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感悟自然

合集下载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在现代社会中,掌握一定的写作、口语和交际技能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然而,只有掌握了综合性的学习技能,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的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自然不仅能够使我们心情舒畅,也能够为学习提供绝佳的环境。

一、“写作”——写出真实的感受写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写作可以让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一些问题。

然而,很多人在写作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

此时,感受自然就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在自然中,人们可以得到很多的灵感。

例如,在森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树木和花卉的味道,田野中可以瞧见各种各样的昆虫,这些都能通过写作来进行表达。

不仅如此,自然中的一些事件也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写作素材。

例如,大雨之后,小草变得更加翠绿,这也许能够启示我们写出一篇关于“雨后春笋”的佳作。

因此,对于写作来说,自然创造的环境,在提供灵感的同时,也为我们在写作中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给人带来更多的写作灵感和能量。

二、“口语”——说出心中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口语交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是职场中的表达自己意见,还是个人生活中和朋友交流,口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想要提高口语能力,在感受自然时多讲几句,也能让我们的口语表达更为自然。

在自然的环境中,除了繁复的机械设备声响,其他一切都是由天然的声音所组成。

这样的环境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放松,自然而然地说出我们想说的话。

同时,自然的景色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更为舒适的心境,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三、“交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感受自然时多结交朋友交际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

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认识一些新的朋友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通过学习和体验,我们可以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感悟自然教学设计.doc

感悟自然教学设计.doc

感悟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

2.描绘景物特点,表达思考和感悟。

3.学习在叙述、描写、抒情的基础上,自然合理地议论。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完一单元的四篇议论性散文,初步了解了议论性散文的写作方法。

但是写景的议论散文比单纯的写景作文都要难些,因为需要发挥联想与想象思维进行感悟。

而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所以需要大量的方法指导。

教学重点、难点:描绘景物特点,表达思考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启发式导入课前展示,通过列举壁虎、胡杨树的例子,吸引学生感悟自然,走出困境。

这样让学生带着思考自然导入课题。

生1:怎么了,心妍,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生2:不开心,这次成绩不理想,感觉现在真是压力山大啊!哎哎口!生3:你这样可不行啊!前两天,我读了一篇关于壁虎的文章。

小壁虎尾巴断了,还可再生,它没有在痛苦中绝望,告诉我们失去旧的是为了催生新的,不能沉溺于昨天的痛苦中,要昂首面向明天、面向未来。

生1:对了,还有胡杨树。

胡杨树生命力非常顽强,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生命力顽强的胡杨树告诉我们:要勇敢克服生命中的一切困难,永远不向困难低头。

生2:听了你们的话,我很受启发。

大海怒号、鲜花绽放、枯叶凋零,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蕴含哲理。

下面我们就跟老师一起感悟自然吧!二、组词法与构词法,理解“感悟”内涵。

师:首先给“感”与“悟”分别组词。

生:感受、感慨、感动、感恩、感觉领悟、醒悟、顿悟、恍然大悟师:“感”字上下结构,上咸下心,心上的咸,咸是味道之一,感就是心上的味道,心中的滋味。

悟字左右结构,从左到右读是心中的我,从右到左读是我的心。

因此感悟更追求的是来自心灵的我的感受、感觉,我的顿悟。

三、佳作品析,体会写法。

1、课件展示,观赏野草图片,创设情境。

师:观赏这簇生长在石缝间的小草有什么特点?生:叶子长、细、刀削尖的叶子,很直,充满着向上的力量。

2、学生配乐朗诵《石缝间的生命》课文片段。

感受自然的教案范文

感受自然的教案范文

感受自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组成与特点2. 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保护3. 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体验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2. 难点: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和描述自然景观。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自然的感受,讨论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 写作法:培养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有关自然保护的资料。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第一课时:自然环境的组成与特点1. 引入: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 讲解:介绍自然环境的组成,如大气、水、土地、生物等。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讨论自然环境的特点。

第二课时: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保护1. 引入:展示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讲解:讲解自然景观的形成和保护意义。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景观的欣赏,如徒步、摄影等。

第三课时: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技巧1. 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事物。

