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二章 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旅游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复习资料

《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第一章旅游消费心理与行为概论一、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内容1、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个案)2、游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共性)3、游客的心理趋势二、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2、系统性3、发展性三、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访问法第二章旅游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基础一、心理过程(一)认识1、感知:感觉: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事物的整体属性2、记忆:识记、保持、再现3、想象:再创造和组织4、思维:分析和综合(二)情感:个人对人、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三)意志: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的心理。

神经类型气质类型兴奋型胆汁质快活泼型多血质慢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2、能力:认知能力、组织能力、专门能力3、性格:一个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三、心理实质1、脑是心理活动的基础物质2、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3、实践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例如:脑—实践—客观现实张三旅游黄山第二节行为一、关于行为的理论行为是表现;心理是依据。

行为是在外部条件的刺激下,经由内部经验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

德国心理学家列温提出:B=f(P·E)注:behaviour:行为,personality:个性;environment:环境二、旅游行为的两个要素:旅游心理、旅游环境四、旅游消费的决策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第三章知觉与旅游消费第一节:知觉的基本原理一、知觉的选择性1、知觉对象的特性:绝对感觉限阈2、主体本身的特性:主体的生理条件、主体的意识倾向二、知觉的组织性: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连续原则三、知觉的解释性:依赖于刺激本身的清晰度、个体的经验、当时的动机和兴趣等。

注: 背景律(图形——场地原理)知觉可以理解为个体选择、组织、解释外界刺激,理解外部世界的过程。

错觉: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觉等。

第二章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第二章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节日或纪念日与周日重叠则增加1天,形成连休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巴西圣保罗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方式支

澳大利亚悉尼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 (≈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 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返回
(3)闲暇时间
影响旅游地域范围,产业关联效应发挥 影响旅游方式,旅游需要实现程度 影响旅游效用函数,产品结构升级 影响旅游需求集中程度,进而经济质量
返回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英国伦敦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 作任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 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 假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 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旅游需求、旅游价格与可自由支配收入 3、简单O—D模型的旅游需求影响因素
1、旅游者效用最大化模型
1)Da=f(Pa;P1,P2,……Pn;I;T) 2)MaxUi=Ui(Z) 3)MaxU=f(X1,X2,……Xn,Tt)
旅游需求的函数式
Da=f(Pa; P1,P2,……Pn; I; T)
式中: Da——旅游需求 Pa——旅游价格 P1,P2,……Pn——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I——可自由支配收入 T——闲暇时间
林晏州(1984)将有效需求进一步分为: manifest demand// existing demand
Johnson(1988):latent demand(:potential/deferred) Bull(1995):effective or actual demand

第2章 旅游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第2章 旅游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需要与动机
内容概要
01
旅游消费者需要
02
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
03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与激发
一、 旅游消费者需要
需要的概念及其特征
需要产生及存在的前提是个体的感知缺乏,即感知缺乏状 态,这种缺乏未必是客观标准上的缺损或不足。
需要的概念
在感知缺乏状态产生后,主体为了解除缺乏状态,必然在 心理上产生自动平衡倾向。
德韦克 科温顿 班杜拉
德西
旅游动机的定义、功能与种类
旅游动机的定义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部动因或内部动力,常以愿望、意图、兴趣、 思想、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消费行为的一种能动心理。
旅游需要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1.三者的一一对应关系
多样性刺激与复杂性(多样性)需要
单一性与复杂性的平衡
需求层次理论
精 神 动 机
点击添加文本
基 础 动 机
点击添加文本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马斯洛描述的五种主要需求的渐进变 化关系
旅游消费需要的产生、类别和特征
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旅游需要产生的前提条件
旅游消费需要的产生
财务与融资
旅游消费需要的类别
闲暇时间的增加
旅游者的整个活动过程可以分为:旅游准备阶段、旅途阶 段、游览活动阶段和旅游结束阶段,各个阶段的需要有所 不同
二、 旅游消费者的旅游动机
动机的定义、功能与理论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 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 部动力,是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动机的功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激活功能 引导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中文)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中文)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涉及旅游学、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内容。

