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docx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全面了解这些功能,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促进今天的新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
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
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这些,都是与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的。
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还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
坚持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观,反对片面求同或乱斗一气;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把家庭邻里的和谐、国家的统一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
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观念便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春秋》大一统”是人人皆知的名言。
作为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主流的诸子百家学说,尽管各是其说,有的甚至形同水火,但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使天下“定于一”的思想方向上,却有共识,可谓相反相成。
这种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实际上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熏陶的结果,是它的折射。
不仅如此,“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还成为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
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
这种大一统观念,经过儒法两家从不同思维路向的论证,特别是经过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而带来的民族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实践,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社会心理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专题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
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 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并须 离职,称“丁忧”。源于汉代。西汉时规定在 朝廷供职人员丁忧(离职)三年,至东汉时,丁 忧制度已盛行。此后历代均有规定,且品官丁 忧,若匿nì而不报,一经查出,将受到惩处。 但朝廷根据需要,不许在职官员丁忧守制,称 夺情。明清时期丁忧三年终制,重新出来任职 为起复。
12
贵和持中思想,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作为中国 文化精神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对我们民族的影响是多 方面的、深刻的。由于全民族在贵和持中观念上的认 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凡 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 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些,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 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有着积极作 用。
文化基本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 现。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都具有激发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伟大作 用。
21
(三)整合创新功能
整合不同的价值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 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 有所开拓创新,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又一 功能。
22
三、弘扬中华文化精神
(一)要有正确的态度
13
但是,由于贵和持中的观念,过份强调仁在其封 建礼制其中的作用,故而在具体运用中加上人们的误 读,反而让人容易走极端,去和求同,凡事走中间路 线,造成个人创造性的萎缩,压抑个性,抑制竞争性 观念和道德的生长,与世无争,知足保守,并往往由 于封建统治者的误导以统一思想为名成了压制思想、 维护专制主义等级秩序的一种重要工具。
6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1、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的特征: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个 体价值;强调人性尊严,注重人性的完善,总是肯定人在天地间 的崇高地位和伟大作用;高扬个体在道德自省自律与道德实践上 的主体性、自觉性;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们通过自身的修 养和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
2012IPA对外汉语广辅导《中国文化概论》笔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中国⽂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1、中国⽂化基本精神的功能包括: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等。
2、由于⽂化基本精神有着巨⼤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个民族的⼈凝聚为⼀体,使之同⼼同德地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长远利益⽽共同奋⽃。
3、中国长期统⼀与中华⽂化中刚健⾃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
4、⾃西周以来,作为⼀种理性⾃觉,⼤⼀统的观念便深深扎根于中国⼈⼼中。
5、中国⽂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形成并发挥作⽤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同时中国⽂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更新的精神⼒量。
6、中国⽂化中刚健⾃强的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直激励着⼈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争。
7、中国⽂化中以⼈为本的精神,激励⼈们尊重⼈的价值和尊严,努⼒在现实⽣活中去发现⼈,实现⼈的价值。
8、中国⽂化中天⼈合⼀、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9、价值整合功能,即整合不同的价值观,使其在中华⼀体的⽂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个有机的统⼀整体。
10、中国古代⽂化是在多元⼀体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试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即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使得中国文化拥有区别与他国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老,更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也屡次面临挑战,不过正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曾出现文化断层的国度。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
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构成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的得名,由来已久,“中”指居四方之中,“华”本义为光辉、文采、精粹,用于族名,蕴含文化发达之意。
元人王元亮说:“中华者,中国也。
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仪,故谓之中华。
”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随着疆域的扩大,社会的发展,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联系愈加强化,在进入近代后,民族危机使得中国境内各族在整体意识上形成了自觉的民族观念,遂有了一个共同称谓:“中华民族”!讲到“文化”一词,不由得从它的本义出发来解释,“文”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
”《说文解字》中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均指此义。
在此基础上,它又有很多的引申义,大多都是指美、善、德之义,如郑玄注“文犹美也,善也”。
而“化”指生成、造化,《黄帝内经·素问》中可见:“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文”与“化”的并联使用较早出现于战国末年,在西汉以后,“文”与“化”才真正的合成一词,经过长期的研究,文化可以说成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了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明体系。
