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应用
亚甲蓝在肛肠病术后镇痛应用的临床研究
亚甲蓝在肛肠病术后镇痛应用的临床研究目的:解决肛肠病术后疼痛问题。
方法:以亚甲蓝为主,组成长效镇痛剂进行临床应用。
观察镇痛治疗的满意度,生理指标,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Ⅰ度疼痛达到61.57%,Ⅱ度疼痛达到28.23%,Ⅲ度疼痛达到10.2%;排便不畅以混合痔偏多,达到39%。
结论:亚甲蓝长效镇痛剂用于肛肠病术后疼痛效果满意,但浓度不超过33%,一次用量不超过1 ml。
实施镇痛时注意加强监测预防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Post-operative analgesia of anorectal diseases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study.Methods:The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norectal operations received long-acting 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 compound.The indexes for evaluation included pain extents,physical aspects,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The analgesic efficacywas adopted.There was 61.57% whose pain reached Ⅰgrade after anorectal operation, 28.23% whose reaching Ⅱgrade,10.2% whose reaching Ⅲgrade.But the hard defecation was more than other groups on the mixed hemorrhoids which was 39%.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ng-acting cethylthioninium chloride compound is better in terms of efficacy.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cethylthioninium chloride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33%,and that the dosage of local injection should not be more than 1 ml.The attention should be taken in the aspects of nursing,prevention of adverse reaction and complications.[Key words] 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Anorectal disease;Analgesia疼痛是肛肠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疼痛程度是患者较难忍受的,我们以亚甲蓝为主组成长效镇痛剂进行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收治混合痔患者82例,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31~72岁,平均41岁;病程2~30年,平均8年。
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疾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疾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作者:鲁松涛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06期资料与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0月共做肛门直肠手术236例,男108例,女128例:年龄16~72岁,平均43岁;各类痔184例,肛裂21例,肛瘘11例,痔并肛裂7例,痔并肛瘘5例,肛裂并肛瘘8例;均选择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严重疾病,无传染病者。
方法2%利多卡因2ml,0.75%布比卡因2ml,1%亚甲蓝注射液1ml,生理盐水5ml,混合配制成10ml长效麻药备用。
手术应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内痔采用结扎,外痔采用切除术,血栓痔采用剥除术,混合痔采用外剥内扎术,低位肛瘘采用切除术,高位肛瘘采用挂线疗法。
术后根据创面大小,用配制好的长效麻药注射于创面下及肛周皮下,挂线术者注射于痿管周围及结扎组织周围。
注药前一定要回抽无血后再注射,以防麻药误入血管,依据创面大小一般用药2~10 ml,术后肛门填塞凡士林纱条,包扎固定。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观察7~10天,疼痛评估参考WHO疼痛分级标准。
0级:无疼痛或稍感下坠不适。
Ⅰ级:轻微疼痛,可忍受,不影响休息,不需要处理。
Ⅱ级;疼痛较重,影响休息,一般止痛药物可缓解。
Ⅲ级:疼痛严重,不能休息,一般止痛药无效。
0、Ⅰ级为有效,Ⅱ、Ⅲ级为无效。
结果按疼痛分级0级179例,Ⅰ级38例,Ⅱ级11例,Ⅲ级8例,总有效率91.95%;作用时间5~12天,平均7~8天。
不良反应12例术后半小时内出现头晕、恶心,经平卧休息后好转;5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经诱导排尿或导尿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发生率7.2%,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亚甲蓝是一种解毒剂,临床上常用来治疗氰化物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
亚甲蓝对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局部注射后。
