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幅未成现实的地图:美国解体之后竟这样
张文木新著《战略学札记》
张文木新著:《战略学札记》1.1953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胜利的意义是极其深远的。
它不仅将美国抵到三八线以南,同时也使苏联看到中国军事力量的不可战胜,从而放弃了在雅尔塔秘密条约中获得的并为蒋介石承认了的在东北的利益。
1953年1月,就在朝鲜战争即将签订停战条约的前夕,苏联将从赤塔到满洲里经哈尔滨最终至大连港这条贯穿苏联远东关键利益线的中东铁路无偿移交中国。
此举不仅将中国北方的安全线——在蒋介石时期的中国东北方向的安全线一直游移于山海关一线——大幅北移,更重要的是,它也使独立不久的外蒙古通往海参崴和辽东半岛出海口关键陆上通道从苏联控制区转入中国手中。
朝鲜战争胜利给中国带来的这一意外成果对蒙古的发展和中蒙两国的未来关系定位有着如何估计都不会过高的意义。
对此,我们真要感谢毛泽东及其战友们,感谢他们为中华民族所做的这一伟大贡献。
2.历史上取得胜利而又失去胜利并为胜利所毁灭的例子,远比取得胜利并巩固胜利的案例要多。
因此,最好的战略不是仅能取得胜利,而是能巩固并消化胜利成果的战略。
3.制定战略最忌讳的是大而无当:其目标如天女散花,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能忽视;战略制定者眼中要么全是朋友,要么都是敌人,要么到处都是危险,要么到处都是鲜花;战略无时间空间限制,或战略适用时间过长(比如千年),空间过大(比如宇宙),对象过泛(比如人类、动物)。
这样的战略一般都因过于空泛而不可实施。
4.现代意义上的海军,并不是一个兵种,它是上至外空下至深海的国家战略性武装力量向海洋的延伸。
5.如果将制海权比喻为“输液”,那么制陆权就是“吃药”,“输液”能以更快的速度通过血液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
血液就是人体的“海洋”。
观察各关键海峡的货运量——这相当于中医的“号脉”,则可看到相关国家的“身体健康”状况。
6.地缘政治版图的对称型破碎是大陆政治大规模持久动荡,以及由此产生的某种文明失传的主要原因。
比较四大文明古国,最先毁灭的是位于地缘政治版图破碎地带的中亚巴比伦文明;同样也正是地缘政治版图的对称型破碎才使欧洲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策源地。
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
斯皮克曼“边缘地带论”的现实意义及启示尼古拉斯·斯皮克曼(1893年-1943年),荷兰裔美国人,地缘战略学家,被称为“围堵政策之教父"。
斯皮克曼修改了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刷新了麦金德的思想,在理解战后的世界框架方面,尤其对理解当今世界形势上,比麦金德的思想更具参考价值。
“边缘地带”思想,不仅对战后美国对外大战略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当今处在边缘地带的国家而言,无论在政治上还是战略上都具有更多现实借鉴意义。
1 斯皮克曼的地缘权力观斯皮克曼认为,位于心脏地带和西方势力控制的沿海地带之间的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才是世界权力之争的关键所在,这一边缘地带包括欧洲近海地区、中东、小亚细亚、伊拉克、阿富汗、印度、西南亚亚、、东南中国、朝鲜半岛以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未来的世界政治格局竞争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并成为统治沿海地带的关键地区。
对于世界强国来说,边缘地带而不是心脏地带更关键,心脏地带虽然可以主宰欧亚大陆,但面向海洋的大陆边缘地带,才是与外界联系的中心。
边缘地带确实有着更为实在的世界权力特征,这一地带人口众多、气候适宜、自然资源富饶、工业生产能力极强,在它的周围有“一条与整个所谓海权国家聚集区相联接的环绕大海的交通线”,海陆交通发达。
纵览目前世界形势,处于大陆边缘的中东动荡不安,朝鲜半岛紧张对峙,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局势紧张,这一切使得斯皮克曼对大陆边缘地带及其地缘政治意义的认识,具有更多的当代关联性,体现当今边缘地带在世界政治格局竞争中的突出地位。
斯皮克曼和摩根索、基辛格一样,身体里流淌着现实主义血液,他认为地理就是一切,地图的冷酷性和随之而来的空间斗争从未停歇。
他认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不存在中央权威来维护法律和秩序,所有国家都必须在斗争中寻求自我保护。
斯皮克曼认为“权力均衡”会比某霸权主宰全球更具“安全性”,他还谨慎地将“权力均衡”与“自然律法和基督教伦理”相提并论,因为在他看来,二者都可以用于维护和平。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课件 (共36张PPT)
【中国】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 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 二,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俄罗斯】
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 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俄罗斯X-65巡航导弹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5.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 发展。
两极格局解体后,国际形势的主流是 和平与发展。冷战后,国与国的竞争,从两 极格局时期的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 意识形态和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 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 争。和平力量增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局面 逐渐形成。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3、美国奉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美国借“民主”推行霸权
陆海空,“维护世界 和平”的美国军队无
处不在
克林顿曾宣称,20世纪圆了美国的梦想,21 世纪将是“美国的世纪”;到2015年前将没 有哪个国家能对美国构成全球性挑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地
插手别
区
国事务
冲
突
●相关史事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于劫 持3架飞机,分別撞向组约的 的的标志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 双塔大楼和美国国防部所在地 五角大楼。恐怖分子胁持的第 四架飞机坠落在宾少法尼亚州 。这一事件导致世贸双塔倒塌 和五角大楼严重受损,3000多 人死亡或失踪,经济损失达数 干亿美元。
环
为干涉别国内政,对主权国家动武制造借口,使
《全境封锁》现实场景原型对比一览
《全境封锁》现实场景原型对⽐⼀览
《全境封锁》中的曼哈顿可是⾮常⼤的,然⽽跟现实中的曼哈顿有什么不同⼤家知道吗?今天笔者就为⼤家带来了全境封锁现实场景原型对⽐⼀览,⼩伙伴们想不想看看我们战⽃过的区域原型呢?下⾯我们⼀起来见证吧。
今天混进了封锁中的曼哈顿,希望能开⼏个箱⼦拿材料做武器,⼀到曼哈顿就直接到了⾏动指挥中⼼街对⾯
看这样⼦基地的改造⼯程已经开始了...