它以深厚庞大的财富,优美动人的精神文明,呈现给人们一个纯正灿烂的华夏文明。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仁爱”。
仁爱是中国传统理念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根本价值。
中国文化以“仁爱”为指导,将道德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把“仁爱”思想贯穿于教育,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帮助人们理解仁义礼智信,做到心存仁义,与众不同。
二是“宽容”。
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培养并树立的重要理念,值得人们学习赞赏。
中国人以慈悲为念,活出宽容的生活态度。
在家庭、社会关系中,中国人以宽容的精神互相尊重,用宽容的心处理关系,消除矛盾,以此来构建和谐的温馨家庭,改善社会关系,维护和平环境。
三是“博爱”。
博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涵。
博爱的精神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中,把友好、和平、慈悲、正义、包容凝聚成一种积极进取、谦卑和合、善良爱心的文化精神,通过一种宽容、有爱心的心态去审视和接纳别人,深刻理解认识差异,改善彼此关系,充分表现出对他人的博爱之心。
四是“和谐”。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核心精神之一。
中国人民以东方和谐的色彩交织出伴随着活力的价值观,注入了中国文化的血液。
和谐的理念多源自佛教的“如果以慈悲心做源泉,使性情柔和,万物相安”众人齐和,表达了一种达观合于宇宙,极尽博爱平和之意。
总之,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延续着以仁爱、宽容、博爱、和谐为代表的多重价值观,要求人们致力于维护仁义礼智信,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坚持中国传统美德,维护和谐社会,以礼相待,轻重有度,以共同的努力建设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精神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民族凝聚、精神激励、整合创新【文化认同有何功能:凝聚、激励、创新?】PS 思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第17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价值观的范导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注重天人关系●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儒墨●道:无以人灭天●传统文化有其消极的一面●力命之辨与人的自由二、群己关系的定位修已以安人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群体原则的强化:过分强调群体认同,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原则,并导致自我的普泛化。
【思考-文化认同亦有其消极的作用,那在思考其意义时,不宜夸大文化认同的作用】三、义利与理欲:价值观的深层展开群与己的定位不仅仅体现与抽象的观念认同,它在本质上总是涉及具体的利益关系。
【又一次说到了经济对文化的影响】●“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以义制利”:义与利●功利的取向:墨家-义之所以可贵,主要哦就在于它能带来功利的效果;法家-追求功利,是人的本性;【追求生产力-是社会的本性】●理欲之辨的价值意蕴四、人格理想与价值目标第18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文化的稳定性源于经济与社会制度的稳定性●鸦片战争●从广义文化视角来看,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根本上是一种文化危机●资本主义文化的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二、中国文化走向近代的艰难历程1、物质层面的变革●洋务运动●自然科学和工艺技术2、制度层面的变革●维新派●学习“西技”到“西政”●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已经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革命”●用西学来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引入的自然科学VS社会科学3、观念层面的变革●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个性主义、科学、民主●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三、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根本原因和动力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世纪60-90年代,求富求强的洋务思潮○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求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民主主义思潮○1919年5.4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求个性解决的思潮四、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第19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一、中国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二、80年代“文化热”的反思三、90年代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评继承、综合创新“●中国文化的认同与适应○认同: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适应:吸收外来文化来发展和壮大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问题○斯大林说:“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可见,任何民族都有其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累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链接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成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在西方各个国家的发展中,他们都尽可能地保持来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亦即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文化心理认同:对传统文化的缅怀、对历史文化遗迹的珍惜、“寻根”○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传统极其深厚、哲学慧根十分发达的泱泱古国,它的民族文化认同心理较其他民族更甚。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九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教学重点难点: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力,贵和尚中第一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精”、“神”的字义理解以及“精神”的词义。
所谓文化精神,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是指具体的文化表现和文化现象中的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有一些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
二、具备条件1、广泛影响: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是他们基本的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2、积极作用: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三、实质是一种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思想,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四、与文化传统的区别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但是,文化传统是一种事实判断,文化基本精神或民族精神是一种价值判断即“优秀传统”,长期受到人们尊崇(特点有褒有贬,文化基本精神只有褒的一面)。
五、地位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第二节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一、天人合一1、在这个问题上,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或“征服”;“让”或“争”)。
2、演变过程:“天人合一”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
一方面,用“人事”去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以获得一个外在的理论框架。
另一方面,人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灌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化身。
表面上看是人按天意在“承运”,在“行道”。
但实际上,天却成了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为目的。
其演化过程:(1)西周: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天神可相通,如:《尚书·洪范》:“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 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