对切口及周围皮下神经末梢髓质产生可逆性损害,可以起到术后镇痛的作用。
各医院配制方法不尽相同,麻药的效果和作用时间也不相同。
我院配制长效麻药依据是利多卡因为中效局麻药,注射后1~2分钟生效,有效时间1~2小时;布比卡因一般5~6分钟起效,作用持续5~6小时,而亚甲蓝一般4~6小时才能达最大止痛效果,依本法配制成的长效麻药,亚甲蓝浓度为0.1%,持续有效时间一般为7~8天。
亚甲蓝混合液在肛肠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9 4 6・
浙江临床 医学2 0 1 4 年6 月第 l 6 卷第6 期
亚 甲蓝混合液在肛肠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田学斌 程琳 杨 宝恒 王伟 杨 明鑫 1 2点外 括约 肌外 缘作 扇 形浸 润注 射 ,3 点 、9 点 处作
分层 浸润注射 ,拔针后再 将长效 止痛剂 点状 于手术创 缘 及基底 部 均匀 注射 ,共 1 l ~ 1 5 m l 。注 射后 按揉 注 射 部位 ,使药液均 匀浸润至创 口周 围,创面呈蓝色 即可 , 术 后丁字绷带 固定 ,给予头孢 三代和 甲硝唑 3 d ,控 制
肛肠疾 病 ( 肛裂 、肛 瘘 、痔疮 )是一种 常见病 和
多发 病 ,全 国肛 肠病 调查 报 道发病 率 高达 5 9 . 1 %_ 】 ] , 其 中很 多患者需 手术治疗 ,但传统 的手术 和麻醉方法
导致术后 疼痛剧烈 ,直接影 响手 术质量 。本 院采用 亚 甲蓝加 布 比卡 因、利 多卡 因配 制成长效 止痛剂 ,用 于混合痔 、 肛裂 、 肛瘘患者术后镇痛 , 能明显减轻疼 痛。
痔行 P P H术 1 0 例 、痔单 纯切除术 1 0例 、血栓 性外痔
切除术 1 7例 。
1 . 2 方法
术前 查血 、尿 常规 ,肝功 能 ,凝 血 4项 。
治疗 当 日清 洁灌 肠。患者取 膀胱截 石位 ,腰麻 ,0 . 2 %
碘伏 消毒 铺 巾,常 规 手术 操 作 。术 毕 ,观察 组 采 用 2 0 ml 注射 器 抽 取 1 %亚 甲蓝 2 ml 与0 . 7 5 %布 比卡 因 5 m l 、2 %利 多卡 因 5 m l 、生理盐 水 8 m l 混 合摇 匀后 配 制成长效止痛剂 , 用 口腔科用 的 5 号细长针头 。 于6 点、
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亚甲蓝应用
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试行草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 2002年11月)肛肠专科近年来发展迅速,新理论、新学说不断涌现,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根据肛肠学科发展需求,结合国家中医行业标准中关于肛肠病的诊断标准要求,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几经修改诊断标准,于2002年11月在厦门市经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此标准。
1 痔西医诊断标准1.1 内痔内痔是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上,直肠粘膜下的血管性衬垫病理性扩张或增生形成的隆起性组织,又称“里痔”。
诊断标准:I期内痔: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
肛门镜检查见齿线上直肠粘膜隆起,直径超过两个钟点位置,粘膜表面色淡红。
Ⅱ期内痔:便血,色鲜红,大便时伴有肿物脱出肛外,便后可自行还纳复位。
肛门镜检查见齿线上直肠粘膜隆起,粘膜表面色暗红。
Ⅲ期内痔:排便或其他原因增加腹压时,肛内肿物脱出,需休息或手推方能还纳复位,粘膜表面暗红。
Ⅳ期内痔:肛内肿物脱出,无论休息或手推均不能复位,粘膜表面糜烂。
1.2 外痔外痔是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肛管部隆起性组织。
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又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四类。
诊断标准:结缔组织性外痔:齿线以下有柔软的隆起性组织,表面覆盖皮肤,无疼痛,无红肿,又称皮赘。
血栓性外痔:齿线以下突发性红肿包块.疼痛明显,皮下可触及硬结。
静脉曲张性外痔:增加腹压时齿线以下形成隆起性包块,质地柔软,无压痛,皮下可见扩张的血管团。
炎性外痔:齿线以下发生的红肿包块,起病较急,包块皮肤水肿潮红,压痛明显。
1.3 混合痔混合痔是指齿线上下互相融合的隆起性组织,它具有内痔和外痔的临床特征。
在诊断混合痔时,应注明内痔的分期和外痔的分类。
中医诊断标准中医病名诊断:内外痔。
中医症候诊断:(1)风伤肠络:大便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
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
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混合痔术后亚甲蓝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混合痔手术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罗哌卡因和曲安奈德,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亚甲蓝,将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4.7±1.3)分、(4.0±1.8)分和(3.5±0.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1.0)分、(4.8±1.1)分和(4.1±0.9)分,T=4.627,T=2.399,T=3.328,P均=0.000。
结论:在混合痔患者手术后,亚甲蓝能够获得更佳的镇痛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字】混合痔手术治疗亚甲蓝镇痛效果混合痔指的是在齿状线的上下都存在痔疮,而且表面被肛管皮肤和直肠黏膜所覆盖。
而环状混合痔指的是混合痔围绕着直肠肛管一周,属于痔疮的最后阶段,是肛肠科当中的难治病症之一,必须进行手术治疗[1]。
值得注意的是,肛门的解剖结构较为特殊,而且周围具有较为丰富的神经末梢,因此患者在术后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影响患者预后[2]。