这门开的位置好像有点不对啊...
哈德逊⼚,⽆法进去,说我太低不够推荐等级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rewriting american history课文总结
rewriting american history课文总结我们这些成长于50年代的人总以为美国的历史教科书是亘古不变的。
对于儿时的我们来说,历史书就代表了事情的真相,因为它们是美国历史。
这不仅因为在我们读到这些书的时候,我们尚未意识到书上印刷的并不意味着事实,至少不是事实的全部,而是因为和其他书比起来,历史书看起来更权威。
一卷卷厚重的书本字斟句酌、严谨慎重、呆板无趣,就像中国皇帝一样遥不可及。
老师们对这些书充满了尊敬,而我们则唯唯诺诺地每周背诵一个章节来表达我们对它们的崇敬。
然而今天,历史教科书已然发生了变化,有些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再难找到以前教科书的一丝踪迹。
时下的一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美国历史开始于一个黑人牛仔男孩乔治·麦克琼金的故事。
1925年一个寒冷春日的清晨,麦克琼金骑马经过新墨西哥州的一条荒凉的林间小道,他发现了一堆骨骸和石器工具,科学家们后来证明这些骨骸和石器属于一万年前的印第安文明。
书中写道,科学家们据此认为至少两万年前南北美洲就出现了人类。
在介绍来到美洲的欧洲探险家们之前,该书先讨论了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印加文明以及“文明”一词的含义。
另一本为五年级学生撰写的教科书则以一位田纳西州国会议员亨利·B·冈萨雷斯的民族身份认知之旅开篇。
在冈萨雷斯10岁那年,他的老师告诉他,他是一个美国人,因为他出生在美国。
但他的祖母却反问:“这只猫是在烤炉里出生的,那难道它就是个面包吗?”在讲述完冈萨雷斯先生最终上了大学和法学院的故事之后,书中的解释是“大熔炉的观点并未像某些人所预期的那样取得成效”,而且如今“有些人认为美国与其说是一个大熔炉,倒不如说是一个沙拉碗”。
可怜的哥伦布!他如今成了个小角色,不过是美国历史里一个跑龙套的。
即使有些书没有把他的画像替换成玛雅庙宇或易洛魁族面具,这些书也不认为是他发现了美洲,甚至不认为是欧洲人发现了美洲。
书中认为在哥伦布之前,维京人就已经发现了“新世界”,只不过此后的欧洲人或许遗失了地图或忘记了这些地图的存在,在之后的500年中再没有想起来要穿越这片大洋。
谷歌地图是怎样炼成的:揭秘谷歌地图的制作过程
谷歌地图是怎样炼成的:揭秘谷歌地图的制作过程9月11日消息,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资深编辑亚历克斯·马德里加尔(Alexis Madrigal)日前发表长篇文章,独家披露了谷歌地图服务的制作过程以及该服务幕后的Ground Truth项目。
以下为文章全文:谷歌地图的幕后制作有一个专门项目为“Ground Truth”在每幅谷歌地图(Google Map)的后面,都有一幅制作过程更为复杂的地图。
这种地图对于网民的查询要求至为关键,但网民却无法看到这类地图。
这种深层次地图包含了各处地点的更多综合信息:街口驾车禁止左转、免费高速公路、公路限速和交通状况等等。
在你向谷歌询问驾车出行路线时,谷歌就会调出这些数据,然后对数据加以分析再向你返回相应答案。
上周期间,谷歌向我展示了该公司的这种内部地图,并演示了其制作过程。
谷歌地图的幕后制作有一个专门项目名称,为“Ground Truth”(简称GT)。
这也是谷歌首次对外演示GT项目的工作原理。
在谷歌业务演进的关键时刻,该公司进一步扩展自身规模。
谷歌最初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其主要收入来源为文本搜索广告,即在搜索结果页面发布与用户查询要求相关的广告内容。
后来移动服务大行其道。
如此一来,搜索者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已能够与搜索内容本身处于同等重要位置。
面对这种市场新趋势,谷歌有了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并为此建立了相应生态系统,并成为唯一能够同苹果iOS相抗衡的产品。
而且谷歌的业务扩张也有着很好理由。
假如说谷歌的使命就是对全球信息进行有序整理,那么其中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将全球的真实世界信息全部搜集起来,并能够让网民们使用且真正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
谷歌地图高级产品经理曼尼克·谷普塔(Manik Gupta)对此表示:“如果你关注一下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就会发现,真实世界的大量信息尚未完全被发布到互联网上。
为了满足网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4幅地图里的美利坚成长史: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
4幅地图里的美利坚成长史: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疆域变迁图:地理扩张与一个现代国家的成型在1492年以前,美洲还是印第安人的家园。
今天的美国境内仍生活着约150万至200多万印第安人。
他们曾过着自由、快乐且有尊严的生活,然而自欧洲的殖民机器碾压而来以后,他们险些被吞噬殆尽。
在“地理大发现”的岁月里,一群群来自欧洲的探险家和殖民者,怀着能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新起点、建立新家园、获得新财富的欲望,成群结队地涌入北美。
在征服新世界的过程中,欧洲文化在北美的旷野中悄然发生变化,一个新民族、新社会、新国家、新制度伴随工人农民的劳动号子、青年学子朗朗的读书声、社会精英的响亮宣言和窃窃私语、凄厉的枪声和喊杀声,出现在了人类的历史舞台之上。
而承载这一切的,便是崭新的美利坚文明。
美国本土疆域的形成美利坚文明甫一诞生就表露出对土地和财富的惊人胃口。
1776年7月4日美利坚宣布独立时,只有北美东部的一块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的狭长土地。
几年以后,通过铁与血的搏杀,美利坚文明不仅赢得了战争,还从前宗主国英国那里夺得了密西西比河以东、从五大湖到墨西哥湾的大片肥美土地。
1803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以1500万美元的低价从法国人手里购得广阔的路易斯安那地区。