2. 讲解:讲解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第四课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1. 引入:讨论自然保护的意义。

2. 讲解:介绍自然保护的相关知识。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然保护的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第五课时:总结与展示1. 引入: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感受。

2.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作品,分享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意识。

《感受大自然》教案

《感受大自然》教案

《感受大自然》教案感受大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描述大自然的景色和感受。

2. 练习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感受。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大自然的美景。

2. 学生的绘画和临摹作品,用于展示和分享。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 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大自然图片,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有过亲近大自然并感受它的美的经历。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多个大自然的景色图片和视频,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美景和感受。

鼓励他们使用形容词和动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张大自然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共同描绘出场景,并写下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每个小组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派代表展示给全班。

4.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

5. 练习与拓展:给学生发放一些素材,让他们从中选择一个大自然的场景进行绘画或临摹。

鼓励他们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点强调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观察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感受大自然的作文,并在下节课上展示和分享。

六、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或进行户外活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鼓励他们记录下所见所闻,并进行分享。

七、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在描述大自然的景色和感受时是否准确、丰富,以及他们在展示和分享时的表达能力。

同时,评价学生的绘画和临摹作品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以上是本节课《感受大自然》的教案,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力量,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感悟自然(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感悟自然(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

感悟自然(活动课) 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感悟自然”整体设计本单元学习有关大自然的记叙文和散文。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重在写景状物。

但作者又不是单纯的描写,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或是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是寄寓自己的理想、或是表达自己的思考。

在阅读的时候,首先要使学生牢记文中写景状物都是为了抒情、明志、言理的,要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所写景物特点与情感体验、社会生活、及人生哲理的联系,明确作者所抒之情、所明之志和所言之理,理清思路,理解全文。

本单元鉴赏重点是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领会并学习课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深层含义,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大自然的崇高和美丽,并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悟。

一、能力要求1、写景状物的能力细节描写、粗笔勾勒;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以及常用的修辞手法。

2、揣摩语言的能力包括辨析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语言的感情色彩。

其目的是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语感,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领悟作者深层含义的能力明白作者隐藏在文章背后的思想含义,包括他写文章的目的,他对大自然的态度及他所寄寓的理想等。

二、活动课组织活动主题:感悟自然(人与自然)研究对象: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雨雷电、虫鱼鸟兽、风土人情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发现自然美、感受自然美、歌咏自然美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能结合人文因素理解美的真正意义。

活动过程:1、划分研究小组,将全班同学划分成8-10个小组。

2、设定研究内容,每个小组自己拟定一个活动主题并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的内容包括活动目的,方式、措施,活动成果的呈现方式等等。

附研究内容:课文P2-P3地域风物研究了解本地最具特色的自然风物。

关爱自然研究人与自然肌肤相连、息息相关,爱护自然环境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珍惜绿色,保护自然环境。

文学作品中的物我相融之美感受作家在表现美景时常用的手法,感受作家的语言魅力。

自然风景与人文之间的关系探索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中的美的含义。

七年级语文感受自然教案

七年级语文感受自然教案

七年级语文感受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2.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

1. 导入新课1.1 展示自然景观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

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景观的感悟。

1.3 教师总结导入,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2 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2.3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课文中的难点。

3. 课堂讲解3.1 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

3.2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3.3 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练习4.1 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2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进行仿写。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5.2 学生分享他们对自然美的感悟。

6. 作业布置6.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中的美景,并试着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

6.2 学生写一篇以“我眼中的自然”为主题的短文。

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如实地考察、自然景观观赏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

2. 开展“保护自然,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精选11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精选11篇)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案(精选11篇)《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篇1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教学目标①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②学会观摩。

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③通过“认养”树木、草地,培养学生与大自然进行对话,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④学会在观察与欣赏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①观察自然、体验自然。

②联想、想像。

③表达感受、心理、体会。

○课程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①学生提建议,制定计划。

②学生可自由结合,分组观察、体验。

③走进大自然。

带领学生走上嘉定山,“认养”树木、草地。

④与大自然对话的同时,侧重于对自然美景的沉浸与遐想。

○活动过程①播放《神奇的大自然》录像片段,激发学生欣赏大自然的诗情画意。

②分小组交流:a.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画面?b.你是否喜欢这个季节,为什么?谈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③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全班交流。