在本次研究中,对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了亚甲蓝进行镇痛。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共8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2±11.5)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25年,平均病程为(13.4±2.7)年。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1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9±11.7)岁;患者的病程为2年-27年,平均病程为(13.2±2.9)年。
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亚甲蓝注射液合布比卡因注射液(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术后镇痛的疗效。
方法:3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对照组不做治疗。
分别观察两组疼痛分级和尿潴留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疼痛分级为0分59例,1~2分71例,3~4分38例,5~6分18例。
发生尿潴留3例,发生率1.61%。
对照组184例中0分0例,1~2分11例,3~4分53例,5~6分73例,7~8分35例,9~10分12例。
发生尿潴留12例,发生率6.52%(P<0.05)。
结论: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用于肛肠术后镇痛疗效可靠。
据一些发达国家不完全统计,大约50%的术后患者存在镇痛不足的现象,其中约75%仍存在中度和重度的术后疼痛。
我国由于人们认识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可以说绝大多数患者没有接受有效的术后镇痛治疗。
近年来,术后镇痛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术后镇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肛门疾病由于其特殊的位置,手术后创口疼痛明显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为观察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术后的镇痛效果,笔者前瞻性对本药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纳入患者370例,全部为住院病例。
其中混合痔202例,肛瘘94例,陈旧性肛裂74例。
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86例,其中混合痔102例,肛瘘47例,陈旧性肛裂37例,男94例,女92例。
年龄7~68岁,平均31.28岁。
对照组184例,混合痔100例,肛瘘47例,陈旧性肛裂37例,男91例,女93例。
年龄8~69岁,平均31.39岁。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均采用骶管麻醉。
混合痔采用内剥外扎术,肛瘘采用肛瘘切除术或高位挂线术,肛裂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
亚甲蓝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亚甲蓝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以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药对痔瘘术后的有效止痛方法。
方法:对观察组(亚甲蓝长强穴注射加局部封闭)与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各60例行痔瘘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甲蓝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碳酸氢钠配比用于肛肠术后镇痛效果很好,可以达到完全无痛,是痔瘘术后创面完全有效的止痛方法,其机理可能是亚甲蓝作用于神经末梢,使髓质产生可逆性损害,失去敏感而达到镇痛目的。
【关键词】痔;亚甲蓝;镇痛肛肠病术后疼痛为肛肠病手术后的首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了病理性的改变,功能上的异常,心理上的伤害,让很多患者有病讳疾讳医,同时也困扰着许多外科医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疼痛的认识也进一步理性化、科学化。
减轻疼痛,缩短疼痛时间,提高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将不可避免地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
因此提高镇痛质量,合理、客观、科学地应用镇痛药,显得尤为重要。
我科于2006年3月~2008年10月对120例痔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后创面用以亚甲蓝为主的长效止痛剂长强穴注射加创面局部封闭,对照组术后不作特殊处理。
就两组手术伤口疼痛情况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观察组:男42例,女18例。
年龄17~67岁,平均54.2岁。
混合痔20例、三期内痔9例、嵌顿痔6例、低位肛瘘18例、高位肛瘘7例。
对照组:男43例,女17例。
年龄18~66岁,平均54.4岁。
混合痔20例、三期内痔10例、嵌顿痔5例、低位肛瘘19例、高位肛瘘6例。
局部或骶管麻醉下分别行混合痔内扎外切术、内痔结扎术、肛瘘切除术、肛瘘切除加挂线术,两组一般资料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药品:2%利多卡因5 ml +0.75%布比卡因2.5 ml +5%碳酸氢钠2.5 ml +1%亚甲蓝1 ml +肾上腺素1~2滴。
