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合集下载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体育课程也逐渐成为重要的一门学科。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是关系到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高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门课程,本质上是将普遍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因此,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性高中体育课程的教育性质不仅在于教授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健康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和体育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综合性高中体育课程综合了多种体育运动和技能,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和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各种运动项目,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3. 个性化高中体育课程的个性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二是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展现个性化的特点和风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4. 全人教育高中体育课程不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更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过体育课程的实践,学生可以培养自身的自信心和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者和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既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学科标准来制定,也需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生活素质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1.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学生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和活动的基础。

高中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运动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从而使学生对日常生活更加强健有力。

2. 强化学生技能技能是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和活动的关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及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及目标体系

。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
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
一、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01
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学科 特 点 和 学生 发展这 “ 三个基 本要素 ”
02
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03 04
高 中学生 的体 育教学 目的 必须与 终生 体育相 联系
确 定高中 体育 教学目 的是 从我国 实际 出发
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始终应十分重视的教育目的。其 中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问题。这一教育 目的的实现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和行为指导进行的。 还应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到国家、社会对青年一代的期望联系起来,进而 进行体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目的具体内容
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 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
关于“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人体基
本活动能力 重视培养健康的心理
A 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的 生长发育 B C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 适应能力 D
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美全面 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高中体育与健 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它是九年义务教育 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 为学生终身锻炼身体和保持健康奠定基础的课 程。
课程性质
基础性
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高层次
01 02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0修订一、课程性质与定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它是一门必修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基本理念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受益。

3. 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 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生活性,将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和终身锻炼意识。

三、课程目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提高自主锻炼和终身锻炼的意识。

2. 培养运动兴趣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培养体育精神,提高体育道德水平,发扬体育精神。

5. 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素养,了解体育文化的基本知识和中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体育理论知识、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育锻炼实践三个部分。

具体内容要求如下:1. 体育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了解这些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为后续的体育锻炼和实践打下基础。

2. 运动技能学习:主要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游泳、武术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练习方法。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的目标与要求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的目标与要求
竞争意识:高中体育教学计划的目标之二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竞赛和竞技活动,激发 学生的斗志和拼搏精神,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对于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身心健康:高中体育教学计划的目标之三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和体育活 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免疫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
针对不同年级和班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结合学校场地和设施,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和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体育爱好和技能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制定目标明确、 内容丰富、符 合学生实际需 求的教学计划
确保课程设置 符合国家课程 标准和地方教 育部门的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 的体育兴趣、 运动技能和健
康生活方式
针对不同年级 和不同水平的 学生,制定个 性化的教学计 划和课程设置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针对不同学生的 特点,制定个性 化的教学计划
关注学生的兴趣 和特长,注重培 养全面发展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 求,提供多样化的 学习方式和内容
注重学生的心理和 情感需求,营造良 好的学习氛围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 的目标与要求
汇报人:
目 录 CATALOG
01
单击此处 添加目录标题
02
高中体育教学计 划的目标
03
高中体育教学计 划的要求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 的目标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和柔韧等方面的提升。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模块的设置与模块的教学管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教学模块的设置与模块的教学管理
1、模块中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模块中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2、在继承与发展中科学地设计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在继承与发展中科学地设计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3、模块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及体育教学的科 、 学规律 4、模块学习的选择,充分体现知识、技能与方 法的掌握, 模块学习的选择,充分体现知识、 法的掌握, 利于兴趣爱好与专长的形成 5、模块的教学评价充分体现科学性(实际、可操作、方法 、模块的教学评价充分体现科学性(实际、可操作、 与形式)、真实性、 )、真实性 与形式)、真实性、激励性 的作用 6、模块的学习与学分的给予充分体现课标精神 、
球类项目
(校本必学)
篮球: 基本技战术 与 规则
续:表二:必修必选学时分配
系列名称 田径类项目 (必修必选) 健康教育 专题 (必修必选) 模块名称
快速跑、中长跑 跳远及立定跳远、发展投掷能力 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 促进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奥林匹克运动 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 拓展教材(现代生活与养身)
教师
高一全 体教师

