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建设论文
论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
少的交流 ,网络教学的质量难 以得到保证 。
这 是 一 个 非 常 典 型 的 问题 。要 妥 善 解 决 上 述 问题 ,首 先 要 保证 网 络 教 师 在 其 岗位 上 能 够 充 分 发 挥 作 用 。 因此 明确 区
门网络课程 ,使它保持旺盛 的生命力 ,不 断提 高网络教学和 人才培养的质量 ,更好 的服务于应用型人 才培养 的 目标 ,这
才 是 网络 教育 机 构 真 正 需 要关 心 的 问题 。
分 主讲 教师和辅导教师两种角色 ,根据角色定位建立一支专
兼 结合 、 分 工 明 确 的 教师 队 伍 是 一 个 基 本 的 对 策 。其 中 ,主
【02 0 2 07年 4月 ,教 育 部 颁 发 了 《 于 2 0 度 国 家精 品课 J 关 0 7年 程 申报 工作 的 通 知 》 ( 高 W [0 72 教 20 15号 )[,把 网 络 教育 精 3 1
络 教 育 中 ,教 师 是 课 程 学 术 质 量 的把 握 者 和 学 生 学 习 过程 的
品课程纳入到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网络教育精 品课程是 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 内容、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 资 源和教材 、 一流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的高水平网络课程l。 4 很 l 明显,实施网络教育精 品课 程建设对 于促进优质网络教育资
源 的 建 设和 共 享 ,减 少 低 层 次 重 复 开 发 , 促进 网 络 教 学 改 革 和创 新 ,提 升 网络 教 育 的 社会 地 位 等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摘要 】当前 网络教育精 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 有:课程教师难 以全身心投入网络教学;网络课件不符合学生 自主学 习需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优质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探究
【 中图分类号 】G 00 7 4 —5
课程 结构 体 系 I。 2 课程 团 队 以该 课 程 结 构 体 系 为 基 础 设 计 开 发 】 了 《 代 教育 技 术 》( 师 职 前 教 育 )和 《 息 化 教 育 概 论 》 现 教 信
公共必修课程 ,该课程 的主要 任务是使师范生在职前 阶段 接
受 信 息 化 教 育 技 能 的训 练 , 掌 握 如 何 恰 当 地 运 用 信 息 技术 支
习 支 持 作 用 未 能 充 分体 现 ; 3 .现 有 的数 字 化 学 习 环 境 ( 网络 课 程 和 QQ 教 学 群组 ) 形 式 单 调 ,缺 乏 立 体 化 , 导 致 在 线 教 与 学形 式 单 一 , 展 开 不
课程教 育 信息资 源建 设现 状及 存在 的 问题
【 文献标 识码 】A
【 论文 编号】10 - 89 2 1 )1一 o 5—0 0 9 0 7(0 0 2 0 2 5
教育部 “ 免费师范生教育 ”政 策的 出台和 “ 教师教育创 新平台项 目计划 ”的启动 实施 ,意在推动我 国教师教育 改革 发展,促进 教师教育质量水平 的提 高。在 “ 教师教育创新 平
个学期 内开设两轮 。 由于授课学时相对较少 ,同时实验项 目
和 自主 研 习活 动 项 目相 对 增 加 ,教 学 过 程 对 优 质 教 学 信 息 资
源 的依赖空前突 出,设计 、开发和管理优质 教学信 息资源 已 经成为提高 《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心得体会范本(二篇)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心得体会范本《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学到了很多有关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下面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首先,通过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我了解到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来改进教育教学过程的科学与技术。
它主要包括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应用方法和教育技术研究等方面内容。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内涵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其次,我学习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教育技术的发展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所产生的。
从教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教育技术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的投影机、录音机,到电视、电脑,再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互联网技术,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和创新。
我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应当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发展。
此外,我学会了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教育技术运用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了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教育技术手段的设计和应用。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使用这些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制作出具有互动性、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这不仅提高了我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拓宽了我在教学中的思路和方法。
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我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践课程中,我们分组进行了一系列的项目设计和制作,通过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我们共同完成了项目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也了解到了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
另外,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让我认识到了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和挑战。
虽然教育技术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和创新,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教育技术的投入成本高、教师技术素养不足、教育技术评价机制不完善等。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论文一、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课堂教育教学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巴班斯基在《教育学》中指出“教学最优化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的最好的教学方案”。
当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图拉“交互决定论”提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是一个交互决定的过程,行为、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联结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的期待引向着他们如何去行动,他们行动又改变着他们的期待”。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这种建构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为切实转变传统教育,以知识记忆、存储为目标的高耗低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
近年来,国家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探索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前提,以互动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新模式。
经过几年来的教育改革和实践,课堂教学的视线已逐步从“传道授业解惑”转向“研究改进教法、努力体现学生在自主生活中求发展”,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意识明显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而课堂教学环境中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直接决定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高低。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动态化重要手段,以CD-ROM教材和Web教材为主,教师利用其信息的大容量和教学形象性、直观性,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使教学中抽象的、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和内容变得易于了解和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网上学习评价策略的探讨
学
价 成 为… {嚼 待探讨 的问题 . 文结 合《 代教 育 1 i 本 现
技 术》 刚络 教学实 践 . 从评价 内容 和评价 形式 方 i提 f了 l 【 ; i l J
适 合删 』 学 爿的评 价 策略 , 列答 了 “ 即 如何 进 行《 现代 教
获取 析 、 _ , 用和评 价 信息 的能 山; 有 善丁运 用 分 加 l应 : 具
维普资讯
DI ANCE EDUCATO N JOURNAL ST I
I sr cin iv siat n . n tu t n e t i o g o .