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继续进行旅游营销学习的必备基础课程。

2.设计思路:本课程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与旅游消费相关的心理学理论:感知、需要与动机、情绪情感、个性人格、态度、学习等这些心理要素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为旅游决策过程,主要介绍旅游决策过程的外部影响因素:社会环境、文化与经济等,分析相关旅游决策模型的优劣并利用实践考察引导学生探究旅游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及规律性;第三部分为旅游消费者体验,主要介绍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体验、服务质量构成、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测量并分析旅游体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第四部分为全球视野下的旅游消费者行为趋势,主要介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网络时代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变化、全球消费趋势与中国特色旅游消费行为等内容。

课程将采取教师讲授、小组讨论、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展开,学生能- 1 -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旅游策划与营销、旅游企业管理中。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是多学科交叉学科,先修课程有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等,本课程也是旅游市场营销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了解该门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掌握有关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基础理论,并结合旅游消费所涉及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多个因素,熟悉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游前、游中、游后等各个环节的旅游心理及行为特点,通晓不同的旅游决策过程模型,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服务、营销或管理措施。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有助于提升心理学及行为学方面的理论素养,熟悉各种心理量表,掌握旅游满意度及忠诚度的测量方法,增强从业技能,了解未来旅游消费市场变化趋势,为旅游市场营销及其他旅游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临床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人类生态学 微观经济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 宏观经济 符号学/文艺评论 符号学 文艺评论 人口统计学 历史学 文化人类学
宏观消费者行为
(关注群体) 关注群体)
实验心理学
微观消费者行为
(关注个体) 关注个体)
诱因
旅游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历史 发展进程; 旅游以前不是而且以后也永远不是任何人都能参加 的一项普遍活动; 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人们需要新型的休 闲度假活动; 旅游市场的不稳定性,受制于政治,经济,环境及 消费者本身.
从游客决策来看待旅游
旅游包括许多观念和观点,人们据此做出外出旅行的决定,包括去哪 里,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何对待其他游客… 里,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如何对待其他游客…
以游客的旅游经历与经验为出发点
旅游是一种关于地方的经验,是在旅游目的地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性 和互动性事件的经验.
社会现象学的角度
旅游是多种现象结合在一起促使人们离开他们日常居住的环境,去到 一个旅游目的地作短暂的旅行生活,其中包含动力性的,稳定性的多 种因素(Burns,2002) 种因素(Burns,2002).
大学生活的意义
大学经历 有责任的自主生活的开端 核心:自主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陶铸. 大学要造就内涵丰富而自由的心灵,独 立的人格,以及获得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第一章 导 论
课程目的 课程基本内容 相关概念
一,课程目的
这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 年代中后期 世纪60年代中后期. 这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消费者行为(60年代),严谨的旅游研究 80年代 年代),严谨的旅游研究( 年代) 消费者行为(60年代),严谨的旅游研究(80年代)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1991)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1991)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继续进行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学习的必备基础课程。

本门课程是研究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涉及旅游学、消费行为学、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门学科内容。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basic course for them to continue their study of tourism marketing. This course includes the laws of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of tourism consumers in tourism activities, involving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consumer psychology, marketing and other disciplines.2.设计思路:本课程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问题与理论主要介绍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基本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以及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感知、需要与动机、情绪情感、个性人格、态度、学习等这些心理要素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第三部分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外- 1 -部影响因素,主要包含社会群体因素、文化因素等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四部分为旅游决策过程和购后行为,主要介绍旅游决策过程,分析相关旅游决策模型的优劣并利用实践考察引导学生探究旅游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及规律性;旅游消费者体验与购后行为,主要介绍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体验、服务质量构成、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测量并分析旅游体验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二章 基本理论)

