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个家庭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高校宿舍文化创建之我见
高校宿舍文化创建之我见作者:欧仁辉杨凯王晓同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6期摘要: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
宿舍文化不仅关系校园和谐稳定,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
高校要高度重视宿舍文化创建,并把宿舍文化创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关键词:高校宿舍;宿舍文化创建宿舍是大学生共同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
宿舍文化不仅关系着校园和谐稳定,而且还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
目前,高校部分宿舍存在同学关系不和谐、学风差、卫生差等问题。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就要把宿舍文化创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建宿舍文化。
笔者根据十几年的宿舍文化创建的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宿舍文化创建:一、创建安全型、和谐型宿舍目前,大学生大都是95后,思想活跃、个性鲜明。
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很多同学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没有在宿舍集体生活的经历,不知道在宿舍里如何跟同学们和谐相处。
大学生血气方刚,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产生各类矛盾。
近年来,宿舍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引发了许多校园悲剧(如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警醒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
新生入学后,高校要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群体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修身、容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防止因宿舍人际关系紧张而引发矛盾、甚至发生恶性安全事件,做到防范未然。
举办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的情景剧大赛,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演绎、让宿舍成员学会换位思考,增进宿舍同学彼此的友谊,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宿舍同学的归属感。
高校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宿舍排查宿舍安全隐患,包括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大功率电器等危险物品,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矛盾,及时化解学生矛盾,消除安全隐患。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换做一般人,也许就很识趣地闭嘴了,曾国藩偏不,他不但要说,还要使劲儿说。
他公然上书给咸丰皇帝挑毛病,说他“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不求实际"、"言而无信".这根本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啊!好吧,曾国藩如愿以偿地被嫌弃了,皇帝把他的折子直接进废纸篓,这个人也就雪藏了。
渴望做大事的曾国藩只好寻了个外差,离开北京。
这也是他训练湘军的开始。
到了地方,曾国藩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用他的no zuo no die的节奏继续得罪人。
他不尊重过行政程序,视地方官员如无物,毫不顾忌人家的面子。
官僚体制内最可怕的就是帕金森症候,谁都讨厌有个能干的人搅乱秩序。
你可以当好官,但是你不能妨碍我们当懒官。
曾国藩得罪了这些养尊处优的地方要员,无数次被人穿小鞋。
另外,练兵就得用钱。
那时候湖南的八旗兵甚至有兼职做理发师、修鞋匠的,就因为军人工资太低了。
曾国藩练兵舍得给钱,高薪。
可是高薪出自哪里呢,去哪里筹钱呢?曾国藩又造船又招兵的,四处想办法筹钱,惹得地方大员眼红。
好哇,你搜刮民脂民膏,我们也上!就这样,曾国藩一番好事儿又办了坏事儿,引得人神共愤,被人告状告到了咸丰那里。
皇帝更不待见他了,找了个借口,把他从京二品降到三品。
为什么曾国藩吃了败仗恨不得跳水自杀?他被逼的!他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实事儿,可惜他不懂为官之道,做人太直太楞!他的情商远没有财商高。
至于后来他是如何成为封疆大吏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我不赘述。
比起后来那些"慎独"、"隐忍"、"内圣外王"的成型理论,我更喜欢探求曾国藩形成这些理论的过程。
他当年是那样一个愣头青,竟然能够打磨掉身上的利刺,成为一个"牙齿打掉或血吞"的忍者神龟。
凡成大事者,忍字心间绕,自控能力必须一等一地强。
曾国藩强到什么程度?他几乎每天都要写日记,剖析自己的每一件小事,真真做到"三省".张宏杰在书里记录了一个小段子,说曾国藩恨自己"好色".多看了美女几眼,就要在日记里骂自己"大无礼"、"直不是人,耻心丧尽";中午闲来无事不想看书,跟媳妇嘿咻了一下,竟然也要在日记里骂自己"真禽兽矣".那些一看日剧就熬通宵、一打游戏就收不住手的潘磕信们,你们还好意思说命苦只能赖政府吗?考验人的,除了困境,还有顺境。
曾国藩自省自律的故事_曾国藩励志故事
曾国藩自省自律的故事_曾国藩励志故事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
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曾国藩励志故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
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
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
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曾国藩孝敬父母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写道,“父母大人金福万安……阿胶两斤,高丽参半斤……”,托人带回湖南老家,以略尽人子之孝。