理解并获得有关健康的基础知识,并在自 高一全 身的学习、锻炼和生活中自觉运用,加深 体教师 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提高生存与发 展能力,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 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获得和正确运用篮球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高一全 基本技术,发展基本技能与体育实践能力,体教师 培养运动兴趣,初步形成运动爱好,全面 发展体能,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 德。
3、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加大运动 技能学习的自主选择性
为了与义务教育的学习水平相衔接,在高中阶段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 为了与义务教育的学习水平相衔接,在高中阶段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 水平五、 即:水平五、水平六 按教材差异划分的不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按教材差异划分的不同教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运动技能系列部分 (1)、运动技能系列部分 )、健康教育专题系列部分 (2)、健康教育专题系列部分 构成高中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系列。 高中《 构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系列。 七个系列, 即:七个系列,每个系列包含若干模块 七个系列为:六个运动技能系列; 七个系列为: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一个健康教育专题系列 运动技能系列包括: 运动技能系列包括: 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 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 学分 高中学段每位学生需修满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高中学段每位学生需修满11个必修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 其中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 其中田径类项目系列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必修1学分

高中生体育课教学大纲

高中生体育课教学大纲

二、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2.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3. 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四、课程内容:1. 体育理论基础知识2. 常见运动项目的技能与战术3. 身体素质训练4. 体育保健与营养5. 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6. 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指导五、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体育理论基础知识1. 体育的基本概念、起源与发展2. 体育的作用与价值3. 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4.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5. 体育心理学基础6. 体育社会学基础第二部分:常见运动项目的技能与战术1.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技能:基本技术、战术运用、比赛规则- 训练方法:分组练习、模拟比赛、对抗训练2. 田径运动:短跑、中长跑、长跑、跳跃、投掷- 技能:起跑、加速、冲刺、跳跃技巧、投掷技巧- 训练方法: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模拟比赛3. 体操运动:艺术体操、技巧体操、团体操- 技能:基本动作、成套动作、编排与表演- 训练方法:分解动作练习、成套动作练习、表演训练4. 武术运动:太极拳、散打、武术套路- 技能:基本动作、套路动作、实战技巧- 训练方法:基础动作练习、套路练习、实战对抗第三部分:身体素质训练1. 有氧耐力训练2. 无氧耐力训练3. 力量训练4. 灵敏性训练5. 柔韧性训练6. 协调性训练第四部分:体育保健与营养1. 运动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2. 运动营养学基础3. 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4. 运动恢复方法第五部分: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1. 竞赛规则概述2. 竞赛组织与实施3. 裁判员职责与工作方法4. 运动员行为规范第六部分: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指导1. 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2. 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3. 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方法4. 课外体育活动的评价与反馈六、教学实施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法、竞赛法等。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高中体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目前,在我国的高中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这对学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非常有帮助。

因此,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构建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对本文对我国高中体育与教学目标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构建了新的目标课程体系,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中教学;教学目标引言:体育核心素质是课程目标的优越理念,对合理构建体育与课程目标体系,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质作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落实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根本任务。

但是现存的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设施陈旧,没有针对学生的现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式以及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目标脱离学生、教学内容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最终导致体育教学水平远低于体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体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有目标的合理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好的习惯,以此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一、体育教育与课程目标的特点1、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概述中国大多数高中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超重或亚健康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加。

繁重的学习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大多数学生不重视体育活动,甚至认为体育活动影响了他们学习文化课程的进度,最终导致体育锻炼的缺乏。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力,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体育教学有目标的锻炼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体质。

例如,提高反应速度和行动速度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肌肉组织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力量和柔韧性,帮助学生改善坐姿和站立姿势,预防长期学习引起的颈椎和脊柱疾病。

2、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当前的高等体育教育中,其体育教学内容不再是简单的理论解释,而是更加注重教学实践。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课性质与教学目标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课性质与教学目标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课性质与教学目标初探新课标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体育学科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可以铸造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教师的理念必须转变过来,必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根据社会的需要,力争使体育课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课标下高中体育课性质与教学目标,以期对大家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高中体育性质教学目标关系如果抛开应试观念,体育学科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但在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

比如师生不重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甚至是处于大放羊状态。

究其原因,一是教师理念未及时转变过来,还是以传统观念来看待体育课程;二是学生对体育学科不感兴趣甚至有严重抵触情绪。

因此,教师有必要认清高中体育课的性质,并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

一、普通高中的“普通”性,决定了它的“基础”性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不仅与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不同,而且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体育课程也不相同。

高中课的体育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普通性”和基础性?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且这种普通性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具有其现实性。

因为体育课程既是学科课程之一,又具有普遍性,其目标的内涵具有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主要的关系。

不论学生未来的去向如何,都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通过体育的教育活动所获得的相关素质。

即使有少数高中学生,把体育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毕业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或体育的管理人员,但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论,也必须在学好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通过各种途径发挥自己的特长。

不能把普通的体育课,改成某一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

将来不论做任何事情,包括做一位体育的专业人才,都必须打好思想、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的基础。

