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_为幸福人生奠基

合集下载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父母孩子2023.11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文|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左瑞勇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实验第四幼儿园朱慧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孩子拥有幸福,体会到温暖与爱意,从小在心中播下美好的种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愉悦。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父母正坠入教育焦虑的洪流之中。

久而久之,孩子的幸福感在缺失,父母的幸福感在下降。

马卡连柯说:“我们要把所教育的人变成幸福的人。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开端,孩子的幸福是其永恒的主题。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建构和谐的家庭关系,为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其追求的是让孩子能够开启和拥有幸福的人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则直接提出要让儿童“全面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总体目标。

这些重要法规、文件都强调了家庭教育的生活化本质及对孩子幸福童年的关照。

所以,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是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塑造幸福人生的主要路径。

然而,并不是什么教育都可以培养出幸福的人,幸福人生需要幸福教育来塑造。

幸福教育是“一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纯洁明朗的心灵,还能营造幸福的教育生活和教育情景,使孩子有幸福可发现、有幸福可体会、有幸福可创造、有幸福可享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充分肯定了家庭教育在人生中的奠基作用。

因此,父母的幸福教育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石。

著名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曾提出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

积极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感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感受幸福

积极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感受幸福西新区第十中学:宫艳芳“积极心理学”应当是一门可以帮助人们活得更快乐、更充实的学问。

也不知使用“幸福心理学”这个名词是否恰当,不过幸福似乎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获得的。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

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还是不开心呢?”这是令许多美国人深感困惑的问题。

据统计,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

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后尘。

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

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却提高了3倍。

本-沙哈尔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在一周两次的“幸福课”上,本-沙哈尔没有大讲特讲怎么成功,而是深入浅出地教他的学生,如何更快乐、更充实、更幸福!本-沙哈尔成了“哈佛红人”。

校刊和《波士顿环球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积极心理学课在哈佛火爆的情景。

为了更好地记住“幸福课”的要点,本-沙哈尔还为学生简化出10条小贴士:1.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选择对你有意义并且能让你快乐的课,不要只是为了轻松地拿一个A而选课,或选你朋友上的课,或是别人认为你应该上的课。

2.多和朋友们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学会失败。

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

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接受自己全然为人。

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

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

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简化生活。

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

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人类的优点、品质和幸福感,着眼于个体强大的一面,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加积极、幸福的生活。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那么,究竟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感概念众所周知,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整体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幸福感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主观体验,不仅包括快乐和满足,还涉及到对生活的意义、目标的追求以及个体内在的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干预方式积极心理学通过各种幸福感干预方式,帮助个体培养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提升幸福感。

其中,常见的幸福感干预方式包括:1.感恩练习通过每天记录几件自己感恩的事情,培养感恩之心,从而让个体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升幸福感。

2.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指人们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全神贯注、忘乎所以的状态。

通过追求心流体验,个体可以找到内在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增强幸福感。

3.积极情绪的培养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训练方式,帮助个体培养乐观、积极的情绪态度,减少消极情绪的困扰,从而有效提升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干预方式,个体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有效提升幸福感。

在快节奏、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中,积极心理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健康、科学的提升幸福感的途径。

所以,无论是从个体角度还是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尝试应用。

只有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心理干预,才能真正带给人们更多幸福感的可能。

使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感

使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感

使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感引言: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幸福和积极心理状态的科学。

当代社会中,人们对幸福感的关注越来越高。

因此,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本文将详细探讨使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感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正确认识幸福感1.1 定义幸福感:幸福感是指人们对自身所拥有的积极情感、满足感和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评价。

1.2 理解幸福感的重要性:幸福感不仅对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而且能够提高人际关系和工作成效。

第二步:掌握幸福感的重要因素2.1 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快乐、满足、喜悦等情绪。

2.2 自我价值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目标。

2.3 自主与个人掌控感:拥有自主性和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可以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

2.4 利他主义:为他人做好事、关心他人和帮助他人可以提高幸福感。

2.5 社交关系和人际互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幸福感。

第三步:使用积极心理学提升幸福感的方法3.1 感恩:意识到自己身边的幸福和拥有的好处,学会感恩所拥有的一切。

3.2 积极思维:将关注点放在积极的方面,遇到负面情绪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思维。