曾国藩后来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些东西当然唾手可得,但在道光二十四年,他还是个翰林院编修,是个穷京官,弄到这些东西并不容易。
特别是在他的家书中,将阿胶与高丽参并列,而且阿胶位居高丽参之上,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以阿胶为难得的滋补上品,甚至比名满天下的高丽参还难得。
后来曾国藩的家书中,屡屡出现寄赠阿胶的字句,阿胶成为曾国藩为父母尽孝的最好方式。
那么,阿胶对老年人的滋补功效,在医理上有何依据?对老年人来说,健康长寿是子女的最大期盼,那么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内经》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能长久”。
很显然,气血虚衰是衰老的根源,延缓衰老,就要从气血两字入手。
曾国藩家训演讲版
曾国藩家训今天我要讲的《曾国藩家训》,是从百家讲坛郦波老师的讲解中学到的。
主要有14部分,分别是谁来拯救笨小孩、无一日不读书、撑起两根穷骨头、养得胸中一种恬静、最败人的两个字、小家里的大智慧、养活一团春意思、人但有恒事无不成、居官以坚忍为第一要义、用人必先治人、用人四部曲、作育人才以图强、无愧于兄弟、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在开始讲《曾国藩家训》前,我想先简短的介绍下他的个人履历。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勇毅侯,谥曰文正。
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更多的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
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此后,连考两次会试不中。
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
从此之后,他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
曾国藩家训名言四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四句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国藩可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他的家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就像一座宝藏,其中有四句名言那真是让人越琢磨越有味道。
第一句“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这话说得可太实在了!就拿我邻居家来说吧。
老李家那可是个大家庭,以前过得紧紧巴巴的。
为啥呢?家里人花钱没个节制,今天买个这,明天买个那,而且一家人都懒懒散散的,不愿意干活。
结果呢?家里的日子是越过越差。
后来啊,老李不知从哪听来曾国藩这句话,就像被点醒了一样。
他开始要求家里人节俭起来,每一笔开销都要算计着来。
而且每个人都得干活,孩子们做家务,大人出去挣钱。
嘿,没过多久,他家的日子就慢慢变好了。
这就像种地一样,你要是又懒又乱挥霍种子和肥料,那地里能长出好庄稼吗?肯定不能啊!只有精心照料,不浪费资源,才能有个好收成。
你想想,要是一个家庭又勤俭又勤劳,怎么可能一直贫贱下去呢?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嘛。
第二句“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这是啥意思呢?我有个朋友小王,他和几个伙伴一起做小生意。
一开始啊,赚了点小钱,小王就想自己多拿点,觉得自己功劳最大。
结果呢?他那些伙伴心里就不舒服了,觉得小王太自私。
慢慢地,这个小团队就开始有矛盾了,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这就是不懂得“利可共而不可独”的下场啊。
再说说“谋可寡而不可众”,我表哥以前想创业,他那个想法刚冒出来的时候,就到处跟人说,今天找这个朋友商量,明天找那个亲戚商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说这么做,那个说那么做,表哥听来听去,自己都迷糊了,最后创业的事儿也没搞成。
你说这是不是像一群鸟在叽叽喳喳地给一只想南飞的大雁指路,最后大雁都不知道往哪飞了呢?第三句“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我同事小张,整天就爱说别人的坏话。
这个同事做事慢了,他就说人家没效率;那个同事和领导关系好,他就说人家是拍马屁。
其实啊,他自己身上的毛病也不少。
他这么做就是在掩盖自己的短处呢。
曾国藩为人--圆融之道
曾国藩为人--圆融之道曾国藩为人-- 圆融之道原文地址:曾国藩为人--圆融之道作者:觉之即忘曾国藩认为: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因此,处世也必须刚柔并用,以圆融为做人的基本原则。
圆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它告诉我们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凡事留有余地,把握好事物的度,灵活处理意外情况,让自己在任何情况都能游刃有余。
1、刚柔并济方可成事曾国藩语录: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译文:天地间的规则,在于刚柔并济,不可以偏废任何一方,太柔软则没有力量,太刚硬则容易折断。
曾国藩认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成就大事。
他指出,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不是从自立自强做起,即成为圣贤的,他们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因而才能够独立不惧,坚定不移。
纵观历史上诸多圣王贤相、功臣名将、圣贤哲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他们身上不乏刚毅挺拔之气,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概,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一种坚不可摧的自信。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刚”。
刚是一个人的骨架,靠着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于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难险阻,才能超越常人战胜恐惧、悲观、消极和畏难苟安的心理天敌,才能使人体生命之潜能无限地释放出来。
人若无刚则无以自立,若不能自立则无以自强。
刚,是人类生命运动中最大的源泉,否则,生命则变得无动力、无价值、无意义。
曾国藩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的训导,因此,曾国藩认为“倔强”二字不可少,功业文章都必须有这两个字贯穿其中,否则会一事无成。
