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
高朋友矮朋友 教案中班
高朋友矮朋友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高”和“矮”这两个描述身高的词汇,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汇描述人物的身高。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身高差异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高”和“矮”这两个词汇的用法。
2.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人物的身高,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身高差异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人物身高差异,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身高差异,让学生说出图片中人物的身高特点。
2. 导入新知识。
教师向学生介绍“高”和“矮”这两个词汇,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这两个词汇描述人物的身高。
3. 拓展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高朋友”和一名“矮朋友”,让他们站在一起比较身高,并用英语描述自己和对方的身高特点。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比较各自的身高差异,并用英语描述对方的身高特点。
4. 操练活动。
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身高差异,并用英语描述图片中人物的身高特点。
5. 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高”和“矮”这两个词汇的用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多加比较,多加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正确使用“高”和“矮”这两个词汇描述人物的身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描述的能力。
小组活动和操练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运用新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识,还培养了自信心和合作意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班数学活动:我和朋友比高矮
中班数学活动:我和朋友比高矮活动标题:我和朋友比高矮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对高矮概念的认识和感知能力;2. 提高孩子的量化思维和比较能力;3. 增进孩子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 测量身高的工具,如量尺或尺子;2. 活动场地,如教室或操场;3. 名片或纸条。
活动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活动内容,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高和矮吗?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对高和矮的认识。
”然后,老师可以用示意图或实物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理解高和矮的概念。
第二步:测量身高(15分钟)老师分发名片或纸条给每个孩子,并要求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名字。
然后,老师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到三个人。
接下来,带领孩子们去测量身高,可以选择在教室或操场进行。
第三步:比较身高(20分钟)每个小组的成员相互测量身高后,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写在名片或纸条上,然后贴在墙上或者用图表记录下来。
接着,带领孩子们讨论,比较身高,看看哪个人最高,哪个人最矮。
第四步:记录数据(10分钟)借助记录表或图表,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整理身高数据。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画柱状图或折线图,也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进行记录和图表制作。
通过这个过程,孩子们将了解到数据的整理和展示方法。
第五步:分析数据(20分钟)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观察图表,分析和讨论数据。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谁是最高的人?谁是最矮的人?哪个小组的成员身高最集中?”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六步:总结活动(10分钟)老师组织孩子们总结活动,可以回答以下问题:\。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标题: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时间:2个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根据问题理解内容,选择正确的数学概念和方法解决问题。
2. 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先进普遍的问题。
3. 能够合作并互助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黑板、笔、小纸条。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知:通过问题引入新知识。
老师将问题投影在黑板上:有两个朋友,他们分别是高朋友和矮朋友,高朋友比矮朋友多一个头。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表示这个问题?请找出两个数学概念来表示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可以得出所需要的数学概念是“身高”和“头数”。
引导学生找出表示身高的字母,比如h,然后找出表示头数的字母,比如t。
确定问题表示方法为:高朋友的身高为x,矮朋友的身高为x-1,高朋友的头数为t。
2. 引入扩展:利用类似的问题扩展思维。
将新问题投影在黑板上:如果矮朋友的身高是x,高朋友的身高是x+2,那么两个朋友的头数分别是多少?鼓励学生思考,并提供提示:根据身高的关系,找出两个学生头数的关系。
学生认真思考并找出两个朋友的头数分别是t和t+3。
