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修辞功能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体现论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一种丰富的语言,其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
这些词汇不仅具有基本的意义,还通过隐喻的方式扩展出更为复杂和深邃的内涵。
本文旨在研究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以期为俄语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是指在特定语境下,一个词的基本意义通过隐喻的方式被扩展和引申,从而产生新的含义。
这些隐喻不仅丰富了词汇的内涵,还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
三、俄语多义词隐喻的分类1. 自然现象类隐喻:如“лето”一词,除了表示季节“夏天”外,还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示“繁荣、兴旺”等含义。
这类隐喻多与自然现象相关,反映了俄罗斯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2. 动物类隐喻:如“ляг”一词,除了表示“狼”外,还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示“凶狠、残忍”等含义。
这类隐喻与动物形象紧密相关,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对动物的看法和态度。
3. 情感类隐喻:如“счастливый”一词,除了表示“幸福的”外,还可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示“满足的、快乐的”等含义。
这类隐喻与人的情感相关,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
四、俄语多义词隐喻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俄语多义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2. 实证研究法:通过收集实际语料,分析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用法,探究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3. 跨文化对比法: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多义词进行对比,分析俄语多义词的独特性和优势,进一步揭示其隐喻现象的文化内涵。
五、俄语多义词隐喻的文化内涵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不仅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体现了俄罗斯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研究这些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提高俄语学习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化修养。
六、结论本文通过对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词汇在特定语境下通过隐喻的方式扩展和引申出新的含义。
论俄语中的隐喻和换喻
描 给人 以形 象 性 和 诗 意 的 感 受 , 而换 喻 中 人 们 对 隐 喻 的 研 究 由 来 已久 。二 十 世 纪 , 着 语 言 学 、 化学 、 随 文 心 提 供 新 的 信 息 , 述 某 种 现 象 , 改 为 因 理学、 逻辑 学 等 多 学 科 的 发 展 及 其 相 互 的 交 叉 结 合 . 喻 的研 究 已 经 的 逻 辑 混 淆 . 变 原 来 的 逻辑 性 是 为 了简 化 . 了形 象 地 表 现 事 物 。 隐 成 为语 言 学 的 热 点 。换 喻 是和 隐 喻 同 样 重要 的 辞格 , 代 语 言 学 家从 此 . 喻 和换 喻 都 是 “ 辑 混 淆 ” 现 隐 逻 的产 物 。 25其他 . 称 名 、 辞 、 义 、 法 等 角 度 研 究 和 分 析 换 喻 现 象 。B3 M H教 授 通 修 语 句 .H H 隐 喻 和换 喻 在 使 用 范 围 和表 达 效 果 上 也有 相 似 之 处 。 们 同样 可 它 更 更 饱 可 结 果 ,而 换 喻 是 依 据更 复 杂 的 意 义 联 系 ,即 相关 的联 想 而构 成 的 。 ” 以 把 事 物 描 写 得 更 准 确 、 形 象 、 鲜 明 . 含 丰 富 的 感 情 色 彩 , 以 激 起 读 者 丰 富 的联 想 和 想 象 。二 者 均 广 泛 应 用 于 艺术 领 域 . 用在 文 学 ( 2) 5,9
3 1 成 前 提 .形
隐喻 的形 成 前 提是 甲 与 乙 之 间 存 在 着 相 似 性 . 甲 、 两 物 在 某 即 乙
一
2 隐喻 和 换 喻 的共 性 .
