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辨析】夸奖、反语
对联中的夸张与反语
对联中的夸张与反语朱英贵(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19年第3期)夸张与反语都是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也都是对联的重要修辞手段。
夸张就是夸饰,就是有意言过其实,言过其实的表述在社会生活中是不真实的,但在艺术上却是真实的,它是以事物的基本特征为依据、以作者的真情实感为基础、以增强表现力为目的的艺术真实。
反语就是通常所谓的说反话,使用跟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想表达的意思,借以达到揭露讽刺的目的,或者借以创造轻松诙谐的情趣,使语言风趣活泼。
一、对联中的夸张对联中运用夸张艺术手法的创作实践可有描绘性夸张、烘托性夸张和逻辑性夸张三种情形,都是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故意对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夸饰描述,使之更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1、描绘性夸张描绘性夸张是对人或事物的大小、多少、状态、属性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绘。
诸如:(1)峨嵋山顶宝殿灶房对联: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此联字面上堪称为对事物大小的夸张之最,诺大丰富的世界竟可以藏于一粒米中,浩瀚无垠的乾坤也可置于半边锅内,这该是多大的“米”和多大的“锅”啊!而实际上此联是对事物的属性加以夸饰,其意并不在于告诉人们真有那么大的“米”和那么大的“锅”,而是想昭示佛法的广大,即便再微小的事物(比如米)或者再普通的事物(比如锅)中也能容得下佛法,也会包含佛教的教义。
(2)苏轼题写的门联:门大要容千骑入;堂深不觉百男欢。
苏东坡撰写的这副对联,上联写门大,纵使千骑一并涌入也容得下;下联写堂深,即便百男在其间嬉闹也不觉拥挤。
事实上在古代很难找到如此大的“门”和如此深的“堂”,其实作者在如此夸张的字面表述中隐藏的话外音,则是表达在逆境中的豁达襟怀与宽宏气度。
(3)秦岭留侯祠联:送秦一椎;辞汉万鍾。
这是于右任为汉留侯张良题撰的一副对联。
作者只从数量多少的角度选取了两个历史镜头,就突出了张良的全部精神品格。
张良仇恨秦始皇,当秦皇的车队过其境时,他以大铁椎掷赢政,“一椎”往少处夸饰他恨不得一椎灭敌的深仇大恨;后来他助刘邦成就了帝业,汉高祖封给他万户侯,他却辞谢隐居山林,“万鍾”往多处夸饰那些他可能会拥有万鍾粟的财富。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
简述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与所表达的意思相反的词语或语句来达到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它通常用于讽刺、调侃、批评、夸张或引起读者注意的目的。
反语的特点和修辞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反语的特点是与字面意思相反。
它通过使用相反的词语或语句来展示一种戏剧性的对比效果。
例如,“你真是个天才!”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嘲讽对方并不聪明。
这种与字面意思相反的表达方式,使文本更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反语的特点是具有夸张的修辞效果。
通过使用与事实相反的词语或语句,反语可以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情况,从而达到引起读者注意的目的。
例如,“这个问题简单得让一个五岁的孩子都能解答。
”这种夸张的修辞方式,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反语的特点还包括具有幽默和讽刺的修辞作用。
通过使用与事实相反的词语或语句,反语可以达到一种讽刺、嘲笑或调侃的效果。
例如,“你真是个好朋友,连我最讨厌的人你都能和他成为好朋友。
”这种讽刺的修辞方式,使得表达更具有戏剧性和幽默感,引起读者的笑声和思考。
反语还可以用于批评和抨击。
通过使用与事实相反的词语或语句,反语可以表达对某种观点、行为或情况的不满和批评。
例如,“你真是个伟大的领导,把公司搞得一团糟!”这种反语的修辞方式,使得表达更具有力量和冲击力,引起读者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总的来说,反语通过使用与所表达的意思相反的词语或语句,达到一种戏剧性的效果。
它具有与字面意思相反、夸张的修辞效果,以及幽默、讽刺和批评的修辞作用。
通过运用反语,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反语可以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读者带来戏剧性的阅读体验。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特点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特点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特点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作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达效果,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与运用,并分析其效果和特点。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来传达某一事物的属性、特征或意义。
拟人则是将非人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或感情,使其栩栩如生。
比喻和拟人都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的眼神如炬,犹如狼一般锋利。
”这里通过比喻,将眼神与炬火和狼相联系,突出了其锋利和凶狠的特点。