《 代教 育技术》 现 课程 网 I 习 : 学 评价策 略的探讨
王 延 冯 锐
( 扬州 大学 教育科学 与技术学 院 ,江苏扬州 250 ) 202
接
c . 00- E I 5 , ∞o. ,
断 , 以此 为基础探 讨 学习 ‘ 并 增值 ’ 的过 程” 因此 . 途径 。 埘 r《 现代 教育技 术》 课删 网 f学习 的评 价研究 必须 以教 学
口标 勾前 提和螭 础 现代 教育技 术》 课程足 一 门衙 向师 《 范 生 开设的 应用性 J: . !利 既有 理 沦知 识 、 本 方法 . 有 ; f 基 又
技能. 又有摹本 方法 、 意识 培 养 与态度养 成 现代 教 育技 《
嘣着 手,促 使学 生满足 束来 从事 的教师 职业 对 于教育 技 术 能 力的 要求 目前 大多数 院校 采用课 雀教 学 上机 指
导相结合 的教学 形式 . I 司时部 分 院校还 内行 开发 r《 代 现
[ 摘 耍 ]本 文从《 现代教 育技 术》 课程的性质 、 地位及 建设现 状八手 。 围绕《 代教育技 术》 现 网蝽课程 的 目标 定 位, 从评价环境 、 评价过程 、 评价主体、 评价内容、 价蛄果等 方面对《 评 现代教 育技术》 课程 的网上学习提 出了具体 的评价策略 为网上学习评价应谊注重评价真实性 、 认 情境化 、 多元化、 多样性、 融合性
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为例
系建设 ,形成多学科 、多课程 的网络共享平台…… ”[。到 目 1 1
前 为止我国 已经建设 了 10 多门国家级精 品课程 和一大批 10 省 、校级精 品课程 。随着精 品课 程数量 的大幅增加 ,其总体 建设水平 也越 来越高 ,但也 存在 一些需要继续 改进 或完善 的
程 的教 学交互 。学 习资源 的交互性是指媒体 能够直 接与学生 相互作用 的某一个或某一些 品质 ,包括 了媒体界面的交互性 , 教学 内容 的组织和呈现 ,教 学评 价等等 :教学 系统的交互性 是媒体能够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性 。 按照美 国学者 Wa grJ n eP ̄ ,网络教学交互的功能主
1 ):
,
,
弃除那 些 链接不通 或 不 对外 开 放 的
慧等 ( 2 0 04 )
。 【’
的 网络 课程 交互 质 量 评价 指标 体系为 基 础
【】 5】
,
确定
10
门 精 品 课 程 的 网 络 课 程 为研 究 对 象 ( 见 表
同 时 结 合 了 陈齐 荣 ( 2 0 0 7 )
和 蔡敏 ( 2 0 0 7 )
通 过搜索全 国高等 院校和网络教育学 院各类 《 现代教育
・ 金来源:国家教 育部 “ 基 现代教育技术” 国家精品课程项 目成果 。 收稿 日期 : 2 0 年 1 1 08 月 0日
7 8
维普资讯
技 术 》 相 关 的 网络 课 程
课程站 点
— —
以 《 现代教育技术 》精 品课程为例
张国民 张剑平 邱红霞
(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信 息技术研 究所 ,浙江金华 3 10 ) 2 4 0
【 擅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 国家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所采取 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在界定教学
基于Moodle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开发
