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人教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部编版人教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3b667f4028915f804dc2ba.p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注入精神营养。
中华传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级下册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
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
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又如,选编了《端午粽》作为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及节习俗。
口语交际、“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安排了民间故事《老鼠嫁女》、绕口令《妞妞赶牛》、童谣《孙悟空打妖怪》等,让学生感受传统故事中蕴含的趣味和道理,领略传统语言形式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
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
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梯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在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加以呈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如何安排的呢?教材注重梯度,每一学段、年级,甚至一个学期的前、中、后期,语文学习要素的安排,都是依照深浅程度形成一条螺旋上升的线索。
教师教材分析1
![教师教材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30a8d180b4e767f5acfce53.png)
组织好练 习,进一 步培养计 算能力
重视培养 学生初步 的应用意 识和解决 简单问题 的能力
25
26
27
28
本节课的教学建议
1.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 学习空间。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 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3.这部分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29
领会课标精神 剖析教学内容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17
本册的重点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18
元角分的 简单计算
100以内 数的认识
认识个、 十和百位
用小数 表示单价
数的认识 100以内的 加减法 数的运算 数与代数 常见的量 20以内的 退位减法 认识人民币
图形的拼组
图形与几何
第三单元 P27-P30
通过郊游、 观察星空 朗读诗歌
编写 体例 编排 意图
体会夏天 的美好、 感受夏天 6 的情趣
快 乐 的 夏 天
教学 策略
引导自主识 字、在生活 中识字
通过不同形式 的读,感悟夏 天情趣。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课文内容
识 字 四
7
本课教材的体例安排
导 读
课 题 课 文 插 图
思考题
夏天就要到了。夏天里,会发生哪些 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识字四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 天情形的儿歌。 一幅
5、单元知识结构:
298×4≈1200
21×4≈80
200×40=8000
28×40≈1200
21×45≈1000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26c1eb67ec102de3bd895c.png)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简析新时代的儿童,在春天的雨露下,像盛开的花朵,愉快的生活,茁壮的成长。
他们用鲜艳的红领巾,与明媚的春天,宽阔的大地组成了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
感受生活得甜美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来之不易是本组教材的专题。
“识字6”展现了几幅现实生活得美丽风景图,让孩子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
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是让学生了解“昨天”,让他们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
课文《画家乡》是让学生感受“今天”,让他们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是多么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热情。
诗歌《快乐的节日》是让学生展示“明天”,让学生在展示今天的同时,快快乐乐地拥有美好的明天。
这是一组实施美育的好教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带领学生欣赏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抓住美的语言,获得美的享受;欣赏美的行为,培养美的情操。
教学时,可借助本组导语,引导读目录,让孩子借助拼音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叫草内容,并提示学生围绕“幸福生活”的专题,主动发现、收集有关材料。
学完本组课文后,把这些材料展示给大家,看看谁的收获大。
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绘画比赛,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66个字,会写3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数量词的使用方法,并练习使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识字 6 展现了几幅现实生活的美丽风景图,让孩子感受生活环境的美好。
课文《吃水不忘井人》《王二小》让学生了解“ 昨天” 让他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
课文《画家乡》让学生感受“ 今天” 让他知道伟大的祖国是多么辽阔,多么美丽,激发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激发他热爱自己家乡的热情。
诗歌《快乐的节日》让学生展望“ 明天” 让学生在珍视今天的同时,快快乐乐地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分析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90b0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1.png)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进行分析。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全面梳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教材的主要特点和课程设置。
教材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综合性:教材内容包含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如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2. 渐进性:教材按照年级递进,内容难度逐步增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3. 多样性:教材内容广泛,包括文言文、现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文体和题材的作品。
4. 生活化:教材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5. 有趣性:教材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课程设置概述以下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的课程设置进行的概述:1. 一年级语文教材主要包括基础拼音教学、词语研究、简单课文阅读、绘本阅读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
2. 二年级语文教材进一步拓展了词汇和阅读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3. 三年级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理解和文学欣赏。
4. 四年级语文教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五年级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6. 六年级语文教材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论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以其综合性、渐进性、多样性、生活化和有趣性的特点,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之一。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全面的教材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0b1eb8f705cc1754270924.png)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把握单元训练点:一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分析第一组:.点提示)1主题──多彩的春天( 5想象词语培养语言的形象感。
