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价值对比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和萎缩。
该病导致胃黏膜细胞数量和功能减退,进而影响胃部消化功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饮食不良、药物损伤、遗传因素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劣,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这对于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对比,以明确不同治疗方法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劣势,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一中医或西医治疗的效果、安全性、费用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客观全面的信息,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对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研究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慢性炎症的一种,常见于临床。
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一治疗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意义,对于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与局限,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发展和应用,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2007字】2. 正文2.1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炎,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该方法结合了中医和西医的治疗理念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19例_杨郎
作者简介:杨郎,男,1964年4月生,主治医师,广东省兴宁市中医医院(兴宁 514500)。
辨证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119例杨 郎摘要:目的: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辨证治疗效果。
方法:将23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19例采用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112例用西药胃舒平等治疗,2周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治愈87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治愈37例,有效43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为71.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17.44,P <0.01)。
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分型;中医药疗法中图分类号:R 57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2004)01-0016-02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with Differentiation and Type (辨证分型),a Report of 119Cases YAN G Lang (X inning H op sital of T CM in G uangdong P rovince ,X inning ,514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 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w ith differentiatio n and type.M ethod:231cases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 astritis w 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 o gr oups .119cases treated w ith differentiatio n and ty pe ,112cases treated w ith Weishuping (Alum inum Hydrox ide)w ere set up as the contro l.T he therapeutic co urse w as 1w eek.Result:In the treatment gr oup ,87cases cured ,23cases effective ,9cases ineffecti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 as 92.4%.In the co ntrol g roup,37cases cured,43cases effective,32cases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 as 71.4%.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 een the tw o groups w as notable (P <0.01).Conclusion:Differentiatio n and type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chronic superficial g astritis .Key words :chronic superficial g astritis;differentiation and type;therapy of T CM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分型与辩证施治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分型与辩证施治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心口痛”、“肝胃气痛”、“嘈杂”等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对人体从摄食到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所需营养和能量的过程已有十分精辟和独到的认识。
《金匮要略》中亦早已提出该病,并对其病机、治疗早有较为充分的论述。
自金、元朝以来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胃脘痛的辨证治疗,其中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等做了很大贡献,使胃脘痛的诊治达到日趋完善的地步。
尤其是近代中医学家中均试图以分证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感到如果能将其统一,则更利于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研究。
1病因病机1.1 饮食不节《虞博医传》方:“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拨,复餐寒、凉、生、冷;朝觞暮饮,日积月累,自郁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
进餐的过饥或过饱、过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之食物、饮食不按时等,不但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且这些因素的本身亦耗劫人体的津液阴精,损伤脾胃之气。
1.2气候变化“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
指的是受寒邪所袭能促成胃病的发作。
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天人合一”,意思就是说人生活在自然界为了顺其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体会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一旦外界不良因素过于强大,那么就可能出现人体功能随之失调的现象。
中医学把能致病的自然因素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这些因素侵袭人体脾胃后均能产生脾胃运化失调的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可以看到,胃病的发作与感冒、受寒邪侵袭有关。
据有关统计也可发现,胃病的发病率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本病在冬季及秋末寒冷季节呈多发。
1.3情志因素中医认为,“脾主思”、“思则伤脾”。
中医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认识到人的精神状态与消化机能关系甚大。
如果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则伤及于肝。
一旦肝木之气过于亢奋,那么脾胃之气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发病。
李飞泽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李飞泽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江明辉1陈琳2江梦玲3李飞泽2关键词慢性胃炎;香砂六君子汤;李飞泽李飞泽是浙江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30年,学验俱丰。
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内科疑难杂症,临床诊治慢性胃炎尤具特色,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颇佳。
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慢性胃炎临床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其最主要病因,此外,尚有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等药物、乙醇摄入及自身免疫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胃炎)等[1]。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
李飞泽老师结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喜食生冷、肥甘厚味等特点,认为慢性胃炎主要由饮食失宜、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素体亏虚、久病不愈等导致脾胃虚弱,故常见胃脘痛、乏力、痞满、纳差等症候;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受纳无权,升降失司,肝气横逆,气机失调,故又常见呕吐、呃逆、嗳气、泛酸、胁痛、腹胀等兼症。
故慢性胃炎多为本虚标实,其核心病机为脾胃虚弱,气机失调,此为本;在核心病机的基础上,兼夹寒、湿、热、郁、痰、瘀等不同病理因素,此为标。
2治疗经验针对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李老师认为治疗慢性胃炎重在补益脾胃、调畅中焦,治当甘平助运,如甘腻峻补,反碍脾胃气机。
临床上常用香砂六君子汤益胃畅中为主方,执简驭繁,并兼顾寒、湿、热、郁、痰、瘀等不同致病因素,灵活化裁。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化裁而来。
方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陈皮、半夏降逆化痰,砂仁、木香温中行气止痛[2]。
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温中行气之功,运用得当则脾胃气虚、痰阻气滞之证除。
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保护胃黏膜,调节胃平滑肌活动,促进胃液分泌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各型胃炎的治疗[3]。
李老师运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各型慢性胃炎有以下几个特色:2.1常易砂仁为豆蔻粉豆蔻与砂仁同具芳香化湿、行气温中之功效,《开宝本草》谓其:“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胃炎浅析
方组 成 :香 附 、茯 苓 、法半 夏各 1g 2 ,紫苏 、苍 术 、 厚朴 、木 香 、枳壳 各 1g 陈皮 9 ,元 胡 1g 0, g 5 ,甘 草
8 。治愈 6 g 5例 ( 91 ,好 转 2 6. %) 2例 ( 34 ,无 效 2 .%) 7例 ( .%) 75 ,总 有效 率 9 .%。 25 23 脾 胃虚寒 .
