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3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整理第1课时:地球——宇宙的奇迹1.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还未发现其他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

2.我们的地球有关数据: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大气层平均厚度约1000千米;海洋平均深度约为千米,岩石层平均厚度约为30千米(海底部分约为7千米)。

3.大气就像是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张毛毯,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150适宜生命存在。

4.火星和金星的大气基本上都不含有氧气,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

5.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正好位于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一段距离内,保证了地球上有液态水。

6.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7.火星的气候会短期反复地剧烈变动,而地球的气候则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8.海洋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9.据统计,目前所知道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

海洋植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10.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能源、栖息地等。

11.在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必要生存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氧气、饮食、重力、避免过度辐射等条件。

12.海洋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等;海洋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第2课时: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1.除了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的地球家园还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白色污染以及全球变暖问题。

2.大气污染物对工业的危害主要有两种:一是大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工业材料、设备和建筑设施的腐蚀,二是飘尘增多给精密仪器、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和使用带来的不利影响。

3.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很大危者。

酸雨可以在直接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可以通过渗入土壤及进入水体,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有毒成分溶出,从而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产生毒害。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 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 对比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要保持相同。

4.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5. 动物会通过改变自身的行为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冬眠、迁徙等。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

1. 船的发展经历了从独木舟到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内燃机船再到现代轮船和潜艇的历程。

2. 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让船更加稳定。

3. 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结构以及所使用材料的性能有关。

4. 给小船装上动力时,要合理安装,减小阻力。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

1. 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所需的空间、环境和资源。

2.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3. 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4. 淡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要节约用水。

第四单元热。

1. 热是一种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

2.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3.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4. 物体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体积变化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第五单元环境与我们。

1. 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2. 保护地球家园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

简单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简单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简单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五年级科学下册是一个涵盖广泛科学知识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1.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 植物的生长条件- 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植物的生命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成熟、开花、结果直至死亡的过程。

3. 动物的分类- 动物的分类依据: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 常见的动物分类:如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等。

4.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等。

-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酸碱性等。

5. 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运动的类型: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6.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能量转换: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如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7. 地球和宇宙-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和彗星等。

8. 环境与保护- 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 环境保护措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9. 科学探究方法-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

- 收集信息:通过观察、实验和研究获取信息。

- 制定假设:基于已有信息提出可能的解释。

-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

- 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10. 科学与生活-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医疗设备等。

- 科学与健康:了解健康饮食、运动和个人卫生等科学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建立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 光 知识点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 光 知识点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光知识点第三单元光第1课光源1、像太阳、燃烧的蜡烛、点亮的小灯泡这样,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天然光源;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人造光源。

3、以前,人们只能利用天然光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光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1、电光源的发展与应用18世纪末,人们开始进行电光源的研究。

最初,是从碳(tn)极弧光灯开始的。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碳丝白炽(ch)灯并且不断改进,他先后申请了一千多项与电灯相关的专利。

从此白炽灯取代了传统的火焰光源,开创了人类电光源照明的新时代。

1907年,人们采用拉制的钨(wu)丝作为灯丝。

1938年,人们研制出荧光灯并开始销售,其发光效率和寿命均为白炽灯的3倍以上。

1974年,人们又成功研制出高效节能的荧光灯。

1962年,人们研制出发光二极管(LED),LED灯更加节能。

2000年以来,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

第2课光的传播1、早在战国时期,人们此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这一现象,其最好的证明就是“小孔成像”。

《墨经)里对这个现象有详细的记载,来自室外人体的光,通过小孔在暗室内成的像,人的下部在高处,人的上部在低处。

2、制作小孔成像盒(1)找一个带盖小纸盒。

在纸盒盖的中心开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圆孔。

2.将纸盒的底去掉,蒙上一张半透明纸作屏幕。

(2)如图将纸盒盖与纸盒套装好。

将小孔对准外面的景物,然后调节屏与小孔的距离,在屏上能看到景物的缩小、倒立的像。

(3)如图将纸盒盖与纸盒套装好。

将小孔对准外面的景物,然后调节屏与小孔的距离,在屏上能看到景物的缩小、倒立的像。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3课光的反射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现象非常多,我们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吗?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交通反光标牌波光潋(lian) 滟(yian) 的湖面照哈哈镜自行车反光尾灯3、潜望镜是指从海中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kui)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概述一、宇宙与地球1. 太阳系的构成:介绍太阳、八大行星及其特点。

2.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对季节变化和昼夜更替的影响。

3.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概念。

4.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5. 天气与气候:温度、湿度、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基本知识。

二、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特征及其转换。

2. 物质的性质:密度、溶解性、酸碱性等基本概念。

3.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等。

4.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能量在不同形式间的转换,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初步理解。

5.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等的原理和应用。

三、生命与生物多样性1.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种子的结构、发芽、光合作用等。

4. 动物的生命周期:昆虫的变态、哺乳动物的繁殖等。

5. 遗传与进化:遗传的基本概念,物种的进化过程。

四、人体健康与环境1. 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认识。

2. 人体的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的重要性。

3. 人体的呼吸系统:呼吸过程,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4. 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循环,心脏的功能。

