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自控实验报告(精品系列).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等三个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等三个实验)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作者姓名学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学号X X年10月27日实验一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过渡过程时间TS。

2、建立二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阻尼比ζ时的跃响应曲线,并测定其超调量σ%及过渡过程时间TS。

三、实验原理1、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1C s KR s Ts φ=+()=模拟运算电路如下图:其中21R K R =,2T R C =;在实验中,始终保持21,R R =即1K =,通过调节2R 和C 的不同取值,使得T 的值分别为0.25,0.5,1。

记录实验数据,测量过度过程的性能指标,其中按照经验公式取3s t T=2、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性能指标的测试系统传递函数为:令ωn=1弧度/秒,则系统结构如下图: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如下:在实验过程中,取22321,1R C R C ==,则442312R R C R ζ==,即4212R C ζ=;在实验当中取123121,1R R R M C C F μ===Ω==,通过调整4R 取不同的值,使得ζ分别为0.25,0.5,1;记录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以及其性能指标,其中经验公式为3.5%100%,s net σζω=⨯=.四、试验设备:1、HHMN-1型电子模拟机一台。

2、PC机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块。

4、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1、熟悉电子模拟机的使用,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2、断开电源,按照实验说明书上的条件和要求,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不用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

3、将D/A输出端与系统输入端Ui连接,将A/D1与系统输出端UO连接(此处连接必须谨慎,不可接错)。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全)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全)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册院系: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实验五采样系统研究 (3)实验六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9)实验七非线性环节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响应 (14)实验五 采样系统研究一、实验目的1. 了解信号的采样与恢复的原理及其过程,并验证香农定理。

2. 掌握采样系统的瞬态响应与极点分布的对应关系。

3. 掌握最少拍采样系统的设计步骤。

二、实验原理1. 采样:把连续信号转换成离散信号的过程叫采样。

2. 香农定理:如果选择的采样角频率s ω,满足max 2ωω≥s 条件(max ω为连续信号频谱的上限频率),那么经采样所获得的脉冲序列可以通过理想的低通滤波器无失真地恢复原连续信号。

3. 信号的复现:零阶保持器是将采样信号转换成连续信号的元件,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其传递函数:se Ts--14. 采样系统的极点分布对瞬态响应的影响:Z 平面内的极点分布在单位圆的不同位置,其对应的瞬态分量是不同的。

5. 最小拍无差系统:通常称一个采样周期为一拍,系统过渡过程结束的快慢常采用采样周期来表示,若系统能在最少的采样周期内达到对输入的完全跟踪,则称为最少拍误差系统。

对最小拍系统时间响应的要求是:对于某种典型输入,在各采样时刻上无稳态误差;瞬态响应最快,即过渡过程尽量早结束,其调整时间为有限个采样周期。

从上面的准则出发,确定一个数字控制器,使其满足最小拍无差系统。

三、实验内容1. 通过改变采频率s s s T 5.0,2.0,01.0=,观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的过渡过程。

被控对象模拟电路及系统结构分别如下图所示:图中,1)(/)()(==z E z U z D ,系统被控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T T Ts e z e s s e Z z U z Y z G -----=⎥⎦⎤⎢⎣⎡+-==)1(4141)()()( 系统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T T w e z e Z G z D z G ----===)1(4)()()(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z G z G z w w +=Φ在Z 平面内讨论,当采样周期T 变化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自控原理实验报告

自控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目录2.2典型环节模拟电路及其数学模型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内容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记录3.1典型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及其动态性能分析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内容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纪录3.4三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内容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记录3.5基于Matlab告诫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动态性能分析1. 实验目的2. 实验内容3. 实验数据纪录4.1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及其性能分析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内容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记录5.4 基于MATLAB控制系统的博德图及其频域分析1. 实验目的2. 实验原理3. 实验内容4. 实验步骤5. 实验数据记录2.2典型环节模拟电路及其数学模型1.实验目的1)掌握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学习运用模拟电子组件构造控制系统。

2)观察和安装个典型环节的单位节阶跃响应曲线,掌握它们各自特性。

3)掌握各典型环节的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根据阶跃响应曲线建立传递函数。

2.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实验测试法建立控制系统的实验模型。

实验测试法是人为地给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基本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区逼近。

常用的实验测试法有三种:时域测试法,频域测试法和统计相关测试法。

通过控制系统的时域测试,可以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指标。

静态特性是指系统稳态是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用静态特性参数来表征,如增益和稳态误差。

动态性能指标是表征系统输入一定控制信号,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响应,常用的动态性能指标有超调量、调节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和振荡次数等。

静态特性可以采用逐点测量法,及给新一个输入量,新颖测量被控对象的一个稳态输出量,利用一组数据绘出静态特性曲线求出其斜率,就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增益。

动态特性可以采用阶跃响应或脉冲响应测试法,给定被测对象施加阶跃输入信号或脉冲信号,利用示波器或记录仪测量被测对象的输出响应,如为使测量尽可能的得到理想的数学模型,应注意以下几点:1)被测对象应处于实际经常使用的负荷情况,并且在较为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研究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熟悉并掌握实验装置和上位机软件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特性,掌握电路模拟和软件仿真研究方法二.实验内容1.设计各种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完成各种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3.在上位机界面上,填入各个环节的实际(非理想)传递函数参数,完成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软件仿真研究,并与电路模拟研究的结果作比较。