④春、夏、秋、冬四个小组,代表发言。

a.表明自己的立场,谈出自己的感受,说出缘由。

b.可与意见分歧者争论,鼓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⑤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季节,都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人不能代替。

⑥结合嘉定山一游,小组交流:a.你“认养”了哪棵树、哪片草地,为什么要认养它?你将会怎么做?b.你“心中的美景”是怎样的?⑦全班交流。

⑧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学生通过有意义的“走进大自然”活动,开阔了胸襟,陶冶了情操。

通过“认养”活动,学生对自然和环境更加关注。

因为有了真切的感受,所以学生们有感要发,有情要抒,学生思维和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极佳。

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以前的作文学生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假话连篇?○学生习作青岛的春天青岛的四季中我最喜欢春天,因为青岛的春天不冷不热,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山上满是野花,花园里也到处是花,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青岛的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一个季节。

请闭上眼睛想一下,马路边上、山上、街心花园里,到处一片嫩绿,所有的树木都长出了新芽。

七年级语文感受自然教案

七年级语文感受自然教案

七年级语文感受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对自然的描绘方法。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自然的美。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尝试写一篇以自然为话题的短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情。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方法。

(2)如何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自然的美。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自然的美。

2.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课文中对自然的描绘方法。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感受自然》。

2. 与课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或视频。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自然景观视频,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

(2)引导学生谈论对自然的感受,导入新课《感受自然》。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对自然的描绘方法。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感受。

4.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默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小结拓展(2)学生写一篇以自然为话题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6.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感悟自然作文教案

感悟自然作文教案

感悟自然作文教案教师:谢元毅一、写作目标:一、提高想象联想能力(突出“构思精致”和“有个性特点”)二、提高综合运用表达方式的能力二、训练重点:一、增强“开合”能力(既要放得开,又要合得拢)2、增强“选择”能力(什么方面,什么方式,什么方式)三、课时安排:拟用二课时完成。

四、实施步骤:一、训练文题咱们生活在大自然中。

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轻巧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发咱们沉思;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发咱们的联想。

在沉思和联想中,咱们会有所感悟,感悟自然”。

作文导写,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

鲜花绽放,枯叶凋谢,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聪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

崇尚自然,靠近自然,融入自然,咱们的生活才会加倍和谐,咱们的情感才会加倍丰硕,咱们的人一辈子才会加倍出色!放下一切邪念,怀着一份淳朴,带上一份纯真,用一颗感悟的心,走进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在自然中放飞心灵,咱们会发觉,自然中的一切竟如此美好,如此漂亮,如此神奇。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很多于600字的文章。

二、写作指导“化一为万”。

所谓“化一为万”,是指打开思路,多角度观看和立意。

“感悟自然”的话题是相当宽泛的,给咱们提供了神驰联想的广漠空间。

咱们要擅长从虚到实,化概念为万象。

“大自然”仅仅是一个概念,若是咱们从概念动身,固然打不开思路,致使千篇一概去写“要爱惜自然环境”“要改造大自然”等等。

固然,这些立意本身专门好,可是从拓开思路的角度说,就不能不说局限性专门大。

如何才能打开思路,显现异彩纷呈的局面呢?那就要“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

要在眼前呈现朝气蓬勃的大自然,让大自然的万千景象奔涌眼底,如此才能让思维的触角多方接触,给写作提供无穷契机。

不要静止地观看,要动态地观看和感知,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和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感受自然的教案范文

感受自然的教案范文

感受自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生物种类。

2. 学习观察和描述自然的方法。

3.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培养学生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四、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引导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户外自然环境2. 教学材料:笔记本、画笔、彩色纸、剪刀等第一章:走进大自然1. 组织学生户外活动,让他们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景色、植物、动物等,发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第二章:观察和描述自然1.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自然景色和生物。

第三章:自然写作1. 学生根据观察和描述的结果,进行自然写作,可以写一段话或者一篇小文章。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交流对自然的感受。