此后,美国的扩张一发不可收拾。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通过强取豪夺、鲸吞蚕食,富庶的佛罗里达、一望无垠的得克萨斯、秀丽的俄勒冈、多山的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终年严寒的阿拉斯加、充满热带风情的夏威夷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岛屿先后落入美国人之手。
美国的版图也由此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成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大的五个国家之一。
它的自然资源、宜居面积、地缘环境更远远优于其他国家。
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美国也完成了由殖民地向现代国家的转型。
18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其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邦联条例》,令美国走上了现代宪政之路。
随后,它颁布了一系列《土地法令》,初步确立了在新获领土上分配土地、组建政府的方针与程序。
六年级15课中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有哪些
六年级15课中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的事例有哪些这篇文章给我们介绍了三个有关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事例。
事例1: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助手不小心将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冲洗以后发现花瓣变红,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花草受酸或碱作用会改变颜色,从而只做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事例2: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住院无聊看世界地图,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凸出部分和非洲西海岸凹陷部分相互吻合,于是他阅读了大量的文献通过米歇尔逊蚯蚓分布整理了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事例3:俄裔美国睡眠专家阿瑟林斯基通过儿子睡觉眼珠转动这一现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
2、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选做:生活中有类似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事例吗?和同学交流。
点拨: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有的同学在考试之后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学得不好,就发奋学习,把不会的问题弄懂,争取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就是亡羊补牢';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出人头地,两三岁就让孩子练习体操,有的孩子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影响了身体的发育,这就是揠苗助长。
3、二年级《开满鲜花的小路》有哪些美好的礼物呢?指的是什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关鲜花的童话故事。
它告诉我美好的事物才是最好的礼物。
教育学生要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赞美美、分享美。
那么课文中中美好的礼物指的是什么?有哪些呢?文中美好的礼物指长颈鹿寄给鼹鼠先生的花籽。
因为花籽也是快乐的种子,长颈鹿把快乐传递给鼹鼠,鼹鼠无意间把快乐传递给了大家,所以说是美好的礼物。
能够给他人带去快乐,能够温暖人心的礼物就是美好的礼物,如:为环卫工人送水,参加植树养树活动,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寒冬收到热心人捐送的棉衣,为劳累的妈妈端来一盆热热的洗脚水《开满鲜花的小路》以童话故事的方式讲述了邮递员黄狗给鼹鼠先生寄送包裹,结果包裹破了,鼹鼠先生不知道是什么。
春天到了,沿路开满了鲜花,大家觉得真美,赞扬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素材:美苏冷战中苏联为何最终落败【推荐】
从六张地图上看,在美苏冷战中苏联为何最终落败1945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是参战国中唯一一个实力没有受到削弱的国家,大发战争财,实力暴增,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而原来的世界强国英国实力大为削弱,法国德国已经变成一片废墟。
幸亏美国及时推出马歇尔计划来扶持欧洲各国,英法德的经济才得以迅速恢复。
苏联的情况则更为糟糕。
苏联最为富庶的地区是二战主战场,破坏严重,急需资金和人力重建。
战后苏联在东欧虽然有一帮小兄弟,但是它们不但帮不了苏联,还需要苏联的输血帮助。
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苏联不可能主动挑战美国和西欧各国。
苏联甚至不希望德国分裂,因为一个统一的德国更有能力偿还苏联的战争赔款。
美国和经济迅速恢复的欧洲为了对付苏联,成立了北约,从北欧到南欧形成一道防线,在欧洲把苏联锁的死死地。
从以上地图来看,虽然看似苏联块头大,但是经济、工业实力不如西欧各国之和,更何况西欧的背后还站着美国。
从地形图上来看,苏联和东欧各国处于东欧大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军事并不占优。
这也是二战前期德国很快打到莫斯科的重要原因。
当然西欧各国更畏惧苏联的钢铁洪流,但幕后大哥美国不怕。
美国本土远隔重洋,苏联只有少数洲际导弹可以到达美国。
世界首枚洲际导弹是苏联人在1957年发明的,研制成功距离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可以量产,成本也要比中程导弹高很多。
