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概述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企业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工具,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在开放以来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历程和现状两方面来探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一、历程1.发展起步阶段(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初)在开放初期,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仅限于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传统产业债券和公司债券。
1981年,中国银行首次发行国家电力公司债券,标志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起步。
此后,各类企事业单位发行债券的规模逐渐扩大。
2.创新发展阶段(1990年代初到2000年代初)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在1990年代初开始探索推出新型企业债券,包括次级债券、可转债等。
1997年,我国首次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券。
此举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债券市场,促进了融资工具创新。
同时,在1990年代末,我国企业债券的信用评级体系也开始建立。
3.开放发展阶段(2000年代初到2024年代初)2005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开始向外资开放,允许国内外机构投资者参与。
此举吸引了大量境外资金进入中国市场,推动了企业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此外,2024年,我国首次发行了一揽子债劵,将公司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合并,提高了债券市场的流动性。
4.效能提升阶段(2024年代至今)进入2024年代,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提升市场效能。
2024年,我国正式实行了注册制,取代了原有的发行制,使企业债券发行更加便利。
2024年,债券通机制启动,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港股通等渠道买入境内债券。
此外,我国还完善了信用评级制度,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二、现状当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逐渐丰富,流通性和效率不断提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达到37.6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约为35%,其中一级市场规模约为26.2万亿元,二级市场规模约为11.4万亿元。
2023年国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国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本文将对国债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一、国债市场概况二、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三、国债市场规模的分析四、国债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一、国债市场概况国债,指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支出而发行的债券,具有高安全性和流动性,一般被视为“无风险资产”。
国债是国债市场的主要投资标的之一。
国债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
在国债市场上,投资者可以购买到各种期限和收益率的国债产品,以实现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
二、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
在此之前,中国债券市场相对简单,主要债券产品是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
当时,由于国家金融体制尚未完善,金融市场对外资完全封闭,国内投资者缺乏多元化投资渠道,债券市场也难以获得蓬勃发展。
1997年起,国家开始推进国债市场的发展。
此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债市场不断扩大,投资者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目前,国债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成熟的债券市场之一,银行、保险、基金、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为个人和机构投资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三、国债市场规模的分析从国债市场的规模来看,当前国债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50万亿元,占据了我国债券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其中,由央行直接发行的国债约占70%,其余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发行。
由于国债的流动性高、收益稳定,所以对于各类机构投资者而言,国债是很重要的投资标的。
国债价格的变动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
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期间,国家往往会出台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并通过发行国债来筹集资金,此时国债市场的供给增加,价格下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债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市场规模也较大,因此在市场流动性较差的时期,如年底,有可能会出现国债市场流动性短期紧张的情况。
四、国债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从近年来国债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市场前景将继续保持良好。
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国债发行规模和方式也在逐步优化。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已有一段历史,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财政政策的逐步调整,债券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我国债券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债券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
在199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开始发行国债,并且开始了债券交易市场建设的工作。
1997年,我国首次发行了人民币债券,这被认为是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200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带动了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
2005年,我国证券市场实行了“T+1”交易制度,这进一步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2016年,债券通一号通道开通,有效整合了内地和香港债券市场,实现了两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
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债券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相关数据也证明了此事实。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万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
从市场参与者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由政府、银行和企业组成。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呈现多元化特点,已经包括公募基金、券商、保险、财政、央行、企业等各类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从市场类型来看,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由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和公司债三类为主。
其中,国债作为最低风险资产,具有保值增值和风险分散等优势,备受投资者欢迎。
在债券市场的交易模式方面,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分为场内和场外两种交易方式。
场内交易主要指交易所债券交易,场外交易主要指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