三.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箱,利用实验箱上的模拟电路单元,参考本实验附录设计并连接各种典型环节(包括比例、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以及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

注意实验接线前必须先将实验箱上电,以对运放仔细调零。

然后断电,再接线。

接线时要注意不同环节、不同测试信号对运放锁零的要求。

在输入阶跃信号时,除比例环节运放可不锁零(G可接-15V)也可锁零外,其余环节都需要考虑运放锁零。

2.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阶跃特性测试,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阶跃特性的影响。

无上位机时,利用实验箱上的信号源单元U2所输出的周期阶跃信号作为环节输入,即连接箱上U2的“阶跃”与环节的输入端(例如对比例环节即图1.1.2的Ui),同时连接U2的“锁零(G)”与运放的锁零G。

然后用示波器观测该环节的输入与输出(例如对比例环节即测试图1.1.2的Ui和Uo)。

注意调节U2的周期阶跃信号的“频率”电位器RP5与“幅值”电位器RP2,以保证观测到完整的阶跃响应过程。

有上位机时,必须在熟悉上位机界面操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上位机提供的虚拟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功能。

为了利用上位机提供的虚拟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功能,接线方式将不同于上述无上位机情况。

仍以比例环节为例,此时将Ui连到实验箱 U3单元的O1(D/A通道的输出端),将Uo连到实验箱 U3单元的I1(A/D 通道的输入端),将运放的锁零G连到实验箱 U3单元的G1(与O1同步),并连好U3单元至上位机的USB2.0通信线。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TD-ACC+( TD-ACS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控制电路的构成方法。

2. 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

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 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 TD-ACS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1. 比例环节2. 积分环节3. 比例积分环节4. 惯性环节5. 比例微分环节6.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四、实验感想在本次实验后,我了解了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实践,实现了时域响应相关的操作,感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

实验二、线性系统的矫正一、目的要求1.掌握系统校正的方法,重点了解串联校正。

2.根据期望的时域性能指标推导出二阶系统的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仪器设备PC机一台,TD-ACC+或TD-ACS)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原理简述所谓校正就是指在使系统特性发生变接方式可分为馈回路之内采用的测点之后和放1.原系统的结构框图及性能指标对应的模拟电路图2.期望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3.串联校正环节的理论推导四、实验现象分析校正前:校正后:校正前:校正后:六、实验心得次实验让我进一步熟悉了TD-ACC实验系统的使用,进一步学习了虚拟仪器,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自动控制原理,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激发了我理论学习的兴趣。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实验目的1 .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及由波特图来确定系统开环传函2 .掌握实验方法测量系统的波特图。

、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系列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一)实验原理1 .频率特性当输入正弦信号时,线性系统的稳态响应具有随频率(3由0变至%)而变化的特性。

频率响应法的基本思想是:尽管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不是正弦函数,而是其它形式的周期函数或非周期函数,但是,实际上的周期信号,都能满足狄利克莱条件,可以用富氏级数展开为各种谐波分量;而非周期信号也可以使用富氏积分表示为连续的频谱函数。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实验一 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量 (ξ、ωn ) 对过渡过程的影响。

2.研究二阶对象的三种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及系统的稳定性。

3.熟悉Routh 判据,用Routh 判据对三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二、实验设备PC 机一台,TD-ACC +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1.典型的二阶系统稳定性分析(1) 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2) 对应的模拟电路图:如图1-2所示。

图1-2(3) 理论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1(110 S T S T K开环增益: K=1T K 先算出临界阻尼、欠阻尼、过阻尼时电阻R 的理论值,再将理论值应用于模拟电路中,观察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定性,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在此实验中由图1-2,可以确地1-1中的参数。

s T 10=, s T 2.01=,RK 2001=R K 200=⇒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KS S Ks W ++=5)(2其中自然振荡角频率:Rn 1010=ω ;阻尼比:4010R=ζ。

2.典型的三阶系统稳定性分析(1) 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

图1-3(2) 模拟电路图:如图1-4所示。

图1-4(3) 理论分析系统的开环传函为:)1)(1(21)()(210++=S T S T S T K K s G s H系统的特征方程为:1()()0G s H s +=。

020201223=+++K S S S (4) 实验内容实验前由Routh判断得Routh行列式为:S3 1 20S212 20KS120-5K/3 0S0 20K 0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第一列各值应为正数,因此可以确定系统稳定K值的范围0<K<12系统临界稳定K=12系统不稳定K值的范围K>12四、实验步骤1)将信号源单元的“ST”端插针与“S”端插针用“短路块”短接。

由于每个运放单元均设臵了锁零场效应管,所以运放具有锁零功能。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报告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 与归纳(数据、图表、计算等)、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思考题、实验心得。

【实验目的】1、 会用PID 法设计球杆系统控制器;2、 设计并验证校正环节;【实验仪器】1、 球杆系统;2、 计算机,Matlab 平台;【实验原理】1、PID 简介PID 的控制算法有很多,不同的算法各有其针对性。

