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共36页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课件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414a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2.png)
绿光照射
使用绿光照射治疗,能够 减少胆红素在体内的积累, 降低胆红素浓度。
光疗设备
需要使用专门的光疗设备,一般分为连续照射和间歇 照射两种模式。
药物治疗
肝酶诱导剂
使用肝酶诱导剂可以促进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降 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益生菌
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道菌群 平衡,减少胆红素的肠肝 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运动锻炼
鼓励新生儿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降低血清 胆红素水平。
05
新生儿黄疸的防与理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01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孕期感
染和滥用药物。
出生后早期喂养
02
新生儿出生后尽早开奶,刺激肠蠕动,促进胆红素排出。
避免母孕期及哺乳期滥用药物
03
如需用药,应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医嘱。
07
新生儿黄疸流程望
诊疗流程总结
01
诊疗流程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流程包括初步诊断、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鉴别
诊断、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和实施治疗等步骤。
02 03
关键环节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流程中,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关键环节。初步诊断 需要根据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进行,而鉴别诊断则需要排除其 他可能导致黄疸的疾病。
家庭护理
观察黄疸症状
注意观察新生儿的皮肤、巩膜、粪便颜色变化,及时发现并就医。
精心喂养
保证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增加哺乳次数,避免饥饿和脱水。
保暖
保持新生儿体温适宜,避免过冷过热影响黄疸的观察和护理。
健康指 导
增强宣传教育
向家长普及新生儿黄疸的预防、识别和护理知识,提高家长对黄 疸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a67f9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2.png)
目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要点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 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 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的未来展望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 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清胆 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 肤、巩膜和黏膜黄染的 现象。
换血疗法
对于严重溶血性黄疸或光疗无效的患儿,可 采用换血疗法,以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
03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孕期保健
避免使用某些药物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早发现 并处理孕期并发症和合并症,降低新 生儿黄疸的发生风险。
孕期和哺乳期应避免使用某些可能引 起新生儿黄疸的药物,如抗生素、维 生素K等。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推动新生儿黄 疸诊疗水平的提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进一步排查引起黄疸的 病因,如溶血、感染、先天性代谢异常等。
疗效评估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如血清 胆红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等。
诊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可采用不同的药物治 疗方案,如肝酶诱导剂、白蛋白等。
光疗
通过蓝光照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
评估
新生儿黄疸的评估包括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测定、肝功能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判断黄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eb76f5a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e.png)
美国儿科学会破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黄粗玷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约60%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黄疸.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强儿可出现产虫高胆红素血在达至引起胆红素脑病,炉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找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杏,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Bi,避免胆红素腑病发’1.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浪费,是国内外医学年来努力的方向.美国儿科学会(AAP)于1994年制定了首个新生儿黄通干预指南[I],我国在2000年广州召开的新生儿黄1«与感染学术研讨会上,也制订了我国的黄报干预推荐方案(2)。