旅游消费者行为(第二章 基本理论)
18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图2-7 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19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二、体验价值内部具有层次作用关系
三、体验价值与游客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具有嵌套作用机制
(1)功利类体验价值直接正向影响情绪类体验价值,情绪类体验价值承担着功利类体验价 值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影响的中介作用。 (2)体验价值各维度与游客满意度的作用关系为:情感价值、情境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有 直接正向影响;经济价值对游客满意度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功能价值通过情境价 值和情感价值对游客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认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没有影响。五维度中情 感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强烈。 (3)游客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作用关系为:游客满意度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向。 (4)体验价值各维度与行为意向的作用关系为:认知价值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功能价 值、经济价值、情境价值、情感价值在前述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基础上必须经过游客满意 度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
9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律的特点: (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人的需要强弱成正比。对一个商品的需要 越强,其边际效用越大。反之,则边际效用越小。对某商品没有需 要,则边际效用为零。 (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商品的稀缺性成反比 (3)边际效用递减律只在特定时间内有效。由于需要具有再生性 、反复性,因而边际效用也具有时间性。连续地消费某一物品,从 某一点以后边际效用才开始递减。 (4)在正常情况下边际效用永远是正值。虽然在理论上边际效用 会出现负值,而实际上如果不是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所控制,当一种 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零时,个体就会放弃对它的消费,而转向其他 物品。
24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名词解释1.旅游消费:是旅游主体在有时间保证和资金保证的情况下,从自身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出发,凭借旅游媒体创造的服务条件,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旅游客体的购买和享用的支出(投入)总和。

2.动机:是激发人们采取行动,努力实现目标,满足某种需要的愿望。

它是决定行为,并使行为持续指向一定的目标的内在动力。

3.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参与人对特定交易信息在质和量上的掌握程度不相等,有些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而且双方都知道这种信息分布状态。

4.学习:是指人们因经验而使行为或行为潜能产生较为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5.旅游感知:旅游者的感知,即旅游感知,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在人脑中的整体反应。

6.感知距离:就是指人们从主观意识出发,凭借其所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经验而对两地之间实际距离所作的估计。

7.社会感知:是指个体对他人以及他人的社会行为和规律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的感知、对自己的感知、对人际关系的感知等。

8.旅游态度:是态度概念的一种具体化。

由于旅游消费的特殊性,可以认为旅行态度是旅游消费者在了解、接触、享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本身、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旅游企业较为稳定的看法和评价。

9.态度的改变:是指一个人已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后所发生的相应变化的过程。

10.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群体。

11.从众:是社会影响个人的方式之一。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引导或压力下,在知觉、判断、观念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12.角色超载:是指个体承担的角色太多或角色对个体的要求太高,以致超载了个体在时间、金钱和精力上所能达到的限度。

13.角色冲突:是指人们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在某些方面不相容,或人们对同一角色的期待和理解的不同而导致的矛盾和抵触。

14.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个群体,该群体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被个体作为他或她当前行为的依据。

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

27130旅游消费行为一、课程性质与设计目的的要求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的必考课程,是培养、检验和强化应考者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个方面的需求,尤其是他们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及其基本规律,是我们旅游行为如何制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如何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如何引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依据和最可靠的信息。

因此,对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应考者比较深入系统的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用旅游消费行为的理论和方法正确分析旅游活动中的主要规律,尤其是对旅游者“求”的方面分析研究能力,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旅游企业和市场的管理和开拓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和分析旅游消费行为的构成要素、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核心内容、研究意义和方法。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旅游消费行为要素识记:旅游消费行为的主体、旅游消费行为的客体领会:旅游消费行为的构成要素、旅游消费的复杂性应用:旅游消费过程第二节旅游消费行为学的理论基础识记:心理动力系统、社会认知、社会学领会:消费行为学研究的三种范式第三节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框架与核心内容识记: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两个基本模式领会: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第四节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识记: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本章将首先介绍一般的动机理论,主要包括动机的含义,动机的特点以及动机形成的机理,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动机的类型和特点,进而阐述不同旅游动机驱动下的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最后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提出旅游动机的激发策略。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动机的形成机理和功能识记:动机、需求、动机功能、动机冲突领会:动机的形成机理第二节旅游消费行为的动机类型识记:消费行为的社会性动机领会:现代旅游消费动机的主流、旅游动机的特点第三节不同旅游细分市场需求的特点识记: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领会:按照购买行为进行旅游市场细分应用:不同购买动机下的旅游细分市场需求特点第四节旅游消费行为动机的激发领会:研究旅游消费行为动机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应用:旅游消费行为动机的激发策略第三章感知与旅游消费行为课程内容本章探讨旅游消费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感知规律以及影响旅游感知的诸因素,以便对旅游消费者及其行为有深入的了解,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旅游经营策略,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旅游消费者行为分析

