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与输血学检验

合集下载

血型与输血

血型与输血

Landsteiner 因发现人类 ABO血型系 统而获得 1930年诺贝 尔奖金。
此后他又发 现了 MN,P, Rh等血型, 赢得了“血型 之父”的誉称 号。
Ottenberg-----输血治疗的先驱者
1908年 Ottenberg提出ABO血型的遗 传规律,并提出O型可输给其它3种血型的患 者,O型为“万能”献血者,特别可用于紧 急输血时,并于1913年提出输血前应进行供 血者和受血者的配合试验。因而他也是输血 治疗早期不可低估的先驱者。
37℃
• 被血型物质中和

不能
• 溶血素效价
较低
较高
• 耐热性
不耐热(冷抗体) 耐热(温抗体)
• 在盐水中与相应红细胞发
生肉眼可见凝集

不能
8. 对酶处理红细胞的反应 变化不大
能反应
9. 通过胎盘
不能

10. 与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
的反应
灭活
不被灭活
• (三)ABO血型系统的亚型
• 1、A1、A2亚型基本特征:
早期的输血失败案例
血液开始流入病人体内几乎不到一分钟,病人 就表现出呼吸衰竭的症状,又过了一分钟,她停止了 呼吸。在整个过程中,我坐在那儿非常快乐,非常满 足地观察着我的助手在非常漂亮地工作着,我简直太 愚蠢了!麻醉师首先发出警告。我仍然坐在那儿。麻 醉师说病人举动越来越异常,接着尖叫了一声就停止 了呼吸。其他医生开始进行人工呼吸时,我才突然意 识到发生了什么。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系统
• 一、红细胞血型分类及命名
• (一)红细胞血型分类 • 1996年国际输血协会(ISBT)红细胞表
面抗原命名专业组,将红细胞抗原分成 23个血型系统、5个血型关联和2个血型 系列。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2第三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2第三章 红细胞血型检测

放散试验
• 通过改变物理条件把结合到红细胞膜上的 抗体解离下来
• 获得红细胞上致敏的抗体(自身抗体)用 于自身吸收
• 获得没有抗体吸附的红细胞,用于血型鉴 定和交叉配血
放散试验
• 试验方法:热放散技术、乙醚放散技术、 磷酸氯喹放散技术、冻融放散技术、柠檬 酸放散技术、氯仿/三氯乙烯放散技术、二 甲苯放散技术
• 灵敏度高,可检出IgM和IgG类抗体
实验方法
• 两步:红细胞去电荷、红细胞复电荷 •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可在试验过程中产生
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产生的凝集则不可逆 • 试剂:低离子介质、凝聚胺溶液、重悬液
第五节 抗人球蛋白试验技术
重点提示
• 实验原理 • 实验方法 • 临床应用
适用范围
多用于抗球蛋白试验、ABO血型正/反定 型、交叉配血及其他血型系统抗原检测。 •中性胶 不含抗体,相当于试管的作用 •特异性胶 含特异性抗体,如抗-A、抗-B, 可进行AB抗原检测 •抗球蛋白胶 含抗球蛋白,可进行IgG类抗体 的检测
优点
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便于 保存、节约标本、标准化、使用安全
临床应用
•鉴定存在于红细胞上的弱抗原,分离、鉴定 混合抗体、鉴定新生儿溶血病和免疫性输血 反应的抗体等 •IgM抗体检测时应使用冷吸收、热放散 •IgG抗体检测时应在37℃吸收、乙醚放散
第八节 凝集抑制试验
重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
• 凝集抑制试验概念 • 唾液中可溶性ABH血型物质的检测 • P1、I等血型抗原凝集抑制试验
结果判读
• 阳性对照管凝集,阴性对照管不凝集,被检管出 现凝集为阳性,不出现凝集判定为阴性。
• 阳性对照管不凝集或(和)阴性对照管出现凝集, 试验失败。分析原因,重新试验。