点 或 某 一 方 面类 似 , 、 甲 乙之 间 没 有任 何 实 际 的联 系 , 乙 来 刻 画 或 用 隐 喻 和 换 喻 本 质 上 都 是 本 体 和 喻 体 之 间进 行 转 换 形 成 的 比喻 方 说 明 甲 , 以 其侧 重点 为 “ ”。换 喻 的形 成 前 提 是 甲 与 乙之 间有 相 关 所 喻
俄汉隐喻辞格的对比研究
俄汉隐喻辞格的对比研究隐喻是俄汉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格,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以来,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隐喻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使隐喻成为了现代多学科研究的焦点。
本文使用对比的方法,对存在于俄语和汉语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其共性和个性问题,通过相互映衬、比较,以期能更清晰地认识俄语的隐喻,从而为我们的言语实践与教学实践提供一份指导性材料。
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几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任务、研究方法、理论及实践价值、新意、理论基础和材料来源以及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对辞格研究进行综合性概述,介绍作为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辞格在中西方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俄汉修辞对比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主要分析隐喻辞格的定义、类别、功能以及与明喻、借代的对比。
隐喻即是以本体和喻体相似的特征为基础,把一个事物的特征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的比喻。
隐喻与明喻、借代辞格的区别表现在句法功能、语义功能及联想机制几个方面。
第三章对俄汉语隐喻结构模式进行对比。
几乎所有隐喻结构在俄、汉语里都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模式,大致可分为静词性隐喻、动词性隐喻和熟语性隐喻。
第四章论俄汉隐喻喻体的语义模式进行对比。
俄汉两种语言的喻体语义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
尽管如此,由于人类审美的共性,俄汉语的隐喻喻体又有着诸多相同的语义模式,只是在联想机制上有所不同。
本文介绍了11种俄汉隐喻共有的语义模式。
第五章介绍俄汉隐喻喻体的选择。
俄、汉两个民族文化差异很大,左右着隐喻喻体的选择。
如何恰当理解和运用隐喻,是这一章节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对比和归纳,找出俄汉隐喻的使用规律。
论文的结束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再次阐述了论文撰写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本论文的撰写将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更灵活、有效地运用俄语的隐喻辞格。
《2024年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一种丰富多样的语言,其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
这些多义词不仅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而且在语言表达中经常被用作隐喻。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俄语中具有重要的表达功能和文化价值。
因此,对俄语多义词的隐喻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俄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二、俄语多义词的概述俄语多义词是指在俄语词汇中,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含义。
这些词在语言使用中非常常见,如“дом”(house)既可以指具体的房屋建筑,也可以用来比喻“祖国”或“家庭”等抽象概念。
多义词的存在使得俄语表达更加丰富和灵活。
三、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应用1. 隐喻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隐喻在语言表达中常被用来形容抽象概念或情感。
通过多义词的隐喻应用,我们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达思想。
例如,“Мысль вперед”这个词组中,“вперед”通常表示“向前”,但在这里被用来隐喻“超前思考”,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态度。
2. 俄语多义词隐喻的文化内涵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应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послышный”这个词通常表示“听话的”,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它还可以用来形容“温顺的”或“谦逊的”性格。
这反映了俄罗斯文化中对谦逊、温顺品质的重视。
四、俄语多义词隐喻的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应用及其文化内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掌握多义词的隐喻意义及其在语言文化中的地位。
2.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际语言使用中的例子,分析多义词的隐喻应用。
例如,可以收集俄语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语言材料,从中找出多义词的隐喻用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五、结论通过对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俄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
多义词的隐喻应用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多义词的隐喻意义,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静静的顿河》风景描写中的隐喻修辞研究
《静静的顿河》风景描写中的隐喻修辞研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静静的顿河》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中意义非凡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描绘了顿河哥萨克在一战及俄罗斯国内战争中的抉择和痛苦挣扎。
该作品的出版受到了文学爱好者的高度认同和赞扬,也引发了众多文学研究人员对该作品的研究热潮。
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小说中涉及到的风土人情、文学内涵,很少有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剖析。
《静静的顿河》的语言用法很独特,小说中大篇幅使用隐喻修辞的方法更是独树一帜。
大量隐喻用于描写作者家乡的顿河风光,使小说包含着草原泥土的味道,字里行间散发着细腻和绵长。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探究小说《静静的顿河》风景描写中应用的隐喻修辞,以分总的篇章结构展开论述。