5. 环境保护:垃圾处理、水资源保护、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探讨。

五、科学探究方法1. 科学观察: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如何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2. 实验设计:如何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进行科学探究。

3. 数据分析: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

4. 结论提炼:如何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5. 安全与伦理:科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和伦理问题。

六、科技与社会1. 科技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发明到现代科技的演变。

2. 科技与日常生活:科技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3. 科技与环境保护: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 科技与未来: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和思考。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物理知识点1.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光的反射:光线遇到平面镜或曲面镜时发生反射- 眼睛和光的反射:眼睛通过反射接收光线,形成视觉感知2. 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包括物镜、目镜和调焦装置- 显微镜的用途:观察微小的物体,如细胞、细菌等3. 电路- 电路的基本元件:导线、电源、开关、灯泡等- 电流的产生与传导:电流是由电源产生,在导线中传导- 串联和并联电路:不同电路连接方式的特点与应用4. 磁铁- 磁铁的基本性质:具有吸引和排斥金属物质的能力- 磁场的作用和方向:磁场使磁铁具有吸引力和排斥力,磁力的方向由南极到北极二、生物知识点1. 动物的生长与繁殖- 动物的生长过程:幼体经过生长逐渐成长为成体- 动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2.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植物的生长过程:幼苗经过生长逐渐成长为成株-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3. 昆虫的结构和功能- 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三个部分,有触角和复眼- 昆虫的功能:飞行、吮吸花蜜、觅食、保护自己等4. 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树木的特点:木本植物,具有根、茎、叶等部分- 树木的作用: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三、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地理特点- 国土总面积和陆地面积: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国家,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多样性2. 地球与太阳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 季节的变化:由于地球公转而导致不同季节的交替3. 地球的水资源- 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却很有限- 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水是生命之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4. 地图与方向- 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是描述地球表面的平面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位置和特征- 方向的表示:地图上常用指南针表示方向,北、东、南、西为主要方向通过对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物理、生物和地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精华版)本文档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科学知识。

单元一:万有引力和地球运动- 万有引力- 引力的概念和特点- 引力的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引力的方向-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特点- 自转引起的现象- 公转引起的现象单元二: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的概念和特点-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的反射与物体颜色的关系单元三:机械的简单机械与摩擦- 机械- 机械的概念和分类- 简单机械- 杠杆、轮轴、滑轮的概念和应用- 摩擦- 摩擦的概念和特点-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压力、接触面积的关系单元四:电路与导电材料- 电路- 电路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电源、导线、电灯)- 电路的开闭- 导电材料- 导电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导体和非导体的区别单元五:色彩和光与热的传播- 色彩- 主要颜色的概念和特点- 色彩的混合与分解- 光与热的传播- 光的吸收与反射- 热的传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单元六:生命的特征与分类- 生命的特征- 生物的共性特征(呼吸、营养、排泄、运动、生长、繁殖、感知等)-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生物的分类级别(门、纲、目、科、属、种)单元七:鸟类的适应生活- 鸟类的特点- 鸟类的外部特征和生活性- 鸟类的繁殖和产卵方式- 鸟类的栖息地和食物- 鸟类的栖息地选择和适应能力- 鸟类的食物来源和获得方式单元八:天气与气候- 天气的变化- 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天气的变化因素(温度、湿度、风力等)- 气候- 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气候的分布与影响因素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精华知识点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对相关科学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为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科学必考知识点一、物体的运动。

1. 机械运动的概念。

-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汽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就是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 定义: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

-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 运动的快慢。

- 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公式为v = s/t(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1 m/s = 3.6 km/h。

4. 物体的运动方式。

- 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的运动。

如电梯的上下运动。

- 曲线运动:物体沿着曲线的运动。

如抛出的铅球在空中的运动。

二、热现象。

1. 温度与温度计。

-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 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分别用0和100表示。

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2. 热传递。

- 定义: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热传递。

-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如用金属棒一端加热,另一端会变热。

- 对流:通过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传递热,如烧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使整壶水变热。

- 辐射: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不需要依靠任何物质,如太阳的热传递到地球。

3. 物质的热胀冷缩。

- 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例如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膨胀,液柱上升;遇冷收缩,液柱下降。

但水在0 - 4℃之间有反常膨胀现象,即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是热缩冷胀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的科学包括4个单元共12个章节,具体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如下:第一单元:动力与能量1.动力的概念:力是物体运动或改变形状的原因;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机能是将物体移动或改变物体形状的动力。

2.力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力、间接作用力、弹力、摩擦力、重力。

3.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通过物体的接触或力的传递介质实现。

4.动力的转化: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电能的转化(电能与动能、电能与热能)。

5.能量的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总能量守恒。

第二单元:物质的四态变化1.物质的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物质的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可以通过降温或增加压力实现。

