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方案
1、专题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选题
四、如何将“实践问题” 如何将“实践问题” 转化为“研究课题” 转化为“研究课题”
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 生“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 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设计”) “问题” “设计” 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 “反思” 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研究的旅程。 研究的旅程。 研究的旅程 问题
5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 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 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 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6
“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和核心是提出前沿性 问题。精明地选择问题是研究成功的关键。” ——麦克特尼
思维品质特征:较强的迁移性和概括性。且具 有较丰富的知识面。
28
第四种策略——探究与体察 第四种策略——探究与体察 ——
在现实生活中用心体察, 在现实生活中用心体察,发现新问题
瓦特:壶盖 为什么会动? 牛顿:苹果 牛顿: 为什么会落 地
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 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老师为什 么要打分数? 么要打分数? 探寻: 探寻:深藏 于现象背后 的本质。 的本质。 思维品质特征:敏锐、深刻。
养成“倾听”与“提问”的习惯 他人意见——“课题指南”
他人的建议也可能显示为“课题指南”。研究者可以从 不同部门的“课题指南”中获得启示:哪些问题是当下值 得研究的?哪些问题是“过期”的、“过气”的课题?
18
留有争议的问题
整个教育史就是一 个意见纷争、 个意见纷争、众说 纷纭的展览馆。 纷纭的展览馆。
31
灵感与顿悟
选题来源于灵感 灵感的产生 要有这些条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教育科学问题时,要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以使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成为学者学习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流程包括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结论等步骤。
在其中,研究设计是最关键的环节,涉及到研究目的、问题、样本、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能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问卷法、观察法和革命方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实验法是学术界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对照试验来得出结论。
实验需要将样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引入干扰因素并进行控制,最终通过比较两组数据来得出结论。
实验法的优点是可以精确研究因果关系,缺点是可能存在危险性,还有可能存在实验副作用,不符合伦理规范。
问卷法是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通过征集大量的样本数据,可以得到一定的结论。
问卷一般包含开放性问题和闭合性问题,根据样本情况表述调查目的,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数据,但缺点是回答的数据可能存在造假和遗漏的情况,影响研究结果的有效性。
观察法是另外一种研究方法,主要适用于动态行为的研究。
观察法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收集数据,整理出研究结论。
优点是比较适用于现实环境中不能控制和干扰的情况,但缺点是受观察者的主观影响,不能做到精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革命方法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新颖的研究方法,在现实环境中应用比较广泛。
革命方法包括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式,通常采用的是混合研究策略。
质性研究指的是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包括了解相关社会背景、受访人的个人经验、基本信息、与受访者相关的偏好等方面,并真实记录下来,通过记录和解释这些基础数据,得到有意义的结论。
定量研究也是一种革命方法,通过收集一些特定的数字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得出一些适用于人群(如教育和心理学)的结论。
与传统的实验方法不同,定量研究可以让研究者关注更广泛的受众,因为数据可以从任何一组观察结果那里获得。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
(四)整理结果
整理结果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要求撰写研究文章, 反映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 研究报告是对研究内容、方法和过程作全面而简明的阐
述,实事求是地报告所获得的数据和情况,对材料分析 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实验研究写实验报告;行动研究写 研究报告。
① 提出研究问题——简要交待文章所述问题的来 龙去脉。包括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揭示研究这个问题 的背景;国内外研究同类问题的进展和水平;研究的目 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② 分析研究结果——提出能反映研究效果的、典
型的、有代表性的内容进行分析,证明实验的结果,提 出自己的见解,包括统计数据。数据不能简单罗列原始 材料,应该经过统计处理。一般用平均数、百分数、相 关系数、标准差等表示出来,并制成图表,图表说明所 反映的问题;典型事例要求典型、简洁、生动。
③ 讨论问题——凡是与研究内容有关的问题都可以
④ 作出结论——明确交待研究问题所获得的结果,
以及解决问题所达到的程度,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如 果设计中不周到和实施中有失误的地方,也需要毫不掩 饰的提出来,使报告更加完善。有时还对今后的研究指 明方向,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研究论文是对某一研究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查或实验,对所获得的数据和 情况,作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论证,从规律上、理论上得 出结论。
(二)设计研究方案
设计方案的目的是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实 施计划,使整个研究工作有目的、有步骤地 进行,最大限度地降低研究误差。研究方案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分析研 究问题的存在,解决此问题的作用和价 值,并且说明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以及自己研究本课题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专题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论证课题
(二)文献综述
概述选定题目所属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已达到的水平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取得的主要 研究成果。 分析该领域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争议和 讨论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动向或趋 势。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阐述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标,可
望取得的预期成果及创新之处。
阐述本文研究成果将产生的效果和效益,具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范围 研究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设备 和实施步骤等 课题研究的成果预期及其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一)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4、完成本课题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或指导、参
考价值)。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框架
将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并具 体列举,分析问题的性质及其研究假设。 明确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或关键所在。
列出预设论文框架结构,包括各部分的标题
及其次一级标题(三级提纲)。
论据材料 从属论点
