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

合集下载

中小企业常见经济纠纷及法律风险控制

中小企业常见经济纠纷及法律风险控制
1.公司的财务及经营效果; 2.公司经营目标; 3.大股东及其投票权的行使; 4.董事会及高管人员的薪酬政策及董事会成员的相 关信息,包括选任资格、选举程序、兼任其他公司董事及 是否被董事会认为是独立的;

广州塔祈巴那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塔祈巴那公司”
)是香港塔祈巴那电器有限公司(下称“香港电器公司”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
——以案说法
一、企业法律纠纷的成因
•内 公司设立、运营、内部机构 项目承揽、财务、人力资源、合同
•外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规则由法律制定,创业不仅要 遵循市场规律,也要遵守法律规定。
小飞守一)、股东出资纠纷 (二)、股权转让纠纷 (三)、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四)、公司股东资格 (五)、公司僵局化解 (六)、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七)、公司经营范围 (八)、追债技巧
12月间的公司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
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供查阅、复制;
2、塔祈巴那提供2005年2008年12月期间的全部公司财务
账簿以供查阅。
• 二、 股东会议召集权和提案权 股东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按期召开定期会议,以保障
股东的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但是,定期股东会议有时还 不能满足股东参与重大决策的需要。而且,股东会一般由 董事会负责召集,而董事会一般由控制股东控制。如果任 由董事会决定股东会尤其是临时股东会的召集及其决议事 项,而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一般以通知为限。控制股 东也就可能随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建议:赋予持有公 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有临时股东会的召集请求权。 同时,一旦这种临时召集请求权遭受到董事会拒绝的时候 ,赋予中小股东享有自行召集权利 (公司章程里约定)
• B 公司章程有的对股权转让的限制规定低于公司法规定 ,如有的规定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经全体股东1/ 3同意。公司法规定的“过半数同意”是最低要求,具有 强制性,此种公司章程规定应属无效。

小微常见法律案例(3篇)

小微常见法律案例(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律风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针对小微企业常见法律案例进行解析,以帮助小微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案例一:合同纠纷案例背景:某小微企业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按照约定支付了50万元定金。

然而,乙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交货,导致甲公司无法按期完成销售任务,遭受了经济损失。

案例分析: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了购销合同,双方均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乙公司未能按期交货,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乙公司应承担违约责任,退还甲公司已支付的定金,并赔偿甲公司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法律建议:小微企业签订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合同内容应明确、具体,避免模糊不清;2. 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3. 签订合同前,了解对方公司的信誉和实力,降低风险;4. 如发生违约,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二、案例二:劳动争议案例背景:某小微企业丙公司招聘了10名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然而,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导致员工工资拖欠。

员工们多次向公司催讨工资,但公司始终未支付。

员工们无奈之下,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案例分析:本案中,丙公司拖欠员工工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得拖欠。

劳动仲裁委员会应支持员工的仲裁请求,要求丙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法律建议:小微企业应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劳动争议:1. 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2. 依法支付员工工资,不得拖欠;3.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4. 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员工诉求。

三、案例三:知识产权侵权案例背景:某小微企业丁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产品,并申请了专利。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ppt 27页)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ppt 27页)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ppt 27页)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引言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法律纠纷,这些纠纷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劳动合同纠纷、商标侵权纠纷、合同违约纠纷等。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如何正确应对和解决这些法律纠纷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以27个实际案例为基础,对中小企业常见的法律纠纷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劳动合同纠纷某中小企业与员工签订了一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约定了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和工作时间等。

然而,在合同期满后,员工拒绝续签合同并要求支付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解决方案:根据《劳动合同法》,雇主可以与员工协商解决纠纷。

当员工拒绝续签合同时,可以依法支付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并与员工协商解决其他争议问题。

案例二:商标侵权纠纷某中小企业的产品被一家竞争对手侵犯商标权,对方在市场上销售与该企业产品相似的产品,给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可以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商标注册证、销售记录等,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可以申请保全措施,阻止对方销售侵权产品,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案例三:合同违约纠纷某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签订了采购合同,约定了交货时间和货款支付方式等。

然而,在交货期限届满后,供应商并未按约定交货。

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可以首先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将合同纠纷提交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并要求供应商赔偿相应的违约金。

案例二十七:知识产权纠纷某中小企业开发了一种新型产品,并获得了专利权。

然而,不久后发现有其他企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生产和销售与该产品相似的产品,侵犯了该企业的专利权。