二、夸张与反语夸张是一种运用“放大”的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来强调其特征或效果。
反语则是用表面上的反向词语来强调事物实际的情况或表达某种感情。
这两种修辞手法常常用于幽默、讽刺或强调的场合。
例如,“他背上有千斤重的担子。
”这里通过夸张,突出了背负压力的沉重。
再比如,“这个计划真是太完美了,简直不能再完美了。
”通过反语,强调了计划的出众。
三、对偶与排比对偶是指在词句的组合上,通过将一对事物、概念或特征进行并列,使其产生一种对比或呼应的效果。
排比则是将多个相似或类似的词句进行并列,以增强修辞的效果。
对偶和排比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语言更加有韵律感。
例如,“既来之,则安之;既战之,则勇之。
”这里的对偶使句子节奏感强,并突出了“来”“安”“战”“勇”的呼应关系。
四、比较与衬托比较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揭示其共同点或差异,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
衬托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其周围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其突出性格或特征。
比较和衬托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她如花一般美丽,和身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通过比较和衬托,突出了主人公的美丽和与他人的差异。
五、借代与象征借代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有时也可以通过用一种感官形象代替一种感受或情感。
修辞手法的应用 反语
修辞手法的应用——反语
谢谢您的聆听
202X年
汇报日期
修辞手法的使用 ——反语
反语
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 词语或句子去表达本意, 这种辞格叫做反语。反 语大部分用于讽刺,少 部分表示人与人之间的 亲昵。一般反语在实际 运用中,必须附加标点 符号予以区别表示。
讽刺反语
讽刺反语是为了揭露、批判、讽刺、嘲弄, 表达贬义的反语,是通常所见的用法。
例子:
一.“……这样也可算是将功赎罪吧。那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知恩感德……” “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打断了沈百万的话。老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讽刺地说:“谢谢你, 我的好心的沈老太爷。我们很知你的恩,很感你的德。而且对你的这份‘恩德’,我们是定 要报的,你放心就是了。”
• ④楼梯是用铁焊的,看上去很陡,但是站到二楼阳台上就能够到树上的橘子。阿保的奶奶喊他吃饭, 一碗很黑的肉,是昨天没吃完的,奶奶也不舍得吃,-顿赶着一顿给阿保留着。乐乐说:“我妈妈说吃 剩饭对身体不好,容易得癌症。”妈妈过来嘁乐乐回家吃饭,用湿纸巾给他擦去满手的灰尘,顺便问 阿保的成績好不好。阿保奶奶抱怨道:“阿保脑子笨,我和他爷爷又不能辅导,他回回都考不好。” 阿保似乎没听到奶奶的话,他只是看着乐乐手,上来回滑过的湿纸巾,半天没回过神。
• ⑥明天小长假就结束了,这是最后的月夜。乐乐像跟妈妈撒娇一样倚着阿保的肩膀,明天的 分别让他有些伤感。这时奶奶出来吓唬他:“你爸妈说明天把你放这里,让你每天和阿保哥 哥一起上学。”乐乐一脸恼怒:“我才不要当留守儿童!”说完他回头问阿保:“哥哥你是留 守儿童吗?你妈妈呢?”阿保又沉默了一会儿,告诉乐乐,妈妈和爸爸都去上海給他挣钱去了, 爸妈很爱他,所以挣很多钱将来好送他出国读书,爸妈还答应他下次回来给他买个平板电 脑。“可是妈妈说,平板电脑对眼睛不好!”乐乐一本正经地说。
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2)份
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2)份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1夸奖的`近义词是什么与夸奖一词汉语相近的词语有:奖励、称誉、赞美、称赞、赞许、夸赞、颂扬、夸耀、颂赞、赞扬、奖赏、讴歌、嘉勉、赞赏、歌颂、嘉奖、称道、表扬、褒奖、称扬、赞叹、赞誉、称颂、表彰等词语。
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2夸奖【读音】:[kuājiǎng]【释义】:称赞称道称。
【反义词】:嘲笑夸奖造句我可当不起这样的夸奖。
我要说一句夸奖他的.话。
人人都夸奖凯特多么聪明善良。
他一点也没有为这些夸奖得意。
提起她来人人都夸奖。
受到他夸奖我很荣幸。
得到他的夸奖是一项难得的荣誉。
别人夸奖他,让他感到很难为情。
我们夸奖了凯蒂,也夸奖了啤啤。
她极力夸奖他们。
反义词造句他们嘲笑他奇怪的样子。
她嘲笑他,他随之离去。
嘲笑口吃的人未免不近人情。
不要嘲笑别人的错误或不幸。
他的嘲笑伤害了他妹妹的感情。
他们都嘲笑这个想法。
辛金,你是在嘲笑我。
看到她对什么都嘲笑我就生气。
他总是嘲笑我的建议。
浮式瑞嘲笑着问**是否也会来。
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2)份扩展阅读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2)份(扩展1)——夸奖的反义词有哪些3篇夸奖的反义词有哪些1责骂、训斥、责怪、毁谤、诘责、捉弄、指斥、呵责、取笑、嘲弄。
夸奖的反义词是什么(2)份(扩展2)——夸奖的反义词(精选1篇)夸奖的反义词1夸奖【读音】:[kuājiǎng]【释义】:赞美;称赞。
【反义词】:嘲弄夸奖造句1.我可当不起这样的夸奖。
2.我要说一句夸奖他的话。
3.人人都夸奖凯特多么聪明善良。
4.他一点也没有为这些夸奖得意。
5.提起她来人人都夸奖。
6.受到他夸奖我很荣幸。
7.得到他的夸奖是一项难得的荣誉。
8.别人夸奖他,让他感到很难为情。
9.我们夸奖了凯蒂,也夸奖了啤啤。
10.她极力夸奖他们。
反义词造句1.谁敢骂他,他就嘲弄谁。
2.说到底,谁都会嘲弄人。
3.他以一种嘲弄的口吻说。
4.她嘲弄,她顿脚,她高声大笑。
5.嘲弄历史的人必将被历史所嘲弄。
