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总结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5 课《女娲补天》教案、教材分析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 15 课《女娲补天》教案、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d6e5a7f18583d048645992.png)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 课《女娲补天》女娲补天璧山区凤凰小学校周蒨蒨【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所在单元是文体单元——神话单元,单元内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和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
这些神话经典,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
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神奇想象,还能感受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习作要求是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
本单元还编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中外神话,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的神话世界,感受魅力无限的神奇想象,了解祖先在探索和改造世界中的独特解释、美好向往,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神话的兴趣。
这个单元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神话,在二年级上册学过《大禹治水》,二年级下册学过《羿射九日》,学生对神话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单元是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神话的概念,本单元学习之后,小学阶段不再出现神话类的课文。
因此,本单元神话的学习,学生需要感受神话这种文体的基本特色: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初步了解阅读神话的策略——利用神话结构说主要内容,加入自己的想象体会人物形象,再运用到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中,阅读中外神话,感受阅读神话的快乐。
这篇略读课文,讲了远古时期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阅读提示中明确地指出了学生自主阅读这篇神话需要完成的两大任务: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通过前面精读课文的学习,学生对神话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知道神话是口口相传而来,所以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什么情况(不能解决的自然灾难或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怎么解决——结果怎样。
这三个部分正好也对应了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e497e9ec3d5bbfc0a7481.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
教学目标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fb4bd76c66137ee0619bb.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自从女娲创造了人,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不知过了多少年,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来,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还有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
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___________本文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课件逐一出示:(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458e34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67.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的6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女娲补天》,接下来我会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七个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女娲补天》是出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一共包含四篇文章,它们都是神话故事,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神话故事,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本文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灾难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感悟奉献的意义,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
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以上对于教材的分析和对干学情的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正确读写、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女娲不辞辛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受到情感上的熏陶。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课文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学重点确定为: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确定为:感受人物的奉献精神。
五、说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秉着快乐学习的宗旨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一方面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中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如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上课伊始,我会采用谈话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5461e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2.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畏艰险,寻找五彩石,熔化后补天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女娲的勇敢、善良和伟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女娲的形象,以及她所体现出的勇敢、善良和伟大的品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的勇敢、善良和伟大,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女娲的形象。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女娲的品质,以及如何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女娲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神话故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女娲形象和品质的理解。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女娲的品质。
5.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向女娲学习,培养优秀品质。
6.总结全文:回顾课文内容,强调女娲的勇敢、善良和伟大。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续写故事,发挥想象,塑造自己心中的英雄形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续写故事:评价学生在课后续写故事的创意和表达能力,以及对女娲品质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8f6b3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5.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遭受灾难的百姓,不畏艰险,炼石补天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女娲的勇敢、善良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兴趣。
但在理解课文细节、感悟人物品质以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女娲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女娲的勇敢、善良和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女娲的形象。
2.难点:感悟女娲的勇敢、善良和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想象与创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1.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情境体验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女娲补天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女娲补天](https://img.taocdn.com/s3/m/4592852c01f69e31433294f6.png)
读课文,思考问题。
2、女娲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她又是怎样克服的? 女娲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天上的窟窿那么大,又在喷火,补天是要冒生命危险的, 但女娲为了人们能重新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不惜冒这样的危 险; 其次,补天的五彩石很难找到,女娲忙了几天几夜,一路跋山涉 水,终于找齐了五种颜色的石头; 再次,冶炼五彩石需要耗费巨大的心血,女娲不辞劳苦,炼了五 天五夜,炼出五彩液后对准天上的大窟窿用力一泼,终于把天 补好了。
3、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试着填一填。
《女娲补天》是一个千古流传的( 神话故事 )。文章 讲述了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 们,( 冒着生命危险补天 )的故事,赞扬了女娲 (急人类所急 )的高贵品质和( 不怕牺牲 )的( 大无畏 ) 精神。
(2)特殊语句
找一找,文中都有哪些描写女娲”急人类所急”的句子?
