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中语文性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之我见什么是探究性阅读呢?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理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
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那么,怎样正确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教学民主相结合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是在教,而是教学生学。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的法子。
”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别人不能越俎代庖。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
钱梦龙老师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这个“人”就是学生。
“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扬教学民主。
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师生的阅读共同产生,不一定都的教师预先设定。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必要用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统一学生的认识。
二、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体积极讨论相结合讨论式教学,是探究性学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新课程、新教法所提倡的一种参与式教学方法。
它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
所以探究性学习,更应该把个体的独立思考和集体的讨论学习结合起来。
探究性学习初期,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不受旁人的影响,不受现成结论的束缚,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克服思维的依赖性,展现他们的个性,因而得出的结论也较为客观正确。
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一则思考单一,二则有时难免会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因此独立思考必须和集体讨论结合起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新课标和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由于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缺失,所以才有呼唤加强语文教学人文性的问题。
新课程提倡大语文教学,就是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在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文就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阅读教学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段话正说明人文精神的教育观。
中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成了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正是“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等三个方面的错位纷乱影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思考其本质,我们必须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来切实解决这一问题。
一、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
数十年来语文教学的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于是,许多人就狭隘地认为语文学科仅仅是一门工具学科,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严重流失。
有的人怎么也看不到活跃在语文字里行间的那个“人”,“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会失去灵魂、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步入排列组合文字游戏的死胡同……”何为“人文精神”呢?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超越的精神,它标志着人对物、对自然的超越。
它的诞生说明人具备自我意识,标志人的觉醒,表明人的存在不再是自在的,而是自觉的;超越自然则意味着人开始有了自由一一创造的自由、生活的自由以及享受的自由。
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一、语文教学要有大语文观念大语文观念是人类一般的、普遍的语文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文字语言的总汇,它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全体,而不是一部分。
大语文观是语文现代化的需要。
为此师生要做到:1.遨游书海、读有字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是智慧的方舟,书山有不尽的语文活水。
读书要广,读书要精。
破万卷书,方能下笔有神,要破除过去那种围着教材转、围着教参转的传统做法,应广泛涉猎,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乃至数学均可成为语文教学的佐餐,具有丰富的边缘科学知识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这一点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2.热爱生活,读无字书。
从无字句处读书,就是“行万里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有不尽的语文滋养。
生活是语文的土壤,语文是生活的镜子。
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是语文教学的需要,闭门造车,教师会失去灵感,学生会失去文思。
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大语文的触角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堂在教室里,也在生活中,更在山川河岳间。
二、语文教学要民主化民主化,主要解决学生愿学的问题,就是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