场外交易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在债券市场的表现中,交易额和交易量均占据主导地位。
而场内交易的意义则在于,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债券交易方式,增加了市场的竞争程度。
三、我国债券市场的趋势分析1. 完善法律法规在债券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现状分析【摘要】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壮大,对于企业融资和投资者资产配置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公司债券发行情况、市场规模、品种特点、投资风险、监管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未来,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
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监管政策,推动市场规范化发展,提高投资者信心。
企业也应加强信息披露,提升债券品质,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
随着市场逐渐成熟和规范,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公司债券发展现状,债券市场,我国,发行情况,市场规模,品种,特点,投资风险,监管政策,问题,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引言》公司债券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公司债券市场也发展得越来越成熟和多样化。
公司债券的发展对于企业融资,投资者配置资产,以及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公司债券市场逐渐壮大。
截至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公司债券市场之一,发行规模和品种日益丰富。
公司债券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发展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债券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我国公司债券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公司债券是一种重要的融资工具,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公司债券发展现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发展状况,为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和特点的分析,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把控手段,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国内债券市场详细介绍
萌芽阶段:1981年-1986年 1、中国债券市场以国债发行为主,发展较为缓慢。
2、这一阶段的企业集资行为既没有政府审批,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
到1986年底,约发行100亿元人民币企业债。
3、没有成型的债券交易机制或交易场所,债券不能进行转让和交易。
1981年,财政部正式发行国库券,我国债券市场由此产生。
1984年开始,少量企业因资金缺乏开始自发地开展向社会或企业内部集资等类似企业债券的融资活动。
1985年,为筹集国家基础建设资金,央行同意工行和农行发行金融债券。
起步阶段: 1987年-1997年 1、以国债为主体的债券二级市场开始形成,交易所市场处于主导地位。
2、由于出现了部分企业债券到期无法兑付的问题,同时为制止乱集资现象,企业债券经历了从人民银行到国家计委归口管理的转变。
1987年3月,《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由国务院颁布实施。
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
1990年12月,上海与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成立。
上交所成为我国主要的债券交易场所。
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企业债券由国家计委归口管理。
1995年,国债在上交所招标发行试点成功。
为防止银行资金流入股市,1997年6月,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同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由外汇交易中心系统作为前台报价系统,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作为后台托管结算系统。
规范整顿阶段: 1998年-2004年 1、该阶段的管理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债券审批程序长,企业债发行规模不大。
企业债券以大型央企和银行担保为信用基础,类似准政府债。
2、银行间债券市场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央行票据的诞生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真正崛起。
1998年11月,人民银行颁布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发行管理暂行规定》。
1999年,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市场。
2003年4月,中央银行票据正式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常规工具,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质的飞跃。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我国企业债券的发展始于1984年,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企业在寻求发展资金的过程中而自发出现的。
纵观从企业债券产生后的二十多年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自发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迅速,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当时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个人与企业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份额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同时,经济发展又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国有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政府财力又有限、难以满足国有企业的巨额资金需求,从而导致了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出现。
于是,从1984年开始,有些企业开始自发地向企业职工内部集资或者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但公开发行的次数和范围都很有限。
企业债券交易市场于1986年开始出现,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是第一家办理债券买卖、转让业务的区域性市场,其性质属于柜台交易市场。
统计资料显示,至1986年底,企业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100亿元左右。
当时的企业债券大多属于内部集资性质,“由于对股票、债券缺乏统一管理等原因,致使集资规模缺少宏观控制;投资重点没有放在国家急需的建设项目上;有些地方借发行股票、债券乱拉资金,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扩大了计划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的强行摊派,使企业和群众难以承受,并助长了不正之风。
”(2)初步发展阶段随着企业债券的发展、“乱集资”等问题的出现,政府开始对企业债券管理进行研究。
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开始对企业债券进行统一管理,主要内容有:? 只有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是企业债券的主管机关,企业发行债券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企业根据投资项目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情况,经批准可以发行以本企业产品等价清偿本息的债券;? 企业发行债券的总面额不得大于该企业的自有资产净值;? 企业为固定资产投资发行债券,其投资项目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纳入国家控制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债券的票面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归纳
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归纳1.初期:国家规划委员会时期(1949年-1952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规划委员会成立了债券发行工作小组,开始筹集国家资金。
此阶段发行了一系列政府债券,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