3. 拓展运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将一系列类似的问题投影在黑板上,例如:- 如果高朋友的头数是t,矮朋友的头数是t-2,那么两个朋友的身高分别是多少?- 如果矮朋友的身高是x-2,高朋友的身高是x+1,那么两个朋友的头数分别是多少?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并记录学生的答案。
第二课时4. 总结复习: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如果时间允许,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上台讲解所学内容,让其他同学补充和纠正。
同样,教师也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练习。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题目可以包括:- 如果高朋友的身高是x,矮朋友的身高是x-3,那么两个朋友的头数分别是多少?- 如果矮朋友的头数是t+2,高朋友的头数是t+1,那么两个朋友的身高分别是多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材参考教材:《数学启蒙》中册章节:3.4教学目标•能够准确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能用手指表示出来•能够通过比较物体的高矮判断大小关系•能够辨认大小关系中的最大和最小教学重点•离散物体的大小比较•辨认大小关系中的最大和最小教学难点•通过比较物体的高矮来判断大小关系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进入课堂前,将几个不同高度的笔立在桌子上,让孩子们先欣赏一下这些笔,看看哪些笔高,哪些笔矮。
2.教师拿起最高的笔,让大家看看,然后拿起最矮的笔,让大家感受一下他们的高度差。
3.如还有时间,老师可以与孩子们进行玩具大小的比较活动,比如让孩子们排列自己喜欢的玩具,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列,之后让同桌讨论,看看是否一致,找到最高最矮。
讲授环节1.老师可以用两个孩子进行实物示范,比如让一个高一个矮的学生站在一起,询问孩子们谁更高、谁更矮。
2.老师可以将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站在左边,一组站在右边,通过对比两组的身高来进行大小的比较,让孩子们形成感性认识。
3.老师结合教材例题,让孩子们根据材料判断大小,此步可以结合游戏来进行,增加趣味性。
例如,老师说:“现在你们是一群宝石收藏家,你们拿到了各种大小颜色宝石,需要找出其中最大和最小两颗,谁先找到大家奖励他一枚小星星。
”练习环节1.老师提供一些实物让孩子进行比较大小练习。
比如:两个不同高度的杯子,让孩子分辨最高和最矮的是哪个。
2.老师给出物品的图片,让孩子根据大小关系编排,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总结环节1.教师可以将提供的实物搜集起来,放在课堂中介绍高矮的各种物品,让孩子们重新回忆一下。
2.老师依次询问哪些物品高、哪些物品矮,孩子们回答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3.教师提示孩子们,以后要多加注意物品的高低差别。
拓展练习1.老师可以教孩子们做减法,并通过掌握大小关系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解决问题。
例如:商店里卖糖果,拉丁果是玛丽果的两倍,玛丽果是荔枝的两倍,一共有21个水果,请问有几个拉丁果?2.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让孩子们自己制作一些有关大小关系的小工具,例如让孩子们画出不同高度的人,并标注高度数字,以便于他们自己记忆。
幼儿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
幼儿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朋友和矮朋友一、活动来源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对于数学概念的感知和探索欲望逐渐增强。
为了激发他们对高度和矮度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
该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高度和矮度的基本概念,学会比较高和矮,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知识。
二、活动目标1. 认识并理解高和矮的概念。
2. 能够比较高和矮,并说出谁高、谁矮。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1. 高朋友和矮朋友的故事绘本。
2. 各种与高度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如长颈鹿、矮人、楼梯等)。
3. 高度比较的互动游戏材料(如纸箱、纸杯等)。
四、活动流程1. 活动导入:老师讲述高朋友和矮朋友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进入高度和矮度的主题。
2. 认识高和矮:展示各种与高度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并发现它们的高度特征。
3. 游戏互动: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比较高和矮。
例如,搭建不同高度的纸箱,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比较高和矮。
4. 比较高和矮:组织孩子们两两组合,让他们比较高和矮,并说出谁高、谁矮。
同时,引导他们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比较高和矮。
5. 活动总结与反思:在活动结束前,老师对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表扬他们在认识高和矮、比较高和矮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与高度相关的物品,并尝试比较高和矮。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导入、认识高和矮、游戏互动和比较高和矮等环节,让孩子们充分感知高度和矮度的概念,并学会了比较高和矮。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实践。
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和总结反思,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面:1. 在活动导入环节,可以结合更多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高度和矮度的概念。