1.尊重学生的实际。
尊重学生的实际,就是不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是努力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之间架桥,要努力防止离开学生心理的此岸世界,而只在大纲教材的彼岸世界动脑筋作文章的倾向。
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和教法。
2.要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而是群峰戏和,莲瓣相依,是平等的互助的关系。
我们要依据教学相长的理论互助,在任何时候教师都要坚信学生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要避免强迫命令,尽量采用引导的方法。
新课标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之我见
新课标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说已经逐步变为阅读命题材料,并且在高考中广泛应用,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小说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针对小说情节、小说脉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辅导。
通过小说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
下面本文主要介绍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策略,旨在促进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小说阅读;具体措施相比于其他体裁,小说可能更会受到学生的青睐,但学生阅读小说不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更要与考试相结合。
目前小说阅读理解题的比重大大提高,教师应当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投入更多精力,在小说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的创新,不能局限在传统教学方法中。
1、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小说是一种特殊体裁,与其他文体不同,小说的特点鲜明,阅读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利用好其特点,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提升多方位能力。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小说作品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升其文学修养和兴趣,学生也可以通过优秀的小说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手法,了解作者想表达的真正含义,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最终对学生的文学水平有很深远的影响。
因此,高中小说教学是非常重要课题,教师应该投入足够多的精力,并且找出一些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2、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小说对于学生来说充满魔力,很多高中学生在课余饭后都会阅读小说,有些甚至沉迷于此,兴趣爱好与考试不同,在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一)题海战术教师进行传统题海战术训练,不顾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是一味地为了解题要求学生进行答题,其实,这样的教学方式作用并不大,并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就可以提升小说阅读的能力,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越来越厌烦越来越烦躁,无法帮助学生找到小说的核心思想,只会使学生变成答题机器,甚至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反作用。
(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弱作为新课标下的高中小说阅读专题,是高中语文中相对较难的部分,对大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之我见
提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之我见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其首要问题,就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途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教师不断探索、完善的教学任务。
一、认真选择阅读语篇1.教师推荐学生的阅读语篇要符合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阅读思维,要考虑文章的内容是否积极向上;是否有思想教育意义;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最好与所学的课本主题一致。
2.阅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独立地对某一部分进行分析评价,应整体把握,要把语篇看成是信息的载体,加强整体把握的观念。
语文教材中的题材丰富,不同文章表达、描写的手法不同,采取的阅读策略也不同。
非文学类(使用性文章)表意方针是追求直白,语意单一;文学类(社科类、科技类、文艺性散文)则含蓄多解。
而且作品都有其相关的创作背景,教师在教学时,讲课时该讲的背景要讲,不讲则不能理解文意。
3.注意筛选关键的语句。
负载主要信息的语句叫关键句,这是全篇课文的重要概括,指明了所讲的主要内容。
文中专门指示时间空间范围的叫时空指示语;告诉人际关系的叫社交指示语;告诉层次关系的叫语篇指示语。
对于这些指示语也要注意。
二、明确学生的阅读任务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布置阅读任务,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预习阅读任务给出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通过阅读,掌握作品的脉络,了解大概内容。
这样,学生在课上学习时,就能紧跟教师的思路,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针对练习的阅读比如,给阅读文章起小标题,回答与文章有关的一些问题,解释中心语句,进行阅读判断对错,阅读完成填空等。
(三)进行加工、改写改写是在保持原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文风貌的前提下,改变原作的形式,是文字的一种改换方式。
这需要学生认知领会文章的思想,把握其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
