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的理解性默写
过小孤山大孤山的理解性默写1.《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题目是编者加的。
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讹小姑山。
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2.烽火矶:设置烽火台的江边小山。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3.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
如有敌情,春秋时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而唐时白天燃烟叫燧,夜晚放火叫烽,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4.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
5.嵌岩窦穴: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
嵌,形容山石如张口的样子。
窦,孔,洞。
6.杰然特起:高俊雄伟地拔地而起。
杰然,形容高大的样子。
特起,拔地而起。
7.宝装屏风:宝石镶嵌的屏风。
8.潦缩:水位下降。
潦,积水。
9.杜老,指杜甫。
10.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引自杜甫《次空灵岸》。
意思是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切美景。
11.巉:险峻陡峭。
12.信造化之尤物: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
尤物,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美的地方。
13.与江山相发挥:楼观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
14.昔人诗:指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
15.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引自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估客,贩货的行商。
漫狂,纵情、放荡。
世俗将彭浪转称彭郎,将小孤转称转称小姑,并传说彭郎小姑婿。
16.徙倚:徘徊不忍去。
17.抟:持,抓。
这里指俊鹘用利爪抓住水禽。
18.庙祝:庙堂里管香火的人。
19.开帆入天镜:引自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意思是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
20.沙洲葭苇:沙洲,江河边上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大片地面。
葭苇,初生的芦苇,这里即指芦苇。
21.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22.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23.奉化军节度:奉化军管辖。
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
过小孤山大孤山译文、文言知识、备课资料
《过小孤山大孤山》译文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
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
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
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
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
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像宝石镶嵌的屏风。
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
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
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
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
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
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
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
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
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
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
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
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
《过小孤山大孤山》讲解
彭泽 江州(庐山) 鄱阳湖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 游
小孤山
小孤山: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每年汛期 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 绝岛”、“长江天柱”之称。
小孤山以其小、险、独、奇而著称。其山 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 为“楚塞吴关”、“海门第一关”,至今尚有 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
过澎浪矶、小 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 有戍兵。凡江中独山, 如金山、焦山、落星 之类,皆名天下,然 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 孤比。自数十里外望 之,碧峰巉然孤起, 上干云霄,已非它山 可拟,愈近愈秀,冬 夏晴雨,姿态万变, 信造化之西相望。小孤山 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防 守的士兵。所有江中的独山, 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 都是扬名天下的,但从峭拔 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 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 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 上冲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 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 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 雨天,姿态变化万千,诚然 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 2.翻译下列句子。 •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 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 (1)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 地而起,高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 像用宝石镶嵌的屏风。
