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详细完整版)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详细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ea552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9.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物理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电击、辐射等。
2.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设立明确的禁止和警示标识。
二、化学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爆炸品等。
2.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确保储存和操作环境通风良好,限制物质接触的方式,提供个人防护装备,设置泄漏应急预案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
三、生物危险源: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有害生物等。
2.控制措施: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消毒和灭菌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实施严格的标本处理和废弃物管理。
四、人为因素: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不正确的操作、疲劳、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
2.控制措施:设立明确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环境因素:1.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
2.控制措施:根据具体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建造防风、防雷、防水等设施,合理规划工作场所布局,确保安全逃生通道畅通。
六、紧急情况处理:1.识别:包括火灾、泄漏、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
2.控制措施:建立紧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图,组织定期演练,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急救设备,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紧急事件处理,及时报告上级部门。
以上是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详细完整版。
在工作场所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及时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
此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也是预防事故和减少风险的重要手段。
在具体操作中,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规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
![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0375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4.png)
安全生产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方法安全生产一直是企业和社会的重要议题,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和危险源控制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会导致事故、伤害或疾病的对象、状态或行为。
危险源可能存在于物质、设备、作业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等方面。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机械设备、高温、高压、高处作业、人员疏忽等。
二、危险源识别的方法1. 现场勘察法现场勘察法是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结合对相关文件、记录的分析,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在现场勘察中,应特别注意潜在的危险源,如电气线路的老化、化学品存放不当等。
2. 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通过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危险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程度。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危险辨识、风险矩阵法等。
通过对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等进行评估,可以确定应对策略和风险等级。
3.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事故、事故隐患和差点事件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常见的危险源。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提高危险源识别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三、危险源控制的措施1. 工程控制工程控制是通过对工作环境、设备和物料进行改进和优化,以减少或消除危险源。
例如,改进设备设计,提高安全性能;优化作业流程,减少危险操作步骤;使用安全设备,如防护罩、防护栏等。
2.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通过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以控制和减少危险源。
例如,制定作业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是指通过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或服装,减少事故发生时的伤害程度。
例如,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护手套等个体防护用具,以保护自身免受危险源的伤害。
四、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的挑战与改进危险源识别与控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为因素、技术限制和资源限制等。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8d99b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3.png)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对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概率。
在工作场所,危险源可以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
物理危险源:1.高温、低温和辐射:-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隔热服等。
-加强训练,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
-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中提供适当的休息和防护设施。
2.电气危险:-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避免电流传导。
-为员工提供电气安全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方法。
3.机械危险:-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强制员工戴上安全装备,如头盔、护腕等。
-提供安全培训,提醒员工注意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
4.高处作业:-安装防护设备,如安全网、安全带等。
-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每位员工按照规定进行高处作业。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的高处作业方法。
化学危险源:1.有毒气体:-使用通风设备,确保气体及时排放。
-配备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毒服等。
-对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生产过程进行改良,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的生成。
2.易燃物质:-储存易燃物质时采取防火措施,如使用防火柜、避免潮湿环境等。
-加强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的应对能力。
-提供培训,提醒员工正确使用易燃物质的方法。
3.化学品泄漏:-加强化学品存放管理,确保密封和储存正确。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蔓延。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化学品。