尽管从理论上讲,胆红素脑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但从人的So年代开始认识到该病以来.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经过了许多努力,胆红素脑病尽管已很少见.但仍在发生[3J.美国儿科学会在复习大年文献的基础上,以循证医学为依业;.对1994年指向进行了更新审机和修订,2004年制定了新的35周及以上胎龄新生儿黄也够床诊疗指南[4、51,该指两演濯了成功母乳喂养、黄妇出现时间、黄疟高危因泰评估、严密随访和适时干预的重要性,制定了黄疸干货的流程图和不同时段光疗及换血治疗的胆红索水平曲线,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值得我的借鉴.一、指南的关键部分指南认为,只要按照推荐意见执行,大部分的胆红素脑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指南强调了对发生严重跖胆红素肌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评估、进行紧密的前访和在有指征时及时有效的处理的期要性,对临床医生提出了以下建议:I)促进和支持成功的母乳喂祭:2)建立格定和评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案:3)生后24小时内测法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或经皮胆红於(饮B)水平;4)应该认识到目测黄痘程度容垮出现误差.特别是在深肤色新生儿:5)应该按照出生后不同时间认识旭红来水平:6)应该意识到早产儿,特别是母乳嘤养的H产儿,容易发生严很高胆红素血症,应该予以更严密的监测:7)在出院前,应该时发生产虫高胆红素血流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评估;8)应该对新生儿父母进行书面或口头的新生儿黄疸知识宣教:9)依据出院时间和风险评估结果对患儿提供合适的随访:10)对有指征患儿.立即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二、新生儿黄疸管理流程图20(耳年指南中制定了个非常口.观的新生儿黄疸管理流程图,见图1,该流程图中,对TSB和TcB 的监测和对高服红素血症高危因素的评估贯穿始终,并强调严密的随访和适时的干预.二、关于胆红素脑病与核黄疸概念的区别核黄疸坳初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用来形容脑干神羟核和小脑被胆红素浸锹的情形,在给床上核黄疗和急、慢性胆红素脑病常常混为一谈。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92eb9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4.png)
02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测定
肝功能检查
血常规检查
通过抽取静脉血液检测 血清中胆红素的浓度, 了解黄疸的严重程度。
检查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排除肝炎等疾病引起的
黄疸。
检测红细胞、白细胞等 指标,判断是否存在感
染、贫血等问题。
其他实验室检查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 要进行其他相关实验室 检查,如凝血功能、甲
新型治疗技术与方法
蓝光疗法改进
新型蓝光治疗设备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提高治疗效率并减少副作用,使治疗过程更加安 全有效。
药物治疗方法的改进
针对不同类型的黄疸,研究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和给药途径,以减轻患儿的痛苦和家长的 负担。
病因与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
深入研究黄疸的病因
通过深入研究黄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为预防和治疗黄疸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 案。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多样,包括新 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疾病、新 生儿溶血、母乳性黄疸等。
病理生理
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 代谢能力有限,易导致高胆红素 血症;同时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 完全建立,影响胆红素的排泄。
临床表现与评估
临床表现
皮肤黄染、巩膜黄染、粪便色变浅等。
评估
通过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清胆红 素测定、肝功能检查等,判断黄疸的类型和病因。
光照疗法
光照疗法的原理
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皮肤,使皮肤下的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物质,然后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黄疸水 平。
光照疗法的注意事项
光照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宝宝的眼睛和生殖器,避免长时间照射造成 损伤。同时,应定期监测宝宝的黄疸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
新生儿黄疸诊疗规范
![新生儿黄疸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e3f86b27284b73f24250e5.png)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诊疗目的在于及时处理病理性黄疸,防止胆红素脑损伤和肝硬化等。
【病史采集】1.黄疸出现时间及特点: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常考虑新生儿溶血症,2-3天多见生理性黄疸,也有部分ABO溶血症,4-7天考虑母乳性黄疸、败血症,>7天常常由母乳性黄疸、败血症、肝炎和胆道闭锁引起。
发展速度快或面色苍白,多提示溶血症;起病隐匿或缓慢进展多考虑肝炎和胆道闭锁。
2.询问神经系统(胆红素脑病)表现:嗜睡、吮吸无力、尖叫、呼吸暂停、抽搐、发热等。
3.二便颜色:粪便变浅或白陶土样多提示胆道阻塞,尿颜色深提示尿胆元或/和胆红素增高,常见于肝炎和胆道闭锁。
4.易感因素:有无围产期缺氧、感染史、摄入不足(开奶延迟、体重明显下降)、胎便排出延迟或便秘等加重黄疸的因素,有否用过引起黄疸的药物。
5.家族史:前几胎有无患过新生儿溶血症,G6PD缺陷病家族史,母亲肝炎史。
有否长期黄疸患者。
6.妊娠史:有无流产、死胎、孕期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产时感染的危险因素。
7.喂养及环境史:母乳还是配方奶。
有否接触过樟脑丸、Vit K3、K4等易致溶血的物质。
【体格检查】3.有无贫血及感染相关体征:皮肤黏膜苍白、苍白与黄疸是否呈比例、水肿、心衰、头部包快、淤斑淤点、脐部、皮粘膜感染灶。
4.注意神经系统(胆红素脑病肌张力减弱或增高、双眼凝视、角弓反张、原)体征:始反射减弱。
【辅助检查】1.急查血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或直接胆红素(DB)。
2.常规检查:(1)血常规、肝功能和TORCH筛查。