(4)词语解释——学一学
燃烧:可燃物和空气中的氧气所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冶炼:用焙烧、熔炼、电解、化学等方法,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取得 所需要的金属。 金光四射:光芒四射,十分耀眼。 喷射:液体、气体或成颗粒状的固体受到压力而喷出。 欢歌笑语:欢乐的歌声、愉快的笑声,形容气氛祥和、愉悦。
rán 字义 引火点着,燃烧。
燃 组词 燃(燃烧)(燃料)(点燃)(燃眉之急) 辨字 然(自然)(果然)(必然)(然后) 运用 敌人点燃了那支藏有情报的蜡烛。
pēn 字义 (液体、气体、粉末等)受力而射
出。
喷 组词 喷(喷气)(喷射)(喷泉)/喷(pèn)香 辨字 愤(愤怒)(气愤)(发愤)(激愤) 运用 大象伸长鼻子,对着大车喷起了水。
yě 字义 ①熔炼金属;②形容女子装饰艳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上)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重点及主题归纳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上)语文第15课《女娲补天》重点及主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09e102231b765ce050814ef.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总结课文主题本文通过讲述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好的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和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一、我会认组词措cuò(措施、惊慌失措)混hùn(混沌、混乱、混淆)项xiàng(项目、一项、项链)熄xī(熄灯、熄火、熄灭)塌tā(倒塌、塌陷、死心塌地)杀shā(杀掉、杀死、被杀)颂sòng(传颂、歌颂、千古传颂)绩jì(成绩、功绩、丰功伟绩)二、多音字隆:lōng(黑咕隆咚)lóng(隆冬)创:chuàng(创业)chuāng(创伤)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 zhā(扎针)zā(扎辫子)三、近义词创造——创建幸福——快乐燃烧——焚烧立刻——马上危险——危急寻找——寻觅传说——据说四、反义词创造——毁灭燃烧——熄灭难过——高兴危险——安全欢声笑语——唉声叹气五、理解词语窟窿:洞,小孔。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塌下:倒,下陷。
挣扎:用力支撑。
熄灭:停止燃烧。
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六、词语扩展:ABB式拟声词:轰隆隆淅沥沥哗啦啦呼噜噜丁零零嘀哩哩扑棱棱七、句子解析1.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2.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不辞辛劳地找五彩石,她是一个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人。
八、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a8c8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c.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传说中的女娲为了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历经千辛万苦,最终炼石补天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勇敢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的无私奉献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学会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的无私奉献精神。
2.难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神话传说的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3.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图片: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
2.提问:这些神话故事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对神话故事有什么印象?呈现(10分钟)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让学生感受神话故事的氛围。
操练(10分钟)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老师选取几个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情感。
巩固(10分钟)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部编版四上第15课《女娲补天》2020版
![部编版四上第15课《女娲补天》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0ea4fa3c1ec5da50e270b4.png)
梳理课文
默读,想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 因、经过、结果。
起因
1、2自然段
水神与火神打斗惨败,因羞恼撞断 不周山,于是天塌地裂、洪水喷涌、野 兽出没,世界混乱。
经过
3、4自然段
女娲补天的过程:寻找石头,炼石 补天、断龟足撑天,杀死黑龙、烧鹿尾 堵地缝。
共工触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 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 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跟大家说一说。
哪吒闹海
嫦娥奔月
后羿射日
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
夸父追日
结构梳理
起因:怒撞不周山,带来灾害
女
娲
补天、撑天 经过:女娲拯救
补
杀恶龙、堵洪水
天
结果:天地平静 人类获得新生
勇敢善良 不怕困难
读一读小古文《女娲补天》,对照课文,想 一想小古文的意思。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 周载。火爁(làn)焱(làn)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息,猛兽食颛(zhuān)民,鸷(zhì)鸟攫(jué) 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 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yín)水。苍 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自主学习
读一读阅读提示: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发挥想象,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色石头 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自主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 事? (2)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3)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 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909bd2f6bd97f192279e930.png)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一、我会认组词措cuò(措施、惊慌失措)混hùn(混沌、混乱、混淆)项xiàng(项目、一项、项链)熄xī(熄灯、熄火、熄灭)塌tā(倒塌、塌陷、死心塌地)杀shā(杀掉、杀死、被杀)颂sòng(传颂、歌颂、千古传颂)绩jì(成绩、功绩、丰功伟绩)二、多音字隆:lōng(黑咕隆咚)lóng(隆冬)创:chuàng(创业)chuāng(创伤)挣:zhēng(挣扎)zhèng(挣脱)扎:zhá(挣扎)zhā(扎针)zā(扎辫子)三、近义词创造——创建幸福——快乐燃烧——焚烧立刻——马上危险——危急寻找——寻觅传说——据说四、反义词创造——毁灭燃烧——熄灭难过——高兴危险——安全欢声笑语——唉声叹气五、理解词语窟窿:洞,小孔。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塌下:倒,下陷。
挣扎:用力支撑。
熄灭:停止燃烧。
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六、句子解析1.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2.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女娲不辞辛劳地找五彩石,她是一个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人。
七、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2.女娲为受难的人们做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求雨灭火、造船救人和炼五色石补天(最详细)3.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