2. 在游戏互动环节,可以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教学目标•认识数字3、4、5,并能用手指表示;•掌握“高”和“矮”的概念;•比较身高大小,能正确选择“高”或“矮”;•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感性认识和比较大小的能力;•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数字3、4、5的认识和手指表示;•“高”和“矮”的概念;•形象记忆身高,并观察、比较身高大小。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老师向幼儿展示两个立起来的棍子,一个比另一个矮,问幼儿“这两个棍子哪个比较矮呢?”;2.师生互动,引导幼儿回答“这个”,并请测量并记下两个棍子的长度;3.问幼儿是否知道这种比较的方法,并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比较两个棍子。
第二步:故事情景1.师生一起欣赏数学绘本《高朋友和矮朋友》;2.师生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数学知识:数字、身高、大小比较等。
第三步:自主体验1.师生一起进入角色扮演活动环节,其中包括制作高低像、制作手指计数工具等;2.幼儿自主体验使用工具感知身高大小,以及体验“高”和“矮”概念。
第四步:识记符号1.介绍数字3、4、5并演示手指表示方法;2.让幼儿用手指表示数字3、4、5;3.引导幼儿理解数字和手指的关系,比较大小。
第五步:小结1.整理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表述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
活动安排•活动名称:《高朋友和矮朋友》数学教学活动;•活动形式:角色扮演、互动游戏、故事情境、符号认识;•教学时间:1节课(约40分钟)。
教学评价•幼儿是否掌握了数字3、4、5并能用手指表示;•幼儿是否掌握了“高”和“矮”的概念;•幼儿是否能正确比较身高大小,并选择“高”或“矮”;•幼儿是否表现出对数字的感性认识和比较大小的能力;•整体课堂表现以及个别幼儿的听力、观察和表达等能力。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能够初步掌握数字3、4、5并能用手指表示,同时也能理解“高”和“矮”的概念,并知道如何比较身高大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课程概述《高朋友和矮朋友》是一堂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课程。
本堂课程主要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对比中认识高低,体验高低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观察、辨别高低,说出物体的高矮。
2.知道用手指数数。
3.能够简单比较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1.学会用眼睛进行对比,辨别高低。
2.培养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体验计数的乐趣。
情感目标1.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2.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孩子友好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通过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对比高低和说出物体的高矮,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计数游戏,巩固孩子们的计数知识,并初步了解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不同孩子的身高差异较大,为了能够让孩子们真正理解高低的概念,需要采取一些教学方法。
2.在计数的过程中,孩子们容易出现跳数、遗漏数等情况,需要采取一些正确的指导方式。
教学方法1.班级分组,组成2~4人一小组。
2.老师在黑板或幼儿园墙上挂成长记录标志,高低差异明显。
3.孩子们分时来到黑板前,站在标志上,感受高低区别。
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对比,说出自己和伙伴的高矮。
4.在圆形草坪中间放置 20 个球,让孩子们集合在圆周上,并向中心一致走去,这样孩子们可以用行动“比高低”了解高低的概念。
5.拿出一些小礼物,让孩子们通过数数,找出礼物的数量和大小差异。
老师在一旁记录不同孩子们的答案和思维过程。
6.老师根据孩子们口中的数字以及思考的过程,为孩子们讲解数的大小之间区别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7.小组作业:老师让每个小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5个物品,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协作,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方法一为了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为孩子们设立“成长记录册”,通过记录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历程,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们在计数、高低辨别方面的不足,并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帮助,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我和朋友比高矮》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我和朋友比高矮》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运动比较判断自己和朋友谁高谁矮;
2.能够使用图形(小人造型)来呈现高矮差异,加深理解;
3.发掘并培养幼儿园中班宝宝对身体的自我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
1. 课堂热身
•通过热身小游戏让宝宝们减少紧张、进入学习状态;
•小游戏“跳皮筋”;
•分成小组,两人一组,随机选择一个人跳皮筋,另一个人需要判断跳皮筋的高度和长度,鼓励宝宝展现自由想象,运用自身经验来做出判断。
2. 重点讲解
•理解数学上的“高”、“矮”概念;
•学习数学表达式,如“比A高”、“比B矮”等;
•运用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3. 活动实践
•分成小组,小组内选择一个人为被测者,其余队员为观察少年;
•被测者站在标定的位置上,全组成员比较它与身边每个人的高度;
•记录被测者与其他组员的差异。
4. 小结反思
•整个游戏中,加强小组成员合作,激发积极性和对身体的自我意识,促进成长;
•老师引导,总结身体不同部位的高度和长度相关知识(如手臂、头、腿部和身体长度)。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激发宝宝对身体的自我意识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宝宝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高度变化。