(2)备选检查:①疑诊新生儿溶血症,做新生儿溶血病筛查;②疑诊败血症,测外周血I/T,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和血培养,必要时,尿培养和脑脊液检查;③疑诊肝胆道病变,肝胆道超声,必要时,MRCP检查;④疑诊G-6-PD缺陷症,测G-6-PD活性和基因;⑤疑诊胆红素脑病,行听觉诱发电位(BAEP),颅脑CT或MRI检查。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共40页文档
![儿科学新生儿黄疸共40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b36a7e610661ed9ad51f3ec.png)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新生儿黄疸诊疗规范
![新生儿黄疸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c9d2a7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1.png)
新生儿黄疸诊疗规范新生儿黄疸:系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的巩膜及皮肤黄染,血清胆红素﹥85μmo/l 时,皮肤、粘膜黄染,临床诊断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指血中胆红素水平高,达到或超过正常值,需光疗干预,为实验室诊断名称。
诊断时考虑胎龄和日龄。
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生后为动态变化过程,诊断高胆红素血症时需考虑其胎龄、日龄及是否存在高危因素。
对于胎龄≥35W周的新生儿,目前多采用美国制作的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或APP推荐的光疗参考曲线作为诊断或干预标准参考(图1)。
当胆红素水平超过95百分位时定义为高胆红素血症,应予以干预。
【分度】重度:TSB﹥20mg/dl,极重度:TSB﹥25mg/dl,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TSB﹥30mg/dl。
【诊断要点】1.病史(包括母亲孕、产史及孕期并发症、孕期用药),各种围产因素(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情况、产时用药、出生时有无窒息),感染因素,父母血型、籍贯及家族史。
2.生后喂养方式、喂养量,呕吐情况、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
黄疸出现时间,进展情况;胎便排出的情况和胎便排完的时间、尿量。
3.体格检查:(1)黄疸程度:轻度:巩膜和面部黄,胆红素水平约6~8mg/dl;中度:黄染达躯干,胆红素水平约8~10mg/dl;重度:黄染达下肢,胆红素水平约10~12mg/dl;全身黄染时胆红素水平约12~15mg/dl;黄染达手足心时胆红素水平大于15mg/dl。
(2)有无头颅血肿或内脏出血,皮肤、脐带有无感染灶,肝脾有无肿大,有无水肿。
(3)重症黄疸有无神经系统症状。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网积红细胞计数、Coomb's试验、新生儿溶血三项、血培养、甲功五项、肝功能、优生优育四项、G-6-PD酶活性测定,监测经皮胆红素水平了解黄疸进展,必要时上级医院查串联质谱。
5.影像学检查:颅腔彩超、腹部彩超可了解有无颅内出血或内脏出血,发生胆红素脑病时头颅MRI:T1W1可见双侧基底节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
儿科学课件 新生儿黄疸
![儿科学课件 新生儿黄疸](https://img.taocdn.com/s3/m/be2912cd2af90242a995e50d.png)
黄染的色泽
第7版
颜色鲜明有光泽呈桔黄或金黄色→未结合胆红素 为主的黄疸
夹有暗绿色 →有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确定有无贫血、出血点、肝脾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强调成功母乳喂养、黄疸出现时间、黄疸高危因素 评估、严密随访和适时干预的重要性
诊断步骤
黄疸 总胆红素
加喂哺的频率可以减少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临床医生的建议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意义重大 反对对于没有脱水存在的母乳喂养患儿额外补充水分和葡萄糖,认为对
于黄疸的消退毫无益处
第7版
定义
胆红素代谢特点(成人vs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第7版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胆红素的毒性 少数患儿可出现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 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
成人
血清总胆红素含量<1mg/dl(17ummol/L) 当> 2mg/dl时,临床上出现黄疸
新生儿
血中胆红素>5~7mg/dl(85-119ummol/L)可出现肉眼可见 的黄疸85%的足月儿;绝大数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 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黄疸退而复现(迟) >2周 >4周(长) > 221 >257(高) >12.9 >15 >85μmol/L(5mg/d(l)快) >34μmol/L(2mg/dl) 相应表现 病因复杂
病理性黄疸特点
出现早 进展快 程度深 消退迟 黄疸退而复现 直胆增高
第7版
病理性黄疸分类
第7版
胆红素生成过多:RBC破坏、肠肝循环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 胆汁排泄障碍 ※ 临床疾病产生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原因所致
儿科学之新生儿黄疸(63页)
![儿科学之新生儿黄疸(6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7f177c6cfc789eb162dc8db.png)
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特点
病理性黄疸病因 鉴别黄疸的实验室检查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一、概述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并非是 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因胆红素在体 内聚集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和或其他器官的 黄染。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可发生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多留有不同程 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重者甚至死亡
孩子
Cc Dd Ee 阳性
CC DD EE 阳性
Cc Dd Ee 阳性
Cc Dd Ee 阳性
Rh血型遗传简图
母亲
cc dd ee 阴性
临床表现
症状与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少ABO 溶血除引起黄疸外无其他明显异常,Rh溶 血较重,严重者胎儿水肿甚至死胎。
