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合集下载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财务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操作。

它是指在固定资产购置或者组建完成以前,为了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将未付款的固定资产暂时估算为已购置并入账,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

对于企业而言,在实际操作中合理使用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可以为企业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缩短资产入账周期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可以缩短资产入账的周期,减少企业在资产购置方面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由于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较为繁琐,需要进行设备选型、供应商选择、价格谈判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相对比较缓慢。

而使用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企业可以预先将资产入账,并在资产购置完毕后通过“固定资产清册”等方式进行更新或调整,从而降低固定资产管理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二、提高财务准确性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可以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在资产购置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供应商拖欠付款、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设备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资产入账产生影响。

通过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操作,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便于资产管理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便于资产管理,能够减少资产登记工作,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清册等方式,对暂估入账的资产进行快速更新和审核,实现资产管理的便捷化和高效化。

在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财务处理中,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估算依据要准确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依据应该要准确、可靠。

企业在进行暂估入账操作时,应该按照资产的实际成本和已有的相关信息进行计算和估算。

二、及时审核更新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操作后,应该及时进行审核和更新。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及时对暂估入账的资产进行更新和审核。

三、避免重复记账总之,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缩短资产入账周期、提高财务准确性、便于资产管理等。

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减值及折旧纳税调整与会计处理一、固定资产减值当期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税法规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间与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资产损失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

[基准1]顺达公司2021年12月购得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价8000万元,预计采用10年,预计天量残值为零。

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

自2021年起至企业利润总额均为2000万元,2021年末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4760万元。

企业适用于所得税税率33%,不考量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固定资产已加固定资产=800×3=2400(万元)计税基础=8000-2400=5600(万元)固定资产资产减值=5600-4760=84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工作的会计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00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400000展开所得税财务会计处置时,顺达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工作无法在应纳税所得额中计入,应当将其做为灰鳍减至暂时性差异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化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2840万元(2000+840),缴税所得税为937.2万元(2840x33%)。

2021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760万元,计税基础为5600万元(8000-2400),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以减免暂时性差异,证实税延所得税资产277.2万元(840×33%)。

如何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如何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如何进⾏固定资产暂估⼊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固定资产暂估⼊账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估价⼊账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如何在税前扣除,税法上却⽆具体的规定。

店铺⼩编通过案例,分析资产估价处理⽅法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

案例:甲公司以出包⽅式建造⼀幢办公⼤楼,2010年8⽉1⽇达到预定可使⽤状态,其⼯程预算造价1800万元,施⼯⽅已开具发票⾦额1500万元。

因施⼯⽅暂未提供⼯程决算报告,甲公司按1800万元估价⼊账。

2011年7⽉,施⼯⽅提供竣⼯决算报告,其实际造价2029万元,双⽅均确认,施⼯⽅⼜开具了⾦额为529万元的发票。

假设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使⽤寿命均为20年,残值率为0.甲公司执⾏《企业会计准则》。

分析:(⼀)2010年1.2010年8⽉,办公⼤楼投⼊使⽤借:固定资产18000000贷:在建⼯程180000002.2010年9⽉-12⽉,每⽉计提折旧⽉折旧额为18000000÷(20×12)=75000(元)。

借:管理费⽤75000贷:累计折旧750003.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固定资产账⾯⾦额、计税基础相等,折旧年限相等,不需要作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使⽤后,由于⼯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额计⼊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调整。

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使⽤后12个⽉内进⾏。

(⼆)2011年1.2011年1⽉-7⽉,每⽉计提折旧借:管理费⽤75000贷:累计折旧750002.2011年7⽉竣⼯决算,取得全额发票,调整暂估价值借:固定资产20290000贷:在建⼯程20290000同时调整上年度(2010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2010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75000×4=300000(元)。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频繁,固定资产也成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对固定资产进行暂估入账并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围绕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其财务处理展开相关研究。

一、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概念及作用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指在固定资产尚未完工或尚未终了之前,为了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已完成的工作量或完成的工程进度,暂时确定资产价值,并依据其暂估价值将其入账。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目的在于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和准确的财务信息,进一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