嘉应学 院《 现代 教育技 术 》 公共课 选用 的教材 是张剑 平教授 主编 的《 现代 教育 技术— —理 论与应 用 》 一共 包 括 1 , , O章 分别 是教 育技 术概 述 、 与教 的理 论 、 听与传 播理 论 、 听媒 体辅 学 视 视 助教 学 、 媒体 计算 机辅 助教 学 、 多 因特 网教 育 资源利 用 、 现代远 》 共课 网络课程 数 目众 公
多 , 水平 参差 不齐 , 但 问题 诸多 。笔 者 以嘉应 学 院《 现代 教育 技 术》 公共 课教 学 为依托 , 讨基 于 Mo de 台下 的《 探 o l平 现代 教育 技
术》 公共 课 网络 课程 开发 过程 。
业 模块 等 , 按其 主要 功能 可分 为 网站管 理功 能 、 习管 理功 能 、 学
收稿 日期 :0 20 .9 2 1 —22
基金项 目 : 嘉应学院新世纪教改项 目 基 于 Mo d 平 台的现代教 育技 术公共课教学改革与 实践 》 《 ol e 研究成 果之一 作者简介 : 梁伟 焱( 9 2 )男 , 东蕉岭人 , 18一, 广 硕士 , 嘉应 学院教 育科 学学院讲 师 , 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 。 研
免 费 的 , 户可 以 自由下 载安装 使 用 , 需缴 费和 被迫 升级 。 用 无 特
别 是在 欠发达 地 区的地方大 学 , 政府 投入不 足 , 不能 通过购买 的
程教 学 目标 是 提 高信 息 化 环境 中未来 教 师 的教 育技 术 应 用 能 力, 使学 生掌 握现 代教 育技 术 的基本 理论 知识 和使用 现代 教学 媒 体 的基本技 能 , 能根 据教学 内容和学 生特 点恰 当设计 教学 , 选 择、 制作 、 使用教学媒体和教学课件 , 并能有效地应用于课程教学 。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 现代教育 技术 》 网络课程 的 内容 既有静 态的 内容 , 也有 动态 的 内容. 静态 内容 是课程 学 习部分
及相关 的辅助信 息 ( 专业 术 语 部分 ) 动 态 内容 如 . 是指互 动交流模块 , 的内容存 放在后 台数据 库 , 它
编 辑 : 莉 琳
《 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刘 凤 艳
( 丹 江 师范 学 院 计算 机 系 , 龙 江 牡 丹 江 17 1 ) 牡 黑 50 2
摘
要 :现 代 教 育技 术 》 《 课程 是 高等 师 范 院校 教 育 课 程 体 系中 十分 重要 的一 门公 共 基 础 课 , 究其 网络 课 研 程 的设 计 与 开 发 , 可以 解 决 当前《 育技 术 》 教 网络 课 程 学 习资 源 不足 的 问题 . 关键词 : 现代 教 育 技 术 ; 网络课 程 ; 学 内容 ; 计 ; 发 教 设 开
性 的原则 .
3 《 现代 教 育技 术 》 网络课 程 的设 计
《 现代 教育技术 》 网络课程遵 循网络课程 开发
基金 项 目 : 丹 江 师范 学 院科 学 技 术研 究 项 目( 20 0 9 牡 KZ 0 8 0 )
・ 51 ・
20 0 8年 第 4期
牡 丹 江 师 范 学院 学报 ( 自然 科 学g ) t
1 《 现代教 育技 术》 网络课程 的概述
《 现代 教育 技术 》 程是高 等师范 院校 教育课 课 程体 系中十分 重要 的一 门公 共基 础课 , 课 程 以 该 培养学 生信息 素 养和 教 育技 术应 用 能力 为 目标 , 使学生 懂得 如何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 从事教 育和 教 学活动 , 而 能更 加 有效 地提 高教 育 的质 量 和效 从 益. 现 代教育 技术 》 《 网络课 程 能够 提供 自主 学 习 的机会 , 帮助 学生提 高教育技术 能力. 《 现代教 育技术 》 网络课程 的内容采用 模块化 的组织方法 , 包括教 育技术基本 理论 、 教学 资源 的 设计 与开发 、 教学过 程的设计 与评价三部分 内容 .