人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人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抗A、抗B血清进行血型鉴定的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了解血型在临床医学、输血和法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人类的血型系统主要由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组成。

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A和B两种抗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系统则根据红细胞是否含有D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

本实验采用抗A、抗B血清进行血型鉴定。

当含有A抗原的红细胞与抗A血清接触时,会发生凝集反应;当含有B抗原的红细胞与抗B血清接触时,会发生凝集反应。

通过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反应,可以判断受试者的血型。

三、实验材料1. 受试者血液2. A型标准血清3. B型标准血清4. 载玻片5. 滴管6. 洗耳球7. 生理盐水8. 消毒棉签9. 镜台10. 镜头四、实验步骤1. 将受试者血液与生理盐水按1:4的比例混合,制成红细胞悬液。

2. 将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各滴一滴于载玻片上。

3. 用滴管分别吸取受试者红细胞悬液,各滴一滴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中。

4. 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5. 若红细胞在A型标准血清中发生凝集,在B型标准血清中不发生凝集,则受试者为A型血;若红细胞在B型标准血清中发生凝集,在A型标准血清中不发生凝集,则受试者为B型血;若红细胞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中均发生凝集,则受试者为AB型血;若红细胞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中均不发生凝集,则受试者为O型血。

五、实验结果本实验中,受试者血液在A型标准血清中发生凝集,在B型标准血清中不发生凝集,因此受试者为A型血。

六、实验分析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2. 在观察红细胞凝集反应时,应仔细观察,确保判断准确。

3. 本实验仅鉴定了ABO血型,若需鉴定Rh血型,可使用抗D血清进行。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使用抗A、抗B血清进行血型鉴定的方法,并了解了血型在临床医学、输血和法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医学基础知识:血型与输血的考点分析

医学基础知识:血型与输血的考点分析

医学基础知识:血型与输血的考点分析
关于血型,以及输血,大家并不陌生,复习过程中经常遇见,既然能够频繁出现,也就意味着在事业单位或者执业资格的考试中,不管是医学基础知识的考题还是临床内外科的考题中,都会涉及到相关的考点。

掌握好这个考点,正确地做题。

才能获得高分,针对这个问题,中公教育老师对这个考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血型概念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的抗原决定簇的类型。

ABO血型系统包括两种抗原,即A抗原和B抗原。

二、抗体特点
ABO血型的抗体属天然抗体,为IgM,分子量较大,不易通过胎盘。

Rh血型抗体为IgG抗体,能透过胎盘。

人的血清中不存在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者在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才会通过体液免疫。

三、交叉配血试验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放在一起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再将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副侧。

主副侧均不发生凝集反应,称为配血相
合;副侧发生凝集反应,主侧不发生,称为配血基本相合;两侧均发生,称为配血不合。

【例题】某人的血清不能使A型血红细胞凝集,但其红细胞可被A型血的血清凝集,该人的血型为( )。

A.A型
B.AB型
C.B型
D.O型
【答案】B。

解析:该人的血清不能使A型血红细胞凝集,说明没有抗A抗体,其红细胞可被A型血的血清凝集,A型血的血清中有抗B抗体,说明该人红细胞上有B抗原;综合后该人红细胞上有B抗原而血清中没有抗A抗体;其血型为AB型。

故答案为B。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血型和输血测试题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血型和输血测试题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血型和输血测试题真题1、单选血液保存液CPDA-1代表的是()A.添加了氨B.A型配方C.添加了肌苷D.添加了腺嘌呤E.添加了次黄嘌呤正确答案:D2、单选Rh(-)个体在汉族(江南博哥)人群中占()A.0.01%~0.1%B.0.1%~0.2%C.0.2%~0.5%D.0.5%~0.8%E.1%~2%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Rh系统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D抗原最为重要。