生物危险源:1.病原体传播:-建立病原体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密闭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等。
-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场所。
-提供培训,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和操作受感染的生物材料。
人为危险源:1.操作失误:-提供充分培训,将员工培养成熟练的操作员。
-建立操作规程,要求员工按照规程操作。
-设定警示标志和指示牌,提醒员工注意操作风险。
2.缺乏或错误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10e4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9.png)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1.工厂环境:-机械设备:识别和标示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提供安全防护装置并培训工人正确使用。
-化学品:标示和储存化学品,建立安全数据表和应急预案,为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提供培训。
-噪音:进行噪音监测,采取控制措施如隔音罩、隔音耳罩,并提供工人定期听力检测。
-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符合安全规范,提供绝缘工具和设备,针对设备维修和安装提供培训。
2.建筑工地:-高处作业:为工人提供合适的防坠落装备,如安全带、安全网等,并设置固定扶梯和扶手,确保工人的安全。
-重型机械:培训工人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提供安全标示和隔离措施,避免机械碰撞和意外伤害。
-暴露于天气条件:提供防护服装、帽子和防晒霜,确保工人在高温、寒冷或潮湿环境中的舒适和保护。
-破碎物料和尘埃: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口罩和手套,避免呼吸系统和视觉受到有害物质的损害。
3.医疗机构:-传染病:设立隔离病房,培训医务人员正确的消毒和隔离操作,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锐器伤害:确保锐器的正确使用和处置,提供安全容器和锐器回收设施,进行相关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
-化学品:标示和储存化学品,确保医疗机构员工知晓应急计划和控制措施,在接触危险化学品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辐射:确保医疗设备的辐射剂量符合标准,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4.办公室环境:-火灾风险:设置适当数量的消防器材,明确疏散路线和应急出口,并进行灭火器使用培训和火灾预防宣传。
-电脑使用:确保电脑工作站符合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提供适宜的座椅、显示器和键盘,提醒员工定期休息和活动。
-室内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维护灯具和空调设备,确保员工的舒适和健康。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8b71c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53.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潜在的危险源,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以及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准确识别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都是常见的危险源;在化工厂,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化学反应失控等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危险源;在办公室,电器设备老化、电线短路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那么,如何进行危险源识别呢?首先,我们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法。
直接到工作场所或活动现场,观察工作流程、设备运行、人员操作等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比如,在一个车间里,观察工人是否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机器设备是否有防护装置,通道是否畅通等。
其次,安全检查表法也是常用的手段。
根据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制定详细的检查表,对各项内容逐一进行检查和评估。
再者,还可以通过询问和交流的方式,向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
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往往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在识别出危险源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确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通常,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是通过简单的描述和判断,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等级。
定量评估则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计算出具体的风险数值。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消除危险源、降低风险、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
消除危险源是最理想的控制措施。
如果能够通过改进工艺、更换设备、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彻底消除危险源,那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某种原材料具有高度的毒性和危险性,那么寻找一种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就是消除危险源的有效方法。
当无法完全消除危险源时,我们可以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492c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f.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这些危险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未固定好的脚手架、高空掉落的建筑材料、电气设备漏电等都是危险源。
在工厂里,运转的机器部件、高温高压的容器、易燃易爆的化学品等也属于危险源。
二、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物理性危险源如设备设施的缺陷、防护缺陷、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等。
2、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源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例如,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等。
5、行为性危险源比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识别危险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观察法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技术文件等,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相关标准和经验,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逐一检查。
5、事故树分析法通过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逻辑关系,来识别危险源。
四、危险源识别的步骤1、确定识别范围明确需要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区域、活动、设备、人员等范围。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识别范围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清单、人员操作手册、事故记录等。
3、划分作业活动将工作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活动,便于更细致地进行危险源识别。
4、识别危险源运用上述的识别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一识别。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4d000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6.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识别1.机械危险: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带来的切割、压力、磨擦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机械设备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机械危险。