3.3 培养乐观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3.4 培养兴趣爱好: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提高自己的自我满意度和幸福感。

3.5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和亲密关系,能够给予人们支持和安慰,提高幸福感。

3.6 培养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提高幸福感。

第四步:培养积极心理学的习惯4.1 培养感恩心态的习惯:每天记录三个自己感恩的事情,并写下原因和感受。

4.2 培养乐观的习惯:在每天早晨醒来时,告诉自己今天会是美好的一天。

4.3 培养积极思维的习惯:每当感到焦虑或消极时,停下来思考积极的方面,并将其写下来。

积极心理学:让人生更美好

积极心理学:让人生更美好

积极心理学:让人生更美好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通俗地讲,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它是由故事的主人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并倡导的。

赛利格曼和大家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在他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与五岁的女儿在园子里播种。

他的女儿叫尼奇。

赛利格曼虽然写了大量有关儿童的著作,但实际生活中对于孩子并不算太亲密,他平时很忙,有许多任务要完成,其实种地也只想快一点干完了。

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赛利格曼叫她别乱来。

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当然”,他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我从三岁到五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

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赛利格曼产生了一种闪电般的震动,仿佛出现了神灵的启示。

他太了解尼奇的成长,太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职业。

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

培养尼奇意味着看到她心灵深处的潜能,发扬尼奇的优秀品质,培养她的力量。

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即他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将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促进他们幸福生活的动力。

这一天也改变了赛利格曼的生活。

他过去的五十年都在阴暗的气氛中生活,心灵中有许多不高兴的情绪,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的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

继而,赛利格曼将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定位为积极心理学。

1任何新的事物出现都不是偶然,一定会有其原因,积极心理学也不例外。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心理学的三大使命。

心理学自1879年脱离哲学的襁褓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后,就立下了自己的三大使命:治疗心理疾病、让所有人的生活更有意义、鉴别和培养天才。

二战之前,心理学工作者们很好的完成了这三大使命。

二战结束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由于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摧残,心理学开始慢慢的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第一个使命上:治疗心理疾病,而逐渐忘记了后面的两大使命。

积极心理学_为幸福人生奠基

积极心理学_为幸福人生奠基

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 ——人的 可 控 制 行 为 变 量 上 ,
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 研究者总结, 在个人的基本
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 使每个人都有可以拥有一个幸
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 布里
福的人生。
克曼和坎贝尔解释: 对幸福的追求是 “幸福的水车”, 人们
〔1〕 Kennon M.Sheldon, 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福流”, 是一种最接近 “幸福” 的状态, 是在生活中的最优
Necessary 〔J〕 .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 (3)
经验。 心理学研究证明, 流畅的 “幸福流” 体验, 不仅是
(二) 生活景况
Taylor等人的研究认为对未来不现实 的 乐 观 信 念 能 使 个 体 免
积 极 心 理 学 研 究 认 为 大 约 有8%的 幸 福 程 度 是 由 环 境 因
于疾病。 〔8〕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 保持乐观的病人比面对现
素决定的, 如收入、 婚姻状况、 健康状况、 教育程度、 智
拥有积极的态度、 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已、 积极面对过
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而阻碍需要的满足, 则会引起
去的生活; ②机能自主: 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 能抵制
消极的心理结果。 〔5〕 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 , 心理学家
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 由自我内部
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 义 、 升 华 、 压 抑 、 幽 默 、 预 期 等 积 极
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当然, 严重的长期的
业, 寻找使生活更有意义的途径。 〔10〕

积极心理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

然而,幸福感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巨大差异。

有些人天生拥有乐观的性格,能够从困境中积极面对,享受生活的美好。

而另一些人则常常被消极情绪所笼罩,感到无法摆脱困境,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过上更加满意和充实的生活。

首先,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积极思维的重要性。

积极思维是指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我们面临工作压力时,我们可以通过积极思维来看待它,将其视为机会而不是负担,这样就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此外,积极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积极乐观的人更容易吸引他人的喜欢和信任。