比如,改写文章的篇幅,把篇幅加长或缩短;改写内容,对内容进行增减或删除;改写体裁,把记叙文改写成散文等。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之我见
一
努力 让学 生把 握 同类题 材作 品阅 读 的一般 规律 。 其二 , 了解 作 者 的背 景 , 作 者 所 处 的环 境 ,这些 都是 理解 文 本 的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 , 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对作者所经 历 的时代 寻找 对解 读文 本有 用 的
信息。 还 以《 荷塘月色》 为例 , 1 9 2 7 年国民党发动 “ 四・ 一二” 反革命
同 的感悟 。 现 在 的语 文教学 中 , 由 于上 述原 因 ,学 生对 课 文 的理解
伟
也就“ 仁者见仁 , 智者见智” 了。 高 中语 文 课标 注 重学 生 个性 化 的阅读 , 要 达 到这 个要 求 , 教师 就 要 充分 调 动学 生 的积 极 性 , 使 学生在阅读时既能够把握文学作 品 的 基 本 框 架 和 作 者 表 达 的 思 想 ,又能 够对 文本 作 出 自己的分 析判断 ,要力求能从不同的角度
一
、
一
别 吸 引人 ,忍不 住 要 读 下去 ,很 新 颖, 别致。
生: 我 觉得 用“ 喂一 出来 ” , 作 者是想让读者注意 自己 周边的环境 . 自己的所作所为,如果不加注意, 就
会遭 到报复 , 让我们 承受灭顶之 灾。
高中语文式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探究式阅读教学是一种主动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积累和阅读表达能力。
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探究式阅读教学应从把握三个关系着手来提高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与途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主动的教学方法,其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以提问的方式开始,最终达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形式上,探究教学以开放式教育为主。
方法上,探究式教学以探究为主。
目标上,强调对学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加看重教育的过程。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主动学习。
一、探究式阅读的教学特点(一)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转变。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应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开放、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良好环境。
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运用语言、感悟语言,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进行再次的阅读,然后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将教育的外因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全新的学生学习方式。
探究式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自主、互助、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来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该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不同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便的学习工具来搜集整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来学习。
二、探究式阅读的教学要点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课文的文本本身就具有多义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再加之阅读主体在思想、个性、经理、情感、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探究式阅读过程中要强调面向全体,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教学阶段而异。
作为教师首先应对课程标准在不同阶段、不同文本提出的探究要求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探究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
研究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刘鸥仪摘要: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主要围绕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进行展开,其中阅读部分不仅是高考语文中分值较大的考察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作用在写作方面。
同时,阅读理解能力也是生活中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也应该具备这样的学科素养。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本文将从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角度入手,提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是近年来频繁出现在语文教学探讨中的一个热点词,但这并不代表群文阅读是一个全新概念,群文阅读蕴含的理念早在我国古代教育制度中就有所体现。
目前就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来说,教师经常为了赶进度抓成绩,忽视了群文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读懂教材内的文章、理解教材内外的文章、学习教材外的文章,对提升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且必要的。
一、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一)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目前部分教师仍不能协调好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1],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比较被动,另一方面学生也只能学习到课本上的内容,知识提升都难以达到,就更不用说能力的提高了。