在正文部分,第一章简述了本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主要阐述了隐喻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第三章对《静静的顿河》风景描写中的隐喻本体进行了研究,结合实例分析了隐喻本体的类型和特点;第四章对《静静的顿河》风景描写中的隐喻喻体进行了研究,且实例剖析隐喻喻体的类型和特点;第五章考查隐喻的功能,从文化和修辞功能两方面出发,实证分析了隐喻反映、传承和丰富文化的功能,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措辞凝练、意境优美和联想丰富。
本文不是例子的堆砌,而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归纳、统计出文字背后隐含一些规律或特点。
期望从新的视角对作品进行审视,给予该作品的后续研究人员更多的信息和研究方法。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一种丰富多样的语言,其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多义词。
这些词汇不仅具有基本的字面含义,还常常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隐喻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分析其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及功能,以期为俄语学习和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形成原因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历史和文化背景是形成多义词隐喻的重要原因。
在俄罗斯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在语言中留下痕迹,形成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含义。
其次,语言自身的演变和发展也是多义词隐喻形成的原因之一。
随着语言的不断使用和传播,词汇的意义逐渐扩展和演变,形成了多种含义。
此外,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也会对多义词的隐喻产生影响。
人们通过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形成了丰富的隐喻含义。
三、俄语多义词的隐喻表现形式俄语多义词的隐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形象隐喻:通过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使抽象概念具有形象化的特点。
例如,“Любовь как огонек”(爱情如火焰)中的“огонек”一词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将爱情比作火焰,传达出爱情的热烈和炽热。
2. 动作隐喻:通过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动作相联系,使抽象概念具有动态化的特点。
例如,“Говорить в тумане”(在雾中说话)中的“在雾中说话”这个动作隐喻表达了交流的困难和模糊性。
3. 情感隐喻:通过将情感与具体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使情感具有可视化和可感知的特点。
例如,“Дом своими руками”中的“用双手建成的家”传达出对家的深情和责任感。
四、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功能俄语多义词的隐喻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达功能:通过隐喻的表达方式,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例如,通过形象隐喻,可以将抽象的情感或概念具体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
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隐喻性话语的理解
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隐喻性话语的理解作者:陈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0期摘要:1980年,美国认知语言学家G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h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到隐喻无所不在,不仅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进行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
写作此论文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此题目的研究,俄罗斯留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汉语学习,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到这些带有隐喻意义的词语,不能只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来理解这些词语。
避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影响正常的交际。
而在教学方面,希望能够认识到俄罗斯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隐喻时出现偏误的原因。
指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一步促提高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隐喻;俄罗斯留学生;隐喻意识;隐喻能力[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1--01一、隐喻和二语习得隐喻是认知主体从一个熟悉的认知域、始源域到未知域、目的域之间的映射,以此来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
本文以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水平中高级俄罗斯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俄罗斯留学生在汉语隐喻习得过程中容易形成的一些偏误,分析了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学方法。
希望能够帮助俄罗斯留学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更轻松易懂的学习掌握隐喻知识。
根据调查,我们得知:俄罗斯留学生与东南亚国家留学生相比,在学习汉语隐喻的过程中又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受语言(俄罗斯国家语言属于斯拉夫语系,而东南亚国家大多使用汉字或者历史上使用过汉字,汉字属于汉藏语系)、文化、思维、风俗等等因素的影响。
二、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隐喻性话语理解根据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我们将隐喻例句问卷涵盖不同的领域,这些领域都是俄罗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包括动物类,颜色类,植物类,数字类,身体部位类等。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世界重要语言之一,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词汇。
在这些词汇中,多义词现象十分普遍。
多义词不仅具有多个含义,而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往往具有隐喻性。