他早年在京城做官时,甘愿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争斗,就具备了挺然持立不畏强敌的精神,他也因此而处处受排挤,经常成为舆论讽喻的中心,遭遇了诸多曲折磨难。
他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过刚则易折,易折则无以达到自强之目的。
他在秉承祖训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达到自立自强之目的。
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才会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
曾国藩家书经典语句摘抄
⼠⼈读书,第⼀要有志,第⼆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尽,不敢以⼀得⾃⾜;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见识也。
有恒,则断⽆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不可。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凡⼈做⼀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望那⼭。
⼈⽽⽆恒,终⾝⼀⽆所成。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唯天下之⾄诚能胜天下之⾄伪;唯天下之⾄拙能胜天下之⾄巧。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家勤则兴,⼈勤则俭,永不贫贱。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胸襟⼴⼤,宜从“平”“淡”⼆字⽤功,凡⼈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胸怀⽇阔。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古来豪杰,吾家祖⽗教⼈,以“懦弱⽆刚”四字为⼤耻,故男⼉⾃⽴必须有倔强之⽓。
惟数万⼈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
弟能养数万⼈之刚⽓⽽久不销损,此是过⼈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劳苦为第⼀义。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君⼦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后不忝于⽗母之所⽣,不愧为天地之完⼈。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勤俭节约,未有不兴。
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天下古今之庸⼈,皆以⼀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皆以⼀傲字致败。
——曾国藩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曾国藩曾国藩语录:1,讨⼈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须从平淡⼆字⽤功。
4,⽆实⽽享⼤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必须有倔强之⽓。
9,困⼼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多躁者必⽆沉毅之识,多畏者必⽆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慷慨之节,多⾔者必⽆质实之⼼,多勇者必⽆⽂学之雅。
——曾国藩观⼈四法:讲信⽤、⽆官⽓、有条理、少⼤话。
曾国藩文集《治军篇》原文、翻译及解析
曾国藩文集《治军篇》原文、翻译及解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曾国藩文集《治军篇》原文、翻译及解析【导语】:治军篇绿营之兵败不相救【原文】今日之兵,极可伤恨者,在败不相救四字,彼营出队,此营张目而旁观,哆口而微笑。
曾国藩故居及家史课件(敏艳)
二、走进曾国藩故居
(一)故居富厚堂
富厚堂座落在双峰县荷叶镇(旧属湘乡), 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整个建 筑像北京四合院结构,包括门前的半月塘、 门楼、八本堂主楼和公记、朴记、方记3座 藏书楼、荷花池、后山的鸟鹤楼、棋亭、存 朴亭,还有咸丰七年曾国藩亲手在家营建的 思云馆等等,颇具园林风格,总占地面积4 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富厚堂 的精华部分是藏书楼,曾藏书达30多万卷, 系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书楼之一。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心里 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 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 从知道。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 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 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 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 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 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四)曾国藩(曾国藩家训)如何 教育“官二代”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咸丰六 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他写信给九岁的儿子曾 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 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教育九岁的儿子 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 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而后,曾大人直接教育儿子如何做:“尔年尚幼, 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 可间断,早晨要早起……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则入德之基也。”读书与做人,实质是相容并包的。 通观曾国藩的一生,其言传身教对于曾氏家族的儿 孙成才,以及家族可持续发展都奠定了扎实基础, 值得今人借鉴。
你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缺失!