2.化学物质危险:包括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储、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可能造成中毒、燃爆或其他危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化学品的标识、安全数据表和剧毒物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化学物质危险。
3.电气危险:包括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中可能造成电击、火灾等危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电气设备的巡检和维护记录进行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电气危险。
4.物理危险:包括噪声、辐射、温度等物理因素可能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源。
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的检查和评估,识别出潜在的物理危险。
5.人为因素危险: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合理操作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危险源。
通过观察和记录员工的行为和操作情况,识别出潜在的人为因素危险。
二、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来消除或减少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安装防护设备、改善通风系统、合理布局等。
2.技术控制:通过采用安全技术和设备来减少和控制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危险物质的使用量、使用防护装备等。
3.管理控制: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来控制和管理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培训员工安全意识、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等。
4.个体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技术和管理控制来消除或减少的危险源,需要引入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来保护员工的安全。
例如,佩戴头盔、护目镜、防护服等。
5.健康监测: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和工作环境,需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
三、危险源识别及控制的重要性1.保障员工安全: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消除或减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进行改进和控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风险。
危险源识别及相应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相应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b3a366ef78a6529657d5323.png)
危险源识别及相应控制措施危险源既存在于活动场所,也存在于可能影响到场所的周围区域,其形成原因来源于施工前期的勘察设计及施工过程的活动、物质条件(人、物、环、管)。
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基本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对其进行识别,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性评价方法)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只有充分辨识危险源的存在,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制定分级控制方案,才能有效监控事故(危害)的发生。
一.危险源的类别学校危险源在校内场所、生活区域、办公区、材料保管区和餐厅、实验室、操场等场所。
为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可以把危险源按工作活动的专业进行分类,如电器类、物质类、高坠类和易燃类等。
根据我单位现有检测参数及现场作业情况,涉及的危险源主要有:自然危险源、化学危险源、操作类危险源、环境危险源等。
二.相应的控制措施1、自然危险源(1)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2)易燃、易爆材料,必须存放在指定专用库房内,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
化学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的、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场地或储仓室,与火源等隔离,温度控制在5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并设专人管理。
(3)抓好现场的安全防火工作,做到制度安全,责任明确落实到人,防火器具齐全,并按标志设置,现场各种消防应急组织机构完善,一旦发生火灾立即行动,控制事故的发展状态2、化学危险源易燃、易爆材料,必须存放在指定专用库房内,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
化学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的、干燥通风阴凉的仓库、场地或储仓室,与火源等隔离,温度控制在5摄氏度~30摄氏度之间,并设专人管理3、操作类危险源控制人为失误,减少人不正确行为对危险源的触发作用。
人为失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操作失误,指挥错误,不正确的判断或缺乏判断,粗心大意,厌烦,懒散,疲劳,紧张,疾病或生理缺陷,错误使用防护用品和防护装置等。
人行为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的安全化;其次应做到操作安全化。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3e1fc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8.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中,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危险源是指可能对工人、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污染的物质、条件或活动。
1.收集信息: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设备、工艺流程、化学品等相关的信息。
2.观察现场:对工程现场进行观察,寻找可能的危险源。
例如,检查是否有不安全的设备操作或危险材料的存储。
3.分析风险:对潜在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以确定其对工人、设备和环境的危害程度。
4.评估危险源:评估每个危险源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以确定其风险级别。
5.确定优先级:根据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级别,确定采取控制措施的优先级。
在识别危险源后,必须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危险的风险。
控制措施可以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析和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这是通过物理改变工作环境来控制危险源的方法。
例如,在噪声污染控制方面,可以安装隔声材料来减少噪声传播。
2.管理控制:这是通过制定政策、程序和培训来管理危险源的方法。
例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工人如何正确操作设备和处理危险材料。
3.个人防护措施:这是通过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来保护工人免受危险源的伤害。
例如,戴口罩、手套和眼镜等来防止接触危险化学品。
4.监测控制:这是通过监测危险源的水平和存在来控制危险源的方法。
例如,通过安装气体检测仪来监测可燃气体的浓度。
5.应急准备:这是为应对危险事件而制定的预案和措施,以减轻事故的后果。
例如,建立紧急撤离程序和设备。
实施控制措施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定期的审核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
如果发现控制措施无效或需要改进,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总之,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对于确保工程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识别潜在的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工人、设备和环境的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应不断强化和完善控制措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环境和要求。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3420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4.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危险源是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造成环境破坏、引起财产损失等的物质、能量、设备或行为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遭遇各种危险源,因此,识别并采取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危险源的识别识别危险源是危险源控制的第一步,只有准确地识别出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危险源:1.环境因素:我们身处的环境是否存在危险,有无安全隐患。