(一)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即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 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
所谓合一, 指对立的统一, 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在春秋时即已有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里认为, 礼是天经地义、即自然界的必然准则, “天经”与“民行”是统一的。
这里天是对地而言, 天地相连并称, 显然是指自然之天。
孟子将天道与人性联系起来, 他说:“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 (《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人性是天赋的, 所以知性便能知天。
但孟子没有作出明确的论证。
《周易大传》提出“裁成辅相”之说, 所谓裁成辅相, 就是使天地之化接受人的范围, 使万物委曲成就。
《文言传》提出“与天地合德”的理想, 与天地合德即与自然界相互适应, 相互调谐。
汉代董仲舒讲天人合一, 宣扬“天副人数”, 陷于牵强附会。
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四字成语, 在所著《西铭》中以形象语言宣示天人合一的原则。
但也承认天与人的区别。
人是自然界所产生的, 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改变调整, 但不应破坏自然。
“天人合一”的观念, 与西方所谓“克服自然”、“战胜自然”有很大的区别。
在历史上, 中西不同的观点各有短长, 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改造自然的辉煌成绩, 但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时至今日, 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统一, 确实很有必要。
(二)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相对于宗教家以神为本而言的, 可以称为人本思想。
孔子虽然承认天命, 但怀疑鬼神, 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提高道德觉悟, 而不必求助于鬼神。
孔子更认为应重视生的问题, 而不必考虑死后的问题。
孔子对于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 这种思想观点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
以人为本的思想,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讲得最为鲜明。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衰落,折射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辉煌与衰落。
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复”是“重新”、“再一次”的意思,是文化的更新,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造,创造出新的文化,即古老传统的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而产生的新的中华文化。
一、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现代文明,通过现代化来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近代以来,多少先哲为中华文化承续和创新呕心沥血,在他们的心底,一直希望找到这样一条解决中华文化问题的道路:通过现代化来解决中华文化传统问题,这就是探索活的文化、新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活力,不仅要看它在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还要看它能否穿越时空,回应中国和世界在当下与未来所遇到的问题。
全球的现代化运动如何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做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吸收消化人类文明中有益的内容,特别是人类文明中最具活力及最具价值的思想理念,激发中华文化传统中活的因子,通过与中华文化创造性的结合,进而转化形成新的中华文化;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本身的批判和反思,找出中华传统文化中超越时空的思想因子,成为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或引领的内容,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要素。
所以复兴中华文化,或文化更新、文明再造,既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华文化向前推进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又要充分借鉴现代人类文明的成果,而这些文明成果恰恰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所缺乏的。
中华文化的复兴,是在高度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平静而理性地面对全球现代化运动带来的冲击,尊重和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的成果;是在高度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保持中华文化的特色和基础,借鉴和吸收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不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价值体系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变化,命运跌宕起伏,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充分认识历史上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恢复我们的历史记忆,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创新和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和价值观,重铸中国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性格,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无疑是中华文化在当代的历史责任。
论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论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0公管10080330 朱跃东摘要: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它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思想观念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它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接受,成为他们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现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各个时期的具体涵义不尽相同。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但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在中国哲学中,天有自然实体与精神实体之分,有人格化,神性之天与物质性之天的区别,故对“天人合一”历来存在着唯物与唯心的解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的一面看,从其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的一面看,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基本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 以人为本 刚健有为
贵和尚中
(一)天人合一
1.天人合一思想认为: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 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 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 和人割裂、对立起来,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2)自然界对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 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 可以为我利用的客观对象。 3)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 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 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 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从而实 现了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
从汉代到清代的两千年之中,《易传》被认为是 孔子的著作,它是以孔子所著的名义产生影响的。 所以“刚健有为”的思想在历史上曾对很多知识 分子起过激励作用。 事实上,《易传》并非孔子所著,“刚健”之说 应是战国时代儒家中讲《易》的学者提出来的。 “刚健”虽不是孔子提出,但孔子确实比较重视 “刚”。《论语》记载:“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刚、 毅、木、讷,近仁。” 可见孔子肯定“刚”是 有价值的品德。 《周易大传》的刚健之说实渊源于孔子。