根据红细胞上D抗原的有无,可分类红细胞为Rh阳性或Rh阴性。

大约15%的白种人为Rh阴性,0.2%~0.5%汉族人为Rh阴性。

3、单选血型鉴定时若红细胞出现缗钱状,采用最佳的措施是()A.在37℃下进行血型鉴定B.将被检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后鉴定血型C.用新鲜制备的标准血清鉴定血型D.用5%红细胞悬液鉴定血型E.用10%红细胞悬液鉴定血型正确答案:B4、单选ABO血型鉴定()。

A.玻片凝集法B.试管凝集法(肥达试验)C.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D.碳素凝集试验E.免疫比浊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3.肥达试验(Widaltest)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于检测沙门杆菌感染。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抗原、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5、单选Rh血型中抗原性最强的是()A.C抗原性最强B.e抗原性最强C.E抗原性最强D.D抗原性最强E.c抗原性最强正确答案:D6、单选在人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G亚类是()A.IgG1B.IgG2C.IgG3D.IgG4E.IgG1、IgG2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人类的IgG、IgA和IgM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的亚类。

根据重链二硫键数目和位置的不同,IgG分为IgG1、IgG2、IgG3、IgG4四个亚类,在血液中它们之间的浓度比依次是66:23:7:4,IgG1含量最多。

7、单选筛选细胞通常由几个组成()A.1个B.2~3个C.4~5个D.6~7个E.9~11个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筛选细胞通常由血型参比实验室或血液中心提供,从供血者或工作人员中进行普查得到,筛选红细胞以2个或3个人抗原互补的不同的红细胞组成一套。

输血与血型

输血与血型

血型能变吗 血型是由特定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这就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因此血型一经确定 就不会自行改变。 但是,当人体发生某些疾病(白血病)时 ,尤其是在疾病的中晚期,由于造血器官功能 障碍,使不成熟的红细胞大量进入血流。这些 不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血型抗原物质或减少或消 失,因此血型就会发生改变。如果造血器官功 能恢复,那么改变后的血型又可展现原型。另 外,长期大量输血后的病例,血型也会出现暂 时性改变,但是这种改变维持不会太久。
一、血型的发现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
德斯坦纳
(ndsteiner,1868-1943)发现了人类的血型.

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 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 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 起,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 人的血浆时,却不发生凝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 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 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 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 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 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 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 素,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 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 液分成四型:A型 B型 AB型 O型.

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
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所含
血液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70~80ml.

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
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
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
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
(2)李聪献血前,要对李聪进行健康检查,为什么? 因为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的血不能用,如传染性疾病 肝炎等,这是对受血者负责,因此必须对献血者进行健 康检查

临床输血检验之血型血清学检查

临床输血检验之血型血清学检查
更加敏感和特异。
操作步骤
将待测血液与含有酶的溶液混合, 通过酶促反应检测抗原抗体,从而 确定血型。
适用范围
酶法适用于多种血型系统的检测, 包括ABO、Rh等,准确度高,但操 作较为复杂。
抗人球蛋白法
原理
抗人球蛋白法是一种间接检测抗 原抗体的方法。通过将待测血液 与抗人球蛋白抗体混合,观察红 细胞是否凝集,从而确定血型。
操作步骤
将待测血液与抗人球蛋白抗体混 合,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从而
确定血型。
适用范围
抗人球蛋白法适用于多种血型系 统的检测,准确度高,但操作较 为复杂,且需要使用特殊试剂。
04
血型血清学检查的 临床应用
输血前的血型鉴定
输血前必须进行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以确保受血者与供血者血型相容,避免 发生输血反应。
抗体检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前者用于检测受 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后者用于检测受血者血清
中是否存在免疫性抗体。
抗体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后产生的免疫反应,避免发生溶血 性输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 ,母亲体内产生针对胎儿红细胞的抗 体,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 血性疾病。
救措施。
输血后应继续观察受血者的病情 变化,评估输血效果,并及时处
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06
血型血清学检查的 未来发展
新技术的应用
基因分型技术
利用基因分型技术对红细 胞和血型相关蛋白进行分 型,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 性和分辨率。
生物传感器技术
利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快速 、准确地检测血型抗原和 抗体,提高检测效率和灵 敏度。
Rh抗体检测