2.发展期:人民银行中央债券发行处(1952年-1978年)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立了国家统一的中央债券发行机构,即人民银行中央债券发行处。
发行处负责政府债券的发行和管理,并且推进了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主要债券种类包括国家建设债、国家教育债等。
这些债券主要由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购买。
3.期:国债市场建立(1981年-1993年)在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债券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
1981年,中国第一次正式发行国债,标志着国债市场的建立。
此后,国债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债券种类也开始多样化。
国有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陆续出现。
此阶段标志性事件是1993年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
4.增长期:市场化发展(1994年-2005年)1994年,债券市场经过进一步推动市场化发展,债券市场逐渐走向全面开放。
这一时期,国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类债券产品逐渐增多,包括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
此外,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5.现代化发展期(2024年至今)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债券市场迎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和机制得到了引入和创新。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多层次发展,例如设立了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品种,以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
同时,债券市场监管和市场参与者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总结起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的政府债券发行,到发展期的中央债券发行处,再到期的国债市场建立,而后是增长期的市场化发展,最终进入现代化发展期。
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和企业融资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在那个时候,中国的企业债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国有企业能够以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推进,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的发展变革。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创业时代”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起步阶段,此时只有一小部分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
这些债券大多由政府背书,用于重点行业的基础建设和技术更新。
然而,这个时期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缓慢,市场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差。
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初到2005年。
“市场化推进时期”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国有企业积极利用债券融资,尤其是大型企业。
此外,从1997年开始,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化,引入了债券评级机构,提升了债券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此外,政府还为企业债券市场提供了税收和法规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者。
第三阶段是从2005年到2024年。
“创新与发展时期”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的阶段。
根据《公司债券管理办法》,企业债券的发行范围扩大了,适用于更多类型的企业。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市场的活力,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推出了企业债券的交易所交易和登记制度,使得企业债券市场更加透明和规范。
在这个阶段,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债券品种也日趋丰富。
第四阶段是从2024年至今。
“与开放时期”是中国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如扩大了外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准入范围、简化了外资投资流程等。
此外,为了提高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债券抵押回购、债券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工具。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阶段、市场化推进阶段、创新与发展阶段以及与开放阶段。
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
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一、引言债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规范金融秩序、融通资金、分散风险的作用。
本文将从市场概况、发展现状、风险挑战等方面,对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二、市场概况我国债券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多品种、多市场的综合性市场体系。
根据发行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多种类别。
根据市场层次不同,又分为交易所市场和交易场外市场。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主要由中国政府债券、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等组成。
2.1 交易所市场交易所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金所)负责运营。
交易所市场采用集中竞价交易制度,提供了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可靠的价格发现机制。
交易所市场的债券交易活跃度较高,流动性较好。
2.2 交易场外市场交易场外市场是指除交易所市场以外的债券交易场所,包括银行间市场和交易商市场。
银行间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和国债中心指导运营。
交易商市场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组成,提供更多元化的债券产品和交易方式。
三、发展现状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就。
截至2020年底,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150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
以下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发展现状:3.1 债券品种增多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越来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国债、企业债、金融债之外,还有可转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新型债券品种。
新债券品种的引入,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扩大了市场参与者的选择空间。
3.2 市场准入门槛降低为了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我国债券市场减少了市场准入门槛。
例如,允许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取消了部分限制性条款,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3.3 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推进为了促进境内外债券市场的互联互通,我国积极推进了“债券通”、“债券互认”等机制。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三峡总公司发债办朱建军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10多年来,在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中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债券的发行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支援了国家重点建设。