亚甲蓝配合中药洗剂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89例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水 肿 情 况 比较 见 表 l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疼 痛 。
情 况 比 较 结 果 见 表 2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时 间 比较 , 疗组 痊 愈 时 间 为 。 治
(35 ±37 ) , 1. 4 . 5 d对照组为 (7 2 4 2 ) , 1 .0± .2 d 经多因素方差分析 , 两
痊 愈 时 间 为 (3 5 1 .4±3 7 ) 、 照 组 为 (7 2 4 2 ) 。 论 亚 甲蓝 配 合 中药 洗 剂 坐浴 熏 洗 , 明显 减 轻 治疗 术 后 水 肿 、 痛 , 促 进 伤 .5 d 对 1. 0± . 2 d 结 能 疼 并
口愈 合 。
关 键 词 : 合 痔 ; 药洗 剂 ; 浴 熏洗 ; 甲 蓝 混 中 坐 亚 中 图 分 类 号 : 2 5 6 R 8 . 1 8. ;296 1 文献标识码 : A
显著性差异( P>0 0 )具 有 可 比性 。 .5 , 1 2 治 疗 方法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 1 00 , P< . 5 00 。
表 2 两 组 治 疗 后 V S评 分 比较 ( ± A )
对 照 组 在 术 后 出现 水 肿 、 痛 当 天 , 疼 即用 1 50 0高 锰 酸 钾 液 / 0 先 熏 洗 后 坐 浴 , / , 5~2 i/ , 后 局 部 涂 以马 应 龙 痔 疮 2次 d 1 0mn 次 洗 膏和九华 痔栓纳肛 , 常规 换 药 处 理 , 至 伤 口完 全 愈 合 。 疗 组 在 直 治 术 后 出现 水 肿 、 痛 当 天 , 用 中药 洗 剂 ( 榆 1 、 花 1 、 疼 即 地 5g 槐 5g芒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用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1.1 临床资料混合痔手术病人共663例,其中治疗组378例,对照组285例。
其中治疗组378例,年龄在18-66岁之间,平均年龄42±5岁,病程1-20年不等。
对照组285例,年龄在16-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5岁,病程1-18年不等。
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和体重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病人取右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用混合痔外剥内扎及内痔注射硬化剂术。
手术完毕后,治疗组以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多点浸润注射于创口周围和痔核结扎根部、局部按揉数分钟,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的组成:0.75%盐酸布比卡因5.0ml+2%利多卡因5.0ml+亚甲蓝20mg+维生素B122ml。
配制成20ml的混合液。
对照组手用日本Nipro持续注入器镇痛泵(内含曲马多500mg,芬太尼0.5mg,氟哌利多5mg,加0.9%氯化钠溶液至100ml)连接于硬膜外导管,2ml/h持续镇痛48h,术后当日控制排便,大便干燥者服麻仁丸以润肠通便,术后早期无渣饮食,便后坐浴。
2 结果2.1 疗效制定术后疼痛分级参照全国肛肠病学术会议制定的3度分类标准。
0度:日常状态无疼痛感觉;Ⅰ度:肛门部疼痛轻微,不需处理;Ⅱ度:肛门部疼痛轻微,服一般性止痛药可以缓解;Ⅲ度:肛门部疼痛剧烈难忍,表情痛苦,需用哌替啶类药物方可止痛。
2.2 疗效观察两组病例经手术治疗后全部临床治愈。
治疗组术后镇痛的结果可维持7天以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应用过程中未见并发证及不良反应。
3 讨论肛门部神经丰富,肛管齿线以下由体神经支配,对疼痛刺激反应敏锐,手术或牵拉可破坏肛管组织,刺激肛门括约肌中的传入神经发生反射性痉挛,常导致剧烈疼痛。
疼痛可增加便意,术后早期频繁排便加剧,肛门部创面疼痛和粘膜水肿,并反射性引起尿道和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导致排尿不畅或尿潴留。
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索外痔内痔结扎法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分别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治愈率为95.0%,对照组为 93.5%。
结论: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治疗混合痔具有对机体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日短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外痔结扎;复方亚甲蓝;混合痔【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45-01外剥内扎术一直是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方法[1]。
本研究中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为治疗混合痔提供了一种外痔结扎的办法。
为证明此方法有明显的优点,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外剥内扎术和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盐城市中医院肛肠科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6~79岁,平均38岁,病程1~30年,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6~78岁,平均36岁,病程1~32年。
两组性别分布、年龄、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
治疗组采用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外痔内痔结扎术联合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法。