你挣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缺失!孩子一生要经历的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其中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
父母要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要重视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的3个关键,父母在忙也要读一读。
1陪伴曾经有位小学生在《我的爸爸》这篇作文中写道:“爸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长大了。
”短短一句话却道出了当下无数父母的心酸与无奈。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有些父母不懂的如何陪伴孩子,即使孩子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依然是“留守儿童”的状态。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过,父母早期的陪伴与爱,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底色。
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内心更阳光自信,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通常更内向。
有位教育专家也说过:“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父母陪伴身旁,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支持的正能量。
”也就是即使和孩子在一起,却没有给与高质量的陪伴。
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错过陪伴孩子,于孩子于自己都将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给与孩子高质量的陪伴,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2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优秀的习惯。
好习惯决定好人生,尽早培养孩子的习惯,对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父母在孩子还小时,紧抓学习成绩,这种做法本质上没错,但是长远来看,却是舍本逐末的。
教育孩子要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重视孩子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的培养。
以下三个习惯必须尽早养成:01、自觉学习的习惯有调查研究发现,有30%的孩子到了学龄仍然做不到自觉,总要父母不断督促,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边写作业边玩耍等等。
学习不自觉,孩子会逐渐走向厌学甚至辍学的道路。
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培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爱上学习,才能主动学习。
再者,学习光靠孩子的自觉是不够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要在该立规矩的时候和孩子做朋友。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一)文/李菲张宏杰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他的这本书在普通的传记叙事之外也带着一定的学术感觉。
作为一本研究曾国藩的专著,本书内容丰富、体系严密。
尽管部分章节有凑字数和重复之嫌,但瑕不掩瑜。
本书体系上分三个部分。
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这部分实际上就是对曾文正一生的概述,读完这部分,对曾的生平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左侧面:一生收入和支出,这部分是全书最学术的地方,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
作者通过讲述和计算曾公在不同阶段的收入与支出侧面反映了晚晴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弊端,以及朝廷内外腐化成风的现实,以小见大;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如果前面两部分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立体化的曾国藩的话,那么这一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曾文正。
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也让曾公从"轻狂"走向了"成熟".这个成熟,自然有些讽刺之意。
作者说:真实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尘世中,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
的确,六十二年的人生旅程折射了当时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现实:朝廷垂垂不如当年,满朝文武只知自保或苟且或依然不知所谓的穷究理学,京城内外腐化不堪,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太平作乱……乱世如此,偶尔出现的个别心怀天下的人也"前仆后继"的被当时的黑暗"规则"侵蚀、腐化。
仅仅少数人在实现自己抱负之时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衷:林则徐一生自诩清廉不阿,然而任巡抚期间也曾大量收受"陋规"银子;曾文正常言自己"不靠当官发财",然而也在不断行贿,甚至纵然过属下公开贪污……这些丑相原因何在?源于制度的阴谋与懒惰。
曾国藩经典语录
曾国藩经典语录篇一:曾国藩经典名言100句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人生六戒五勤 曾国藩
人生六戒五勤曾国藩人生六戒五勤——曾国藩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
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
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
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
”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
”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画出了可这种人的精神肖像。
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
这些劳动主题的作文素材,值得收藏和积累
(一)劳动主题的名言佳句1.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禅宗理念)2.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牛顿)3.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4.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
最渺小的人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人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
(路遥)5.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
(马克思)6.成功=艰苦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7.在生命所有的季节播种,喜悦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
(毕淑敏)8.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和贫困。
(歌德)9.穿着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衣服,哪里还有贫穷可言。
(梭罗)10.假如没有劳动这个压舱的货物,任何风暴都会把生活之船翻掉。
(司汤达)11.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
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12.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13.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
(雨果《悲惨世界》)14.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
(王小波)15.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达芬奇)(二)劳动主题的典例和观点1.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曾这样教导家族子弟: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2.劳动者内涵正在不断被拓宽今天,劳动者的内涵被前所未有地拓展。
网络主播、职业电竞选手、健身私教、梦想规划师……这些之前很少见的工种被创造出来,同时也催生了这个时代新的“人生赢家”。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一直不愿读晚清这段历史,也不愿了解那时代的人物。
毕竟这是段国势日渐衰弱、列强虎视眈眈、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屈辱历史,读来让人心情沉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这边书,竟然有种相见很晚的感觉。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郦波教授评说的曾国藩家训,没有古代汉语的生涩难懂,并且尊重历史,把曾国藩家训的精髓剖析的深入浅出,最适合我们这些古代文学功底薄弱的大众阅读,现代教育专家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原来我们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
