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孟郊《游子吟》原文、译文、赏析
孟郊《游子吟》原文、译文、赏析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习,报得三春晖。
[作者简介]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武康县)人。
四十六岁才中进士,曾任协律郎等职.他一生穷愁潦倒,不苟同流俗。
虽有韩愈、李观等人为之揄扬,却始终未能免于饥寒冻馁,被人称之为「寒酸孟夫子」。
六十四岁时赴山南西道任官,行至阌乡暴卒。
孟郊存诗共四百余首,其中绝大多数是倾诉穷愁孤苦的作品。
他的朴实而深挚的诗风,在当时是别开蹊径而富于创造性的。
他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以白描的手法抒情写景,却能达到深刻的境地.苏东坡赞美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是很恰当的。
他的诗,语言缺乏藻饰,也不讲求音韵的谐和、响亮,但大都表达了他内心的情志。
有《孟东野集》。
[注释]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
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三春:指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合起来叫三春。
三春晖:是指春天的阳光,比喻说明慈母之爱难以报答。
[译诗、诗意]兹母用手中的线,缝好了出门远行的儿子身上的衣服。
她在儿子临行时密密麻麻地缝了一针又一针,心上怕的是独生子迟迟不回家.谁说小草的嫩茎,能够报答春天阳光的恩德.慈母做着手里的针线活,为将要出远门的儿子缝制衣服。
外出的行装,缝得密密实实,怕的是儿子短期内回不来,在外地没有人给他缝补。
谁能说细嫩的小草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给它的恩情呢?孩子们同样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惠呀![赏析]孟郊一生窘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於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本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溧阳时的作品。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幼儿唐诗《游子吟》原文译文鉴赏
幼儿唐诗《游子吟》原文|译文|鉴赏《游子吟》写在溧阳。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下面一起感受下诗人母亲的爱吧!幼儿唐诗《游子吟》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
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慈祥的母亲手中的针线,是在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一身新衣服。
在孩子快要远行之前,母亲细心的一针针严实的缝起来,害怕孩子要是回来晚的话衣服会有些破损。
谁能说孩子会像小草那样有点孝心,可以去报答像是春晖普照的母亲恩情呢?赏析: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一首诗,整体上来说是属于白描的手法,通篇所写的场景非常平常和简单,但是却留给人特别的印象,这些无不是在赞颂母爱的伟大和奉献。
诗中更是有诗人对于母爱的感激之情以及尊重,因此这首诗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虽然说通篇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是这种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爱却溢于言表。
《游子吟》这首诗是诗人孟郊在溧阳所写,他的一生贫寒困苦,到了差不多五十岁的时候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职位,这才结束了他半生的漂泊生涯,终于将母亲接来安享晚年。
这是诗人在仕途失意之后所发出的无限感慨,在这个时候更是觉得亲情是难得可贵的,因此便做出此诗。
而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更是孟郊多年来颠肺流离之后最为印象深刻和无限回忆的。
诗中的最后的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运用的是比兴的写作手法,这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母爱发自肺腑的个歌颂,觉得自己是无法报答母爱的。
这首诗在艺术形象上所写的母爱是人性至善至美,因此每每被我们读来会引起强烈的共鸣。
游子吟原文翻译及赏析2游子吟顾况〔唐代〕故枥思疲马,故窠思迷禽。
浮云蔽我乡,踯躅游子吟。
游子悲久滞,浮云郁东岑。
客堂无丝桐,落叶如秋霖。
艰哉远游子,所以悲滞淫。
一为浮云词,愤塞谁能禁。
驰归百年内,唯愿展所钦。
《游子吟》原文翻译和注释
《游子吟》原文翻译和注释《游子吟》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译文一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注释一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译文二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游子吟》注释二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拓展阅读:《游子吟》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游子吟古诗的意思及赏析《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游子吟古诗的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游子吟唐乐府·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古诗鉴赏】诗篇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
”这是作者孟郊老年出任溧阳尉时专程接母亲来溧阳时所作。
此诗的第一、二句为工整的对句。
“慈母上中线,游子身上衣。
”只此两句变生动而形象的勾画出夜深人静,年迈的老母亲弓着腰、默默无言地、细心地为即将远行的儿子赶制征衣的动人情景。
第三、四两句中的“密密”和“迟迟”相互对仗,含义深厚。
“临行密密缝”的母亲,在儿子离家后,将相一针一线缝衣时一样,一天一天的屈指计算着儿子的行期,更热切盼望着自己的亲身骨肉早日归来。
在如此伟大的母亲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子女,无论怎样报答母恩,也永远报答不完。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游子吟》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游子吟体裁:诗题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名字:孟郊年代:唐代描述: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
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
唐代著名诗人。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翻译: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原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译文: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原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这首《游子吟》诗人在溧阳所作。