还有些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计划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过去的教学方法为主。
这样一来,传统守旧的课堂无法与时刻进步的时代相匹配,学生也很难在自己提不起兴趣的课堂上进行高效的学习。
像高中人教版教材中学到的诗词《蜀道难》,它作为高考语文中必备的古诗词,常常出现在高考试卷的古诗文默写中。
部分教师对高考考查的重点把控得很准,经常会要求学生把本篇文章背诵下来,但有些教师却因此忽略了对古诗文的讲解,只让学生背诵,很少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理解。
学生在这种背诵记忆的学习模式下,不仅很难将这么长的文章背下来,背完之后因为缺乏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也会很快忘掉。
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之我见
不 得 了。一是 因为 我们从 孔夫 子 以来 就有 干什 么都要 讲个 名分 的 习惯 : “ 必也 正名 乎 ” , “ 名不 正 则言不 顺 ” 。二 是建 国 以来 几 次 大 的折 腾 ,语 文 教学也 深受 其 害 ,语文 课一 度上成 了政 治课 、 思想 教育 课 ,几乎 完全迷 失 了 自 我 ;后来 矫枉过 正 ,一 味强调 工 具性 ,形 式主 义又有 所抬 头 。这 样摇 过来 摆过去 ,造 成 了语 文课 程性 质认识 上人 为 的混乱 。现在 弄清 了语 文 的性 质 ,在语 文 阅读 教学 中就 可 以正确定 位 :以人 为 本 ,切实 提高学 生 的语言水 平 和 人文素质。 2 互 动模 式 :构 建语 文 阅读 .
程 的性质 。我 国语文 界 长期 以来
在语 文学科 性 质认识 上存 在 “ 性
泛 滥 ”现象 :什么 人文 性 、思想 性 、社会 性 、文学 性 、朦胧性 、 实 践性 、科学 性 ……谈 得玄 乎得
32
《 文课 程标 准 》指 出 : 语 “ 文教 学在师 生平 等对话 的过 语 程 中进 行 。” “ 学生 是语 文学 习 的 主人 。教师是 学 习活动 的组织 者 和引导 者 。”语文 阅读 教学 过 程 中 ,教 师与教 学文 本对话 的直 接 目标 是 为 了 以 教 学 文 本指导 学生 的发展 。阅读 教学 过程 实质 上是教 师 、学生 、教学 文 本 三 方 耦 合 的 信 息 系 统 。 因 此 ,与之 相适应 的理 想 的教学模 式必 然是 教师 、学 生 、教 学文 本 的 三维互 动 。在这个 模式 下 ,教 师是 教学 系统 的主 导者 ,直接 向
本发来 的信 息 ,又是信 息 的输 出 者 ,向教师 输 出信息 。教学 文本 则 是教 学信 息 的主要信 息源 ,是 教 与学 的 中介 。他 们之 间始终 是 相 互影 响 ,相 互制 约 ,相 互促 进 的 ,要 使 阅读 教学 收到预 期 的高 效 ,只 有三者 之 间达到 高度 的和 谐合作 。 21 . 突出教 师的主导地位 ,尊 重学生 的主体性和差异性 阅读 教学 的 目标是让 学 生提 高 阅读 能力 、感受 文化底 蕴 、培 养 审美 情趣 。阅读 教学 中感受 和 领 悟 的主体是 学生 ,这就 要求 教 师必 须 了解学 生 的阅读过 程 ,掌 握 学生 的心理 特点 。根据 具体 的 阅读文 本来刨 设情 境氛 围 ,激 发 学 生 的阅读兴 趣 ,在 阅读 方法 上 予 以科 学 的指 导 ,然后组 织学 生 开展 阅读交 流 ,进 行 阅读 评 价 。 教 师要 抓住一 切有 利契机 ,将 鉴 赏 、评 论 的 权 利 交 给 阅读 的 主 体一 一 学生 ,让他 们在发 现 、探 讨 、争 辩 中张扬个 性 ,从 而体 验 创 造 的乐趣 ,感 受阅读 文本 的艺 术魅力 ,从 而提 高文化 素养 和审 美情趣 。 需要强调 的是 ,教师对 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之我见
在 高 中语 文 教 学 中 占 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 位 , 在 教 学 中 我 们 都 和 全 面 素 质 的 培 养 。 为此 , 有 必 要 对 高 中 语 文 阅 读 教 学进 想 摸 索 出 一 种 适 合 不 同 文 体 、 不 同类 别 、 不 同 时期 作 品 的 行 改进 ,具 体 来讲 ,有 如 下 意义 : 教 学 模 式 , 随 着 语 文 教 学 改 革 的 深 入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也 出 第 一 ,符 合 新 课 程 改 革 的 理 念 。语 文 是 基 础 工 具 , 一
高 中语 文 阅 读 教 学 改 革 之 我 见
。孙凌琦
摘 要:改进高中语文 阅读教 学符合新课程 改革 的理念 ,能有效优化教育资源,打 牢学生的知识基础 。从 学生个 性理解 出发 ,通过教学活动的精 心设计提升 阅读能力;从开发 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出发 ,培养其 阅读思辨能力;从
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知识水平 出 发 ,帮学生选好读物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课外作品是其具体策略。
除 了成 长 中 知 识 的 习得 之 外 ,还 有 更 加 持 久 的 东 西 。
向 , 但 交 会 时互 放 的 光 芒 需 要 用 心 智 创 造 。 成 绩 的 鞭 策 , 威 力 可 计 。但 感 情 投入 ,深 入 了 解 后 的评 价 更有 说 服 力 。 希 望 多 元 化 的评 价 方 式 能在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中 成 为 教 师 手 中 的利 器 ,为 学 生 搭 建更 评 价 要 做 到 掷 地 有 声 而 非 轻 描 淡 写 , 这 在 于 学 出版 社 , 2
对 学生 学 习生 活 的关注 以及感 同 身受 。秦 望在 《 光辉 岁
就 像 一 次 恋 爱 。 ” 师 生 间是 一 次 遇 见 , 虽 最 终 各 有 各 的 方
开放性语文阅读之我见
生机的素质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活动必须在考试形 式的大胆创新 的前 提下产生 。现在 的语文考试 已经 意识 到着重考查学生 的语文能力 , 包括阅读能力 、 口 语能力 、 写作能力等 , 重要 的是语言交际能力 。消 最 除僵 化的考试形式 正在逐步实现 , 应用性 的 、 创造性 的考试形式正在逐步 出现 。这正是我们的教育阵容 向素质方 向蓬勃发展 的 良好态势 。 3 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标 准多元并进是 教育根 . 系发达 的必要保证 。毕 竟 , 应试教 育观念 经过二 十 年 的 实 践 已经 根 深 蒂 固 , 试 定 终 身 的 经 验 已经 深 一 入人心 。打破原有 的观念 , 只有 素质教 育这个 口号 是 不 行 的 , 须健 全一 系列 公 正 、 学 的 教 学 与考 试 必 科 评价标准 , 能推进 素质教 育实践活动 的长足发展 。 才 现在 , 过教 育界有识之士 的倡议 , 经 教学与考试 的评 价标准已经发生 了深刻 变化 , 多元化 的评价 标准 已 逐步 出现 , 这都有利于素质教育 的发展 。 三、 开放 型 语 文 阅读 教 学 的 实 践 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 理论正 确与 否 , 键要 通 关 过实践来检验 。现在的任务就是实践。如何实践 ? 1克服保守的 “ . 圈养 式” 的阅读教学 , 开创 开 明 的“ 放养式 ” 阅读 教 学 , 的 努力 拓展 阅 读教 学基 地。 