3.物质的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4.物质的蒸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加热或增加表面积实现。

5.物质的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升温或减少压力实现。

6.物质的溶解: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散,形成溶液。

第三单元:暖和和生命1.温度和测温:温度是物体热量的度量,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

2.温度的传递:热量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3.温度与物体热胀冷缩:物体在加热时热胀,退热时冷缩。

4.生命体的特点: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5.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与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1.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破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4.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水资源、食物等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知识点

科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知识点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1地球——宇宙的奇迹1.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2.我们的地球(1)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

(2)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1000千米。

(3)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

(4)大陆地壳厚约15~80千米,大洋地壳厚约2~11千米,3.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

4.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 如果我们来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需要为宇航员保证的生存条件:水、空气、食物、适宜的温度等。

6.丰富的海洋资源(1)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

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多种,其中海洋植物约1万种。

(2)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

2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的活动引发的。

2.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核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石油泄漏等。

3.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危害健康水中生物死亡含有毒物质富营养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赤潮含有细菌、病毒散发恶臭气体水污染的主要来源:①农业,②工业,③生活,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烟尘氟利昂破坏臭氧层(呼吸道疾病毁坏建筑雾霾酸雨3 珍惜水资源1.人们生产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与河 流和 地下水中的一部分。

淡水湖与淡水一 2.5%地球上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河流0.3%山区、南极与北 极地区的冰与 永久积雪69.7%地球上淡水资源 的构成和占比河湖内的 污染河流生物死亡 植物无法 污染土壤 生长无法饮用,造成水源危机冰山融化 北极熊失去家园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侵蚀沿海陆地加剧森林火灾 森林内动植物死亡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水源白色污染滋 生 细 菌、病毒2.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一、生态环境及保护1.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环境指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定区域。

2.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竞争、合作、掠食、寄生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阳光、空气、水等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3.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生物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栖息地、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链等。

5.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保持一定数量和空间分布的状态。

6.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保持平衡状态。

7.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天文知识1.行星的运动:太阳系内的行星沿着各自的轨道绕太阳运动。

2.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主要运动形式。

3.星星的亮度与距离关系:星星的亮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月亮的形状变化: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所以我们能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

5.日食与月食:日食是地球被月球遮住,月食是月亮被地球阴影遮住。

三、人体健康1.饮食均衡:合理搭配谷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品和奶制品等食物种类。

2.锻炼身体: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健康。

3.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保持环境整洁。

4.预防传染病:远离病菌、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5.预防自然灾害:了解和学习防震、防火、防洪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其他科学知识1.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组成,能够让电流流动。

2.磁性材料:铁、钴、镍等物质具有磁性。

3.生物光合作用: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4.空气的存在: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5.溶解:一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四单元 知识点

湘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四单元 知识点

湘科版五年级(下)科学三、四单元知识点三单元:光光源1.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像太阳、星星、发光的萤火虫等叫天然光源,燃烧的纸张、点燃的蜡烛、发光的手电筒等叫人造光源。

3.电光源的发展:碳极弧光灯-碳丝白炽灯-钨丝白炽灯-荧光灯-发光二极管(LED)。

光的传播1.光的传播路线:沿直线传播;证明: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

光的反射1.概念: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2.实例:汽车反光镜、潜望镜、穿衣镜、医用额镜、月亮…光的色散与混合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7种颜色的单色光(色散):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单色光)2.三原色光:红、绿、蓝。

光线与视觉1.视觉的形成: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晶体状→大脑加工→视觉。

2.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有关。

光线越强,眼睛受刺激,看不清;光线太弱,看不见;光线适中,眼睛舒适,看得清楚。

3.我们看到的非光源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黑色物体可以吸收所有颜色的色光;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其他颜色的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

地球的运动自转1.绕转中心:地轴(倾斜)2.周期:24小时3.方向:自西向东4.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证据:傅科摆。

5.春分(3月21日左右)和秋分(9月23日左右)昼夜等长,夏至(6月22日左右)白昼时间最长,冬至(12月22日左右)白昼时间最短。

公转1.绕转中心:太阳2.周期:1年3.方向:自西向东4.轨迹:椭圆5.地球公转产生四季。

6.根据一年中的冷暖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四季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次年2月为冬季。

7.日影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夏至日影最长,冬至日影最短,春分、秋分在中间变化。

(圭表、登封观星台都是古人对四季的深刻研究)人类的认识历史1.地心说: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2.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其自身又自转。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测量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时间测量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时间测量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时间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它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

2、钟表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

3、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是利用太阳光下影子的位置变化记录时间的)和圭表(是利用太阳光下影子长短变化记录时间的)就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即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4、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器是太阳钟,古人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

5、中国古代的计时法干支计时法,十二时段计时法和更点计时法。

6、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是泄水型水钟,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制成的,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上;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是受水型水钟,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制成的,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

7、在制作水钟时,水滴下的快慢与容器中水的水位的高低有关;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滴水的速度、盛水容器的形状、刻度划分的准确。