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诗描写的虽然是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人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赏析三:艺术特色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鉴赏
孟郊的《游子吟》全诗鉴赏【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慈母手中做着的针线,是为远游他乡的儿子缝制身上的衣裳。
临行时密密匝匝地缝了又缝,只担心他在外面迟迟不归。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
【赏析】慈祥的母亲不顾年老眼花,仍然手拿针线,为儿缝衣。
密密地缝呀缝,生怕儿子迟迟不回,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结结实实。
反复缝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把母亲对子女的抚爱之情,感人至深地抒写出来。
语言朴实、自然,亲切感人。
慈母的一片笃厚深情催人泪下。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母亲对远行子女的关爱,盼其早归。
常用以形容深挚的母爱。
[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可是,一别就是二十年啊! 母亲日里想,夜里盼,希望有一天儿子能翩然来到身旁。
(蒋巍、贾宏图《大洋的此岸和彼岸》)【全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题解】这是一首母子亲情的颂歌。
表现慈母爱心有许多角度。
诗人只取慈母为游子缝衣的极其普通的生活细节,以凝聚的笔力刻画,于细微处见精神,掘发出极不寻常的意蕴。
开头四句,两两对称,联系紧密,凝成一体,表现游子行前母亲为其赶制新衣的意象。
“密密”二字十分传神,既精确地刻画出了慈母针线细密紧张操劳的行为形态,又微妙地传达出了慈母温厚细腻周到的情感精神,最后两句形象议论强调指出:母亲的爱象春三月的阳光温厚和暖而又广大无私,儿女却如承受阳光恩惠的小草,赤诚回报,谁说能报答其万一呢?着一反问,非常有力,使母亲之至爱深情得到了艺术升华。
“诗人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此诗原有作者自注:“迎母漂上作。
”诗因从作者自身感念至深体验来,所以语虽平实,但亲情自出,非常感人,成为千古流传的绝唱。
【全诗鉴赏】孟郊出身贫寒,早年丧父,全靠母亲教养长大。
一生坎坷,为生计尝尽人间辛酸,五十岁才作了溧阳县尉。
《游子吟》原文注释及简析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背景】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
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
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
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
这里比喻母爱。
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
晖,阳光。
【古诗今译】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
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
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
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
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
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
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游子吟》原文注解及赏析
《游子吟》原文注解及赏析《游子吟》原文注解及赏析一、《游子吟》原文及注解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临:将要。
⑶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⑷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谁言:一作“难将”。
⑸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慈祥的母亲用手中的针线,为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影响儿子出行。
谁敢说子女没有小草那样的孝心,不能够报答慈母恩情呢?二、《游子吟》创作背景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时孟郊居官溧阳尉,为迎养其母而作。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三、《游子吟》全文赏析诗人50岁才任溧阳县尉,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
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
游子吟古诗原文与翻译
游子吟古诗原文与翻译游子吟古诗原文与翻译《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诗人孟郊采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描写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想象,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古诗《游子吟》原文与翻译,欢迎阅读!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古诗原文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古诗原文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古诗原文赏析: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孟郊《游子吟》的意思及赏析
孟郊《游子吟》的意思及赏析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1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意恐:生怕、担心。
慈祥的母亲手中的针线,都化作了远行的游子身上的衣裳。
将要告别父老的时候,她急急忙忙赶制一件新衣,缝得仔仔细细,因为她担心孩子要很久之后才能回来。
小草在春天用它的绿色感谢春天,游子的心情正和小草一样。
【慈母一之美】
这首诗中歌颂了一个慈祥、贤惠、勤劳的母亲。
他听说孩子要走,就赶紧为他做一件结实、一温一暖的衣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一句写出了千百年来的母亲对儿子的关一爱一,是那么无私,一温一暖,朴实。
母亲不仅用自己的双手为孩子遮风挡雨,更是把自己对孩子的牵肠挂肚缝进其中,让孩子随时感受到家的一温一暖。
【赏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用感恩来理解小草的绿色,用春一光来比喻母亲的一爱一。
那我们如果要写另外三个季节的报答之情,如何来安排这三个季节的代表植物、动物呢?或者,如果你用友谊、理解、包容等等来解释春草,又该如何写呢?