图 2.2.1,图2.2.2,图2.2.3给 出了三种不同的算法。

在模拟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最常用的控制规律是 PID 控制。

模拟PID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2.1所示。

学生实验报告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二PID 校正系统由模拟PID 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技世列口理N 慕笛甩用扭用期 m 雀莎先行pm 控制也尉mK 2JJ 蚀 HD (MUM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值 rt 与实际输出值yt 构成控制偏差etet 二rt -y t ( 2.2.1)将偏差的比例P 、积分I 和微分D 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故称PID 控制器。

其控制规律为或写成传递函数的形式=K p 1+丄 +T D S (2.2.3)I T i S 丿式中:K p ——比例系数;T |——积分时间常数;T D ——微分时间常数 在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中,也将传递函数写成式中:K P ——比例系数;K |——积分系数;K D ——微分系数。

上式从根轨迹角度看, 相当于给系统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极点和两个位置可变的零点。

简单说来,PID 控制器各校正环节的作用如下:A 、 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 et ,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 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

B 、 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型别。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T |,T |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

C 、 微分环节: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节时间。

四川大学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自动装置实验报告

自动装置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同步发电机并车实验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实验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任课老师肖先勇班级103姓名学号同步发电机并车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2.掌握微机准同期控制器及模拟式综合整步表的使用方法;3.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4.观察、分析有关波形。

二、原理与说明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

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这种并列操作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

根据并列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不同,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和全自动准同期三种方式。

正弦整步电压是不同频率的两正弦电压之差,其幅值作周期性的正弦规律变化。

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同步情况,如频率差、相角差以及电压幅值差。

线性整步电压反映的是不同频率的两方波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其波形为三角波。

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频率差和相角差,并且不受电压幅值差的影响,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手动准同期并列,应在正弦整步电压的最低点(同相点)时合闸,考虑到断路器的固有合闸时间,实际发出合闸命令的时刻应提前一个相应的时间或角度。

自动准同期并列,通常采用恒定越前时间原理工作,这个越前时间可按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整定。

准同期控制器根据给定的允许压差和允许频差,不断地检查准同期条件是否满足,在不满足要求时闭锁合闸并且发出均压均频控制脉冲。

当所有条件均满足时,在整定的越前时刻送出合闸脉冲。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一)机组启动与建压1.检查调速器上“模拟调节”电位器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如不在则应调到0位置;2.合上操作电源开关,检查实验台上各开关状态:各开关信号灯应绿灯亮、红灯熄。

调速器面板上数码管在并网前显示发电机转速(左)和控制量(右),在并网后显示控制量(左)和功率角(右)。

四川大学自控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自控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姓名:乐云飞 专业:电气工程 学号:2017141411160
1、用上例中系统的仿真程序画出零极点图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分析 二者的对应关系;
由极零点图可以看出在实轴右半轴上存在闭环极点,故该函数单调发散。

2、单位反馈闭环系统传递函数为b
as s b s G ++=2)(的系统,分别取以下三组参数: a=6 b=36 a=8 b=36 a=8 b=25
(1)用图解法求得三种情况下的性能指标 Mp 、ts 和 tr ;
(2)用MATLAB 画出三种情况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与(1)中的结果进行 比较分析。

(本数据采用教材80页图4-16作为图解法依据。


当a=6 b=36时
p = -3.0000 + 5.1962i 图解法得
-3.0000 - 5.1962i Mp=16% ts =1.4s tr =0.28s
由MATLAB图可得
Mp=16.2% ts =1.36s tr =0.36-0.08=0.26s 与图解法吻合
当 a=8 b=36时
p = -4.0000 + 4.4721i 图解法得
-4.0000 - 4.4721i Mp=6% ts =1s tr =0.35s
由MATLAB图可得
Mp=6% t s =1s t r =0.42-0.08s 与图解法吻合
a=8 b=25图解法得
p = -4.0000 + 3.0000i Mp= 1.5% ts =1s tr =0.5s -4.0000 - 3.0000i
由MATLAB图可得
Mp=1.5% ts =1s(超调量小于2%故取ts=tp) tr =0.6-0.1=0.5s 与图解法吻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 典型环节的时域相应 实验地点: 自动控制实验室实验日期: 2017 年 3 月 22 日(5)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对照曲线: ① 取R0 = 200K ;R1 = 100K 。

② 取R0 = 200K ;R1 = 200K 。

2.积分环节 (I) (1)方框图(2)传递函数: TS S Ui S Uo 1)()(=(3)阶跃响应: )0(1)(≥=t t Tt Uo 其中 C R T 0=(4)模拟电路图(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 取R0 = 200K ;C = 1uF 。

② 取R0 = 200K ;C = 2uF 。

3.比例积分环节 (PI) (1)方框图:模拟电路图:②取 R0=R1=200K ;C=2uF 。

+Uo10VU o(t)2 1U i(t ) 00 .tUo无穷U o(t)21U i(t )0 .2st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实测阶跃响应曲线① 取R0 = R2 = 100K ,R3 = 10K ,C = 1uF ;R1 = 100K 。