6.“好一个拳击家,”平基嘲弄地说。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高三)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高三)鉴赏修辞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⑴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⑵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反语修辞方法解析
反语修辞方法解析山东省汶上一中师蕾(邮编272500)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的修辞手法。
反语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反语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别:1.嘲讽性反语。
.这类反语是用好的词句述说不好的人或事物,以表示嘲弄,讽刺,憎恶,蔑视等感情。
例1:‚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了。
‛此句中的"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了",其实是说:"他是一个大坏人,坏事做尽".例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反文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国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这个句子中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其实说的是反动政府及军警的野蛮、卑劣和罪恶滔天。
2.喜爱性反语。
用不好的词句述说好的人或事物,以表示喜爱,亲切,赞誉,戏谑等感情。
例如:“最后,她无可奈何的笑骂道:‘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个顶坏顶坏的女人啊!’”此句中“顶坏顶坏的女人啊”是表示亲切友爱的反语,表现了二者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例3:“几个女人有些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此句中“狠心贼”是表示了白洋淀妇女对丈夫的喜爱感情,并不是真的恨自己的丈夫。
例4:‚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此句中,“有什么看头啊”属于正话反说,表面上看是说没有看头,其实是表达了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热切思念,很想去看。
也有的反语不具有明显的讽刺性或喜爱性,例如:例5:‚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2.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大: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成心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衬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大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似也要晒化缩小夸大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大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概念:把构造一样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概念:字数相等,构造形式一样,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似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7.设问:概念: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成心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答复。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根底。
8.反问:概念: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认,用否认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概念: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练习及答案)
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及其效果【(练习及答案)高考八种常见修辞手法及其效果修辞手法是一种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八种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一般来说,比喻、夸张、拟人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设问和反问表述增强语气类。
这八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
比喻是一种通过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法。
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容易深入理解,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本体、喻体和比喻三部分构成。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XXX《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除了通感,还有一些类似的修辞手法,如“晨钟云外湿”(XXX《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丰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