2)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的发展 孟子在道德境界上的“天人合一”。这个意义 上的天是一种无限,也有必然的含义。 庄子自然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这个天就是 自然的含义,天人统一的基础是气。人不要有 无,否定文明,达到一种原始的同一。 易传的天人合德。是春秋战国时期理性的“天 人合一”最具哲学概括性的表述,也是后来 “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依据。
4.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
1)从儒学思想看,天人合一具有世界观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儒家文化通过承担社会责任而达到自我实现,从
而使人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这种自我价值和 意义实现的感觉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
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 精神力量。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
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
(《孟子· 梁惠王》)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 ——《荀子· 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史记.太史公自序言》: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乃,于是 )有国语;孙子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 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 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反映了中华 民族愈是 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 忍不拔的意志。 “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 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 息的典范。
刘纲纪在《略论中国民族精神》一文
中认为,中国民族精神包括理性精神、 自由精神、求实精神和应变精神四个 方面。 司马云杰在《文化社会学》一文中认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 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 礼仪”。
二、以人文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
神财富
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以
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大度,意志刚强坚韧,因 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把推行仁政当作自己 的责任,不是很重?死了才停止,不是很远 吗 ? )。 弘毅,朱子注云:“弘,宽广也。毅,强忍也。 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不能致其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传统和家族观念:中华文化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承袭,注重家族观念和家族价值观的传承。
这种传统观念强调家庭的凝聚力和亲情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在困难时刻能够相互支持和依靠。
2. 和谐与中庸:中华文化强调和谐与中庸,即平衡和稳定。
这种精神力量体现在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强调礼貌、尊重和谦逊,追求和谐共处的境界。
3. 孝道和家庭价值观:中华文化重视孝道,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这种家庭价值观培养了人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亲情的重视,形成了团结和睦的家庭环境,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4. 崇尚知识和修养:中华文化强调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注重修身养性,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品质。
这种精神力量培养了人们的自律和自省能力,使得他们能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5. 团结合作和社会责任:中华文化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这种精神力量使得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心他人,并愿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对传统的尊重和承袭、和谐与中庸、孝道和家庭价值观、知识和修养的追求,以及团结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精神力量在中华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七中国文化精神
七.中国文化精神(详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天人合一精神。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不同态度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中国文化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中国哲人把人看作是最为天下贵者,但又主张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虽然也把人与自然看作对立的两方面,但总的倾向是不主张将两者割裂,而习惯于融会贯通地加以把握,寻求一种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视天道与人道这二者为一体)精神。
它不但充分阐明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的认识,还表达了他们对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体的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考。
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就是自然界与人的统一,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去过度改造自然,同时人对于自然又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使自然为我所用。
在当今时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一直以来被公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
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反对神(包括神的世界、神的权威、神的力量等等)而提倡属于人的东西的思潮。
提倡重视现世人生的意义、高度评价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称颂人性的完美和崇高、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
中国文化宣扬的道德的人本主义,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涵着完善自我的能力。
这种思想与近代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理论不谋而合,都充分肯定了人进取向善的天性。
人本主义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在儒家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
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
人本思想的确立,有助于人们合理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并使人们能更有力地抵制外来宗教神学的入侵。
刚健有为的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就是刚健有为的思想,它指导着人们合理地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
试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功能
一
●
●
试述 中华 民族精神 的基本功能
仇 宝 山 李 博 陈耀 明 天 津医科 大学 医学人 文 学院
民族精 神作 为社 会意 识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根植 于社 会存 在 , 同时 在人 类 进 步 的历 程 中以其 独 到 的 方式 作 用 于社 会 结 构 和人 类 自身 , 现 出其 巨大 的社会 功 能 。民族 精神 是一 个 民族 的守 护 显 神 ,“ 只要 这 些 民族存 在 ,这 些神 也 就继 续 活在 人们 的观念 中 ; 这 些 民族 没落 了 ,这 些神 也就 随 着灭 亡 。 民族 的生 存 、发 展模 ” 式 固然 最终 由其 生产 方式 决定 ,但其 精神 力量 则来 自民族 精神 。 民族精 神一 经形 成 , 就会 成 为该 民族 共 同的 、普遍 的价 值判 断 原 则 并 以之 为标 准去评 价 事物 、 导实 践 , 为 民族 的 生存 发展 提 指 并 供 持 久 的精 神 动力 。其具 体 表现 为 :
改香 ” 的壮士 豪言 ;北宋 诗人 梅 尧 臣也写 下 了 “ 势利 压 山岳 ,难 屈 志士肠 ;男 儿 自有 守 ,可杀 不 可苟 ”的绝 代 名句 ;明代诗 人 于
或一 个 国家 的社会 文化 体 系不 管怎样 庞 大 、 复杂 , 有 它 的基 本 总 的文 化精 神 及其 历史 个性 。 ”正 是 这种 文化 精神 和 历史 个性 才 赋
族 之林 。 ”中华 民族精 神就 是 这个 “ 大精 神 支柱 ” 强 ,它具 有把 中
华 民族支 撑起来 的功能 。
一
了 引导其 前进 的 目标 ,这 本身 就说 明它具 有导 向 的功能 。 第 二 ,中华 民族 精 神 与其 他 民族 精 神 一 样 具有 群 体 性 的特