美国在西欧各国部署了大量的中近程导弹,尤其是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中程导弹,不但威胁苏联的欧洲部分,甚至可以威胁到苏联的乌拉尔工业区。
苏联处于劣势,最终引发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谈判,美国撤出了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导弹。
除了军事威慑上的力量对比,双方拥有的经济区、战略纵深和盟友数量和质量更能影响冷战结果。
打仗就是打后勤,经济实力直接影响战争结果。
虽然不能把“冷战”等同于战争,但是“冷战”的扩军备战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甚至比热战还要多。
因为热战三五年即可以分胜负,而“冷战”需要扩军备战几十年,对于经济处于劣势一方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2.在美国的中文古地图
在美国的中文古地图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02期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中文地图从明、清时代的刻、绘本传统舆图到20世纪百年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实测地图,以至最近几十年的航空、航天照片,数目多达几万幅,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文地图最丰富的图书馆。
其中最为珍贵的中文舆图特藏,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人们很难窥其庐山真面目。
著名古地图研究专家李孝聪教授于2002年6月至10月深入该馆,对中文舆图特藏作了认真的调查、梳理和研究,本刊特独家披露这次难得的调查结果。
《宁郡地舆图》局部: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彩绘本,未注比例,用艺术性的鸟瞰式形象描绘浙江省宁波府城的街道建筑布局。
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地图典型的表现形式,在地图中反映出绘制者的兴趣所在。
借助这幅传统城市地图,能够判断出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结构。
根据地图的色彩与画法,推断其绘制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宁波向外国商人开放之前。
清摹绘本《海疆洋界形势全图》长卷局部——雷州半岛图及左侧注记。
其注记内容为:“如海安下廉州,船宜南风,上宜北风也。
”目前国内外很多摹绘本海岸图都脱“上”字而致语句不通,该图则提供了准确的表述。
《黄河工程全图》官本彩绘呈送折:清光绪二年(1876年)完成,为纸本色绘长卷,红绢背封,贴黄签墨书图题,签书“及字第十五号”,加盖关防红印。
图卷从右向左展开,以黄河从上游流向下游的右岸为图的上方,方位标于图卷四缘。
图中描绘了河南省武陟县至兰阳县间黄河北岸的堤、埽、坝、埝、河防营堡的位置及修筑情况。
凡抢修工程处贴红签,总计21处;同时描述该段黄河顺堤补厢或埽工施工地段工程的长度,押盖满汉文关防红印,以防止贴红脱落后不知工程的位置。
2002年3月,英国退休海军潜艇军官加文·门兹(Gavin Menzies)利用古地图推测中国明朝郑和领导的远洋舰队,比哥伦布早71年实现了环球航海。
这一带有轰动效应的“发现”,使得学术界对古地图的价值又有了重新认识。
统编版九下历史 第六单元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多极化趋势: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 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 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 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 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 化方向发展。
世界 多极 化趋 势的 发展
美国: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对世界格局 产生了重大影响 俄罗斯:致力于国家复兴
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 不断扩大
不结盟运动:冲击着两极格局
中国主张: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
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 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 不干涉别国内政。
课堂小结
冷战后的世 界格局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目的:维护美国世界霸主地位 霸权主义 表现:轰炸南联盟,伊拉克战争
影响: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新的世界格局虽然尚未形成,但出 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 样的新特点?国际社会为建立新的国际秩 序作出了哪些努力?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霸权主义: 美国为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加