② 取R0=R2=100K ,R3=10K ,C=1uF ;R1=200K 。

6.比例积分微分环节 (PID) (1)方框图:(2)传递函数: (3)阶跃响应: (4)模拟电路图:Uo无穷U o(t)2 1U i(t )0 .4stUo10VUo(t)2 1U i(t )0 .4stKp+ U i(S)1 Ti S+U o(S)+ +Td S(5)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①取 R2 = R3 = 10K,R0 = 100K,C1 = C2 = 1uF;R1 = 100K。

②取 R2 = R3 = 10K,R0 = 100K,C1 = C2 = 1uF;R1 = 200K。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波形1.按所列举的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

检查无误后开启设备电源。

2.将信号源单元的“ST”端插针与“S”端插针用“短路块”短接。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讲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讲述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姓名:学号:班级:11电气1班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12月目录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实验二、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分析实验三、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实验四、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1.1 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TD-ACS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1.2 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S实验系统一套。

1.3 实验原理及内容下面列出各典型环节的方框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实验前应熟悉了解。

1. 比例环节(P)(1) 方框图:如图1.1-1 所示。

图1.1-1(2) 传递函数:Uo(S)/Ui(S)=K(3) 阶跃响应:Uo(t)=K(t≥0)其中K=R1/R0(4) 模拟电路图:图1.1-2注意:图中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已经对地接了100K 的电阻,实验中不需要再接。

以后的实验中用到的运放也如此。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对照曲线:①取R0 = 200K;R1 = 100K。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实测阶跃响应曲线2.积分环节(I)(1) 方框图:如右图1.1-3 所示。

图1.1-3(2) 传递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 阶跃响应:Uo(t)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 0) 其中T=R0C(4) 模拟电路图:如图1.1-4 所示。

图1.1-4(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①取R0 = 200K;C = 1uF。

3.比例积分环节(PI)(1)方框图:如图1.1-5 所示。

图1.1-5(2) 传递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阶跃响应:Uo(t)=K+t/T(t) (t 0) 其中K=Ri/Ro; T=RoC(4) 模拟电路图:见图1.1-6图1.1-6(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①取R0 = R1 = 200K;C = 1uF。

自控实验报告

自控实验报告

自控实验报告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线性系统时域响应分析)物电学院电气121班徐楠 12223110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step()函数和impulse()函数的使用方法,研究线性系统的单位阶跃,单位脉冲及单位斜坡函数作用下的响应。

2. 通过响应曲线观测特征参量ζ和ωn对二阶系统性能的影响。

3. 熟练掌握系统的稳定性的判断方法。

二.基础知识及MA TLAB函数1. 基础知识时域分析法直接在时间域中对系统进行分析,可以提供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

为了研究控制系统的时域特性,经常采用瞬态响应(如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斜坡响应)。

本次实验从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出发,给出了在MATLAB环境下获取系统时域响应和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的方法。

用MA TLAB求系统的瞬态响应时,将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的系数分别以s的降幂排列写为两个数组num、den。

由于控制系统分子的阶次m一般小于其分母的阶次n,所以num中的数组元素与分子多项式系数之间自右向左逐次对齐,不足部分用零补齐,缺项系数也用零补上。

1.用MATLAB求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1)阶跃响应求系统阶跃响应的指令有:step(num,den) 时间向量t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阶跃响应曲线随即绘出step(num,den,t) 时间向量t的范围可以由人工给定(例如t=0:0.1:10)[y,x]=step(num,den) 返回变量y为输出向量,x为状态向量[y, t ,x]=step(num,den,t) 向量t 表示脉冲响应进行计算的时间在MATLAB程序中,先定义num,den数组,并调用上述指令,即可生成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下的阶跃响应曲线图。

2)脉冲响应①求系统脉冲响应的指令有:impulse (num,den) 时间向量t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阶跃响应曲线随即绘出impulse (num,den,t) 时间向量t的范围可以由人工给定(例如t=0:0.1:10)[y,x]=impulse(num,den) 返回变量y为输出向量,x为状态向量[y, t ,x]=impulse(num,den,t) 向量t 表示脉冲响应进行计算的时间②求脉冲响应的另一种方法应当指出,当初始条件为零时,G (s)的单位脉冲响应与sG(s)的单位阶跃响应相同。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自动控制实验报告「篇一」一、实验目的1、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2、掌握任意波函数新号发生器的功能、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3、掌握四位半数字万用表功能、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4、学会正确选用电压表测量直流、交流电压。

二、实验原理(一)GPD—3303型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特点:1、三路独立浮地输出(CH1、CH2、FIXED)2、 CH1、CH2稳压值0―32 V,稳流值0―3。

2A3、两路串联(SER/IEDEP),两路并联(PARA/IEDEP)(二)RIGOL DG1022双通道函数/任意波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特点1、双通道输出,可实现通道耦合,通道复制2、输出五种基本波形:正弦波、方波、锯齿波、脉冲波、白噪声,并内置48种任意波形三、实验仪器1、直流稳压电源1台2、数字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3、数字万用表1台4、电子技术综合试验箱1台四、实验数据记录与误差分析1、直流电压测量(1)固定电源测量:测量稳压电源固定电压2.5V、3.3V、5V;误差分析:E1=|2.507—2.5|÷2。