患者右侧卧位于手术台上,肛门周缘及肛管内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
将医用亚甲蓝和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以1:9混合后摇匀,取中弯血管钳夹住同一方位的外痔和内痔至齿线部,延中弯血管钳下缘皮下均匀注射复方亚甲蓝溶液,注射部位达内痔的根部,一个痔核的注射量不超过1ml,取剪刀于外痔皮缘作一小切口,长约0.2cm,用橡皮筋代替结扎线结扎混合痔的根部,达齿状线处,收紧橡皮筋,打结。
《2024年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范文
《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篇一一、引言混合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外剥内扎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然而,术后疼痛是患者常常面临的问题,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因此,寻找有效的镇痛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100例混合痔患者,均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人,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术后采用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
具体操作如下:(1)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开始使用肛周消肿洗剂,每日2次,连续使用5天。
同时,将复方亚甲蓝涂抹于手术部位,每日3次,连续使用7天。
(2)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期换药、保持手术部位清洁等。
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三、结果1. 疼痛程度治疗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2. 愈合时间治疗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15.2±2.3天,而对照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为20.8±3.1天。
3. 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中仅出现2例感染,而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8例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镇痛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通过观察疼痛程度、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术后镇痛:肛周消肿洗剂联合复方亚甲蓝能够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混合痔术后应用的现状
Vol.25No.6Dec.2019亚甲蓝长效止痛剂由亚甲蓝注射液、局部麻醉剂和(或)生理盐水等药物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临床中常借助注射法将其用于混合痔、肛裂、肛瘘等肛肠疾病术后止痛,获得一定成效,本文将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亚甲蓝概述亚甲蓝亦称美蓝、次甲蓝等,在十九世纪后期,其作为一种工业染料首次被合成。
亚甲蓝的原料包括氯化锌盐和氯化物两种形式,临床中使用的是后者[1],于1890年被引入临床[2]。
目前,亚甲蓝在临床上的用途有:(1)常规用途,如治疗亚硝酸盐及芳香胺类药物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及延迟氯化物中毒;(2)染色用途,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3]、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术[4]中,亚甲蓝注射液可作为示踪剂来标记淋巴管、淋巴结;(3)神经阻滞用途,如治疗术后疼痛、三叉神经通、肛周瘙痒症、肛周湿疹等;(4)其他,如治疗感染性休克、阴茎异常勃起等[1]。
其中,1973年我国学者任保全教授首先在肛门直肠疾病术后,术区局部皮内注射亚甲蓝止痛,并通过临床观察证实,该方法的镇痛效果是确切的,镇痛时间为1~3周[2]。
该方法在1976年经卫生部门推广,成为国内肛门直肠部疾病术后常规止痛方法[2]。
2止痛机制目前对亚甲蓝的止痛机制有以下几种观点:(1)传统观点认为,亚甲蓝对神经髓鞘的可逆性损害作用可造成神经传导阻滞。
亚甲蓝对神经组织有较强的亲和性,局部注射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后,亚甲蓝与肛周神经组织相结合并破坏神经髓鞘,使神经传导发生阻滞,因此可缓解患者术后痛感,且亚甲蓝对神经髓鞘的这种破坏作用是可逆的[2],刘桂才等[5]将亚甲蓝注射于大鼠眶下神经周围,在电镜下观察到神经纤维髓鞘初期发生扭曲、致密线溶解、轴突改变等变化,4周后可见少量新生神经纤维;(2)亚甲蓝属于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可通过影响脊髓内NO-cGMP 系统而阻断痛觉的传导[1];(3)亚甲蓝作为受氢体,受氢后可使无髓鞘神经纤维着色,阻止感觉神经的传导,且亚甲蓝能参与糖代谢,影响丙酮的氧化,改变神经传导而产生止痛作用[1],此外,还有观点认为其可能与氧化神经细胞膜、阻滞钠通道等有关[6]。
亚甲蓝切缘封闭注射对环状混合痔的应用价值