和诗文描绘的画面,8 ﹡如识字(一),引导学生尝试把个词语读出有声有色的画面。
引导学生观察春天,(可以借助插图,P1春天来。
了,再读词语,感受凝练的语言所描绘的春天。
读词语时,可以有这样的训练:读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春天五彩缤纷的颜色──柳绿花红百花齐放,读哪些词语让你听到了春天欢愉悦耳的声音──莺歌燕舞泉水丁冬百鸟争鸣。
情境的创设,借助语言的渲染,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和立课《柳树醒了》体感)﹡再如,第1,借小柳树P3的生长变化写春天,是一首诗,也是一个童话故事,语段内在有联系,有一种语言的层次美,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稍绿了──柳絮飞了,读诗文时,也要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生动、鲜活的春意。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可以进行删1/23---------换、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领会潜词造句的准确感。
2.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学用语言──表演,本身就有一个吸收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
﹡如P8,第2课《春雨的色彩》,文中三次出现春雨是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什么变化;春雨落在,也有什么变化。
的句式,这样的句式,可设计这样几步训练:①反复读,读充分,体会小鸟眼中的春色。
②角色表演,内化语言。
③进行访说练习,引导学生想象在春雨滋润下,万物还有哪些变化的景象,以此学用语言。
──积累这种语言形式。
3.积累写春的词语、诗句,扩充词汇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
①本单元有四字词语,有古诗,显然,积累的意义很大,可以让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学用,用上其中一两个词语写话。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ca03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c.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引言语文教材是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进行分析,并从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和课文五个部分。
1.拼音部分:教材通过拼音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发音规则和声韵母,为学习汉字打下基础。
2.汉字部分:教材以生活场景为背景,选择一些基础的汉字,让学生通过识字、认字和写字的练习,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
3.词语部分:教材涵盖了一些常见的词语,通过词语的学习,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句子部分:教材以简单的句子为主,通过句子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课文部分:教材选用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和生活情趣的课文,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理解能力。
二、教学方法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兴趣。
1.游戏教学法:教材通过一些语言游戏,如说说唱唱、猜猜画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任务驱动教学法:教材设置了一些任务,如朗读课文、写汉字等,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文知识。
3.合作学习法:教材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学习,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4.归纳总结法:教材提供了一些练习题和习题,帮助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和课文阅读的能力,打下语文基础。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一些口头表达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们的田野》教案及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们的田野》教案及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fe372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2.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我们的田野》教案及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1 课文概述《我们的田野》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阅读理解课文,主要讲述了小兔子和小松鼠从森林出发,来到了田野,并发现了许多新奇事物的故事。
1.2 课文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故事性较强的文章,适合小学生阅读。
文章情节简单,但涉及的生动形象的田野生物景象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同时语文知识点也比较明晰,比较适合作为小学生的阅读材料。
1.3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主题,简单理解课文情节。
•通过阅读,增加孩子们对生物的了解,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熟练掌握日常用语和一些简单的语言结构。
二、教学过程2.1 热身设计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投影或画板将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引导孩子们感觉到这些动物的可爱、活泼和生动。
然后,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对课文进行简单的预热,例如“你看过田野上的动物吗?”“你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吗?”等。
2.2 基础知识讲解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或画板上的绘制来介绍小兔子和小松鼠这两个动物的基础知识,例如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然后,老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共性概念,简单介绍一些相关生物的特点和常见动物的生活方式。
2.3 阅读教学教师为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进行一些基于课文的简单问题引导孩子们认真阅读和理解课文,并在结束时简单强调文本中记述的点。
随后,根据课文中相关的语言和句式,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相关练习,重点训练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4 拓展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加深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老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多元化的小组活动模式,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拓展活动,例如让孩子们进行有关田野和森林的构思绘画等。
三、教学反思《我们的田野》是一节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
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通过合适的热身引导、基础知识讲解、阅读教学、拓展应用等环节,全方位地预备了教学过程,让孩子们对课文的内容和基础知识进行了更充分的了解和学习,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2023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2023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a9e47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5.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特点1. 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 充足体现整合。
2. 安排独立旳识字课,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 大幅度更新课文, 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 更贴近小朋友生活。
4. 改善展现形式, 使教科书成为学生爱慕旳“学本”5. 体现语文与生活旳紧密结合。
(二)、教材内容一年级下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旳编排形式, 共有16个单元, 每个单元大体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种语文天地。