浅议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建设
和支撑点 。本文将就电大现代远程 教育 中的网络课程建设 作
一
些粗浅的探讨 。
一
、
网络 课 程 的概 念 和 电 大 网络 课 程 建设 的 必 要 性
网 络 课 程 是 以 网络 为媒 介 , 过 网络 实 施 的 、 计 划 地 达 通 有 成 某 种 预期 学 习 结果 的经 验 传 递 活 动 。 网 络 课 程 的 开 发 及 编
变 为“ 学 为 主 ” 教 育 理 念 , 成 了 新 的 人 才 观 和 教 育 观 。 以 的 形 远程 教 育 真 正 能 使 学 生 成 为 教 育 的 中 心 , 以学 生 个 性 化 教 它 育 为核 心 。远 程 教 育 为 学 习者 提 供 了各 种 求 知 的 途 径 和思 维 活动 的空 间 。整 个 学 习 都 是 由 学 生 自主 完 成 , 是 一 种 真 正 这 的个 性 化 自主 学 习 的 过 程 , 能 够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 激 它 刺 学 生 求 知 的 欲 望 , 高 他 们 自主 学 习 的 能力 , 分 发 挥 认 知 主 提 充 体 的 主 动 性 和创 造 性 , 实 现 因 材 施 教 和 教 育 个 性 化 提 供 了 为 可 能 。 可见 远 程 教 育 使 “ 以学 为 主 ” 教 育 思 想 成 为 现 实 , 的 这 就 能 够 适 应 二 十一 世 纪对 创 新 人 才 的需 要 。3 _ J 随 着 教 育 观 的 转 变 , 们 由过 去 以 课 堂 的 教 学 内 容 、 人 教 材 , 师 的 经 验 、 及 学 生 的 接 受 和 理 解 为 主 的 课 程 , 变 为 教 以 转
维普资讯
第 l 9卷 第 3期 20 0 2年 9月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的现状及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沈亚强 现代教育技术学 孔祥田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杜士珍 现代教育技术 冯奕兢 实 见 代教剞曼 学 术 王怀武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雷体南 教育技术学 邓杰 教育技术教程 黎加厚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 年份
、
(第 1 ) 育传播 与技 术 2 9 总 6期 教 o. 02
特别 内容 理论 教学 教学 教学 定义 基础 媒体 方法 效果 ① ② ③
√ √ √ √ √ √ √ √
教育技术 一 信息 余武 时代教 与学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张舒艺 教 程 张明新 现代教育技术 现 代教 育技 术
√ √ √ √ √ √ √ √ √ √ √ √ √ √ √ √ √ √
√
√ √
现代教育技术 黎大志 现 代教 育技 术 祝 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 陈明远等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欢耸 畅 现代教育技术学 胡礼和 现代教育技术 张京等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 吴疆
电化 教育 教程 电化教育学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 冯秀 琪 南国农 何克抗 顾 明远
18 93 18 95 18 98 18 98 19 中学电化教学法 90 19 电化教学综合能力测验 96
19 . 究方 法 96 研 19 远距离教学 、 98 电化教育研究和实验 19 计算机教育应用 98 19 微型教学 99
2出版理论教学教学教学定义书名作者出版社特别内容年份基础媒体方法效果教育技术一信息余武中国科学20o2远程教育微格教学时代教与学技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张舒艺教程张明新安徽大学2002现代教育技术张景生等航空工业2002网络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冯学斌等山东人民20o2计算机多媒体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黎大志南京大学2002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华东师大2003现代教育技术陈明远等陕西人民2o03教育电视网络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概论畅欢耸浙江大学200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学胡礼和湖北科技2003计算机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张京等浙江大学20o3网络教学数字化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吴疆人民邮电2003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一级李乃超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吴疆二级陈瑛人民邮电2o03动画制作软件f1ash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网现代教育技术茅育青浙江教育2003络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修韩志坚订本封倡权人民邮电20o4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方正奥思现代教育技术蒋家傅等电子工业2oo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王友社安徽大学20o4微格教学网络教学现代教育技术邹檬等科学20o4新编现代教育技术钱奕桂合肥工业20o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许信旺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冯奕兢南京师大2oo4远程教育因特网教学现代教育技术黄河明高等教育20o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李怀龙合肥科学教程技术大学2005远程教育计算机