临床 患者可 见 胃脘暴 痛且 胀 、痛势 较 急、 胃中似
冰、得温则舒,舌苔薄 自,脉弦紧 。治以温 胃散寒理
气。
周璨 …运 用二 陈汤加 减 治疗 慢性 胃炎 8 7例 , 基本 方 :陈皮 、半夏各 1g 0 ,茯苓 1g 5 ,甘草 6 。辨 证加 g
顾 向东 l运用 良附丸加 味 治疗慢 性 胃炎 6 , 5 】 0例 并 与对 照 组 6 0例进 行 比较 ,对照 组给 予 吗叮啉 1mg 0 ,
胃镜报 告有 出血 点加 大黄 、 白及 。辛开 苦 降,疏肝 和
寒 、因气不顺 者 ,然 因食 、 因寒亦 无不 皆关 于气 ,盖 ’ 食 停则 气滞 ,寒 留则 气凝 。 ”叶天 士 : 肝 为起 病之 源 , “ 胃为传 病之所 ”古代 医家 的论述 显 示慢 性 胃痛 的病 因 : 既有 自然 气候 变化 的影 响 ,也有饮 食 失节 、 志 不遂 、 情 劳倦 所成 。
胃,通 畅气 机 ,每 日 1 ,水 煎 2次 ,治疗 结果 :治 剂 疗4 3例 ,好 转 2 ,无效 2例 ,总有 效 率 9 %。杨 7例 7
姚希贤教授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胃病的经验
姚教授对 于慢性 胃病 非 常重视 辨证 , 为 中 医治疗 认 必须 以辨证为基础 , 只有准确辨 证 , 能真 正抓住疾 病 的 才 本质 , 才有可能确定正 确的 治则 、 治法及有 效 的方剂。 目
菌而 配合具有抗 H 作用 的中药 , p 可取 得更好 疗效。姚教 授经多年实验 与临床 研究创 立 了含有 较好抗 H 作 用 中 p 药的“ H 胶 囊 ” “ 胃煎 剂” 灭 H 灭 p 和 疗 。“ p胶囊 ” 治疗 H p 相关性慢性 胃病尤其是 消化性溃 疡 , 得较好疗 效 , 取 曾观 察单用西药 , 如国际标准新三联 ( 达克普 隆 、 阿莫 四林 、 克 拉霉素 ) H 根治率为 9 %, ,p 2 而加用 “ H 灭 p胶囊” 可使 H p 根治率高达 9 % , 还可 明显 提高消 化性 溃疡 患者 的溃 6 且 疡愈合质量 ;疗 胃煎剂” “ 治疗 H p相关性慢 性萎缩性 胃 炎, 也取得 了 良好疗效 , 明显增加 胃黏膜 表面上皮 层厚 可 度与黏膜氨基 已糖含量 , 而增 强 胃黏膜 屏障功 能 , 制 从 抑 炎症 反 应 , 轻 炎 症 损 伤 , 胃黏 膜 萎 缩 病 变 有 逆 转 减 对
作 用 。 3 辨 证 论 治 与 辨 病 论 治 相 结 合
前 中成药的应用 , 已趋 向于系 列药物 的辨证应 用 , 因 也 也
而 取 得 了 更 好 疗 效 。 姚 教 授 认 为 在 运 用 中 医 理 论 辨 证 的
同时 , 必须抓住关键 , 注意 整体综合 辨证 。慢性 胃病 在病
● : 蓐 验0 名 枣 缀 j 整
麓毫精 鬈 簟 奠 ■: 麓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作者:金英主黄哲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30-01慢性胃炎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
胃黏膜对损害的反应涉及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和上皮细胞再生三个过程,但有时仅有上皮损伤和细胞再生而无黏膜炎症,此时一般称为胃病,临床常将胃病归入胃炎范畴。
胃炎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发病缓急以及病程长短,临床上慢性胃大体上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甚至在静止期无任何表现,患者常常以胃脘胀闷、吞酸、嘈杂或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要表现而求治,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肉眼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来确定。
慢性胃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40岁以上的患者更为多见。
慢性胃炎与饮食习惯和饮食卫生关系较为密切。
慢性胃炎的发作期往往与季节的更替有关,冬春多见。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痞满”“胃脘痛”等范畴。
一、中医辨证分型1. 【肝胃不和】主症: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嗳气频作;③嘈杂反酸;④脉弦。
次症:①胸闷;②食少;③大便不畅;④舌质淡苔薄白。
症候确定:主证第1项加其他主症1项或次症2项以上。