8、改进水钟的方法:一是使滴水容器中的水位始终保持相同的高度;二是水滴快的时候加大时间刻度间距,水滴慢的时候减小时间刻度间距。

9、我国古代的一些计时仪器有:日晷、圭表、燃油钟、沙漏、水钟、蜡烛等;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0、一个单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组成的,同一个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为单摆具有等时性。

11、摆长不等于绳长,摆长是指:从摆绳的最上端(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如果用木条作摆,摆长为固定点到木条重心的距离。

1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幅和摆锤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速越慢;摆长越短,摆速越快。

13、重心规则密度均匀物体的重心是它的几何中心。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1、时间在流逝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一分钟可做的事:用键盘可以打70-80个字。

跑步400米左右。

速读500-600字的故事。

铅笔厂一分钟能生产1600支铅笔。

喷气式客机能前进18千米。

三峡水电站可发7万度电。

5、时间是没有快慢的,时间的长短也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时间以不变的速度从我们身边悄然流逝,时间如流水,是那样的转瞬即逝。

6、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二、太阳钟1、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12个小时,同样,白昼也被确定为12个小时。

但夏夜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我国古代把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4、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原理:利用了太阳光影子的变化来计时的。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三、用水测量时间1、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2、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3、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一、第一章生命起源的探究1.生命起源的研究方法:考古学和人类学2.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生长,繁殖,呼吸,运动,感受3.生物体内的呼吸器官:肺(人类),鳃(鱼类),气管(昆虫)4.植物的无性繁殖:分株,扦插,细胞分裂,花粉传播5.植物体内的运输系统:根,茎,叶,木质部和韧皮部二、第二章动植物对环境的适应1.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水分,光照,温度,土壤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呼吸器官,消化器官,触角,爪和牙齿3.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根的形状,茎的高度,叶的形状和颜色4.植物的有性繁殖:花,花粉,花蜜,载粉者5.动物的有性繁殖: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受精,胚胎发育三、第三章物质的三态变化1.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2.物质的性质与三态变化的关系:温度,压力3.物质的溶解与溶液的浓度:搅拌速度,温度,溶质的类型4.物质的分子理论:分子的结构和运动5.物质的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四、第四章电能与磁能1.物体的带电情况:正电荷,负电荷,中性2.电能的实验和应用:电池,导线,灯泡,开关3.磁铁的有关知识:磁性物质,磁场,磁力4.电能的输送:电线,变压器,电能的节约五、第五章光的传播和折射1.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2.镜子的使用和不同的反射特点:平面镜,凹镜,凸镜3.折射与颜色的关系:折光,三原色的合成4.纸和水的折射:光的传播路径,折射率六、第六章机械能1.机械能:动能,势能2.升降机的工作原理:重力,摩擦力3.物体的重力和弹力:物体的重量,弹簧的弹力4.摩擦力和滑动摩擦:静摩擦力5.斜面和滑轮的应用:斜坡、滑道、滑轮组七、第七章水的利用和保护1.水的利用: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2.水的供应和净化:自来水、水库、净水厂3.水的环境保护:河流,湖泊,海洋,水污染4.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八、第八章空气和天气1.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2.空气的运动和大气压强:风的形成原因,气压计3.大气现象:晴天,多云,阴天,雨天,雾4.气温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温度计,四季和气候九、第九章星球和月球1.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运动:太阳,八大行星,行星运动2.月球的形状和运动:月相,日食,月食3.星座和它们的使用:星座的形状,星座图谱4.卫星和人造卫星:地球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一、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例如,用同一种塑料制成的实心物体,不管大小如何,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一样的。

-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体积、形状等都有关系。

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 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 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

-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 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改变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例如,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它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能漂浮在水面上。

4. 造一艘小船。

- 用一定量的材料,造一艘尽可能大的船,它的载重量就大。

这是因为大船排开的水量大,受到的浮力大。

5. 浮力的应用。

- 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量来实现沉浮的。

它有多个蓄水舱,当蓄水舱注水时,潜水艇变重下沉;当蓄水舱排水时,潜水艇变轻上浮。

- 鱼鳔可以控制鱼在水中的沉浮。

鱼鳔变大时,鱼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增大,鱼上浮;鱼鳔变小时,鱼排开的水量减小,浮力减小,鱼下沉。

二、热。

1. 热起来了。

- 我们身体的热量主要来自食物。

吃不同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同,如油脂类食物提供的热量较多。

- 加穿衣服会使我们感觉热起来,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

2. 给冷水加热。

-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

其他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如酒精、煤油等。

- 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故有知识的人,道义上有为后者代言的义务。

人最容易丧失的是同情心,而杜甫就是一个正面例子。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11、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不改变。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4、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情况下通过加减水改变轻重来实现沉浮的。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增大。

8、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9、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0、上浮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1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有关。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14、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15、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6、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7、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8、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