本文旨在探讨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分析其特点及作用,以期为俄语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1. 定义与特点多义词是指在同一语言中,一个词具有多个不同的含义。
而隐喻则是一种语言现象,通过将一个事物、概念或情境与另一个事物、概念或情境进行类比,以达到形象化、生动化的表达效果。
在俄语中,多义词常常具有隐喻性,即在特定语境下,其含义会通过隐喻的方式得以体现。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语义多样性: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个含义。
(2)隐喻性:词义在特定语境下通过隐喻得以体现。
(3)文化关联性:多义词的隐喻意义往往与俄罗斯文化、历史、习俗等密切相关。
2. 实例分析以“пробка”一词为例,该词在俄语中具有多个含义,如“堵塞”、“拥堵”、“瓶颈”等。
在交通拥堵的情境下,我们可以用“пробка”来形容道路上的情况。
此时,“пробка”便具有了隐喻意义,即将交通拥堵比作一种“瓶颈”,形象地表达了道路通行的困难程度。
此外,“пробка”还常用于描述其他领域的瓶颈问题,如经济发展中的瓶颈、技术进步中的瓶颈等。
三、俄语多义词隐喻的作用1. 丰富语言表达:多义词的隐喻现象使得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2. 形象化表达:通过隐喻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事物或情境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3. 传递文化信息:多义词的隐喻意义往往与俄罗斯文化、历史、习俗等密切相关,有助于传递文化信息,促进文化交流。
四、研究方法与建议1.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及其特点。
(2)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际语料分析,探讨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用法及语境。
(3)跨文化对比法:对比分析俄语与其他语言的多义词隐喻现象,探讨其异同。
《2024年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一种富有表达力和文化内涵的语言,拥有众多多义词。
这些词汇在俄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与历史信息。
多义词的隐喻研究对于理解俄语的深层含义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分析其特点及形成原因,并探讨其在语言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特点1. 多样性:俄语多义词的隐喻表达方式多样,涵盖了自然、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这些隐喻不仅在词汇意义上有所差异,还在语境、语调、修辞手法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
2. 文化性:多义词的隐喻往往与俄罗斯文化、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
通过研究这些隐喻,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3. 动态性:多义词的隐喻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某些词汇的隐喻意义可能因社会变革、文化交流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三、俄语多义词隐喻的形成原因1. 语言自身特点:俄语词汇的音韵、形态、语法等特点为隐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例如,某些词汇的词根或词尾变化可以产生新的隐喻意义。
2. 文化传统: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因素为多义词的隐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例如,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民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多义词的隐喻意义。
3. 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因素对多义词的隐喻意义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反映在多义词的隐喻中。
四、俄语多义词隐喻在语言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 丰富语言表达:多义词的隐喻丰富了俄语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使用多义词的隐喻,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2. 传递文化信息:多义词的隐喻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传递俄罗斯的文化、历史、传统等。
通过研究多义词的隐喻,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
3. 促进语言教学:在俄语教学中,通过分析多义词的隐喻,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分析俄语经济传媒语篇中的隐喻现象
分析俄语经济传媒语篇中的隐喻现象隐喻的研究自古希腊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其他学科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也出现在大众传媒语篇中。
隐喻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同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研究隐喻的同时也应进一步了解该语言国家的文化。
现如今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逐渐加深,同时俄罗斯正在大力发展远东地区的经济,因此搜集俄罗斯的经济传媒语篇,了解俄罗斯最新经济形势,分析隐喻在传媒语篇中的特点,功能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在俄语语言文化研究中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经济传媒语篇中的隐喻特征、功能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物为俄罗斯经济论坛(包括远东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等)中的经济传媒语篇,包括新闻,领导人讲话,采访等。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在认知语言学和语言文化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描述和分析俄语经济传媒语篇中的隐喻现象,来研究隐喻在经济传媒语篇中的特定特征、功能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相应的俄罗斯民族文化。
本论文采用了描述法、内容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经济传媒语篇为资料,以语言文化学为理论依据,分析经济传媒语篇当中隐喻体现出的特点、功能以及在隐喻背后的俄罗斯民族文化。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以经济传媒语篇为分析资料,以语言文化学为理论依据,分析隐喻的文化伴随意义。
本论文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该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俄语学生深入地了解隐喻以及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同时本文为研究俄罗斯经济传媒语篇提供了大量的文本信息。