• • (2)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 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由远及近。
如何描写烽火矶?
观看角度 观看对象 景物特点 “突兀而已” “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 异。”
轮廓
舟中远望 移远就近 近景
大石特写
丹藤翠蔓,罗络其上, “杰然特起”的巨石 如宝装屏风
《过小孤山大孤山》
2023-11-09•孤山概述•过小孤山•大孤山•两山比较•结语目录01孤山概述两座孤山均呈尖塔状,高耸入云,相互呼应。
山峰山体山脉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山脉连绵起伏,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
03山体概貌0201孤山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气候孤山位于长江南岸,地形陡峭,江面开阔。
地形山上有多条溪流汇入长江,是长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文地理环境两座孤山都有许多历史传说,如小孤山相传为尼姑思凡下界所化,大孤山相传为神仙所化。
历史文化背景历史传说山上留有许多文化遗迹,如古代石刻、寺庙等。
文化遗址许多古代文人墨客曾登临孤山,留下许多文学作品,如古诗、游记等。
文学作品02过小孤山岩石奇特小孤山的岩石奇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山势陡峭小孤山山势陡峭,地形险要,是长江沿岸的一座重要屏障。
植被丰富山上植被丰富,有多种野生动物栖息。
山体特征小孤山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曾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历史背景民间传说中,小孤山是由一位美丽的女子化身而成,保佑着过往的船只平安。
民间传说小孤山的文化价值很高,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
文化价值历史传说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山上有多处人文景观,如寺庙、碑刻等,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旅游服务小孤山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包括餐饮、住宿、导游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自然景观小孤山自然景观优美,是旅游者喜爱的景点之一。
03大孤山山体特征高度与海拔大孤山的高度和海拔较高,是当地较为突出的山峰之一。
山体形态大孤山的山体形态呈现出陡峭、险峻的特点,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
岩石与土壤大孤山的岩石和土壤种类较多,包括花岗岩、石灰岩等,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不同的条件。
名称由来据传大孤山的名字来源于一位古代的将军,他在战斗中牺牲,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座山命名为大孤山。
历史背景大孤山在古代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和冲突。
第4单元《过大孤山小孤山》注释及译文
《过大孤山小孤山》注释及译文作品注释1.《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题目是编者加的。
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北,安徽宿松东,与南岸彭浪矶相对,俗讹小姑山。
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鄱阳湖出口处,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2.烽火矶:设置烽火台的江边小山。
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3.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夜间燃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4.抛江:抛锚停船于江中。
5.嵌岩窦穴: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
嵌,形容山石如张口的样子。
窦,孔,洞。
6.杰然特起:高俊雄伟地拔地而起。
杰然,形容高大的样子。
特起,拔地而起。
7.宝装屏风:宝石镶嵌的屏风。
8.潦缩:水位下降。
潦,积水。
9.杜老,指杜甫。
10.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引自杜甫《次空灵岸》。
意思是幸而船只行驶缓慢,因此能尽情欣赏所经历的一切美景。
11.巉:险峻陡峭。
12.信造化之尤物: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
尤物,特异之物,这里指风景最美的地方。
13.与江山相发挥:楼观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
14.昔人诗:指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
15.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引自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估客,贩货的行商。
漫狂,纵情、放荡。
世俗将彭浪转称彭郎,将小孤转称转称小姑,并传说彭郎小姑婿。
16.徙倚:徘徊不忍去。
17.抟:持,抓。
这里指俊鹘用利爪抓住水禽。
18.庙祝:庙堂里管香火的人。
19.开帆入天镜:引自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意思是开船进入明亮如镜、水天一色的鄱阳湖。
20.沙洲葭苇:沙洲,江河边上由泥沙淤积而成的大片地面。
葭苇,初生的芦苇,这里即指芦苇。
21.渺弥:形容水势浩淼,广阔无边。
22.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
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23.奉化军节度:奉化军管辖。
军,南唐至宋朝时的区划名称。
节度,这里是管辖的意思。
24.赪:红色。
作品译文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
过小孤山大孤山
《过小孤山大孤山》基础知识总结2012.11.11一、词类活用1、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2、得尽.所历妙:形容词作动词,尽情欣赏3、皆名.天下:名词作动词,名闻4、上.干云霄:名词作状语,向上5、愈近.愈秀:形容词作动词,靠近6、晚.泊沙夹:名词作状语,在晚上7、微雨.:名词作动词,下雨8、南.望彭泽、都昌诸山:名词作状语,向南9、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10、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形容词作名词,奇观二、古今异义1、信造化..也:天地,自然界;特异的事物..之尤物2、与江山相发挥..:辉映3、南唐为奉化军节.度:管辖4、舟人指点..岸如赪:用手指或其他物点示三、、一词多义1、过八月一日,过.烽火矶: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过错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耳:超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过分,过于2、自南朝自.武昌:从自.当高出金山之上:自然3、而突兀而已..:罢了徙倚久之而.归:顺承岸土赤而.壁立:并列4、然杰然.