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0ed6f38571fe910ef12df8c3.png)
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摘要:音乐作为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一门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的艺术,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情感教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情感教育”。
通过音乐学习,不但可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而且可以丰富人的情感。
健康的情感,是实现师生感情沟通的重要手段。
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实施情感教育,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音乐意识,陶冶人的情操。
关键词:音乐情感表现力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就是一个个小精灵,他们组合成不同旋律的乐曲,将欢乐带给大家。
音乐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更是情感的教学。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
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
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
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中情感的体验使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一、歌唱教学中的情感体现我觉得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教学是主体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在歌曲演唱中,小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进入情感体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体味音乐文化的美感和真谛,使学生的心灵在优美崇高的音乐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
小学生他们的生长发育较快,学习活动领域逐渐扩展,自我意识增强,这些因素使他们的情感活动领域逐渐深化。
由于小学生对历史社会的知识面的狭窄,在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讲解歌曲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特点、风格流派以至于有关地区的风格民情,让学生有所了解,增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f62ece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d.png)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摘要】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声乐教学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使其能够用声音传达内心情感。
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音乐更具感染力、表现力和生命力。
情感表达与声乐技巧的结合可以使演唱更加完美,让学生在音乐中真正体会到情感的力量。
为了提高情感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训练方法来加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如情绪体验、角色扮演等。
情感表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还可以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如增强自信心、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等。
应用情感表达丰富声乐演唱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建议在声乐教学中更加重视情感表达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更全面的音乐人。
【关键词】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表达,音乐,目的,意义,技巧,训练方法,影响,声乐演唱,不可替代性,综合素质,建议1. 引言1.1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表达,是人类情感的一个载体和表现形式。
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等变化,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触动人心。
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可以让人在听觉上感受到种种情绪,引起共鸣和共情。
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欢乐、悲伤、悲怆等各种情感,使人在情感的海洋中徜徉,体验生活的多彩与深邃。
1.2 声乐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声乐教学的目的与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学习到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演唱技巧,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声乐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演唱时能够真实地传达情感,感染听众。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发展自己的音乐才华,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素养。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音乐的美妙之处,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声乐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快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情感、有气质的艺术人才。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cffa61b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3.png)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声乐教学一直是音乐教育中的重点之一,声乐教学不仅是对声音技巧的培养,更是对情感表达的训练。
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也是艺术表达的灵魂。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情感表达是艺术表达中最直接、最感染人心的元素之一。
声乐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完美的音乐技能,更要求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融合,唤起观众的共鸣。
声乐作为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其魅力往往在情感表达方面得以体现。
一个真正优秀的声乐演唱者,应该能够通过音乐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在他的声音中感受到情感、情感的变化以及情感对音乐艺术作品的塑造作用。
其次,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中的重要表现手段。
声乐演唱不同于器乐演奏,没法通过音的延续和变化来表达情感。
因此,声乐演唱必须通过声音的旋律和歌词的含义来表达情感。
一首好的歌曲,音乐旋律固然重要,但歌词也同样重要。
歌曲的歌词贯穿了情感表达的核心,只有将歌词中情感的细节表现得清晰明了才能引发听众的共鸣,使演唱者的表现更加具有说服力。
最后,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中情感艺术与技术融合的产物。
声乐教学需要的不仅仅是良好的嗓音技巧,还要求学生在技巧的基础上加强情感的表达,将技术和情感融为一体,才能称之为真正优秀的声乐演唱者。
现代合唱作品中,情感在表现手法和音乐技巧中都得到了挖掘和发展,表现出情感的包容性、细腻性和动感性。
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加强情感表达的训练,既能够帮助他们在艺术表达方面进一步提高,也能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一环,启迪学生内心的世界,更好的理解并表达情感。
总之,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艺术作品中情感表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音乐作品的质量和演唱者的水平。
因此,声乐教育需要从情感入手,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和表现音乐作品,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全面和深入的音乐和情感教育。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3f332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c.png)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摘要】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通过情感表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演绎歌曲,从而提高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歌曲情感,细致揣摩歌词含义,以及采用情感化的弹奏方式等方法来实现。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中的情感表达技巧,如情感转移、情感呼应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练习情感表达,如情感训练、情感间隔、情感转移等。
最终,情感表达对声乐学习的影响是显著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表现水平,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得到重视和验证,并且今后的声乐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表达、重要性、作用、培养、能力、技巧、影响、练习、方法、验证、重视。
1. 引言1.1 声乐教学的意义声乐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声音的表达来传达和分享情感、思想和情绪。
声乐教学帮助学生发展音乐表达能力和技巧,使他们能够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通过声音和歌曲传达给观众。
声乐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艺术修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声乐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声乐教学,学生可以不仅仅是学会唱歌,更重要的是学会用音乐来传递情感,让听众产生共鸣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声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情感表达在声乐中的重要性情感表达在声乐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声乐是一种通过声音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而情感表达正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