从1990年以来,我国共发行各类企业债券超过2200多亿元,支持了一大批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另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也提高了人们的信用意识和投资意识;同时,企业债券的管理也逐渐向规范化迈进。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较小,市场结构有待完善。
近几年,我国的债券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债券总量只占GDP 的24%,相比国际上95%的比例,所占比重还很小,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我国债市无论是市场规模、债券品种,还是市场发育程度,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表现为市场规模过小,品种过少,市场参与者单一,债券流动性差,市场体系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
多年来,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大滞后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企业债券发行量往往是股票发行量的3-10倍,如2000年,美国共有1592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仅199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
但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2000年股票融资金额达到了企业债券的11.7倍(见图1)。
因此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图2 1997-2002年企业债发行规模和股票发行规模的对比(单位:亿元)(二)企业债券发行主管机关过多、审批程序烦琐,审批效率不符合市场要求,科学的发行管理体制有待建立。
在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对债券市场实行多头监管,审批程序复杂。
而在发达国家,债券的监管往往由一个机构统一进行。
对企业债券实行多头管理,不利于企业债券市场整体监管和战略规划,降低了企业债券的发行效率,因此,将企业债券发行与监管进行统一管理已势在必行;在发行体制上,目前实行的审批制对企业发行债券尚有一些约束,企业还不能完全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需求,安排债券发行,不利于以市场供求关系为机制的市场化企业债券市场的形成。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下面我们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参与主体、债券品种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2024年年底,我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以来,债券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导向,以及中央银行放宽对于债券市场的监管限制。
债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我国债券市场的结构逐步完善。
在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不断推出新的政府债券品种,丰富了市场的投资选择。
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多种债券品种在债券市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外,我国债券市场引入了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品工具,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这种多元化的债券市场结构有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
再次,我国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日益增多。
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个人投资者等。
政府债券主要由政府发行,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推动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可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需求;企事业单位债券则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
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境外投资者也成为了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这种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最后,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愈发多样化。
随着金融创新的推进,我国债券市场逐渐推出了不同类型的债券品种,如地方政府债券、可转换债券、公司债券等。
这些债券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险收益特征,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此外,我国债券市场的绿色债券、可持续债券等新兴品种也逐渐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
债券品种的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投资市场中的债券市场概述
我国投资市场中的债券市场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市场也日益壮大,其中的债券市场更是备受关注。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最大的部分之一,债券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我国投资市场中的债券市场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有价值的信息。
1. 债券市场的概念及特点债券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它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发行的一种债务凭证,承诺在指定的时间内支付利息和/或偿还本金。
我国债券市场的特点在于投资者众多、融资渠道多样化、交易活跃、风险分散等。
2.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债券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从最初的政府债券到后来的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绿色债券等,我国债券市场不断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3. 不同类型债券的特点及投资价值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不同类型的债券各有其特点和投资价值。
政府债券安全性高、收益稳定,适合保守型投资者;企业债券风险相对较高,但收益也更高,适合风险偏好型投资者。
4. 债券市场的风险及监管在投资债券市场时,投资者需关注市场波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种风险因素。
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 个人观点及理解对于我国债券市场,我认为它的发展潜力巨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
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债券,做出全面的投资决策。
监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加强风险防范,保障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概述,我们对我国投资市场中的债券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债券市场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企业融资和投资者资产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期待看到我国债券市场能够更加完善,为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大功告成,如果你还有其他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企业债券是由企业发行的债券,是资本市场中的一种重要金融工具。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的推进不断壮大。
下面将从发展历程、发展阶段和现状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
一、发展历程1.20世纪80年代: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开始出现。
当时的企业债券市场主要是为国有企业融资服务,发行主体较为单一,债券品种较少。
企业债券的发行主要通过银行揽储或转贷,这限制了其市场化程度。
2.1990年代: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3年开始试点发行企业债券。
此时债券发行主体逐渐多元化,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