特起:……的样子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但是,然而实不然.也:这样然.小孤之旁,颇有沙州蒹薇:但是,然而5、幸幸.有舟楫迟:幸而,幸亏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皇帝到来则吾斯役之不幸.:幸运幸.可广问讯:希望6、相二山东西相.望:互相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还: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我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儿无薄禄相.:容貌,相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帮助,辅助愿为小相.:司仪,赞礼之人7、拟已非它山可拟.:比,比拟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模仿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比划8、以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用盖以.此得名也:因复以.小艇游庙中:凭,借皆以.杏仁澄之:用9、是此山当是.其一也:判断动词是.日风静:这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这(时),现在四、重难点词语1、此山当.是其.一也:应当;其中2、又秋深潦.缩:积水3、小孤属.舒州宿松县:隶属,归属4、凡.江中独山:凡是,一切5、上干.云霄:冲,插6、信.造化之尤物也:诚然,确实7、但.祠宇极于荒残:只是8、三面临.江:面临,靠着9、盖.以此得名也:大概10、徙倚久之.而归:音节组词11、方.立庙门:刚12、俄.复开霁:不久13、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才;体会14、南江则.极清澈:却。
《过小孤山大孤山》整理实用
2,议论抒情
体现作者的情趣 为景物添彩生色,丰富作 品内容,具有思想深度
3,传说,前人诗句
主旨
•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 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 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诗文有别
苏轼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 何处来?棹(zhào)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 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 (huán),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 小姑前年嫁彭郎。 李思训:唐代著名画家。 搀:参。 烟:远望迷濛之状。 鬟:本是妇女发髻的一种式样,这里用来比拟两山 峰峦的形象。 晓镜:指江水清而平。 估客:一作贾客,商人。
5、文章是怎样表现小孤山峭拔秀丽这一 特点?
运用对比手法。将金山、焦山、落星山这 些天下名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 丽这一特点; 又用它山与小孤山对比,突出小孤山的巉 然孤起这一特点; 用山上有楼观亭榭的金山与小孤山庙宇的 荒凉、残破对比,衬托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庙宇 的荒凉、残破,更是为了说明小孤山若是以 “楼观亭榭”稍加装饰,则会“高出金山上 矣”。
译文第二段:
之尤物也。
但祠宇极于 只是(山上的)庙宇 荒残,若稍饰以 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 楼观亭榭,与江 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 山相发挥,自当 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 高出金山之上矣。 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 庙在山之西麓, 额曰“惠济”, 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 二字,(里面供奉的)神 神曰“安济夫 人”。绍兴初, 叫“安济夫人”。绍兴初 张魏公自湖湘还, 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 尝加营葺,有碑 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 载其事。 记载了这件事。
•
宋南渡后,金统治者一直未收敛他们南侵的野心, 因而长江又成为南宋的重要防线,一些历史上的战略 要地又都驻扎上南宋的军队。
过小孤山大孤山
写孤石。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 百余尺……”山有万状,石有万种,作者偏偏只 写 “不附山,杰然特起”之石,难免会让人想到作者 受南宋朝廷主和派排挤、打击,仍不改恢复之志的 的孤傲情怀; 写泊沙夹,游小孤山中庙宇,“徙倚 久之而归”。 “徙倚久之”,绝不仅仅只是想多看 几眼风景,更是饱含了面对半壁江山百感交集的 复杂心绪; 写“俊鹘抟水禽”。 这本是自然的一 种生存现象,算不上是怪异景色,联系陆 游的抱 负理想及前半生的经历,我们可以联想到诗人此时 多么希望南宋的将士个个像俊 鹘,希望南宋对金的 斗争像俊鹘抟水禽一样威武雄壮,动人心魄。 写江 水清浊分明,“合处如引绳,不要乱”。 作者在文 中写江水清浊,隐喻主战和主和两派的势不两立。
烽火矶PK澎浪矶 烽火矶
突兀,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 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
澎浪矶
三面临江,倒影水中,虽无风,亦浪涌
小孤山PK金山 小孤山
峭拔秀丽,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冬 夏晴雨,姿态万变
金山
祠宇楼观亭榭雄伟众多
小孤山PK大孤山 小孤山
秀丽,旁边有沙洲葭苇
大孤山
四周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
• • • • • • •
矶 jī • 燧 suì • 窦 dòu • 潦 lǎo • 巉 chán • 上干云霄 gān • 榭 xiè •
鹘 抟 蠡 葭 赪 湓 汲
hú tuán lǐ jiā chēng pén jí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然 (1)杰然特起 (2)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3)实不然也 (4)碧峰巉然孤起 (1)……的样子 (2)但是 (3)这样 (4)……的样子
陆游简介:(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南 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 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 小就树 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 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 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 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 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 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 复试时竟 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 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过小孤山大孤山》讲解解析 ppt课件
• 突出了高峻、怪奇等特点。
• C.本段写景采用怎样的顺序?