6.2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特征
文化因素 社会因素
文化
参考群体
亚文化 家庭
社会阶层 角色与地 位
个人因素
年龄与家庭 生命周期阶 段 职业 经济状况 生活方式 个性与自我 观念
心理因素
动机 认知 学习
信念与态 度
购买者
图6-2 影响购买行为因素
6.2.1 文化因素
• 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起着最广泛、最深刻的 影响。
• 旅游购买 行为
• 蔡伯斯、蔡寇和莱威斯曾把对消费者行为的 各种基本命题概括为5个假定前提。这些假 定前提构成了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一个很好的 基点。
• 假定1:消费者行为是有目的的和以目标为 导向的。
• 假定2: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
• 假定3:消费者行为是一个过程。
• 假定4:可以对消费者行为施加影响。
• 另一方面,他们要在每一国家中调整营销策 略,以便使产品与服务能更好的满足当地消 费者的需要。
6.2.1.3 社会阶层
• 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某种形式的社会等 级结构。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相对稳 定和有序的分类体系,每个体系当中的 社会成员都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和行 为。
6.2.2 社会因素
• 6.2.2.1 群体
• 对于一个国际性的公司来说,如果不能理解 各国之间这些传统和行为上的差异,就会导 致灾难性的后果,而那些善于适应环境的公 司就能成为赢家。
6.2.1.2不同国际文化背景的消费者行为
• 营销人员必须决定在多大程度上调整其产品 和营销计划以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特殊需 要。
• 一方面,他们会刻意寻求产品和服务的标准 化,以便简化经营过程并降低成本;
6.2.4 心理因素
• 赫茨伯格的理论。提出双因素理论以区分不满 因素(致使不满产生的因素)和满意因素(致 使满意产生的因素)。只消除不满因素还不够 ,必须要主动展示满意因素才能对购买行为产 生激励。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2.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3)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

【例题1-课后题第1 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 效用是否可加总C 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 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4.边际效用理论---基于基数效用论(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

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TU= f (Q)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ΔTU/ΔQ注:①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②“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第二章(92)--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章(92)--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一、名词解释1.效用;2.边际效用;3.消费者剩余;4.消费者偏好;5.消费者均衡;6.无差异曲线;7.边际替代率;8.恩格尔系数;9.价格----消费曲线;10.收入----消费曲线;11.收入效应;2.替代效应;3.吉芬商品;4.攀比效应;15.虚荣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T,错误的画P)1.某物品对同一消费者,效用具有可比性,对不同的消费者缺乏可比性。

( )2.同一物品的效用会因时空条件的变动而变动。

( )3.总效用是衡量物品价值量的重要尺度。

( )4.无差异曲线分析是以基数效用为基础的。

( )5.当某种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取最大值。

( )6.货币的边际效用是指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其数值是逐渐递增的。

( )7.一定数量的某种资源用于不同的用途时,采用边际效用均等的法则进行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总效用最大化。

( )8.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货币节余。

( )9.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的实际节余。

( )10.在无差异曲线图中,两条无差异曲线有可能相交。

( )1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直接原因是边际替代率递减。

( )12.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表述为:消费者在购买每一种商品时所花费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均相等。

( ) 13.凡是吉芬品肯定就是劣质品,而劣质品不一定都是吉芬品。

( )14.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若替代效应的增加幅度小于收入效应的减少幅度,则该商品一定是吉芬品。

( ) 15.总效用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了消费的数量。

( )16.在物品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物品都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相对一单位Y商品,某消费者更想获得一单位X商品,原因是( )。

A.商品X的价格合理B.商品X供应紧缺C.商品X用于满足精神需要D.商品X具有更多的效用2.当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其( )。

A.边际效用达到最大值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正D.边际效用为负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 )。

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消费行为

高纲1260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27130 旅游消费行为师大学编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与设计目的的要求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的必考课程,是培养、检验和强化应考者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个面的需求,尤其是他们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及其基本规律,是我们旅游行为如制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如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如引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依据和最可靠的信息。