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可以首先发送律师函给侵权企业,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如果律师函无效,可以考虑提起知识产权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论中小企业常见的法律纠纷包括劳动合同纠纷、商标侵权纠纷、合同违约纠纷等。

企业的法律小案例分析(3篇)

企业的法律小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及服务。

公司成立之初,由三位股东共同出资,分别为张三、李四和王五,各自持股比例为40%、30%和30%。

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张三因个人原因于2015年退出公司,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李四。

此后,李四成为了公司的控股股东,而王五则继续持有30%的股份。

2018年,公司因一笔大额订单的利润分配问题,李四与王五产生了严重分歧。

李四认为,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利润分配应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因此王五应得的利润为90万元。

而王五则认为,公司章程中的利润分配条款存在不公平性,他应得的利润应为120万元。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导致了王五将李四诉至法院。

二、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公司章程中利润分配条款的效力以及股东之间利润分配的争议。

三、案例分析1. 公司章程中利润分配条款的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股东会应当对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进行表决。

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如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冲突,则该条款无效。

在本案中,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因此该条款有效。

2. 股东之间利润分配的争议(1)公司章程中的利润分配条款如前所述,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有效。

根据该条款,利润分配应按照股权比例进行。

因此,按照股权比例计算,王五应得的利润为90万元。

(2)股东之间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之间可以约定利润分配的方式。

在本案中,如果股东之间存在关于利润分配的约定,则该约定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本案中并未查明股东之间存在关于利润分配的书面或口头约定。

(3)实际利润分配情况本案中,XX科技的实际利润分配情况为:李四获得了120万元,王五获得了90万元。

这与公司章程中的规定不符,但并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四、法院判决法院认为,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有效,王五应得的利润为90万元。

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案例(3篇)

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10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IT咨询服务。

公司初期发展迅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在2018年,公司内部出现了严重的股权纠纷,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二、纠纷起因1. 股权结构复杂:XX科技自成立以来,股权结构经历了多次变动,涉及多位股东。

其中,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是公司最初的四位股东,各自持有25%的股份。

2. 决策权争夺: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张三、李四、王五和赵六在公司的决策权上产生了分歧。

张三主张扩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李四则认为应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拓展市场份额;王五和赵六则倾向于保守经营,避免风险。

3. 管理团队变动:由于决策层意见不合,公司管理团队频繁变动,导致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员工士气低落。

4. 财务问题: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资金链紧张,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

三、法律问题1. 股权转让问题: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部分股东因个人原因将股权转让给他人,导致股权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股权纠纷的风险。

2. 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决策权争夺和管理混乱。

3. 劳动合同问题:由于公司财务问题,部分员工工资被拖欠,引发劳动争议。

4. 知识产权问题:公司部分产品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面临诉讼风险。

四、案件处理1. 股权转让纠纷:法院判决,股东之间应按照股权转让协议履行义务,保护善意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2. 公司治理问题: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确保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劳动合同问题:公司应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员工工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4. 知识产权问题:公司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避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同时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五、案例分析1. 股权结构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股权结构复杂容易导致决策权争夺和管理混乱,影响公司发展。

小公司法律诉讼案例分析(3篇)

小公司法律诉讼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XX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科技”)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的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初期,凭借其创新的产品设计和良好的市场口碑,迅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XX科技在2015年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法律诉讼,原告为某知名品牌公司(以下简称“知名品牌”),指控XX科技侵犯其专利权。

知名品牌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知名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其产品以高品质、高性能著称,在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此次诉讼,知名品牌要求XX科技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二、案件经过1. 起诉阶段2015年6月,知名品牌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XX科技生产的某型号手机侵犯了其一项名为“手机触摸屏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

法院受理此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通知XX科技应诉。

2. 答辩阶段XX科技在收到起诉状后,立即组织律师团队进行研究和分析。

律师团队认为,XX科技的产品与知名品牌的专利在技术方案上存在明显区别,不应构成侵权。

于是,XX科技向法院提交了答辩状,并提供了相关证据材料。

3. 证据交换阶段在法院的主持下,双方进行了证据交换。

知名品牌提供了其专利技术文件的副本,以及相关侵权证据。

XX科技则提供了其产品技术方案与知名品牌专利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报告,以及专家证人证言。