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程潘中淑苏卅i大学2005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蔡铁权等北京科学20o5网络教育教学策略的制定教育技术基础杜士珍华中师大2o05媒体实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黄映玲华南理工训练教程江朝进大学200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系统中国水利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育信息检索现代教育技术教程董红斌2005水电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王知非等高等教育20o5网络课程网络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李玉斌高等教育2006信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课, 它已成为师 范院校学 习人数 最多 、 教学任务最 重的课程
之一 。因此, ( 将( 既代教育 技术 门课 的学 习从课堂拓展到 这
( 代教育技7 课程 网络教学平 台的教学 内容主要分 觋 为三个主要部分: 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 其中包括教育技术
科课程 。 传统的课 堂教 学模 式 已不 能满足该课程的教 学要求。论文阐述 了以课 堂教 学全程模拟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案例
驱动教学模式、 组协 同交 互教 学模 式构建的该课程 网络教学平 台的研 究与实现。 小
关键 词: 现代教育技术 ; 网络平 台;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1 4 9 -2 1 )- 2 5 0 1 7 - 72 (0 04 0 1 - 2
要利 用网络 进行娱乐 , 例如媒体 播放 、Q聊 天, 过对网络 Q 通 教学平 台的使用 , 可增强其利用 网络学 习的意识 、 习惯和能
力。 2< 现代教 育技术》 课程网络教学平 台的教学内容
7 课程 的特 点是 : 课程面广 内容 多 、 技术性强 、 理论与 实践
结合的形式多样, 教学对象层次不一 、 课时相对不足 、 教学难
网络环 境, 有着重要的意义:
() 以最大 限度地整 合教学 资源, 1可 最大限度地 进行教 学 内容 的呈现 。( ( 既代教育 技术》 课程 的网络平 台可 以通过文
概述 、 学与教的理论 、 听与传播理论 。() 视 2教学资源设计与 开 发。其 中包 括视听媒体辅助 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n I-
da g iN r a n v r i y i n x a c a g3 0 2 ) in x om lU i e st ,Ja g i N nh n 3 02、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文不知道关于如何些现代教育技术论文的朋友,下面请参考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范文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与一般的教育技术不同的是,现代教育技术更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有关的话题。
运用于教学的教育技术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把先进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由此来提高教学水平的技术。
2.中职数控教学现状目前我国中职数控技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方向不明了,数控教育是一种新行业,没有前人的教学经验可以学习;师资力量薄弱,中职教师大多是传统的机械专业,没有经过系统整体培训,因此教学水平一般;实训基地缺乏,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财力有限,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备的实训基地相当困难;教材不适合,课程体系不合理等多方面问题,因此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3.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策略3.1多媒体教学应用策略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它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感知水平和兴趣;它的演示功能,可以为教师提供形象表述工具,使很多抽象的问题得到很好的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于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也可以让学习者进行交互操作的自主学习,并可对学习者做出合理评价。
多媒体课件能够运用计算机的灵活功能,把一些旧的教学方法及静态的图示链接起来,成为动态展示,学生可以从动态的展示中相对容易地掌握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授的知识。
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够动态模仿演示机器的运动过程、零件的组装过程,而且还能够演示零件的静态或者是动态的模型,这样方便学生多角度观察零件,使他们能够更加了解零件的细节。
对于内部结构复杂的零件,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剖开演示。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12篇)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12篇)篇1: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论文【摘要】泛读本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在目前泛读教学基本沦为了精读课附庸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高职英语泛读教学的实效性,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英语泛读教学实效性一、目前泛读教学的困境1.教材难选的尴尬。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跨岗位、跨职业能力的、适合岗位职业能力客观要求的、新型的复合型高级技能型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课程应该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以操作性强的目标体系为框架、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发展为主体。
