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城新奥说起,中国天然气大起底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天然气,“一将功成万骨枯”
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有一句经典歌词,“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2009年的我们,真是生活在地球村里。当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斗气风波愈演愈烈,整个欧洲为天然气困扰,不少欧洲人甚至回到原始社会,开始烧柴取暖之时,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天然气正在带来一场地震。
2009年1月8日,上海《新闻晨报》记者姜鹏发表《网友曝企业行贿官员预算表》一文,将聊城新奥燃气涉嫌行贿之事公之于众。舆论一片哗然,新奥燃气迅即做出反应,指其为虚假事件。事情的真相并不简单,事情的真假谁也说不清。其实,在中国,新奥燃气行贿与否并不重要。如果是假的,那只是网友开的一个大玩笑。如果是真的,也只是中国的潜规则。“聊城新奥事件”注定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淡忘。但是,“聊城新奥”并不简单。它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政治层面,在当今中国,公开讨论腐败、监督等命题无疑是一个死胡同。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财经领域,在于它为我们观察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变局和乱象提供了一个研究的绝佳切入点,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从2008年开始,华夏各地天然气涨价事件就已经层出不穷,上海已经涨价,要求涨价的城市不计其数。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放松了对天然气的价格管制,天然气价格普遍上涨一触即发。就在这一事关人民福祉的关键时期,透过聊城新奥的迷雾,我们不难发现,天然气市场不但利润惊人,而且回报稳定。原本由政府和国企控制的天然气市场,在不少城市已经拱手让与他人。不仅仅只有聊城这样的中小城市,就连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也已经被外资悄无声息间纳入囊中。请记住这些外资的名字,他们是新奥燃气、中华煤气、中国燃气...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他们主导国企重组,整合中国天然气市场,完成了对中国天然气的跑马圈地。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他们联手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巨头,事实上垄断了中国的天然气市场。
在短短十年时间里,他们掌握了中国天然气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分享了中国天然气的巨大利益。
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其实是一个大金矿。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的张福东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指出:“预计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为2000亿立方米以上,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超过两位数”。现在的天然气价格普遍在每立方2元到3元之间,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2020年的天然气价格即使以每立方5元统计,届时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将有1万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有幸参与其中的企业将赚的盆满钵满。这是因为天然气是一种天然垄断的商品,垄断程度甚至超过石油,它只能通过管道运输,控制了城市天然气管道,就控制了天然气带来稳定的利益。某种意义上,你家里的天然气管道,就是一根输血管。天然气的利益,本应由人民分享。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天然气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的公共产品,理应向人民提供便宜的、充足的天然气。但遗憾的是,在对资本的逐利本性面前,中国的老百姓不得不承受天然气的高价,随时忍受天然气的短缺,时刻面对天然气的涨价压力。在善良和本分的中国老百姓中,自古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用这句话来形容天然气是再恰当不过了。表面上,“一将功成万骨枯”,指的是动物的尸骨。正是因为N年前,不计其数的动物尸骨,才成就了天然气。更重要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指的是天然气的消费者。随着能源紧缺,天然气成了稀缺资源。在它的身上,上演了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为这一幕幕好戏买单的,是天然气的消费者。天然气,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正在迎来它自诞生之日起,从未有过的变局和乱局。种种“局”背后,是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和商业故事。而故事的开始,正好是十年前,一切还要从1999年说起...
第二章王玉锁前传(上)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城市里出现了一种职业——送气工。现在的中国城市中,也常常能见到这种情景,穿着马甲的送气工,驮上一坛气,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行。送气工是非常普通的职业,普通的甚至有些卑微,但当你今后再次看到送气工的背影时,请你记住一句话,“360行,行行出状元”。
王玉锁在送气这个行当里,正在做到极致。
根据“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王玉锁家族拥有40.8亿元财富,排在中国富人榜第70位。他旗下的新奥燃气,主营中国内地城市天然气业务。新奥燃气2007年年报显示,新奥燃气在中国内地69个城市有天然气项目,当年销售了18亿立方米天然气,营业额为58亿元,利润7亿元。
不要小看这个成绩,中国的城市天然气市场一直是市政公用设施,是中国计划经济的堡垒之一,对民营企业开放时间不过五年。五年来,从事中国城市天然气分销业务的企业都极不简单。
当今中国天然气企业,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国资派:北京控股、申能等大城市的国企,牢牢控制着北京、上海等利润最丰厚的天然气市场。
一类是海归派:这类企业极有背景,李兆基旗下的中华煤气最强,已有百年的历史,执中国城市天然气市场之牛耳。实力逊于新奥燃气,排名靠后的中国燃气、华润燃气,分别是国台办、中石化背景,和中国政府在港窗口企业华润集团背景,资源及人脉都极为深厚。
最后一类是民营派:新奥燃气虽是香港上市公司,也应划为民营企业。这类企业经营中国城市天然气,大多命途多舛。2004年,内地首富刘永好曾高调宣布,已与中国10座城市达成天然气销售的独家协议,但到2006年就偃旗息鼓。更有甚者如华燊燃气,这家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2004年被勒令停牌,沈家燊被内地公安机关拘禁后,至今未能恢复元气。
王玉锁和他的新奥燃气,可以堪称中国天然气市场,乃至中国经济的奇迹。
第三章王玉锁前传(下)
查遍媒体和网络上对王玉锁的报道,发现资料连篇累牍,又多有矛盾之处。这也难怪,中国当前处于媒体过剩的环境下,稍微有点实力的人,媒体都会用尽各种办法进行报道,或正面报道以获取好处,或负面报道以恐吓威胁,以至于到头来发现,竟没有几个对王玉锁的权威而全面的报道。没办法,只好综合各家之言,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王玉锁。
1964年,王玉锁生于河北,今年刚刚45岁。传统上认为,河北这块地方“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真是一语道破很多河北人的命运。和江浙皖晋等地相比,河北本不盛产商贾巨富,好不容易出几个,也很悲凉。最典型者,莫过于三鹿的田文华,这位中国女商人的旗帜,竟落得国人皆欲诛之的下场。好在目前看来,王玉锁少年得志,顺当的很。
话说1986年春节,王玉锁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没跑成。机缘巧合之下,他搞了套设备,在廊坊当起了送气工,给人送煤气,也就是俗称的坛子气。那时刚流行烧煤气,又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只要有产品,就不愁销路,王玉锁的生意一时间非常好。
这里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当时,很多人灌气,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一坛气的钱,买一坛气。王玉锁不是这样,他让买气的人一次交12坛气的钱,但实际上买气的人只能一坛坛的用,而王玉锁无形中就多了很多流动资金。
这一营销手段,在现在已经用烂了,但要知道,20多年前,只有20岁的王玉锁就想出了这一招,还是显示了其过人之处,和对资本运作的模糊意识。有了这一意识,新奥燃气在2001年赴港上市,就不足为奇了。
几年下来,王玉锁从送气中挖到了第一桶金。1992年,28岁的王玉锁发现,华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