比如建筑物的结构、通风、照明是否达标,道路是否存在塌陷、堵塞或破损等。
2.设施设备:观察设施设备的状态,是否出现老化、故障,是否维护得当。
比如,电器是否存在漏电、电线是否老化等。
3.人为行为:人为行为也是危险源之一,无论是工作中的职业行为,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可能存在危险。
比如行人乱穿马路、交通违规、饮酒驾车等。
二、危险源的控制了解危险源后,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1.防范措施:防范措施是将危险源最大限度地削减或避免危险源的发生。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防护网、脚手架等措施,就能有效降低高处坠落的风险。
2.屏障措施:屏障措施是采用物理屏障或人员进行隔离,将人和危险源分开。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潜在的危险区域设置固定的安全栅栏,将危险源与人员区隔开来。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在危险源无法完全避免或难以避免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将危险源的危险性控制到可接受范围内。
4.紧急处理措施:在危险源发生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例如,在火灾发生时,应开启灭火器或呼救,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5.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人员培训和知识普及是提高个人和集体安全意识的有效方式,通过提高人员的风险意识,能够有效减少危险源的发生和事故的发生。
总之,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识别各种可能的危险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自身和周围的人员的安全。
只有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地消除危险源,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生产经济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16774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b.png)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辨识1.物理危险源:包括噪声、震动、辐射等对人体有害的物理因素。
2.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有害液体、易燃物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3.生物危险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生物体。
4.人为因素:包括不安全的工作方式、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人为因素。
5.工作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设施设备的安全性等。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1.针对物理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噪声控制: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措施减少噪声的生成和传播。
(2)震动控制:采用减震设备、减少振动源等措施减少震动的产生和传递。
(3)辐射控制:采用防护装置、减少辐射源等措施减少辐射的暴露。
2.针对化学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通风控制:采用良好的通风系统、防毒面具等防止化学物质的吸入。
(2)防护措施: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减少化学物质对身体的接触。
(3)替代措施:替代使用无毒无害的替代品减少对化学物质的暴露。
3.针对生物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卫生控制:加强个人卫生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定期消毒和清洁。
(2)预防措施: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穿戴防护服等。
(3)健康检查:定期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
4.针对人为因素的控制措施:(1)培训教育:对从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2)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提供安全设备,确保员工的安全。
(3)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5.针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措施:(1)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维护和修复。
(2)防火措施:采取防火材料、安全灭火器等措施,预防和控制火灾。
(3)紧急救援:建立应急救援机制,配置应急设备和药品,并进行相应培训。
综上所述,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危险源的识别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和消除潜在的危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17417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a.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包括旋转设备、移动设备、切割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安装护栏或安全栅栏,确保工人远离旋转或移动部件。
-安装带有急停按钮或安全开关的机械,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耳塞等。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气体、腐蚀性物质、易燃物质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存储化学品时注意分类和标记,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储存。
-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浓度低于可接受的标准。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安全眼镜等。
-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化学泄漏事故。
3.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危险源包括梯子、脚手架、屋顶作业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梯子或脚手架,并定期检查其结构和安全性。
-提供适当的安全扶手和护栏,以确保工作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有足够的支持。
-建立安全作业程序,并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他们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4.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电线、电器设备等。
对于这些危险源,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电线的安全性,并确保其符合电气安全标准。
-提供适当的接地和绝缘设备,以减少电击风险。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在必要时提供培训和教育,以确保员工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除了上述常见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外,还应根据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其他潜在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控制。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预防性控制:尽可能在危险源出现之前采取控制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多重控制层次:采取多重控制层次,如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已经采取了其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增加额外的保护。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d39998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9.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前言在工作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多种危险情况。