• 先写远视所见,只不过觉得烽火矶“突兀”罢了,
除此之外别无佳处。再写近观,近观之景则异彩纷 呈。
• D.这种远近对比的写法有何作用?
• 不仅使人一步步真正认识到烽火矶的佳妙之处,
而且能收到曲径通幽的艺ppt课术件 表达效果。
25
过澎浪矶、小
ppt课件
10
大孤山
ppt课件
11
大孤山:
在鄱阳湖上,其状如鞋,俗称鞋山。 民间传说此名为玉女大姑在云中落下的绣 鞋变化而成,因而又名大姑山。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大孤山
ppt课件
14
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
ppt课件
15
烟雨空濛
ppt课件
16
俊鶻抟水禽
ppt课件
17
俊鶻抟水禽
稍饰以楼观(guàn)亭 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
榭,与江山相发挥, 亭榭来装饰,与山光水色互
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
庙在山之西麓,额曰 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
“惠济”,神曰“安 额上写着“惠济”二字,
济夫人”。绍兴初, (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
张魏公自湖湘还,尝 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
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所以,陆游是 爱国主义 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
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有《渭南
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等传世。
ppt课件
3
写作背景
•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2020-2021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 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文档:第4单元19 过小孤山大孤山含解析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梳理]一、一词多义(1)复错误!(2)过错误!(3)信错误!(4)之错误!(5)然错误!(6)以错误!(7)而错误!二、词类活用(1)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名词作动词,下雨)(2)如宝.装屏风(名词作状语,用宝石)(3)掠江东南..去(名词作状语,向东南)(4)岸土赤而壁.立(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②..①相发挥①古义:文中指长江与小孤山的水光山色。
今义:多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②古义:辉映。
今义: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2)信造化之尤物..也古义:特异之物。
今义: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多指美女).四、文言句式(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状语后置句)译文: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一下。
(2)信造化之尤物也。
(判断句)译文: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3)复以小艇游庙中。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文:(我)又乘小船(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
(4)其间一日阻风不行.(省略句、被动句)译文:其中有一天因为被风阻挡,(船)不能行走.(5)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
(省略句、被动句)译文:南唐时被奉化军管辖,现在被定江军(管辖).[资料链接]错误!陆游因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而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
这篇文章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错误!古代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
它是摹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风物、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
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
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性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性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性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性游记。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
过小孤山大孤山知识点过小孤山大孤山重点实词列置..烽燧(陈列、设置)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又深秋潦.缩(积水)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上干.云霄(冲,直入)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庙在山之西麓.(山脚)尝加营葺..(营建,修缮)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有俊鹘抟.水禽(持,抓)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重点虚词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古今异义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词类活用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特殊句式判断句:此山当是(表判断)一也;信造化之尤物也;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省略句:倒影(于)水中;方立(于)庙门;遂行泛(于)澎蠡口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
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其父陆宰,是很有民族气节的官员和学者,朝廷南渡后,他便回到家乡箸书了。
陆游自幼就受到爱国的家庭教育,立下了抗战复仇的壮志。
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在前列,因触犯奸臣秦桧而被除名。
孝宗时,被赐给进士出身,历任夔州通判,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等地方官,还参赞王炎、范成大幕符军事,后来做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65岁那年罢官,即回老家山阴闲居,死时年八十六。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死时还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题解《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陆游集·入蜀记》,题目是编者加的。
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过小孤山大孤山》总结全面剖析
识记陆游名诗句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问题4:第2段引诗句“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有什么作用呢?