血型与输血

血型与输血



2、凝集反应 当红细胞上的凝集原与其对应的凝集素相 遇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红细胞被抗体 凝集成一簇簇不规则细胞团的现象称为凝 集反应。 A凝集原+A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 溶血 B凝集原+B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 溶血




3、血型鉴定 4、交叉配血实验 (1)配血不和:禁止输血 (2)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3)配血基本相合:仅限于不得已时使用 5、输血原则 输血的根本原则就是要避免发生凝集反应, 首选同型输血。
第五节
血型与输血



血量是指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 量约占体重7%—8%,相当于每千克体重 70—80ml。 机体一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总量的10%,可通 过神经体液调节; 若急性失血达总量的20%,将会出现血压 下降等一系列症状; 若急性失血达总量的30%,可能危及生命, 应立即输血抢救。


红细胞
供 血 者
主 侧
红细胞
次 测


受 血 者
血清 血清 型系统的分型与特点 凡红细胞膜上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无 D抗原者称为Rh阴性者。 2、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 (1)输血反应 (2)母婴血型


一般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 原的类型。 其中与临床血型关系密切的血型系统是 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分型依据 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A 凝集原和B 凝集原的有无和总类分为四型。 表3-4 ABO血型系统的分型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 A B AB O 血清凝集素 B A 无 A和B

输血实验室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

输血实验室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

输血实验室血型血清学质量控制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输血安全问题已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通常输血有两方面:其一是经血液传播疾病问题,其二是实验室血型血清方面的问题。

而血型血清学方面的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安全输血的根本保证。

下面就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一、血型血清学实验室目标输血的原则是安全、有效、及时,其中安全最为重要,这就要求在实验室作出的结果必须正确无误,否则将引起严重后果。

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疑难问题。

它们存在于供血者的检查、血液采集、血型鉴定、抗体检出和鉴定、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和成份措施、成份单采和置换、输血反应、输血传染病,各类自身抗体检出、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亲子鉴定、骨髓移植等等。

有理论、技术上的问题,也有责任心的问题。

正确的结果是输血的安全保证。

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质量控制室内质控(IQC)、室间质控(EQA)。

二、室内质控1、样本:准确无误的标本是输血工作最关键的一步,这就要求临床在采集样本时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每次只能采集一个人的样本,样本的交接应双方鉴收,样本用完后最少保留在规定的时间内。

2、人员: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在输血工作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责任性差错事故。

人是关键。

血库应选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同志,在核对时应细心、认真、负责(凝集的判断有无、强弱、真假),正确的判读结果报告是输血工作的关键。

3、技术方法:精湛的技术是输血工作的保证。

开展的项目应齐全,血型鉴定(低板、96孔板、试管法)、交叉配血试验(盐水、PEG、凝聚胺IAT)、抗体筛选和鉴定、产前检查、HDN、服效药等等试验。

4、试剂:试剂是输血安全的根本。

试剂必须是通过国家批批检、认可的试剂,一般情况下应是在有效期内,外观无污染、无沉淀、无溶血、无凝块,特异性、亲和力、效价在规定的范围内。

常用试剂备用有:(1)、试剂抗血清:抗-A、-AI、-B、-AB、-H、-D、-C、-c、-E、-e、抗-IgG+C3等等。

临床医学检验:血型与输血检验考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血型与输血检验考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血型与输血检验考试题1、问答题4℃条件下,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和凝血因子在ACD或CPD保存液中保存期各为多久?正确答案:(1)红细胞:在CPDA中保存35天、ACD中21天,输注24小时体内红细(江南博哥)胞存活率至少为原标准的70%。

