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2

合集下载

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总复习总结】

二、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总复习总结】

中原回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历史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忆亚洲的封建社会:日本的大化改新及阿拉伯国家的建立2、了解欧洲的封建社会及西欧城市的兴起学习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学习难点: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学习过程: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一>、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日本的兴起和统一】:1世纪前后,日本岛国开始出现;到5世纪是,大和统一了日本。

★【日本——大化改新】(内因)六七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外因)。

根本原因:。

公元646年,颁布诏书,开始大化改新。

改新学习的对象:。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

大化改新是。

理解:日本大化改新各项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开放问题:日本效仿中国改革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

创立了伊斯兰教。

建立与统一: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在传教但结果失败→622年,在麦地那建立了的国家,。

→630年,再次兵临麦加城下,占领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国家基本统一。

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1》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种一神教的信仰,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

他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二>、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社会:5世纪——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1、说出查理·马特改革的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1.人类的形成:(1)人类的出现: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形成标志:会制造工具。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北京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四个阶段。

(2)三大人种的形成:○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黑种三大主要人种。

○2三大人种形成时间: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

○3人种差异形成原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作用结果。

(3)国家的产生: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2.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非洲的古埃及和亚洲的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这些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

(2)古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奴隶制小国。

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文明标志之一。

(3)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西亚的两河流域(新月沃地,今伊拉克一带),制定(5)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⑴大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⑵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3.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罗马:(1)西腊最重要的城邦—雅典: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斯巴达崇尚武力。

(2)伯利克里改革:○1内容:A、扩大公民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6世纪前的日本(1)建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1)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2)概况: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3)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1)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2)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大权旁落。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5)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第12课阿拉伯帝国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是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亚洲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亚洲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封建社会有一定的认识。

但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生对其了解可能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整合已学知识,形成体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特点,认识亚洲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特点。

2.难点:亚洲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封建国家为例,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2.资料: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用于情境创设和案例分析。

3.学案: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亚洲封建社会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介绍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特点,重点讲解亚洲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以典型封建国家为例,分析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亚洲封建国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亚洲封建国家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关注日本:
简介: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它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 资源匮乏。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一 世 纪
五 世 纪
前 后 , 开


北海道


始 出 现 奴 隶 制 国 家 。
国 家 大 和 统 一 了 日 本

平安京
一、大化改新
日本汲取中国文化唐 诗和书法很受欢迎
九世纪日本人的书法
拓展:
通过对大化改新的学习,你认为 大和民族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地方?(分组讨论)
善于模仿,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长处来弥补 自己的不足。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 半岛内忧外患。
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阿拉伯人民渴望统一。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征服麦 加
建立 632年 穆罕默德病逝,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基本建立
一选择 1.日本大化改新仿效的是D () A秦汉制度B隋唐制度C宋元制度D隋唐制度 2.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D() 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加尔文D穆罕默德 3.伊斯兰教最早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C() A耶路撒冷B麦加C麦地那D巴格达 二问题: 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及意义?
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作用: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 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 会走向封建社会日出之处的国家”
仿照唐朝教育制度, 在中央设太学,在地 方设国学,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出走麦加
背景: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 教会损自身的政治经 济利益。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大 化 改 新
标志日 本从奴 隶社会 向封建 社会转 变
9
2019/2/17
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 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 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汉倭奴国王金印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 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 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5 中 古 欧 洲 社 会
伊 斯 兰 教 创 立

西欧封建 等级制度 的特点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内容: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 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 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 他们收取赋税。 时间: 7世纪初 伊斯兰教历元年:622 大化改新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 年,穆罕默德带少数信 创立者: 穆罕默德 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 地点: 麦加 中国秦国商鞅变法,使 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改变无条件 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赏赐贵族土地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采邑制改革: 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2019/2/17 19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个名人
(剑桥大学历史系)
2019/2/17
Top1: 穆罕默德 牛顿 耶稣 释迦牟尼 孔子 爱因斯坦 马克思 亚里士多德 毛泽东 成吉思汗 ……
20
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 610年创立伊斯兰教 • 最初在麦加传教,受到贵族迫害 • 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 家(伊斯兰教历元年) • 630年攻打麦加城,与麦加贵族达成协 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 632年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1新人教版2017082119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1新人教版2017082119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科历史课题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型新授(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知识能力(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特点。