在声乐表演中,唱者需要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音色等方面的变化,将内心深藏的情感传达给观众。
只有真正体会并表达出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才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感受到歌曲的美妙。
情感表达在声乐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表演过程中,更体现在声乐教学中。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843587f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6.png)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第一篇: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请您谈谈“音乐情绪与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情感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自然流露的一种心理要素。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需意识到音乐情绪情感的重要性,体验音乐背后蕴含的情感,其中表现的情绪是我们音乐教师教学中的重点。
1、情为乐之魂我们知道,音乐是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内心体验发挥出来。
艺术创作是对生活的凝练,在作品为听者展现的情境里,听者应有感受情感的抒发、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想像,把自身对生活的感知和想象融入作品,以构成现有作品更真实丰满,栩栩如生的生活图画。
艺术以情感人,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针对心情、表现心情。
它是通过声音来表现的,我们似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听到欢快的乐曲是会有情不自禁的跳舞的冲动;当听到悲伤的乐曲时就会感到心情压抑,有时还会不自觉的掉眼泪。
在今年的中国达人秀中出现的乌达木,以一首《梦中的额吉》赢得全场的掌声。
当动人的音乐响起,乌达木发自肺腑的声音唱到“用圣洁的花露当茶让你先享,在您的眼中我找到的安详的眼神,您的儿子从梦中惊醒……”他的声音感觉飘到了天外,直指人心。
观众为之感动,为之掉泪。
广辽的呼伦贝尔草原,也只有广辽的草原有如此动人的声音,这个例子充分的体现了感情在歌曲中的重要性,我甚至可以说感情就是音乐的灵魂。
2、音乐想象中的重要性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创作的基石。
音乐的想象,在欣赏演唱各类不同作品时,学生调动生活的累积,充分的发挥想象的翅膀,其情其景就会逼真的历历在目,人物就会生动的活灵活现,感情就像火花一样迸发,把学生的想象力也燃烧起来了。
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b5f1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4.png)
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初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具体的运用方法以及实施情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情感是人的内在独特的心理现象,它是思维、愿望、情感、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一种综合体现。
而音乐则是表现情感的一种最为直接、生动的艺术形式。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帮助他们培养出良好的品格,如善良、正直、宽容、乐观等。
2.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歌唱、演奏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表演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等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出自己的情感、意志、品格等方面的素养,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1.音乐欣赏活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听音乐作品,然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且对自己的情感有更好的认识。
2.歌曲表演活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歌曲表演活动来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感的歌曲,让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
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歌词和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声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三、实施情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1.教师的角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
![情感在音乐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9b7c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c.png)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和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
所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着眼于对音乐情感因素体验,只有抓住这一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我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情感因素在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它们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
只抓住特点,才能启发学生去感受、体会音乐的美。
歌曲《新年好》情绪“欢快、热烈”.教唱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过新年时欢快、热闹的情景,如穿新衣服、逛花街、吃团年饭、观看春节晚会等,接着通过歌曲聆听,启发他们去感受、体会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在这个根底上,鼓励他们随着歌曲的内容来进展创编活动。
孩子们有的利用打击乐器敲锣打鼓来表现,有的把过年的景象通过一幅画展现, 有的通过歌声来演绎,用身体语言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作品的内在情感被开掘出来了,活动的气氛到达高潮. 歌曲《摇篮曲》是一首抒情曲.教唱时,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聆听,使他们在温馨、柔和的音响中去体会音乐的意境,感受躺在摇蓝里享受母亲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
听着听着,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节奏左右摆动。
这时,引导他们渐渐地睁开眼睛,手拉着手摇动、轻歌,进一步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
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表演,有的抚摸自己的手臂扮演妈妈,有的深情地闭上眼睛学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
他们的情感完全和作品本身的情感交融了。
二、情感表如今歌曲演唱中的重要性情感表现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情感表现的真实感是演唱者的艺术生命。
例如一首歌曲的成功演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演唱者对歌曲理解的正确、深透和否,情感表现是否恰当、完美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同一首歌曲,不同的演唱者有着不同的演唱效果,可以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情感表现的地方,可见情感表现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那么是最擅长表现感情的艺术。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16853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a.png)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声乐是一门需要情感表达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更多的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影响声乐表演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情感表达对声乐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的灵魂。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形式,声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更是需要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如果声乐演唱缺乏情感表达,那么就无法真正触动观众的心灵,也无法真正传达音乐的内涵。
情感表达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所在,没有情感表达的声乐演唱就如同没有灵魂的空壳一样。
第二,情感表达是传递表演者内心情感的桥梁。
声乐演唱需要通过声音来表达表演者的内心情感,而情感表达则是将这种内心情感通过声音传递给观众的桥梁。
只有通过情感表达,观众才能真正感受到表演者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境界。
情感表达是评判声乐表演效果的重要标准。
一位优秀的声乐演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技巧和出色的音色,更需要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评判声乐表演效果时,观众往往更加注重表演者是否能够真实地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因此情感表达也成为了评判声乐演唱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情感表达对声乐学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表达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在技巧上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却缺乏对曲目情感的真实把握,这就导致了他们的演唱常常显得平淡无力。
而通过情感表达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曲目中蕴含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将这种情感通过声音展现出来,使演唱更加动人、感染力更强。