4. 庭审阶段2016年3月,法院依法开庭审理此案。

庭审过程中,双方就专利技术方案、侵权事实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法院根据庭审情况,依法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5. 调解阶段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就赔偿金额、停止侵权行为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6. 执行阶段调解协议签署后,XX科技按照协议约定支付了赔偿金,并停止了侵权行为。

至此,本案圆满结束。

三、案例分析1. 专利侵权判断标准本案中,法院在判断是否构成侵权时,主要依据了以下标准:(1)被诉侵权产品是否与专利技术方案相同或等同;(2)被诉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小公司法律诉讼案例分析(3篇)

小公司法律诉讼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甲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小型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和销售。

乙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的小型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014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软件开发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开发一款电子产品配套的软件,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一定的开发费用。

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软件开发,并交付乙公司使用。

二、案件经过1. 合同履行阶段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了软件开发,并将软件交付给乙公司。

乙公司收到软件后,对软件进行试用,发现软件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无法满足乙公司的实际需求。

2. 争议产生乙公司认为甲公司交付的软件不符合合同约定,遂与甲公司协商解决。

双方协商未果,乙公司遂向甲公司提出索赔,要求甲公司退还开发费用并赔偿损失。

甲公司则认为,软件已经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乙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软件存在缺陷,拒绝赔偿。

3. 法律诉讼乙公司不服甲公司的拒绝赔偿,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公司退还开发费用并赔偿损失。

甲公司则提出反诉,要求乙公司支付剩余的开发费用。

三、法院判决1. 法院审理法院受理了乙公司的诉讼请求,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委托第三方鉴定机构对甲公司交付的软件进行了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软件确实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无法满足乙公司的实际需求。

2. 判决结果根据鉴定结果,法院认为甲公司交付的软件不符合合同约定,判决甲公司退还乙公司开发费用,并赔偿乙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

同时,法院驳回了甲公司的反诉请求,判决乙公司支付剩余的开发费用。

四、案例分析1. 合同约定的重要性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软件开发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对软件开发的内容、交付时间、费用支付等进行了约定。

然而,由于合同中对软件质量的要求不够明确,导致双方在软件存在缺陷时产生争议。

因此,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明确合同条款,避免日后产生纠纷。

2. 质量保证的重要性本案中,甲公司交付的软件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无法满足乙公司的实际需求。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简版范文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简版范文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引言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法律纠纷的风险。

本文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中小企业常见的法律纠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合同纠纷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提供货物并支付货款。

乙公司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导致甲公司遭受经济损失。

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一方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其履行,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解决方法:甲公司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履行合同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可以提供合同、相关凭证和证人证言等证据,以证明乙公司未履行合同义务的事实。

2.劳动纠纷案例:甲公司与员工乙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乙为甲公司提供劳动力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乙公司提前离职并要求甲公司支付未到期的工资。

法律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当一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解决方法:甲公司可以与乙员工协商解决纠纷,如达不成一致,也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可以提供劳动合同、相关凭证和证人证言等证据,以证明乙员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

3.知识产权纠纷案例:甲公司自主开发了一款软件,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

乙公司在未经甲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复制并销售了该软件,侵犯了甲公司的知识产权。

法律分析: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软件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权利。

他人未经许可,擅自复制并销售他人拥有软件著作权的作品,构成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解决方法:甲公司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可以提供软件著作权证书、侵权证据和相关凭证等,以证明乙公司的侵权行为。

4.债务纠纷案例:甲公司借款给乙公司,约定乙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归还本金和利息。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PPT课件(27张)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之以案说法PPT课件(27张)