2. 为企业提供真实和准确的财务信息。

通过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可以使企业的资产价值更贴近于实际情况,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财务信息。

3.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可以使企业更清晰地了解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经营管理。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百分比法。

根据已完成的工作量或完成的工程进度,按照约定的百分比来暂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并将其入账。

3. 按照合同金额法。

根据合同金额来确定固定资产的暂估价值,并将其入账。

以上方法各有其适用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财务处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凭证的填制。

根据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情况,填制相应的凭证,包括暂估入账凭证、成本凭证等。

2.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的折旧处理。

根据固定资产的暂估价值和使用年限,计算折旧额,进行折旧的确认和计提,将折旧费用计入成本或费用。

3.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的资产清查与盘点。

根据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后的资产价值,开展资产清查与盘点,确保资产的数量和价值与财务记录一致。

暂估入账与正式入账差额的税务处理?

暂估入账与正式入账差额的税务处理?

暂估入账与正式入账差额的税务处理?我公司某固定资产在几年前暂估入账的,现在需要正式入账,会计处理上需要追溯到暂估那一年么?在税务处理正式入账金额与当年暂估金额之间的差额部分能否计提折旧,并在所得税前扣除?如果你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入账金额与当年暂估金额之间的差额部分要在尚可使用年限内摊销;如果你公司执行旧企业会计准则,正式入账金额与当年暂估金额之间的差额部分需要追溯调整。

至于正式入账金额与当年暂估金额之间的差额部分计提的折旧,按照一般的理解是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的。

因为《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文件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

”但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一个误区。

这个问题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91号)第五条中作了补充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6]79号)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扣除项目,包括各类应计未计费用、应提未提折旧等,不得移转以后年度补扣。

是指年度终了,纳税人在规定的申报期申报后,发现的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税前扣除项目。

”根据这两个文件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财税字[1996]79号文件仅是规定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并没有规定不可以扣除,即可以在费用发生年度扣除。

另外,《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由此可见,以前年度少计的费用不仅可以在费用发生年度税前扣除,即调整原费用所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而且由此造成的多缴税款,也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申请退还或抵缴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一、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的入账和财务处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及其相关的财务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外部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其财务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定义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是指在固定资产购置和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度和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的成本、折旧及摊销做出初步估计,并将这些估计数额录入企业会计系统,以便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和折旧摊销情况。

1. 加快成本核算的速度。

由于固定资产购置和投资项目实施的周期较长,一般在项目完成后才能进行最终的成本核算,而通过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可以及时地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数据录入企业会计系统,提高成本核算的速度。

2. 及时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折旧摊销情况。

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折旧摊销情况,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3. 合理配置资源和成本。

通过对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可以及时调整企业资源和成本的配置,避免资源和成本的闲置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主要包括购置成本、安装调试费、运杂费等项目的估计。

对于购置成本,一般可以按照实际购置价加上相关税费及通关费用等进行估算;对于安装调试费和运杂费等其他相关费用,一般可以按照实际支出金额进行估算。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对相关资料的分析,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估算。

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摊销的过程,在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中,也需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初步的估算。

一般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等进行估算,同时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合理的调整。

资产估价入账的税会差异

资产估价入账的税会差异

资产估价入账的税会差异摘要:对于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其实也是要“暂估”入账的。

但对以前多计提或少计提的折旧不用追索调整。

一、资产估价入账的会计处理。

对于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应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是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因此,对于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其实也是要“暂估”入账的。

但对以前多计提或少计提的折旧不用追索调整。

会计处理:暂估固定资产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暂估贷:在建工程/应付账款等在上述分录的下月开始,计提累计折旧,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折旧费贷:累计折旧企业取得全额发票后,如果发票额小于暂估额,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原值(发票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如有)应付账款贷:固定资产-暂估企业取得全额发票后,如果发票额大于暂估额,做以下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原值(发票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如有)贷:固定资产-暂估应付账款企业如果购进货物或服务等,在没有收到销售方开具的发票前应做“暂估入账”处理。