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 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 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 起了不结盟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 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 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 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ppt(18张PPT)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 苏联为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 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 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 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 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
(2)时间:1961年 (3)意义: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
(1)科索沃战争:1999 年3月—6月,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 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的阿 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 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 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3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化做废墟的中国驻 南斯拉夫大使馆
许杏虎和朱颍夫妇 邵云环
地区冲突
坚定奉行独立自主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
的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上海合作组织
时间:2001年 成员国:中俄哈吉塔乌 地点:上海 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作用:加强与周边的关系,维护 国际及安全稳定。
金砖国家会议
“金砖四国” 首次会晤:2009年,俄
一超VS多强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欧盟
日本
结合所学,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及 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
欧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建 立“一个和美国平起平坐的欧 洲大陆上的超级大国”。
——欧盟委员会 前主席普罗迪
日本谋求常任理事国的新闻标题
欧盟:摆脱美国依赖, 发出自己的声音
日本:谋求政治大 国图地1位
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对:
在国际关系中弘扬
文明冲突论
《文明冲突论》“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什么新东西要说的话,他就应该保持沉默。
”——塞缪尔·亨廷顿一、倍受争议的亨廷顿塞缪尔·亨廷顿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物。
和他接触过的人总爱用“腼腆”、“学究气”、“不善言辞”这类语言形容他,而读过他书的人却会发现另一个亨廷顿,他思想犀利、咄咄逼人、似乎总想挑起争论。
塞缪尔·亨廷顿1927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旅馆业杂志的出版商,母亲是一位短篇小说作家。
他的外祖父是当时美国颇有名气的“掏粪刊物”(专门揭发政界、商界丑闻内幕的杂志)《麦克卢尔》的合作编辑。
亨廷顿很早便显示出了自己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才华,他16岁考入耶鲁大学,两年半之后因为“成绩特优”而提前毕业。
随后他在美国陆军服了一段时间兵役,接着又从芝加哥大学获得政治学硕士学位。
在1950年,年仅23岁的亨廷顿又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毕业之后便留校任教。
1957年,刚到而立之年的亨廷顿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士兵与国家》。
在这本书的第一篇书评当中,批评家就指责这本书有军事主义色彩,让人联想起墨索里尼“信仰、服从、战斗!”的口号。
在60年代,哈佛大学一些激进的学生在得知亨廷顿曾经在约翰逊政府内任职的消息后,占领并焚烧了他办公的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有人甚至在他的寓所门口涂上了这样的标语:“战争罪犯居住于此。
”尽管在亨廷顿的同学之中有基辛格、布热津斯基这样的政界名流,他的学生之中也不乏福山、扎卡里亚这样的当代精英,但是他本人却不愿在媒体上抛头露面。
人们很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看到亨廷顿的身影,他不是那种“媒体学者”,他的学术声誉是靠着17本著作和一系列论文建立起来的。
他毫无疑问是学术界的圈内人,他曾经出任美国政治科学学会主席,又是著名的《外交政策》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但是他在写作的时候却宁可把自己当成一个圈外人,故意以一种刺激那些最终会评判自己著作的专家们的方式讨论问题。
盘点美国所购买的领土 几乎相当于半个美国
盘点美国所购买的领土几乎相当于半个美国美国建国时,疆域仅限于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面积只有94万平方公里。
但是,我们知道美国现在的领土是963万平方公里,领土扩张了惊人的十倍。
在这中间,除了战争,金钱是获取领土最常用的手段。
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美国向西扩张,首先面对的是法国拿破仑手中的路易斯安那州。
由于法英战争迫在眉睫,急需现金,也为了让美国遏制英国,拿破仑大笔一挥,将这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以1500万美元的总价一次性卖给了美国。
从西班牙手中购得佛罗里达西班牙可谓老牌帝国,但却每况愈下。
面对新美国和强大法国的压力,只能一步步退让。