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
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乃至国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首先,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上。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众多的哲学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等,这些思想体系以其深邃的思辨和智慧,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丰富而高尚的价值观念。
其中,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谐、忠诚等价值观念,道家思想注重自然、无为而治等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共处的思维方式。
其次,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还体现在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上。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和表达方式,传达出一种高尚、优雅、含蓄的情感,激发人们的审美感知和创造力。
此外,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还表现在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与责任上。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尊重、亲情的重视,以及社会责任的承担。
中华文化鼓励人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心他人,这种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得中国人民注重维护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同时,这种责任感也使得中国人民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负有一种使命感,激励着他们为国家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总体来说,中华文化的精神力量体现在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以及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与责任上。
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在过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动力,推动着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及其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及其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认识、领会和把握其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建设,主体,自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繁衍中逐步形成的,它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作为其内在特征的基本精神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对于整个民族的成长壮大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
因此,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
是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
这就注定民族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植根于本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优秀文化的催生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四讲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效用民族凝聚效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效用。
全面了解这些效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促进今天的新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效用,是民族凝聚的效用。
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
正因为如此,每当历史上出现外敌入侵之时,中华民族都能够万众一心地抵御外侮;而每当内乱出现之时,人们往往又可以在“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基础上,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变分为合,化乱为治,这些,都是与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人们的滋养分不开的。
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还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
坚持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观,反对片面求同或乱斗一气;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把家庭邻里的和谐、国家的统一看做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
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观念便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春秋》大一统”是人人皆知的名言。
作为中国传统精英文化主流的诸子百家学说,尽管各是其说,有的甚至形同水火,但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使天下“定于一”的思想方向上,却有共鸣,可谓相反相成。
这种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实际上是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民族文化精神熏陶的结果,是它的折射。
不仅如此,“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还成为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
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
这种大一统观念,经过儒法两家从不同思维路向的论证,特别是经过秦汉时期封建大一统国家的建立而带来的民族融合、配合发展的历史实践,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社会心理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硪,也是它的思想核心。
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思想整合力量,作为民族文化对其全体成员的吸引力,作为统摄人心、团结族类的精神纽带,它逻辑地要以文化基本精神为思想依托。
没有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存在,没有它的感召力量,就没有真正的民族凝聚力。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还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民族凝聚力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则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因此,不同时代民族凝聚力的内容会有所变化,或增强,或减弱,或者更新自己的形态。
因此,人们就必须用不断更新、不断充实的文化基本精神去充实、改铸民族凝聚力,丰富它的内涵,增强它的力量,推动它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形态,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精神激励效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还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效用。
如前所述,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影响广泛、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特点。
文化基本精神代表着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
因此,它应该而且必然反映着中国文化的健康的发展方向,能够鼓舞人民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都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伟大作用。
它理所当然地要成为维系全民族配合心理、配合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
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者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了“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
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正是打着“自然新政”的旗号出台的。
严复强调,中国要自强,必须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自强之本”上下功夫。
康有为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中,也以《易传》的刚健、有为、尚动、通变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邹容写的《革命军》,更是把“革命”看成“世界之公理”、“天演之公例”。