其次,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个体的优势和特长。

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长,而这些优势和特长正是我们取得成功和幸福的关键。

通过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例如,如果一个人擅长绘画,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一特长,他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从而实现自己在艺术领域的成功和幸福。

此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积极情绪是指愉悦、喜悦和满足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它能够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通过寻找和培养积极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例如,积极情绪可以来自于与亲友的交流和互动,从中获取支持和安慰;也可以来自于参与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感受运动的快乐和身体的放松。

无论是哪种方式,积极情绪都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此外,积极心理学还强调心流的体验。

心流是指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个体完全投入并享受当前的活动。

心流的体验可以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一种愉悦和充实的状态,忘记一切烦恼和困扰。

通过寻找和培养心流的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例如,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某项工作或者兴趣爱好中时,我们会忘记时间的流逝,感受到自己与活动的和谐共振,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幸福感。

幸福人生启航

幸福人生启航

幸福人生启航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它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然而,实现幸福却不仅仅依赖于命运的眷顾,更需要我们主动掌握。

在我们踏上人生航程的起点时,让我们一同探索那些能让我们的幸福之船扬帆起航的元素。

1. 健康的基石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只有身体健康,我们才能享受人生的美好。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身体的健康。

定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都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必经之路。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充满活力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家庭中,有更多的机会与亲朋好友分享快乐。

2. 追求内在满足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追求内在满足意味着我们要积极寻找那些可以滋养我们心灵的事物。

阅读好书、听音乐、学习新技能、旅行探索等等,都是给心灵注入能量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人际关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快乐,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通过这样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内在满足感,让幸福在心中生长。

3. 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实现自我价值是人生航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只有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能,我们才会感到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

追求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就,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志愿者工作,提升自己在家庭和社区中的影响力,都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会愈发了解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地迎接人生的挑战。

4. 建立积极的心态幸福的人生需要建立积极的心态。

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

积极的心态让我们更加坚韧,更有动力去追求幸福。

通过学习心理学知识,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应对压力和困境。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感恩和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保持一颗宽容的心,让幸福在自己内心中沉淀和升华。

5. 寻找人生的意义幸福人生需要有一个有意义的追求。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意义是不同的。

有人认为家庭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认为事业成功才能带来幸福。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润泽幸福人生-从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谈起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润泽幸福人生-从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版)谈起

声音视点 . 藏















… …







孟万金 :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润泽幸福人生一—从落实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
导纲要》( 2 0 1 2 修订版 ) 谈起
教育部近期颁 布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 2 0 1 2 修 订版 )( 以下简称 “ 新《 纲 要》 ”) , 提 出了 一系列新思想 、 新举措 , 是 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的行 动纲领 、 新 的里程碑。




… … ~ — … … … ~ 一 一 … … …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Hale Waihona Puke : 中尚未得到很好 的处理 , 主要表现为 : 第一 , 部 分学校 新建校舍未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 学 校建设要求 。 第二 , 教育均衡 尚未收到预期效果 。 布局调整前后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分

布和原来 相比, 4 1 . 9 %的被调查者表示 ‘ ‘ 比原来更加集 中” , 2 9 . 1 %的被调查者表示 “ 和原来

第 四 , 因 布 局 调 整 出 现 的 “ 巨 型 学 校 ” 极 易 出 现 安 全 事 故 和 群 体 事 件 , 而 且 学 生 没 有 足 够 的
( 、 《 ” 中国教育液》 。 ’ ” 2 0 1 3 年7 , 。 9 1 6 日)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小学时期是个体一生成长的重要奠基期, 这个时期形成的优良品质如自信、乐观、执着、宽容等等将为学生一生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的心理品质我们知道,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有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还有些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甚至有些人觉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都是有“心理问题”的。

总的来看,我们发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关注心理问题、心理异常的辅导和矫正, 把主要精力放在已产生的问题上, 重在治疗而不是预防,这种方法忽略了个体自身的潜力和积极因子。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倡导了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积极心理教育也慢慢发展起来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在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吸取古今中外思想精华,切中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病理式要害,面向全体,以积极预防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师生和全民积极向上心态、奠基幸福有成人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人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保持生命生活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春天活力的心灵。