在多数情况下,一般纳税人实务中对于暂估入账的,都是按照合同或提货单等注明的不含税价做暂估入账。

比如,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在没有收到销售方开具的发票前原材料已经入库的:1.暂估入库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xx材料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2.次月初红字冲销上月的暂估入账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xx材料(红字)贷:应付账款-xx供应商(红字)说明:企业在使用ERP等软件时,该分录将会有系统自动生成。

3.如果收到了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借:原材料-xx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xx供应商4.如果购买方继续没有收到发票的,ERP系统在次月末将会自动生成暂估入账的会计分录,再下月初将会自动红字冲销;以此循环至企业收到发票为止。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会计核算解析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会计核算解析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会计核算解析一、背景介绍固定资产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使用并计划长期留用的资产,其价值影响企业的利润和偿付能力。

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本文将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核算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过程。

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定义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指在固定资产尚未实际购置或完工的情况下,根据工程进度或合同价格,对固定资产进行预估,并将该预估金额计入企业的会计账簿,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流程1.记录原始凭证:根据暂估金额和相关信息,编制原始凭证,如入账凭证、费用凭证等。

2.确定入账科目:根据暂估金额的性质和用途,确定相应的入账科目,如“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暂估”等。

3.暂估入账:将暂估金额按照所确定的入账科目进行入账,同时记录对应的借方和贷方金额。

4.核对凭证:核对暂估入账凭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金额、科目等信息无误。

5.更新会计账簿:将暂估入账的凭证信息更新到相应的会计账簿中,包括总账、明细账等。

四、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科目1.在建工程:记录资产购建时暂估入账的金额,属于固定资产的一部分。

2.固定资产暂估:记录固定资产购建时暂估入账的金额,通过核准后,将暂估金额转入正式固定资产账户。

3.应付账款:记录与固定资产购建相关的暂估入账款项。

五、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影响1.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会增加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暂估的金额,进而增加总资产和净资产。

2.利润表: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不会直接对当期利润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后续的折旧、摊销等费用,从而影响利润分配和税收的计算。

六、固定资产暂估与实际金额的调整1.完工结算:当固定资产建设完成后,需要将暂估金额与实际金额进行比较,进行调整入账,确保金额的准确性。

2.转入固定资产账户:经过核准和调整后,暂估金额将转入正式的固定资产账户。

七、总结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固定资产暂估金额的入账,使企业能够及时反映固定资产建设的进程和费用。

暂估入账的新建固定资产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暂估入账的新建固定资产的财税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2.667-2.4)×3]。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的规定,当华联公司
取得发票时,税务机关应退回税款 0.2万元(0.801×25%) 。 2011年 3 月取得发票时调整 2010年度 10 ~ 12月的所得税(单位:万 元,以下会计分录单位与此相同):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且还需要调整折旧。此外,如果投入使用后的新建固定资产在 12个月内 不能取得发票则不允许税前扣除,待取得发票后才可再进行相应调减, 且取得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5 年。 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最终都以竣工结算的成本对新建固定资产进行计 量,但由于计提折旧的方式不同可能形成暂时性差异。在实务中,应按 年计征差异,不能将以前年度的差异累加调整至发生差异的当年进行纳 税调整。 根据国税函[2010]79号文和国税函[2012]15号文的规定,关于新建 固定资产已提折旧的扣除,以投入使用后 12个月和 5 年(从投入使用后 12个月算起,即投入使用后 6 年)为界限,可划分成三个阶段:①投入 使用后 12个月内取得发票,可按发票金额确定计税基础;②投入使用后 12个月内未取得发票,自 12个月后应做纳税调增,待取得发票后再做相 应调减;③从投入使用后 12个月算起,超过 5 年未取得发票,税法上不 能再进行相应调减。 二、案例分析 例:华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公司” )因发展需要,新 建厂房一栋,以扩大生产经营面积。该栋厂房 2010年 9 月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故未能取得全额发票,暂估 900万元 入账。2011年 3 月办理竣工手续,确认成本为 1 000万元。厂房预计净
残值率为 4%,预计使用 30年,计提会计折旧与税法折旧均采用直线法,
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 根据上述资料,假定在实务中取得发票的金额及时间存在以下三种情 形:情形一:办理竣工结算时取得全额发票 1 000万元。情形二:办理竣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指在固定资产购置或更换之前,根据市场价格或其他可靠参考依据,对该资产进行临时估计,并暂时将其计入财务报表中。

