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 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 方法;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 思主义者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 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形而上学 是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 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小结
唯物主义
世界“是什么” 世界观的 基本问题 世界“怎么样” 物质意识 关系问题 形而上学 何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辩 证 法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 本问题(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 .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1)概念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 世界的本原;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
(1)根据对世界本质的回答分为:唯物主义与唯 心主义。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分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回答,即思 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可把不同的哲学划 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根据对第二个问题的肯定回答,我们可以延 伸出另外一个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根据对 这个问题的回答,分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只有我的感觉经验是实在 的,至于在我的感觉经验 之外有没有客观实在,是 一个永远不可能解决的问 题。
夸 大 感 觉 的 局 限 性
(3)在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 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
辩证法
坚持用联系的、发 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 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 物的内部矛盾。 主张用孤立的、静 止的 观点看问题,否认 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把握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 原理,着重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 理、实践观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本章结构
世界本质
唯 物
物质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辩 证
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石,根本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 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 法和根本观点。
世 界 观
哲学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 循的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了世界观,它是一定的世界 观在人们活动中的落实。二者关系用图示意 如下: 决定 体现
世 界 观
方 法 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世界万事万物归结起来: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一切活动归纳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 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 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 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恩格斯1886年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 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 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 程。
讨论:
物质是什么?物质概念的内涵到底 包括哪些内容?物质和物质形态、 结构具有怎样的关系?
1、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1)机械性
拉美特里
人是机器
人和自然并无本质 的区别。人似钟表, 人 心脏即发条,神经 乃游丝,关节似齿 关节 轮,生命是肢体各 心脏 部分的和谐运动。
钟 齿轮 发条 游丝
神经
(2)形而上学性
如盲人摸象。
片面,孤立, 静止地看问 题。
(3)不彻底性
自然观
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
狄德罗 (Denis Diderot, 1713-1784)
霍尔巴赫 (Paul einrich Dietrich Holbach, 1723-1789)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 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世界本原 的思想,吸取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是从自 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许多 细节方面更加清晰准确了。不过它同样受到自 然科学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存在着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等严重缺陷。
飞鸟之景, 未尝动也。
公孙龙
4、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 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 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 是历史唯心主义。
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 会历史观可划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指的是西方哲学史 上15-19世纪存在的唯物主义学说,其代表人物 是:
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588-1679)
狄德罗 (Denis Diderot, 1713-1784)
霍尔巴赫 (Paul einrich Dietrich Holbach, 1723-1789)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旗动! 风动!
慧能
客观唯心主义
把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独立于物质世界之 外的客观精神,并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作“理念”、“宇 宙精神”或“绝对观念”等,代表人物是黑格尔。
绝对 观念
朱熹
பைடு நூலகம்
黑格尔
(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 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 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 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物质=构成实物的具体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物质=实物的微观结构单元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各种实物的抽象反映
如:西方最早的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者泰勒斯 “水”是万物的始基
只有站得高的人,才会有从高处掉进 泥坑的权利与自由。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中 国 的 朴 素 唯 物 论


五行说
相生 相克
木 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中 国 的 朴 素 唯 物 论
阴 阳 说 、 八 卦 说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指的是西方哲学史 上15-19世纪存在的唯物主义学说,其代表人物 是:
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588-1679)
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5、马克思主义做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正确区分了物质与意识 的关系,认为意识是由物质产生的。而且认为人 类能够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规律,这个世界是 辩证发展的。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做到了唯物主 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物质是精神 的产物或表现。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人的感觉、经 验、意志)的产物,代表人物是贝克莱。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物是感觉的复合,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陆九渊
形而上学
辩证法
是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
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朴素辩证法
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 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 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 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 —老子
中 国 的 朴 素 唯 物 论


五行说
相生 相克
木 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中 国 的 朴 素 唯 物 论
阴 阳 说 、 八 卦 说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把世界 的本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 虽然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原则上是 正确的,并有可贵的辩证法思想,但也 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
(1)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
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
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唯物主义
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 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如:西方最早的古代朴 素唯物主义者泰勒斯 “水”是万物的始基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
(1)哲学的字源学含义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由Philos (爱) 和Sophia(智慧)词组成,意为爱智慧。中国古 代的哲字,就是智慧的意思,“知人者明,自知 者哲”。因此,经日本的学者西周的翻译,后由 黄遵宪引入中国。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是理 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这是从哲学的研究对象角度下的定义,在 理解这个定义时,必须首先弄懂什么是世界观, 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是什么关 系。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
可以认识: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 和彻底的唯心主义)
不可以认识:不可知论(少数,如休
谟,康德)
思维

可知否
存在
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 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认为在世界上 不存在永远不能被认识的东西。
凡以知, 物之理也; 可以知,人 之性也。
荀 子
唯物主义可知论
自然界是一 本不隐藏自己的 大书,只要我们 去读它,我们就 可以认识它。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重点 1. 哲学基本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 义。 概念 世界观、哲学、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 主义 、辩证法、形而上学
费尔巴哈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 可能性。
"不可知论"一词是英国生物学家、休谟主义者 T.H.赫胥黎在1869年提出的。在他那里--不可知 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 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 置起来的人。
休谟的“不可知论” 休谟认为,感觉是我们唯一知 道的东西,他同时认为没有理 由断定感觉是对外界物质对象 的反映。他说:“人心中从来 没有什么别的东西,只有感觉, 而且人心也不能经验到这些感 觉与物象之间的联系。因此, 外界物是否存在?外界物又是 怎样的?这些问题我们都是不 知道的。”休谟拒绝回答事物 是否客观存在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两大特征:事物的普遍联系、事物的永恒发 展
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 否定之否定规律
五大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 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四大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 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统一物是 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赫拉克利 特
缺陷:直观性,猜测性。
唯心辩证法
同“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相对立 的发展观。指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头 足倒立的辩证法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发 展过程就是人的精神或思维的发展过程。 柏拉图是唯心辩证法的创立者之一。
黑格尔则集唯心辩证法思想之大成并把 唯心辩证法推向了顶峰。他第一个全面 地、自觉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 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 界描写为一个过程。
历史观 唯心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指的是19世纪以来的唯物主
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卡尔· 马克 弗雷德里希· 恩格斯 (Karl 思 Heinrich Marx, (Friedrich Engels, 1818~1883) 1820.11~1895.8)
约瑟夫·狄慈根 (Joseph Dietzgen, 1828-18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