简言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一切从“积极”出发,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各种现象,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状况孟万金教授带领的积极心理品质研究团队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研究方面获得了重大进展。

他们利用自己开发研制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发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一般、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不太均衡。

男生在创造力、思维与洞察力、持重、真诚以及幽默风趣上好于女生, 女生在爱、宽容、友善、领导力和合作力方面好于男生。

让积极心理学撑起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

让积极心理学撑起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

让积极心理学撑起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让积极心理学撑起一片守望幸福的蓝天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它要求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它以幸福感为中心,关注人性中的积极层面,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社会环境等,力图全方位地看待事物,而不仅仅是某一缺陷与疾病。

它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班级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生活、学习乐园,它是师生的生活协同体、学习共同体,更是师生的精神家园。

小学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也是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和风貌的体现,它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和童话的作用,是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生成的不竭源泉。

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班主任教师既要重视抓好各种专门的德育课程教育活动,也要注重优化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正面影响。

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于班级管理,重心放在学生的积极品质和挖掘学生的潜力上,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积极的情感。

班主任从面向有问题学生转向全体学生,教育视角从关注学生问题转移到关注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教育重心转到加强学生自身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

一、班级精神成为孩子们向上的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教育过程中要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它集中通过班风表现出来。

一个班级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每一个成员共同参与和创造的,但它一旦形成又对每个成员发生作用,使他们达到价值和行为的一致。

如果学生长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而且也能陶冶一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蓬勃向上的精神。

班集体良好的精神环境得益于班主任的悉心指导,也离不开班主任的学识修养和人格魄力。

“教育劳动,尤其是道德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劳动者本身就是劳动的工具,教师本身就是教育的手段。

探索阳光育人 培育阳光少年

探索阳光育人 培育阳光少年

探索阳光育人培育阳光少年作者:李海霞赵国臣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第02期板桥小学地处顺义工业新区,是一所拥有65年文化积淀的农村小学。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引入积极心理学,确立了“阳光育人”的办学理念,帮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阳光育人”是“以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为核心标志的用赋能的爱、有趣的教、快乐的学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

在落实“阳光育人”思想的过程中,学校进行了三方面的实践探索。

开发“阳光课程”,让学校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让学生投入到社团活动中。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效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躁情绪,同时促使我们丰富、拓展校本课程。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开设象棋课程,中年级开设凤秧歌课程,低年级开设硬笔书法课程。

同时成立了多个学科兴趣小组,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在每周四下午课后活动时间开展,让学生在兴趣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体验到“此时此刻”的积极情绪。

为有效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学校精心设计了多项活动,比如“校园吉尼斯人物”评选活动,为在各个领域中表现突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开学典礼,目睹特警学院官兵整齐的队列表演以及升国旗的场景,学生激情澎湃……一次次展示的舞台,一次次彰显才能的机会,使校园充满生机,学生们有了向往,有了精彩。

构建“阳光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成功的舞台“阳光课堂”构建之初,学校提出了三个转变:一是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积极语言融洽师生关系;二是把民主带进课堂,激活和谐高效的课堂;三是把智慧带进课堂,让学生敢于质疑、学会思考,积聚学习正能量。

让每一堂课都呈现出积极、快乐的元素,让积极语言真正进入课堂。

因此,学校与专家合作,开展了“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研究”活动。

对全体教师进行积极语言应用培训,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对教师积极语言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帮助教师寻找“阳光课堂”实验的有效方法,在总结和反思中凝练出“四环八步五要点”的教学模式。

浅谈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

浅谈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

浅谈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人力资源浅谈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韩希沈阳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摘要: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存幸福感的定义及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

现代人应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调整心理健康,获得生存意义,提升生活幸福感,可以借助积极心理学理论框架逐渐实现。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有积极心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目标选择能力观:预定的目标水平影响幸福感水平;积极心理学的社会比较能力观:攀比使人远离幸福;积极心理学的适应能力观:适应会推动人们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一、快乐地生活,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对积极情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幸福感研究上,认为幸福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