随后,当实际购置或更换完成后,根据实际金额对其进行修正,最终确认该固定资产的准确成本。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暂估依据的确定在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前,需要确定合理的估计依据。

这可以是市场价格指导、专业估价师的评估报告、类似资产的购置金额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依据,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暂估金额。

二、暂估金额的入账方式暂估金额可以选择直接入账或通过其他科目进行借贷对冲。

直接入账方式适用于暂估金额较小的情况,通过将其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即可得到相应的财务效果。

若暂估金额较大,可以通过新建科目或调整其他相关科目的余额,达到入账效果。

三、暂估金额的修正一旦实际购置或更换完成,需要根据实际金额对暂估金额进行修正。

修正的方式可以是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或新建其他科目进行差异调整。

通过修正,可确保固定资产账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四、财务处理的时间节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时间节点应根据实际购置或更换的时间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暂估金额应在实际购置或更换之前入账,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而修正的时间节点应在实际购置或更换完成后进行,避免影响报表的真实性。

总结而言,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需要明确暂估依据、入账方式、修正方式和时间节点。

通过科学合理地处理,可以保证固定资产账户的准确性,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还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依据。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本文关键词:入账,固定资产,财务,研究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本文简介:摘要: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文章围绕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定资产达到暂估入账的四个标准,论述了固定资产预估价值判定的具体办法及其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对于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本文内容:摘要: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文章围绕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定资产达到暂估入账的四个标准,论述了固定资产预估价值判定的具体办法及其注意事项,并结合具体案例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对于企业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判定,财务处理固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关规定要求,可以按照估计价值确定未竣工决算而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的成本,并进行计提折旧,待完成竣工决算后,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合理的调整之前的暂估入账价值,但是不需要调整之前已经计提的折旧额。

本文围绕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一、如何确定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四个标准来进行判断:1.实体建造工作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固定资产可以判断其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例如厂区新建的虽未画好交通标线,但已经通车的道路;2.已经完全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即使存在极个别的地方不满足合同或设计要求,但可以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判断其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3.试运行结果表明可以正常运行的固定资产可以判断其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4.对于工程承包方而言,如果一项构建的固定资产不再需要继续投入资金或投资很少,则可判断其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一、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投资的重要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固定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而需要进行暂估入账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财务处理。

本文将围绕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进行研究,探讨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概念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指针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动,企业对其进行临时性的估计,并将估计值入账的过程。

在实际中,固定资产的价值可能因为市场变化、技术进步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发生变化,为了及时反映这些变化,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暂估入账。

暂估入账是一种临时性的处理方式,其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资产正常使用和价值计算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1. 有明确的变动依据。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应当有明确的变动依据,即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固定资产价值发生了变化,比如市场行情的变动、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等。

2. 与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在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时,企业应当与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充分征求专业部门的意见,并按照相关规定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估值,并及时入账。

3. 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因为暂估入账而导致财务数据失真。

1. 财务凭证的填制当企业决定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时,首先需要填制相应的财务凭证。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应当以会计凭证的形式进行,明确记录暂估入账的原因、依据和数额,并将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财务凭证的填制应当严格按照会计规定进行,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调整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完成后,企业需要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进行相应的调整。

资产负债表上需要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将暂估入账后的数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中。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一、固定资产的界定与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是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在税务处理上,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纳税年度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与计税基础1. 会计处理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第一,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不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各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分别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成本。

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第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一、引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