因此,对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使应考者比较深入系统的理解旅游消费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用旅游消费行为的理论和确分析旅游活动中的主要规律,尤其是对旅游者“求”的面分析研究能力,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旅游企业和市场的管理和开拓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课程容本章主要介绍和分析旅游消费行为的构成要素、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框架和核心容、研究意义和法。

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第一节旅游消费行为要素识记:旅游消费行为的主体、旅游消费行为的客体领会:旅游消费行为的构成要素、旅游消费的复杂性应用:旅游消费过程第二节旅游消费行为学的理论基础识记:心理动力系统、社会认知、社会学领会:消费行为学研究的三种式第三节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框架与核心容识记: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两个基本模式领会:旅游消费行为研究的核心容第四节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意义和法识记: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法应用:旅游消费行为学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课程容本章将首先介绍一般的动机理论,主要包括动机的含义,动机的特点以及动机形成的机理,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动机的类型和特点,进而阐述不同旅游动机驱动下的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最后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提出旅游动机的激发策略。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关于学习:
考核方式: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30%+ 考核方式: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30%+ 期末考试60% 期末考试60% 一个话题:对大学生活的认知及学习态度
现代大学教育的要素:
学分制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与专业教育 (specialty education) education) 哈佛文理学院的核心课程(core 哈佛文理学院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 curriculum):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 和艺术、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定 和艺术、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定 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科学、社 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科学、社 会分析 90年代后必须三年级以后选专业 90年代后必须三年级以后选专业 研究课(seminar) 研究课(seminar) 淘汰率
三、 旅游消费者行为相关概念 旅游
定义举要: 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其他地方参与休闲娱 乐的活动。 由一些行业如接待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之 提供服务的活动。 T=L+I+M (leisure time,income,motivation)
定义类型: 作为一种消费行为
旅游反映出游客对一个非常广泛的、与旅游相关产品的积累需求和消 费类型(Middleton,1998)。 费类型(Middleton,1998)。
市场细分(market 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
是指识别在一方面或多方面彼此类似的消费者群, 然后制定吸引一个或多个群体的营销策略的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是市场细分的原因,寻找彼此 消费者行为的差异是市场细分的原因,寻找彼此 相异的消费者行为的共性是市场细分的目的。 相异的消费者行为的共性是市场细分的目的。 大众化(无差异)营销。Henry Ford的 大众化(无差异)营销。Henry Ford的T型车: “不管他们需要什么颜色,我们只提供黑色的。” 玩具反斗城()集中于孩子的礼物市场 玩具反斗城()集中于孩子的礼物市场