e x t e n t ,i n c i d e n c e o fw o u n d e d e ma,u r o s c h e s i s a n d d e f e c a t i o n ( X 2 = 6 3 . 4 2,3 . 9 4,5 . 1 3, 4 . 9 7,P <O . 0 5 ) . T h e h e a l i n g t i me o f t h e t h e r a p y g r o u p wa s ( 2 0 , 7 4  ̄ 2 . 1 6 ) d a y s wh i l e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a s ( 2 7 . 6 0  ̄ 5 . 0 4)d a y s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e e n t h e m w a s
Z HAN Hu a n l e , e t a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An o r e c t l, a T r a n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o f We n z h o u , We n z h o u 3 2 5 0 0 0, C h i n a
治 疗组 和 对 照 组 。 对照纽仅行常规手术, 治 疗 组在 对 照 组 的基 础 上 于手 术 结 束 时加 行 切 缘 封 闭 注射 。 观 察 两组 术 后 肛 门疼 痛 、 肛缘水肿、 术 后 早 期排 尿 及排 便 功 能 、 治愈 时 间等 方 面 的情 况 。 结 果 治 疗 组 术后 早 期 疼 痛程 度 、 肛 缘水肿 、 术 后 早 期 排 尿 困难 及 排 便 困 难 的 发 生 率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x 。 分 别= 6 3 . 4 2 、 3 . 9 4 、 5 . 1 3 、 4 . 9 7 。 P 均 <0 . 0 5 ) 。治疗组 创面愈合 时间( 2 0 . 7 4  ̄ 2 . 1 6 ) d, 与对 照组 ( 2 7 . 6 0  ̄ 5 . 0 4 )d 比较 ,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 = 8 . 1 4 . P <O . 0 5 ) 。 结论
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应用
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在混合痔术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为了避免混合痔术后水肿和残留赘皮。
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混合痔术中采用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
结果两组比较,术后疼痛,排尿困难,肛缘水肿,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治疗组既能完整切除外痔,使肛缘平整,无狭窄,又能减轻术后疼痛。
【关键词】线形切口亚甲蓝混合痔临床应用我科采用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在混合痔术中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混合痔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历均符合《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组2000年4月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
治疗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75岁,病程0.5~40年,其中环状混合痔20例。
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20~71岁,病程3个月至38年,其中环状混合痔15例。
1.2 治疗方法1.2.1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备皮,术前生理盐水1000 mL 清洁灌肠。
1.2.2 体位与麻醉侧卧位或截石位,腰俞穴麻醉或肛周神经阻滞麻醉。
1.2.3 手术方法治疗组肛管及直肠下段碘伏消毒,指诊,肛镜再次检查,行四指轻柔扩肛;设计切口方向,首先选择严重的痔体,外痔切口尽量选与内痔对应处,用止血钳钳夹在混合痔齿线处,轻轻向外牵拉,以充分暴露内痔,再用一把止血钳钳夹肛缘外痔中心,并向对侧牵拉,以明确外痔的大小,还用一把中弯止血钳沿外痔高突处向肛内纵形钳夹,钳夹后取开该中弯止血钳,用直剪沿中弯止血钳钳夹的痕迹切除外痔,切口上端至齿线下0.2 cm。
将外痔切口下曲张的静脉丛潜行破坏,血栓剥离干净,使其皮下平整;切口旁有突出的赘皮部分用小弯止血钳横行或斜形钳夹后沿钳夹痕迹切除,修整肛管及肛缘皮肤,使其无皮肤缺损及皮瓣无重叠,对合不整齐,可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1~2针,平整成线形。
不同配伍亚甲蓝混合液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不同配伍亚甲蓝混合液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周仲伍;张书信【摘要】目的观察三种不同配方组成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在混合痔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以北京中医医院肛肠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混合痔外切内扎术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手术结束时在创缘皮下注射不同配方组成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其中第1组使用亚甲蓝+罗哌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液、第2组使用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第3组使用亚甲蓝+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三组患者在混合痔术后第1、2、3 d疼痛评分、术后追加止痛药物以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3 d疼痛VAS评分方面, 第2组及第3组的评分均高于第1组,第3组的评分均高于第2组(均P < 0.05).