(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格式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论文框架 (五)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六)已有基础和条件分析 (七)主要参考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介绍本研究题目的来源,是自选题还是教师
提供的参考题,或者是某个研究项目,如
“创新杯”项目等。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2教学周/36学时
1
2
3
如何选题
如何设计 课题
5
如何论证 课题
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件——教育研究设计
设计Leabharlann 目 录CONTENT S
壹 什么是教育研究设计 贰 教育研究设计的基本环节 叁 制定研究计划 肆 研究设计的结构
教育 研究 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的含义
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全 过程的设计,即对教育研究全过程做 完整而详尽的规划。
教育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活动开始前的完整而详尽的计划,要设计和 回答“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开展研究”等基本问题。
制定研 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
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与价值
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问题,二是怎 样开展研究,三是预期的成果是什么。 研究计划是研究内容的细化,是研究行动的指南,是评价检查的依据。
研究计划的基本内容
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如何研究;有何成效
研究设计论证——开题报告
为保证研究设计质量,通常要对研究设计进行论证,也称“开题”或 “开题论证”。
研究设 计的结构
课题名称
课题基本情况 问题的提出
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方法 研究进度和资源分配 研究可行性说明 预期成果或研究成效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格式
研究类型
如是现状研究,研究方法主要运用“调查 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如是相关关系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 “测量法”、“理论研究法”、“统计分析 法”等;
取样的基本方法
随机取样: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取样;整群随机取样 有目的取样:全面取样;最大差异个案抽样;极端个案取样;典型个案取样;同质取样
选择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
研究类型
现状研究;相关研究;因果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
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标题: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探索创新性研究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为研究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首先,研究问题及背景部分介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和挑战。
接着,研究方案方法部分详细阐述了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方法。
然后,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部分对研究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图表形式呈现结果。
最后,结论与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解释,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规范、创新性、数据分析、结论第一部分:研究问题及背景1.1 研究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范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才、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方法不规范、数据分析不准确、研究结果无法有效应用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提出创新性研究设计,促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1.2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问题需要研究来解决。
然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当前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缺乏创新性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缺乏规范、数据分析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应用。
因此,探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提出创新性研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研究方案方法2.1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以探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为主要目标。
研究样本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相关群体,采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样本。
2.2 数据收集本研究使用自编问卷来收集数据,问卷涵盖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规范和创新性研究设计等内容。
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以补充问卷调查的数据。
所有数据都将进行匿名处理,以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
2.3 数据分析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育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
教育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教育学研究是一门涉及教育领域的学科,旨在深入理解教育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验设计是教育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前实验设计法前实验设计法是一种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通常用于初步检验假设或获取初步数据,适用于小规模研究。
该方法不包括控制组和随机分组,设计上较为简单。
前实验设计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单组前后测试设计:研究者在一个群体中进行前后测试,比较两次测试之间的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研究者想要初步了解某个因素对学习成绩、学习动力等的影响。
2. 反事实检验设计:研究者基于对实际情况的观察,提出一个假设,并在给定条件下进行实验。
该设计方法适用于研究者无法控制某些条件,但通过实验可以模拟和比较不同情况。
二、真实实验设计法真实实验设计法是一种控制了实验条件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和对照组的设置,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具有说服力。
常用的真实实验设计方法有:1. 随机控制试验设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初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2. 重复测量设计:研究者在研究对象上多次测量同一指标,并进行干预操作。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结果,可以分析干预的长期效果。
三、因果比较设计法因果比较设计法是一种用于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来推断因果关系。
常用的因果比较设计方法有:1. 社会实验设计:研究者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社会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不接受干预。
通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干预措施对社会问题的影响。
2. 自然实验设计:研究者利用现实中已经存在的条件,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观察两组之间的差异。
通过比较两组的结果,可以初步推断某一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怎样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研究背景和目的:简要介绍所研究课题的背景信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