1.黄疸:大多Rh溶血病患儿在生后24 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而多数ABO 溶血病在生后第2~3天出现,以未结合胆 红素为主。
新生儿Rh溶血
1.Rh血型系统有6种抗原:D、E、C、c、e、d 其中d未测出,只是推测,抗原性强弱不一。 2.缺少Rh血型系统中任何一种抗原者均称为Rh 阴性,都有可能发生Rh溶血;反之均称阳性。 3.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因自然界没有 Rh血型物质,只能人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抗体
新生儿Rh溶血
新生儿Rh溶血
6.抗原性最强的RhD血型不合者,也仅1/20发病, 主要由于母亲对胎儿红细胞Rh抗原的敏感性不同 ;另外母亲为RhD阴性,如父亲为RhD血型基因 为杂合子,则胎儿RHD阳性的可能为50%,如纯 合子则为100%,其他Rh血型也一样。
RH血型系统Fisher-Race学说(了解)
父亲 C c Dd Ee 阳性
儿科新生儿黄疸的诊疗常规
![儿科新生儿黄疸的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07a130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a.png)
儿科新生儿黄疸的诊疗常规一、生理性黄疸【概述】生理性黄疸多见于生后1周内,系由于新生儿特定的生理特点引起,对机体不产生严重危害,常于2~4周内自行消退。
【诊断依据】1.无特殊引起胆红素升高的病理因素存在。
2.出现时间:生后2~3d,于4~5d达到高峰,2周左右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生后4周。
3.以前以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05肛mol/L(12mg/d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56μmol/L(15mg/dl)为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的标准,近年发现生理性黄疸与多种因素(如喂养、种族等)有关,出现时间可早在24h内,最高水平可达15mmol/L,故认为应更新生理性黄疸的概念,新的标准正在制定中。
4.患儿除皮肤黄疸外,一般状态佳,反应良好,进乳正常【治疗】1.不需特殊治疗,适当提早喂养,促进胎便及早排出。
2.对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可适当采用光疗。
二、新生儿溶血病【概述】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以Rh血型系统及ABO血型系统不合引起为主。
本病的特点是在生后早期即出现严重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易于发生胆红素脑病,故需引起密切注意。
【诊断依据】1.母婴血型不合(ABO,Rh血型系统多见),母亲多有流产、死胎病史。
Rh溶血病第二胎发病,ABO溶血病第一胎即可发病。
2.生后24h内出现黄疸伴贫血、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重者有胎儿水肿。
3.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4.血常规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明显升高,红细胞形状常为小圆形。
末梢有核红细胞增多。
5.血清学检测: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表示患儿红细胞被血型抗体致敏(Rh溶血病常为阳性,ABO 溶血病采用改良法才能获得阳性结果);抗体释放试验使患儿红细胞上致敏的抗体释放以鉴定其类型,可作为确证试验;检测血清中游离血型抗体类型可辅助诊断并初步估计溶血的程度。
【治疗】1.光疗:首选蓝光,双面光优于单面光,可间断光疗或持续照射24~72h,光疗期间注意增加25%~30%的液体量。
新生儿黄疸诊治课件
![新生儿黄疸诊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cf66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8.png)
新生儿黄疸诊治课 件
目 录
• 新生儿黄疸概述 •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评估 •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与护理 • 新生儿黄疸病例分析
01
新生儿黄疸概述
新生儿黄疸的定义
01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 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中胆红 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及 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
及时就诊
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应尽早就诊,排除病理性 黄疸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
注意饮食调整
新生儿黄疸期间应适当控制喂奶量,避免过量摄 入胆红素,同时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利于 胆红素的排出。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不退的 黄疸、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注意保护好眼睛和隐私部位
总结词
本病例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由多种疾病因素导致,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详细描述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由多种疾病因素导致,如感染、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道闭锁等。症状除黄疸外,还包括其他 并发症的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抗感染、保肝治疗等。同时给予适当的退黄药物和光照疗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体格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可以发现 新生儿是否存在其他异常 ,如发热、肝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肝 炎病毒等检测,以确定黄 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 内出现黄疸现象。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 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 值。
皮肤、黏膜及巩膜黄 染,且伴随其他症状 ,如发热、呕吐、腹 痛等。
便的筛查方法。
测量胆红素水平
通过测量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以较 为准确地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