第四章:自然绘画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进行自然绘画,可以画出自己看到的自然景色和生物。

2.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交流对自然的感受。

第五章:保护自然1. 引导学生学习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六、自然探索游戏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环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加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的自然探索游戏,如寻宝、自然拼图、生物分类等。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自然知识,如植物的名称、动物的特征、自然环境的保护等。

3.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自然探索游戏,通过游戏学习自然知识。

感受自然作文教案

感受自然作文教案

感受自然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2. 自然中的生灵的观察和描述3. 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4. 写作技巧的指导5. 作文的修改和评价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发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写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

3. 讲评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准备:1. 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2. 生灵的图片或视频3. 自然现象的图片或视频4. 写作技巧的指导资料5. 作文的评价标准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新课:讲解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述写作练习。

4.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自然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信心完成作文。

在讲评环节,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六、教学内容:1. 观察自然中的生灵:昆虫、鸟类、动物等。

2. 描述生灵的特点、习性和与自然的关系。

3. 写作技巧的指导:如何生动描绘生灵,表达对其的喜爱和尊重。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自然中的生灵,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 写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表达自己对生灵的观察和感悟。

3. 讲评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鼓励学生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准备:1. 生灵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有关生灵的科普资料。

3. 写作技巧的指导资料。

4. 作文的评价标准。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灵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和观察。

感悟自然类作文教案

感悟自然类作文教案

相拥奇丽的自然放飞智慧的心灵——“感悟自然”话题作文导写教案高山无语,但阅尽世事沧桑;大海怒吼,却源自细流无声。

鲜花绽放,枯叶凋零,金蝉脱壳,蜘蛛结网……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智慧,深蕴哲理,富有灵性。

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情感才会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放下一切杂念,怀着一份淳朴,带上一份纯真,用一颗感悟的心,走进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在自然中放飞心灵,我们会发现,自然中的一切竟如此美好,如此美丽,如此神奇。

[文题设计]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深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遐想。

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请以“感悟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话题解读]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头脑。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

自然给了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

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汲取科学的启示,人类因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朱熹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从半亩方塘的清澈而想到源头活水,由此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

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面对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和千变万化,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一定会发出许多感慨,得到许多人生的哲理。

比如以花开花落为例:含苞欲放时,你能感悟到花朵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联想到人生的美丽,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让生命发出灿烂的光辉;随风飘落时你会联想生命的奉献,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感悟自然”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深入生活,去观察自然景物与现象,融入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思考。

[思路点拨]“感悟自然”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

2009——201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作文感悟自然教学案(一)苏教版

2009——2010学年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作文感悟自然教学案(一)苏教版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三作文教学案(一)感悟自然一、题目选择1.话题作文“感悟自然”2.命题作文《风景这边独好》3、根据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在美国阿拉斯加涅利英自然保护区,老百姓为了保护鹿而把狼消灭了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十几年后,鹿群由四千只发展到四万只,但鹿的体态蠢笨,没有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群迅速繁殖而被啃食、践踏得凋零了。

鹿由于缺乏充足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人们只好把狼再请进去。

鹿又四散奔逃了,但却恢复了蓬勃生机。

要求: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请从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写一篇作文。

全文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标题自拟。

二、写作指导构思”感悟自然”作文时,我们应该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得选定所要”感悟”的具体”自然”景物。

因为”自然”的X围实在太广大了,如果我们不能将视线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自然”景物上,所写的作文要么会空空如也,虚之又虚,要么会不知所云,毫无中心。

由于字数的限制,加上作文功底和个人的阅历有限,本次作文不宜从大处着笔,而应从小处入手。

即从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得到启发或鼓励,从鸟语花香的美妙画卷中引起同感和共鸣,甚至从一朝一夕的时光流逝中发出感慨和叹息。

其次,要对所”感悟”的”自然”景物进行精描细绘,摹出特点。

这主要是指我们在描绘景物时,尽量调动各种感官,以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表现景物全貌,突出景物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如触其物,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每个事物都有着不同于别的事物的特点,”自然”景物也不例外。