课文编选旳指导思想:除了顾及文体、小朋友爱好、知识等方面,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旳:1.《元宵节》——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2.《家园》——热爱家乡, 热爱生活3.《春天》——热爱大自然, 热爱劳动和劳感人民4.《植物》——热爱自然, 理解植物及某些生长知识5、《动物》——热爱自然, 理解动物及某些生长知识6.《爱惜》——爱惜、保护环境7、《愿望》——合理旳、善良旳个人愿望, 努力实现愿望8、《认真》——认真做事(有一点植物知识)9、《车旳世界》——认识车, 浅显认识社会生活10、《雨》——热爱自然, 互相协助11、《星空》——热爱自然, 理解我国伟大旳科学家, 学一点天文知识12.《朋友》——友谊13、《时间》——爱惜时间, 运用时间14.《丁丁冬冬学识字》——感悟中文15.《长大》——理解成长旳含义16.《快乐》——乐观生活, 助人为乐第二册旳内容较之一册更广泛, 尤其是增多了反应小朋友生活旳篇目, 与学生生活愈加贴近, 同步也注意了保持一册旳趣味性教学目旳。
本册教材中中文旳编排, 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旳原则。
全册规定认识420个常用字, 会写240个在本课或此前认识旳字。
规定认识旳字和规定会写旳字, 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 在语文天地里也安排了少许规定认识旳字。
二、说教学目旳和规定:1. 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多种学习活动, 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措施和方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2.认字423个(下限), 学习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 学习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措施, 综合运用学过旳措施认字, 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旳现代诗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983a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8.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聪明的华佗》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课文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
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
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蛮干。
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
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教法建议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两幅图:一是画着两只羊正在争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图。
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生字中,重点指导读准声母是鼻音的“那”,韵母是后鼻音的“聪、硬、争”。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用——角”“村——对”“公———分”“看——着”“头——斗”2.写字教学写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结构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
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辶”,一捺要长些,托起“文”“那”右半部“了”起笔要比左边低些,“I”向下伸,收笔也较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
“目”字体形窄长,与“”上下对齐。
词句教学“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句中“学徒”指当蔡医生的学生,跟着他学医术。
“两只羊……叫得很凶。
”“斗”是双方互争,谁也不让。
课文中“打架、争斗”都是这个意思。
学生在生活、影视中见过斗鸡、斗牛。
这句话具体描述了两只羊争斗得厉害,暗示了很难拉开。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
”这一想法正是华佗聪明之处。
“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气制止羊打架。
理解这句话要联系上文“斗得很凶”,华佗“七岁”,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开这两只羊。
“得想个办法”,句中“得”读“dei.”,与“斗得很凶”的“得”读音不同,表示必须、需要的意思。
小学语文_人之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人之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e376a587c24028905fc303.png)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老师拿的什么?1张《三字经》,对,看来不少同学都读过这本书,谁能背诵一小节?(学生试着背诵)你们知道吗,?出示2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被称作三大启蒙读物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字经》里的人之初看看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教师板书:《人之初》)出示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课文,圈画生字,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大家读得真带劲,瞧,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能读对他的名字吗?第一关:开火车读,每人拼一个,组词,生跟读。
第二关:去掉帽子,你还能认出她吗?个别读。
第三关,大家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你的识记方法。
大家的办法可真不少,我们来总结一下:出示幻灯片古人造字往往根据所看到的,有时候一个字其实就是一幅画,你看:“善”“教”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太有趣了,只要你善于发现,还会有更多的惊喜等着你。
第四关,生字宝宝叫来了好朋友,你还能认出她吗?开火车读第五关去掉帽子呢?男女生赛读字宝宝想考考大家的眼力,看谁能一眼就读出他?打乱顺序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178161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4f.png)
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心愿”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 4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适合学生阅读。
《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是革命传统故事。
《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表达了儿童美好的愿望,这3篇课文语言浅显,节奏明快,运用反复的表现方法,所描述的内容能唤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儿童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积累词语。
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一任务将贯穿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四个太阳》课后练习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学时要与阅读活动结合起来,并注意在本单元学习中有层次地推进。
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学习中,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并在之后的课文学习中逐步巩固。
继续读好词语和句子的节奏,注意不要连读、唱读、读破句,读好带有感叹号的句子。
根据课文不同,朗读也应有不同要求。
《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求读正确、流利;后3篇是诗歌和散文,语言的节奏比较明快,可以初步尝试读出节奏。
《我多想去看看》中“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反复出现,既是感叹句,又运用反复的表现手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的感受和心情后,读出真情实感。
本单元还要注重积累偏正结构的短语,《我多想去看看》中“弯弯的小路”“美丽的天山”等偏正结构的短语较多,在课后题中明确要求“读一读,记一记”。
2.丛书分析与本单元教材配套的丛书是《春天的歌》中“童年的心愿”这一单元,其中安排了“范文阅读”“组文阅读”“自由阅读”3个模块,共15篇文章。
文章以诗歌为主,散文为辅,内容短小,简单易懂。
“范文阅读”中,《感谢》《黄河的话》对应《吃水不忘挖井人》,让学生联系文本,找出明显信息,体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思想。
一年级下册语文解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77e3b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0.png)