西班牙被法国入侵后,佛罗里达鞭长莫及。
终于在1819年,美国以500万美元买下了面积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佛罗里达州。
从俄国手中购得阿拉斯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面临割让领土换和平的问题,而阿拉斯加就在英国殖民地加拿大旁边。
如果英国人以此为跳板进攻俄罗斯,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视土地为生命的俄罗斯忍痛将阿拉斯加170万平方公里以720万美元卖给了美国。
从墨西哥手中购得一半土地墨西哥的不幸在于离美国太近。
在美国的威逼利诱下,被迫买卖了将近一半的领土。
1848年,美国象征性地支付了1500万美元,得到了包括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州在内的近1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然后在1853年,美国以1000万美元买下了美墨边境近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丹麦手中购得维尔京群岛美属维尔京群岛,是美国海外属地,为美国“未合并领土”,面积达344平方千米,之所以叫“美属”是因为这个群岛的另一部分属于英国。
1917年,美国花了2500万美元从丹麦手中得到维尔京群岛。
就这样,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只用了5000多万美元就攫取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战役图文攻略
终于通关所有虫群之心战役,普通难度的成就还算好拿,但是发现有一些困难的成就比较困难(也许是我水品太次),但是在网上找了很多也没有找到全面的成就讲解。
这里总结洗星际2虫群的所有成就(普通难度和困难难度,残酷的没啥技巧全靠个人水平),以便于新手和成就党们参考,写的不好,请轻喷。
第一次玩的话建议:尤摩捷-卡迪尔-泽洛斯-查尔-外太空-天矛太空站-克哈的路线;剧情应该为:尤摩捷-查尔-卡迪尔-泽洛斯-天矛太空站-外太空-克哈的路线尤摩捷:无法选择凯莉根技能及兵种突变进化;查尔和卡迪尔:刀锋女皇形态凯莉根,能使用35级技能;泽洛斯:人类形态凯莉根,能使用20级技能;外太空:信念关卡为刀锋女皇形态凯莉根,能使用50级技能,有朋如此无选项;天矛太空站第一关能使用凯莉根50级技能,后两关及克哈战役能用60级技能;废话少说,正文开始第一关神勇小白鼠本关有四个成就:1、神勇小白鼠。
完成本关。
2、大力鼠。
摧毁35个警戒机器人。
3、白鼠赛跑。
10分钟完成普通难度本关。
4、疯狂冲刺。
困难难度下,10分钟之内摧毁3座重工厂。
本关图片:本关攻略:关卡开始,接受维勒安的测试。
1:将工虫突变成孵化所。
它能产生虫苔和幼虫,虫族只能在虫苔上造建筑,而各兵种都须从幼虫阶段进行转化。
2:指挥工虫收集水晶。
3:生产一只王虫,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补给单位。
为了达成本关的两项成就,建议至少生产两只王虫。
这样有较多的兵力分组行动,减少通关时间。
4:将工虫突变为孵化池。
有了它,就可以将幼虫变成异化虫了。
维勒安打算结束测试,凯莉根则不打算停下来,决定小小的戏弄他一下,于是生产出一些异化虫攻破实验室的壁垒。
指挥异化虫冲到地图(1)处解决5只哨兵机器人,这里最好将队伍划分两群来攻击不同的目标,提高效果,解决完会补充一批异化虫。
★本关的额外目标,是释放3只隔离槽里的异化虫,隔离槽的位置标记在地图(A)位置。
在地图南端和西北端的发电机,释放隔离槽(1/3)里的异化虫。
二战美国参战打了多久 [一幅地图使美国参战]
二战美国参战打了多久 [一幅地图使美国参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希特勒的战车将欧洲的一个个小国碾得粉碎,强大的法兰西也经受不住希特勒铁蹄的蹂躏,在贡比涅森林屈膝投降。
然后,希特勒集中了20__多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不列颠大空战”,大批德军云集英吉利海峡,准备实施横渡海峡的“海狮行动”计划。
在德国飞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国航空工业中心考文垂被夷为平地,伦敦等大城市也炸成一片瓦砾。
大英帝国危在旦夕! <br/> 但是,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此时却还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气氛之中。
到1941年10月,欧洲的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华盛顿的国会山上,仍被孤立主义情绪所笼罩,罗斯福总统提出的援助英国的议案一再遭到否决。
<br/> 美国佬何以如此沉得住气?原来,美国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尝到了“中立主义”的甜头,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再次出兵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
<br/> 1941年10月27日,在庆祝美国海军节的午餐会上,罗斯福总统突然宣布,他获得了一幅希特勒政府绘制的附有说明的中南美洲地图。
这幅地图明确地将中南美洲14个国家的疆界重新划定:阿根廷和巴西的领土都扩大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巴拿马则被合并成一个受希特勒控制的“新西班牙”国家;与美国利害攸关的巴拿马运河以至整个拉丁美洲,都被纳入纳粹德国的势力范围;墨西哥湾成为德国油港基地……这幅地图表明,希特勒的刺刀即将伸进美国的“后院”,德国轰炸机将随时飞临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
<br/> 这幅地图一公布,美国人再也沉不住气了。
按照“门罗主义”的原则,谁统治欧洲他们可以不管不问,但现在却居然有人要把战火烧到他们的屁股上来,他们可就不能再稳坐钓鱼台了。