是个体主观感受显现、心理机能展现、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

它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第一,主观幸福感。

①幸福与快乐;②兴趣:使人主动探索世界,追求新经验;③满意感:使人享受过去与现在。

第二,心理幸福感。

①自我接纳:对自己拥有积极的态度、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已、积极面对过去的生活;②机能自主: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能抵制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由自我内部调节行为、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③生活目标:感觉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有意义、持有给予生活以目的的信念、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④个人成长:敢于尝试新鲜经验、有实现自己潜力的感觉、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⑤积极关系:与他人建立温暖、满意、信任的友谊。

关心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关系亲密、有较强同情心,懂得人际关系的给予和获得;⑥环境控制:感到自己有能力应付复杂的环境、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

第三,社会幸福感。

①社会整合: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共同利益,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②社会贡献: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

能给社会创造价值;③社会和谐: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测的:④社会认同: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相信他人是善良的;⑤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

读书笔记 - 《心流》书评

读书笔记 - 《心流》书评

《心流》书评寻找幸福的源泉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刻:专注地进行一项活动或技能之中,比如打球、弹琴、舞蹈等等,或是沉迷于解决一个问题;你全神贯注,充满干劲,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待到完成之时,你才从中抽离出来,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不觉时间的流逝。

如果你曾经历过这种时刻,那么你便进入了一种“心流”的状态。

今天想为大家介绍的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著作《心流》。

对大众读者来说,这部书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动指南。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也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

《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遗憾的是,今年他告别了这个世界。

但他的“心流”理论却广为流传,给予人们找寻幸福的启示。

1 抵抗失序在契克森米哈赖看来,幸福取决于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阐释。

契克森米哈赖借鉴了热力学中“熵”的概念,提出了“精神熵”。

宇宙是混沌的,这种混沌是一种失序,是“精神熵”。

掌控意识是人类抵抗混沌的方法。

自古以来,人类创造的文化、神话、宗教、民族、习俗等,无一不是为了抵御混沌的威胁。

在生活中,资讯过载或资讯与既定意识发生冲突时,我们会感到失序,即被精神熵裹挟。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充满了精神熵,那么他就很难感到幸福。

每个人应对精神熵的方式各有不同。

有的人选择沉溺于外在构建的社会竞争中,有的人干脆躺平,投降认输,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应该做情绪的主人,不以社会赏罚为念,找到自己的快乐和目标,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创造心流。

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是一种对抗失序的“精神负熵”,是最优体验。

无论贫穷贵贱,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独属于自己的心流,获得幸福快乐的源泉。

一个人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意识,才能体验心流,找到幸福。

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意识的内涵以及控制意识的方法。

然而,意识处理资讯的能力是有限的,同时意识使用率决定生活的品质,因此必须学会有效地控制意识。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视角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模型视角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当代大学生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研究程倩摘要:新时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教育,可以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 模型这一崭新的幸福感理论的框架,从积极的情绪、投入、关系、意义和成就五个维度来探究。

新时代大学生幸福感教育应该将PERMA 幸福理论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以有效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大学生;幸福感;积极心理学;教育;资源整合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637(2019)04-0041-02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对于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

幸福是什么?如何寻找幸福?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获得幸福”,以关注幸福、提升幸福为目标,倡导“幸福革命”,旨在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通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石[1]14。

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衣食无忧、生活顺遂,但是却没有人们预想的那么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幸福感教育,不仅仅是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一、积极心理学和幸福的关系脉络积极心理学始于1998年,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来看,幸福是人的自觉行为与目的行为的联结,表现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关乎人生的意义以及现实生活、理想、需要的情感体验。

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基于个体而又依存于社会;幸福是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得到统一满足时的心理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的状态;幸福是快乐与意义、创造和享受、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物质生活幸福和精神生活幸福的统一[2]。

幸福既是人类积极体验的核心,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追求。

积极心理学着眼于理解和解释幸福和主观幸福感,致力于研究人的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引导和挖掘人的积极层面,以期帮助人类最大程度上获得幸福。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它如何改善生活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它如何改善生活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它如何改善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候会感到沮丧、焦虑或者失落。