只有将所要”感悟”的”自然”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才谈得上去”感悟”某种”自然”;若连”自然”景物的特点都把握不准,怎能说你”感悟”了”自然”呢?要养成认真观察、用心体味”自然”的良好习惯和超强能力,这样,你就会发现”自然”的诸多”奥妙”。

《感悟自然》优秀教案

《感悟自然》优秀教案

班级姓名小组月

二)活动
(教师指导安排,学生自由活动)
1活动安排。

自由组合,四、五人一小组,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去观察绿色的田野、转瞬即逝的流星,去聆听鸟虫的啼鸣、大自然的雨声……去观察你想观察的任何一种事物(或偶然发现的有趣的事物),把自己的身心融入自然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尽情感受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2活动要求。

(1)小组要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商定所要描写的景物,共同活动。

(2)活动后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写成文字材料。

(3)初步构思自己的文章,口头在组内交流。

(课前观察选取资料为课堂交流、实施做好准备)
3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要认真观察,才能把握描写的景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方法与要求
1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把观察和思考联系起来。

2对引发议论的事物和景物做形象具体的描写,如例1中,如何体现小虫的坚毅?“它一步一步抓紧了陡立的墙壁艰难地向上爬去……三番五次掉下来,又番三五次向上爬”等等。

3借状物而明理,议论是由叙述描写引发出来的,是感悟思考的结果,描写为议论服务,议论由描写生发,议论要自然,要合乎情理,描写和议论相结合。

五)课外同类文章阅读:《敬畏生命》(内容略)
指导阅读,重点理解描写与议论的紧密结合,议论如何从描写中生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自然
——这样写景更生动
一教学目标
1.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的写法。

2.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4.学会在观察欣赏体会过程中与他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
大自然总会向我们展示它的美丽和神奇,向我们发出心灵的呼唤。

那么我们如何把自然美景流泻于笔端,让读者感同身受呢?
1.写景:豁人耳目
感受自然,我们少不了描写自然之景(物),我们所选取的景或物应该是富有神采的,是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亮你眼勾你魂的那种,只有能擦亮你的眼睛的景物,才能豁亮读者的眼睛。

刘成章的《老黄风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它来了。

它从苍白的远处,席卷而来,浩荡而来。

它削着山梁,刮着沟洼,腾腾落落,直驰横卷,奏出一首恐怖的乐曲。

它把成吨成吨的土和沙,扬得四处都是。

天空登时晦暗起来。

我抬头看太阳,太阳失去了光辉,变得就像泡在浑黄河水里的一只破盆儿。

大片大片的庄稼,倒伏于地。

飞鸟撞死在山岩上,鸡飞狗跳墙。

本来,那边刚刚栽下一片树苗,树苗都扎下了根,长出了嫩绿的叶片,可是转瞬间这些树苗被连根拔起,和枯草、羽毛、纸片、干粪一起,全被旋上了高空。

削、刮、驰、卷等动词的运用,老黄风所到之处景象的描写,无不表现出老黄风的恐怖,表现出它的粗暴和狂烈,尖厉和蛮横,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言情:沁人心脾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写景往往是抒情的手段。

描绘自然之景,一定要与抒情结合起来,将美景与激情一起“打进”读者的视野和心境之中,撩起他感情的波澜,勾起他的遐思妙想,与你激荡的情绪共振和鸣。

文章自会文意摇曳,动人心弦。

刘亮程在《永远一样的黄昏》这样写道:
另外一个黄昏,夕阳在很远处,被阴云拦住,没有照到门框上。

天又低又沉。

满院子的风。

很大的树枝和叶子,飘过天空。

院门一开一合,啪啪响着。

顶门的木棍倒在地上,一家人一动不动坐在院子里。

天眼看要黑。

天就要黑。

我们等这个时辰,它到了我们还在等,黑黑地等。

像在等家里的一个人。

好像一家人都在。

又好像有一个没回来。

谁没有回来。

风呜呜地刮。

很大的树枝和叶子,接连不断地飘过头顶。

这段文字,描写黄昏时分晦暗低沉的天,呜呜作响的风,静静等待着的人,作者的表达很独特,全无抒情笔墨,但那种无奈甚至无望的情绪也在我们周身流淌,让我们闷闷地出不了声。