教学(1)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方法目(2)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标情感态度(1)善于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2)学习穆罕默德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在什么时候?(隋唐回答教师提问。

温故知新,引发时期)学生的学习兴教师讲述:当我国正处在封建社会顶峰的时候,与我国一趣。

衣带水的日本是怎样的?亚洲的其他封建国家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第四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1大和统一日本:听讲。

教师简单讲述三点:①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了解日本的渊隶制国家。

②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

③大和不断征服扩源。

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①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际上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

教师采用讲授法简单介绍即可。

表演历史短剧,②内容:首先让学生据导入框自编自演历史短剧,增强思考问题。

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然后学生阅读课本大化改新内容。

培养综合分析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政治、经济各方面措施将会导致问题的能力。

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在师导下归纳。

思路。

③大化改新的作用: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你觉得大化培养归纳能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2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2新人教版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讨论、测试和作业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课后作业
1.论述题:比较日本大化改新和印度笈多王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异同。
答案示例:日本大化改新实行中央集权,借鉴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笈多王朝则实行地方分权,各地方领主拥有较大自主权。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日本大化改新与唐朝的关系》
-《印度笈多王朝的艺术与科学成就》
-《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医学与哲学》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及其影响》
-《亚洲封建社会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探讨唐朝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并分析改新对日本后世发展的长远影响。
举例:以日本大化改新为例,重点讲解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强调改新的政治措施、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对日本社会结构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的区别: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两个社会制度的本质差异,需要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封建社会中土地制度、人身依附关系等关键点。
-亚洲封建社会的多样性:亚洲各国的封建制度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需区分不同国家的封建体制、文化特色,如日本的中央集权与印度的地方割据。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亚洲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形成背景和影响。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封建社会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学习其他历史时期时能够联系起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 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初中历史 九上
和许多民族一样,他们崇拜太阳神,神武天皇 ,日本第一任天皇,传说为天照大神的后裔 。
初中历史 九上
一.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的背景: ①国内形势: 矛盾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政局混乱 ②国际环境:隋唐繁荣昌盛及新罗的崛起,为日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 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 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 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 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 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 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 的习俗。
二.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初中历史 九上
初中历史 九上
克尔白神庙
麦加城内有一座克尔白神 庙,里面有一块黑色陨石 ,被当地居民视为神物。 部落的贵族享有守护古庙 、征收麦加市集税和管理 麦加水源的特权。另外, 他们还经营商业、贩卖奴 隶,成为有势力的商业贵 族。一般的氏族成员被迫 依附于贵族,甚至沦为奴 隶,阶级分化十分剧烈。 这时的外部条件也加剧阿 拉伯社会矛盾的发展。
本树立了榜样
初中历史 九上
派遣使者渡海来到中国 学习先进的文化和制度
中臣镰足
③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扫除障碍
2.“大化改新” 645年,孝德天皇、中臣镰足
初中历史 九上
政治 方面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 方面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PPT教学课件4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PPT教学课件4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亚洲封建国家的 建立
2020/11/08
1
东亚:日本 西亚:阿拉伯
阅读后总结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政治 方面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 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 才选官。
经济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
方面
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收取赋税。
动脑筋:
你认为那几个方面的因素推 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统治阶级内讧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历史的启示:
日本一个岛国,国土有限, 资源匮乏,但日本现今却为 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古代 日本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 示?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创立者:穆罕默德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经典:《古兰经》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创立伊斯兰教 麦加传教 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攻打到麦加城下,与麦加贵族达成
协议
麦 加 克 尔 伯 神 庙
麦加清真寺
阿拉伯国家
分 裂
统 一
扩 张
分 裂