对固定资产的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概念及意义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指企业未完工程项目和在建固定资产因承包人和合作单位的资产损失和利润的分配情况,按照工程实施情况和工程变更情况及时暂估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盈亏,以及按照合同规定对进度预计提取暂估奖励费用的会计处理.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有助于及时了解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应该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以真实的成本计量,并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做出适当的盈亏预测。

2.及时性原则。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应该及时进行,不应该拖延,以便企业的财务数据及时更新,及时进行调整。

3.稳定性原则。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应该稳定,不应该频繁变更,以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方法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方法有各种各样,但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百分比法。

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情况,采取百分比法进行暂估入账,即按照工程项目的进度百分比计算出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盈亏。

2.成本法。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采取成本法进行暂估入账,即按照工程项目的成本情况进行暂估入账,计入盈亏。

3.特定项目法。

根据某些特定的项目情况,采取特定项目法进行暂估入账,即对某些特定的项目进行单独的暂估入账,计入盈亏。

五、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财务处理1.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1)资产端处理:将暂估入账后的固定资产成本借记在固定资产账户中,贷记在在建工程、工程结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中。

浅析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浅析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浅析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王美欢
【期刊名称】《管理观察》
【年(卷),期】2015(000)036
【摘要】固定资产属于企业十分重要的一项资产,新会计制度关于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还存在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文章通过阐述会计与税法的相关规定,对相关案例展开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王美欢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暂估入账的新建固定资产的财税处理 [J], 蔡旺清
2.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之我见 [J], 程玺
3.警惕用“暂估入账”调整利润 [J], 程道菊
4.对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及财务处理的研究 [J], 孙一兰
5.固定资产暂估入账会计核算解析 [J], 刘用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定资产的会税处理差异与纳税调整

固定资产的会税处理差异与纳税调整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期初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 =(当期期初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当期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 ×实际利率 =[(当期期初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累计已支付的长期应付款)-(
未确认融资费用总额-累计已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实际利率
税法对于分期付款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为总价款 。
注意:对已出租的建筑物,会计上按照投资性房地产进 行管理,税法上按照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时的差异与纳税调整
外购的固定资产 赊购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 自制的固定资产 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租入固定资产 盘盈固定资产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⑧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⑨试车净支出发生时应追加工程成本,试车净收入应冲 减工程成本。企业的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 因进行负荷联合试车而形成的、能够对外销售的产品,其 发生的成本,计入在建工程成本,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时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08:305.26.202108:305.26.202108:3008:30:575.26.202108:305.26.2021
(P/F,6%,1)=0.9434;(P/F,6%,2)=0.89; (P/F,6%,,3)=0.8396
要求:做出A公司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答案:2013年1月1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 =1000*0.9434+600*0.8900+400*0.8396=1 813.24元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引发的税会处理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引发的税会处理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引发的税会处理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运营的日益复杂,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企业会计中,固定资产的入账是一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

然而,这个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扰企业的问题之一: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引发的税会处理。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暂时性估计,并将估计值计入会计系统中,以便进行相关的核算和决策。

这种暂时性估计是为了满足会计处理上的需要,例如当年度财务报表编制、管理决策、税务报告等。

然而,在暂估入账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一系列涉及税务处理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1.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否会引发税务局的审查?当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时,由于这种暂估是基于管理需要进行的,并不一定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完全相符。

因此,税务局可能会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暂估入账进行审查,以确保企业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来规避税收。

2.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是否需要纳税?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在会计处理上是合规的,但税务处理方式可能不同。

根据税法规定,固定资产的入账是否需要纳税取决于具体的税法规定和税务局的解释。

因此,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暂估入账时,需要咨询专业税务机构,以确定是否需要按照实际暂估值计税。

3. 如何处理由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引发的税收差异?当固定资产的暂估值与实际值存在差异时,税收也会随之产生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根据税务法规的要求来处理税收差异。

通常情况下,企业需要在税务报表中披露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按照税务机构的要求进行补缴或退税。

4. 如何避免税务风险和纠纷?为了避免税务风险和纠纷,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应建立合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确保暂估入账的依据和准确性。