2. 研究问题、假设与研究内容:明确研究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或者提出的研究假设,并说明所研究的具体内容。
3. 研究方法:指明明确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的选择、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的说明等等。
4. 研究进度和时间安排:给出整个研究计划的时间安排,包含各项任务的完成时间节点和研究进度的安排。
5. 研究预算和资源申请:列出所需的资金和资源,并说明如何申请研究所需的资金和资源。
6. 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简要说明研究的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构思未来的科研、学术和行业应用方向。
以上的六个部分,是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方案时必不可少的。
教育科学研究方案的设计——如何论证课题
11
【案例1】 构建城乡小学教师“互动与共享”运行机制的探索
选题背景涉及到: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 设;城乡教育的差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新《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等。
作者的研究设想是:以百色市城乡教师配置 和流动的情况为例,根据国家关于大力推进 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分析城乡教 师实现“互动与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构建城乡教师“互动与共享”机制的模 式和策略。
总论点
二、
结论
三、 论文提纲的逻辑关系结构图
17
【案例3】 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调查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大致可设想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目标定位与主要特点 2、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3、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4、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结构分析 5、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5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一)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4、完成本课题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5、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和技术 6、研究过程及时间安排 7、经费预算
6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二)
绪言:包括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已有研究状 况的陈述和有关文献的介绍(Introduction)
阐述本文研究成果将产生的效果和效益,具 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或指导、参 考价值)。
14
【案例2】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成本与效益分析》之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成本的负担主体、 分担结构、核算方法等的分析,有助于丰富教育成 本分担理论和推进教师培训成本管理问题的研讨。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7 方案设计
第三讲(中)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主讲人:蔡志凌教授E-mail:czhl2006@QQ:1191163365第三节教育研究假设的提出与表达第一节常量和变量一、常量、变量练习:说出下面例子中的变量例1答案无关变量中间变量控制变量一个研究是由多变量构成的5年级成绩研究中的变量类型又例:家庭压力对中小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自变量:家庭压力因变量:教师教学效果各类指标分数无关变量: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二节操作性定义—抽象定义一、操作性定义---P83例子温州地区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科学素养的可操作性定义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研究职业认同感的可操作性定义一、假设及其作用假设定义: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一种推理性论断和假定性说明。
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
假设的特点:科学性推断性可检验性明确性假设的作用---教材P78为后续研究活动指明方向;如:通过班干部竞选提高班级的活力(如何组织竞选,如何判断活力)教育科学探索的必经阶段;慎重考虑提出的假设是反映前期研究的成果提高研究活动的创造性;不做前人的简单重复,有所创造二、假设的种类和形式假设的种类按假设的形成分:归纳假设:基于观察基础上的概括,是人们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理提出的经验。
如:如何提高班风?增加集体活动,建立奖励机制演绎假设从教育研究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假设。
如:就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推导出的假设有学生学习需要同学与教师共同营造集体学习氛围;学习活动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假设:两个变量间所期望的相关分为: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方向性和非方向性)定向假设和非定向假设(补)定向假设示意结果有一定的趋向,正式的假设通常是定向的。
例子:教师在试用新的技术教3年级学生拼写,他假设新技术教3年级学生的拼写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生,他的结果的定性假设和非定性假设是?零假设与非零假设、选择假设按假设的性质分----P81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下面哪些假设中哪些是定向假设?哪些是含有非定向假设的假设?判断假设的标准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这一理由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假设应是可检验的;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问题
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在教育领域,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探索问题的本质,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教育问题。
1. 问题的确立在解决教育问题之前,教师需要明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只有明确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和分析。
例如,一个教育问题可能是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方法不合适等多个子问题。
针对这些子问题,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
2. 研究设计一项科学研究需要有合理的研究设计,以确保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在解决教育问题时,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等,根据问题的特点和需求来确定适合的研究设计。
在研究设计中,教师需要清晰地定义研究的目的和假设,并明确研究对象、样本选择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的方法。
例如,在解决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研究,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3. 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如实地观察、实验记录、问卷调查等。
数据的收集需要注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收集到数据后,教师需要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统计方法、专业软件等进行,以便得出准确和可信的结论。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找出对学生成绩有积极影响的因素。
4. 结果解释与应用在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时,教师需要客观分析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解读。
同时,教师还需要将研究结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教育改进措施。