第2组及第3组术后追加止痛药物的占比均高于第1组(均P < 0.05),第2组与第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第2组及第3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均高于第1组(均P < 0.05),第2组与第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亚甲蓝+罗哌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液在混合痔术后镇痛效果理想,相比亚甲蓝罗哌卡因混合液及亚甲蓝利多卡因混合液镇痛疗效更优,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更低.【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8(024)002【总页数】3页(P199-201)【关键词】复方亚甲蓝混合液;混合痔术后;镇痛【作者】周仲伍;张书信【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痔是一种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手术是治疗Ⅲ°~Ⅳ°痔的主要方法,Milligan-Morgan术(痔外剥内扎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痔病应用最广的手术方式[1],但术后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为此,本研究以180例Ⅲ°~Ⅳ°混合痔患者为例,探讨三种不同配方的复方亚甲蓝混合液对外切内扎术后创面封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亚甲蓝用于痔疮术后的镇痛效果的观察
亚甲蓝用于痔疮术后的镇痛效果的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亚甲蓝—布比卡因混液在痔疮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寻求有效的止痛途径,提高痔疮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方法将12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采用1%亚甲兰2mL加0.25%布比卡因10mL混合液,用皮试针头在肛门周围皮内作均匀点状注射;对照组采用0.25%布比卡因10mL,用皮试针头在肛门周围皮内作均匀点状注射。
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其中第一组有效率达96.65%。
结论痔疮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布比卡因混液能够有效的缓解痔疮术后疼痛,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注射局部麻醉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痔疮长效镇痛亚甲兰布比卡因护理[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1-09-02痔疮是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瘀血和扩张屈曲形成的静脉团[1];是一种常见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因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及肛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致痔疮切除术后疼痛剧烈,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同时还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
我科自2009—2010年对60例实施痔疮手术患者给予亚甲蓝一布比卡因混液进行长效镇痛,在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减轻术后换药疼痛、出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0例,系2010年1~10月的住院患者,均为混合痔。
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9±5.6岁;对照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40±4.8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手术方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
1.2治疗方法1.2.1配方1%亚甲兰注射液2mL加0.25%布比卡因注射液10mL混合稀释。
1.2.2 用量及用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
观察组术后用1%亚甲兰2mL加0.25%布比卡因10mL混合,用皮试针头在肛门周围皮内作均匀点状注射,使药液浸润肛周皮肤。
亚甲蓝复合制剂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亚甲蓝复合制剂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吴岭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2(014)006
【摘要】混合痔是外科常见病,发病率高,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方法。
但是由于肛门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及肛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导致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疼痛剧烈。
为减轻手术后疼痛,临床上尝试使用各种方法止痛。
我院将亚甲蓝复合制剂用于混合痔患者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825-826)