情感表达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声乐演唱是一门需要高度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通过演唱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更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提高情感的丰富度和深度。
初中音乐教学情感因素的分析与培养措施
![初中音乐教学情感因素的分析与培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2d650d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d.png)
初中音乐教学情感因素的分析与培养措施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初中教育阶段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还对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因此,深入分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培养措施,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一)情感因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感因素是激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的关键。
当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感受到快乐、愉悦、感动等积极情感时,他们会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音乐的奥秘。
相反,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枯燥、乏味、压抑等消极情感,那么他们很可能会对音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情感因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表达,通过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传递着丰富的情感信息。
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例如,当学生在欣赏一首悲伤的乐曲时,如果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体会到作曲家的情感世界,那么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三)情感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个体对美的感受、评价和追求的倾向。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体验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美,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辨别美丑、善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四)情感因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
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音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让他们在欣赏和表演音乐的过程中释放内心的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同时,音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分析(一)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情感投入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着直接的影响。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4b78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a.png)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初中音乐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素养。
情感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使音乐教育更具有生活的温度和意义。
本文将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感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意义情感教学是指通过音乐给学生以情感的教育,使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激情、悲伤、喜悦等不同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是一种高度审美的艺术形式,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通过情感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内涵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专注度。
情感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和人文素养。
音乐是一种情感丰富的艺术形式,它不仅能够感染人的情感,还能够启迪人的心灵,使人更加善于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情感。
通过情感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情商和人文素养,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来开展情感教学,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能够全面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可以通过音乐情感表达来进行情感教学。
音乐情感表达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表演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丰富、鲜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和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1944b8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3.png)
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能够直接触动人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情感表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演奏的艺术水平。
本文通过探讨情感表达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方法与实践,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在音乐中表达情感。
一、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亦可从中感受到他人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情感表达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投入。
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当学生能够通过表演、演唱等方式将情感真实地展现出来时,他们会更加被音乐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次,情感表达能够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音乐作品往往有着复杂的结构与情感内涵,通过情感表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进一步提升对作品的欣赏水平。
最后,情感表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情感表达,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情感表达的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元素。
在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并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演和演唱的方式示范情感表达。
通过教师的表演,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情感的表达方式,帮助他们在学习时模仿和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三、情感表达的实践有了方法,如何将情感表达融入到音乐教学实践中也是关键。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通过故事、画面、情景的呈现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元素。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c750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2.png)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应用初中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情感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格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情感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关系这三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教学是指通过音乐教学的方式,在音乐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情感技能,使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愉悦感受并抒发内心情感。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身心发育阶段,情感是他们内心最活跃的一部分,因此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一种能够直接触动人心的艺术形式,不同的音乐作品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演奏乐器、唱歌等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情感体验。
二、实施情感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 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是实施情感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求,选择一些旋律优美、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好的情感体验。
2. 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通过歌唱、舞蹈、音乐创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情感分享。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情感分享,让学生互相倾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故事,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沟通。
4. 注重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在情感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与道德素养。