然而,你可曾想过,有一种心理学的分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情绪,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积极心理学。

那么,究竟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简单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有意义和充实的学科。

它不是仅仅关注心理问题和疾病的治疗,而是将重点放在发掘和培养人们的积极品质和潜力上。

积极心理学强调,每个人都拥有内在的力量和资源,能够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实现成长和发展。

它关注的是人们的积极情绪,如喜悦、满足、爱和感恩;积极的个人特质,如乐观、坚韧、智慧和善良;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如和谐的家庭、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善的社区。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绪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感受,它们还具有重要的功能。

例如,喜悦可以增强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活性,让我们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满足感可以提高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我们更有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爱和感恩则能够加强人际关系,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归属感。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质。

乐观的人倾向于看到事情的好的一面,相信未来会更好。

他们在面对挫折时,更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

研究表明,乐观的人往往比悲观的人更健康、更长寿,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坚韧也是一种令人钦佩的品质。

具有坚韧精神的人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直到克服困难。

他们能够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除了个人的积极特质,积极的社会组织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个和谐的家庭能够给予我们关爱和支持,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激发我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友善的社区则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

那么,积极心理学是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的呢?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思维方式。

齐心共创幸福校园——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心育课程建设实践

齐心共创幸福校园——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心育课程建设实践

责任编辑包俊莉E-mail:jsjyxljk@齐心共创幸福校园———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心育课程建设实践/吴伟红【编者按】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是所百年老校,秉承“爱德求真”百年校训,坚持“儿童立场”,围绕“让每个孩子自信地学,每个教师幸福地教,每个家庭快乐地伴”心育目标,建构立体式心育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智力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幸福校园,力求实现“有心无痕,处处心育”心育效果,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

【摘要】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坚持“儿童立场”,围绕“让每个孩子自信地学,每个教师幸福地教,每个家庭快乐地伴”心育目标,建构立体式心育课程体系,努力建设“智力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幸福校园。

【关键词】积极心理;课程建设;心育【中图分类号】G4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6-0021-03【作者简介】吴伟红,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00)副校长,高级教师。

一、让每个孩子自信地学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尝试探索开发出一套培养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儿童积极学习的生态支持系统,力争让每一个儿童积极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社会情感交往技能、优化人格品性,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为幸福人生奠基。

(一)守护心灵的辅导中心1.学生心理辅导中心。

学校现有约300平方米的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内设如下功能室:大型团体辅导室、个体咨询室、情感调节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档案室、青春期自助阅读区、绘本故事启蒙区、心情涂鸦区。

运用这些功能空间,构建舒适、有亲和力的积极人际关系和温暖、安全、轻松的环境,关注全体学生,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挖掘学生的潜力,探索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需求,让学生获得心理成长。

学校不断拓展心理辅导室功能区域和相关配置,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

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

积极心理学:为幸福人生奠基
陈浩彬;苗元江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上半月)》
【年(卷),期】2008(000)011
【摘要】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如何获得幸福",以关注幸福、提升幸福为目标,倡导了一场"幸福革命",其最终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通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石.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陈浩彬;苗元江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31;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
【相关文献】
1.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 [J], 胡晓芳
2.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幸福人生中的作用 [J], 任树林
3."剧"焦心灵舞台奠基幸福人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剧自主创作 [J], 胡丹妮
4.阳光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J],
5.“好习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J], 田春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2): 81~87
与缺乏自信等难关。 对目标的追求要求人们利用诸如创造
为目标, 倡导了一场 “幸福革命”, 为打开幸福之门、 走向
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

幸福彼岸、 造就幸福人生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的统一, 使心理学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人类良好的发展,

指导人们转入追求幸福生活的轨道。


一、 积极心理学: 转入寻找幸福之路


二、 积极心理学: 探求幸福之源
和获得幸福。 与以往心理学不同, 其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
福 公 式 : H (幸 福 ) =S (遗 传 ) +C (景 况 ) +V (个 体 可 控
心理活动, 强调应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
行为), 从遗传因素、 生活景况、 可控行为三个方面帮助人
何追求幸福生活。
们更为深入地探索幸福的源泉。