19、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是靠改变自身的重来实现沉浮的。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吸引小磁针。

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 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 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

他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3.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 通电时, (产生磁性);切断电源, (磁性消失)。

6.实验证明: 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7、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 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 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 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变化。

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13.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14.(磁铁)用起来简单, (电磁铁)使用起来烦麻。

单元地球的运动1.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又称为(“日归”)。

它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 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制成的。

2、现存最早的日晷是(秦汉)时期的赤道日晷。

最早在(隋朝)年间, 中国就有了关于日晷的文字记载。

3、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 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与(位置)和(地面上的气温)也随着而变化。

4、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相反)。

5.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我想研究的问题:1、吃下的食物到哪里去了?2、吃什么食物有营养?3、食物是如何消化的?4、我们的消化器官有哪些?食物在人体里的运动变化过程:我的体验:我感觉食物在口腔里被嚼碎.然后被咽到胃里.营养被吸收完成后.废物被排泄到体外.我的交流:食物在人体的运动路线为: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我的发现:食物在口腔被嚼碎.在胃里被磨碎.在小肠里被吸收.人体的消化器官:我的交流: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我的发现: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肝、胰也参与到了消化过程.也是消化器官.淀粉的初步消化:我的猜想:我认为淀粉会在口腔中被唾液消化.我的方案:1、取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淀粉液.2、在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唾液摇匀.另一支试管什么也不加.3、将两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等待一会儿.4、分别向两支试管加入一滴碘酒.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人的口腔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面有一种促进淀粉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的交流:吃饭要定时、定量.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我的发现:不挑食.定时定量.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我的收获:1、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胰等.食物残渣经小肠、大肠、肛门排出体外.2、淀粉遇碘酒变蓝.唾液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物质.4、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定时定量.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吃饭时不要看书或电视.第二课我们的呼吸我想研究的问题:1、人为什么要呼吸?2、呼出的气体与呼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3、人可以多长时间不呼吸.4、呼吸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呼吸的重要性:我的体验:屏住呼吸.会出现憋闷的现象.我的交流:用手捏住鼻子.一会人就会出现憋闷的现象.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头晕.我的发现:呼吸对人很重要.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吸进与呼出的气体相同吗:我的猜想:我认为吸进与呼出的气体不相同.我的方案:收集呼出的气体.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看火柴有什么变化.或者用嘴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去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人呼出的气体氧气含量较少.我们的呼吸器官有哪些:我的交流: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有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我的发现: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有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我们是怎样呼吸的:我的交流:我认为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有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其它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我的发现:我发现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有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其它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我的交流:应该呼吸新鲜空气、不吸烟.坚持运动.我的发现:经常呼吸新鲜空气、扫地前洒水、不吸烟.坚持运动可以有效保护呼吸器官.我的收获:1、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2、人的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取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傅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呼吸新鲜空气、扫地前洒水、不吸烟、坚持运动等.第三课心脏和血管我想研究的问题:1、人的心脏有什么奥秘呢?2、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3、心脏有哪些结构?4、心脏是怎样收缩与传张的?测一测脉搏:我的猜想:我认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状态下.脉搏的跳动次数不一样.我的方案:测试人在静止、轻微运动后、剧烈运动后的脉搏次数.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心跳的快慢与人所处的状态有关.心脏的结构:我的猜想:我认为心脏应该像桃子一样.是可以跳动.我的方案:观察心脏结构图.我的发现:我发现:心脏在我们身体的左侧.