• 三、 董事委派权
中小股东通过公司章程约定其通过股东会向董事会委 派懂事,以达到及时获取公司信息的目的
四、 重大事项表决权

对于关系股东权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董事会及股东
会表决通过,并经全体董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
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一般而言,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
12月间的公司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
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供查阅、复制;
2、塔祈巴那提供2005年2008年12月期间的全部公司财务
账簿以供查阅。
• 二、 股东会议召集权和提案权 股东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按期召开定期会议,以保障
股东的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但是,定期股东会议有时还 不能满足股东参与重大决策的需要。而且,股东会一般由 董事会负责召集,而董事会一般由控制股东控制。如果任 由董事会决定股东会尤其是临时股东会的召集及其决议事 项,而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一般以通知为限。控制股 东也就可能随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建议:赋予持有公 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有临时股东会的召集请求权。 同时,一旦这种临时召集请求权遭受到董事会拒绝的时候 ,赋予中小股东享有自行召集权利 (公司章程里约定)
务。 3、公司设立后,应订立公司章程,约定股东的权利义务。 4、整体收购公司应对公司出资的情况进行认真考核。
• 原告洞口县某有限公司诉称,原告公司于2005年5月由尹某、 杨某、曾某、林某、杨某、龙某及被告贺某发起,并经工商部 门登记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36万元(其中货币出资100万元 ,实物出资136万元)。根据2005年5月15日《洞口县某有限公 司章程》和邵阳市南方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邵南会验 字[2005]129号《验资报告》及邵南会评字[2005]71号《评估报 告》中记载:被告的出资为34万元,其中货币出资21万元,实 物出资13万元。后原告公司因为经营不善,数次变换股东,至 2007年7月,原告公司的实际股东为尹某、陈保良、曾某、罗 某、贺清秀五人。2007年8月1日,罗某整体受让原告公司的所 有财产及相关所有权益。2009年6月12日原告公司法人代表调 取原告公司于2005年成立时的登记材料才得知被告贺某在原告 成立时所申报的注册资本,完全虚假,只是后来在原告公司经 营中,被告陆续投入资金11万元,至今尚有10万元的货币出资 和13万元的实物出资没有到位。因此,原告特依法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企业常见法律问题案例(3篇)

企业常见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结合几个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为企业提供法律风险防范的建议。

二、案例一:合同纠纷案例简介: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与某供应商(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采购一批电子元器件,总价为100万元。

合同约定货到付款,乙公司在合同履行期间向甲公司提供了部分货物,但剩余部分迟迟未能按时交付。

甲公司认为乙公司违约,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分析:1. 违约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剩余货物,已构成违约。

2. 违约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约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本案中,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建议:1. 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违约责任条款,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2.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确保合同条款得到履行。

3. 出现违约情况时,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三、案例二:知识产权侵权案例简介:某知名品牌(以下简称丙公司)发现某商家(以下简称丁商家)在其销售的服装上使用了与丙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侵犯了丙公司的商标权。

丙公司向丁商家发送了侵权警告函,要求丁商家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案例分析:1. 知识产权侵权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商标侵权。

本案中,丁商家在其销售的服装上使用了与丙公司注册商标相同的标识,已构成商标侵权。

2.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由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公司常见法律纠纷案例(3篇)

公司常见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法律纠纷。

本文将结合几个典型的公司法律纠纷案例,对常见纠纷类型、成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

一、案例一:合同纠纷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某电子配件供应商(以下简称B公司)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A公司向B公司采购一批电子配件,总价为100万元,付款期限为货物验收合格后30日内。

合同签订后,B公司按照约定时间向A公司发货,但A公司在验收时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遂拒绝支付货款。

纠纷焦点:A公司是否应当支付货款?案例分析:1. 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本案中,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采购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有效。

2.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本案中,B公司提供的电子配件存在质量问题,属于违约行为。

3. 支付货款:虽然B公司存在违约行为,但A公司仍需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因为合同中并未约定因质量问题导致违约时,付款义务免除。

应对策略:1. 协商解决:A公司可以与B公司协商,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如退货、维修或赔偿损失等。

2. 诉讼途径:如协商不成,A公司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例二:劳动争议案例背景:某服装公司(以下简称C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20人。

在裁员过程中,C公司未与被裁员工协商一致,也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导致被裁员工不满,集体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纠纷焦点:C公司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案例分析:1. 裁员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本案中,C公司未依法履行裁员程序。

2. 经济补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案例(3篇)

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法律问题。

本文将针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和预防法律风险。

二、案例一:劳动合同纠纷【案情简介】某公司员工李某于2015年7月1日入职,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李某的月薪为8000元,每月工资发放日为次月5日。

2018年6月,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降低李某的工资至6000元。

李某不同意,遂向公司提出辞职。

公司同意辞职,但要求李某支付一个月的违约金。

李某不服,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分析】1. 劳动合同变更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但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在本案中,公司未与李某协商一致,单方面降低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

2. 违约金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5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因此,公司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结论】仲裁委员会支持李某的仲裁请求,要求公司支付李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并撤销要求李某支付违约金的决定。

三、案例二:知识产权侵权【案情简介】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并于2016年5月取得软件著作权登记。