三、情感教学与学生个性的关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而个性在情感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abb27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d.png)
浅谈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的重要性1. 引言1.1 介绍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表达不仅仅是简单的情感表露,更是通过音乐来传递情感和情绪。
一个歌手若想要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他的情感,就必须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唱中去。
只有这样,才能使歌曲更加生动和感人。
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了解如何通过声音和表情来传递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训练方法、情感表达对声乐演绎的影响、如何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以及情感表达在声乐比赛中的意义。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我们将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情感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 正文2.1 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训练方法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和表达不同情感。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并能够更真实地表达出来。
2. 情感导向的练习:在声乐练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专注于歌曲的情感表达,如悲伤、喜悦、愤怒等,来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即席练习:通过即兴演唱或即兴表达情感的练习,帮助学生更自然地表达情感,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即时反应能力。
4. 视觉化练习:将歌曲故事化,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图像,来更加深入地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从而更加生动地表达出来。
5. 集体合作:通过合唱或合奏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增强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是一些声乐教学中情感表达的训练方法,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演唱时能够更加感染人心。
2.2 情感表达对声乐演绎的影响情感表达对声乐演绎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情感表达,歌手可以更好地传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意境,从而使听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内在含义。
情感表达能够让歌曲更加生动和感人,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简论情感在音乐教学及赏析中的重要性
![简论情感在音乐教学及赏析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ee2de6f8e9951e79b8927ae.png)
简论情感在音乐教学及赏析中的重要性作者:赵童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13期摘要:声乐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歌唱的发声原理和技巧进行教学,教师不妨做一些抒发情感内容方面的具体表现所需要的动作或状态的训练,使人处于情感抒发的动作过程之中,整个身心运动起来,这样就会发现原本"功利性"的呼吸大大减弱,呼吸器官也会逐渐放松并随情感的抒发而运转起来,丰富的内心情感变化还会引发不同的声音表达。
充分发挥审美意识调动歌者内心感受,深化内心情感这一"动力源",运用好内心情感与呼吸器官的关联作用,会给歌唱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感声乐教学音乐赏析序言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
而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
在各类艺术的实践活动中,感情的表现和提炼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写道:“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但是,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与人的感情之间的联系最为直接。
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最能够以情动人。
[1]音乐可以直接地来反映人的内心感情的起伏及复杂的情绪,而且不受人种、民族、国家、地域等限制。
因此,不论什么民族、国家、地城、阶层的人民,虽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音乐,直接感受这种真挚朴素的感情。
因此,“音乐是真正的世界语”,“音乐是感情的语言”,“音乐无国界”,这些近百年来,己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共识,即“ 乐与情通”。
一、音乐情感的重要性及意义音乐情感是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思想意识跟客观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时在态度上表现出的爱和恨,赞美和憎恶,喜和怒,哀和乐等的心理体验和表现。
音乐情感则是艺术家在体验生活、艺术构思与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更有感染力的情绪体验和表现,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这种情绪体验和表现。
浅议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
![浅议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2557dfee43323968001c9285.png)
浅议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因素身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驱力。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
可以说,情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因素的重要。
把情感因素运用到教学中,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必须紧紧地抓住音乐的特性,把“情”贯穿于始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形象、活泼的气氛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审美意识。
以“情”激增,促进参与。
情感是促使学生乐学的动力。
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
表现及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来完成的。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
因此,教师应注意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的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和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欲望。
那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挖掘和运用情感因素呢?凭我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
一、将情感因素运用到备课中,才能使音乐教师课堂教学时有备无患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歌曲、欣赏曲、还是器乐曲,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首歌曲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思想情感不是自然就明白的,它必须依赖于我们对它的领悟、体验。
这种思想感情,体现于歌词、乐曲,也体现于创作背景、艺术特色。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反复熟习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把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作品,也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备课。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音乐课教学中的“情”从何来?理所当然是从教学内容中来。
离开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情感感染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车之道。
这样,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學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些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论述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论述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6139dd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0.png)
论述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情感教育是指培养个体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和高尚的人格品质的一种教育方式。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科目,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感知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并阐述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1.1 增强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
通过音乐,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且通过演唱、舞蹈等方式将情感直观地传达给观众。
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1.2 提升情感认知能力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通过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情感需求,培养情感意识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敏感地察觉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提升情感识别和理解能力,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1.3 培养情感体验能力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感受到情感的力量。