”这句话表达了听琴声时能够感受到志向高远、如山般巍峨和如流水般汩汩流动的情感。
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情感。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精编版
修辞方法简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初中其它修辞:引用、互文、借代、顶真、通感、联想……一、【比喻】补充1、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在稿纸上踩出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注意: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2、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见《点击中考》P373、作用:生动具体形象;表达效果回答技巧: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例:下列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紫藤萝的花朵比作帆,花萼比作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紫藤萝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花盛开的喜悦之情(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二、【拟人】补充1、作用: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表达效果格式回答: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事物人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行为,生动体现了……表现作者……情感。
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油蛉、蟋蟀人的行为,生动体现了夏天的勃勃生机。
三、【夸张】补充1、作用: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2、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修辞方法简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修辞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二、【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三、【拟物】: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四、【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五、【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要三个以上!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辨析几种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辨析几种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胡诵呈
【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2
【摘要】《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必须掌握十二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这十二
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反语、引用。
在这十二种修辞方法中。
有的容易混淆,应注意辨析。
一、不能把所有带“像”“似”“是”的句子都看作是比喻句。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像”、“似”、“是”经常用来充当比喻词。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黄河
【总页数】2页(P91-90)
【作者】胡诵呈
【作者单位】歙县霞坑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方法 [J], 王方林
2.对几组易被混淆概念的辨析 [J], 梁晨光
3.浅谈几种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J], 李国芬
4.易被混淆的两个内部审计概念——风险导向审计与风险管理审计的内涵辨析 [J],
陈迎春
5.浅谈几种易混淆的修辞方法 [J], 李国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反语是一种修辞方法吗
反语是一种修辞方法吗引言在修辞学中,反语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它以一种虚构的方式传达信息,通过与字面上相反的表达来达到强调、夸张或讽刺的目的。
然而,有人质疑反语是否真的属于修辞方法的范畴。
本文将探讨反语是否真的是一种修辞方法,并分析其特点与应用。
反语的特点反语通过巧妙地运用相反的表达,以达到修辞效果。
它常常用于夸张、讽刺或表达反面观点。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这个电影真是太精彩了,把我给看懂了”,我们实际上是在表达这部电影非常无聊,我们一点也没看懂。
这种形式的反语通过对比强调了实际感受与表述之间的冲突。
在反语中,常常运用事实与直白的说法来讽刺或夸张事物的本质。
比如说:“这是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坏主意”。
这句话表面上称赞了这个主意,但通过使用修辞手法,使得这个表述充满了讽刺意味。
反语的应用反语在文学、演讲和日常交流中广泛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反语常常用于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强调故事情节中的冲突。