此时的企业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功能有限,主要是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3.200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发布,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债券发行和交易。
此时债券市场逐渐多元化,包括信用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券品种的发行。
企业债券市场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4.当前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
截至2024年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60万亿人民币。
此时的企业债券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债券的发行、交易和投资机构日益完善,市场参与主体及投资者种类与规模日渐扩大。
二、发展阶段1.初期阶段(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此阶段主要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起步阶段,发展规模有限,发行主体单一2.整顿阶段(1990年代至2004年):此阶段我国政府开始加强对债券市场的监管,发布《公司债券管理办法》,规范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
3.发展壮大阶段(2005年至2024年):此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发行主体多元化,债券品种增加。
4.市场化阶段(2024年至今):此阶段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市场化,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债券品种不断丰富,债券市场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债券市场详细介绍
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见上图二、市场现状及框架简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债券一级市场随着发行规模的日益扩大,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调控模式转变的过程,其作为资源配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日益加强。
从发行规模来看,作为准国债性质的央行票据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是政府债券,再次是金融债券。
中国债券二级市场形成了“两个类型、四个场所”的结构体系。
两个类型是指债券交易市场分为名义上的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场内市场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参与者既有机构也有个人,属于批发和零售混合型的场内市场。
场外市场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国债柜台市场,前者的参与者限定为机构,属于场外债券批发市场;后者的参与者限定为个人,属于场外债券零售市场,是场内批发市场的延伸。
上海证券交易所后台的登记托管结算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负责、深圳证券交易所是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深圳分公司负责,银行间市场的登记托管结算是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简称中央国债),国债柜台市场实行二级托管制度,一级托管在中央结算公司,二级托管在商业银行。
跨市场发行的国债和企业债可以在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相互转托管。
目前,跨市场转托管的速度为T+1。
图1我国债券市场框架简图三、债券发行主体、债券产品我国债券发行主体包括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和非金融企业或公司等。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四种。
试论述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试论述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债券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了重要的融资和风险分散角色,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我国债券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及发行主体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结算数据,截止2021年5月末,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已达到129.35万亿元。
其中,领导债券发行占主导地位,企业债规模逐渐增加,金融债券逐渐提高。
在债券发行主体方面,我国领导发债是债券市场的主力,而企业债券的发行也逐渐增多,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也在债券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国债期货已经上市交易,这也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
2、市场结构和品种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主要由领导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地方领导债券、公司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多个品种构成。
在领导债券方面,我国主要是发行国债、地方债、性银行债等。
金融债券包括银行间债券和交易所债券,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部分,交易量占据总量的70%左右。
企业债券主要包括央企债、地方国企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不同类别债券。
地方领导债券则是在2015年开始发行,成为债券市场的新兴品种。
公司债券主要是指非金融企业的长期债券,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和普通公司债券两类。
中小企业私募债是指发行对象为具有特定资产、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等条件的小中企业的债券。
3、市场机制和运作方式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实行的是“发行上市”制度,即债券发行后即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市流通。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部分债券通过交易所上市交易。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下一步金融行业的监管工作也在进一步推进,债券市场也呈现出了多层次、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特点。
二、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趋势1、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我国债券市场相关部门已经在不断深化市场改革,推进市场化利率改革、开发跨境债券市场、推动市场定价机制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扩大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浅析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和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是近十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将从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0年代初期的试点阶段,国债是主要的债券品种。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国债市场逐渐完善。
第二阶段是1990年代末的快速增长阶段,债券市场逐渐丰富。
除了国债之外,还有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商业银行债券等品种。
2000年后,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债券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是多元化、规模日益扩大。
根据中国金融信息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达到102.31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规模达到30.44万亿元,企业债券规模达到71.87万亿元。
根据债券品种分类,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二、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1.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我国债券市场的规模将会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债券市场将有更多的融资需求。