(SDT) , 〔4〕 他 们 探 讨 了 人 类 三 种 相 关 的 需 要 : 能 力 的 需 要
个层面的涵义: 第一, 主观幸福感。 ①幸福与快乐; ②兴

( competence) , 归 属 的 需 要 ( belongingness) 和 自 主 的 需 要
趣: 使人主动探索世界, 追求新经验; ③满意感: 使人享
消极的心理结果。 〔5〕 在对积极防御的研究方面 , 心理学家
要求自己以某种方式思考或行动的社会压力、 由自我内部
Vailliant总结了利他主 义 、 升 华 、 压 抑 、 幽 默 、 预 期 等 积 极
调节行为、 用个人标准评价自己; ③生活目标: 感觉现在
的 防 御 机 制 对 成 功 以 及 幸 福 生 活 的 重 要 作 用 。 〔6〕 Medve-
15
理论纵横
○○
献: 相信自己是重要的社会成员, 能给社会创造价值; ③
这样的人生是充实的、 快乐的, 因而也是幸福的。 幸福也
社会和谐: 对社会充满兴趣并且认为社会是可以理解和预
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 实现自我价值。
测的; ④社会认同: 积极地看待和接受他人, 相信他人是
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 人有意义地生活, 实现人
况两个因素留给人们有所作为的空间很小, 因而获得幸福
是短暂的。 研究表明, 重大的个人财务状况的变动对幸福
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第三个因素— ——人的 可 控 制 行 为 变 量 上 ,
程度的影响持续不到三个月。 研究者总结, 在个人的基本
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 使每个人都有可以拥有一个幸
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金钱并不是人的幸福之源。 布里
验高潮后, 他们又回到了对照组同样的幸福水平。 但另一
拥有的潜能、 力量进行发掘; 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
方面, 在灾难中受到创伤的人仍然有能力恢复到最初的幸
健康的科学, 也是关于工作、 教育、 爱、 成长和娱乐的科
福基准点, 如在地震灾难过后, 孩子们满脸笑容地重返校
14
理论纵横
园的情景印证了这种回复基准点的惊人力量。 研究者还发
积极心理学认为, 过去的几十年中心理学总是与困扰
(一) 遗传因素
着人们的心理问题与疾病联系在一起, 焦虑症、 抑郁症、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 大约50%的幸福程度是由遗传决
神经症、 强迫症、 偏执狂、 妄想症等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
定的。 有的人生来就比较乐观, 有的人生来比较悲观。 积
呈现出病理心理学的取向。 临床精神病医生的主要职责便
(二) 投入地生活, 发挥积极的人格特性
的渴求, 使人们从绝望症结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积极心
Csikszentmihalyi 其 《 快 乐 , 从 心 开 始 》 一 书 中 阐 述 了
理学的理念、 行动正在让科学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催生教
“幸福流” 理论, 把 “幸福” 定义为美好的感受, 或所谓
准 点 。 有 研 究 者 追 踪 研 究 了22位 彩 票 大 奖 的 获 奖 者 , 将 他
伤害进行研究, 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 治疗不
们 的 幸 福 水 平 与22位 匹 配 者 对 照 , 结 果 是 在 短 暂 的 幸 福 体
仅仅针对损伤、 缺陷进行修复和弥补, 也应对人类自身所
对健康与幸福的研究也发现, 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自我
福, 需要从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更加投入到自己的事
感觉决定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当然, 严重的长期的
业, 寻找使生活更有意义的途径。 〔10〕