2. 【脾胃湿热】主症:①胃脘胀满或胀痛;②口苦口干;③恶心呕吐;④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⑤舌质红苔黄腻。
次症:①胃脘灼热;②口臭;③尿黄;④胸闷;⑤脉滑数。
症候确定:主证第1项加其他主症1项;或主症第1项加次症2项。
3. 【痰湿中阻】主症:①胃脘痞满或隐痛;②恶心,呕吐清水或酸水;③不思饮食,食后胀甚;④舌质淡红,苔白腻。
次症:①身倦乏力;②脉濡。
证候确定:主症2项或主症1项加次症1项。
4. 【胃络瘀血】主症:①胃脘胀满、刺痛;②痛处拒按、痛有定处;③舌质黯红或有瘀点、瘀斑。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反复侵袭而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由于粘膜的再生改造,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
成人发病率一般在90%以上,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中医将此病归属为“胃痛”的范畴。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载:“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
”“心痛”是指心腹部疼痛病证之泛称,“当心而痛”实指胃脘痛。
因其痛在胃脘部,以疼痛为主要症状,伴上腹部胀满不适、嗳气吞酸等,于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症有类似之处。
临床上应重视西医检查,结合辨病与辨病,方能法不偏立,而不贻误病情。
1病因病机1.1西医认识1.1.1病因一般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免疫因素为主要因素。
饮酒、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致胃粘膜损伤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及胆汁反流等为其诱发因素。
1.1.2病理浅表性胃炎的炎症限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细胞浸润,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渗出。
多发于胃窦,有时有少量糜烂及出血。
部分患者在胃窦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疣壮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萎缩性胃炎,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使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甚或消失,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部分患者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由于该内容物有胆汁的返流,而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合并胆结石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1.2中医认识引起胃痛的主要病因有感受寒邪,饮食不节,肝气郁结以及过劳、久病、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脾胃虚弱。
1.2.1寒邪客胃外感寒邪,脘腹受凉,或过食寒凉,寒凉伤中,寒积胃中,因寒性收引,致使气机凝滞不通,胃气不和,收引作痛。
1.2.2饮食伤胃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致使胃不能腐熟水谷,脾不能转输精微,水谷不化,内生食滞,胃中气机阻滞,胃气失和故疼痛。
1.2.3肝气犯胃若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气横逆犯胃,脾胃纳运失常,气机郁滞而发胃痛。
肝郁日久,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可致胃脘灼热而痛;火热伤阴则胃失濡养而作痛;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日久,可深入血分,致血行不畅,血脉凝滞,瘀血内停,胃络受阻,发生胃痛。
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