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演绎,学生可以与音乐产生共情,深刻体验情感。
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拓展了他们的情感体验领域。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施方法2.1 创设情感教育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音乐教育环境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快乐和情感的力量。
教室可以摆放音乐器材和音乐作品,用音乐的方式装饰墙壁,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中沉浸式地学习。
2.2 组织情感体验活动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感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例如,组织学生合唱、小组合作表演等活动,让他们在音乐的律动中感受到团队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2.3 引导情感分享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2.4 培养情感创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活动,鼓励他们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教案中的情感教育
![音乐教案中的情感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3bf24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9.png)
音乐教案中的情感教育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授音乐技巧和知识外,音乐教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的引导,帮助学生发展情感表达能力、培养情感智慧,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成长。
本文将探讨音乐教案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案设计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元素。
一、音乐教案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情绪表达与沟通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形式,能够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可以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音乐教案中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促进情绪的宣泄与沟通。
2. 培养情感智慧与人际交往能力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智慧与情感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案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感知、理解和反思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中情感因素的敏感性。
同时,通过合作演奏、合唱等形式,音乐教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与他人沟通合作的意愿和能力。
3. 塑造健康的价值观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引导作用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在音乐教案中,通过选择具有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和歌曲,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美、善、爱等积极情感,增强他们对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康价值观的认同感。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格。
二、如何在音乐教案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元素1. 选择具有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音乐教案的首要任务是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并且具有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应该能够引发学生内心情感的激发和表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演唱、演奏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并自主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引导学生感知情感因素在音乐教案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听力训练,感知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比如,针对某个音乐作品,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节奏、旋律、动态等要素,通过这些要素来感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应用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e46b0776eeaeaad1f330e8.png)
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应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与普及,音乐教育已不仅仅是对乐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是上升到了情感教育的高度,因此音乐教师应提高对情感教育内涵的认识程度,本文从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入手,简要分析了如何应用情感教育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标签:情感教育音乐教学应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对人的教育[1]”,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应改变教育目标,从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侧重,转变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技能和情感同时进行关注,在音乐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不仅能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还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一、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通过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音乐爱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并营造出轻松开放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徜徉在音乐海洋之中。
2.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情感众所周知,优秀的音乐和美术作品都能传达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分析和理解音乐,感受到音乐作者的情感,并获得心理满足与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组织各种音乐欣赏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这是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生通过各种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来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能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调节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类情感具有消极和积极的两面性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性格没有成熟,不能正确的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感,积极正面的情感能鼓舞学生的斗志,帮助学生快乐的成长,反之,负面消极的情感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问题,学生在面对一些情绪与情感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能及时进行自我恢复和调节,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一致认为,音乐艺术恰恰可以进行情感上的调节,感受平静、和缓的音乐可以抚平学生内心中的焦虑;感受高亢、激进的音乐能改善学生的消极情绪;感受悠扬、明快的音乐会治愈学生内心的创伤等等,通过音乐能有效的调节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
□朴哲岩
【摘要】真实的情感是感化和感染人的重要因素,在音乐教学中也是如此。
如何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学生爱学、真学、好学,如何让老师与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达到良性互动,如何使学生真正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并获得好的效果,正是本文追寻的目标。
【关键词】情感因素;音乐教学;音乐学习
【作者单位】朴哲岩,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一、情感因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姆曾经指出,情感在音乐教学与学习中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音乐实践证明,情感教学,即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双向交流的一种活动,更是情在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只有建立在情感交流基础之上的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否则,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健康的情感交流,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这种缺乏心灵沟通、情感相融的教学效果肯定会失败。
因此,应当把情感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教学的任何场所、任何时机、任何环节,贯穿到音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我国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教学,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如果能把教学者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其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极大的。