以我们现在采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Active积极英语阅读教程》(一、二、三、四级)为例。
大部分泛读材料与目前的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选材新颖、贴近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这样的教材,对于五年一贯制初中毕业生来说,他们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兴趣不大。
我们试用过多个出版社的教材,效果仍旧不明显。
2.学生厌学的原因。
第一是学习的功利性。
学生学习习惯为考试。
而高职院校一学期一般只考一次,而且泛读课学习的内容或材料不会直接用于考试中,这让中学来的学生无所适从。
第二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惯性太强。
中学传统的泛读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学习词汇和进行语法分析来学习英语。
而高职英语专业老师一般不会继续以此方法为主来授课,而且多半没有整黑板的笔记可抄,没有每天的作业可做。
教师不再三遍式的讲授所谓的重难点,学生课上也不知学到了什么,搞不清重难点,自习课和课外不知道该干什么。
第三是老师教学进度比中学快太多,高职学生的基础又是那么的差,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很不好,没有什么自学能力。
久而久之,多半学生破罐子破摔,混日子过,泛读教学最终只为极少数学生服务。
3.现代教育技术与泛读结合的问题。
目前普遍采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无非是把黑板粉笔变成了PPT多媒体投影屏幕。
而PPT每页的版面有限,英语泛读文章又是那么的长。
光打几个关键词在PPT页面上,似乎还不如写黑板来得快,所以很多泛读课老师不愿意用PPT来授课。
基于Blackboard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
V 1 6 N . o. o1 2
F bur 2 1 era y 02
石
21 0 2年 2月
薹 B ka的 现 教 攘 网 教 的 矛 lbr 代 育 络 育 台 建 ao c d
口 孙春 燕
( 东女 子职业技 术学 院 应 用设计 系, 东 广 州 5 15 ) 广 广 14 0
[ 收稿 日期 ]01 4_8 21—0_0
协作交流活动、 学习评价设计等四个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
[ 基金项 目]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 究基金 资助 项 目
[ 作者简介] 孙眷 燕(9 3一) 女 , 16 , 汉族 , 吉林松原人 , 东女子职 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主要研 究方向 : 算机 应用 、 广 计 现代教 育技
产生 。
《 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课 程教学 内容设计 主要
提供 教 师授课 内容 及 其相 关 辅 助 材料 , 学生 能 够 在 任何 时 候 都 可 以通 过 该 网 络 学 习 平 台进 行 自学 、
演练。 该 网络 课 程 的课 程 内 容 采用 模 块 化 的 组 织 方 法, 各模 块 的划分 具有相对 的独立 性 , 本 以知识 点 基
教学 课 件指 出本 次课 的学 习 目标 和 要求 、 习 学 重点 、 习难点 、 验 设 备 和 教学 手段 , 别是 以个 学 实 特
性化 的设计 呈 现学 习 内容 和 学 习 过程 , 导 学生 学 引
习 。教 学 课 件采 用 文 本 、 图形 、 音 、 频 和 动 画等 声 视 多种 媒 体 形 式 。Bakor lcbad平 台 中 可 以直 接 上 传 Wod文件 和 Pw ro t 件 , 生 通过 平 台可 以直 r o epi 课 n 学 接下载 , 脱机 自学或在 线 浏览 。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育科 学 I 教 X)
第2 S卷
第 3期
《 代教育技术基础》 现 公共课 网络 课 程 的 设 计 与 开 发
张 丽 华
( 南 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系 , 南 新乡 430) 河 河 5 0 7
摘 要 : 计 和 开 发 优 质 的 网 络 课 程 是 当今 师 范教 育 所 面 临 的 一个 重 大 课 题 , 校 《 代 教 设 我 现 育 技 术 基 础 》 共 课 网 络 课 程 的 设 计 原 则 是 个 性 化 、 作 化 、 媒 体 化 、 互 性 、 放 性 及 遵 循 课 公 合 多 交 开
内容 , 提供不 同 角度 的解 释 和描述 , 学生 通过 对 多种 观点 的辨 析 与思 考 , 高 分 析 问题 和 让 提 解 决 问题 的能力 。 6 遵 循课 程本 身 的特点 . 《 现代 教育 技 术基 础 》 典 型 的 理论 与 实 践相 结 合 、 件 与 硬 是 软 件并 重 的课程 , 学生 掌握 起 来 有一定 难度 : 理知识 比较抽 象 , 原 学生 不易 理解 ; 教学 软 件设 计
程 本 身 的特 点 。
关键词 : 网络 课 程 ; 学 模 式 ; 育 技 术 ; 学设 计 教 教 教
高 等师 范 院校 的学生 将是 培养 2 1世 纪合格 人才 的人 民教师 。向全体 师 范生开 设《 现代 教育 技术基 础 》 网络 公共 课程 , 注重 培养 和提高 未 来 教 师 的教 育 技 术 能力 和 素 质 , 他 们懂 使
现学 生个性 化学 习 的特 点 , 挥 学生 在学 习 中的首创 精 神 。 发