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全部病例均行病理活检和胃镜检查,采用中医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该少吃或者不吃粗糙硬固腌制之物和辛香浓烈过热之品,即便是停药之后也要注意保护胃,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结果:10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过上诉中医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74例(7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23例(23%),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3%),总有效率97%。
结论:由于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日久必伤及肾。
所以在治疗上重在随证灵活变通,不拘泥某证某方某药。
运用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简便、高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具有标本兼顾的特点,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标签:中医;慢性胃炎;诊治体会慢性胃炎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病程较长的特点,在胃病中最为常见,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又颇不规则,在各种胃病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位居首位。
按照中医辨证的方法来看,慢性胃炎属胃脘痛范畴,多由误治失治、痰湿中阻、脾胃虚弱、寒温不适、饮食伤胃、气滞血瘀、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
由于慢性胃炎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治疗方法较多,同时又由于副反应多、用药价格贵、治疗疗程长等原因而导致治疗出现中断。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全部病例均行病理活检和胃镜检查,其中男42例,女58例,平均年齡在45.23岁,年龄范围为22-68岁,37例属于萎缩性,63例属于浅表性,病程11年以上者12例占12%、6-10年者25例占25%、1-5年者57例占57%、1年以内者6例占6%。
1.2 方法基本方药:15克白蒺藜,15克炒(生)白术,6克黄连,6克木香,12克枳实(壳),5克砂仁,30克蒲公英。
加味(1)或有主症表现,恶心呕吐:伏龙肝(如无,可以用新砖代替伏龙肝)、姜竹茹、姜半夏;烧灼感:石斛、北沙参、威灵仙、黄芩;食欲不振:鸡内金、炒山楂、扁豆、焦三仙;反酸:凤凰衣、海螵蛸、瓦楞子;嗳气:白檀香、厚朴、苏梗;疼痛:罂粟壳、青木香、元胡。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状况
七粉( 冲服 ) 延胡 索 、 金 、 、 郁 枳壳 、 莪术 ] 叶 氏… 选 炒 。 用失 笑散 加 味 、 参 饮 、 络效 灵 丹 加 减 组 方 , 效显 丹 活 收
半 夏 泻 心 汤 基 本 方 加 减 治 疗 16 例 , 有 效 率 3 总 9 . %。于鹤 仙等 以 “ 71 软坚 散结 、 活血化 瘀 ” 为切 作
子、 当归 、 铃子 、 金 白芍 、 草 、 萼梅 、 甘 绿 八月 札 、 香橼皮 、
鸡 内金 ) 。⑤ 胃络 瘀 阻 证 : 胃脘 痛 有 定处 , 喜 按 或 拒 不
是 C G的主要致 病 因 子 , 其 病 因 学 和 治疗 学 带 来 了 为 新 概念 。本 病属 中医 “ 胃痛 ” “ 、 胃痞 ” 等范 畴 。 目前 治
疗 慢性 胃炎 尚无特 效 方 法 , 文 就 近年 来 中西 医 方 面 本 对 慢性 胃炎 的治疗 状 况简述 如 下 。
・
29 ・ 54
光 明中医 21 0 1年 l 2月 第 2 6卷 第 1 2期
C G M D cm e 2 1. o 2. 2 J MC ee b r 0 1 V l 6 1