5×100%=0.28%E2=|3.318—3。

3|÷3.3×100%=0.55%E3=|5.039—5|÷5×100%=0.78%(2)固定电源测量:测量实验箱的固定电压±5V、±12V、—8V;误差分析:E1=|5.029—5|÷5×100%=0.58%E2=|5.042—5|÷5×100%=0.84%E3=|11.933—12|÷12×100%=0.93%E3=|11.857—12|÷12×100%=0.56%E3=|8.202—8|÷8×100%=2.5%(3)可变电源测量;误差分析:E1=|6.016—6|÷6×100%=0.27%E2=|12.117—12|÷12×100%=0.98% E3=|18.093—18|÷18×100%=0.51%(4)正、负对称电源测量;2、正弦电压(有效值)测量(1)正弦波fs=1kHz;(2)正弦波fs=100kHz;3、实验箱可调直流信号内阻测量4、函数信号发生器内阻(输出电阻)的测量;自动控制实验报告「篇二」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因为有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有热心的同事们的努力配合和帮助,所以能较圆满的完成质检部门的前期准备工作和领导交代的其他工作,作为质检专责我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掌握全厂的工艺,负责全厂的质量工作,审核化验结果,并定期向上级领导做出汇报,编写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编写质量和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以及实验设备的验收等工作。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实验报告

⾃动控制实验报告试验⼀⾮线性系统分析实验报告2.1典型⾮线性环节⼀、实验⽬的1、掌握各典型⾮线性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法,掌握TDN-AC/ACS设备的使⽤⽅法。

2、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线性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实验要求1、观察各种典型⾮线性环节的动态特性曲线2观测参数变化对典型⾮线性环节动态特性曲线的影响三、实验步骤1、⾸先使⽤MATLAB对继电特性、饱和特性、死区特性和间隙特性进⾏观测在MA TLAB中新建MODEL区,建⽴仿真模型如下:设置各参数和⽰波器观测范围运⾏,结果如下:(1)间隙特性(2)继电特性(3)饱和特性(4)死区特性2、接下来对四种继电特性⽤实验箱模拟,按照实验指导书中的电路图,搭建真实特性电路图,并给以输⼊,⽤⽰波器观测波形,波形如下:(1)继电特性波形如下:从图中可见U0从正到负或由负到正跳变时不能实现直接跳变,要有⼀个⼩的下降或上升过程。

(2)饱和特性从图可见,跳变过程并不是⼀条直线,⽽是圆滑的曲线。

(3)死区特性可见除U0到零时与仿真曲线有所不同以外,其他基本相同(4)间隙特性间隙特性与仿真基本相同2.2⾮线性系统的相平⾯分析法⼀、实验⽬的1、掌握⽤模拟电路构成⾮线性系统的⽅法,掌握TDN-AC/ACS设备的使⽤⽅法。

2、掌握⽤相平⾯法分析⾮线性系统的原理和⽅法。

⼆、实验要求1、观测各种⾮线性系统的相轨迹2、观测参数变化对⾮线性系统的相轨迹的影响三、实验过程(1)继电型⾮线性系统1、⾸先使⽤MA TLAB对⾮线性系统进⾏仿真搭建仿真电路图,设置各参数运⾏结果如下:2、按照实验指导书中图2.2-2中的继电型⾮线性系统模拟电路搭建实体电路图,调节幅值旋钮从⽰波器上观测到⼀簇相轨迹,⼤致图形如下从图中可见,纵坐标轴将相平⾯分成两个区域,系统在阶跃信号作⽤下,沿相轨迹运动,若继电特性是理想的,则逐渐收敛于原点。

(2)带速度负反馈的继电型⾮线性系统1、⾸先:在MATLAB中建⽴模拟电路图,模拟带速度负反馈的继电型⾮线性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TD-ACC+(TD-ACS)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控制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

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TD-ACS)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内容1.比例环节2.积分环节3.比例积分环节4.惯性环节5.比例微分环节6.比例积分微分环节四、实验感想在本次实验后,我了解了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方面的知识,并且通过实践,实现了时域响应相关的操作,感受到了实验成功的喜悦。

实验二、线性系统的矫正一、目的要求1.掌握系统校正的方法,重点了解串联校正。

2.根据期望的时域性能指标推导出二阶系统的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二、仪器设备PC 机一台,TD-ACC+(或 TD-ACS)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三、原理简述所谓校正就是指在使系统特性发生变接方式,可分为:馈回路之内采用的测点之后和放1.原系统的结构框图及性能指标对应的模拟电路图2.期望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指标3.串联校正环节的理论推导四、实验现象分析校正前:校正后:校正前:校正后:六、实验心得次实验让我进一步熟悉了TD-ACC+实验系统的使用,进一步学习了虚拟仪器,更加深入地学习了自动控制原理,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激发了我理论学习的兴趣。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及由波特图来确定系统开环传函。

2.掌握实验方法测量系统的波特图。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系列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一)实验原理1.频率特性当输入正弦信号时,线性系统的稳态响应具有随频率(ω由0变至∞)而变化的特性。

