请修读辅修之前尚未进行专业分流的,均不能选择本门类专业下的某一专业作为辅修;第一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第一、第二学年所修读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达到及以上者,可申请修读双学位。
2.学校将在12月公布2017学年辅修、双学位学生名单。
经批准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原则上从2017学年春季
学期(即2018年上半年)开始上课
3.修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须按规定缴费。
根据我校2017 年第15 次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自2016 级起,学生修读辅修、双学位课程执行调整后的学分学费标准,均为160 元/学分(党办通〔2017〕215 号);2016 级之前的学
生仍执行原收费标准,即,文科类115 元/学分,理科类130 元/学分,医科类115 元/学分,艺术类250 元/ 学分(中大财务〔2007〕10 号)。
4.由于我校是多校区(园)办学,请同学们充分考虑跨校区(园)修读课程在交通、安全、住宿等方面的因素,慎重选择修读各校区(园)开设的辅修、双学位课程。
中山大学教务部
2017 年11 月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