通过练习,能够加深印象,养成这个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来说将非常重要。
此外,课程的设计应该注意“操作简单”和“难度适宜”的原则。
在实践过程中,
尽量千方百计地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够激发宝宝们的兴趣。
同时,在反思课程的时候,加强对教案优化的思考,不断丰富和提高课程内容,做到最适合幼儿园中班的教学方式。
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数据整理方法分享
分类整理法
指导幼儿将记录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按照身高区 间、性别等进行分类整理。
图表呈现法
引导幼儿将整理后的数据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柱状图、折线 图等,以便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
统计分析法
简单介绍一些基本的统计概念和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等,让幼 儿了解如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幼儿自主操作练习环节
• 操作练习一:让幼儿使用直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如书本、铅笔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 操作练习二:让幼儿使用卷尺测量曲线或环形物体的周长,如圆形纸片、线圈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 操作练习三:让幼儿使用皮尺测量不同物体的周长或直径,如皮球、水桶等,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 通过以上操作练习,幼儿可以熟练掌握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测量结果,幼儿可以初步理解长度、周长等数学概念,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和排序。
03
高矮概念认知与比较
高矮定义及特征描述
高矮定义
高矮是指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长度或 高度。高的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较 长,矮的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延伸较短 。
特征描述
高的物体通常具有较长的形状,顶部 远离地面;矮的物体则相反,形状较 短,顶部接近地面。
生活中高矮现象举例
高矮建筑物
高楼大厦、摩天大楼是高建筑物的代表, 而平房、小屋则是矮建筑物的例子。
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 友》
汇报人:
2023-12-22
CONTENTS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高矮概念认知与比较 • 测量工具使用与技巧指导 • 数据记录、整理与表达能力培
养 • 合作探究与拓展延伸活动设计 • 总结回顾与家园共育建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一、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高”、“矮”等描述词语来描述不同的事物;2.能够辨别出不同高矮的图形,并指出图形的高度差距;3.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二、教学准备1.用于绘制图形的画板;2.几个球或其他物品用于比较高度;3.颜色不同的粘纸和剪刀。
三、教学流程3.1 导入新课1.老师出示几个球或其他物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高度差异,并询问学生:“哪个球比其他球高?”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2.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高度差异与词语“高、矮”有关,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3.老师出示两张图纸,一张是一个高人和一个矮人,另一张是两个同样高的人,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体之间高度的差异,并引导学生辨别高低不同的物体。
3.2 活动一:制作高低不同的图形1.让学生用颜色不同的粘纸,剪出不同高度的长方形、圆形等图形(例如:两个不同高度的长方形);2.让学生用这些图形做一个图形拼图,让学生面向拼图玩,观察不同的高度规律。
3.3 活动二:体验物体高度的差异1.让学生摆弄几个球或其他物品,通过摆弄体验不同物品之间高度的差异性,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来感受不同高度之间的视差;2.教师设置不同高度的用具,让学生在选用用具时理性选择,特别是到有限有高度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学会选用合适的用具来完成任务。
3.4 活动三:比较不同高度之间的差异1.让学生摆出两个不同高度的球,引导学生用“高、矮”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2.让学生再摆出三个同样高度的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高度相同,不能用高低来比较它们的高度;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高度不同物品之间的差异所具有的意义,也可以诱导学生建立加减法概念。
3.5 活动四:简单加减法的体验1.老师出示一个装球的小箱子,装了2个球,再装2个球,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数量的增加对物品高度的变化影响;2.让小朋友手持不同个数的球,让他们模仿2+2=4的口诀,感受数量的增加对高低的决定影响;3.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物品添加与减少时,学生都会在看到物品高度的变化,对加减法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入。
中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
中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活动简介此次中班数学活动的主题是“高朋友和矮朋友”。
此活动的目的是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孩子能够辨认不同大小的物体,并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帮助他们掌握与大小相关的数学概念。