频率响应法的基本思想是:尽管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不是正弦函数,而是其它形式的周期函数或非周期函数,但是,实际上的周期信号,都能满足狄利克莱条件,可以用富氏级数展开为各种谐波分量;而非周期信号也可以使用富氏积分表示为连续的频谱函数。

实验五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评测研究报告

实验五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评测研究报告

自控实验报告郭倩茜1043031591 汪莎莎1043031451 卓小慧1043031488 何元利1043031471实验五 三阶串联校正一、实验目地1.知道系统开环放大倍数对系统稳定性地影响;2.根据要求,设计串联矫正环节.并适当地调整控制系统参数; 3.通过对控制系统参数地调整,熟悉控制系统中校正装置地作用.二.实验设备及仪器1.模拟实验箱;2.虚拟仪器(低频示波器); 3.计算机;4.MA TLAB 仿真软件.三.实验内容设一单位反馈系统地结构图如下图所示:其中,k 是开环放大倍数,Gc(s)为串联校正环节.当该系统出现近似等幅震荡现象时(既系统出现不稳定现象),试采用下列三种校正方案时,分别以串联地形式加入系统,再测试系统地时域性能指标,是否稳定并加以比较(要Gc(S)11.0+s ks1 11+s求σ%<25%).b5E2R 。

超前校正方案(摸拟电路图),要求用摸拟实验箱完成.()1121++=s T s T s G c ,T 1>T 212DCBAR0R1A1CR2R3R4c(t)r(t)滞后校正方案(摸拟电路图)用MA TLAB 仿真软件完成.()1121++=s T s T s G c ,T 2>T 121DCBR0R1A1R2R3C1c(t)r(t)滞后—超前校正方案(摸拟电路图),用MA TLAB 仿真软件完成.()()()()()11114321++++=s T s T s T s T s G c ,T 1>T 2 ,T 3>T 421DCR0R1A1C2R2R3R4C1R5R6c(t)r(t)四、实验原理1、串联超前校正1.1、超前校正装置1,11)(>++=ααTs Ts s G c (1)图(1):超前校正装置零极点分布图相当于附加低通滤波地PD 控制器dd p d p K T Ts s T K K Ts s K K PD <+++=++=,11)()11(控制器α越大,校正(微分)作用越强.1.无源校正装置(RC 电路)图(2):无源超前校正装置RC 电路无源超前校正装置地RC 电路如图(2)所示,其传递函数如下:CR R R R T R R R Ts Ts s G c 2121221 1式中,111)(+=>+=++⋅=ααα (2)2.有源校正装置(运放+RC )有源超前校正装置电路如图(3)所示:r u (t)1R +-c u (t)2R 3R +-5R 5R C 4R 1i (t)2i (t)A u (t)B u(t)图(3):有源超前校正装置电路,1)(1,其中11)()()(32432132>++=+=++==R R R R R R R R K Ts Ts K s U s U s G c cr c c αα (3))(s G c 地伯德图如图(4)所示:图(4):有源超前校正装置)(s G c 地伯德图超前校正装置地作用: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频特性提高截止频率,从而改善暂态性能.m c ωω=校正原则:使,产生最大超前角 1.2、超前校正校正思路 1、校正思路一,sin 1sin 1计算,确定,由要求的先试选mmm c ϕϕαϕγω-+=,确定)(lg 10由0c c L ωωα-=T c 满意后计算,校验由γω步骤:1) m γϕα由要求的估计,并求(其中计算m ϕ时注意设计余量)2) c ωγ确定实际的,并校验3) 求校正装置传递函数 2、校正思路二先试选c ω(m c ωω=),令0010lg =-()L αω,再校验γ,满意后计算T 步骤:1) 由m c ωω=求α 2) 验证相角裕量γ3) 求解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综上所述,超前校正是利用超前相角增大相角裕量,以此来改善平稳性;利用幅值提升作用提高截止频率,从而提高响应地快速性;所以超前校正可以同时改善响应地平稳性和快速性.p1Ean 。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自动化专业电子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自动化专业电子版)

精心整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课程编号:ME3121023专业班级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牢固地掌握《自动控制原理》课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手段。

能应用运算放大器建立各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掌握系统校正的常用方法,掌握系统性能指标同系统结构和参数之间的基本关系。

通过大量实验,提高动手、动脑、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提高从事数据采集与调试的能力,为构建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12341分环节和比例积分微分环节。

2、在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记录各环节的输出波形,写出输入输出之间的时域数学关系。

3、在运算放大器上实现各环节的参数变化。

(三)、实验要求:1、仔细阅读自动控制实验装置布局图和计算机虚拟测量软件的使用说明书。

2、做好预习,根据实验内容中的原理图及相应参数,写出其传递函数的表达式,并计算各典型环节的时域输出响应和相应参数(K、T)。

3、分别画出各典型环节的理论波形。

5、输入阶跃信号,测量各典型环节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及相关参数。

(四)、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及实验设计:1.2.3.时域输出响应:4.比例积分环节:Ui-Uo的时域响应理论波形:传递函数:比例系数:时常数:时域输出响应:5.比例微分环节: Ui-Uo的时域响应理论波形:传递函数:比例系数:时常数:时域输出响应:6.123、123的原因。