即使是运动技术的提高,也必须在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展与提高。

这里还必须强调指出,不经过科学选材、增加训练时间、强化训练、提供多种特殊的条件,只是通过体育课是不可能培养出专业运动员的。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摘要:近些年来,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选择性和基础性的特征,从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角度而言,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重视到各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逐渐由统一性、固定性、指令性向多样性、选择性、指导性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转变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程;性质;教学目标体系课标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高中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框架,重新构建高中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

一、高中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义对于高中体育课程,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学者往往由于个人的理解不同,对高中体育课程形成不同的认识,他们赋予了高中体育课程自己的主观旨趣。

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客观”“公正”的,可是实际上他们的理解包含了什么是高中的体育课程的内容。

如果我们认为其中一种对高中体育课程的认识是科学合理的话,我们就走向了相对主义或者是不可认知体系,这跟课程性质上是对立的。

课程问题本身是一种表达,在独特的内在的文化背景、历史使命下,每个时代问题的提出和展开都是慎重的。

把高中的体育课程作为文化存在,这是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切入了课程。

而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高中体育课程的研究是个独立存在的文化历程,参与分析课程的人本身经历了生命历程及其文化发展历史。

每个课程问题的研究都是从很多个角度来切入,这样会揭露不同的课程性质,从中折射出来的问题也包含着对课程性质从不同的角度的透视。

没有一个定义必然是明白的,而一个定义的意义和必然只能证明它的发展力,高中体育课程同样如此。

二、进一步完善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途径与措施1.提高体育老师对体育课的重视,不能将体育课简单地认为是锻炼身体的客场。

锻炼身体只是一个主要手段,目的是增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是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高中体育课新课标教案教案

高中体育课新课标教案教案

高中体育课新课标教案优秀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已逐步取代传统教学大纲,对高中体育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章节将从新课标的角度,分析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内容。

1.2 课程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4)倡导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章: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课程相关知识,掌握基本运动技能;(2)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法,掌握运动技能;(2)运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等方法,提高学习效果;(3)运用评价、反馈、自我调节等方法,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2)培养学生尊重对手、公平竞争、团队协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自信心。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课程内容(1)田径:跑步、跳远、投掷等;(2)球类:篮球、足球、乒乓球等;(3)体操:队列、体操、舞蹈等;(4)水上:游泳、龙舟等;(5)武术:太极拳、南拳等;(6)拓展项目:攀岩、户外拓展等。

3.2 教学时数与安排根据新课标要求,合理分配各个项目的教学时数,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评价4.1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2)运用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运用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4)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动技能。

4.2 评价方法(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2)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3)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

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引言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规范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制定一份具体的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将根据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和目标,详细介绍一份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体育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

2. 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能力高级中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

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系统的教学安排,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体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还包括体育文化的传承。

高级中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让他们了解体育的历史、规则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修养。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内容。

学生应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预防疾病。

2. 传统体育项目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应该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

学生应该学习这些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培养综合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3. 新兴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体育项目不断涌现。

高级中学体育教学也应该关注这些新兴项目,如攀岩、健身操、瑜伽等。

学生应该学习这些新项目的技能和知识,拓宽体育锻炼的方式。

三、教学方法1. 循序渐进体育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

从基础技能的训练开始,逐步提高难度,逐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

2. 分组合作体育教学应该注重团队合作。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生可以互相搭档,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体育项目。

3. 多元评价体育教学的评价应该多元化。

不仅仅注重学生的竞技成绩,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综合素质。

国家要求高中体育课安排

国家要求高中体育课安排

国家要求高中体育课安排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重保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向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体现“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我部在原有的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以形成我院特色的体育课程,保证我院体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紧紧围绕育人的宗旨,把体育理论知识、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培育健康的心理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结合到课程教学中。

通过体育教育使全体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增强,运动技术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得以促进。

体育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

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其次是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两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为今后的锻炼打好基础。

体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而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高中体育课程中所学的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等。

2. 学生能够了解各类体育项目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拓宽体育文化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自主设计并实施合理的锻炼计划,提升锻炼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尊重对手,关爱他人。

3. 培养学生具备克服困难、勇敢拼搏的品质,树立自信、自强、自律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实践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迅速,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认知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

教学要求:针对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科学系统地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力学、运动营养学等,主要涉及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原理。

2. 田径运动:包括短跑、长跑、跳远、投掷等项目,主要涉及教材第四章,提高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 球类运动: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主要涉及教材第五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竞技水平。

4. 体操与健美操:包括基本体操、器械体操、健美操等,主要涉及教材第六章,提升学生的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5. 水上运动:包括游泳、水上救生等,主要涉及教材第七章,增强学生的生存技能和水中自救能力。

