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获奖项目统计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挑战杯”全国竞赛概况及获奖项目统计分析

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关冠军

摘要:“挑战杯”两赛已经形成了稳定和比较成熟的赛制,成为检验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主战场,不仅受到全国各高校的重视,而且社会上也反响比较强烈,成为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从举办意义、“两赛”比较和历届举办情况三个角度出发,概括了“挑战杯”全国竞赛的概括。从获奖作品形式、学科分布和作品选题对对第十届全国课外作品竞赛882项的国家级获奖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作品评分表、作品选题和参赛团队构成对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的240项获奖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挑战杯;创业计划;创业教育

1.“挑战杯”全国竞赛概况

1.1举办意义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目前,“挑战杯”旗帜下拥有的两项重要赛事,分别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课外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下简称“创业计划竞赛”)和,现已形成两赛隔年举办的格局。

课外作品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创业竞赛旨在宣传风险投资理念,传播自主创业意识,激发广大青年学生适应时代要求,勇于创新,投身实践,努力成为新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1.2 “两赛”比较

表1 “两赛”比较

课外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

举办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

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

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

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

识,培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

参赛对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参赛作品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

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

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

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

品或服务,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

服务,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

的创业计划书

参赛方式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申报个人

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参赛者可以个人名义参赛.也可以

团队形式参赛。竞赛组委会提倡结

60%以上的研究工作;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合专业、学科搭配,以团队形式参赛

1.3历届举办概况

目前,课外作品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第十一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负责承办,2009年十月份全国各高校参赛队将到北航竞赛决赛。创业计划竞赛已经举办了六届,第七届将于2010年举行。两项大赛历届举办情况见表2。

表2 历届全国“挑战杯”举办情况概况

届次

课外作品竞赛创业竞赛

举办

时间

承办

单位

参赛

单位数

参赛

作品数

举办

时间

承办

单位

参赛

单位数

参赛

作品数

1 1989 清华大学5

2 430 1999 清华大学120 400

2 1991 浙江大学168 55

3 2000 上海交大137 455

3 1993 上海交大237 763 2002 浙江大学24

4 542

4 199

5 武汉大学254 863 2004 厦门大学27

6 603

5 1997 南京理工267 942 200

6 山东大学- -

6 1999 重庆大学312 1049 2008 四川大学356 600

7 2001 西安交大205 933 2010

8 2003 华南理工375 1159

9 2005 复旦大学283 1175

10 2007 南开大学374 1100

11 2009 北航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资料整理而得。

北京市举办“挑战杯”竞赛方面,自2000年举办首届首都“挑战杯”竞赛以来,截止到2009年,已累计组织了四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五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2.课外作品竞赛获奖项目分析

对第十届全国课外作品竞赛23项特等奖、78项一等奖、212项二等奖和569项三等奖,总计882项的国家级获奖项目在作品形式、学科分布、作品选题等方面的进行分析,以期得到可以借鉴的结果。

2.1获奖作品形式

根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十八条的规定:申报参赛的作品形式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获得的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与三大类,四种作品形式有没有关联,相关的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四种作品形式在882项获奖项目中的分布见表4。

表3 奖项与作品形式交叉分析结果

作品形式

总计 自然科学类 学术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 制作A 类 科技发明 制作B 类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样本 占比 特等奖 5 2.3% 9 3.3% 6 2.6% 3 1.8% 23 2.6% 一等奖 16 7.5% 25 9.2% 22 9.7% 15 8.8% 78 8.8% 二等奖 52 24.4% 63 23.2% 54 23.8% 43 25.1% 212 24.0% 三等奖 140

65.7%

174

64.2%

145

63.9%

110

64.3%

569

64.5%

总计

213 100.0% 271 100.0% 227 100.0% 171 100.0% 882 100.0%

表4 四种作品形式分布(SPSS 软件统计结果)

分析表3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特等奖在四中作品形式的分布中,虽然得奖项目数不一样,但所占比例基本都在3%左右,没有显著差别;同样,一等奖占比都在8%左右,二等奖在24%左右,三等奖在65%左右。所以,作品形式与所获奖项的等级没有关联。

分析表4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第二种作品形式,也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882项获奖项目中占了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其次是科技发明制作A 类占25.7%,再次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占24.1%,最后是科技发明制作B 类占19.4%。所以相对来说,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获奖的几率最大。 2.2获奖作品学科分布

由于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类各个学科与经济社会的联系紧密程度存在差别,加之,各学科专业对应的在校大学生人数也不一样,从逻辑推理上判断,获奖作品的学科分布会有不用,也就是说,某些学科的作品更容易获奖。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 类和B 类获奖作品的学科分布统计见图1,对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获奖作品的学科分布统计见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