其次,企业应与专业税务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并遵守税务法规。

最后,企业应主动与税务局沟通,并根据税务局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解释,以确保自身的合规性。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暂估入账引发的税会处理是企业会计中需要注意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固定资产估价入账的财税处理

固定资产估价入账的财税处理

绷兑為十<¢)—企业固定资产在构建过程中,由于建设周期长,经常会出现工程已完工,固定资产已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且固定资产实际已经使用,并取得收益,但由于工程尚未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情形。

这就涉及到固定资产的估价入账。

从会计角度,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账实不符问题,如实反映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税法角度,涉及纳税调整事项,应正确计算应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本文通过比较会计和税法的规定,对资产估价处理方法的差异作简要分析。

一、会计对固定资产估价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规定固定资产估价入账因适用的会计制度不同,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三条规定:“所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按本制度关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规定,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

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的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由此可见,会计对此事项的处理,无论是企业会计制度还是企业会计准则均是规定应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只是在以后调整上有差异:会计制度上规定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而会计准则规定,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固定资产估价入账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历史成本,是指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岀”。

第五十八条规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以竣工结算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o”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

2012-8-16 8:50转自互联网【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固定资产暂估入账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中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估价入账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如何在税前扣除,税法上却无具体的规定。

本文通过案
例,分析资产估价处理方法的会计和税务处理差异。

案例
甲公司以出包方式建造一幢办公大楼,2010年8月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工程预算造价1800万元,施工方已开具发票金额1500万元。

因施工方暂未提供工程决算报告,甲公司按1800万元估价入账。

2011年7月,施工方提供竣工决算报告,其实际造价2029万元,双方均确认,施工方又开具了金额为529万元的发票。

假设会计与税法规定的使用寿命均为20年,残值率为0。

甲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
则》。

分析
(一)2010年
1.2010年8月,办公大楼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18000000
贷:在建工程18000000。

2.2010年9月~12月,每月计提折旧
月折旧额为18000000÷(20×12)=75000(元)。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累计折旧 75000。

3.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固定资产账面金额、计税基础相等,折旧年限相等,不需要作纳税调整。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

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
进行。

(二)2011年
1.2011年1月~7月, 每月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75000
贷:累计折旧 75000。

2.2011年7月竣工决算,取得全额发票,调整暂估价值
借:固定资产 20290000
贷:在建工程20290000。

同时调整上年度(2010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2010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75000×4=300000(元)。

2010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2)×4=338166.67(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338166.67-300000)×25%=9541.67(元)。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9541.67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9541.67。

2012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在访谈中明确指出,国税函〔2010〕79号文件第五条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

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此条所指的调整包括根据发票调整企业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以及折旧额。

甲公司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取得全额发票,应调整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同时以前年度计提的折旧也应
作相应调整。

3.2011年8月~12月, 每月计提折旧
月折旧额为(20290000-75000×11)÷(20×12-11)=85000(元)。

借:管理费用 85000
贷:累计折旧 85000。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规定,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
已计提的折旧额。

4.2011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
2011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75000×7+85000×5=950000(元)。

2011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0145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为(1014500-950000)×25%=16125(元)。

借:所得税费用 161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125。

201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调减金额=1014500-950000=64500(元),即调减应纳税所得额64500元。

(二)2012年
1.每月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85000
贷:累计折旧 85000。

2.2012年会计、税法折旧差异
2012年会计上确认的折旧为85000×12=1020000(元)。

2012年税法上确认的折旧为20290000÷20=1014500(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1014500-1020000)×25%=-1375(元)。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375
贷:所得税费用 1375。

2012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九“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反映调增金额为1020000-1014500=5500(元),即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00元。

如果甲公司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12个月后才取得全额发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会计、税法折旧差异如何调整?笔者认为,如果在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没有取得发票,则税务处理时不再调整12个月内的折旧额,按现有发票金额调整计税基础并以直线法计提折旧,在税前扣除。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zhw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