本论文由前言、三个章节、结束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组成。
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包括隐喻和传媒语篇的研究理论。
第二章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经济论坛中俄语经济传媒语篇中的隐喻现象,同时分析了在经济传媒语篇中隐喻的特点。
第三章以语言文化学为理论依据,揭示了经济传媒语篇中隐喻的功能和其所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文化。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一种富有表达力和内涵丰富的语言,拥有众多多义词。
这些词汇在俄语中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还常被用作隐喻,以传达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含义。
本文旨在探讨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特点、作用及使用场合,分析多义词隐喻的文化内涵,以深化对俄语语言特性的认识。
二、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特点1. 隐喻意义的多样性俄语多义词的隐喻意义多样,常根据上下文、文化背景及社会习惯等发生变化。
例如,“лиха”一词,除了字面意义“微风”外,还常被用来隐喻“安逸的生活”、“舒适的状态”等。
2. 隐喻表达的生动性多义词的隐喻往往能够生动地表达抽象概念或情感。
如“глубоко”一词,除了字面意义“深的”外,还可用来隐喻“深刻的思考”、“深厚的感情”等。
3. 语义的关联性多义词的隐喻意义与其基本意义之间往往存在某种关联,这种关联使得人们能够通过已知的概念来理解新的概念。
三、俄语多义词隐喻的作用及使用场合1. 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多义词的隐喻可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为读者带来更加深刻的感受。
如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运用多义词的隐喻来丰富作品的内涵。
2. 表达抽象概念和情感多义词的隐喻可用来表达一些难以用语言直接描述的抽象概念和情感。
如“романтика”一词,除了字面意义“浪漫”外,还可用来描述一种浪漫的情感氛围或理想化的爱情观念。
3. 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在跨文化交流中,多义词的隐喻有助于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通过了解多义词的隐喻含义,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四、俄语多义词隐喻的文化内涵俄语多义词的隐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隐喻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等。
例如,“примирение”一词除了字面意义“和解”外,还蕴含了俄罗斯文化中对于和平与和解的重视和追求。
通过对这些多义词隐喻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俄罗斯文化的独特之处。
五、结论俄语多义词的隐喻是俄语语言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表达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范文
《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研究》篇一一、引言俄语作为一种富有表达力和文化内涵的语言,拥有众多多义词。
这些词汇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其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背后的隐喻。
本文旨在研究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探讨其语言特性和文化内涵。
二、俄语多义词的概述俄语多义词是指在语言使用中,一个词具有多个意义和用法。
这些词往往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从而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
多义词的存在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语言灵活性和丰富性的体现。
三、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隐喻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形象、生动地表达思想的目的。
在俄语多义词中,隐喻现象尤为突出。
这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通过隐喻的方式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四、俄语多义词隐喻的分类与研究1. 动物隐喻:俄语中许多动物词汇具有多义性,如“лев”(狮子)既可以表示勇敢、强大,也可以表示残忍、霸道。
这类隐喻通过动物的形象来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
2. 植物隐喻:植物词汇在俄语中也有丰富的多义性,如“ягода”(果树)可以表示丰收、富饶。
这类隐喻通过植物的生长、结果等特点来描述人的生活或社会现象。
3. 抽象概念隐喻:这类隐喻将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如“послышие силы”(无声的力量)用来描述不可见但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东西。
五、俄语多义词隐喻的文化内涵俄语多义词的隐喻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灵活性,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研究这些隐喻,我们可以了解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例如,“чернобород”(黑胡子)在俄罗斯文化中象征着勇敢和坚强,反映了俄罗斯民族对英雄的崇敬。
六、结论本文通过对俄语多义词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发现这些词汇在语言使用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隐喻的方式,这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含义,从而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同时,这些隐喻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
《骆驼祥子》中隐喻的俄译研究
《骆驼祥子》中隐喻的俄译研究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老舍作品《骆驼祥子》中隐喻的俄译问题。
论文首先从传统修辞角度和认知角度回顾了隐喻的定义,并介绍了隐喻的三种分类方式,与此同时,提出影响隐喻翻译的三个要素: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语境。
基于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科学院院士尼·达·阿鲁玖诺娃(Н.Д.Арутюнова)提出的隐喻分类观点,尝试对《骆驼祥子》中的隐喻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俄译本中典型的隐喻译例总结不同类型的隐喻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此外,对《骆驼祥子》俄译本中部分隐喻的误译现象进行了分析。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对《骆驼祥子》及其俄译本进行简单的介绍。