2 合作 化 .一方 面来自是学 生 与学生 的合 作 ; 一方 面是 教 师 与 学生 的合 作 。教 师作 为 学 另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篇一: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摘要: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响应“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现阶段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误区,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话题。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误区发展方向引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当今的国际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并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号召下,各教育部门组织了中小学校创建“教育区域现代化建设”!大到学校的现代化教育基础设施,小到课堂中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个名词在教育行业已经家喻户晓:(1)在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也利于教学情景的创设。
同时,加大教学信息的容量,扩大教学的空间,延长教学的时间,很好地解决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量和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发展,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
(2)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集中教学形式发展为班级教学、远程教学、个别化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
目前,虽然班级教学仍然是组织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幻灯、录音、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模式逐渐发展为“课堂多种媒体”教学模式。
然而,我们能想到的现代化教育工具以及模式的作用真正普及了吗?又有多少的学校,多少的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改观思想或者没有真正使用好现代化教育设施呢?就我的观察与调查统计,对使用现代化教育设施发表个人的想法:一、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用”得怎样?其实我们每天都在用,而用得如何,实在是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或“规范”的标准来衡量,这也正是我们一直没能从一个较准确的角度审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最大困难。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公共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分析
【 作者简介】刘洪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助教。葛文双,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育技术系硕
士研究 生。
61
其 中主体性 因素分 别为学 习主体 、学 习群体和学 习 目标 ,学 习主体一般是 指学习者 , 学 习群体一般是 指学 习协作 小组 、学 习伙伴 、班级 、师生 合作 和家庭成员 ,学 习 目标用 来描述 学 习行为 的结果 ,其 中的次要性 因素是 学习工具 、学习群 体间 的交 流 规则及 学
网络课 程建设 工程” 的启动 和实施 ,我 国各地 的 大中小 学 校都在 如 火如 荼 的 进行 网络课 程 建设 ,而保 障 网络课 程 “ 质量” 的学 习活 动设计更 突显其重要 。
一
深 入研 究 ,但是 后来发 现 “ 认识论 ”研究 逻辑 并不 能触及 师生关 系的本质。教育学 者发现 师生关 系作 为一种 人与人 的关系 ,首先是社会关 系 ,其次 才是 认识 论上 的关系 。人 们的研 究有必要站在 一种更 高的角度 来描 述教 学系统 ,于 是 “ 动论 ”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 活
基本流程和步骤 的设 计 ,活动监 管规 则的设计 及 活动评 价 规则的设 计 。网络课 程 的学 习活 动设计 不 同于一般 的教 学
的 中介观点 。第二代活 动理论 :列 昂捷 夫 的个 体 与集 体行
动的关 键性 不同观 点。第 三代 活动理 论 :西方 激进 的研究
者吸收上述两种观点 而形成 ,活 动理论 的多样 化应用 开始
习活动设计正在越 来越 受到重视 。本文从 网络环境 下 的学 习活动视 角为 出发 点 ,尝试 了对 《 现代 教 育技 术》 网
络公共课 学习活动 的分析和构建。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目前 国 内外 关 于 网络 课 程 的 定 义 很 多 ,下 面 给 出 比 较 有 影 响 的 四种 定 义 。第 一 种 定 义 : 络 课 程 是 基 于W e 的 课 程 . 网 b 即在 因特 网上 通 过 浏 览 器 来 学 习 的 课 程 : 二 种 定 义 : 络 课 第 网 程 是 体 现 现 代 教 育 思 想 和 现 代 教 与 学 理 论 的 课 程 :第 三种 定 义: 网络 课 程 是 基 于 资 源 的 学 习 , 于 情 境 的学 习 , 于 协 作 基 基 的学 习 ; 四种 定 义 : 络 课 程 是 指 学 习 过 程 具 有 交 互 性 、 第 网 共 享性 、 开放 性 、 作 性 和 自主 性 等 主 要 特 征 的 课 程 。 协 以 上 四 种 定 义 都 有 其 各 自的依 据 , 有 其 存 在 的 合 理 性 . 也 何 克 抗 教授 在 上 述 四 种定 义 的 基 础 上 作 了 进 一 步 的 综 合 , 得 到 一 个 更 为 科 学 合 理 的 网 络 课 程 的定 义 :网 络 课 程 是 在 先 进 “ 的 教 育 思 想 、 学 理 论 与 学 习理 论 指 导 下 的基 于We 的课 程 . 教 b 其 学 习过 程 具 有 交 互 性 、 享 性 、 放 性 、 作 性 和 自主 性 等 共 开 协
12网 络 课 程 的 特 点 .