(七)、记录实验数据:、实测实验二二阶系统的性能研究(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理解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同系统参数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1、二阶系统的时域动态性能研究;(三)、实验要求:1、做好预习,根据实验原理图所示相应参数,写出系统的开环,闭环传递函数。

(八)、思考与讨论: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作对比,并进行讨论。

实验三系统时域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深入掌握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同系统闭环极点位置的关系。

2、掌握高阶系统性能指标的估算方法及开环零、极点同闭环零、极点的关系。

3、能运用根轨迹分析法由开环零极点的位置确定闭环零极点的位置。

自控实验报告

自控实验报告

实验一典型系统的时域响应和稳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量对过渡过程的影响;(2)研究二阶对象的三种阻尼比下的响应曲线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熟悉Routh判据,用Routh判据对三阶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1.典型的二阶系统稳定性分析(1)结构框图:如图1.2-1所示(2)对应的模拟电路图(3)理论分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开环增益。

(4)实验内容先算出临界阻尼、欠阻尼、过阻尼时电阻R的理论值,再将理论值应用与模拟电路中,观察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及稳定性,应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

在此实验中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其中自然振荡角频率;阻尼比:。

2.典型的三阶系统稳定性分析(1)结构框图(2)模拟电路图:如图1.2-2所示。

(3)理论分析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4)实验内容实验前由Routh判断得Routh行列式为1 2012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第一列各值应为正数,所以有得0<K<12 → R>41.7KΩ系统稳定K=12 → R=41.7KΩ系统临界稳定K>12 → R<41.7KΩ系统不稳定四、实验步骤1.将信号源单元的“ST”端插针与“S”端插针用“短路块”短接。

由于每个运放单元均设置了锁零场效应管,所以运放具有锁零功能。

将开关设在“方波”档,分别调节调幅和调频电位器,使得“OUT”端输出的方波幅值为1V,周期为10s左右2.典型二阶系统瞬态性能指标的测试(1)按模拟电路图1.2-2接线,将1中的方波信号戒指输入端,取R=10K。

(2)用示波器观察系统响应曲线C(t),测量并记录超调Mp、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

R=10K:(3)分别按R=60K;160K;200K;改变系统开环增益,观察响应曲线C(t),测量并记录性能指标Mp、Tp和Ts,及系统的稳定性。

并将测量值和计算值进行比较(实验前必须按公式计算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3
4.震荡环节:
G s
1 , 2 2 Ts s 2Ts s 1