于是,全国上下群情激愤,纷纷谴责希特勒的罪恶行径,要求美国国会和政府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在强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国会山上那些顽固的孤立主义议员,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br/> 11月初,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废除了1935年通过的《中立法案》,决定在北大西洋对德国潜艇进行公开的战争行动,为英国的运输舰队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幅未成现实的地图:美国解体之后竟这样地图是这样一种事物——它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也可以告诉我们世界可能但却未能变成的样子。
江湖遠人译于微信号十五言的文章告诉大家下面这些地图都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我们的世界并非维斯特洛(Westeros)或中土世界,但是,隐藏在这些地图背后的计划与假想却从未变成现实。
欢迎欣赏这些地图,虽然它们背后的世界并不存在,但你却可以想象另一种可能。
一战争计划(1)红色战争计划——入侵加拿大1927年日内瓦海军军备限制会议之后,无仗可打的美国海军显然已经对上世纪20年代的和平与繁荣感到了厌烦,于是他们决定把大英帝国作为自己的假想敌,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档案显示,“红色战争计划”于1930年为美国战争部所批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解密。
该计划假定英国将会发动对美战争,当时英国海军实力略强于美国,而陆军则强出更多,因此战略的关键是——首先进行必要的防御,直到更为强大的美国工业足够支撑起一只能对英国进行封锁的海军。
但是,保卫美国的最佳方式应该是发起先发制人的进攻,而进攻的目标则是当时还为英国所领属的加拿大,行动的代号为“深红”(Crimson)。
(2)没落行动——入侵日本本土在美国人向广岛和长崎丢下两颗的原子弹逼迫日本投降之前,美军曾经计划对日本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行动代号为“没落行动”(Operation Downfall)。
整个计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做“奥林匹克行动”(Operation Olympic),是由10个师在九州岛南部海岸进行登陆作战。
九州成为攻击目标一是因为在那里登陆可以得到来自冲绳的空中支援,而九州一旦落入美国人之手,这座岛屿就将变作空军基地,为进攻东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小王冠行动”(Operation Coronet)提供支援,而后者的规模更为庞大,计划投入的兵力超过14个师。
(3)东部总体规划——东欧的纳粹化阿道夫•希特勒曾预计自己能够在军事上击败苏联并重新征服中东欧,于是他制定了“东部总体规划”这一可怕计划。
地图中虚线以西所有“被征服领土”上的原住居民都将被有计划地以屠杀、奴役以及驱逐到西伯利亚等方式予以清除,而他们的土地将属于德意志移民及其后裔。
在虚线和乌拉尔山脉之间,即莫斯科以东的俄罗斯中部地区,会处于德国人的军事统治之下,以防止俄罗斯国家以任何形式重新崛起。
莫斯科城则会变成一个大湖,因为德国人打算拆除一座大坝引发洪水来淹没莫斯科。
在现实中,希特勒的军队被苏联军队阻截在了离莫斯科很近的地方,虽然残酷的战争又持续了三个半年头,但希特勒失败的命运在莫斯科郊外便已注定。
(4)苏联进攻奥地利和意大利这张地图是中央情报局在1970年获得的,其中描绘了华约组织企图通过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基地武力进攻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奥地利虽然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国家,但在冷战中保持着名义上的“中立”,而且在结束盟军占领之后也没有加入北约,但意大利则是北约成员国。
这份计划似乎是预想穿越中立的奥地利对可能防御相对薄弱的意大利西北部地区发动闪击。
(5)齐默尔曼电报1917年,德国人预计无限制潜艇战将促使美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于是德国外交秘书阿瑟•齐默尔曼向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发出了一份加密电报。
该密电指示大使,如果美国对德宣战,应促使墨西哥政府同德国结盟,条件是德国将向墨西哥提供资金援助,以支持其依靠军事行动收复70年前在美墨战争中失去的领土。
这张地图反映了齐默尔曼的建议: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将被并入墨西哥(红线是1845年以前的墨西哥领土边界)。
但是这份密电被英国人通过海底电缆截获,在破译了电文之后,他们将密电的副本交给了美国人。
齐默尔曼密电内容一经公布,便在美国社会激起了轩然大波,要求美国参战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促使美国在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
于此同时,墨西哥政府也意识到凭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击败美国,于是他们拒绝了德国人的提议。
二假想的政治改革(6)得克萨斯州一分为五随便哪个得州人都会跟你说(比如我老婆、我以前的室友或者我在Vox的同事凯尔西•麦克金尼)——得克萨斯有权单方面宣布一分为五。
不过这事儿当然不会发生,去看看美国宪法第四条第三款你就知道了,不过琢磨琢磨还是挺有意思的。
当然,要实现分立自然会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蒂米•亨特-基尔莫(Timmy Hunter-Kilmer)在这张地图里提出的方案。
按照他的想法,得克萨斯州有四个主要城市——休斯敦、达拉斯、圣安东尼要和奥斯丁,每个城市都应该以自己为中心建州,虽然这样一来第五个州就只能分到西北部地广人稀的乡村地区。
(7)加利福尼亚州一分为六2013年12月,风险投资家蒂姆•德雷珀(Tim Draper)向人们介绍了由他提出的把加州一分为六的建议,而且他还希望把自己的建议作为公民表决提案提交议会投票。
按照其官方的说法,把大州分成小州将使政治变得更为民主且更在行政上容易治理,不过在反对者们看来,把最大的蓝州(民主党占优势的州)搞得分崩离析,很明显就是为了增强共和党的实力,而且这也可能为新立的“硅谷州”强制推行减税政策创造了机会,这样富裕地区的居民就再也不会为该州的低收入地区提供财政支持了。
不论德雷珀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他的方案因为没能征集到足够的签名而宣告搁浅。