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精品PPT教学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精品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b0336c49649b6648d747f4.png)
这段话是过渡段,写出了女娲见此情景, 十分难过,表现了女娲心地善良,下定决 心救出灾难中的人们。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 总的概括修补天地的艰难。
炼石补天
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 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 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 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
课文结构
天塌地裂
人间 洪水泛滥
女娲补天
女娲
野兽横行 炼石补天 斩龟撑天 杀死黑龙 堵住地缝
勇敢善良
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传说中的女娲 为了拯救处于灾难中的人类, 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把天和地 修补好的故事,赞美了女娲善 良和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
随堂小练
一、写出下面加红词语的近义词。 1.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忽然打了起来。(突然 ) 2.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处处 ) 3.女娲看到这情景,难过极了。( 难受 ) 4.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宁静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缩句) ____她__杀___死__了__黑___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仿写“被"字句) ___天___上__的__大___窟__窿__被__女___娲__用__这___些__石__浆__修___补__好__。
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问。
学习字词
我
cuò hùn xiàng xī tā shā 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教案及反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c6e5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c.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传说中的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百姓,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用五色石补天,折断鳌足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本文语言优美,情节生动,充满了想象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优良品质的熏陶。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方面仍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感悟其中的人物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图片、音乐等。
2.课文原文:准备课文原文,方便学生阅读。
3.相关资料:收集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女娲的的形象,引导学生说出关于女娲的传说。
然后导入课文《女娲补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女娲补天的哪些事情?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5课女娲补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5课女娲补天](https://img.taocdn.com/s3/m/7660e45f7e21af45b307a85a.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5课女娲补天15.女娲补天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会认5个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通过读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3.朗读课文,了解女娲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教学用具课件4.标签女娲补天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熟悉的神话故事图片,生说故事名),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激趣导入。
2.简单介绍:什么是神话故事?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害?都深感不解,无法科学地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依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来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生伸出手指跟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词,生自由练读。
生字:塌挣熄冶炼隆露燃熊喷缺纯盆词语:塌下挣扎熄灭冶炼燃烧缺少喷火纯青石大盆露出轰隆隆熊熊大火2、去拼音认读。
(开火车男女声换读)3、多音字组词。
挣zhēng()露lù()隆lóng()zhèng()lòu()lōng()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同桌互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研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在女娲补天之前,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理解。
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你还从哪个词能体会出人们的快乐幸福呢?(欢歌笑语)。
3、你能面带笑容地试着读读这句话,把人们的快乐幸福用读表现出来吗?4、指名试读。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教学课件PPT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aa8d6590c69ec3d5bb7572.png)
从第3自然段女娲寻找五彩石 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可以想象寻找 石头多么不易。“忙了几天几夜”“找啊找 啊”“终于”等词句表现了女娲补天时遇到的困难 大。我体会到了女娲补天的艰辛。
找出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动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 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 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 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 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 的,并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每段的意思。
事情的发展顺序
起因:(1)女娲补天的原因——天塌地裂。 经过:(2-4)女娲补天的经过。 结果:(5)人们怀念女娲。
学习课文第1部分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声笑语, 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人们的生活幸福、美好。
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 去找雨神, 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又造了船, 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补天的原因
不久,天火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 上来了。可是,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 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不顾危险、舍己为人
快速阅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女娲补天的 过程是怎样的?(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 么?)
