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梦游天姥吟留别》说课稿
我说的课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型为诵读课,内容分为说大纲和课标,说文本
和位置,说思路和教法三个部分。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
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
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一、说大纲和课标
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
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诗词教学从培
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
影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第二单元的宋词,通过学习
本课,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
生:本诗通过反复吟咏表现对大堰河的深情,许多节用了首尾诗句的反复手法,使诗
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2002 年人教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
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时,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体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就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与文本、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感
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受到感染和启迪。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其
想象的瑰丽奇特、夸张的大胆离奇,特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深得高中生的喜爱,若
能教学得法,将不仅能很好地贯彻大纲的思想,还能带领同学们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
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二、说文本及位置
1、先说写作背景: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理想,但他不屑由科举走上仕途,而是
希望能由布衣一跃而成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他以为英雄有用武之地了,不禁得意高唱“仰天大笑出
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信若此。遗憾的是,此时的唐玄宗只是把他当作御用文人,
供己消遣,期望他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之类的粉饰太平的文字。一
身傲骨的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只好日日花钱买醉,以至于“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
臣是酒中仙”。后因醉酒得罪权贵,招致排挤,被唐玄宗以“赐金放还”名义逐出京城。
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李白亲眼目睹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昏庸腐朽,宫廷斗争的血腥残
酷,第二年,他借离开东鲁之机,写下这首离别诗,诚挚地向亲友们表明了与宫廷生活彻
底决裂的态度。
2、再说抒情特点: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大多数寄托感情寻求解脱的诗歌一样,《梦》的抒情结构大致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所以文中既
有直抒胸臆,也有托物言志。作者先站在千里之外的东鲁借越人之口,写出了天姥山的高
大神奇,用五岳、赤城、天台与之相比,烘托其雄伟巍峨,以抒发其对天姥的无限神往。
此为“物我相对”。神奇的天姥强烈地诱惑着他,于是,由多情湖月相伴,一夜飞渡万水
千山,目睹渌水荡漾,耳闻清猿长鸣;于是乎,登青云,赏山花,倚奇石,既而电闪雷鸣,乌云四合,云气弥漫,天崩地裂,神仙洞府,尽现眼前:神仙如麻,仙乐阵阵。此时,作
者完全融入其中,远离万丈红尘,摆脱世俗的羁绊,“人生在世不称意”的烦恼,已随风
而散,此时的作者以与天姥融为一体,此为托梦言志、“物我相融”。然而美妙的时光总
是短暂的高潮就意味着结局,魂悸魄动之后,作者重回现实,不禁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此为“直抒胸臆”。通读全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章
以梦游为线索,借写游历天姥来抒写心志。
3说位置
《梦》作为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编者意在要求学生在前一单元系统学习四言诗、
骚体诗、早期五言诗并了解意象的基础上,感受唐诗的意境,明了表现手法。故而,教学
的重点难点在于把握意境,明了手法,结合背景理解梦境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
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
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三、说教学思路和方法
根据大纲、课标的要求及诗歌教学的特点,我确定采用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诵
读为主,点拨为辅,同时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采用多媒体辅助
手段,具体教学流程:为:
1导入,创设情境。
让学生充分准备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组织班内交流、研讨课堂过程至此,教师再顺势推向一个高潮:思考,写出本案“结案报告”。至此,学生对别里科夫这一
人物形象已把握得相当完整准确。趁热打铁,把课堂引向另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本课的另
一个教学重难点):本案引发的思考?让学生领悟“创新求活,守旧必死”的主题。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将他们
带到特定的氛围中。为此,我制作了一幅天姥山风景图片,意在上课伊始,就能让学生产
生一种神游天姥的梦幻般的感觉,同时拟就几句导语,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来激发他
们的诗情。
2 美读,体会感情:诗歌的语言是形象可感的语言,因而诵读显得犹为重要,因为不
读就不能身临作者所描的境界,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不能品味布局谋篇的精巧和谴辞造
句的妙处。可以说诵读是将读者过度到诗歌王国的必然之舟。因而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因
是美读,故而讲究诵读方式的多样。先是个别朗读,既而集体评议并在此基础上小结本诗
的诵读要点,再分声部朗读,如:以女声的清丽表现天姥的神奇美丽,以男声的雄浑来表
现天姥的高大巍峨;第三段齐读,以读出其与权贵彻底决裂的决心;还有,老师配乐朗读,
以感染学生,激发起竞背的热情等。这样,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获得读者之心猝然相遇、
冥然契合的独特感受。
能力目标: 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情感目标: 认识因循守旧的危害
性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
3 品读,揣摩语言。我注意到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说欣赏是个人的活动人的说教不能代替个人的感受,不同的学生应有自己体验,诗歌教学一贯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个性化的鉴赏内容:找自己最
喜欢的语句并把它改成散文片段的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品味语言内化诗境。这样,既张
扬了学生的个性,又抓住了诗歌鉴赏意境的特点。
4研读、明了手法: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因而分析诗歌只要能抓
住感情,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故而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倒嚼甘蔗法”,首先让学
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思考:本文采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作者的感情?这样,他们能
很快在文章第三段中找到直抒胸臆的手法表明作者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精神。然后,再让
他们思考:既是要表明心志,为何又要描绘梦境?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抒情方式?同时,为
了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容,播放一段李白在长安的音像资料,并引导他们回顾陆游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及苏轼的《江城子、乙卯记梦》,从而温故知新,明了本文托梦
言志的写法。最后,再问,既是记梦,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为何偏要游历天姥?这
样引导他们归纳文中的对比、衬托的手法。这样,设计了三个环环相扣的有梯度的问题,
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他们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达到另一主要学习目标:明
了手法。
5扩读、比较异同。投影《西上莲花山》,比较二诗在抒情方式上的异同,设计这一题,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检验他们能否学以致用,及早把握高考的脉搏、链接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