◆具体研读:
◇阅读第二自然段◇
问题3:澎浪屿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
问题4:第2段引诗句“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 年嫁彭郎”有什么作用呢?
1.用“游踪”(船由长江下游上行)为线索, 把四个景点贯穿在一起
2.用各景点的共同特点把四个景点联系起来 (水)
3.注意景点之间的联系和配合(澎浪矶和小孤 山)
4.运用对比手法把景点结合在一起(大孤山 和小孤山)
本文主旨是什么?
主旨: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 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
江山如此多娇,引英雄陆游直折腰
⑤壁:像墙壁一样。
• 4、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 ①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 ②落星之类,皆名天下。 • ③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 • 【讲解】 ①突兀:高耸峭拔,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高耸的山峰;②名
:名气,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名气、闻名;③澄:使动用法,使…… 澄清。
• 5、简要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 ①若稍饰以楼观亭榭 ②神曰“安济夫人” • ③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 【讲解】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应为“若以楼观亭榭稍饰”;②省略句
《过小孤山大孤山》第一课时解析
译文第二段: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 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
过澎浪矶、小孤山,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
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 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
舒州罕松县,有戌兵。 独山,如金山、焦山、落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 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 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 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 《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 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 两则日记。
小孤山: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 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
山、落星之类,皆名天 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
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 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
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 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
望之,碧峰巉然孤起, 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
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 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
拟,愈近愈秀,冬夏晴 (看)越秀丽,冬天,夏天,
亦占一山之胜。舟 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
过矶,虽无风,亦 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
浪涌,盖以此得名 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
也。昔人诗有“舟 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
中估客莫漫狂,小 姑前年嫁彭郎”之 句,传者因谓小孤 庙有彭郎像,澎浪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 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 因此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
八月一日,(船)经过
过烽火矶。南朝自 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
武昌至京口,列置 烽燧,此山当是其
(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 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 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重点实词1、列置烽燧陈列、设置2、亦与它石迥异差别很大3、又深秋潦缩积水4、碧峰巉然孤起拔地而起5、上干云霄冲、直入6、信造化之尤物也确实7、庙在山之西麓山脚 8、尝加营葺营建、修缮 9、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胜景10有俊鹘抟水禽持、抓 11、不与江水乱混淆、混杂二、重点虚词1、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2、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3、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4、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5、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三、古今异义1、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四、词类活用 1、极登临之胜副词作动词极尽 2、皆以杏仁澄之使动使……变得澄清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 1、此山当是其一也 2、信造化之尤物也 3、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4、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5、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二)省略句1、倒影(于)水中2、方立(于)庙门3遂行泛(于)澎蠡口《庖丁解牛》一、重点实词 1、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2、足之所履踩 3、肩之所踦(yǐ)支撑接触4砉(huā)然向然象声词形容皮骨相离声。
向通响 5、“奏刀騞(huō)然奏进6、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7、进乎技矣超过。
8、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会合、接触9、批大郤击、劈开郤:空隙。
10、导大窾顺着、循着这里有导入的意思窾空11、因其固然因:依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12、技经肯綮之未尝技经:犹言经络。
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肉聚结处。
13、而况大軱乎大骨 14、良庖岁更刀,割也岁:名词作状语每年更:更换割:割肉 15、族庖月更刀,折也众指一般的折:断指用用刀折骨 16、新发于硎硎:磨刀石17、彼节者有间节:关节间:间隙。
18、如土委地卸落、坠下、散落在地上 19、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20、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缮擦拭刀二、通假字 1、砉然向然通“响” 2、技盖至此乎通“盍”何怎样。
3、善刀而藏之通“缮”修缮三、古今异义1、所见无非牛者古—没有不是今—只2、不外乎以神遇古—会合、接触今—碰见、遇见3、视为止,行为迟古—行动作;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4、虽然每至于族古——虽然这样、但是今——连词表转折特殊句式1、省略句技盍至此乎技盍至(于)此乎2、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3、状语后置新发于硎于硎新发4、宾语前置技经肯綮之未尝未尝技经肯綮5、省略句视为止,行为迟视为(之)止,行为(之)迟陈情表一、通假字1、夙遭闵凶。
闵,通“悯”,所忧愁的事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二、词类活用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4、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5、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6、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7、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8、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9、①具以表闻。