活动准备为了进行这个活动,需要以下物品:•长短不同的色彩水平棒•高低不同的方块•两个玩具人物,一个高一个矮•巧克力或其他类似形状的零食活动过程活动1:谁最高?首先,老师会展示两个玩具人物,一个高一个矮,并让孩子用手比较哪个玩具人物更高。
老师会提醒孩子们比较玩具人物时要用手摸,眼睛看,感受高度差异。
接着老师会让孩子在两个玩具人物中选择哪个更高,并按高低顺序进行排列。
活动2: 高低不同的方块然后,老师会提供高低不同的方块,并让孩子们用手辨认每个方块,并将其按高低顺序排列。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方块,例如用眼睛观察高度,用手感受差异等。
活动3:长短不同的色彩水平棒接下来,老师会给孩子们展示长短不同的色彩水平棒,并让孩子们用手辨认每个水平棒,并将其按照长度依次排列。
活动4:比大小的游戏最后,老师会向孩子们介绍一个有趣的比大小的游戏。
老师会将几个巧克力放在桌上,然后让孩子们猜测每个巧克力的大小,并用手摆出长度相等的水平棒来比较大小。
然后孩子们可以用手接触巧克力,确认答案是否正确。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锻炼比较大小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享受到小小的奖励。
活动总结通过这个有趣的数学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辨认不同大小的物体,还可以将其按照大小依次排列。
通过比较大小的活动,孩子们也可以掌握与大小相关的数学概念,并且在玩乐的同时学习。
此次活动对于激发中班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高矮概念,并能用“高”、“矮”进行描述;b)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c)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比A高的比比A矮的高”等;d) 进一步掌握形容词,如高、矮、更高、更矮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并注重事物的不同特点;b) 培养乐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c)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和判断,认识事物的高矮关系。
三、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如“比A高的比比A矮的高”等。
四、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卡片、实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5分钟)a)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高的物品和矮的物品,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高矮的不同。
b) 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2. 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或实物 (10分钟)a) 利用幻灯片或真实物品,给学生展示一组物品,如高矮的动物、高矮的植物等,让学生用形容词“高”和“矮”进行描述。
b) 让学生观察每个物体的高矮关系,并能用“更高”、“更矮”进行比较。
3. 用卡片进行比较 (15分钟)a) 准备一组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两个物体的图片,学生需要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并选择正确的描述词。
b) 给学生一定时间观察,然后依次展示卡片并让学生回答。
c) 点评学生回答,加强理解高矮关系的能力。
4. 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10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比A高的人比比A矮的人高吗?b) 让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回答,并让学生解释自己的观点。
c)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提醒学生注意逻辑关系。
5. 小组合作活动 (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组实物或图片。
b)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物体,然后用形容词进行描述。
c)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并进行讨论,其他小组进行点评。
6. 总结和评价 (5分钟)a) 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高矮》教案【三篇】一活动目标1、在比较活动中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比较性观察水平和思维的灵活性。
3、学习区分高矮,掌握区别高矮的简单方法,初步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课件:数学卡--3-3比较概念,3-4比较概念,3-5比较概念。
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组织幼儿做相反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说“高”,小朋友说“矮”,同时蹲下;老师说“矮”,幼儿小朋友说“高”,同时站起来。
二、展开1.学会区别高矮。
(1)和同伴比高矮,请幼儿和伙伴比一比,说出:谁高谁爱?谁和谁一样高?(2)数学卡:3-3比较概念比一比,两座楼,哪一座高?哪一座矮?两个礼品盒,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厨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两个梯子,哪一个高?哪一个矮?2.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掌握比较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的两名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高的站在地上;用挡板遮住他们的下半身,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
(2)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小猫爬到树顶,小猫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
”提问:小猫的话对吗?为什么?(3)讲解比较高矮的准确方法小结:比较高矮时要占站在同一高度。