(8)美国各州,人口均等假如美国的50个州按照各州人口均等的原则重新划分州界,那么美国的行政区划图会变成什么样子?应该就是尼尔•弗里曼(Neil Freeman)所画的这个样子,这个假想同时也是一项改革选举人团制度的建议。
从党派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一提议在选举人团层面上是有利于大佬党(共和党)的,例如,内特•科恩就曾计算过,如果按照这幅地图来计票,米特•罗姆尼将以微弱的优势赢得2012年总统大选的胜利,尽管他的民众选票会比现实中减少四个百分点。
(9)某位俄罗斯教授关于美国解体的想象俄罗斯的伊戈尔•帕纳林教授在1998年预言:美国将在2010年解体!这一预言后来被俄罗斯媒体宣扬了好几年(虽然改了改具体时间),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由于美国遭遇金融危机而俄罗斯经济却趁着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机会走高,美国解体论又开始被媒体拿出来炒作。
帕纳林教授就曾经设想,在经过一段混乱时期及内战之后,美国将一分为四,每个分裂出来的地区都将与不同的外国势力结盟。
肯塔基、田纳西和南卡罗莱纳将同东北部各州自然联合,多多少少保留了一些那个人们曾经熟悉的美国社会的样子。
这位教授的想象就像是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心态的一扇橱窗,让我们了解到这些极端民族主义者在想什么,在他们眼中俄美地缘政治竞争可能会是个是什么样的结局。
三公共建设计划(10)奥巴马的高铁计划2009年出台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包含了一项金额达110亿美元的政府开支计划,被用于升级美国城际客运铁路,提高其运行速度与载客量。
不过政府还有另外一项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建设连接美国东西海岸的高速铁路。
拜登副总统于2011年2月公布了计划中的部分线路,并且申请了530亿美元的投资来启动这一工程。
不过这项计划最终被国会否决,虽然计划中的某些项目颇具价值,但这个铺得实在太大的摊子,反而凸显了美铁的先天性薄弱。
建造一条从杰克逊维尔到哥伦比亚——或者从默里迪恩到伯明翰、从小岩城到德克萨肯纳——的铁路虽然在政治上有利于东西部的联合,但这些地方不论公路还是航空都不存在过度拥堵的问题,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建造高铁——有这个必要吗?(11)NAFTA超级高速公路所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超级高速公路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而且也从来没有人制定修建这样一条公路的计划。
不过穿越美墨、美加边境,以及连接美国南北方的高速公路是真实存在的。
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时不时地寻求赞助来扩建或修缮这些公路(以及与之并行的货运铁路)。
一些阴谋论者认为,NAFTA高速公路不过是一个更庞大的计划中的一部分,而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废除美国的主权,以北美联盟(North American Union)这个阴谋产物取而代之。
(12)LOMEX这幅上世纪60年代后期的地图描绘了罗伯特•摩西(Robert Moses)的下曼哈顿快速路(Lower Manhattan Expressway)计划,而这项计划如果实现就会毁了纽约城。
通过拆毁苏豪区的大片建筑来建造一条连接布鲁克林和新泽西的10车道高速公路是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不过由于改项目最终黄了,本来要被拆除的区域又重新恢复了生机。
整个20世纪中叶,拆毁街区建筑建造市内高速公路,鼓励人们放弃市中心的生活搬迁到市郊的想法风靡一时。
曼哈顿虽然幸免于难,但曼哈顿以外的四个行政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部分的美国城市都在那个时代被高速公路建设工程搞得伤痕累累。
(13)抽干东河汽车的发明带来了新的标志性问题——交通拥堵,于是《流行科学月刊》在1924年提出了一项大胆的方案来解决纽约城的拥堵困境,即“抽干东河”。
按照他们的方案,河水被排干后,河床上将架起“甲板”似的东西,市政厅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物将被搬到“甲板”上面,其下中空,用来走车。
这些生活在爵士时代(Jazz Age)的人们还计划修建今天看来规模浩大的连接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与皇后区的城市快速路。
负责交通管理的纽约市警察局警官约翰•哈里斯(John Harriss)被任命负责这项计划,他呼吁建设两座大坝,其中一座建在“地狱之门”附近以防止哈德逊河的水流进东河盆地,另一座则靠近曼哈顿大桥,同样是用来封闭河床。
(14)卡塔拉工程(Qattara Project)埃及的卡塔拉低地(Qattara Depression)靠近地中海,和安大略湖一般大小,平均深度低于海平面200米。
卡塔拉工程源自德国水利工程师弗雷德里希•巴斯勒(Friedrich Bassler)的一个脑洞,他的想法是:挖一条连通地中海和卡塔拉低地的运河,把海水引入低地,用大约十年时间使低地的水深与海平面基本持平,由于这一地区属于沙漠性气候,低地内的水蒸发迅速,蒸发使水平面降低,而水平面一降低海水便会倒灌,这样一来,水位差产生的流量便可用来发电。
与此同时,新形成的“卡塔拉盐湖”也将把荒无人烟的荒漠变成富有生机的渔业社区。
然而,挖掘运河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相比微乎其微,因此这个计划从未变为现实,不过中情局再某个时期内对该计划还保有兴趣,当然其目的还是为了把冷战中和苏联走得很近的埃及拉到自己这一边来。
(15)北美水电联盟(North American Water and Power Alliance)阿拉斯加水量丰富但实在太冷,不适合农业种植,而美国大部分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地区又十分干旱。
上世纪50年代,美国陆军工兵队设计了“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案——利用“和平的”核爆炸让几条阿拉斯加的河流改道,让它们穿过落基山脉流入科罗拉多河与黄石河,由此带来的流量将被用于美国西南部的灌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