慢 性 胃炎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辨证分型论治、 中成药、 针灸等中医中药治疗; 西医根除 H 、 p 抑酸、 胃黏膜、 保护 电凝电切术 等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更显著, 具有独特优势。 关键词: 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胡疏肝散加减 , 药用 : 柴胡 1 、 0g 川芎 6g 香附 1 、 、 Og陈皮 1 、 0g 枳壳 1 、 0g广郁金 1 、 0g焦三仙 各 1 , 0g 痛甚加 川楝子 1 、 0g 元 胡 1 , 0g 胃脘 胀甚 } J 朴 1 , l l 0g 莱菔 子 l ( 下 ) 嗳气甚加 lI Og后 , 半夏 1 , 5 木香 1 ( g 0g后下 ) 。 I .. 肝 胃郁热型 .1 4 2 治则疏 肝理气 , 泄热和 胃。方用小
3 讨 论
柴胡汤合温 胆汤加减 , 药用 : 柴胡 l 黄芩 l 、 Og 、 Og 陈皮 1 清 0 半 夏 1 、 苓 1 、 Og茯 5g 川楝 子 1 、 0g 元胡 l 、 0g 枳实 1 、 0g 竹茹
1 , 0g 全瓜蒌 1 、 三仙各 l , 5g焦 0g泛酸 嘈杂甚 加黄连 6g吴 萸 、
l . O g
及病理检查确诊 为慢性浅表性 胃炎。 分为 2组 , 治疗组 19例 , 1 男3 5例, 8 女 4例; 年龄 1 6岁 ~ 0岁 4 例 ,1 ~ 0岁 4 3 1 3岁 5 7例 , 5 岁 - 8岁 3 例 ; 1 7 1 病程 1 ~ 0年。对 照组 l2例 , 3 年 2 1 男 2例 , 女8例; 0 年龄 1 5岁 ~ 0岁 3 3 8例 ,1 ~ 0岁 4 3岁 5 5例 ,1 5 岁 7岁 2 ; 6 9例 病程 1 ~ 9年 。2 患者性别 、 年 1 组 年龄 、 病程、 病情 基本相 同, 无显著性差异( > . )具有可 比性 。 尸0 5, 0
功 能: 开郁 消食 , 胃。 暖 主治 : 食欲 不振 、 消化不 良、 胃脘冷 痛 、 闷嗳气 、 胀泄 满 腹
泻。
9 月门诊患儿 , 病程 1 d以上 、 2周以 内, 日大 便次数 I3次 , 每 > 粪便形状呈稀便、 水样便 、 黏液便 , 无脓血便 , 或无 发热 , 有 无呕 吐或 呕吐轻 , 无脱水或轻度脱水 , 大便镜检 白细胞无 或 < 0H 1/ P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术 1 、 苓 1 、 夏 1 、 朴 1 、 香 1 、 兰 1 、 5g 茯 5g 半 5g 厚 2g 藿 2g 佩 0g
内科临床上 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之一 【, 1 给患者带来很 大的痛苦 。 1 笔 者所在 医院收 治 14例慢性 胃炎患 者 , 西 医治疗 的基 础上 4 在 采 用中 医辨证治疗 , 得满意 的临床疗效 , 取 现报 道如下 。
治疗应 健脾 温 中, 胃止痛 。处方 : 芪 1 、 参 1 、 和 黄 5g党 5g 茯苓
1 资料 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笔 者所 在 医 院消 化 内科 2 0 0 9年 1 ~ 2 1 月 0 1年 1 共 收 月
1 、 5g 白术 1 、 5g 生姜 l 、 Og 半夏 1 木香 1 、 0 0g 陈皮 1 、 0g 吴茱
黄 连 1 、 芩 1 、 皮 1 、 蒲 1 、 姜 1 、 翘 0g 黄 0g 陈 0g 菖 0g 干 0g 连 1 。加 减 : 欲 不 振 者 加 山楂 5g 呕逆 者 加 竹 茹 5g 0g 食 , 。水 煎 服 , 次 4 0mL 分 3次 服 用 。② 脾 胃 虚 寒 型 :临 床 症 每 0 , 状 :胃脘隐痛 、 暖喜 按 、 喜 乏力倦怠 、 大便多溏 , 舌质淡 , 苔薄 白 。
I ywo d ] rdt n l hn s e iieD aet a tea yC rncgs is Ke r s T a io a C ieem dcn ;ilci lh rp ;h oi att i c ri
慢性 胃炎是 不同因素 引起的慢性 胃黏膜 炎性病变 , 消化 是
f hr ni a t i i orc o c g s r ts
SONG Z e xi hn a WANG L / e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 AG)是 慢 性 胃 炎 的 一 种病 理 分 型 。该 C
管清 晰可见 ,病变 区呈灰 白色或苍 白色。病理检查除炎性细胞 渗 出外 ,还可见腺体减少或 消失、上皮话 身化 生或增生 。 2 辨证 分型
21 湿 热 蕴 结 型 . 症 见 胃脘 痞 闷不 舒 、食 欲 不 振 、 口苦 口粘 、大 便 溏 薄 或 排 便 不 爽 ,舌 红 苔 黄 腻 ,脉濡 数 。 治宜 清 热 化 湿 、和 胃止 痛 。方 选 三 仁 汤 合 黄 连 温 胆 汤 。其 中 薏 苡仁 的用 量 宜 大 ,一 般 可 用 至 3  ̄ 6 g 若 胃 脘胀 甚 , 加 枳 实 、 木 香 、槟 榔 以行 气 除 满 。 0 0。
C C 中医临床研究 2 1 JM 0 1年 第 3卷 第 1 期 8
.7 .. 8.