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使用反语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娱乐性。
例如,一位政治家可能会说:“我们的政府真是太透明了,我们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这种反语的应用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日常交流中,反语可以用来调侃或讽刺某人或某事。
它往往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和态度。
比如当朋友迟到时,我们可能会开玩笑说:“哇,你的准时真是了得,一分钟都不差!”虽然这种反语带有一定的嘲笑意味,但通常不会引起冲突,而是增添了交流的乐趣。
反语与修辞方法的关系有人认为反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方法,而是其他修辞方法的一种应用。
他们认为反语更像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方法。
这是因为反语更多地强调在表达中使用相反的措辞,而修辞方法更强调运用各种手法提升语言的修辞效果。
然而,这种观点并不排除反语的独特性。
无论如何,反语在修辞学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结论尽管反语与其他修辞方法的关系存在争议,但它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演讲和日常交流中。
反语修辞方法解析
反语修辞方法解析-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反语修辞方法解析?山东省汶上一中师蕾(邮编272500)?反语也叫倒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的修辞手法。
反语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反语有以下两种基本类别:1.嘲讽性反语。
.这类反语是用好的词句述说不好的人或事物,以表示嘲弄,讽刺,憎恶,蔑视等感情。
例1: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了。
此句中的"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了",其实是说:"他是一个大坏人,坏事做尽".例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反文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国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这个句子中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其实说的是反动政府及军警的野蛮、卑劣和罪恶滔天。
2.喜爱性反语。
用不好的词句述说好的人或事物,以表示喜爱,亲切,赞誉,戏谑等感情。
例如:“最后,她无可奈何的笑骂道:‘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个顶坏顶坏的女人啊!’”此句中“顶坏顶坏的女人啊”是表示亲切友爱的反语,表现了二者之间亲密无间的友谊。
例3:“几个女人有些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此句中“狠心贼”是表示了白洋淀妇女对丈夫的喜爱感情,并不是真的恨自己的丈夫。
例4: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此句中,“有什么看头啊”属于正话反说,表面上看是说没有看头,其实是表达了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热切思念,很想去看。
也有的反语不具有明显的讽刺性或喜爱性,例如:例5: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
中考语文各种修辞的作用及表述方法
一、各种修辞的作用及表述方法1、比喻:在记叙文中,形象生动;在说明文中,可以使陌生的东西熟悉起来,能使人印象深刻;在议论文中,可以使深奥的道理通俗起来。
2、拟人:使文章生动形象,拉近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加文章的亲切感。
3、排比:增强语势,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4、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点,鲜明地表现人或物的特征。
5、设问: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起读者的兴趣;强调答案。
6、反问:能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7、引用:强调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记叙文中,能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说明文中,增强说明的可信性;议论文中,说理更服人。
8、对比:能强调突出事物的特征性质等。
9、反复:能起强调作用。
10、反语:增强讽刺效果或幽默效果。
注:a、不是比喻句:表猜测;表联想;表比较。
b、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二、词语1、词语的褒贬色彩:褒义贬用(嘲讽,讽刺)(反语)贬义褒用(写出事物的特点,如机灵可爱)2、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
便排.出九文大钱。
(孔乙己)表层含义:排列九文大钱的动作——深一层理解:孔乙己的炫耀之情——更深层的理解(结合本文中心,孔乙己的形象特征):麻木、迂腐、可悲可叹。
3、词语的修饰限制作用(之一、主要、部分、极其、略微、大多、可能、目前……)回答步骤:a、词语的本义;b、在句中的含义;c、在文中的作用或删去后及调换后的后果例: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指差不多,表明桥面差不多与河面平行,但还未完全平行。
删掉后变成完全平行,与事实不符。
4、判断词语的指代内容在这个词的上句或下句进行搜索,如没有则扩大范围。
找到后将这一内容代入指代词中读一读。