尤其在工业企业中,各种机器、设备处处存在着潜在的危险源。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危险源识别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危险源的识别入手,探讨危险源的种类、识别方法以及具体的控制措施。
二、危险源的种类1、机械危险源机械危险源是工业企业中最常见的危险源之一。
例如:带锯机、钳工机、切床、打孔机、压力机、搅拌机等。
这些机器都会产生飞溅、切割、摩擦、磨损等危险情况。
在使用这些机器时,需要注意卡紧、夹严、防护等安全措施。
2、电气危险源电气危险源包括:高压电、电器零部件、电线接头、电缆等。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电击、短路、火灾等事件。
因此,需要进行电气安全检查,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合格,是否存在漏电等现象。
3、化学危险源化学危险源包括有毒、易燃的化学品和气体。
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化学中毒、燃爆等。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注意办公室内通风等措施。
4、气体危险源气体危险源包括各种工业气体、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等。
这些气体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等。
在使用这些气体时,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检测、检验气体安全是否达标,注意通风等措施。
5、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噪声、辐射、震动等。
噪声超出环保标准、辐射超出国家安全标准、工程振动引起的危险情况,都是需要进行控制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现场检查法现场检查法是一种常用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在现场检查时,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设备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等。
同时,还要检查工人的安全教育、个人防护用品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2、资料调查法资料调查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在进行资料调查时,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同时,还需要查看历史安全事故记录,了解过去的安全问题,从而发现危险源。
3、接受专业检测法接受专业检测法是最为科学的危险源识别方法。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ede53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7.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物质、设备、活动或环境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危险源,因此及时识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危险源的识别方法以及常见的控制措施。
一、危险源的识别方法1.危险源清单危险源清单是一种常用的识别方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调查,记录下各类潜在的危险源。
清单内容可以包括能源、化学品、机械设备、高处作业、火灾风险等。
制定完善的清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从而更好地制定控制措施。
2.现场检查与安全分析现场检查和安全分析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识别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工作环境、设备及流程,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可以通过安全检查表格记录现场问题,并进行风险评估。
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常见的控制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工程控制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工作环境、设备或流程来减少危险源对人体的威胁。
常见的工程控制措施包括安装安全防护设备、改进工作站设计、提供有效的排风系统等。
例如,对于噪声危险源,可以考虑在噪声源头设置隔音设备,减少噪声对周围人员的影响。
2.行政控制措施行政控制措施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定、标准和程序来管理和控制危险源。
这包括培训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设立救急设备和应急预案等。
例如,在工作场所使用有毒化学品时,可以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3.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是指员工个人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危险源对自身的伤害。
这包括佩戴安全帽、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遵守相关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员工应佩戴防护面罩、防火服等,以保护头部和身体不受高温的侵害。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我们以一个公共场所的案例进行分析。
在某办公大楼中,火灾危险源普遍存在。
通过进行危险源清单和现场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火灾危险源包括电线老化、明火使用、烟雾报警系统故障等。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186ee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b.png)
危险源识别和控制措施危险源识别是指对工作场所、设备、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可能引发事故和伤害的潜在风险因素。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该以现场勘查、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为基础,综合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常见的危险源包括:1.机械设备:一些设备可能存在设计缺陷、磨损、松动等问题,导致操作者受伤。
应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
2.化学品:一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产生毒性、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影响。
员工应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并正确使用化学品,并且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高处作业:在高处作业时,存在坠落、滑倒、失衡等风险。
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护栏、安全带等保护措施,并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4.火灾和爆炸:火灾和爆炸可能由电器设备的故障、易燃物料的存在、不当处理可燃气体等原因引起。
应制定相应的火灾风险管理计划,包括消防设备、员工培训和应急计划等。
5.生物危险:一些工作场所可能暴露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危害。
必须加强卫生和通风措施,并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和培训。
针对以上危险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1.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根据危险源识别的结果,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明确各种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并将其纳入管理体系。
2.员工培训: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3.工艺改良: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危险源的风险。
例如,采用闭路控制系统、自动化设备等,避免员工直接接触危险环境。
4.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护栏、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5.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开发并实施合适的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员工按照安全的工作方法进行操作。