传统的保 守的阅读教学 特点是 “ 圈养式 ” 教学 内容 , 控制在极其有 限的篇 目里 , 学生视 野狭窄 。尽 管有 课外 的语文读本 , 但是认 真读 的学生 并不 多。这 样 很难提高阅读鉴 赏能力 。我们 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 “ 放养式” 。教学要在 课本和 语文读 本 的基 础上 , 指 导学生利用 图书 、 刊物 、 报纸来 增加 阅读量 , 帮助 学 生提高 阅读分析能力 。“ 放养式 ” 阅读教学法应成 为 种发展趋势 。 2克服机械 的“ 识型 ” . 知 的阅读教 学 , 开创互 动 的“ 能型” 智 的阅读教学 , 切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传统 的阅读教 学普 遍 注重 “ 识型 ” 知 的教 学 方 式 。这种方式是机械 的, 教师 设法把 课文 的知识 系 统交给学生 , 才感 到踏实 。其实 , 素质教 育要求我们 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 型的阅读教学方式 正 是为了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 织学生展开讨论 、 思辨 、 疑 , 质 鼓励学生大胆假设 、 多 向分析 、 放心解答 , 真心肯 定学生 的活动 过程 , 实意 预 言 学 生 的 成 功 人 生 。这 样 , 生 阅 读 的 能 动 性 才 学 能充分发挥 , 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3 克服抽象的“ . 理论性 ” 阅读 教学 , 的 开创 具体 的“ 实践性” 的阅读教学 , 充分挖掘语文学习潜能。 的确 , 语言文字文学 的分析 涉及很 多理论性 的 东 西。因此 , 传统的阅读 教学 强调理论 系统 的介 绍 , 教 师充充实 实地 在学 生脑 袋 里塞进 系统 的理论 知 识 。殊不知 , 考试时学生却不能灵活运 用 , 教和学都 是事倍功半 。我们应 该着手 开创一种 新 的方法 , 追 求“ 实践性” 的阅读过程 。以教师创设问题和学生发 现 问题相结合为前提 , 以学生在 阅读 中寻答案 、 答 在 案 中求理论 、 理论 中见 能力 为中心 , 在 生动活泼地 组 织教学 。这样学生的语 文学 习潜能才 得到 开发 , 他 们 的语言文字功底才逐步深厚 。 ( 作者 单位 : 安徽省天长市炳辉 中学)
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体验活动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要结合语文本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语文特点素质教育体验活动一开展体验活动型语文教育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体验活动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我们每个教育战线的工作者。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语文学教育的工作者,笔者深切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必要,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应是开展体验活动型语文教育。
一个好的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要求既不能拔高也不能降低。
还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高中课程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甄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也要结合语文本身的特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具有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成为一个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好学生,使学生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现今的语文教学中,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它的人文性和育人功能也没有被重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
一般来讲,对知识、技能的知识宜通过讲授获得,对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应用应采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
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就要认真设计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使所提问题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能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又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
高中阅读教学之我见
反驳 、 完善 , 师生评价,从而提高阅读效果。最后 ,教师答 疑加以启发引导 , 交流评价 , 提出有见解、 有创新性的问题 , 反馈 阅读质 量 ,教师 表扬有 创新 意识 、有思 想 内涵 的学 生 。
二 阅读教 学 要有一 定 目的性
或品质 ) 、主旨 ( 对象特征所体现的普遍意义或作者的写作 意图 ) 。内容方面的能力要求 :准确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 ; 事件的概述能力 ( 人物+行为+结果 ) ;由形象到抽象的思 维能力 ;由个别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逻辑思维能力。形式
及对 象 ( 人物 主次 及相 互关 系 ) 、事件 、特 征 ( 对 象 的性格
高中语文教学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都必须以 《 高 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为基础 , 积极倡导 自主 、 合作、探
究 的学 习方式 ,践行 学生 是学 习和发 展 的主体 。 阅读 教 学织形 式来说 , 它应 该是 以学生 为主 体 、以读为基本方法的合作探索型课堂模式, 核心是改教师 设计 问题 为学 生 自主提 问 。 基 本方 法是 : 首先 , 让 学生 明确 每个 步骤 要做 的事情 , 确立 阅读 目标 。用有一 定涵 盖性 、 综 合 性 的阅读定 向 , 帮助学 生确 立每 个步骤 的 阅读 目 标。 接着 学生 自主探索, 筛选 目 标信息 。由学生独立 自主进行相关信 息的采集、分析 、综合 、提炼和重组 ;必要时分小组讨论 、 研 究 。全班 同学 可 以切 磋 问难 ,学 生发 言 ,其 他 同学补充 、
个性化阅读 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 促使学生的阅读活
动成 为一 种 自觉 ; 要把 学生 的注意 力引 导到老 师指 示 的范 围