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刚健自强思想的深刻影响,把它作为精神动力,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领导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探索,都是对中国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自觉继承和发扬光大。
可以说,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仍然是中国近现代优秀文化中的活的灵魄。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
这种价值,首先是道德价值。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中先天地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好的道德品质,但要把它实现出来,并且加以充实和发展,还必须经过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意志锻炼。
儒家学说特别强调主体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意义,鼓励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成就完美的人格。
儒家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固然有忽视物质利益和现实功利的弊端,但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把人培养成为有道德的人、有精神追求的人方面,却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各家各派,虽然价值观不同,但都重视道德修养,以人为本,对于培育和发展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代都出现了许多重修养、重气节、重独立人格的志士仁人,与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培育和激励是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还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把天地人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并努力创造三者之间的和谐,以维护这个整体的和谐为己任,并把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利益看做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样一种配合的民族文化心理态势,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家的修齐治平理论,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维旨趣,墨家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等,都是以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把全局的利益看得高于局部的利益,把整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体的利益。
它凸显了中华民族以小我成全大我、以牺牲个人和局部利益去维护整体和全局利益的优秀品格,造就了以国家民族利益为上的思想风貌。
文化精神的价值导向效用,在这里看得非常清楚。
整合创新效用整合不同的价值,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有所开拓创新,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又一效用。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整个中华版图意义上的民族精神。
而中华民族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同样,全面意义上的中国(不是“中原之国”)文化的成熟、定型,也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其间,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诸多主体内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起着不同的作用,对原有的诸多地域文化和不同阶层的文化,起着重要的整合创新效用。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秦陇文化、岭南文化等等,都是古代中国人在艰苦的实践中,在特定的地域里,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创造出来的反映该地域人民文明发展程度的文化。
这些地域文化,各有其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色,反映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彼此间不能等同、替代。
但是,这些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几乎都蕴涵着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都有中华一体的文化认同意识。
正是在这种配合精神的烛照下,多元发展的地域文化,逐渐走向融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统一,都伴随着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的整合创新。
秦朝的统一,使秦与山东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字,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开拓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尔后隋唐、明清文化中表现出的盛大恢宏气象,无一不蕴涵着深刻的整合创新精神。
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纳人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架构之后,原本分别存在于不同地域文化之中的各种文化“基因”(价值要素)。
仍继续存在,有的还被大力发掘,着意提升,成为全民族配合的精神财富。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的整合创新效用,根植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思维之中,前文中提到的“贵和”的思想,便是突出一例。
“和实主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在中国古代的哲人看来,“和”便是创新的源泉,万物的生生日新,是统一体中“不同”、对立的方面整合的结果,这也就是《易传》中所说的:“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系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全民族的配合精神成果,在其演进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文化的大传统。
天人合一、人本思想、贵和尚中、刚健有为成为全社会广泛认同的文化观念,它超越了地域和阶层,成为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代代传承,不为外来的力量所打破、所改变。
在文化大传统的熏陶下,原有的地域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小传统,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共性,又保留了自己的特殊性,即个性,内容更加丰满,有的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新的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往往交相渗透,彼此兼容,很难简单地截然分开。
比如,上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诸方面,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都有程度不同的存在和表现;就阶层而言,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中也基本上都可以被接受。
这是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雅俗共赏、上下乐道、朝野认同的特质分不开的。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强烈的趋善求治的价值要求。
无论在理论层面或行为方式层面,还是在社会心理和潜意识的层面,都对全民族的价值取向起着任何别的因素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贵和尚中的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追求和谐、反对分裂的整体观念,滋养了崇尚中道、不走极端的平和心境;天人合一的精神,激发出“究天人之际”的治学传统和思想传统,并成为不同时期、不同思想流派配合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
这些,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深厚的民族配合心理,以至成为集体的“文化无意识”。
这些思想观念的相互整合,塑造了中国文化博大、精进、宽厚、务实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1.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思考题:1.什么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它有哪些主要内容?2.试比较中西文化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的异同,二者对现代文化有何意义?3.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的关系如何?怎样对其进行现代评价?4.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如何?怎样构建中国当代文化的基本精神?科教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