6. 体育与健康:包括健康生活方式、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心理健康等,主要涉及教材第八章,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下)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下)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下)
四、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体育教学目标体系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体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及其细化的各项目标。

它是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检验体育教学成果的标准。

1、第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素质。

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体质、身体协调能力、力量、耐力、柔韧性、技巧、反应力及规律性运动能力等。

2、第二,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素质。

强调学生坚持锻炼、健康自觉、热爱体育、拥护社会、尊重竞赛规则等精神。

3、第三,普及体育知识。

主要包括体育历史、体育文化、体育规则、健康知识、运动技能等内容。

4、第四,开发学生的体育创造力。

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掌握,而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表达、分析、综合能力等,使学生在体育领域有创新的能力。

以上就是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它们既决定了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又是指导教师实施体育教学的重要标准。

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时,要把握好课程性质,确立正确的体育教学目标,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使学生在终身受益。

2017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二)基本理念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学科核心素养(二)课程目标三、课程结构(一)设计依据(二)结构(三)学分与选课四、课程内容(一)必修必学内容(二)必修选学内容五、学业质量标准(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二)说明六、实施建议(一)教学与学习评价建议(二)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设计建议(三)教科书编写建议(四)地方和学校实施建议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附录B:教学与学习评价案例附录C:术语解释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健康教育学为基础,同时还涉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营养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和体育史学等学科知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高中课程中基于生命、指向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学科,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增强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高国家公民素养和综合实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本课程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教育,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本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基础性强调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性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方法进行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积极参加课内体育学习以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选择性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在学校开设的若干运动项目中进行自主选择,较为系统地学习1~3个运动项目,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综合性强调关注多种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融合健康教育内容,注重学科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作者:唐广锋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07期摘要:随着课程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体育教学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化。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选择相关的体育项目,有助于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此过程中,应制定合理有效地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空间。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体育方面的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加强体育方面的教学工作,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形态以及生理系统的健康发展,在益智以及道德教育等方面也能发挥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高中生,他们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在学业负担十分沉重的前提下,学生由于心理负担而影响身体的健康素质,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学生的体育教育成为当今重要的课题。

一、体育教学的特点1.更注重实践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仅是对理论方面的认知,更注重实践的过程。

教师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与体育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制定出完善的教学目标,从而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育。

学生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具体的体育活动,才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形成运动技能。

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性方面的教学。

2.具有整体性的特点高中体育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而且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也都有具体的适用目标。

但是高中生对于知识的构建以及各方面的认知程度都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其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实际需求制定出具有一定的丰富性以及整体性的教学目标体系。

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3.双方互动性比较强体育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一个教学活动,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引导与规范的作用。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第一篇: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发,并将在一些地区进行试验。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义务教育体育大纲》)颁发之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一件大事。

新大纲的颁发,标志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与发展,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

这部新大纲是在总结《义务教育体育大纲》实行近十年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历史的经验证明,历次新大纲的制订和颁发,都是我国学校体育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始。

因此,通过新大纲的试验和学习,必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提高。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

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

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如何体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精神(一)体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

关键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有基础教育(或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

这里仅从高中学生的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论述高中体育的基础性。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讲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

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

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高中体育教学目标

高中体育教学目标高中体育教学目标高中体育教学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具体来说,高中体育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应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基本功和身体素质,如耐力、柔韧性、速度、力量等。

通过体育课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坚强的体魄和良好的身体状态,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现代社会所重视的一种能力。

体育课通过各种团队活动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使他们懂得在团队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通过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使他们具备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体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体育课中的各种游戏和活动,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创新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在游戏和竞赛中能够卓有成效地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体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通过体育课的活动和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同时,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和运动方式,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的锻炼中,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介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介

(续)
• 在评价内容上,包括体能、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
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 • 在评价方法上,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 评价、相对性和绝对性评价相结合 • 在评价主体上,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 评等。 • 在对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进行评价时,允许学生在 考核内容和方式上有选择权。
3情感体验,确立学 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 不仅告诉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 告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如何评价一堂体育课的优劣
1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2、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3、教学目标是否得到整体体现 4、课堂教学的创新程度如何
3、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确定
与义务教育体育课程相衔接,《课程标准》
设置了两级学习水平(水平五、水平六)和七
个系列(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 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 兴运动类项目等六个运动技能系列以及一个健 康教育专题系列)。
(续)
• 水平五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必修内容, 其中,六个运动技能系列必修10学分,田径运 动至少必修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必修1学分; 1学分相当于18学时; • 水平六是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发 展性学习目标; • 每个系列包含若干模块,每个学生可以选 择模块进行学习,但不宜超过五个不同的运动 项目。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
主要特点和课程结构
季 浏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主 要特点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 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 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 的的必修课程。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三、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及其结构体系体育教学目的是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整个大纲构建的目标体系的最高层次,是确定教材内容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检查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标准。