的能力 ; 分析层次结构关系的能力。第三步 ,细读 ( 朗读或 者默读 ) ,学生要做的事是理解重要词句的意义或作用 ,即 赏析喜欢的句子 ,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提问的阅读模式是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一大突破 , 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 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 能提出含 金 量 较 高 的 问题 的学 生 肯定 对 文本 的解 读 有 了深 入 的理 解 和感 悟 。
高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 = =
。. ’ -
苗 雪静
摘 要 : 就语 言 知 识 教 学体 系 讲 , 像语音 、 文字 、 名词 、 动词 等 学 生 从 小 学就 逐 渐 接触 , 初 中 已粗 略 地 进 行 了比 较 系统 地 学 习
到 高 中还 经 常 提 及 这 些 知 识 ,学 生往 往 只 看 到 重 复 的 一 面 ,看 不 到 扩 展 和 加 深 的 一 面 ,因 而容 易 产 生 厌 倦 情 绪 和 轻 视 思 想 ,
首先要弄清它是实词还 是虚词 ,接着看它的词性 ,再看它是这一词 所 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来促进语言知识 的学 习。我们可 以在读名家
色彩的角度 、 音节的角度去掌握 它 , 这是 由此及彼 的横 的知识 系统 。 掌握情况 的综 合检验。 由此看来 ,对语言知识 的学 习,绝 不仅 仅在
可以说 ,以上两方 面正是 知识 的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如果具备 了这 语 文的课 堂上 , 而是拥有无限广阔 的天地 。
语言知识有它 自 身 的体 系 ,它像 一棵树 一样有主干有分支 ,因 来 ,对理论 的掌握才会 更扎实 ,能力的提高才会更快 。在这个过 程 此学 习的时候要把握 总体 和局部 的体 系。比如一个词 , 从语法上看 ,
性 中的哪一种 ,这是一个 范围由大到小的纵 的知识系统 ;再 比如 , 还是一个词 ,你可 以从语 法角度 ,词的构成的角度 ,词义 的角度 、
给 学 习 造 成 困难 。
关键 词 :高 中语 文 高 考 语 言 知识 刚刚升入 高中的同学为适应高中阶段的语言知识学 习,为 了适 有 主谓宾定状补 ,这是一般 ,插入语则是特殊 。复句有两套或两套 以上的主谓结构 ,这是一般 ,独 词句也能构成复句 ( 例如 :海滨 , 应高考 ,为 了切实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为其终身阅读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主体支配自主阅读;教师指导课堂阅读;课外延伸创造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因为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检测的重要能力。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学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性,关注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展个性,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
一、放手主体支配下的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强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珍视学生对文本的不同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开发各类学生的阅读潜能,让阅读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
这种自主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
主体支配下的自主阅读,特别需要教师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强调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述、评价,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二、重视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认为主阵地仍然在课堂,其核心仍然是课堂上文本的阅读。
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教材的教和学,教材既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中介,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凭借。
所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也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和课堂文本的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最直接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也就是阅读。
它是我们人类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生存与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阅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尤其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更加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并不乐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仅就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谈自己的浅薄一些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领略内涵创设形象彰显个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阶段的首要任务,因为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检测的重要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大多以琐碎的分析、模式化的概括讲解取代学生的体验和教师指导下的习得。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目前,课堂上又出现了回归自然的阅读和随意多元的解读,甚至有人抨击高考的阅读检测干扰了正常的阅读教学。
训练被渐渐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慢慢弱化,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阅读也就逐渐虚化。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高中阶段阅读教学到底应该如何指导?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