分为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血管的种类:我的交流:血管可以分为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我的发现:人的的血管可以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制作简易听诊器:我的做法:将长胶管连接漏斗.就可以做成一个听诊器.我的发现:利用简易听诊器可以听到我们的心跳.我的收获:1、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它的内部分为四个腔.分别为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2、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3、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埃及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60-100次.5、略第四课脑与神经我想研究的问题:1、脑与神经的关系是怎样的?2、大脑有哪些主要功能?认识脑:我的交流: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我的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认识神经:我的交流: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我的发现: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的信息报告给脑.又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的各部分.脑和神经的关系:我的交流: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的信息报告给脑.又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的各部分.我的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的信息报告给脑.又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的各部分.试试自己的反应:我的方法:同桌之间进行抓尺子的游戏.我的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不同.我的收获:1、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分为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语言中枢等.3、神经是能把身体各部分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又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身体的各部分.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通过学习.我知道食物消化一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将食物粉碎.二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消化的物质.(2)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有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3)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我们注射点滴时.药液流进静脉血管.摸手腕感到脉搏跳动的是动脉血管.划破皮出血是毛细血管.(4)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神经组成的.(5)心脏分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四个腔.(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7)为了保护大脑.必须注意用脑科学.(8)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2、选一选BCACACCC 3小法官√×√××√二、生活中的科学1、晚饭时间到了.可电视中正播放小明最爱看的动画片.于是.他边看电视过吃饭.小明的这种做法好吗?说说理由.答:小明的这种做法不好.这样做不利于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2、有些小朋友喜欢蒙头睡觉.这种睡眠习惯好不好?为什么?答:这种睡眼习惯不好.这样做不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3、如果不注意科学用脑.会感到头晕、头疼.头脑不够灵活.这是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答:这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引起的.我们应该注意休息、科学用脑.4、为了保护心脏.睡觉时应尽量选择左侧卧还是右侧卧?为什么?答:应该采取右侧卧.因为心脏在我们的胸腔左侧.右侧卧可以避免心脏受压迫.第五课凸透镜我想研究的问题:1、放大镜有什么作用?2、凸透镜与放大镜的区别?3、凸透镜的光点为什么会那么热.4、有时放大镜会将人缩小并且是倒着的这是为什么?认识放大镜:我的交流: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我的发现: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我的玩法:将凸透镜放在阳光底下.聚成一个小亮点.我的发现:凸透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凸透镜的放大作用:我的玩法:用凸透镜看书上的字.我的发现:凸透镜可以放大书上的字.具有放大作用. 凸透镜的聚光作用:我的玩法:用凸透镜将凸透镜放在阳光底下.聚成一个小亮点.我的发现:凸透镜可以将太阳光聚成一个小亮点.具有聚光作用.凸透镜的成像作用:我的玩法:将凸透镜放在纸屏与蜡烛中间.移动它们的距离.让蜡烛的火焰通过透镜成在纸屏上.我的发现:凸透镜有成像作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我的方案:将凸透镜放在纸屏与蜡烛中间.移动它们的距离.让蜡烛的火焰通过透镜成在纸屏上.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利用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跟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跟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做个凸透镜:我的做法:将冰块削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我的发现:自己做的凸透镜也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我的收获:1、常用的放大镜由手柄、镜框、镜片三部分组成.2、像放大镜这校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3、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我想研究的问题:1、照相机是怎样拍照片的?2、照相机和眼睛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做个照相机:我的方案:选取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纸盒两端;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以前后推动.将凸透镜装在盒的一端.纸屏将在盒的另一端.我的发现:通过调节纸盒间的距离.可以在纸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倒像.玩照相机:我的玩法:对准特体.调节纸盒间的距离.我的发现:可以在纸屏上看到一个清晰的倒像.眼球的结构:我的交流:眼球可能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差不多.我的发现:眼球可能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差不多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我的猜想:我认为眼眼睛看到物体可能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差不多.我的方案:观察眼球模型.我的发现:眼眼睛看到物体可能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一致的.