如指代词语前为逗号、分号,指代内容多在这一句话内。
5、辨析词语的表面矛盾看似矛盾实则不矛盾:矛盾双方针对两个不同的方面。
例: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极普通是针对它在西北生长极为普通,不平凡是针对它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言。
6、词序、句序能否调换及理由a、词义范围(由大到小)、程度内部规律(有浅到深)。
【修辞方法辨析】夸奖、反语
五、夸张、反语夸张,就是根据事物某一特征进行强化描述,故意夸大或缩少。
极言其大或极言其小,谓之夸张。
譬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夸张的名句。
运用夸张,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某一方面,增强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譬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显然,这是“言过其实”。
即使愁思无穷,也不可能像“一江春水”一样,永无尽头,但这样说正是充分表现了诗人忧愁之深。
我们在描写某个人极度愤怒时,常用“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之类词来形容,这实际上也是用了夸张的手法。
其实,即使愤怒到极点,也不会真的冒出三丈之火,头发也不可能直竖起来冲走帽子。
但这样说,却能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人物极度愤怒的情态。
尽管有些言过其实,但它植根于现实生活,读者也觉得合乎情理。
夸张运用得好,会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譬如李白《夜宿山寺》这首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以伸手可摘星辰,突出了危楼之高,直入云天。
使用夸张,要注意“夸而有据,张而有度”。
所谓“有据”,就是指夸张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并非无中生有;所谓“有度”,就是使用时要掌握分寸,做到适度,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
夸张不是想像,可以漫无边际;夸张不是吹牛,可以天花乱坠。
它源于真实,又超出实际,但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
不然,就会使人觉得不合事实和情理。
譬如:当年大跃进时,有人曾写过一首诗:“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庄稼的间距密不透风,怎么会有好收成呢?这样写,说明根本不懂农业生产常识,将掉下的卫星弹回半空,更叫人不敢想象,难以使人相信。
这不是夸张,而是吹牛,是不切实际的浮夸风的杰出表现。
对此,鲁迅先生曾经做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说明燕山毕竟有雪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知道燕山雪下得这么大,天多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反语赞美别人的例子
反语赞美别人的例子
1. 哎呀,你这人可真“笨”啊,怎么连自己这么优秀都不知道呢!就像那黑夜中的星星,那么耀眼却不自知。
比如每次别人都还在迷茫时,你就能迅速找到解决办法,这不是“笨”是什么呀!
2. 你可真是个“懒虫”,懒得跟别人计较那些小事,就像那慢悠悠的乌龟,不争不抢却总能抵达终点。
别人为了一点利益争得头破血流,你却在一边悠闲自在,你说你是不是太“懒”啦!
3. 这家伙,真是个“小气鬼”啊,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都舍不得多展示一点!就好比那珍贵的宝藏,总是藏得那么深。
你看,别人求着你分享经验,你却只说一点点,还真是“小气”呢!
4. 哇哦,你可太“磨蹭”啦,做事总是那么细致认真,像个老工匠在雕琢艺术品一样。
别人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你却还在精心打磨,你咋这么“磨蹭”呢!
5. 嘿,你这个“胆小鬼”,连对自己好一点都不敢!就像那温顺的绵羊,总把自己放在后面。
有好事你都不往前凑,还不是因为你这“胆小”嘛!
6. 哟呵,你可真是个“绝情”的人啊,对那些坏习惯说断就断,像那寒风一样凛冽。
身边人还在纠结呢,你早就把不好的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你可真“绝情”!
7. 天哪,你这个“怪胎”,想法总是那么独特新奇,像那来自外太空的信号。
别人都按部就班,你却总能冒出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你不是“怪胎”是什么呀!
结论:反语赞美真是一种有趣又特别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赞美更有韵味和乐趣,同时也能拉进彼此的距离,让人印象深刻。
反语是一种修辞方法吗
反语是一种修辞方法吗是的,反语是一种修辞方法。
修辞是指通过语言运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反语就是运用于修辞中的一种手法,通过使用与真实意思背道而驰的语句来达到一种戏剧性或讽刺的效果。
首先,反语是通过对比产生的。
它使用了意思相反的表达方式,创造了一种紧张和冲突的氛围。
例如,在表达夸奖某人时,如果使用反义词来夸赞,如“你这么聪明,真是个大笨蛋”,这种话语的反语就突出了说话者的夸奖态度,并带有戏剧性的效果。
通过与反义词形成鲜明对比,反语使文本更加鲜活、生动。
其次,反语通常用于戏剧作品中。
在戏剧中,反语经常被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冲突,增加戏剧的张力。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说:“我那贵父!我那贵君!摇摇欲坠的世界!”哈姆雷特之所以使用这种反语,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悲痛和对世界观的动摇。
反语在戏剧中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增加观众的共鸣和感染力。
此外,反语还常常用于讽刺的目的。