此外,政府和监管机构将推出更多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债券发行和市场发展。
2.债券品种将更加丰富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将会越来越丰富。
政府将推出各种类型的政府债券,企业将推出不同类型的债券以满足融资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债券品种,如可转债、绿色债券等将逐渐兴起。
3.资产证券化将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迅速。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运营机构持有的债权等资产转化为一定的证券产品,然后通过证券化方式向市场投资者发行。
随着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债券市场也将更加注重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4.市场参与者将更加广泛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机构投资者和一些大型企业。
未来,我们可以预期市场参与者将更加广泛,个人投资者和小型企业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债券市场。
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
论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我国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我国开放了债券市场,允许国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并发行了第一批国内债券。
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债券市场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
初创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我国债券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规模较小,发行量和品种有限。
当时的债券市场主要以政府债券为主,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等。
这些债券的发行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资金需求和扩大国内债务融资渠道,而非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
成长期:90年代至201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债券市场开始逐步完善和发展。
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债券市场逐步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首先是在品种上的多元化,债券市场的品种开始逐步增加,包括政府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等多种类型。
其次是在市场机制上的多元化,债券市场逐步建立了相应的市场规则和交易制度,比如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有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等。
在这一阶段,我国债券市场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品种和机制不断完善。
不仅政府债券市场不断发展,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进展。
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成立和债券通机制的推出,我国债券市场也逐渐向全球开放,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者的参与。
债券市场的发展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多元化的债券品种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日益丰富,包括政府债券、央行票据、金融债券、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多种类型。
这些债券不仅可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了多元化融资渠道。
2.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市场机制也在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已经建立了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两种交易方式,同时也逐步形成了相应的市场规则和交易制度。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摘要:债券市场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底债券市场的规模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50%,整个债券市场总体上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笔者就我国债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谈谈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债券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一、中国债券市场概况(一)发展历程回顾我国政府于1981恢复对国债的发行。
早期我国债券交易一度分散于地方性债券交易中心、柜台交易中心以及后期成立的证券交易所。
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国债由国家强制分配。
1996年,我国国债市场上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违规事件,中国当时最大的证券公司因为万国证券的风投问题而倒闭。
,其他诸如武汉交易所、天津交易所等都出现了各种程度的风险。
上述种种不利因素迫使我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建立一个统一、健全和透明度更高的债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199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银行间债券市场。
同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此后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证券发行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标准券回购制度仍然存在比较大的缺陷,导致当时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
2004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债券市场逐步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益丰富,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
总体而言,当时债券的发行总量不足5万亿元,并且以国债、地方债、中央银行票据、金融债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显得比较落后。
(二)发展现状我国债券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不完善,可以说是零起点,发展到现在初具规模。
大体来说,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与股票市场的发展速度基本一致,而债券凭借其自身的优势,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
我国债券市场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金融债券和信用债券,其发行规模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从国债场的建立发展历程及二级场方面分析我国国债场
从国债市场的建立、发展历程及一、二级市场方面分析我国国债市场一、我国国债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国债市场,是国债发行和流通市场的统称,是买卖国债的场所。
国债是国家以财政收入作担保, 凭借国家信用发行的债券,是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主要用于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和实施反周期宏观经济调控。