慢 , 萎 缩 性 胃 炎 的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陡
I t g a i em e ii ete t e to h o car ph cg srts n e r tv d c n r am n fc r ni to i a tii
22肝 胃郁热型 . 症见 胃脘灼痛 、烦躁易怒、泛酸 嘈杂、口苦 口干 ,舌红苔
黄 ,脉 弦 数 。治 宜 疏 肝 泄 热 、和 胃止 痛 。 选 化 肝 煎 合 佐 金 丸 。 方
具体药物有青皮 、香橼皮 、川楝子、 白芍 、山栀子 、黄连 、丹
皮 、 胡 , 少 佐 吴 茱 萸 降逆 止 呕 。另外 要 注 意 内热 最 易伤 阴 , 元 可 此时投药慎用香燥 。 23 脾 虚 不 运 南市卫生 学校 ,甘肃
中图分类 号:R 7 . 5 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7 .8 0 (0 1 80 8 —2 证型:I A 6 47 6 2 1 )1 —0 70 DG
浅谈慢性胃炎在临床中的中医辨证诊断和施治
情 ,结合新悉尼分类法 ,将慢性 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 胃炎
( 即非萎缩性 胃炎 )萎缩性 胃炎和特殊性 胃炎三种类型。 、 加
脾 胃虚寒 患者 胃脘坠胀不 舒 , 欲不振 , 食 呕吐酸水 , 隐隐作痛 , 遇寒加重 , 暖则轻 , 时疼甚 , 得 饿 进食 稍减 , 大便 稀溏 , 神疲乏力 , 舌质淡 、 胖大 、 边有齿印 , 苔薄 白, 脉象沉细
差, 口干 口渴 , 大便艰 涩 , 舌质红有 裂纹 , 苔光剥或少苔 , 舌
内 国外未能普及应用。
3 在临床 中的中医辨证施治 我们在大量的临床中 , 把慢性 胃炎 ( 包括浅表性 胃炎和 萎缩性 胃炎 ) 一般地分为 与大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
1 19 , . 94年 休斯顿 胃炎研 讨会 , 5 提出新悉 尼系统( p a U d ̄
S n e s m) ydy yt 。 s e
型则 以胃窦粘膜病变为主。
1 1 8 , o e 结合流行病学 、病因学把慢性 胃炎分 . 9 0年 C i a 2 T
为 自身免疫型 、 高酸分泌型和环境型 胃炎 , 后者又包括慢性 浅表 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 胃炎。 1 18 , . 9 2年 我国重庆 胃炎会议 , 3 将慢性 胃炎分 为慢 性浅
中闰中 医药咨讯
・
21 0 1年 1 月 第 3卷 第 2 1 2期
No e e 2 v mb r 01 Vn - No 2 1 13 .2
2 2・ 4
J un l f iaTrdt n l ieeMe iieIfr to o ra n a io a n s dcn omain o Ch i Ch n
失 和降 , 乃作 胃痞 。③ 感受邪气
饮食不 节 , ( 邪 主要是湿
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食物 、药物 ,口腔及咽部的慢性感染、胆汁返流,幽 门螺旋菌
感染 等 多 种 不 同病 因 引起 的各 种 慢 性 胃粘 膜 炎 性病 变 ,足 临床
的常 见 病 ,多发 病 。其发 病 机 理 目前 尚未 完 全 明确 ,可 能与 急
各7 8例 。治 疗组 中 ,男 性 5 , 女 2 2例 6例 ,年 龄 l~ 5 , 8 2岁 平 均 (25 - .)岁 ;病程 1 个 月~ 1 ,平 均 ( 06 .) 4 .4 1 3 0 8年 1 .士1 2
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7 例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8 具有 可比性 。 对照组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组应用 中药辨证治疗。 观察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 症状及 胃黏膜 的改善情况,H P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 0 0 %;对照组为 9 .%。治疗组疗效 4 9 优于对照组 。对 HP清除情况 两组效果相 当。结论:应用 中医理论对慢性 胃炎进行辨证治疗能够收到满意疗效且患者不艮反应少, 且能达到较好的清除 HP的作 用。
剥、 杰 国
( 英德市中医院,广东
英德,5 3 0 1 00)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 号:1 7-8 0(0 0 60 1 ・2 证型:I A 6 476 2 1 )1-100 DG
中图分类号:R533 7. 【 摘
要 】 目的:探讨应用中医理论辨证 治疗慢性 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 HP清除情况。方法:收 集慢性 胃炎患者 16 ,随 5例
3 c mb n t n t e a y t r a e t n r u n T - o i ai rp , o te t r ame t o p i CM r ai g i i ee t t n T b ev h ah l gc lc a g so a ti c s o h t g t t n d f r n i i . o o s r et e p t o o i a h n e fg sr mu o a e n ao c a d HP ce r g r t fb t r u sb f r n fe  ̄e t n . s l T et t l fe t e rt fte t n s 1 0 ; h o to r u n la i ae o oh g o p e o e a d a r ame t Re u t h o a n t : e ci ae o a me t v r wa % t e c n r lg o p 0 wa 4 9 . e c ii a fe to e t n r u sb t rt a e c n r l r u . e HP ce r g r t st e s me a h o t l r u . s 9 .% Th l c l n e c ft ame tg o p i et n t o t o p t la i a e i h a st ec n r o p r e h h o g h n o g Co cu in Tra ig c r n cg sr i i CM e t gi i e e t t n g t o de e t n lso : e t h o i a ti s n T n t r t ai d f r n i i e s g o f c . n n ao a
中医外治法综合辨证治疗慢性胃炎42例
门诊部 的慢性 胃炎患者 , 共4 2 例。 乏力 , 大便溏薄 ; 舌质红 , 苔薄 白, 男性2 6 例 ,女性1 6 例 ;年龄 1 4 ~ 6 O 脉沉 迟 。
均2 . 2 4 + 0 . 5 2 年; 病理类 型 瓦利 , 于勇 . 中药蛇丹 方及 胃炎3 l 例, 萎缩性 胃炎 1 1 例; 中医 2 . 1 热证 ①推拿 :患者仰卧 , 先 其构成 生药对痤 疮丙 酸杆菌 的抑菌 辨证 : 寒证 者2 3 例, 热 证者 1 9 例。 抚擦 任脉 , 用 双 手食 指 、 中指 、 无名 作用 [ J ] . 中国 中西 医结合 皮肤 性 病 均 排 除 胃黏 膜 脱 垂 、 胃溃 疡 、 十二 指 的指 腹呈 8 O o 紧贴 皮肤 ,一前 一 学杂志 , 2 o o 3 。 2 ( 4 ) : 2 2 2 — 2 2 4 .