(2)血小板:12小时大部分失去活性,三天后无治疗价值。

(3)白细胞:除粒细胞8小时后丧失功能外,其他细胞只能存活5天。

(4)Ⅴ或Ⅷ因子:1~3天丧失以50%上的活性。

2、问答题什么病人的ABO血型可发生“改变”?正确答案:严格地说,一个人的血型在一生中不会改变,但某些疾病可使血型抗原减弱或发生暂时“变化”。

恶病质者可遇到这种情况,如患胃肠道腺癌时由于丧失了转移酶而缺乏A和B抗原;血液病病人因缺乏H转移酶或酶受到抑制,致使ABH抗原发生“改变”或减弱,病情缓解时又恢复过来;有肠道疾患的O型或A型病人,可因肠道细菌影响而形成“类B”(获得性B),表现为B型或AB型,在疾病恢复时,“类B”即可消失。

3、单选输注由400ml全血制备的红细胞一般可使成人Hb提高()A.5g/LB.10g/LC.15g/LD.20g/LE.25g/L正确答案:B4、问答题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其实验室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正确答案:应包括能证明下列内容的各种实验室检查:(l)母婴之间血型不合。

(2)产妇血清中能检测到与患儿一致的致病性IgG型血型抗体。

(3)患儿红细胞血清中存在致病性游离抗体或被母体的致病性IgG血型抗体致敏。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内容:1)产前检查产妇血型(先查ABO和RhD)和血清中不完全抗体及其效价;最好能获得丈夫血型。

2)产后检查新生儿血型、放散试验及游离IgG型血型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等。

5、配伍题某患者在以往输血中曾发生两次原因不明的发热反应,此次输血应选择()某患者以往输全血时曾起荨麻疹,此次因严重贫血需要输血应选择() A.少白细胞的红细胞B.红细胞悬液C.年轻红细胞D.浓缩红细胞E.洗涤红细胞正确答案:A,E6、多选在检测质量管理基本到位的情况下,下列哪些情况可导致病毒漏检() A.检测人员在检测时漏加试剂B.病毒变异C.窗口期D.献血者免疫反应异常,对病毒无免疫应答E.使用病毒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正确答案:A, B, C, D7、问答题抗体筛选试验用什么方法?正确答案:抗体筛选试验原则是让受检的血清与特殊试剂红细胞即筛选红细胞起反应,以发现37℃中有反应活性的抗体。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

输血后的抗体检测
输血后抗体检测的目的是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产生了针对供血者的特异性抗体, 以评估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抗体检测的方法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和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受血者 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判断是否存在免疫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相关的反应,如发热、过敏 、溶血等。
02
CATALOGUE
血型血清学检查的流程
采集样本
采集时间
通常在输血前进行,以确 保血型匹配。
采集方法
通过静脉采血的方式,采 集受检者的血液样本。
样本标识
对每个受检者的血液样本 进行唯一标识,以便后续 识别和追踪。
样本处理
离心分离
将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分离 ,以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
血浆处理
将分离出的血浆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灭活补体、去除血小板等。
结果报告
将检测结果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交给 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以便进行后续 的输血治疗或手术。
03
CATALOGUE
血型血清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输血前的血型匹配
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是确保输血安 全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受血者和供 血者的ABO血型和Rh血型,以避免 因血型不匹配导致的输血反应。
除了ABO血型和Rh血型,其他稀有血 型如MNS、KELL、LU、YT等也需要 进行匹配,以降低输血风险。
红细胞处理
将分离出的红细胞进行适当的处理 ,如洗涤、标记等。
检测方法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抗体, 确定受检者的血型。
交叉配血试验
通过将受检者的红细胞与已知血 型的标准红细胞进行混合,检测 是否存在红细胞凝集反应,以确 定是否可以进行输血。

输血学及输血学检验技术

输血学及输血学检验技术

输血学及输血学检验技术输血学是一门研究输血原理、输血临床应用及输血反应的学科。

它是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在临床上为疾病患者提供救治支持。

本篇文章将介绍输血学的基础知识以及输血学检验技术。

1.输血学基础知识1.1 输血的基本原理输血就是将整血或血液成分输注到接受者体内,以补充或替代失血或血液成分。

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能够提供氧气、营养和免疫功能,为人体提供必要的生命支持。