【作者】吴岭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外二科,天津宝坻30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18
【相关文献】
1.复方亚甲蓝局部浸润麻醉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2.亚甲蓝复合制剂在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中的临床应用
3.PPH术加亚甲蓝混合液注射减少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观察
4.PPH术加亚甲蓝混合液注射减少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观察
5.PPH术加亚甲蓝混合液注射减少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在混合痔术中的临
床应用
【摘要】目的为了避免混合痔术后水肿和残留赘皮。
方法将15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混合痔术中采用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
结果两组比较,术后疼痛,排尿困难,肛缘水肿,平均愈合时间等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治疗组既能完整切除外痔,使肛缘平整,无狭窄,又能减轻术后疼痛。
【关键词】线形切口亚甲蓝混合痔临床应用
我科采用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在混合痔术中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混合痔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历均符合《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肛肠外科组2000年4月制定的《痔诊治暂行标准》。
治疗组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18~75岁,病程0.5~40年,其中环状混合痔20例。
对照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20~71岁,病程3个月至38年,其中环状混合痔1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备皮,术前生理盐水1000 mL 清洁灌肠。
1.2.2 体位与麻醉侧卧位或截石位,腰俞穴麻醉或肛周神经阻滞麻醉。
1.2.3 手术方法
1.2.3.1 治疗组肛管及直肠下段碘伏消毒,指诊,肛镜再次检查,行四指轻柔扩肛;设计切口方向,首先选择严重的痔体,外痔切口尽量选与内痔对应处,用止血钳钳夹在混合痔齿线处,轻轻向外牵拉,以充分暴露内痔,再用一把止血钳钳夹肛缘外痔中心,并向对侧牵拉,以明确外痔的大小,还用一把中弯止血钳沿外痔高突处向肛内纵形钳夹,钳夹后取开该中弯止血钳,用直剪沿中弯止血钳钳夹的痕迹切除外痔,切口上端至齿线下0.2 cm。
将外痔切口下曲张的静脉丛潜行破坏,血栓剥离干净,使其皮下平整;切口旁有突出的赘皮部分用小弯止血钳横行或斜形钳夹后沿钳夹痕迹切除,修整肛管及肛缘皮肤,使其无皮肤缺损及皮瓣无重叠,对合不整齐,可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1~2针,平整成线形。
皮桥间保留0.3~0.8 cm宽度。
再对内痔部分行
注射,结扎或套扎。
也可先行内痔注射,结扎或套扎后再切除外痔。
手术结束前碘伏再次消毒,用亚甲兰1 mL加2%利多卡因5 mL沿切口边缘及基底部作点状及皮内注射,每处切口0.5~1 mL,术毕置入太宁栓2枚,凡士林油纱肛管内引流,塔形纱布压迫,
“丁”字带加压固定。
1.2.3.2 对照组消毒肛管直肠后,指诊,扩肛,止血钳钳夹母痔区内痔,向外牵拉,观察痔的数目、大小、范围,止血钳提起外痔在其基底部皮肤上作“V”字形切口,沿肛门括约肌浅面钝性剥离外痔至齿线上0.5 cm,止血钳纵形钳夹外痔残端及内痔基底部,进行“8”字缝扎或结扎,给予1∶1消痔灵注射,同法处理其他混合痔,一般不超过3处,使外痔创面平整敞开,不缝合。
术毕置入太宁栓2枚,湿润烧伤膏纱条肛管内引流,塔形纱布压迫,“丁”字带加压固定。
1.2.4 术后处理两组术后处理相同,“丁”字带加压12~24 h,控制大便24~48 h,常规应用抗生素3 d,每日便后坐浴,肛内置入太宁栓1枚和湿润烧伤膏纱条,后期适当提肛锻炼。
2 结果
依据《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近期两组病员均治愈,随访3个月至3年,治疗组各项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注:组间比较P<0.05
3 讨论
混合痔外采用肛缘线形切口结合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应用于混合痔术中,因肛管齿线损伤少,一般可作4~6个切口,且减少了肛门疼痛、水肿和赘皮,保持了肛缘平整,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
术中应注意:
(1)术中用血管钳钳夹,牵拉外痔时,应尽可能轻柔,钳尖一般不超过齿线,切除时尽量保持肛管周长原有总面积,使其平整,以免影响精细感觉的辨别能力。
混合痔外剥内扎,则在齿线下0.5 cm内收切口,肛缘赘皮外痔较多,呈环状时,应将切口两侧皮缘略向外翻。
彻底潜行剥离皮桥下结缔组织和静脉团块。
切口张力较大时,可缝合1~2针;也可将皮桥横断,切除过多赘皮,对合整齐,成线形。
(2)压迫固定的塔形纱布不可松解过早,以免肛门局部切口渗液和线形切口移位,利于皮桥与基底部粘合。
(3)手术将结束时,适当运用长效止痛剂,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4)术中应采用综合术式。
如果肛管皮肤下移明显,宜先采用1∶1消痔灵内痔注射和内痔中上部“8”字形缝扎,肛管皮肤和肛垫复位后,再行外痔切除;如果环状混合痔可行内痔母痔区结扎,子痔区
1∶1消痔灵注射;内痔注射时宜先注射小的内痔,再注射大的内痔;如果内痔部分较大,结扎后可在相应肛缘作放射状切口,以利于减轻术后水肿;如术毕时不能纳入2指或结扎4个痔及其以上时,宜结合侧方或后方括约肌松解术,以扩大肛管,减少肛管张力,防止狭窄。
4~6个点结扎时,宜采用齿形交错结扎。
以防黏膜桥张力过高和术后狭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