蕴结 型痤 疮4 5 例[ J ] _ 中国美容 医学 ,
2 0 1 2 , 2 1 ( 1 O ) : 3 5 1 — 3 5 2 .
[ 5 ] 孙 常磊. 平痘复合 剂治疗痤疮疗 效观 ( 3 7 . 4 + 2 . 1 ) 岁; 病程6 个月一 6 年, 平 察[ J ] , 中 国美 容 医学 , 2 0 1 4 , 2 3 ( 1 ) :
中脘位居任脉之上是治疗慢性胃炎之要穴可和胃宽中消食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具有益胃健脾疏导气机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针刺中脘可以改善胃蠕动增加胃液分泌而针刺足三里既可调整胃肠功能又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使受损的胃黏膜得以修复引再配合其它诸穴用于治疗胃脘疼痛每收速效
颜 面为主要表现 , 治疗多以清泻肺 胃之热 、 活血消毒散结为主。本院 中药面膜成分为石膏 、 桑 叶、 丹参 、 三七、 蒲公英 、 冰片 。其 中石膏 大 寒, 主人肺 胃经 , 长于清肺 胃之热 , 能清热解毒 ,治各种痈疽疮疡 , 溃 不收 口。桑叶性味苦 、 甘、 寒, 入肺 经, 能 清热解毒凉血 , 石膏配桑 叶 能 加强 清肺 解 毒之 功效 。丹参 的活 血 化瘀 作 用 促 进 了 局 部 的血 液 循 环, 可减少痤疮和痤疮后痘印的形 成 ] , 且 丹参 的有 效成 分 丹参 酮具 有 抗炎 和雌 性 激素样 作 用 。三七 活 血祛瘀 , 消肿止痛 。蒲公英清热消 肿解毒 , 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较强的 抑制作用 [ 6 ] 。冰片其性清凉 , 善走 窜渗透 , 有较强 的透皮促进和促渗 作用 … 。 中药面膜敷面的治疗机理 是通过皮肤 表面 的透皮 给药 系统 使药物经皮肤吸收 , 可以避免首过 效应 , 使药物作用持久且不 良反应 轻微 [ 8 ] , 有利于中药各种成分发挥 疗效 , 从而获得优于西药组的治疗 效果。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西医诊治---文本资料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西医诊治一、诊断二、(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
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2.西医诊断: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
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
(1) 内镜诊断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
(2)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
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
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
(二)中医辨证1.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4.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谈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5.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治疗
论 针 对慢 性 胃炎 患者 ,对 其 运 用 中 医学辨 证论 治理论 进 行 辨证 分 型 治疗 ,可 达 治疗 针对 性得 以明确 且 有 效 的 目的 ,提 升 临床 治疗 效果 , 具 有很 好应 用推 广价 值 。
【 关键 词 】慢 性 胃炎 ;中医辨 证 分型 ; ・ 临 床 效 果
的 ,知识 该病在复发率 方面居高 。针对本次研究 采用 中医学辨证论 治
施药蒲 黄l O g 、乌药 1 0 g 、砂仁6 g 、白花蛇舌草2 0 g 、丹参 3 0 g 、五 灵J ]  ̄ l O g 、元胡 1 2 g 、半枝莲 2 0 g 及 蒲公英 2 5 g 。如若患 者存在 大便
由于慢性 胃炎在发病机 制方面存在 较为复杂的实质状 况 ,不仅 与免 疫
1 . 2治疗方法:所选取患者依据脉象、舌象及症状行中医辨证分型,
而后依 据患者证 型不 同,对 其实施针对性 方剂治疗 。①瘀 阻胃络型 。
及遗传 因素存在 关联 之外 ,还与患者 的生活周边环境 及饮食 习惯存 在 深刻 关系 ] 。当前 针对此种病 症采用 西医手段 治疗居多 ,对 患者 的胃 黏膜 、抗 幽门螺杆菌及 抑酸进行保 护和干预 ,虽 然能够 起到一定 的治 疗效果 ,但对于本质病 因并未发现 ,所以 ,难 以达 到根治此病症 的 目
表 1慢 性 胃炎 患者 中 医辨证 分型 治疗疗 效 ( n = l 1 6 )
其治疗难度较大,此病与中医当中 “ 痞 满”及 “ 胃脘痛”相似。对患
者 的工作效率及生 活质量 造成严重影响口 】 。
1资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资料:选取在常州工学院校医院诊治的慢性胃炎患者l 1 6 例,
临床胃镜检查q  ̄ 8 o % ̄ 9 o %皆为慢性胃炎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多于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辨治效果。
方法通过对39
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 39例患者治愈26例,好
转者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
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辨治慢性胃炎能
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之“胃脘痛”、“纳呆”、“吞酸”、“嘈杂”等病范畴。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常等,导致肝
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各种症状。
纤维胃镜检
查可见:粘膜表面红肿,或糜烂剥脱,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绿色等改变。