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日:“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
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创新阅读教学之我见
、
实例来 阐明分析 。 t 、营造宽松和谐课堂 。
创 设一 种平 等、和 谐、 民主 的教 学环境 , 创设质疑 问难 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质疑、
能力 的保 证 ,更 是落 实教学 目标 、教学 重
难 点的有效措施。 三、组织疏导,形成能力 宽松 的教学 环境 ,学 生求知 欲 旺盛 , 争 辩和 发表 意见 ,可 以进 一步 提高 学生 的 学生 创新 阅读 思维被 激发 出来 以后 , 思想活跃 , 精神饱满 , 心情舒 畅, 敢想 、 敢说 、 创新 阅读 能力 。 二 、优 化 思维 , 知识 迁 移 会提 出各 种各 样 的问题 ,有时 显得杂 乱、 敢 问 .乐 于 发表 意见 ,勇于 大胆 创新 。我 教 学 的主体 是学 生 ,学 生有 了质疑 问 锁碎 、甚 至离奇 。课 堂 4 分 钟教师不 可能 5 根 据高 中生 的心 理特 点 ,激 发学 生 的好奇 心 、求知 欲 ,激 发 学 习疑 问。对提 出有 价 难 的机 会 .并 不等 于学 生有创 新 阅读 的能 也不 必对 学生 的质疑 问难 一一 解答 ,我有 值 的疑难 问题 的学生 及时 鼓励 和表 扬。如 力 。课堂 情绪 高涨 ,然而 质疑 问难 的水 平 选择 性地 疏导 问题 ,促 使学 生创 新能 力的 在 教 《 织 》这课 时 ,有个 学生 认为 蒲松 往 往停 留在 “ 个词 语我 不懂 、 “ 个 形成 。 促 这 那 质疑 问难 中 ,说 话 的训练也 是创 新思 龄 的文 章很 一般 。延迟 评价 会 引发更 深层 句 子我 不 明 白 等较低 层面 的问题 ,缺 少 次 的 思考 ,学生 讲 出这种 话 ,至 少他 认真 创 新 思维 。针 对这 一 问题 ,我 有意 识地 在 维 训练 的过程 ,适 当地引 导他们 掌握 发言 地 读 了课 文 ,虽 然还 没有 理解 ,但 已经有 教 学 中加强 创新 思维 i ,引导 学生掌 握 方 式很 必要 。如 讲讲 读懂 了 哪一词 、哪一 练
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在课程改革大潮的挟裹之下,在各种理念的倡导之下,语文的阅读教学却发生了异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①忽视基础能力和知识积淀的建构,盲目的追求新奇,语文课堂唯美化,显得花俏浮躁。
②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③忽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大张旗鼓地搞课题研究,华而不实。
④高喊学科渗透的口号,语文教学的本位缺失,出现非语文的倾向。
⑤“讨论”、“合作”、“对话”的蔓延,把不准教学内容的脉,课堂教学“信天游”,无目标倾向。
⑥教材处理、教学语言的模式化,束缚了教师的创造力,导致教师反思、调整和重构能力的丧失。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枢纽,但是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们的课堂华而不实。
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保持理性,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地处理好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阅有所得,读有所获。
一、把握语文的特点,立足文本,以“言语”为教学基础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从知识和能力的建构来说,是历练语文能力,而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将文本的静态语言转化为学生的动态言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
其实,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同时也接受了文本中固有的思想、知识、文化,接受了作者潜移默化的熏陶,将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言语,形成了自己富有个性的言语能力。
而“言语能力”最基本的表现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它不仅体现在诵读上,更主要体现在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上。
有时即使是一些简单平常的词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读、去品味,让情感与语言之间建立一种意义上的关联,学生就会对语言有了更深的感受,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尊重学习的主体,加强引导,以“感悟”为教学主线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探究、体验、感悟和熏陶,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文化功能及其人文特性。
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缺乏从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角度去认识学生阅读的探究和体验性质,在课堂上搞“一言谈”、“满堂灌”,用教师的条缕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完全臣服于教师和文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缺席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学生怎能不味同嚼蜡,怎么会喜欢呢?真正成功的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是在教师的有效调控下,学生饱含求知的热情,大胆地对文本畅想畅言,从文本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灼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按部就班地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琐碎、支离的分析,还应当以自己的感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感知文学阳刚、阴柔之美的审美境界,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文化素养与品格修养。
教师更应该在阅读、感知、汲取的逻辑过程中,积极寻觅因材施教的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注重语文教材的拓展迁移
长期以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偏重知识讲解,一直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不得不接受,学生与文本对立的教学模式。