3.表达:物意同化
我们写景状物绝不能表象化,而要情景交融,物意同化,即深入开掘所写之景所状之物的内涵,注入某种情感或表现某一个哲理,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

有一篇文章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幼儿园的阿姨带领一群孩子去郊游,阿姨摘了一把花分给这些孩子,当她把花送到一个三岁多的小朋友面前时,那孩子不接,小眼睛翻着白,对阿姨说:“阿姨,这花疼不疼?”小朋友的这一句问话,既是自己胸臆的抒发,也促成了文意的升华,更给读者心灵以莫大的振动和震憾。

二、课堂交流:
学生口头描述观察到的景物,要求150字左右,内容完整,有条理。

三、根据学生表达情况作指导。

1.要写出景物的特征。

写出景物的特征就是写出一时一地的景物与它时它地景物的不同之处。

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

同时,为了写好景物特征,我们还要考虑到景物的地域、时令、角度等,选取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然后借助形象感强的词语直接描摹,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加以突出,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2.要有合理的顺序。

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

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有的按照时间的变换,由早到晚、一年的四季来描述景物。

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

3.选择好的角度观察。

首先要确定观察点,观察点有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两种方法,定点观察也有平视、俯视、仰视、近视、远眺等很多种,移步换景是不断变换立足点的观察方法。

4.要渗透作者的情感。

景物本身没有感情,但是写景时要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

写景贵有情,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景物描写中往往离不开抒情。

任何写景文章都不是单纯为写景而写景,所描写景物总要赋予它思想、感情。

一篇优美的文章只有渗透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准确地抒发作者的情怀。

另外在描写时还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指导后,修改作文
五、小组交流,欣赏评论
以下为内容仅供参考
【高分方案】
(一)启迪类
体裁:记叙文
思路:通过记叙自己与某一自然物的接触,从而从它身上得到启迪,获得力量。

构思指导:
1.采用倒叙的方式,快速入题,点出写作对象。

如:小时候,“我”是个有点口吃的孩子。

别人经常嘲笑我,所以我没有要好的伙伴。

我家房屋的东面山坡上那两棵手臂粗细的青松便成了“我”最好的玩伴。

2.第二部分段开始记叙当年自己与这两棵松树的故事。

略写自己与小松树的玩耍,如将绳子拴在两棵松树之间当作秋千玩等;详写自己从小松树身上学到的东西,一次不小心荡秋千时玩的太厉害,将其中一棵小松树拉断。

那年冬天又下了大雪,本以为那棵断了的小松树是不能再存活下去了。

但是当第二年积雪融化,一场春雨过后,小松树竟然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从断的地方又斜出新的枝干,发出新的松针。

它和另一个松树依然并肩成长。

3.第三部分,写“我”从那棵断后重生的小松树的身上看到了小松树不怕挫折的勇气,同时也想到了自己因口吃怕被别人嘲笑而拒绝与别人玩耍的自卑。

受小松树的启发,一方面开始矫正口吃,另一方面努力去和同龄小伙伴接触,终于“我”走出了自卑,找到了快乐。

(二)借物抒情类
体裁:写景散文
思路:通过细致描绘某一景物的,描述它带给“我”的与从不同的感受,挖掘它内在的精神品质,从而达到赞美与这一景物有共同品质的某类人或是某个人。

构思指导:
1.第一部分,用优美的语言引出写作对象。

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扬柳风”这两句诗通过春天的两种景物把春天描绘得多么细腻温柔,惹人怜爱啊。

是的,我爱春天,尤其是春天的雨。

2.第二部分,抓住春雨的特征细细描绘,突出细雨的轻、细、柔等特点;另外扣住春雨“滋物细无声”的特点,赞美春雨对大地万物默默无闻的爱与奉献。

3.第三部分,联想迁移。

写自己行走在绵绵的春雨中,感受着春雨的温暖与爱意。

由此想到自己的母亲。

母亲不正象这春雨一样吗,给予自己的是默默的关怀温柔的爱,且从来不需要回报。

最后把全文的主旨由赞美春雨升华到赞美母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