通过近5年的临床工作及资料总结,现将慢性胃炎治疗心得总结如下:【关键词】中西医辨治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7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总结资料完整者39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
其中
男21例,女18例,年龄在39~64岁,平均年龄54.6岁。
病程最短者3个月,
最长者5年。
依据《临床中医内科学》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肝胃不和型9例,胃络瘀滞型7例,胃阴亏虚型11例,脾胃虚寒型5例,湿困脾胃型7例。
1.2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没有特异性症状,而且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情
况往往不一致。
患者出现症状多为消化不良等表现,如胃脘部痞满或疼痛不适,
饭后饱胀,嗳气打呃。
少数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若年老体弱或病程较久,
还可有贫血、消瘦、腹泻或舌淡等症候,表示病情较重。
2 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为指导辩证施治,并联合西药维
生素B12针治疗。
2.1 中医药辩证施治:临床辨证分型参照《临床中医内科学》拟定,具体分
型辨治如下:
2.1.1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
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
采用舒肝理气和胃解郁之法。
药用柴胡、白芍各15克,茯苓、
白术、香附、醋元胡各10克,川楝子、当归、乌药、枳壳、佛手各10克,甘草
各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2.1.2胃络瘀滞型:症见胃脘部刺痛或锐痛,痛处拒按,时感胃部灼热嘈杂,
纳差,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象涩滞。
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
治宜
活血化瘀、行气理胃。
药用丹参、连翘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各12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2.1.3胃阴亏虚型:患者症见胃脘部灼热疼痛,嘈杂不适,饥而不欲食,口干
口渴,大便难,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
证属胃阴亏虚、
肝脾不和,治宜益阴养胃、疏肝健脾。
药用北沙参、玉竹、白芍各15克,天花粉、麦冬、草决明、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2.1.4脾胃虚寒型:患者症见胃脘部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
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象沉细弱。
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
药用炙黄芪30克,党参15克,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煅瓦楞
子各12克,陈皮、高良姜、吴茱萸、炙甘草各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2.1.5湿困脾胃型:患者胃脘痞闷,纳呆,少食即感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有声,大便稀溏,困倦懒言,身重乏力,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濡细。
证属
湿困脾胃,阻遏中焦。
治宜健脾祛湿、理气和胃。
药用苍术、白术、云苓、鸡内
金各12克,薏苡仁30克,藿香、佩兰、厚朴、枳壳、石菖蒲、半夏、陈皮、连
翘各10克。
每日一剂,水煎服。
3 维生素B12针
维生素B12针采用肌肉注射方法,每次500ug,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0日。
3.1疗效评定标准
10日为一疗程,随症加减,连服3-4疗程依据纤维胃镜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治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胃粘膜病变恢复正常,水肿消退,粘膜糜烂剥脱愈合等,2周未再复发;好转:患者主观症状亦明显减轻,检查结果示胃粘膜水肿、
糜烂等较之前好转;无效: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结果及症状表现无明显变化。
3.2治疗结果
39例慢性胃炎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者11例,其中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4.87%。
4体会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
粘膜上皮反复遭受损害后导致。
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本
病病程漫长,经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辩治慢性胃炎效果显著。
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维生素B12是形成正常消化道上皮细胞的必需物质,能促进胃粘膜的再生修复。
结论:运用中医药联合维生素B12辨治慢性胃炎,39例患者中治愈26例,好转
者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4.87%,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张琳,邓晋妹,朱培一等.李乾构辨治慢性胃炎经验,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