R1 2 R2
R 2 C 1 r(t) R 1 R 6 R 5 R 4 C 2 A 1 R 3
A 2
c(t)
C
A 3
B
R=100K(R2 除外), C=1μ 其中从输入端加入阶跃信号,分别观察 T=0.1s、ξ=0.1、0.5、0.7、1 时的输出波形,并作记录。 (σ%,k,ts,N,tp) 。 MATLAB 仿真: ⑴.如图所示连接系统;
II
电 气 信 息 学 院 电 气 信 息 工 程 专 业 中 心 实 验 室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模拟及阶跃响应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典型环节的电模拟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2.观察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3.学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使用 MATLAB 中 SIMULINK 的使用,进行时域法分析;
1 2
三.实验内容
1.二阶系统
G s
K1 K 2 T1 s 1T2 s 1
其中:⑴.K1 分别为 1、5、7、10;K2=1;T1=T2=0.1s; ⑵.K1=K2=1;T1 分别为 0.01s、0.1s、1s。 (3). R=100K(R2 除外),C2=1μ。R2、C1 需计算确定。
⑵.与比例环节的步骤⑵相同; ⑶.与比例环节的步骤⑶相同; ⑷.观察 T=0.1s, ξ=0.1、0.5 、0.7、1 时的仿真结果。
A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根据摸拟电路图的要求,在摸拟实验箱上选择实验单元,认真接线; 2.被测信号接到虚拟仪器 (抵频示波器)输入端,调试; 2 1
3
3
3.在被测系统输入端加入阶跃信号,观测并记录系统输出波形和有关数据。
改变系统的增益 K、时间常数 T、延迟时间常数 ,重复步骤(3) 、 (4) (5) ,观察不同的参数作用下, 系统的时域、频域响应变化。 单击“退出” ,返回主窗体。
图(a)
4
图(b)
电 气 信 息 学 院 电 气 信 息 工 程 专 业 中 心 实 验 室
图(c)
返回目录
5
实验二.二、三阶系统动态分析
2
C A
电 气 信 息 学 院 电 气 信 息 工 程 专 业 中 心 实 验 室
MATLAB 仿真: ⑴.如图所示连接系统;
⑵.与比例环节的步骤⑵相同; 1 2 ⑶.与比例环节的步骤⑶相同; ⑷.保持 K 不变,分别观察 T=1、2 秒时仿真结果的变化; (k,ts, ) 。 ⑸.保持 T 不变,分别观察 K=1、2 时的仿真结果的变化。 (k,ts, ) 。
C
⑵.在 Simulation/Simulation parameters 中将仿真时间(Stop Time )设置为 10 秒; ⑶.单击 Simulation/Start 开始仿真,打开示波器 Scope 显示仿真结果; ⑷.改变比例系数 K(Gain) ,观察仿真结果的变化。
1
1
2.积分环节:
C1 A1 R3
R5 C2 A2 R4
R7 C3
A3
R6
A4
c(t)
R9 R8
A5
C
3.自行设计系统的模拟电路,并根据时间常数,放大倍数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 4.用模拟实验箱,虚拟仪器(低频示波器)组成测试系统; 5.纪录和观察每个频率点对应的系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变化。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请同学根据传函自行设计模拟电路,参数变动可采用改变电阻或电容方式实现; 2.在模拟实验箱上按设计的模拟电路自行接线,并组成测试系统; 3.输入信号采用阶跃信号,注意记录输出波形和有关数据(σ%,k,ts,N,tp) ; 4.使用 MATLAB 仿真软件,重复上述过程并注意记录输出波形和有关数据。
电 气 信 息 学 院 电 气 信 息 工 程 专 业 中 心 实 验 室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指导书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专业中心实验室
I
Hale Waihona Puke 目目录录........................................................................................................................II
B
五.实验报告要求
1.请将自己设计的摸拟电路和系统组成图绘出; 2.请将参数组成的电阻 电容以表格形式列出; 3.请将记录的波形绘出,测试数据以表格形式列出; 4.比较两种仿真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A
附 1: MATLAB 仿真 已知一个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1.25 Gc ( s ) 2 s s 1.25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模拟及阶跃响应分析............................................................1 实验二.二、三阶系统动态分析................................................................................ 6 实验三.基于根轨迹法的系统综合.......................................................................... 10 实验四.频率特性测试...............................................................................................11 实验五.三阶系统串联校正...................................................................................... 14 实验六.典型非线性环节与非线性系统.................................................................. 16 实验七.采样系统分析.............................................................................................. 22
%系统的最大峰值输出 %仿真最大时间 % 系统的稳态输出 %超调量 ts %峰值时间 tp
%选择 5%的误差带
%选择 5%的误差带
附 2:电动机速度/位置控制系统的虚拟实验演示 进入 MATLAB 运行环境,将当前工作路径设置为“虚拟实验/电动机系统” ; 运行 main.m 程序,出现主窗体(图(a) ) ,单击各按钮进入相应的控制窗体,若单击“闭环速度控制” 按钮,进入图(b)所示窗体;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线路及原始数据,测试数据及波形图; 2.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对实验内容 3,从绘制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出 K、T、ts,并将 ts 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3.简单叙述 MATLAB 仿真软件进行时域法分析的步骤; 4.将两种测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5.虚拟实验的感受及希望改进的地方。 思考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一阶系统 Ts 与 T、K 之间的关系。 2.认真思考一般环节的电路摸拟图构成,并找出规律,学会设计简单的环节摸拟图。
2
试绘制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并计算系统的性能指标。 MATLAB 程序如下所示: %计算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可以选择 5%或者 2%的误差带) Gc=tf(1.25,[1,1,1.25]); %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step(Gc); [y,t]=step(Gc);
7
[mp,tf]=max(y); cs=length(t); tm=max(t); yss=y(cs); sigma=100*(mp-yss)/yss tp=t(tf); %计算调节时间 ts i=cs+1; n=0; while n==0 i=i-1; if i==1 n=1; elseif y(i)>1.05*yss n=1; end end; t1=t(i); cs=length(t); j=cs+1; n=0; while n==0 j=j-1; if j==1 n=1; elseif y(j)<0.95*yss n=1; end; end t2=t(j); if t2<tp if t1>t2 ts=t1 end elseif t2>tp if t2<t1 ts=t2 else ts=t1 end end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二、三阶系统的电模拟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2.观察二、三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3.学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4.使用 MATLAB 仿真软件进行时域法分析; 。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1.模拟实验箱; 2.示波器; 3.计算机; 5.MATLABL 仿真软件。
G s
1 , Ts
T R1 C
C
D r(t) R1 R0
A1
c(t)
从输入端加入阶跃信号,观察 T=0.1 秒、0.5 秒时的输出波形,并作记录。 MATLAB 仿真: ⑴.如图所示连接系统;
C
⑵.与比例环节的步骤⑵相同; ⑶.与比例环节的步骤⑶相同; ⑷.改变时间常数 T,观察仿真结果的变化。 3.惯性环节(一阶系统) :
8
电 气 信 息 学 院 电 气 信 息 工 程 专 业 中 心 实 验 室
单击“电动机参数“部分的“修改”按钮,在文本框中进行电动机参数的重新设置; 在“输入信号”或“干扰信号”的列表框中,选择信号类型以及参数最大值的设置,调节滑动条可改 变参数大小; 保持 PID 控制参数的缺省设置 P=1、I=0、D=0; 单击“运行”按钮,在三维虚拟场景和示波器中观察电机转速方向和大小的改变; 改变电机参数,输入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类型与大小,观察电机转速方向和大小的改变。 单击“退出” ,返回主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