中国国债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历程:阶段市场特征1950-1958 传统体制下的国债市场〔计划经济体制〕1959-1980 国债市场“空白期”1981-1987 国债恢复发行和市场机制引入1988-1991 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早期的场外市场1991-1996 交易所国债市场主导时期—场内市场创立与发展1997-2001 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并初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兴起2002- 市场的融合与发展阶段及柜台市场的兴起A、传统体制下的国债市场〔一〕1950-1958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针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2、不流通3、完全政府行为〔二〕1959-1980年,“空白期”,无国债发行B、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债市场〔一〕1981-1987年,国债恢复发行和市场机制引入:1、经济改革引发的国债发行〔国有企业改革〕2、没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3、国债发行采取行政分配方式4、具有一定的市场化表现,适当提高国债利率并缩短国债期限5、开始面向个人发行国债〔二〕1988-1991年,实物券柜台市场主导时期——早期的场外市场:1、1988年,尝试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的柜台销售方式发行实物国债,开始出现了国债一级市场,同一年,国债二级市场〔柜台交易市场〕也初步形成2、1991年,以场外柜台交易市场为主、场内集中交易市场为辅的国债二级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3、发行方式逐步由柜台销售、承购包销过渡到公开招标4、期限品种基本上以3年期和5 年期为主〔三〕1991-1996年,交易所国债市场主导时期——场内市场创立与发展:1、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首次形成了场内场外两个交易市场并存的格局2、国债期货交易开设与关闭3、1995年8 月,国家停止一切场外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成为我国唯一合法的国债交易市场4、国债逐步全部采取招标方式发行5、实现了国债发行从零售市场向批发市场的转变 6、实现了国债期限品种多样化〔四〕1997-2001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并初步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兴起:1、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商业银行全部退出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建立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2、保险公司、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陆续进入银行间市场 3、银行间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国债市场主要组成部分〔五〕2002年至今——市场的融合与发展阶段及柜台市场的兴起:1、政府不断的出台新的措施促进交易主体、交易品种、交易平台的融合和统一 2、国债市场产品创新与交易机制的完善 3、柜台市场的兴起二、我国国债市场由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构成,一级市场为国债的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为国债的交易市场。
干货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回顾
干货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回顾深度解读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提升,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已经远超同属于直接融资的股票融资。
本文将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政策变动对债券市场发展的影响以及债券市场投融资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进行解读。
核心内容1中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中国债券市场真正的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81年之前中国保持既无内债也无外债,从1981年开始启动国债的发行,1983年开始启动企业债发行,2005年开始发行首批短期融资债券发行,2007年第一支公司债长江电力发行,2008年发行首批中期票据。
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不断提升,以人民币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也在逐步提升,目前已经远超同属于直接融资的股票融资。
经过过去十几年发展,中国企业债券融资占比逐步提升,从2003年1.5%提升到2016年16.85%,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从2003年499亿提升至2016年29993亿元。
此外,直接融资方式中,企业债券融资占比(16.85%)已经远超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比例(6.97%)。
2中国债券市场结构债券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债和企业债(包括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一般的信用债是指企业债。
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企业债是有一定的违约风险,所以称为信用债。
从中国整体债券市场来看,占比最大的是国债以及地方政府债,占比在35%左右,其次是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占比35%左右,剩下的大部分是企业债。
也就是说政府、金融债占到70%+,剩下20%+是非金融企业债。
3信用债市场概况中国信用债根据监管机构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发改委(企业债)、证监会(公司债)、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另外还有金融企业发债(主要是商业银行,由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共同监管),包括金融债、次级债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中国企业发债最早从发改委的企业债开始,中国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过去很多投资需要发改委审批,发改委审批项目同时提供资金配套,企业完成项目审批到募集资金过程就是融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第一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二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状况………………………………………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表现……………………………………………..2.2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 第三章西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模式…………………………………………….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演变与国际比较………………………………4.1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效率分析……………………………………………………..4.2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启示………………………………………………………第五章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措施………………………………………总结……………………………………………………………………………………致……………………………………………………………………………………. 参考文献………………………………………………………………………………摘要: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
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公司融资发展措施Abstract:After many year difficult endeavors, our country already was basic forms a national unification, multi-level, had the Chines e characteristic bond market frame face each kind of economic su bject. Form the angle from the bond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fr ame, has carried on the comprehensive review and the analysis to our country bond market 10 remaining years of life development paths, then in this foundation, further deepened the development to our country bond market to put forward certain proposals.Key word:Bond market;Company;Financing;Development;Meas ure前言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与结构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却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滞后于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发展。