阅读的本质是读,作者潜藏于作品之中,读者与作者通过作品发生心与心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所以,当我们调动情感体验作品,对文章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
我们可以聆听作者的告诫,悟得文章的真义,获得灵魂的洗礼。
然而,我们普遍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却严重地背离了阅读本意。
事实上,教师苦心经营,吃力不讨好,学生积习难返,启而不发,于是很多教师重蹈旧辙,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甚至不分讲读与自读课的区别,苦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亦步亦趋。
浅层次的问题尚可以启发解决,较难的问题就只能是教师越俎代疱了,我们常常只见教师,不见学生。
学生的学要顺应教师的教,最终将
学生置于被动地位,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学得反而太少了;教师讲得太好了,学生学得反而差了;教师能力太强了,学生能力反而弱了,这看似悖于常理,却又在情境之中。
相对而言,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淀太浅。
语文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使学生阅读的太少,并且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几乎无课外阅读,现在的学生学业任务又重,练习册又多。
学生的课余时间都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上各种辅导班,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时间只能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
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
缺少阅读,对语文阅读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不一定只就教材讲教材,还要注意拓展迁移。
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
所以,语文教学应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外连,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还得在“有限”中寻找“无限”,也就是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量多地让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无
限魅力。
条件有限,教师也可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文学作品,然后让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文本,在不自觉中接受作品的熏陶。
比如开展一些
小活动,诸如班级朗读比赛、同题作文小竞赛等等,优胜者可获得教师奖励的《时尚美文》、《美文选读》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好的文本,而不是局限在有限的课本里;或者利用课堂这个的阵地,播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电视散文、美文诵读等。
与其让教师强迫学生去读书,填鸭式地塞进去,况且其效果还很有限,不如让文本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去,主动去探寻作品的魅力,让学生有兴趣去思考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二、注重学生的思考提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主动探寻就涉及到思考、提问,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问题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而不能纯粹地由学生信马由缰地发散思维,教师在这里就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是对重点词句或者优美语段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遇到语言优美、辞藻华丽的语段,学生往往首先是惊叹,然后暗自神伤,接下
来一步很重要,可能会有少部分学生把它抄下来,经常翻看,进而试着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这方面主要是就阅读的实用性而言的。
就阅读教学而言,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因此,对重要语句、优美段落的理解或质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
转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切不可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因此,在品读课文重点句段时,尤其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让学生遇到和日常生活、日常概念、科学观念等不一致的情形,产生疑问;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事实,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新设想,并检验设想,进而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在比较、对照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1)表演式教学,对于一些故事情节丰富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把握、表演。
如在教话剧《雷雨》的时候,一个班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导自演;而另外的一个班则让他们去观看屏幕上的话剧,切实地加深体会。
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比较教学效果,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丰富。
(2)体悟式教学,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
如在讲解王勃的美文《腾王阁序》时,笔者首先没有对这一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只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出来,再发表对这部作品的感悟和体验。
有的学生说,文章很美,音韵和谐;有的学生说,似乎看到了一个踽踽独行的文人形象;也还有学生说,感受到了王勃的怀才不遇等等。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感受作品情感的熏陶,品尝创新的乐趣。
(3)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