6.定期检查和维护:对设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并及时修复或替换存在问题的设备。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0759c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2.png)
主要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1、水上作业风险源:水上施工作业人员未穿救生衣;作业人员酒后上岗;作业平台临水临边防护不到位。
控制措施: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严禁酒后上岗;水上作业要加强安全防护,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施工作业设立安全栏杆、安全网。
2、桩基作业风险源:桩架安装基础不平发生倾翻;汽车吊在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无人指挥;现场使用的钢丝绳磨损;桩孔防护不到位;桩机司机违反操作规程。
控制措施: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按桩机承载力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当地耐力不够的场地,必须先夯实,或者加垫基础和铺设路基;拼装桩机或者在吊卸桩材时应有着反光背心的人员统一指挥,吊车操作人员和挂钩人员应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经常对使用的钢丝绳进行查看,一旦发现有磨损、变形的现象立即进行更换;要做好临边洞口安全防护,设置警示灯、警示牌等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对桩机操作人员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违反操作规程立即制止并进行处罚。
3、沟槽、基坑作业风险源:因土质不好,支护不到位,或者有地下水及雨水冲刷等原因导致塌方;坑边坡上松动石块没有清理干净或者施工过程中落物;挖机、土方车等机械设备作业时与作业人员发生碰撞伤害。
控制措施:根据地勘资料进行的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做好监测监控,建立完善的预警报告制度,并应有应急措施,对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塌方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等措施,防止边坡塌方;施工时将基坑边上散土和活动碎石清理干净,基坑边保护范围内禁止堆载、禁止重载车辆通行;基槽内及周边作业人员穿戴好安全帽等防护装置,机械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指挥,防止碰伤事故。
4、车辆驾驶风险源:无证驾驶;违章操作;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载、超速行驶。
控制措施:安全交底教育,禁止违章操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测速检查,设置限速标志。
5、施工用电风险源:未采用由总配电箱经分配电箱到开关箱的三级配电系统及“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电工未持证上岗,未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未实行有效隔离、电气设备和线路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和腐蚀介质。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c9e4e4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5.png)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1000字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危险源在生产、生活中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正确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的相关知识。
一、危险源危险源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人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会对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造成可能的危害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电气等各种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物理危险源:如高温、低温、压力、辐射、震荡等。
(二)化学危险源:如毒物、腐蚀性物质、易燃物、爆炸性物质等。
(三)生物危险源:如病原体、毒菌、虫害等。
(四)机械危险源:如旋转机械、移动机械、压缩机等。
(五)电气危险源:如高压、低压、弱电等。
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识别是指通过分析工作场所的有关情况,辨认出可能引起事故和危害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因素的过程。
正确认识和分析危险源是防范事故风险的基础。
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查找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
(二)检查现场设备、工具、备品备件等,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
(三)查看各类安全资料及记录,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四)了解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查找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事故。
(五)进行现场实地勘察,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三、危险源控制措施危险源控制措施是指对已确定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手段,避免或减轻其对人身、财产和环境的风险。
危险源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选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设备、安装防护设施等,使其不会对人身、财产和环境产生危害。
(二)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如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等,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防范人为失误。
(三)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做到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机械设备故障对人身、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8abb603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5.png)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使用移动电动工具胶皮线缠绕架体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使用移动工具没有插头,用木棍代替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0、办公区内临时用电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保护零线截面太小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保护零线颜色不对
20
电锤连杆甩出 伤人
伤人
注意加注机油,防连杆器套磨损松旷
21
手持工具刀具砂轮脱落
伤人
上片时与接盘安装稳固镙丝紧固加弹簧垫防脱落
4、电焊机作业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电焊机绝缘失效
人员伤亡
严禁使用绝缘失效电焊机
2
未配用专用配电箱
人员伤亡
按JGJ46-88执行
3
未使用专用线缆
人员伤亡
按JGJ46-88执行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6
手持灯具破损
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14、外电防护搭设
序号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现有控制措施
1
高压防护设施搭设不坚固,受大风影响、倒塌
高压触电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
高压防护设施标志不明显
高压触电伤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高压防护的搭设或拆除没有停电
伤人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
吊车司机在没有专业人员指挥的情况下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二次侧空载降压保护器或无触电保护器
√
触电等
45
一次侧线长度超过规定或不穿管保护
√
触电等
46
气瓶的使用与管理不符合要求
√
爆炸等
47
焊接作业工人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
触电、灼烫等
48
焊把线接头超过3处或绝缘老化
√
触电等
49
气瓶违规存放
√
火灾、爆炸等
50
塔吊安装拆除及作业
塔吊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等不符合要求