创作
老师鼓励每个同学的创作精神, 从来不束缚我们的手脚。
创造
老师鼓励每个同学的创造精神, 从来不束缚我们的手脚。
模仿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质,不需要 去胡乱模仿别人。
一起读一读
词语解释
山冈:不高的山。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
绩或东西。 熄灭:停止燃烧,灭(灭灯),文中指天火停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3fd27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d.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等。
具体涉及章节内容:第一部分,了解神话传说的背景及特点;第二部分,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第三部分,分析女娲补天的过程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读写和用法,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 通过课文学习,教育学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女娲补天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并板书重点词汇。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女娲补天的过程和意义。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讨论女娲补天的精神品质,联系实际生活。
六、板书设计1. 《女娲补天》2. 重点词汇:炼、五彩、撑、塌、断、涌、围、敢、息、累、传说、创造等。
3. 课文结构图:女娲补天过程及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
(2)选取课文中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解释它的意思,并说明原因。
(3)结合女娲补天的故事,谈谈你对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精神的理解。
2. 答案:(1)女娲为了拯救世界,炼五彩石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最终使世界恢复和平。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加强课文内容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件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6dc198ddccda38366baf42.png)
xī
熄灭
jiāng
石浆
tā
坍塌
shā
sònɡ
jì
斩杀 传颂 功绩
课文感知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故事中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
故事的起因 天地发生大变动,世界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1-2) 故事的经过 女娲历尽艰辛修补好天上的大窟窿。 (3-4) 故事的结果 天地恢复平静,人们怀念女娲,传颂她的功绩。 (5)
读第4自然段,说说女娲补天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① 炼五色石补天
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 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 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 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②斩龟足撑天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 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 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 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请发挥想象,说说女娲拣来五彩石的过程(女 娲去何处找,怎样找,途中遇到什么困难......)
③杀黑龙除恶
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 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 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
④烧芦苇止水
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 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整体阅读课文,你从中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女娲?
勇敢
善良
不怕困难
甘于奉献
说一说 故事中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很神奇?
知识链接
女娲,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 神。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 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 自然之神,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 东西,神通广大。她开世造物,因此 被称为大地之母,是被民间广泛而又 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母神。
最新人教部编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公开课课件整理
![最新人教部编版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公开课课件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7614cc7a32d7375a5178037.png)
c女娲走了很多地方,她又累又饿,她气喘吁吁地来 到悬崖边,在峭壁上,她看到了一块黄颜色的石 头。
d她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中找到了纯青石。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 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 一种纯青石。于是,她找啊找啊, 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天塌下来之前的大地是怎样的一番景 象?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 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 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天塌下来一块以后,大地上又是什 么景象?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 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 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 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
女娲是怎么炼石补天的呢?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 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 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 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 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a 累了,她…… b 困了,她…… c 被火烤的很难受,她…… d 早上,她在炼石 e 中午,她还在炼石 F 晚上,她依然在炼石……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哀痛欲绝 肝肠寸断 万箭穿心
女娲看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她是怎么做的呢?
1、求雨神熄灭天火; 2、造船救人; 3、找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石补天。
默读三四段,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女娲补天先__找__五__彩__石_, 接着__炼_五__彩__石__, 最后__补_天_______。
女娲是怎么找五彩石的?
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 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 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女娲补天》知识点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讲述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天补好的故事,赞扬了女娲不怕危险和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课内问题: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答:起因:天塌地裂,人类被困于水火之中。
经过:女娲求雨神来灭天火,又造船救出洪水中的人们,然后决定把天补上。
她历经千辛万苦找来五彩石用神火冶炼成液体,朝天空的大黑窟窿一泼。
结果:大窟窿被补好了。
2、故事中哪些情节想象神奇?
答:(1)天空塌下一大块。
(2)天上的大窟窿往外喷火。
(3)女娲用五彩石补天。
(4)女娲把五彩石炼成的液体对准大黑窟窿一泼,大窟窿立刻就被补好了。
3.你喜欢女娲吗?为什么?
答:喜欢。
因为女娲善良、勇敢、不怕危险、甘于奉献。
多音字:
创:chuàng创业 chuāng创伤
隆:lōng轰隆隆 lóng隆重
挣:zhēng挣扎 zhèng挣脱
扎:zhá挣扎 zhā扎针 zā扎辫子
词语解释:
山冈:不高的山。
熊熊大火:形容火势非常旺盛。
造句:对面的大厦燃起了熊熊大火。
围困:团团围住,使处于困境。
挣扎:用力支撑。
危险: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造句:打雷的时候,千万不要站在大树下,以免发生危险。
冶炼:用焙烧、熔炼、电解、化学等方法从矿石或其他原料中取得所需要的金属。
造句:爸爸在一家钢铁冶炼厂工作,一天到晚都很辛苦。
传说:群众口头上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或某种说法。
反义词:
创造——毁灭燃烧——熄灭
难过——高兴危险——安全
近义词:
创造——创建燃烧——焚烧
立刻——马上危险——危急
寻找——寻觅传说——据说
词语扩展:
ABB式拟声词:
轰隆隆淅沥沥哗啦啦呼噜噜丁零零嘀哩哩扑棱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