3.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教师注意表述要清楚明白)(1)数学卡:3-4比较概念三座楼相比:甲楼同乙楼比,甲楼比乙楼高,乙楼比甲楼矮。
甲楼同丙楼比,甲楼比丙楼矮,丙楼比甲楼高。
三棵树相比:引导幼儿说出:乙跟丙比,丙比乙高,乙比丙矮。
(3)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乙高?第二次乙变矮了呢?(4)小结:一个人或一个物体是高是矮,要看和谁相比,高和矮是会变的。
4.小组4人排队,渗透高矮排序。
请幼儿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进一步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尝试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
5.音乐游戏“找朋友”老师播放一首欢快的儿童舞曲,幼儿按节拍拍手,找到朋友后握手、鞠躬、比高矮。
待幼儿均找到朋友后,音乐停止,幼儿说出两人比较的结果。
游戏反复实行,朋友持续交换。
三、结束活动评价,表扬积极参与比较、认真观察的幼儿。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高朋友和矮朋友》
《高朋友和矮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高和矮的相对概念。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不同高度的人物图片、动物图片等。
2.教学道具:木棒、积木等可以用来比较高矮的物品。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谁是这个图片里最高的人?谁是最矮的人?”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身高,让大家来判断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
二、探究1.教师拿出一些木棒,让幼儿自由选择两根木棒,比较高矮。
2.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并说出哪根木棒更高,哪根木棒更矮。
3.教师再拿出一些积木,让幼儿自由选择几个积木,叠在一起比较高矮。
4.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并说出哪一堆积木更高,哪一堆积木更矮。
三、游戏1.游戏一:高朋友和矮朋友找朋友a.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队伍,一个队伍代表高朋友,另一个队伍代表矮朋友。
b.教师出示一个物品,让幼儿判断这个物品应该放在哪个队伍,并说出原因。
c.通过多次出示不同物品,让幼儿不断练习判断高和矮的能力。
2.游戏二:高朋友和矮朋友排队a.教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有一个高朋友和一个矮朋友。
b.教师发出指令,要求幼儿按照高朋友和矮朋友的顺序排队。
c.通过多次排队练习,让幼儿加深对高和矮的理解。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比较,发现更多有趣的高和矮的现象。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对高和矮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但也发现有些幼儿在比较高矮时,还是依赖教师的引导,缺乏自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幼儿自主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活动中有些环节可能对部分幼儿来说较为简单,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幼儿认识身高概念。
2.学习比较身高大小。
3.辨别比较矮和比较高的身高。
4.学会用身高比较来对物品进行排序。
5.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加、减法概念。
6.培养幼儿学习互助合作精神。
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技能。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能力。
4.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5.促进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6.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欲望。
二、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每堂课45分钟,共计1周时间。
教学材料1.多色毛线和小球各一份。
2.数字卡牌5~10枚。
3.活动桌椅、复合大地毯各一套。
教学环境幼儿园中班教室。
本节课思路我们通过比较身高的大小来学习排序、计算。
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身高大小,进而学习分类、排序等数学知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些乐趣盎然的游戏,希望能激发幼儿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学习互助合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3.1 活动一:认识身高活动目的1.让幼儿认识身高概念。
2.学习比较身高大小。
3.辨别比较矮和比较高的身高。
活动准备1.活动桌椅、复合大地毯各一套。
2.多色毛线和小球各一份。
活动过程1.老师利用毛线和小球让小朋友自行立定,把毛线绕在头部,拉伸至地面,接着把两根毛线互相对比。
2.先把两人的毛线连接在一起,然后比较高的孩子多拉一些毛线,直到两人高度相同。
3.接着再与其他小朋友逐个比较身高大小,让身高小的孩子喊:“我很矮!”身高高的喊:“我很高!”观察幼儿学生眼神的关注度,重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活动反思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成功地让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身高这个概念与数学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幼儿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身高优劣,以及如何与其他小朋友进行比较身高。
3.2 活动二:排序游戏(加减法)活动目的1.用身高比较来对物品进行排序。
2.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简单的加、减法概念。
幼儿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