一年级下册语文解读一年级下册语文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语文课程,主要包括了学习字母、拼音、词语、句子以及阅读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一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帮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学习阶段的语文课程。
一、字母与拼音在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字母与拼音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学生将学习到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发音和构词规则。
通过字母与拼音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准确拼读单词,还能够提高对字母的识别能力,为后续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词语和句子一年级下册语文中,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将逐渐增加难度。
学生将学习掌握一些常见的词语和句子结构,并通过练习加深对其语法和意义的理解。
通过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三、阅读与理解在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阅读与理解部分是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
学生将通过阅读文字、图画、简单故事等形式,提高对语文材料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推理等,为日后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
四、作文与写作一年级下册语文中,学生开始逐渐接触作文和写作的训练。
学生将学习写字的基本技能,并开始尝试组织语言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
五、诗词与文学欣赏一年级下册语文的教材还会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简单的古诗词和文学作品。
学生通过欣赏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方式。
总结起来,一年级下册语文的主要内容涵盖字母与拼音、词语与句子、阅读与理解、作文与写作以及诗词与文学欣赏等方面。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的系统训练和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家长和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d84b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e.png)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与理念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观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其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
二、教材内容与结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课文、词语、儿歌、故事、阅读等内容。
结构上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旨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能了解社会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字词的认读、句子的理解和运用、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知和领悟抽象的情感和道理,以及如何在听说读写各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五、学生发展与创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故事创作、写作练习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听说读写实践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听方面,可以通过听录音、听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说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方面,可以通过朗读课文、阅读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方面,可以通过抄写、仿写、创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七、语言文字规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姿势、笔画顺序、书写速度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树及喜鹊小学语文王欣怡
![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树及喜鹊小学语文王欣怡](https://img.taocdn.com/s3/m/f5293f28ad51f01dc381f144.png)
部编人教语文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树及喜鹊小学语文王欣怡《树和喜鹊》教材剖析(一)教材解读1. 教材特色的讲解。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显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以后这里有了很多树、很多鸟窝、很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
跟着画面的不停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为集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 6 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叙述一个画面,构造相像,条理清楚,语言简短。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 2、4、6 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组成一段,句式同样,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脉络,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再词语的运用上采纳了频频的手法,第 1 自然段中连续用 3 个“只有”,第 5 自然段中先后用了 2 个“叽叽喳喳”;句子齐整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再第 2 自然段“孤单”的下边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词语的意思。
2. 教材地点的讲解: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指引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累积“以前、叽叽喳喳、安寂静静”等词语;二是学习经过想象画面、领会意理朗诵。
(二)学习目标: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识“窝、孤”等 9 个生字,借助灯谜学习“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
重点指导“招呼”的读音,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不一样读音并会组词。
正确书写“单、居、招、呼”等 6 个字,要点指导“招”的提手旁的写法和“呼”中最后一笔弯钩的书写。
2. 正确朗诵“只有、鸟窝、孤单、种树、都有、街坊、招呼、快乐、安寂静静”等词语。
经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认识“孤单、街坊”等词语的意思,累积“以前、叽叽喳喳、安寂静静”等词语,拓展 AABB 式词语。
3.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读准“一”的变调。
经过想象画面、领会意理朗诵好课文,读出树和喜鹊先孤单后快乐的感情变化,感觉语言的节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第五单元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59cc7425c52cc58bd6be47.png)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下面我从课标、教材和教学建议几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语文这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以及具体的实施建议等内容。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一问题。
在新课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了“语文素养”这一概念。
提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素养一词的提出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教给学生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还必须注重我们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提升以及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以课标中又着重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说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