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共三项。

1.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从事体育锻炼、体育娱乐、卫生保健和其它社会体育活动的必要技术、技能与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育、保健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提高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创新、合作和应变能力,以及自立自强、坚毅勇敢、顽强拼搏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文明行为,使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点,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三项内容是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整体,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和融合的。

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高中各年级、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

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

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

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其目标体系如下。

1.各项教材内容纵向系统按年级划分的目标体系(见下页图示)附图{图}2.按年级划分的各项教材内容的目标体系┌─┐ ┌─┐ ┌─┐ ┌─┐ ┌─┐│高│ │各│ │年│ │各│ │年││中│ │年│ │级│ │项│ │级││体│ │级│ │教│ │教│ │学││育│─│教│─│材│─│材│─│生││教│ │学│ │具│ │考│ │综││学│ │目│ │体│ │核│ │合││目│ │标│ │目│ │标│ │评││的│ │ │ │标│ │准│ │价│└─┘ └─┘ └─┘ └─┘ └─┘四、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的具体内容高中学生的体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上)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颁发,并将在一些地区进行试验。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体育教学大纲》颁发之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一件大事。

新大纲的颁发,标志着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它是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继续与发展,也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

这部新大纲是在总结《义务教育体育大纲》实行近十年的基础上,总结了学校体育的科学研究成果和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历史的经验证明,历次新大纲的制订和颁发,都是我国学校体育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又是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始。

因此,通过新大纲的试验和学习,必将有效地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提高。

这次颁发的新大纲是否科学、是否符合我国高中的实际,是否可行和能否作为编写教材、进行体育教学、评估体育教学质量的依据,还要在试验工作结束后得出结论。

我们的责任就是共同研究、学习新大纲的精神实质,深刻体会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明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及其目标体系。

本文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认识。

一、高中学生的体育,如何体现“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精神体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

关键是高中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有基础教育的性质。

这里仅从高中学生的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来论述高中体育的基础性。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讲到《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

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

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 体育和健康不能等同,但是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

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育。

高中学生的身体发展尚处于发展阶段体育课程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的教育过程,完成体育的目标,也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一部分。

体育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而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本学科的主要特征。

因此,制订体育课程和编写体育教材时,必须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为基础,反映其生理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高中学生的生长发育、身体素
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具体情况如何呢?他们的年龄一般集中在15~19岁之间,刚进入缓慢的增长期,除少数发育指标外,大部分指标仍处于正向增长期。

80年代和近几年对全国学生前后进行的近100 万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测试与研究,所获得的有效数据表明,在高中年龄段的汉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如50米跑、1000米跑、800 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斜身引体等项目的指标,除个别项目略呈平稳的下降趋势外,绝大多数项目的指标都呈缓慢上升趋势。

因此,抓住高中阶段的有利时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为终生体育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高中阶段要教会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打好强身健体的基础,既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也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归根到底是全面锻炼身体,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逐渐形成较为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因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仍是主要目标,这一基础的目标是不能动摇的。

高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特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是什么?动力,来源于动机。

学生是否喜欢上体育课,对体育课的态度如何,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部趋动力。

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不能否定兴趣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他们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意向、愿望、兴趣已不是他们唯一的趋动力。

而且高中学生对于兴趣内涵的理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也可以说他们的体育价值观有了“转变”。

如果把体育的功能概括为生物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高中学生的价值观是与其功能相对应的。

而且逐渐地从比较单纯地追求兴趣的心理满足,向比较理性的、为了实现体育的生理的和社会的功能转化。

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分类,可作下列表述:┌心理价值观:追求和满足自己的心理要求,寻求和│享受体育的乐趣,把兴趣、爱好作为│ 自己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趋动力。

│生物价值观:把体育活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 ,追求锻炼身体的实效性,认为生命学生的│ 在于运动,把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增体育价值观〈强体质作为参加体育锻炼的趋动力。

│社会价值观:加强对参加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并│ 且与个人的幸福、未来事业的发展和│ 社会责任相联系,把服务于集体、社│ 会、国家相联系,责任感和荣誉感成└ 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趋动力。

把学生体育价值观这样分类,不表明它们之间是截然分开的。

特别是兴趣对各级学校的学生,都是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之一。

但是,对体育的兴趣有直接的兴趣和间接的兴趣。

直接的兴趣是学生在体育的学习锻炼中,通过参加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追求体育成绩和竞争中获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