我的收获: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构成的.2、眼睛有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镜头.3、人在观察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第七课保护眼睛我想研究的问题:1、眼睛为什么会近视呢?2、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眼睛常患的疾病: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眼睛患病后会影响人们的视力.近视形成的原因:我的猜想:我认为近视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眼睛疲劳形成的.我的方案:凸透镜放在纸屏与蜡烛中间.移动它们的距离.让蜡烛的火焰通过透镜成在纸屏上.模拟眼球.通过更换不同的厚度的凸透镜.我的发现:人的眼睛中的晶状肌可以调节晶状肌的厚度.从而看到远近不同的影像.人如果长时间只看近距离的物体.会使晶状肌疲劳.不能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从而造成近视眼.保护眼睛:我的交流:不要长时间看书或看电视、不要在光线强或弱的地方看书、注意用眼卫生、做眼睛保健操.我的发现:保护眼睛应该不在行驶的车上看书、不应该在光线强或弱的地方用眼、看书学习保持正确的坐姿、注意用眼卫生、做眼睛保健操.我的收获:1、眼睛常患的疾病有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等.2、保护眼睛的方法有不在行驶的车上看书、不应该在光线强或弱的地方用眼、看书学习保持正确的坐姿、做眼睛保健操等.3、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晶状肌调节的.4、晶状体的凸度变大.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第八课潜望镜的秘密我想研究的问题:1、潜望镜的秘密有哪些?2、潜望镜有哪些作用?3、潜望镜由几部分组成?4、潜望镜的功能有哪些?潜望镜的用途:我的交流:潜艇可以用潜望镜观察到水面年的军舰.我的发现:潜望镜可以从低处观察到高处的物体.也可以从高处观察到低处的物体.潜望镜的秘密:我的猜想:我认为潜望镜里应该有镜片.我的方案:将潜望镜拆开看看.我的发现:潜望镜由两片平面镜组成.平面镜与纸盒成45度.制作潜望镜:我的方案:准备两个平面镜、纸筒.我的发现:潜望镜的镜片要相对.并且与纸盒在45度角. 玩潜望镜:我的玩法:隔桌找物、隔墙寻宝、隔窗侦察.我的发现:潜望镜可以让我们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看到物体.我的收获:1、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并能改变光线传播路线的原理制成的.2、潜望镜里有两面平面镜.镜面是相对的.第九课神奇的“眼睛”我想研究的问题:1、生活中有哪些神奇的“眼睛”?2、神奇的“眼睛”到底有多神奇?我了解的神奇的眼睛:我的交流:神奇的眼睛有:显微镜、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我的发现:这此神奇的眼睛可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观察不到的东西.水里面有什么:我的猜想:我认为水里面会有细菌或水藻.我的方案: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的发现:通过观察我发现水里有一些微生物和水藻.各种各样的眼睛:我的交流:显微镜、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太空望远镜等.我的发现:这此神奇的眼睛可以帮助人们观察肉眼观察不到的东西.制作望远镜:我的做法:选取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去掉纸盒两端;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使其可以前后推动.将凸透镜与凹透镜分别固定在纸盒的两端.我的发现:利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起来就可以看清远方的东西.我的收获:1、一些微小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2、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3、请你写出几种神奇的“眼睛”显微镜、生命探测仪、CT扫描仪.4、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者. 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1、填一填.(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包括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等.(2)照相机镜头中装有凸透镜.照相时.底片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物体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3)当晶状体调节能力减弱时.就会形成近视眼.2、小法官:√×√×××3、选一选 ABB二、生活中的科学1、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上用到了凸透镜?答:望远镜、照相机、老花镜等2、星期天.爸爸带小明到公园去玩.小明想给爸爸照一张大一些的像.应该怎么办?答:将相机靠近爸爸.3、透明的玻璃杯内倒满水.杯子一侧发现字变大了.这是什么原因?答:透明的玻璃杯内倒满水.就形成了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的作用.所以字变大了.4、你还了解生活中的哪些眼睛?说说它们的作用.答: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者.电子显微镜.可以看到更加小的病毒.第十课种子发芽了我想研究的问题:1、种子是怎样发芽的?2、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3、种子的结构都一样吗?4、不同的种子发芽的时间相同吗?观察种子的构造.1、花生或大豆的种子:我的猜想:我认为花生或大豆的种子有两个瓣、一个芽组成.外面还有种皮.我的方案:将花生或大豆的种子浸泡后.用镊子解剖.观察.我的发现:花生与大豆是双子叶植物.有种皮和胚根、胚芽.2、玉米的种子:我的猜想:我认为玉米的种子没有瓣.一个芽组成.外面还有种皮.我的方案:将玉米的种子浸泡后.用镊子解剖.观察.我的发现:玉米是单子叶植物.有胚芽、胚轴、胚根、胚乳.种子发芽与水的多少关系:我的方案:将1、2、3号种子分别放入在个小浅盘中.1号水量多、2号水量适中、3号无水的环境中观察.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既不能多.也不能没有.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我的方案:将1、2号种子分别放入水中和空气中观察.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种子发芽需要空气.种子发芽与温度多少关系:我的方案:将1、2、3号种子分别放入在个小浅盘中.1号温度较高、2号温度适宜、3号温度较低中观察.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把种子种到花盆里.继续观察:我的记录:种子发芽后在花盆里一天天长大.我的发现:种子的成长离不开土壤.我的收获:1、蚕豆种子一般由胚根、胚芽、子叶和种皮四部分组织.2、种子发芽需要水份、温度、空气等几个条件.第11课种辣椒我想研究的问题:1、怎样种辣椒呢?2、种辣椒需要什么条件?辣椒的主要特征:我的交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颜色有绿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味辣.我的发现: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颜色有绿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味辣.辣椒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我的猜想:我认为辣椒喜温、喜水、喜肥.我的方案: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辣椒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我的发现:辣椒喜温、喜水、喜肥.但是水不能太大.温度不能太高.种辣椒:我的方案:将发了芽的辣椒种到花盆里.对它进行长期的观察.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略我的收获:影响辣椒生长的环境因素有阳光、温度、水分和养份等.第十二课植物的花我想研究的问题:1、花的构造是怎样的?2、为什么有的花香有的花不香?花的构造:我的猜想:我认为花是由花瓣、花蕊、花萼组成的.我的方案:将几朵不同花用镊子解剖.观察花的构造.并记录对比.我的记录:略.我的发现:花的构包括雄蕊、雌蕊、花萼、花冠等几部分组成的. 