2017年8月,另一科技公司未经许可,在其手机应用程序中使用了该科技公司著作权登记的软件。

某科技公司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分析】1.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展览、改编、翻译、汇编、使用作品等行为,构成侵权。

在本案中,侵权方未经许可使用了某科技公司的软件,侵犯了某科技公司的著作权。

2. 损害赔偿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第48条规定,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在本案中,侵权方应赔偿某科技公司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企业常见法律案例(3篇)

企业常见法律案例(3篇)

第1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法律风险日益凸显。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见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解析,以帮助企业防范和规避法律风险。

一、合同纠纷案例案例一:合同违约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供应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供应一批货物,总价款为100万元。

合同签订后,乙公司未能按时供货,甲公司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乙公司未按时供货,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防范措施:1. 严格审查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2. 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沟通与协调;3. 建立合同违约责任制度,明确违约责任。

二、知识产权纠纷案例案例二:商标侵权某公司在其产品上使用了与知名品牌相同的商标,被知名品牌公司起诉侵权。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构成侵权。

本案中,某公司使用与知名品牌相同的商标,构成侵权。

防范措施:1. 加强商标注册和保护意识;2. 定期检查市场上是否存在侵权行为;3. 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争议案例案例三:劳动合同解除员工李某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公司要求其支付违约金,但李某拒绝支付。

案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小厂法律纠纷案例(3篇)

小厂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小型制造企业(以下简称“原告”)与另一家小型销售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

合同约定,被告负责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原告提供一批原材料,原告则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货款。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提供原材料,导致原告的生产线停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原告遂将被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

二、案情分析1. 合同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本案中,原告与被告签订的销售合同符合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合同内容真实有效。

2. 违约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供原材料,已构成违约。

3. 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本案中,原告因被告的违约行为导致生产线停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提供原材料,已构成违约。

原告因被告的违约行为导致生产线停工,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被告应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

具体赔偿金额,法院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结合合同约定、市场行情等因素,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10万元。

四、案例启示1. 重视合同管理企业应重视合同管理,对合同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合同的履行。

在签订合同时,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的纠纷。

企业分析法律纠纷案例(3篇)

企业分析法律纠纷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甲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涉足多个领域。

然而,在业务拓展过程中,甲公司也遭遇了一系列法律纠纷,其中一起涉及合同纠纷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案例简介2018年,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电子产品销售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提供一批电子产品,总价款为1000万元。

合同还约定,甲公司应在收到乙公司货款后10个工作日内发货。

然而,甲公司在收到货款后,并未按照约定发货。

乙公司多次催促甲公司履行合同,但甲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脱,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三、案件焦点本案的焦点在于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以及违约责任如何承担。

四、案例分析1. 甲公司是否构成违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的电子产品销售合同合法有效,双方均应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甲公司在收到乙公司货款后,未按照约定发货,构成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 违约责任承担(1)继续履行:甲公司应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发货,履行合同义务。

(2)采取补救措施:甲公司应采取措施,确保乙公司能够及时收到货物,减少损失。

(3)赔偿损失: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乙公司因未能及时收到货物而遭受的损失、乙公司为追讨货物而支出的费用等。

五、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甲公司构成违约,判决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向乙公司发货;同时,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

六、案例分析总结本案中,甲公司因未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

在法律面前,任何企业都应遵守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企业常见法律问题案例(3篇)

企业常见法律问题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害。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分析企业常见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二、案例一:合同纠纷【案情简介】某公司与另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采购合同,约定某公司向另一家公司采购一批原材料。

合同中明确了货物质量、数量、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货物验收过程中,某公司发现所购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与另一家公司协商无果,遂将另一家公司诉至法院。

【法律分析】1. 合同成立与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成立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2)合同内容合法;(3)合同形式合法。

本案中,双方签订的采购合同符合上述条件,合同有效。

2. 质量问题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本案中,另一家公司提供的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3. 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后一年内要求履行。

本案中,某公司应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一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建议】1. 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完整。

2. 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对方协商解决,避免纠纷升级。

3. 如协商无果,企业应依法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案例二:劳动争议【案情简介】某公司员工小李因工作原因受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

小李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双方协商未果,小李遂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1. 劳动合同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本案中,小李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有效。

企业法律纠纷案例分享(3篇)

企业法律纠纷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软件开发、技术咨询和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科技公司逐渐成为行业内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在2018年,科技公司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法律纠纷,这场纠纷不仅对公司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公司面临巨额赔偿。