幼儿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友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并识别“高”和“矮”的概念。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本活动主要围绕“高朋友和矮朋友”这一主题,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理解和掌握“高”和“矮”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高度的卡通人物卡片或者实物(如积木、玩具等)。
2. 准备一个故事《高朋友和矮朋友》,用于引入主题。
3. 准备一块大的空白画板和标记笔,用于幼儿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讲述故事《高朋友和矮朋友》,引导幼儿注意故事中的人物高度差异。
2. 讲解:教师展示准备的卡通人物卡片或实物,明确解释“高”和“矮”的概念,并让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哪一个是“高”的,哪一个是“矮”的。
3. 实践: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套卡通人物卡片或实物。
让他们自己进行比较,并在画板上用标记笔画出他们认为的“高朋友”和“矮朋友”。
4. 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比较结果和理由,其他幼儿可以提出疑问或补充。
5. 游戏:进行“找朋友”游戏,教师随机说出“高朋友”或“矮朋友”,幼儿需要快速找到相应的卡片或实物。
教学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观察和比较身边的物体或人物的高度,如家中的家具、公园的树木、班级的同学等,进一步巩固和运用“高”和“矮”的概念。
教学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强调“高”和“矮”是描述物体或人物高度的词汇,通过比较可以分辨出哪个更高,哪个更矮。
同时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良好表现。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了解他们对“高”和“矮”概念的理解情况。
2. 通过幼儿在实践操作和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运用“高”和“矮”的概念,以此作为学习效果的反馈。
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
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高矮的认识。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比较高矮的方法2.团队合作3.发现生活中的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生活中。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四、教学准备1.教具:两个木偶(一个高一个矮)、水果图片、花朵图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两个木偶(一个高一个矮)、水果图片、花朵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高矮,并邀请学生发表自己对高矮的理解。
3.实践操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木偶和一个水果图片,让学生比较高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团队协作: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木偶和水果图片与组内其他学生的进行比较高矮,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高矮现象,如树木、建筑物等,并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
2.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七、教学拓展1.开展“和高矮朋友一起游戏”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高矮带来的乐趣。
2.家庭作业: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高矮现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并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热爱生活。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高矮吗?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很好,今天我们要通过一个故事来学习更多关于高矮的知识。
2.基本概念:教师:请看这两个木偶,它们一个是高朋友,一个是矮朋友。
我们怎么判断哪个木偶高,哪个木偶矮呢?学生:比较他们的身高。
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
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中班数学高朋友和矮朋友教案「篇一」活动背景:中班小朋友对高矮已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在生活中也许会比较高矮,但不清楚在同一平面比高矮,分清最高最矮,按高矮顺序排序还需要在活动中感知体验。
活动目标:1.体验比高矮的快乐2.感知物体的高矮,获取高与矮关系的概念。
活动准备:1.课件《高朋友和矮朋友》。
2.桌子、椅子若干。
3.教师:四种颜色的同样高的积木若干,小太阳图片4.每个幼儿五块高矮不同的彩色小方块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一.帮帮忙:拿小太阳请一名幼儿帮忙拿小太阳,拿不着,为什么。
(矮了)怎么办?(请高一点的小朋友拿就行了)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请高一点的小朋友拿,老师邀请你们比赛搭高楼。
二.造楼比高1.请幼儿用小方块积木搭楼,分两组进行,一组都在桌子上搭,另一组一个在桌子上搭,一个在椅子搭,比高。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在桌子或者椅子上搭楼玩造楼房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说开始,小朋友就开始搭积木造楼,我说停止,所有小朋友都要停下来,然后,我们比一比,谁搭的高。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积木或者把两排积木并放在一起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师:谁的楼房造得最高呢?你们是怎么做比较的呢?(注意引导幼儿学说如"我搭得比你高,你搭得比我矮""我搭得最高,你搭得最矮")3.讨论:如果在桌子上的积木看上去比椅子上搭的积木高,我们是不是就能判断在桌子上搭积木的小朋友胜利呢?(不能,因为它们不在同一平面上)。