200 ) 1 0 3
随 着信 息技 术 和 通 信 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网 络 教 学 以其 无 可 比拟 的开 放 性 、 活 性 、 互 性 等 优 势 走 进 传 统 教 学 . 设 灵 交 而
计 和 开 发 高 质 量 的 网 络 课 程 可 以 更 好 地 保 证 网 络 教 学 的 质 量 。 “ 育 技 术 ” 为 面 向 基 础 教 育 中在 职 教 师 、 师 院校 . 教 作 高 以 及 综 合 大学 中师 范专 业 学 生 必 修 的 一 门公 共 课 ,主 要 使 学 习 者 了解 现代 教 育 理 论 ,掌 握 如 何 更 好 地 利 用 各种 教 学 媒 体 促 进 教学 。现 代 教 育技 术 应 用 的 能 力 对 教 师 的专 业 发 展 将 会 产 生 很 大 的影 响 , 此 , 计 和 开 发 “ 代 教 育 技 术 应 用 ” 网络 因 设 现 的 课 程 , 于 教 学 者 有 重要 的 意 义 。 对 1网 络课 程 的概 念 和 特 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建设研究摘要:根据网络课程特点、设计原则,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例,研究其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为高校开发网络课程提供了参考。
关键字: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1]。
随着网络教育的普及发展,网络课程应用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教学手段,2003年国家大力推行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课程作为精品课程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2]。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研建,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集教学、答疑、实验、考试等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使平台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也提供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1 网络课程设计原则
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不仅要从课程教学实际出发,还要遵循教学设计的规律和学习规律,受系统科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明确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将无形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融入到有形的教学资源中,实现资源的网络化、实例化和生动化。
以这思想为指导,网络课程设计遵循如下原则开发。
1.1资源多样性采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丰富的资源呈现其知识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并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级别学生及其个性化学习需要。
1.2开放性原则网络课程应有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学习路径,如提供相关资源和优质学习网站;对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解释和不同难度的认知等,让学生在多种观点中交叉思考,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交互性原则采取多种交互方式,最大限度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1.4模块化原则模块化的组织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移
植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可提高系统的管理性和维护性,便于系统的修改和扩充。
2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设计
2.1 设计思路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方便的交流讨论环境,以便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设计上应遵循系统性、交互性、开放性、多样性的原则。
2.2 模块结构
根据教学内容,网络课程主要由内容模块、交互模块、资源模
块三部分组成,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
同时在每个部分内容,各个组成要素之间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2.2.1 内容模块
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内容由教育技术概述、教与学的理论等十部分组成。
遵循关联性和独立性原则,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对独立的知识单元,并明确各知识单元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学习。
2.2.2 交互模块
交互是网络课程的主要特征,影响网络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学习交互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习环境发生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
它由“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五大模块组成,实现了人与内容、人际的交互。
(1)在线答疑。
以学生为核心的远程教学模块,学生在线提交疑难问题,教师通过远程电子白板进行在线解答。
(2)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系统在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教学成果,为教学提供更有意义的指导性策略。
具备填空、选择和问答题等不同的题型,为学生提供一个进行学习效果测试的平台,同时通过测试结果的实时反馈,协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程度进行自我检查,提高学习的效果。
(3)信息发布。
收集许多当前热点且与教育技术相关的主题,
师生可以针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学生也可以提出问题供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解答。
(4)公告栏。
教师及时发布课程建设的通知、动态、新闻及教学方面的信息。
(5)资源检索。
提供对网络课程内容、文献资源、课间资源的检索,实现具有记录的分页显示功能。
2.2.3 资源模块
资源库的设计必须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各模块及模块内容的结构合理,学习内容的安排符合认知规律,并有利于实现个别化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转换。
本网络课程的资源库由以下六部分组成。
(1)网站链接。
提供国内外学术管理机构、学术科研机构和与教育技术等相关学习网站,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随时登陆网站查找资料,不仅节省查找时间,而且使其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
(2)学科动态。
及时报道前沿科研动态,收集并整理好相关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资料,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学科动态。
(3)习题库。
针对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配备不同的习题,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4)实践教学。
通过图片、动画、录像等资源将实验内容生动展现,培养实验基本技能。
(5)电子课件。
主要包括学科内容的相关课件,教师教案,提供在线浏览和下载功能。
(6)教学大纲。
突出了各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罗列各知识点,使学生依据教学大纲更好展开学习。
2.3网络课程实现关键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基于b/s模式,交互式动态网页实现技术采用 2.0技术;静态网页制作工具采用dreamwaver 及flashmx;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音视频编辑软
件:goldwave、premiere。
2.3.1asp技术
asp是由 microsoft 公司提出的基于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利用 asp 可以使用服务器端脚本产生和运行动态的网络程序,其功能强大的web服务器段脚本编程技术,利用它可以运行动态的、交互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应用程序。
2.3.2数据库技术
网络课程采用web数据库存储信息,后台数据库采用assess数据库,通过asp和ado相结合对后台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
ado数据库连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大大减少网页交互时间。
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后台管理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平台工作。
3 结语
网络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辅助教学手段在高等教育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网络课程的使用能够解决《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传统教学所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传统与网络的
优势互补,满足了学生多方面、深层次学习的需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2] 张一春.精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