12-旅游消费行为学-第二章-研究概述

12-旅游消费行为学-第二章-研究概述
研究模式:
“需要一动机一行为”模式(格尔伯特,Gilbert, l991)
“刺激一反应”模式(米德尔顿,Middleton, 1994)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框架与核心内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因素
旅游消费者心理因素 ? 经济、文化、社会等 环境因素?
前,我国旅游业的总体服务水平还很低,不少旅游
企业和景区的经营策略和硬件规划都无法做到真正
意义上的以市场为导向,远未能满足国内外游客的
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的不断变化,了解旅游者行为的迫切 性和必要性日益凸现出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意义:
从宏观的角度,其研究对宏观经济和社会各 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旅游业经营的角度,有助于旅游业的整体 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为旅游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和分 析的方法。如产品开发、组合、定位,广告 的设计,促销活动的安排等。
有利于科学的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
有利于建设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 员队伍。
研究:
“消费行为动机的研究” “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问题研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变革与发展时期(1960年至今 )
背景: 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呈加速发展趋势,研究文 献的数量、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的范围大大扩展了,研究方法 也日益多样化,消费者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开始得 到承认。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中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这是消费 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 20世纪60年代中期,消费者行为学课程开始在美国的一些大学 出现。l968年,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恩格尔(James Engel)、科拉 特(David Kollat)和布莱克威尔(Roger Blackwell)合作出版了《 消费者行为学》一书,这是第一部消费者行为学的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四、悠闲舒适休闲度假方式是高体验价值的体现
五、环城游憩行为发展存在五个影响因素 ☆资源赋存 ☆人口集聚 ☆经济发展 ☆消费观念的改变 ☆营销推介宣传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一、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一)环城游憩游客消费心理特征 (1)远离喧嚣、放松心情 (2)倾向互动性、参与性项目 (3)追求高品质的情感体验 (4)寻求经济便捷的心理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律的特点: (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人的需要强弱成正比。对一个商品的需要 越强,其边际效用越大。反之,则边际效用越小。对某商品没有需 要,则边际效用为零。 (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商品的稀缺性成反比 (3)边际效用递减律只在特定时间内有效。由于需要具有再生性 、反复性,因而边际效用也具有时间性。连续地消费某一物品,从 某一点以后边际效用才开始递减。 (4)在正常情况下边际效用永远是正值。虽然在理论上边际效用 会出现负值,而实际上如果不是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所控制,当一种 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零时,个体就会放弃对它的消费,而转向其他 物品。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图2-7 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二、体验价值内部具有层次作用关系
三、体验价值与游客满意度及行为意向之间具有嵌套作用机制
(1)功利类体验价值直接正向影响情绪类体验价值,情绪类体验价值承担着功利类体验 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影响的中介作用。 (2)体验价值各维度与游客满意度的作用关系为:情感价值、情境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具 有直接正向影响;经济价值对游客满意度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功能价值通过情境 价值和情感价值对游客满意度产生间接影响;认知价值对游客满意度没有影响。五维度中 情感价值对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最强烈。 (3)游客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的作用关系为:游客满意度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向。 (4)体验价值各维度与行为意向的作用关系为:认知价值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功能 价值、经济价值、情境价值、情感价值在前述对游客满意度影响的基础上必须经过游客满 意度对行为意向产生间接影响。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风险规避理论认为,旅游消费者所感觉到的风险水平受四种因素 影响: (1)旅游消费者个体付出的成本大小。 (2)旅游消费者对风险的心理承受力。 (3)服务型产品的购买风险大于实物型产品。 (4)购买风险与产品销售方有关系。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旅游者常用的控制风险的方法有六种: 第一,尽可能多地收集产品的相关信息; 第二,尽量购买自己熟悉的或使用效果好的产品,避免购买不熟 悉的产品; 第三,通过购买名牌产品来减少风险; 第四,通过有信誉的销售渠道购买产品; 第五,购买高价格的产品; 第六,寻求安全保证。
(一)科特勒的刺激—反应模式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二)巴甫洛夫的刺激—反应模式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三)米德而顿的刺激—反应模式(14)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三节 有限理性理论 ■第四节 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一、习惯建立理论
习惯建立理论认为,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习惯的建立过程。
图2-1 消费习惯建立模式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二、信息加工理论
人的消费行为是信息处理过程。
图2-2 购买决策信息加工模式 (资料来源:王曼等编著.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三节 有限理性理论 ■第四节 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Leabharlann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一、“刺激—反应”模式
• 行为是刺激的反应。当某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在这样的刺激下, 行为倾向于重复;反之,行为则趋向于消退。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三、风险规避理论
• 风险规避理论认为,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 游产品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这种 风险和人的心理承受力会影响他们的购买 行为。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风险规避理论认为,旅游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时承受的风险 主要有六种类型:
☆功能风险 ☆安全风险 ☆资金风险 ☆时间风险 ☆社会风险 ☆心理风险
第三节 有限理性理论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三节 有限理性理论 ■第四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第五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一、环城游憩体验价值结构体系
(一)环城游憩游客消费心理特征 (1)远离喧嚣、放松心情 (2)倾向互动性、参与性项目 (3)追求高品质的情感体验 (4)寻求经济便捷的心理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一些基本理论: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有限理性理论 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核心关键词
有限理性理论(the theory of finiteness) 习惯建立理论(habit building theory) 信息加工理论(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风险规避理论(risk avoidance theory) 边际效用理论(marginal utility theory) “刺激—反应”模式(the "stimulus-response" model) “需要—动机—行为”模式(the "need-motivation-behavior" model) 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Lee' Theory of Tourist Dualistic Behavior --TDB)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recreational behavior around the city)
旅游消费者行为
Tourism Consumer Behavior
第二章 王雯
1
第二章 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第二节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第三节 有限理性理论 ■第四节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 旅游购买行为理论 • 旅游消费者行为模式 • 有限理性理论 • 环城游憩行为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