二、纠纷起因2018年,科技公司承接了一家知名企业的软件开发项目,合同金额为500万元。

项目约定,科技公司需在一年内完成软件开发,并保证软件质量。

然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双方因软件质量、交付时间等问题产生了分歧。

具体来说,双方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争议:1. 软件质量:知名企业认为,科技公司交付的软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而科技公司则认为,软件质量符合合同约定,且在项目验收时,知名企业并未提出异议。

2. 交付时间:合同约定,科技公司需在一年内完成软件开发。

然而,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科技公司因技术难题等原因,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知名企业认为,科技公司未按合同约定按时交付软件,应承担违约责任。

3. 知识产权:合同约定,软件的知识产权归双方共有。

然而,在项目验收后,知名企业发现,部分软件代码涉嫌侵权。

知名企业认为,科技公司应承担侵权责任。

三、案件审理过程纠纷发生后,双方协商未果,知名企业将科技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受理后,依法进行了审理。

1. 软件质量鉴定:法院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软件质量进行了鉴定。

鉴定结果显示,软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但并未达到严重程度。

2. 项目进度延误:法院调查发现,科技公司确实存在项目进度延误的情况,但延误原因是由于技术难题等原因,并非主观故意。

3. 知识产权侵权:法院调查发现,部分软件代码确实涉嫌侵权,但侵权行为并非科技公司故意为之。

四、法院判决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法院认为:1. 科技公司在软件质量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但未达到严重程度,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2. 科技公司在项目进度延误方面,虽然存在一定责任,但并非主观故意,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关于企业法律纠纷的案例(3篇)

关于企业法律纠纷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合作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以某科技公司(以下简称“科技公司”)与某供应商(以下简称“供应商”)之间的合同纠纷为例,探讨企业法律纠纷的成因、处理过程及解决方法。

二、纠纷起因1. 合作背景某科技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8年,科技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决定与某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一款新型智能手机。

双方于同年6月签订了《智能手机合作开发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2. 协议内容协议约定,供应商负责提供手机硬件、软件等技术支持,科技公司负责手机的外观设计、品牌运营和市场推广。

双方约定,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其中供应商负责提供500万元,科技公司负责提供500万元。

项目完成后,双方按照约定的比例分享收益。

3. 纠纷起因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双方因以下原因产生纠纷:(1)供应商未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节点提供技术支持,导致项目进度延误。

(2)供应商提供的硬件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手机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3)供应商未按照协议约定提供售后服务,导致客户投诉增多。

三、纠纷处理过程1. 协商解决纠纷发生后,双方首先尝试通过协商解决。

科技公司向供应商提出以下要求:(1)供应商立即停止销售存在质量问题的手机产品。

(2)供应商对已售出的手机产品进行召回,并承担相应的维修费用。

(3)供应商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节点提供技术支持,确保项目进度。

(4)供应商对客户投诉进行整改,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然而,供应商以各种理由拒绝上述要求,双方协商陷入僵局。

2. 调解解决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科技公司决定寻求第三方调解。

双方共同委托某知名律师事务所担任调解人。

调解过程中,调解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解:(1)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分析纠纷原因,找出双方责任。

(3)提出解决方案,平衡双方利益。

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以下协议:(1)供应商赔偿科技公司因项目延误造成的经济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 董事委派权
中小股东通过公司章程约定其通过股东会向董事会委 派懂事,以达到及时获取公司信息的目的
四、 重大事项表决权

对于关系股东权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董事会及股东
会表决通过,并经全体董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
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一般而言,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决定公司
• B 公司章程有的对股权转让的限制规定低于公司法规定 ,如有的规定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需经全体股东1/ 3同意。公司法规定的“过半数同意”是最低要求,具有 强制性,此种公司章程规定应属无效。
(三)、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 一、 股东知情权(案例) • 法定:股东至少有权获得如下有关公司的实质性信息:
• 2、违反约定限制规则

股东之间的约定主要体现在公司章程中,公司章程
是股东共同协商制定,在公司成立后对全体股东具有法律
约束力,具有契约性质。这种约束力对持反对意见及后续
加入的股东同样有效。
• A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的限制规定有的严于公司法的规 定。如有的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必须经 全体股东2/3同意,甚至规定需经其他股东一致同意。 利害关系人若主张公司章程的规定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应 当认定无效,这一主张是否应获支持?
1.公司的财务及经营效果; 2.公司经营目标; 3.大股东及其投票权的行使; 4.董事会及高管人员的薪酬政策及董事会成员的相 关信息,包括选任资格、选举程序、兼任其他公司董事及 是否被董事会认为是独立的;