例如,根据研究结果,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学习环境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 不断反思和改进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为了解决教育问题,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在解决一个问题后,教师可以对自己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进行评估,找出不足之处,并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改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推进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定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以此为基础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践性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针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所提出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2)体系性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3)灵活性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随时采用适当的方法。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步骤1. 选题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主要是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选题,同时也要考虑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兴趣。
2. 收集资料在选题后,需要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为后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3. 设计研究方案在收集完资料后,需要对研究的方向、目的、方法等进行设计,然后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4. 实施研究在制定研究方案后,需要按照方案进行研究,进行数据采集、实验设计等工作。
5. 数据分析实施研究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6. 撰写报告在数据分析之后,需要撰写科学的研究报告,详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技巧1. 理论通晓教育科学研究需要熟悉相关理论,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这样有利于开展科学的研究工作。
2. 熟悉方法对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熟悉并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
3. 数据处理能力在研究中需要对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一、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课题的申报课题的开题课题的中期检查(课题的过程管理:现在越来越强调这项工作)课题的结项(二)课题的申报选好研究课题(新颖、表述准确)填好课题申请书(过去相关研究的概述、研究过程的表述、研究方法等、预期研究结果)活页的填写(三)课题的开题研究的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所用的材料预期研究结果预备研究结果的分析(四)课题的中期检查进展情况有形成果困难能否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五)课题的结项对照项目任务书,看预期的目标是否已经完成有形成果(结项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发表的相关论文等)(六)课题研究的策略自上而下加工又称为概念驱动加工,它是指对知觉者(研究者)头脑中已经存储信息的加工。
自下而上加工又称为数据驱动加工,它是指对直接作用于知觉者(研究者)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进行的知觉加工。
二、研究的类型实证研究(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理论研究(思辩性:用理论来论述、用名人的话语论证等)量化研究(数据说话)质化研究(理论支撑)三、实验研究选题:解决什么问题设计:如何进行实验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举例1(一)确定研究课题探讨过去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和文献寻找)。
解决当前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个人的经验、实际的需要、验证某一理论)。
要阐明进行这项研究的意义,说清楚这项研究的来龙去脉。
经验型研究与科学型研究的主要区别(二)如何控制因素在一个研究中,往往有许多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发生变化的因素,我们将它们称之为“变量”。
具体到教育科学研究中,变量有3种: 1、自变量它是由研究者所操纵(引起、改变或终止),并能施加于被试的各种刺激,所以又叫刺激变量。
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由于它的改变所引起的被试反应的变化。
要有操作定义,例(略)使用的教材、教法;教师的水平;不同的考试方法;课外活动情况;与家长的配合;学校整体环境等等。
2、因变量它是研究中所要测量(观察和记录)的被试的各种反应,所以又叫反应变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体系。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培养研究者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科学哲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科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科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实证性等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要逐步深化认识和把握教育事物的规律,通过实证研究解决教育问题。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对教育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整体策划安排,它包括问题的选择、研究目的的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定、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内容。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法有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研究设计需要合理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并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式进行。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定性研究则主要通过文字材料的整理、分类和解释等方法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标是揭示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支持研究结论的得出,并对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积累、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灵活运用科学哲学的思想,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严谨地进行数据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终,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为教育发展和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幼儿园科学研究项目设计方案 幼儿园教育研究
幼儿园科学研究项目设计方案幼儿园教育研究一、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幼儿园教育领域,科学研究项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态度、社交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为幼儿园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落实国家教育政策,推动幼儿园教育的质量提升。
二、研究目的2.1 探索幼儿认知发展规律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为幼儿园教育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2 促进幼儿社交行为发展通过开展项目实践,探索促进幼儿社交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幼儿园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研究内容3.1 实施阶段本项目将分为观察阶段、实验阶段和总结阶段,以确保研究能够全面、系统地展开和完成。