√
起重伤害
40
切断机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送料
√
机械伤害
41
切短料时不用套管或夹具
√
机械伤害
42
弯曲机开机前未检查轴、防护等
√
机械伤害
43
电气焊作业
未做保护接零、无漏电保护器
√
触电等
对施工单位进场的焊机出厂合格证、验收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进行审核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工作;监理对焊接作业、动火证、监护人员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65
圆盘锯无防护罩及安全挡板
√
机械伤害等
66
使用多功能木工机具
√
机械伤害等
67
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
√
机械伤害等
68
手持电动工具作业
保护接零或电源线配备不符合要求
√
触电等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日常巡视检查工作,监理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69
作业人员个体防护不符合要求
51
超高塔吊附墙装置与夹轨钳不符合要求
√
设备倾翻等
52
塔吊违章指挥
√
机械伤害等
53
塔吊路基与轨道不符合要求
√
设备倾翻等
54
塔吊电器装置设置及其安全防护不源自合要求√机械伤害、触电等
55
多塔吊作业防碰撞措施不符合要求
√
设备倾翻等
56
司机、挂钩工无证上岗
√
机械伤害等
57
起重物件捆扎不紧或散装物料装的太满
√
√
设备倾翻等
审核塔吊安装拆除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三类人员上岗证,审核塔吊安装、拆除及使用施工方案,编制相应的监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进场的塔吊机械出厂合格证、安装检测报告、备案证明文件、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总包的进场机械验收单进行审核,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工作;塔吊使用前督促施工单位将塔吊相关资料报安质监站备案;监理对塔吊安装、拆除施工过程进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方及时整改;
对搭设完成的脚手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对脚手架使用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76
脚手架材质不符合要求
√
架体倒坍,高处坠落等
77
脚手架基础不能保证架体的荷载
√
架体倒坍,高处坠落等
78
脚手板铺设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等
79
架体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
架体倒坍,高处坠落等
80
脚手架荷载超载或堆放不均匀
√
触电等
70
未做绝缘测试
√
触电等
71
基础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有缺陷
√
机械伤害,倾覆等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日常巡视检查工作,监理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针对挖机合格证、验收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进行审核检查
72
施工机械的作业位置不符合要求
√
倾覆,触电等
73
挖土机司机无证或违章作业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工作。
5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不符合要求
√
触电等
6
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缺陷
√
触电等
7
违反“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
触电等
8
电线电缆老化、破皮未包扎
√
触电等
9
非电工私拉乱接电线
√
触电等
10
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
触电等
11
电缆架设或埋设不符合要求
√
触电等
12
灯具金属外壳未接地
19
起重机械设备有缺陷
√
机械伤害等
20
钢丝绳与索具不符合要求
√
物体打击等
21
路面地耐力或铺垫措施不符合要求
√
设备倾翻等
22
司机操作失误
√
机械伤害等
23
违章指挥
√
机械伤害等
24
起重吊装超载作业
√
设备倾翻等
25
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等
26
高处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
高处坠落等
27
作业平台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等
28
吊装时构件堆放不符合要求
√
构件倾倒、物体打击等
29
警戒管理不符合要求
√
物体打击等
30
钢筋作业
机械传动装置无安全防护
√
机械伤害等
对施工单位进场的钢筋加工机械出厂合格证、验收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进行审核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工作;监理对钢筋作业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31
钢筋机械无保护零、无漏电保护器
√
触电
32
机械无人操作不切断电源
√
触电
33
钢筋棚内照明灯无防护罩
√
火灾
34
钢筋集中堆放在脚手架和模板上
√
坍塌
35
搬运时钢筋回转碰到电线
√
触电
36
绑扎悬空大梁时站在模板上操作
√
高处坠落
37
绑扎独立柱头时站在钢箍上操作
√
高处坠落
38
起吊钢筋下方站人的
√
起重伤害
39
吊钢筋一点起吊的
61
打桩作业违规操作
√
机械伤害等
62
行走路面荷载不符合要求
√
设备倾翻等
63
打桩机超高限位装置不符合要求
√
机械伤害等
64
木工机械
传动部位无防护罩
√
机械伤害等
对施工单位进场的木工加工机械出厂合格证、验收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进行审核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技术教育与交底工作;监理对木工作业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工作,高大模板支架搭设期间做好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视检查工作及普通支架搭设日常巡视检查工作,监理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对高大模板支架在搭设过程中分批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
对模板支架使用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87
无针对混凝土输送的安全措施
94
模板拆除区未设置警戒线且无人监护
√
物体打击等
95
模板拆除前未经拆模申请批准
√
坍塌、物体打击等
96
模板上施工荷载超过规定或堆放不均匀
√
坍塌、物体打击等
编制:唐君 2018年 1月15日
审核:孙贤庚 2018年1月15日
批准:孙贤庚 2018年1月15日
√
机械伤害等
88
混凝土模板支撑系统不符合要求
√
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
89
支撑模板的立柱的稳定性不符合要求
√
模板坍塌等
90
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或存放不符合要求
√
模板坍塌等
91
悬空作业未系安全带或系挂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等
92
模板工程无验收与交底
√
倒坍、物体打击等
93
模板作业2M以上无可靠立足点
√
高处坠落等
2
安全网防护或材质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3
临边与“四口”防护措施缺陷
√
高处坠落等
4
施工用电作业
外电防护措施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
触电等
对施工单位的临时用电方案进行审核,对临时用电设置进行验收;
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及巡视检查,监理编制临时用电监理实施细则并向施工单位进行交底;
审核施工单位配置现场电工人数及电工上岗证。
√
机械伤害等
74
其他人员违规进入挖土机作业区域
√
机械伤害等
75
脚手架工程
施工方案缺乏或不符合要求
√
高处坠落等
审核脚手架搭设方案,编制脚手架搭设监理细则并向施工单位交底;审核脚手架搭设人员的操作证;对进场的钢管、扣件进行检查并抽样送检。
检查施工单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教育工作,做好日常巡视检查工作,监理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重大/一般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单位:安徽智昊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名称:浦东新区周浦镇西社区PDP0-1001单元A-03-11地块商品房项目新建项目
序
作业/活动/设施/场所
危险源
重大
一般
可能导致的事故
控制措施
1
高处作业
员工作业违章
√
高处坠落等
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教育与交底,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监理安全监督员加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施工方整改。
√
触电等
13
潮湿环境作业漏电保护器参数过大或不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