【启示】
母亲是世界上最一爱一我们的人,她也许对你很严格,曾经责骂过你,让你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你要知道,那都是因为她一爱一你。
从古至今,对母亲的歌颂就没有中断过,因为母亲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却从来不要求儿女们回报。
现在我们能对父母做的报答,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一体,并且珍惜学一习一的机会。
不要让父母太一操一劳。
孟郊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
孟郊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孟郊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父母之爱是纯洁的、无私的、至高无上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郊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欢迎查看!孟郊古诗《游子吟》原文及赏析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知识拓展]《游子吟》读后感1今天我们学了《游子吟》,我感触很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我读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的时候,脑海中浮现了一副画面: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位慈祥的母亲在微弱的烛光下为游子缝补一件破旧的衣裳。
我仿佛听到了老人的心声,仿佛听到了老人在说:“再紧一点,再密一点,再暖和一点,别让他冻着了。
”当我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时,我仿佛看到了孟母在苦苦等待赴考的孟郊回来。
她在送孟郊时说:“儿啊,你慢些走,注意安全。
”这些话,那么的平常,却在字里行间流动着母亲伟大又平凡的真挚的爱,这份爱一直保留到了孟郊考中进士,保留到了孟郊新官上任,孟母才怀着爱而死去,这难道不是伟大吗?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称赞吗?不过这却又是平凡的,因为世上的每个母亲都有这样的爱,这样伟大又平凡的爱。
《游子吟》的原文及赏析
《游子吟》的原文及赏析《游子吟》的原文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子吟》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游子吟》的原文及赏析篇1【诗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儿子)临走时(母亲)还一针紧挨一针地缝着棉衣,心里总担心儿子迟迟不能回家。
后用来表达母亲对儿女的深爱和盼望儿女早日平安归来的心情。
【赏析】慈祥的母亲不顾年老眼花,仍然手拿针线,为儿缝衣。
密密地缝呀缝,生怕儿子迟迟不回,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结结实实。
反复缝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把母亲对子女的抚爱之情,感人至深地抒写出来。
语言朴实、自然,亲切感人。
慈母的一片笃厚深情催人泪下。
【全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鉴赏】孟郊诗多抒写穷愁,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而就生新瘦硬,故苏轼谓之“郊寒岛瘦”。
所谓寒、瘦,在内容上指言贫叫苦,在艺术上则指苦吟和一种清峭的意境美。
方牧素描孟郊:“冷露滴破残梦,峭风梳篦寒骨;暮年登第,一生才说几句痛快话”,可谓得之。
《游子吟》是孟郊享誉千古之作。
在香港的民意测验中,此诗高居最知名十佳唐诗的榜首。
关键在于诗人抓住了母爱与孝道,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占有特别重要地位的题材,而表现得深入浅出。
诗作于贞元十六年(800)溧水县尉任上,自注云:“迎母溧上作”。
前四句摄取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情景,慈母为游子准备行装,在临行前夕、在灯下缝缝补补。
这幅图画表现的是贫寒之家,儿子出门不能盛其服玩车马之饰,然而母爱是“论心不论迹”的。
从“临行密密缝”这个场面所流露的质朴无华的人性美,足以使任何“金缕衣”失去光辉。
在母亲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因此对他的出门远游,不免有一千个不放心,因此是希望他能够早些回来的,这是“意恐迟迟归”的一层含义;而另一方面,母亲又本能地深知,孩子大了,必须经风雨、见世界,所以决不会把他拴牢在自己身边,所以这才缝下密密的针脚,怕不经穿的,这是“意恐迟迟归”的又一层含义(即“密密缝”的理由)。
《游子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子吟》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子吟》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子吟朝代:唐代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在溧阳所写。
作者早年漂泊无依,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饱尝了世态炎凉,更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游子吟》原文翻译和注释
《游子吟》原文翻译和注释《游子吟》原文翻译和注释《游子吟》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译文一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游子吟》注释一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游子吟》译文二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游子吟》注释二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拓展阅读:《游子吟》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游子吟》原文、注释及赏析
《游子吟》原文、注释及赏析《游子吟》原文、注释及赏析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子吟》原文、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古诗游子吟全诗的诗意赏析
古诗游子吟全诗的诗意赏析古诗游子吟全诗的诗意赏析古诗词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种载体,其中表达的情感让我们感慨万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诗游子吟全诗的诗意赏析,欢迎鉴赏!古诗游子吟全诗的诗意赏析篇1游子吟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注释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创作背景《游子吟》写在溧阳。
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孟郊《游子吟》原文译文赏析
孟郊《游子吟》原文|译文|赏析《游子吟》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这是一首关于母爱的颂歌,整首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游子吟》原文唐代: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及注释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注释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
《游子吟》全诗及赏析《游子吟》全诗及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游子吟》全诗及赏析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
【意思】谁说区区小草,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给予它的恩泽? 寸草心:寸草,小草。
心,草木的茎干也叫做心。
寸草心喻指儿女的孝心。
三春晖:三春,指春季三个月。
晖,阳光。
三春晖喻母亲养育抚爱之恩。
【赏析】寸草:小草,喻指游子。
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写出儿子对母亲的真情。
整句意思是:谁说儿子像小草般细微的孝心,报答得了像春天阳光般博大温暖的母爱呢?【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儿女尽管孝顺,仍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慈爱之心。
[例]是的,我从小离家读书,在外面有了工作,有了家,也有无数条理由不能照顾到父母,可是父母的心却每一刻都随着我的心在跳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的体验,是多么深刻而透彻啊! (竹林《永远的赞歌》)二、用以比喻个人难以回报祖国、人民或党的恩情。
[例]我作为一个在党的阳光雨露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深感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很多,而自己的贡献太少了。
虽然自己也做了一些工作,然而正如古诗所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金戈《有感于“欠账”》)【全诗】《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①游子吟: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
②迟迟:时间长久貌。
③“谁言”两句:以小草报达不尽春天阳光沐浴的恩情,比喻儿子永远报达不尽母亲哺育之恩,赞美伟大的母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