3.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实验对照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研究结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3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幼儿园学生,包括不同芳龄段的幼儿,确保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
四、预期成果4.1 学术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并在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和共享。
4.2 实践成果本研究成果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教学指导和方法探索。
五、研究保障5.1 资金支持本研究将争取相关政府和学术机构的资金支持,确保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5.2 人员支持本研究将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确保研究工作的高效开展和顺利完成。
5.3 设备支持本研究将争取相关实验设备和实地调研的支持,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结论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为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科学依据。
七、参考文献1. XX,XX,XX. 幼儿认知发展研究概况[J]. 幼儿教育研究,20XX,(1):1-10。
教学研究方法设计方案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法设计方案,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2.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三、研究内容1. 教学研究方法概述(1)教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教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而采用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2)教学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教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调查法、实验法、统计分析法等;②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③混合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 教学研究方法设计方案(1)确定研究问题首先,教师应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而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
(2)选择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若研究问题涉及教育教学现象的普遍性,可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若研究问题涉及教育教学现象的特殊性,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若研究问题涉及教育教学现象的复杂性,可采用混合研究方法。
(3)设计研究方案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研究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确保研究结果的普适性;②研究工具:根据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等;③研究步骤:明确研究步骤,确保研究过程的科学性;④数据收集与分析:采用科学的数据收集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4)实施研究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守研究方案,确保研究过程的严谨性。
(5)结果评价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包括研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论的实用性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班级:2013级思政二班学号:20131121142 姓名:朱美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设计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
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致使“留守儿童”的数量无形中逐年递增。
因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
目前,我国有将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
全国留守儿童数量约2290.45万人。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趋严重,已逐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去进行深入的研究。
所以,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政策,以便帮助留守儿童重建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留守儿童严重的普遍问题关系着许多家庭,关系着今后中国社会公民的素养,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命运。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对于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挑战,更是具有科学发展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强调的思想教育研究课题。
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瞻性问题,更是教育决策必须把握的资料。
在教育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对于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落实。
完成文化水平跟进综合国力、文化发展适应当前的经济增长、文化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会议精神。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实现文化体制的改革。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据相关材料了解,某县小学校有留守学生480人,占学生总数的26.4%,其中学习成绩在一般及以下的有320人,占留守学生的66.7%。
根据该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初步调查及文献分析,“留守儿童”与长期在父母身边成长起来的儿童相比,他们在心理及教育状况上有着诸多的不同:(一)、“留守儿童”不易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亲情。
由于家庭的各种原因,“留守儿童”出生后不久,父母就远离他们外出打工。
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和外出的父母虽通过电话联系,但联系非常有限。
三岁以上的留守孩子与父母联系的间隔在一个月以上,一半以上的留守孩子和父母通话时间在3分钟之内。
年幼无知的留守孩子对于父母的印象仅仅是不定期收到的远方汇款单据和每年春节才能回家过年的“陌生人”。
(二)、留守儿童的教养可大致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
这三种教育方式都存在不足:单亲教育会导致缺乏母爱或父爱,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寄养教育的儿童,往往产生寄人篱下之感,情感缺乏交流,常常没有心理归属感和安全感;隔代教育由于祖父辈文化程度不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不当,因此易造成留守儿童偏激、懦弱、冷漠等不良行为。
(三)、“留守儿童”心理上易早熟且比较脆弱。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他们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辛酸和物质匮乏的压力,平日里又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常常表现出家庭不完整的情绪倾向,他们普遍存在孤僻、胆小等性格特点,容易出现偏执、冷漠、自私等不良人格特征,而且容易诱发一些心理和情感问题。
而长期处在老人溺爱下的隔代教育儿童,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会自我调整,因此,比其他非留守儿童更容易受伤和哭泣。
(四)、部分进城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认为在情感上对子女有所亏欠,企图通过金钱方式弥补,致使留守儿童染上不良习气,迷失自我,出现任性、极端、暴躁等性格缺陷,在家庭中缺少安全感或归属感,甚至讨厌自己的父母,进一步可能形成反社会的人格。
(五)、“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
由于留守儿童家庭中大多数主要劳动力外出,一些不法分子往往趁机对“留守儿童”家庭实施不法侵害。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