4.小结:比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比。
小朋友们真能干,把积木整理归位,我们一起来玩抱抱团的游戏吧!三.和同伴比高1.两人谁高。
教师:请起立,到老师这里来。
抱抱团、抱抱团,两个小朋友抱成团,你们俩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学说"我比你高,你比我矮")2.三人比高。
教师:抱抱团、抱抱团,三个小朋友抱成团,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3.模拟游戏:高朋友和矮朋友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中班科学活动:《高朋友矮朋友》
中班科学活动:《高朋友矮朋友》活动背景身高是孩子体格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孩子们的身高发育情况也是家长们特别关注的话题。
通过这个科学活动,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方式,认识到身高的起伏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对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材料•测量身高的尺子或量杯•站在平地上的一个准确的位置(可用墙角或圆柱作参考)•纸张和笔活动步骤1.引导孩子们了解身高的定义和重要性。
纵观人类发展史,高个子人群一般都有优势,如乔布斯、比尔·盖茨、杰夫·贝索斯等都是超高智商人士。
而身高矮小的人群在一些方面不足,因此认真关注孩子的身高健康也是我们家长的职责。
2.让孩子们一起讨论、总结身高的影响因素。
大体上可以将身高的影响因素分为以下三类:1.遗传因素:从遗传上看,父母的身高是影响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过去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影响程度为60%-80%左右。
2.营养因素:合理的饮食也是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营养充分的孩子一般比营养不良或者吃得不卫生的孩子身材要强壮一些,因此建议大家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习惯。
3.运动因素:适当的运动也是习得的生理条件之一。
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骨骼、韧带、肌肉的完善,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发育和生长。
3.分别把孩子们与“大小伙伴”身高相近的放在一起。
让他们搭档,自行分组。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对比自己和伙伴们之间的身高差异,并由此了解到什么影响自己身高的因素。
4.按照一定步骤,让孩子们彼此测量身高。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体姿势下,孩子们的身高测量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因此,建议让孩子们在能够维持身体相对静止的情况下,举手达胸前固定身体,从肩膀到头顶的位置进行测量。
5.让孩子们记录下测量身高的数据。
孩子们可以辅以家长的帮助,测量并记录自己平时、早晨、晚间的身高,以及几天后再次测量自己的身高。
记录身高数据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引导家长给他们要求在同样的时间和场合下记录。
6.最后,让孩子们将数据汇总起来。
让孩子们把自己身高数据做成柱状图,可视化地展现身高数据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高朋友和矮朋
友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背景:
中班小朋友对高矮已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在生活中也许会比较
高矮,但不清楚在同一平面比高矮,分清最高最矮,按高矮顺序排序
还需要在活动中感知体验。
活动目标:
1.体验比高矮的快乐
2.感知物体的高矮,获取高与矮关系的概念。
3.尝试按高矮给五个物体排序。
活动准备:
1.课件《高朋友和矮朋友》。
2.桌子、椅子若干。
3.教师:四种颜色的同样高的积木若干,小太阳图片
4.每个幼儿
五块高矮不同的彩色小方块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帮帮忙:拿小太阳请一名幼儿帮忙拿小太阳,拿不着,为什么?(矮了)怎么办?(请高一点的小朋友拿就行了)小朋友们真聪明,知道请高一点的小朋友拿,老师邀请你们比赛搭高楼。
二. 造楼比高1.请幼儿用小方块积木搭楼,分两组进行,一组都
在桌子上搭,另一组一个在桌子上搭,一个在椅子搭,比高。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在桌子或者椅子上搭楼玩造楼
房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说开始,小朋友就开始搭积木造楼,我说停止,所有小朋友都要停下来,然后,我们比一比,谁搭的高。
2.教师引导幼儿用数积木或者把两排积木并放在一起的方法进行
比较。
教师:谁的楼房造得最高呢?你们是怎么做比较的呢?(注意引
导幼儿学说如"我搭得比你高,你搭得比我矮""我搭得最高,你搭得最矮")3.讨论:如果在桌子上的积木看上去比椅子上搭的积木高,我们
是不是就能判断在桌子上搭积木的小朋友胜利呢?(不能,因为它们
不在同一平面上)。
4.小结:比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比。
小朋友们真能干,把积木整
理归位,我们一起来玩抱抱团的游戏吧!
二. 和同伴比高1.两人谁高。
教师:请起立,到老师这里来。
抱抱团、抱抱团,两个小朋友抱
成团,你们俩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学说"我比你高,你比我矮")2.三人比高。
教师:抱抱团、抱抱团,三个小朋友抱成团,三个人中谁最高?
谁最矮?
3. 模拟游戏:高朋友和矮朋友1.请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引起幼
儿兴趣。
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
2.教师带领幼儿给故事配上身体动作(见附录),在游戏中感受
高和矮的区别。
三.幼儿给积木按高矮排排队附录故事:高朋友和矮朋友从前有
一个人长得好高、好高,(掂起脚尖,身体和双手尽量向上伸)他有
一个朋友长得好矮、好矮。
(蹲下,身体紧缩成一团)矮朋友叫高朋友:"喂!上面的高朋友,你好吗?"(两手合拢于嘴前,抬头往上叫,声调提高)高朋友也叫矮朋友:"喂!下面的矮朋友,你好吗?"(掂
起脚两手合拢于嘴前,低头向下叫,声调低沉)矮朋友说:"再见,我
的高朋友!"(蹲下往上看,挥挥手,声调提高)高朋友也说:"再见,我的矮朋友!"(掂起脚尖往下挥挥手,声调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