②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三、一词多义(一)虚词“以”1、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
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借)……身份”。
猥以微贱。
凭,介词。
①臣具以表闻。
用,拿,介词。
②汾阳王以副元帅凭借……身份2)表示原因,介词。
①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因为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因为2、用作连词①夫夷以近又、而且,表并列关系②谨拜表以闻来,表目的关系③今不忍人无寇暴乱,以乱天子边事来,表目的关系④木欣欣以向荣,水涓涓而始流(地,着),表修饰关系(二)虚词“之”用作助词。
(1)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的,定中之间②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的,定中之间(2)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
①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可不翻译(三)文中重点掌握实词1、当(1)当侍东宫。
任,充当,动词。
(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一定,副词。
2、命(1)辞不赴命。
任命,名词。
(2)人命危浅。
生命、性命,名词。
(3)更相为命。
生活、生存,名词。
3、终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与“既”配合,起并列联合作用,相当干“又”,连词。
(2)无以终余年。
结束,度完,动词。
(3)愿乞终养。
终了,动词。
(四)表示官职变动的实词1、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2、赏,是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3、擢,既由选拔而提升。
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
4、迁,改官。
5、拜,授予官职,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6、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7、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
8、出,指出京受任。
9、去,卸职。
《张衡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10、黜,废免,革职免官。
《屈原列传》:“屈原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2、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3、夺,罢官免职。
如《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14、罢,革除官职。
《书博鸡者事》“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15、复,恢复旧职。
《书博鸡者事》中“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四、重点句式(一)固定句式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有所希冀。
“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
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
“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
“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
“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二)被动句1、而刘夙婴疾病。
婴,被……缠着。
2、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3、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4、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1、而刘夙婴疾病。
婴,被……缠着。
5、戍卒叫,函谷举函谷关被攻克6、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被动7、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被动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为”表示被动9、不拘于时“于”表示被动 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表示被动11、放,放逐。
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如《谭嗣同》“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逍遥游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怒:奋发。
2、抟:环旋着往上飞。
扶摇:旋风。
3、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4、夭阏(è):阻塞。
5、奚以……为:表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绝:超越。
二、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三餐而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4.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5.而征一国者(通“耐”,能力) 6.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7.而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三、词性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齐谐》者,志怪者也(怪异的事物)2.名词作动词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行)不过数仞而下(降落)3.使动用法彼于致福者(使……到来)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使……满意;使……信任四、古今异义的词1.虽然,犹有未树也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2.腹犹果然古:食饱之状今: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3、众人匹之古:一般人今:多数人。
4.之二虫又何知古:泛指动物。
今:虫子。
5.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古:毛,指草林。
今:头发。
6.小年不及大年古:寿命。
今:时间单位 7.野马也,尘埃也古:流动的雾气。
今:野生之马。
8.蟪蛄不知春秋古:四季。
今:春季和秋季,岁月;人的年岁 9.我决起而飞古:快速的样子今:决定10.适莽苍者古:往今:刚好 11.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12.行比一乡古:合今:比较五、虚词积累1.之①鹏之徙于南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穷发之北(助词,的)2.息①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3.其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代词,代风)②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③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代词,他们)4.以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借)②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词,用)③以八千岁为春(介词,把)④奚以知其然也(介词,凭)⑤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介词,因为)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齐谐》者,志怪者也。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此小大之辩也。
南冥者,天池也。
2.省略句翱翔(于)蓬蒿之间。
3.宾语前置句奚以知其然也?莫之夭阏者彼且奚适也之二虫又何知彼且恶乎待哉4.介词结构后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上承接表现手法 14、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15、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古诗中,象骆宾王的《狱中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
16、移情。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同喜同悲。
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以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17、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