部分留守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六)、除了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之外,部分“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另一种“危险”——离家出走。
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父母言谈中外面“精彩”生活的诱惑,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找借口以离家出走的危险方式去寻亲或“闯荡”。
(七)、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恐怕连这些家长自己都没有料到——看到没上过什么学的父辈照样能在外打工挣钱,留在家中的孩子们开始觉得“这书读不读也没啥区别”, 部分“留守儿童”已经陷入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纪律涣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多数“留守儿童”平时缺乏父母的关爱,而监护人一般又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不少“留守儿童”只能采取消极的态度,甚至是自暴自弃,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强调“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盛则国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强于地球则国强于地球。
”因此,让留守儿童在留守的情况下也能和其他儿童一样,让他们有一个正常、健康的心理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也将成为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所关注大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一)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指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认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
并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可是,一个只有具有健康的心灵(心理)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就显得特别迫切。
2、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进一步从时间、空间和发展趋势上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就要求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特别要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而里手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性更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3、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连锁冲击。
他们的生活情境表现出与普通儿童迥异的特质:他们几乎都是家中的“小太阳”,是现代家庭的核心;他们远离家庭的天伦亲情,而更多地与电脑、因特网相伴;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当优厚,但缺少关爱与教育,他们身上也因此出现越来越多的、刻着其独特生活环境烙印的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心理处于非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最终后果是作为社会人而无法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无法完成自己承担的各项角色。
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题之一。
(二)研究方法1、抽样调查法.以某一个小学学生为被试,以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综合测量>>为依据,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水平,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普通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本校普通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寻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的对策.2、个别访谈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访谈,对比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问题的成因和解决的对策。
3、社会调查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祖辈或其他监护人的情况,监护人的抚养教育方式等做出调查,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找寻相应的对策。
4、研讨法。
课题组成员讨论研究找到一些行知有效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学业成绩的提高。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一)研究的目标1、通过调查研究知所调查学校或本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要存在的问题。
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
3、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还可以和他人的研究进行交流。
4、对该校的留守儿童进行集中心理辅导。
(二)研究的内容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研究2、部分留守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3、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学习之关系研究六、课题研究的阶段及成果形式(一)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采用行为心理调查研究法,时间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
1、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申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规划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写出研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3)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对“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对有关“留守儿童”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各种测量表认真研读。
2、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0月)首先,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1)开展对留守儿童中的心理问题调查研究,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
研究解决方法。
(2)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心理辅导以及个别咨询辅导。
(3)对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的学业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初步研究解决方法。
其次,按课题研究操作与做法进行研究与实践。
(1)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并展开交流和讨论,对授课形式进行改进,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2)课题组教师要自觉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每月不少于2小时,鼓励参研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在图书馆和网上学习理论、查阅有关资料。
课题组坚持每学期向教师推荐有关教育教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及文章,鼓励教师交换有关学习资料,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课题组教师进行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研讨课,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进行交流。
筛选部分亮点反思汇编《研讨教案及反思集》。
3、总结阶段:(2016年11月-2016年12月)(1)汇总课题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对留守儿童集中心理辅导。
(3)写出课题结题报告。
(4)将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
(二)成果表达形式1、具体开展了研究及其活动的原始资料。
2、各阶段的研究小结。
3、论文、个案分析、反思、随笔。
4、撰写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