通过使用与实际意义相反的语句,讽刺就被创造出来了。
讽刺通常用于揭示社会现象的虚伪和荒谬,以达到一种批判和启发的目的。
例如,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中,动物们反抗人类统治的口号是“四条腿好,两条腿坏”,这个反语讽刺了人类的压迫行为,并试图唤起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反语能够通过夸张和嘲弄来揭示某种社会现象的荒谬,让读者或观众更容易接受批判信息。
最后,反语也用于幽默和娱乐的目的。
通过对比和悖论,反语能够创造出有趣的效果,让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在幽默故事或笑话中,反语常常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例如,“我每天都很忙,尤其是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通过反语的手法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总的来说,反语是一种修辞方法,通过使用与实际意义相反的语句来创造一种戏剧性、讽刺性或幽默性的效果。
它通常用于戏剧作品、讽刺文章、幽默故事等文体中,并起到增加表达力、打破常规、引发共鸣等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夸张、反语
夸张,就是根据事物某一特征进行强化描述,故意夸大或缩少。
极言其大或极言其小,谓之夸张。
譬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夸张的名句。
运用夸张,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某一方面,增强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譬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显然,这是“言过其实”。
即使愁思无穷,也不可能像“一江春水”一样,永无尽头,但这样说正是充分表现了诗人忧愁之深。
我们在描写某个人极度愤怒时,常用“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之类词来形容,这实际上也是用了夸张的手法。
其实,即使愤怒到极点,也不会真的冒出三丈之火,头发也不可能直竖起来冲走帽子。
但这样说,却能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人物极度愤怒的情态。
尽管有些言过其实,但它植根于现实生活,读者也觉得合乎情理。
夸张运用得好,会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譬如李白《夜宿山寺》这首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以伸手可摘星辰,突出了危楼之高,直入云天。
使用夸张,要注意“夸而有据,张而有度”。
所谓“有据”,就是指夸张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上,并非无中生有;所谓“有度”,就是使用时要掌握分寸,做到适度,不能任意夸大或缩小。
夸张不是想像,可以漫无边际;夸张不是吹牛,可以天花乱坠。
它源于真实,又超出实际,但不能超出一定的限度。
不然,就会使人觉得不合事实和情理。
譬如:当年大跃进时,有人曾写过一首诗:“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
”庄稼的间距密不透风,怎么会有好收成呢?这样写,说明根本不懂农业生产常识,将掉下的卫星弹回半空,更叫人不敢想象,难以使人相信。
这不是夸张,而是吹牛,是不切实际的浮夸风的杰出表现。
对此,鲁迅先生曾经做过精辟的论述。
他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说明燕山毕竟有雪花,含有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知道燕山雪下得这么大,天多么冷。
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
因为广州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即使下雪,也很小。
由此说明,夸张离不开真实,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令人难以置信,甚至闹出笑话。
反语与夸张不同。
夸张是夸大其词,反语是正话反说,即实际要
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完全相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反话。
譬如鲁迅在《藤野先生》中描写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实在标致极了”。
此句中的“标致”,原意是漂亮,实际意思是“丑陋不堪”。
这里运用反语,增强了讽刺性和幽默感,比正面直说更有力量。
反语常用于讽刺,使用时必须注意对象,不能任意乱用。
对敌人可以无情地进行揭露讽刺,对同志只能善意进行讽喻。
同时,使用反语时要注意与上下文照应,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反语。
譬如“你太坏了”,如果用在关系很亲密的人之间,这可能只是一句开玩笑的话。
如果对象不同,用在另外场合,则可能是真的坏透了。
再如“这次考试,他得了第一,不过是倒数第一”。
如果没有最后一句作补充说明,就容易使人误解,以为真的名列第一。
所以,使用反语要注意上下文特定的语言环境,前后之间要有提示性或暗示性的话语,或公开挑明,或用引号表示否定。
否则,读者就不知道是否用了反语。
譬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泡,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夏衍《包身工》)
此句中“慈祥”加上引号,表明这是反语。
而佳肴二字未加引号,说明对包身工来说,这确实是好菜,并不是反语——因为平时连这样捡来的菜叶也吃不到。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使用反语是否需要加引号,要看特定的语言环境。
如果根据上下文很明显可以看出是反语,则不必加引号;如果不加引号容易使人误解,则应当加引号表示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