○○
健康问题会降低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一) 快乐地生活, 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 可控行为
和过去的生活有意义、 持有给予生活以目的的信念、 有生
dova L研究还发现, 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
活的目标和方向; ④个人成长: 敢于尝试新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 。 〔7〕 在
现自己潜力的感觉、 不断看到自己和自己行为的进步; ⑤
积极的个性 特 征 中 , 研 究 者 关 注 最 多 的 是 乐 观 (optimistic)。
情感成分和动机成分, 其中情感成分是乐观人格特质形成
现创伤病人在8个星期内就在快乐情感上有很大的反弹, 一
的最基本动力。 积极心理学还对乐观人格特质作了进一步
年以后他们的幸福程度就与常人无异。
的区分, 把它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
(二) 生活景况
Taylor等人的研究认为对未来不现实 的 乐 观 信 念 能 使 个 体 免
积 极 心 理 学 研 究 认 为 大 约 有8%的 幸 福 程 度 是 由 环 境 因
于疾病。 〔8〕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 保持乐观的病人比面对现
素决定的, 如收入、 婚姻状况、 健康状况、 教育程度、 智
实的病人的症状出现晚, 活得也久。 他们分析, 乐观的积
力、 宗教信仰等。 研究还发现, 财富对人的幸福程度影响
车位) 和大乐观 (我们的国家正在取得伟大的成就), 分别 对当前的实际行为和将来的长远行为起着调节作用。 但不 管是大乐观还是小乐观, 它们都包含三个因素: 认知成分、
复杂的环境、 选择和创造适合个人的环境。 第三, 社会幸 福感。 ①社会整合: 相信自己属于某一团体并和其他成员 一起分享共同利益, 将团体看做是幸福的来源; ②社会贡
善 良的 ;⑤社会实现:对社会发展和社会潜力具有信心 。 积 〔11〕
生价值, 体验幸福感受。
极心理学认为, 个体的快乐生活就是这种主观与客观、 享
积极心理学高举着 “快乐” 与 “幸福” 的旗帜, 把人
受与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的实现。 〔12〕
类从工业化下的人性泯灭的废墟中唤醒, 激起人们对幸福
这 一 相 关 性 就 不 明 显 了 。 如 美 国 在 过 去 的20年 中 , 人 们 的
触, 原则上不会产生对于环境或事件不现实的评价, 能够
实 际 收 入 增 加 了16%, 但 是 说 自 己 “非 常 幸 福 ” 的 人 却 从
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欺人。 积极心理学家认为, 遗传和景
36%下降到29%。 就个体而言, 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幸福也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


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
伦理学家石里克指出, 人 “任何时候都要为幸福做好
一个心理学思潮。 〔1〕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帮助人类发挥潜能
准 备 ”。 但 是 , 是 什 么 让 人 幸 福 呢 ? Seligman编 制 了 一 个 幸
(autonomy)。 他们认为, 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 个人的幸
受过去与现在。 第二, 心理幸福感。 ①自我接纳: 对自己
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 这些需要的满足能带给人们
拥有积极的态度、 承认和接受多样化的自已、 积极面对过
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而阻碍需要的满足, 则会引起
去的生活; ②机能自主: 具有自我决定和独立性、 能抵制
理论纵横
○○
积极心理学: 为幸福人生奠基
陈浩彬 苗元江
〔摘要〕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 “如何获得幸福”, 以关注幸福、 提升幸福为目标, 倡导了一场 “幸福革命”, 其最终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通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基 石。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幸福感 幸福人生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人类一切活动的目
学。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 均衡的、 关于
的不仅仅在于生存, 其最终目的是享有幸福的生活。 两千
幸福的心理学体系。
多年前的古希腊时代, 快乐主义的开山鼻祖伊壁鸠鲁就曾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理念: 人们所追求的
明确指出: “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幸福是我们天生
不仅是终结痛苦, 更期望充实和幸福的生活。 心理学的任
福的人生。
克曼和坎贝尔解释: 对幸福的追求是 “幸福的水车”, 人们
的幸福体验能随着他们的成就和财产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
三、 积极心理学: 奠定幸福人生之基
随之人们很快就会适应这个新水平, 而这个新水平不再给
他 们 带 来 幸 福 , 即 所 谓 的 “有 钱 也 不 幸 福 ”。 〔3〕 其 它 因 素
极心理学提出了幸福的 “基准点” 理论, 认为每个人都有
是让病人从消极与困扰的状态恢复到正常和自然的状态,
一个幸福的基准点, 人生中的大喜大悲可能短暂地改变人
或者正如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所说的 “从-5状态回复到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