但是,由于某些疾病或创伤,患者可能会失血或需要额外血液成分的支持,这时候就需要接受输血治疗。

输血的原理是通过采集供血者的血液,经过多种方法处理后,将其输注到接受者体内。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输血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输血过程中不会发生输血反应或交叉感染等不良事件。

1.2 输血的种类根据输血的成分和目的,输血可以分为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输注、血清输注等几种类型。

其中,全血输注指的是将采集的整血输注到接受者体内,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

而其他类型的输血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血液成分,例如红细胞输注适用于血液失血或失血后的恢复等情况。

1.3 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输血是一项严肃的医疗过程,在诊断和治疗中需要根据病情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输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严重贫血、失血性休克、骨髓抑制、免疫缺陷等情况。

而输血的禁忌症则主要包括血液匹配不当、输血反应史、血源性疾病、重度肝病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输血过程中,个体差异性比较大,医生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输血学检验技术2.1 输血前受试者检查在输血前,受试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型及Rh因子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传染性疾病检查等。

其中,血型检查是手术和输血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

血型检查是通过找到细胞膜表面上特定的抗原来确定血型的,这些抗原对于不同的血型是不同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输血时,应该严格按照受试者的血型来选择血型相符的供血者,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型分型: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 与凝集原B,血浆中是否存在对应抗体,将血 液分为四种血型。
血型
抗原
抗体
A
B
A
B
抗B
抗A
AB
O
A、 B


抗A、抗B
ABO血型系统遗传:
• “三复等位基因”学说: – 第九号染色体上A、B、O三复等位基因控制
–A、B基因:显性基因
–O基因:隐性基因
• 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具6个基因型, AO,AA
O
A
BO,BB
AB
B
AB
ABO血型的遗传
父亲 表型
可能的基因型
母亲 B

A

子女可能的基因型
子女可能的表型


ABO抗原的生物合成
• 基因ABO及H控制着A、B抗原的形成,O基因 为无效基因.
基因H
基因A
酶A
H抗原
A抗原
+ N-乙酰
半乳糖胺 基因 H 基因B
H抗原
血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
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 抗原的类型。 按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所 含抗原及血浆中抗体不 同而分为各种型别。
血型抗原
血型抗原的化学本质
• • • • • • 种类:糖蛋白、脂蛋白、糖脂和蛋白质四种 糖蛋白:唾液中ABH抗原、Lewis、MNSs、HLA 脂蛋白:Rh抗原 糖脂:红细胞上、血浆中ABH抗原、P血型抗原 多糖类抗原刺激――产生IgM抗体 蛋白类抗原刺激――产生IgG抗体
检查亚型的目的
• 防止误定血型,避免输血反应
–①A1与A2之间输血可能引起输血反应 –②亚型抗原性弱,易漏检或误定
其他特殊类型的ABO亚型
1.孟买型:基因型:hh,表型:Oh,红细 胞及体液无ABH抗原,血清中有其抗体 2.B(A)型:红细胞上同时存在B抗原和 很弱的A抗原,容易误判为AxB型。 A(B)型相仿。
ABO血型系统的分子基础
1. O型个体只能产生H物 质(孟买型例外); 2.H物质末端增加一分子 的N-乙酰半乳糖胺( GalNAc)即成为A抗原 ; 3.H物质末端增加一分子 的D-半乳糖(Gal)即成 为B抗原。
ABO血型发生及分布
胎儿在5~6周已可测出,18个月完全表达。存在 于多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和其他体液中。
,形成B抗原。
IA基因合成A型转移酶, 它使一个N-乙酰基半乳糖 胺加在H物质末端糖残基 上,形成A抗原。
A、B两种抗原的差异,只在于一个单 糖残基的不同。 Io基因为无效等位基因、所以O型红 细胞只有H物质,不能由此形成A抗原 或B抗原.AB型红细胞受IA IB基因控制, 能产生A和B两种抗原。
孟买型
1952年在印度孟买发现一种 特殊的血型.这种红细胞 既无A抗原和B抗原,也无H 抗原。他们的基因型为hh, 不能产生H物质,即使有IA和( 或)IB基因,也不能形成 A抗原或(和)B抗原.但IA IB基 因可向后代遗传,这种特 殊的型,称为孟买型
孟买型首先在孟买发现而得名
• 没有H抗原的O型 • 基因型为hh,表现型为Oh • 红细胞和唾液中无H、A和B抗原,但血 清中含有抗A、抗B和高效价的抗H抗体 • 除与AB型红细胞发生反应外,还可与O 型红细胞凝集 • 如输血,只输Oh同型血
–胎儿可产生ABH抗原
–出生时抗原的抗原性弱
–5-10岁时达高峰
–老年的抗原性下降
血型物质
• ABO分泌型:分泌型和非分泌型受控于Sese基因
• ABH抗原不仅存在许多细胞上,还可分泌于许多体
液中,体液中的可溶性ABH抗原又称为“血型物
质”。
• 凡体液中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无血型物质者
为非分泌型
A酶 B酶
A antigen
B antigen
=N-乙酰半乳糖胺
=N-乙酰葡萄糖胺
=D-半乳糖
=L-岩藻糖
现在我们知道A抗原和B抗原的合 成是以H物质为前提的,O型红细胞 也有H物质但不能产生A抗原和B抗 原 在ABO血型物质合成过程中: 基因
控制 控制