一书在手,所有的家庭教育问题、提升自身修养问题都已迎刃而解。
时间关系,只是阅读了上部,已是感觉受益匪浅。
感触较深的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读书改变命运曾国藩出身于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如何能够成为晚清一代鸿儒呢?读书是一个重要因素。
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
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这三条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二、自省的力量曾国藩一生不仅“无一日不读书”,他修身养性的功夫更是值得后人称道。
32岁的曾国藩,写下了有名的《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写下的那夜起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历程,他几乎是非常完美的做到了,也是曾国藩最惊人的地方。
他自己总结为一个字-----恒。
曾国藩有句名言“人但有恒,事无不成,”这种恒心和毅力,试问有谁能望其项背?这种自省的精神和毅力,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三、高超的家教水平曾国藩的治家也很有名,八字格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即是他治家的宝典。
曾国藩教育子女的三个方法
曾国藩教育子女的三个方法包括:
1. 勤俭持家:曾国藩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培养人格的摇篮。
他教育子女要勤劳节俭,注重培养自立自强的品质。
他强调“勤俭持家”,即家庭成员要勤奋努力,节约开支,保持家庭的稳定和繁荣。
2. 读书明理:曾国藩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读书是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
他教育子女要认真读书,掌握知识,明白道理。
他强调“读书明理”,即通过读书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 诚实守信:曾国藩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
他教育子女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诈。
他强调“诚实守信”,即做人要诚实守信,不失信于人,不欺骗他人,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这三个方法在曾国藩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曾国藩名言16个字
曾国藩名言16个字1、“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 这16 个字体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呀!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坦然接受,不抗拒;对于还未到来的,不刻意去期盼,免得徒增烦恼;在做事情的时候,专心致志,不被其他杂念干扰;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不再留恋,也不纠结。
这种态度多好哇!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 这告诉我们呀,看问题要有宏观的视野,但做事要从细微处入手。
和大家在一起时,要注意说话,别啥都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守住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诱惑。
你说是不是很有道理?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 不看重钱财,就能把人聚集在身边;严格要求自己,就能让人信服;心胸宽广,就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凡事自己带头,就能引领他人。
这可都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啊!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哎呀,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有才能的人,懒惰会让普通人失败,骄傲会让有才能的人失败,这可真是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勤奋和谦逊呐!5、“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 利益要分享,不能独占,不然会失败;谋划事情,参与的人不能太多,人多了容易泄露机密。
这在生意场上或者做大事的时候太重要啦!6、“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 一直能获利的事别去做,大家都争抢的地方别去。
因为一直获利可能有问题,大家都抢的地方竞争太激烈。
这是在教我们要懂得避开风险和竞争过度的地方呢!7、“人该省事,不该怕事。
人该脱俗,不可矫俗。
” 我们应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事,但遇到事也别怕;应该超脱世俗,但不能故意违背世俗。
这是让我们保持清醒和独立呀!8、“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 受不了贫穷,就不能培养好的品德;受不了委屈,就做不成大事。
这是不是很有鞭策的力量?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一生的格言,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曾国藩一生的格言,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的心念,是最难控制的。
所以,内省就成了第一步的功夫,善念也罢,恶念也罢,首先要能够省察清楚;然后才谈得上第二步的功夫:“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
”而要清楚地察知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心静”又是前提。
一个人若是天性恬静,自知极明,则没有话说;若这一方面的禀赋有所不足,则不得不借助于静坐等手段,以牢锁心猿,紧拴意马。
宋、元以后,许多儒者都试用过这一办法、曾国藩也不例外。
一个人若要慎独,其前提是心静,假如欲火炽然,心粗气浮,则慎独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曾国藩对这一点有很深的理解。
他在这一年l O月27日的日记里说:…静‟字功夫要紧。
大程夫子是三代后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
王文成亦是…静‟字有功夫,所以他能不动心。
若不静,省心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静坐目的在于心性修养上的提高。
我们今天亦有许多人学静坐,且名之曰“气功”,但也多半是求一些身体上的效应,这是很低的一个层次,曾国藩能够很快从这一层次突破出来,与他深厚的理论素养和高远的人生理想有关。
初学静坐,自然如初学骑马,或初学驾车一样,功夫很不容易上路的。
我们且看看曾国藩蹒跚学步的足迹吧:初3日:“一早,心嚣然不静……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意;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14日:“因心浮,故静坐,即已昏睡,何不自振刷也!‟‟l 9日:“饭后,会客一次,静坐不得力。
‟25日:“昨日今日,俱无事出门,如此大风,不能安坐,何浮躁至是!静坐功夫,须是习熟,若不勉强苦思,更说甚?”28日:“起,杂思,静坐半时,不得力。
一个家庭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曾国藩说,看一个家庭的兴败只看三个地方: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一个家庭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本文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曾国藩:一个家庭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第一看:
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
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第三看:
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条遗嘱:
一、慎独则心里平静
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
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
三、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
四、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
倘若农夫织妇终年勤劳,才能收获数担粮食数尺布,而富贵人家终日安逸享乐,不做一事,却每餐必是美味佳肴,穿必锦衣绣袍,
高枕而眠,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幸的事,鬼神也是不赞同的。
这样怎么能长久呢?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的遗嘱对其子孙后世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才承荫出仕,从事外交;曾纪鸿一生钻研数学;孙子曾广钧中进士后,终老翰林;曾孙、玄孙辈中大都出国留学,曾氏后代子孙没有一个加入到行伍之列,甚至也极少有人出仕。
曾家后裔恪遵先祖遗言,远离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政界、军界,洁身自好,大隐于世,实现了曾氏"长盛不衰,代有人才"的遗愿,倘若曾国藩九泉有知,也定会捻须颔首微笑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