广州塔祈巴那电器有限公司(下称“塔祈巴那公司”
)是香港塔祈巴那电器有限公司(下称“香港电器公司”
中小企业常见法律纠纷
——以案说法
一、企业法律纠纷的成因
•内 公司设立、运营、内部机构 项目承揽、财务、人力资源、合同
•外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规则由法律制定,创业不仅要 遵循市场规律,也要遵守法律规定。
小飞守角制作
二、以案释明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
(一)、股东出资纠纷 (二)、股权转让纠纷 (三)、中小股东权益保护 (四)、公司股东资格 (五)、公司僵局化解 (六)、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七)、公司经营范围 (八)、追债技巧
(一)、股东出资纠纷(案例)
类似案件的启示: 1、认真考核股东资信,选择优良合作伙伴 2、公司设立时,应订立股东合作协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
务。 3、公司设立后,应订立公司章程,约定股东的权利义务。 4、整体收购公司应对公司出资的情况进行认真考核。
• 原告洞口县某有限公司诉称,原告公司于2005年5月由尹某、 杨某、曾某、林某、杨某、龙某及被告贺某发起,并经工商部 门登记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36万元(其中货币出资100万元 ,实物出资136万元)。根据2005年5月15日《洞口县某有限公 司章程》和邵阳市南方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邵南会验 字[2005]129号《验资报告》及邵南会评字[2005]71号《评估报 告》中记载:被告的出资为34万元,其中货币出资21万元,实 物出资13万元。后原告公司因为经营不善,数次变换股东,至 2007年7月,原告公司的实际股东为尹某、陈保良、曾某、罗 某、贺清秀五人。2007年8月1日,罗某整体受让原告公司的所 有财产及相关所有权益。2009年6月12日原告公司法人代表调 取原告公司于2005年成立时的登记材料才得知被告贺某在原告 成立时所申报的注册资本,完全虚假,只是后来在原告公司经 营中,被告陆续投入资金11万元,至今尚有10万元的货币出资 和13万元的实物出资没有到位。因此,原告特依法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2005年11月21日,宏德亚洲有
限公司(下称“宏德公司”)和香港电器公司签订股权转
让协议书,从香港电器公司受让了塔祈巴那公司1%的股
权,塔祈巴那公司根据股权转让协议书对其公司章程进行
了修改,于2006年1月24日获得广州市番禺区对外贸易经
济合作局的批准,并办理了相关的变更登记。
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
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对公司增
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二)、股权转让纠纷
• 股权转让纠纷的情形 • 1、违反法定限制规定 • 公司法第3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向股东以外
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不同意 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出资,如果不购买该转让的 出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出资,在同等条 件下,其他股东对该出资有优先购买权。”第38条规定 :“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十)对股东以外的人转 让出资作出决议;……”。由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有限公 司向非股东转让股权受三个法定条件限制:1、需全体股 东过半数同意;2、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3、经股 东会决议。(人合与资合兼备)
12月间的公司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
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以供查阅、复制;
2、塔祈巴那提供2005年2008年12月期间的全部公司财务
账簿以供查阅。
• 二、 股东会议召集权和提案权 股东会应当按照章程规定按期召开定期会议,以保障
股东的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但是,定期股东会议有时还 不能满足股东参与重大决策的需要。而且,股东会一般由 董事会负责召集,而董事会一般由控制股东控制。如果任 由董事会决定股东会尤其是临时股东会的召集及其决议事 项,而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一般以通知为限。控制股 东也就可能随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建议:赋予持有公 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股东有临时股东会的召集请求权。 同时,一旦这种临时召集请求权遭受到董事会拒绝的时候 ,赋予中小股东享有自行召集权利 (公司章程里约定)
宏德公司自成为公司的股东起并未实际参与公司的惯例经
营,也从未获得公司分配的利润。宏德公司于2008书》,但塔祈巴那公司以宏德公司存在不正当的目的为由
拒绝了宏德公司的请求。宏德公司起诉至广州市番禺区人
民法院请求判令:
1、塔祈巴那公司想宏德公司提供2005年11月至2008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