合成抗原
首先是H基因控制 的L-岩藻糖转移酶 的合成,它使1分 子的岩藻糖加在血 B基因控制合成B型转移酶 I 型前体物质上,形 ,它将一个D-半乳糖分子 成H物质(H抗原) 加在H物质末端糖残基上 :
血型物质存在的意义:
• ①辅助鉴定血型 • ②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 • ③检查羊水,预测胎儿ABO血型等。
ABO亚型红细胞上的A抗原
• 亚型是指同一血型抗原的结构和性 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所引起 的变化。 • 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见,A抗 原的两个主要亚型是A1和A2 。
血型与输血学检验
主 要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红细胞血型 红细胞血型检测技术 白细胞血型 血小板血型 新生儿溶血病 临床输血 发展趋势
血型、血型抗原与抗体
血型 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表达了血液各 种成分的抗原型别和遗传性状。
血型抗原分类 1.红细胞血型抗原: ABO、 Rh、 MNS 等 2.白细胞血型抗原: HLA 、 CD等 3.血小板血型抗原: HPA等 4.其他血型抗原
酶B
+D-半乳糖
B抗原
酶A=α-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酶B=D-半乳糖基转 移酶
基因H
H抗原
• H 物质上既不连接 N- 乙酰半乳糖胺, 又不连接 D- 半乳糖,则仅有 H 活性, 没有A、B抗原(为O型)
Biosynthesis of antigen: basic material
H酶
H antigen
血型抗体
血型抗体(Blood group antibody)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形成的免疫球蛋白。红细胞血型 抗体可分为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完全抗体(complete antibody) 在血型抗原物质刺激下形成,与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混 合后能引起红细胞凝集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M抗体。 不完全抗体(low-order antibody) 只可使红细胞致敏而不能使红细胞凝集的抗体,主要是 IgG抗体。 血型抗体与红细胞血型抗原结合后,体内产生血管内或血 管外溶血。体外产生凝集、沉淀或溶血反应。
第一节 红细胞血型
是红细胞上的遗传性标志。包括ABO、 Rh、MNS 、 P、 Lutheran、 Kell等。
一、ABO血型系统
1901年,Landsteiner(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血型之父”)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 型系统,根据人红细胞表面含抗原成分不同分成A、B、 O和AB四种血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