伊斯兰教 神



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神 教
立 伊 斯 兰
兰 教 的




谢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1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1新人教版
1.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在________年发生的,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答案:646
2.朝鲜的高丽王朝成立于________年,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重要封建国家。
答案:918
3.越南的吴朝成立于________年,是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国家。
答案:939
题型三:名词解释题
1.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是指日本在646年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包括实行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推广汉字文化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刚刚结束的《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堂教学中,我感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浓厚兴趣。整体来看,教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封建社会的情况?”大多数学生都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这让我感到欣慰。但也有少数学生对封建社会的概念较为模糊,这说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
(5)反馈交流:在课堂上,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优点和不足,共同提高。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一:判断题
1.日本的大化改新发生在646年。(答案:正确)
2.朝鲜的高丽王朝成立于935年。(答案:错误,成立于918年)
3.越南的吴朝是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国家。(答案:正确)
题型二:填空题
(2)朝鲜的高丽王朝:高丽王朝的建立、发展及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举例:高丽王朝成立于918年,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封建国家。王朝期间,高丽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如高丽文化、高丽艺术等。高丽王朝还与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对朝鲜半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知识要点归纳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要点归纳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南方古猿:(识记)现代人类从非洲的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性质)人类自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三大主要人种:(识记)世界上的三大人种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划分依据:人的体貌特征)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1、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2、四大文明古国(最早进入奴隶社会,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产生了早期的奴隶制文明)3、古代埃及金字塔:(识记)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狮身人面像)4、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识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法典石柱伊拉克)5、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识记)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种姓制度。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识记)古希腊海洋文明代表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高峰:(识记)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3、罗马共和国的兴衰(识记)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最高行政长官都由贵族担任。

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斗争不断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最终胜利。

公元前27年,屋大维成为实际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灭掉。

西欧的奴隶社会历史终结。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1、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识记)时间:7世纪中期实施者:孝德天皇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大和的兴起;大化改新;日本的武士阶层;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分裂。

能力目标:①“日本的大化改新”,通过对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的教与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的教与学,则要增强学生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②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曾繁荣一时,但由于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上,缺乏牢固的基础,因此,200多年之后就瓦解了。

德育目标:①古代史上,中朝、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特别是中国文化对这两个国家的积极影响,学习这些内容不仅仅是激起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应意识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善于吸收外族先进文化,是一个民族强盛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通过学习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帝国的建立等史实,使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

③将东亚和西亚的两个封建国家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对比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难点: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阿拉伯帝国建立教学方法:导读提问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资源:网络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亚洲历史舞台上,东部亚洲除中国外,还有与中国关系密切的日本。

由此引入新课。

一、大化改新日本是地处亚洲东部的岛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经济大国。

那么,古代的日本是个什么样子呢?古代日本是怎样统一的?古代的日本,是随着大和的兴起和扩张而走向统一的。

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

日本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646年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化改新是日本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改革,对日本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们从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看书回答教师小结)大化改新的背景应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来看,就国内而言是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从国际来看是中国隋唐先进制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创立伊斯兰教 麦加传教 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攻打到麦加城下,与麦加贵族达成
协议
麦加克尔伯神庙
麦加清真寺
阿拉伯国家
分 裂
统 一
扩 张
分 裂
(创立伊斯兰教 )
一神教
有利传播
扩张旗号



兰Leabharlann 伊斯兰教 神教教



大化改新
日本
东亚地 区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内因 原因:
动脑筋:
你认为那几个方面的因素推 动了大化改新的进行?
统治阶级内讧 内因
下层民众反抗
根本因素
外因: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催化因素
历史的启示:
日本一个岛国,国土有限 ,资源匮乏,但日本现今却 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古 代日本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 启示?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 创立者:穆罕默德 发源地:阿拉伯半岛 经典:《古兰经》
外因
上层民众反抗 统治阶级内讧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 标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阿拉伯国 家
西亚地区
国家:分裂 宗教:创立
统一
扩张 传播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亚 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2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东亚:日本 西亚:阿拉伯
阅读后总结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政治 方面
经济 方面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 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 才选官。
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 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收取赋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