(一)学段目标与内容此外,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应达到什么目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目标都做出具体的要求。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今天我说课的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属于新课程标准1-2年级的第一学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每一学段目标从大的方面共列举了五条,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小学低段的五项目标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是第一、二项目标,即“识字写字”与“阅读”。
(课件)关于识字与写字中,在情感态度方面:1-2年级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在知识能力方面:提出多认少写的策略。
在写字上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a466d4b9f3f90f76c61ba0.png)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有趣的汉字,多彩的春天,我们都有好品质,动脑筋想办法,感悟奇妙的汉字,有趣的自然科学,快乐的夏天,灿烂的民族文化。
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而且,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除去两组“识字”课。
剩下的6组课文中,每组都有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合在一起成新字,添“口”歌,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对对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必学课文共29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面貌一新,包括四个栏目:语海畅游——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我的采集——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能说会道——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
全册要求认识420个常用字,会写24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
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
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下面就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项内容提出具体建议。
一、识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420个要求认识的字,240个要求写的字。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小学语文_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dbfb1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52.png)
《四个太阳》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四个太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8课。
本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同样,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只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主题来编排,《四个太阳》这篇教材就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学生分析一年级的学生非常熟悉太阳及一年四季的特点,对太阳与四季的联系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由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情景去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然后在读中理解本文是非常容易的。
另外本班学生学前教育较好,思维敏捷、活泼,想像大胆、奇特。
设计理念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的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
新课程低年级的语文教材就新增了许多善于培养学生想像力的课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重点、难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读“挂、街”等13个生字,学写“园、因”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体会作者想像之美,并仿照课文进行创造想像,用口语表达自己喜欢的太阳。
教学流程一、绘画激趣,导入新课,开启想像之源。
上课伊始,教师跨越学科界限,让学生动手画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
鼓励学生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学生对画太阳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通过绘画引入新课,开启学生的想像之源,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为学习课文及课后想像说话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大全三生石编辑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一、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
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
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具体内容及授课安排:单元主题具体内容建议授课时数1多彩的春天识字1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3邓小平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春晓村居语文园地一12—15课时2家庭生活识字212—16课时5看电视6胖乎乎的小手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语文园地二3保护环境识字3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12—15课时4快乐的夏天识字413古诗两首所见小池14荷叶圆圆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四14—18课时5动脑筋想办法识字5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1称象语文园地五11—14课时6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识字6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24画家乡25快乐的节日语文园地六11—15课时7我们都有好品质识字7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两只小狮子28小伙伴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13—16课时8我们身边的科学识字8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的手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34小蝌蚪找妈妈语文园地八14—19课时选读课文1春风吹2好孩子3象鼻桥4咕咚5小猴子下山二、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1.认识550个常用汉字,会写250个汉字。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说明:朗读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当然,在朗读中还应适当抓一点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4.初步学习默读,逐渐养成默读的习惯。
5.重视和加强语言的积累,在生活中学语文。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教学本册教材安排了550个要求认识的字,250个要求会写的字。
多认少写,既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
识字写字任务主要安排在课文的后面。
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
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力求每次写的几个字有一定的规律。
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另外,每个语文园地里也安排认几个字,用“我会认”的图标标示,并以生字条的形式体现。
教学策略:●本册安排的55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
在教学时,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