特别是如果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音乐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参与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地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和快乐,将可以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目的。
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一旦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和精神上,就能使学生产生非常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情绪波动,以此唤起相应的情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记忆力更深刻,视野更宽阔,并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也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校和学生双满意。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加强情感投入
(一)加大教学备课期的情感投入。
一般来说,无论是歌曲,器乐曲,还是其他音乐要素,都渗透了作者一定的思想和感情。
而音乐教师要想作好教学,应当对音乐中所渗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给予足够充分的理解和把握。
教师在授课之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研究和分析,并能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在反复熟悉、研磨这一音乐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充分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目标,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意境,千方百计地把音乐中独特的思想感情挖掘出来。
所以,一位好的音乐教师,要成为好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者,还要做音乐作品艺术情感的把握者、传播者和宣传者。
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以此引起与学生的共鸣。
(二)要注意将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教学质量如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在能否将自己的情感和对音乐理解和把握的情感很好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并引起学生的共鸣与回响。
很多情况下,虽然音乐老师下了很大功夫和心血,学生也费了很大精力,但学生就是感觉学得非常枯燥,学习效果不好。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过多的知识讲授和枯燥的技术练习,导致学生有疲劳感;二是类似贴标签式、说教式和填鸭子式,使得学生无心细学、深学。
另有一条主要原因,可能是没有把情感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学起来味同嚼蜡。
一般情况下,老师在教学中是主导人,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音乐教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一个有思想、有见解、有情感、有激情的人,倘若上课时总是“冷冰冰”的、硬棒棒的,学生一定会有压力,也不可能使学生感动,更不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学习进去。
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在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把思想和情感寓于音乐教学之中,用真实、诚挚的情感,通过音乐教学形式,来不断地启发和感染学生。
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非常明快和突出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感染力,为学生进行良好的示范,比如,进行朗诵、演唱、演奏、指挥、表演甚至现场创作等;二是以丰富的情感和语言,来细致地描述、深刻地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情感和情愫;三是要善于通过种种方式和途径,很好地来组织学生投入和参与到音乐的学习、研究、分析和理解中;四是在启发、引导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时,要富有感染力,比如,在语调、语速、语言内容上要恰到好处,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清晰、明快,以让学生快乐地接受。
要努力做到用“美”和“情”来引导学习,激发学生,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和深刻体悟,吸引住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之中,就是用音乐艺术的深刻魅力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感动学生,使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以此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尝试采用“赏乐入情”法。
学习音乐,首先是培养对音乐的深切感受,要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感觉,学会理解。
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倾听音乐、分析音乐、理解音乐,挑动学生的心弦,使其入情、入味、入理,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在享受中自然而然地学到音乐的真谛。
具体到教学环中,首先教师的范唱、
·
441
·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白春乐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增强其自身的持续生存、发展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白春乐,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学院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相应的增加,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
这不仅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更是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外部来看,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形成的合力;从内部来看,它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心理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求职心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对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要方面,是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重要保证。
只有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和别人竞争岗位时,具有战胜和自己竞争的对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工作岗位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够全面达到招聘企业乃至当前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种能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在本质上是毕业生得到企业赏识和社会认可的能力和比较优势。
就业竞争力具体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素质。
(一)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薄弱,知识体系单一。
现在很多高校过分的重视必修课程,而忽视了选修课程。
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必修课上,而选修只不过是为了满足学校对于学生学分的要求,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基本能力过于单一。
学校在专业能力培养环节中,部分专业设置和社会需
范奏、范演很重要,老师示范好了,同学就会跟着学习好、理解好、消化好。
同时,要注重让学生站出来自己演唱,看到底学到什么程度了,学得怎么样,还有哪些困难和不足,老师在期间帮助分析和沟通。
实践中,教师的启发、启迪实际上重于解说,比解说更有力量。
其中,提问是一个好办法,通过好的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体味音乐,并给学生以充分的联想、想象和思考的空间,通过教师的诱导,将学生领入音乐情境之中。
这种教学方式,在全国很多中学音乐教学中采用,效果非常好。
(四)尝试采用“参与动情”法。
简单一点说,就是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喜好参与、对新鲜事物有兴趣、积极性高等特点,形成师生间的良好的互动与交流。
比如,让学生上台表演、舞蹈、朗诵、演唱、演奏、指挥,老师或在旁边指导,或者一起参与,让学生也以老师的身份参与进来,教师要以适当方式的给予鼓励,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和成功欲。
通过参与性的交流性的活动,唤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情感;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动之以情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这种办法已经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流行,成效显著。
(五)尝试采用“创造达情”法。
音乐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有好的创造性,其中,学生和老师都要学着创新、善于创新。
特别是老师,有着很大的主导作用。
音乐课上的“创造”可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用表情和动作表现音乐;用乐器富于情感地演奏乐曲;为歌(乐)曲编配简单的伴奏;用简单的图画、诗歌,表现音乐的基本情绪和内容,用现代化的电子媒体(如智能化手机)简单地编奏乐曲。
老师要鼓励学习创新,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意境、理念和内容以及节奏,把感受到的音乐的情绪、速度、节奏、力度、音色等音乐诸要素通过自己理解和把握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
(六)尝试倾注对学生的热爱、关爱之情。
老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境况,是否爱护学生、热爱学生、关爱学生,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优劣。
老师如果倾注了爱,倾注了感情,就可以创造一个平等、互爱、轻松、愉快直至师生间相互需要得到满足的和谐气氛,这种氛围极为重要,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面对微笑授课,用热情关注的目光注视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化,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体贴、关心的情感,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从而使得音乐教学的效果得以体现。
·
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