企业债券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工具之一。
在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工业国家企业债券在各类有价证券中称得上是首屈一指,在亚太新兴国家,债券市场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随着投融资体制的变革,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问题也会日益显现出来。
第一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融资将逐步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
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大渠道,但是近年来股票融资直线上升,受到社会普遍重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融资额平均都在1000亿元以上。
而债券融资一直处于低谷之中,时起时落,徘徊不前。
从而导致了资本结构的严重失衡,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最早于1984年开始发行企业债券,以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1984-1986)。
从1984年开始,一些企业出现了自发向社会或部集资等类似企业债券方式的融资活动。
据粗略估计,到1986年底,大致发行了100亿元此类债券。
此期间,国家对其尚没有进行规管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
2.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2)。
1987年3月27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当年开始编制了初步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75亿元。
从1989年到1992年,下达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分别为:75亿元、20亿元、250亿元和350亿元;并安排了7个券种:国家投资债券、国家投资公司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地方企业债券、地方投资公司债券、住宅建设债券、部债券。
3.整顿阶段(1993-1995)。
1993年8月2日,国务院修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条例》。
1993年年初,国家下达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为490亿元,当年开始经济治理整顿工作,企业债券发行计划改为新增银行贷款解决(债转贷),实际发行了20亿元企业债券。
从1994年开始,企业债券品种归纳为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两个品种,当年发行规模仅45亿元。
1995年安排发行计划150亿元,实际下达130亿元。
4.规发展阶段(1996至今)。
1996年、1997年、1998年分别安排企业债券发行规模250亿元、300亿元、380亿元,重点安排了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铁道、电力、石化、石油、三峡工程等。
1999年没有安排新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
2000年年初,经批准安排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等7个发债主体(均为国有大型企业)的企业债券发行计划共89亿元。
2001年上半年,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发行50亿元企业债券。
2001年发行企业债券仅5家共144亿元。
2002年全国共发行了企业债券12只,总额325亿元,全部为固定利率债券。
1984年—1986年累计发行类似企业债券的有价证券为100亿元。
1987年3月,国务院公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从此企业债券纳入全国信贷资金计划。
后来由于经济治理整顿以及为保证国债的顺利发行,政府一度将企业债券发行量控制在很小的围。
1993年3月,为了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国务院修订颁布了《企业债券管理》,从而使企业债券的发行逐步走上规化和法制化。
从总量上来看,截止到2002年底,上市公司债券总的发行规模为1152.69亿元;而股票融资仅2001年就达到1252.3亿元,比债券全部发行总额都大。
从1993-2002年的数据(见下表)可以看出:虽然在各个年份中,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额与股票融资额的比例相差较大,但在后六年一致保持在低于40%的水平,甚至最低年份降至4%。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的比例(1993-2002)(单位:亿元)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债券融资额235.8 161.7 300.8 268.9 255.2 147.9 158.0 53.0 179.0 280.0股票融资额375.5 325.8 150.3 425.1 1294.0 811.5 911.6 2103.0 1252.3 745.6两者比例0.63 0.19 2.0 0.63 0.20 0.18 0.17 0.04 0.14 0.37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规模太小,远远落后于股票的发行,同国际上债权融资兴起,股权融资衰落的局面比较,正好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债券融资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在国际融资市场上所占比例正在不断扩大。
现在美国债券市场大约为股市的5倍,而在亚太新兴市场国家,债券融资也日益红火起来,特别是业绩好的公司担心把股权让给别人,更加关注债券融资。
为了适应今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在积极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不应忽视债券市场,让企业债券也正常发展起来,成为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一个主要渠道,尤其是当前银行利率再次下调,居民储蓄继续增长,上市公司开展债券融资,可以说是个好时机。
第二章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表现1、企业债券融资规模过小。
目前,在美国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规模是股票市场的两倍以上。
企业外部融资的大致比例如下,银行贷款占10%,债权融资占15%,股权融资占3%.在证券发行总额中,公司债券约占25%,股票发行约占7%.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先是依靠自身积累,其次是发债,最后才是发行股票。
而我国,正好相反,比如,2003年上半年,企业债权发行65亿元,为银行同期新增贷款的0.34%;贷款、企业债、股票融资的比重为8 9.5:0.3:1.6.2、企业债券在债券市场中的比重过低。
企业债券在整个债券市场中所占的规模一直都很低。
以2001年债券发行的结构为例,国债融资为15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为144亿元,不到国债融资总额的10%.3、品种少,结构单一。
我国企业债券主要包括重点建设债券、中央企业债券和地方企业债券等;企业债券的期限以3~5年为主;票面利率大多以银行存款利率上浮40%的固定利率为主;支付方式往往采用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衍生品种很少。
4、企业债券在交易市场的换手率过低。
在二级市场,沪深两市共有10多只企业债券,总市值近180亿元,每天的交易量只有几十万元。
即使在2001年债券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企业债券的换手率为0.23,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换手率为2.1,A股市场(交易所)的换手率为1.92,可见,投资者对企业债券投资需求远不如市场中的其他交易品种。
5、发行周期偏长。
企业发行债券要经过两个程序,即项目额度审批和发行审批。
国家计委负责项目审批和额度审批,人民银行决定债券利率,这个程序完成之后,券商、信托投资公司、评级公司等中介机构正式介入,并形成完整的发行计划资料,再经过地方计委层层上报,最终等待国家计委再次审批,最后由中国监会负责债券的上市。
这至少需要1至2年的时间。
2.1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滞后的原因我国企业债券融资未能成为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主要形式,没有发展成为同股票融资一样的两大直接融资渠道之一,其原因是复杂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政府实行歧视性的政策自90年代起政府对企业债券发行实施了严格的控制,至今政策面临的严厉监管仍是制约企业债券融资的重要因素。
过去债券发行一直实行行政审批制,近几年,虽然国债和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已经改革,发行实行核准制,但到目前为止,企业债券的发行仍实行多部审批制。
企业能否发行债券,受益的期限,利率,金额都是由行政决定,而且发行申报复杂、审批慢、限度控制严重,这些因素大大制约了企业债券的发行。
同时,银行连续的降息,已使得利率处于历史低点,按照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不高于银行同期利率40%之规定和个人投资企业证券需交纳20%的利息所得税之规定,企业债券投资者的受益微薄,减弱了投资者投资热情,给企业发行债券带来了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