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有的识字知识、方法来认记这些生字。
学生的认记方法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当小老师的方式。
●在识字要求上,一是要求要适当,二是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
识字的第一步,可以放低要求: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就算认识。
从第一学期期末提供的测查意见中,可以体现我们的这一观点。
因为,大量识字的目的是为了尽早阅读,在阅读时认识即可。
这样,实际上是先求模糊识记,不要求记忆每个汉字的细节,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可以注意到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
要要求认的字中,如果有新出现的偏旁,要提示学生注意。
只要依靠上下文连读,尽管并非字字识透,但可以进行阅读,就达到了提早阅读的目的,并且通过阅读还可以复习汉字,巩固识字。
●另外,不能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个个清。
对某些学生,应当允许他们慢一点。
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如何巩固识字就成了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复习、巩固工作,防止回生。
教材重视写字教学。
与第一册识字完全分开不同,每课要写的5-6个字都是本课中出现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规律。
如,第二课要求写的六个字中,有两个8单人旁的字(你、们)两个绞丝旁的字(红、绿),两个草字头的字(花、草),便于教师分类指导,便于学生领悟书写规律。
总之,本册写字的编排,力求体现写字本身的规律。
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对字形要有十分清晰的识记,一笔不误。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严格按照笔画顺序书写,另外要掌握好汉字的间架结构,注意每一部分在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教师指导写字时要做到细致入微。
另外书空也是练好字的一项基本功。
●生字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
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在读书过程中的独到感受,让学生在朗读中自悟、自得。
●训练朗读时,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唱读现象。
听录音、教师范读、配阅读、分角色朗读都是很好的方法,既可以有效地纠正唱读现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鼓励学生出声朗读,再读中传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模仿动作,以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如,《两只小狮子》一文中那只勤快的狮子练功时的动作:滚、扑、撕、咬;《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表达各种动物尾巴活动的动作:摇、甩、摆等,以上动作都可以让学生用身体语言灵活的表演出来。
●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要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画面,并能按照自己所想说出图上所要表达的内容。
●另外,教科书所附的5篇选读课文,可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风吹》可在教学第一组“多彩的春天”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用来训练朗读能力;可以用作朗读检测的材料;也可用作朗读比赛、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
选读课文体现弹性,可灵活处理。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指导他们选择好的读物,给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这也是巩固和扩展识字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3.语文园地的教学审查意见:“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综合性、趣味性强。
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
如我的发现,能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特点,主动探究规律。
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也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我的发现名称已经显示出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的意图,在教学时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乐于跟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这里发现的识字方法运用于今后的识字学词之中。
日积月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复习巩固生字。
教师可以创造多种形式,激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
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要有布置、有检查、有交流。
有了相应的具体措施,才能有效的工作,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口语交际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专题,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策略:●口语交际的教学,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
在口语交际课之前,有的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际欲望,自由无拘无束地参与。
●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意观察和倾听,要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给予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更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气勃勃、极富动态性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
●课前,要明确交际内容。
交际中重视规范语言,既重视要交际得起来,又重视每个人的发言要有内容,有质量,不能过于简单。
说得要有内容,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因此,口语交际并不排斥独自(讲述)的训练。
●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展示台主要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
教学策略:●以识字的展示为例,这种安排,沟通了语文课堂和生活的联系,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大舞台。
联系生活进行识字教学包括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二是鼓励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报刊杂志,让孩子打开一个无声而精彩的世界。
这是尽快识字追求的境界,只有当学生从阅读中尝到乐趣,他才会更主动地识字,字识得越多,越有利于顺畅地读,并使阅读成为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根据展示内容,教师要提前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收集好相关的资料。
如,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
甚至可以直接把孩子带到校园里,带到街道上,引导他们实地认识身边的汉字。
方式方法可以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灵活多样。
4.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难点。
以竞赛的方式安排在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中。
在此之前,语文园地五安排了认读大写字母。
教学策略:在教学语文园地五之后,教师可以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引导孩子学会音序查字法。
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调控,可以提前分散指导,以降低指导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
本册尚未系统安排写话,但教师可作必要的引导,使孩子有话想写,乐于写。
话不在多,在于有这种愿望,这种要求。
对于有写话积极性的同学,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
鼓励学生写自己想写的话。
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也可以用拼音或图画代替,还可以话配图……总之,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通过指导语文学习,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做人的基础,而且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