花的分类:我的交流:花可以分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我的发现:像桃花这样具有雄蕊、雌蕊、花萼、花冠四部分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我的收获:1、桃花可以分为雄蕊、雌蕊、花萼和花冠四部分.像桃花这样四部分都有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者三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2、常见的完全花有桃花、白菜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南瓜花等.第13课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我想研究的问题:1、苹果是怎样形成的.2、所有的果实都一样吗?果实的特征:我的猜想:我认为果实应该有果皮、种子、果肉.我的方案:将几种果实切开来观察.我的发现: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苹果是怎样长成的:我的猜想:苹果应该通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几个过程形成的.我的方案: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青苹果是怎样长成的.我的发现:苹果的形成要通过传粉授精.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其它果实的形成:我的交流:其它果实的形成也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这几个过程.我的发现:其它果实的形成也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这几个过程.辨一辨哪些是果实:我的交流:果实应该有果皮和种子.我的发现:没有果皮与种子的就不是种子.我的收获:1、植物传播花粉有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两种方式.传粉的媒介主要有风媒和虫媒.2、果实的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3、在桃子、萝卜、地瓜、山楂、杏、黄瓜中.要会用部分是果实的有桃子、山楂、杏、黄瓜.不是果实的有萝卜、地瓜.3果实里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里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14、植物的“分身术”我想研究的问题:1、除种子外.植物其他器官可以繁殖后代吗?2、植物繁殖后代的方法有哪些?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我的交流:花生、大豆、玉米、小麦、水稻等植物是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我的发现:花生、大豆、玉米、小麦、水稻、黄瓜、西瓜、南瓜等植物是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用其它器官繁殖后代的植物.我的发现: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芍药、甘薯等;用叶系列的植物有秋海棠、落地生根、玉米石等;用茎系列的植物有:藕、马铃薯、姜、荸荠、慈菇、大蒜、葡萄、杨树、柳树、草莓、月季等.用茎繁殖的方法:我的交流:用茎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等.我的发现:用茎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等.植物的“分身术”使植物世界丰富多彩.我的交流:植物的分身术可以让植物更快的繁殖.我的收获:1、植物不仅能用种子繁殖.还能用根、茎、叶等器官繁殖.2、用根繁殖的植物有:芍药、甘薯等;用叶系列的植物有秋海棠、落地生根、玉米石等;用茎系列的植物有:藕、马铃薯、姜、荸荠、慈菇、大蒜、葡萄、杨树、柳树、草莓、月季等.3、用茎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压条、嫁接等.15、生物繁殖新技术我想研究的问题:1、克隆技术是怎么回事?2、克隆技术有什么优缺点?克隆技术:我的交流:我的发现: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我的发现: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我的交流:克隆技术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有利的作用.我的发现: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给人们有利的一面.也可以带给人们有害的一面.我们要合理利用.植物繁殖新技术:我的交流:植物繁殖的新技术有克隆、杂交、人工授粉、无子西瓜等.我的发现:植物繁殖的新技术有克隆、杂交、人工授粉、无子西瓜等.我的收获:一、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二、利用克隆技术.不但可以制造完整的生物体.还可以制造生物的某此器官.三、克隆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单元活动一、我的收获2、小法官:1、玉米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也可以发芽.(×)2、克隆技术是一项完全对人类有利的科学技术..(×)3、种子落在湿润的土壤里就能发芽.说明种子发芽一定需要土壤..(×)4、油菜花属于不完全花..(×)5、葡萄是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3、选一选用种子繁殖的有:玉米、大豆、油菜、小麦、萝卜用根繁殖的有:地瓜用叶繁殖的有:秋海棠用茎繁殖的有:梨、桂花、大蒜、葡萄、芦荟二、生活中的科学1、冬季生黄豆芽时.室内要增温.为什么?答: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冬天气温低.不利于黄豆发芽.所以要增温.2、昆虫和风能传播花粉.为什么有些植物还要人要授粉呢?答:因为昆虫和风传播的花粉不均匀.效率低会影响产量.人工授粉可以增强授粉效率.提高产量.16、春季星空我想研究的问题:1、春天.北斗七星发生怎样的变化呢?2、如何找到北极星呢?星座在一天之内的变化.我的记录:一天之中.星座位置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西移;我的发现:一天之中.星座位置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西移.星座从冬季到春季的变化.我的发现:从冬到春.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移动.春季的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我的交流:春季星空的显著星座是狮子座.我的发现狮子座位于北斗七星的南方.它的头部朝西.由几颗较亮的星组成弯弯的镰刀形.尾巴在东.主要由三颗星组成一个三角形.寻找北极星.我的方法:利用北斗星寻找北极星.我的发现: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观察计划:我计划每天晚上9:00定时观察星空.并进行记录.我的收获1、一天之中.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移动.2、冬去春来.春季星座会在东方出现.并随日期推移位置逐渐西移.17、夏季星空我想研究的问题:1、猎户座发生怎样的变化呢?2、北斗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北斗七星的变化.我的交流:斗柄发生变化.指向南方.我的发现:北斗星的斗柄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认识银河.我的交流:夏季天空中那条银色的带子是银河.是由许多星星组成的.我的发现:夏季天空中那条银色的带子是银河.是由许多星星组成的.认识天蝎座.我的交流: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可以说是夏夜星座的代表.我的发现:天蝎座中有一颗红色亮星.找到它就可以找到天蝎座.北斗七星在四季中的变化.我的交流: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我的发现: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一年中星空变化规律.我的交流:天空中的星座位置会逐渐西移.有东升西落现象.我的发现:天空中的星座位置会逐渐西移.有东升西落现象.观察计划.我的计划:我计划每天晚上9:00定时观察星空.并进行记录.我的收获:夏季晴朗的夜空中那条长长的“带子”是银河.在它的东“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牛郎星.位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