回顾国内外隐喻翻译以及《骆驼祥子》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概况,简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从传统修辞学角度和当代认知语言学角度解读隐喻定义,介绍三种划分隐喻的方式,提出影响隐喻翻译的三个要素: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语境。
第二章根据阿鲁玖诺娃提出的隐喻分类方式,按照隐喻在语言系统中的功能将《骆驼祥子》中的隐喻划分为称名型隐喻、认知型隐喻和形象型隐喻,并做出解读。
第三章结合《骆驼祥子》俄译本中典型的隐喻译例,尝试总结出不同类型隐喻所采取的翻译方法。
称名型隐喻:意译法、替换法、省略法;认知型隐喻:直译法、意译法;形象型隐喻:直译法、替换法、意译法、省略法。
第四章对《骆驼祥子》俄译本中的部分隐喻误译现象进行归纳总结,误译主要表现为理解不当和表达不当。
结论部分回顾全文,对本论文进行总结,指出论文还有待完善的地方,以待后续研究。
俄语经济语篇中的隐喻现象研究
俄语经济语篇中的隐喻现象研究从古至今, 学者们就钟爱于对隐喻的研究。
从亚里士多德再到当代的语言学学家,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隐喻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语言学上, 同时也在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中受到了广泛关注。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 是神秘莫测的, 它同语言紧密相关,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呈现载体, 所以研究隐喻的同时也会了解一种语言
和该语言使用者的文化。
语篇或是篇章这个概念近些年逐渐进入语言研究者的视线。
对语篇或是篇章的研究时间并不长, 但是却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对语篇的定义至今也
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
俄语经济语篇作为语篇中一个独特的部分, 其研究价值并不亚于俄语政治
语篇。
本文在继承前人对语篇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现象的研究, 从独特的视角对隐喻和语篇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和解析。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对俄语经济语篇进行归类, 运用例证分析法对俄语经
济语篇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剖析, 通过民族语言的呈现形式来挖掘其深层次的民
族性格和丰富的民族内涵。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 主要介绍本文的学术研究背景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笔者选取了现代隐喻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
介绍和分析;在第三章本文引出了语篇这个概念, 并对其定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释, 根据俄语经济语篇的特点对其进行归纳和分类;第四章是本文的升华部分, 本文通过前三章的内容积淀, 根据俄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使用特点提炼出它所
体现出来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俄译研究——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认知隐喻视角下的俄译研究——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认知隐喻视角下的俄译研究——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俄罗斯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大国,其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了解其国家发展状况、政策取向和外交走向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俄罗斯政府工作报告准确地翻译成汉语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本文将以认知隐喻视角为切入点,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分析其中的俄汉翻译问题,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认知隐喻的概念。
认知隐喻是指通过借用某种概念理解和描述另一种概念的过程。
认知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会出现大量的隐喻,通过这些隐喻,政府会传递出不同的政策理念和宏观目标。
因此,准确地翻译这些隐喻对于了解政府工作报告的真正含义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常见的一些认知隐喻,如关于经济的隐喻:“生态兴则民富”,“创业创新就是源头活水”等。
这些隐喻通过对“生态”和“活水”等概念的借用,来形象地表达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包含了一些关于国家治理的隐喻,比如“统筹兼顾、稳中求进”,“聚力发展就有坚实支撑”等。
这些隐喻通过对“统筹兼顾”和“坚实支撑”等概念的借用,来形象地表达国家治理理念和政策取向。
然而,将这些隐喻准确地翻译成汉语却并非易事。
首先,俄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
俄语是一种屈折语言,使用的是词尾变化来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而汉语则是一种词序语言,使用的是词的顺序和语序来表达语法功能。
这种差异导致了俄语中的隐喻在翻译成汉语时往往会丧失一部分隐喻含义。
其次,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隐喻的理解和翻译产生影响。
因为每个文化对于隐喻的理解都有差异,如果翻译者不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背景,就很容易误解或丢失其中的隐喻含义。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形态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形态
王丽丹
【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6)001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表达手段,用在文学作品中旨在展示作品意犹未尽的潜台词.文学作品的隐喻与语言学中的隐喻研究不同,它不单局限于词汇层面,而应覆盖作品的所有表义层面.探究俄罗斯文学作品中隐喻产生的方式、出现的原因及存在的形态,我们发现,就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位置和形态而言,隐喻存在于标题、主题、叙述层面、背景、结构、篇章等各个层面,据此可以对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
【总页数】5页(P31-35)
【作者】王丽丹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辽宁大连,11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2
【相关文献】
1.论汉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表征与英译——兼评小说《骆驼祥子》中隐喻的翻译[J], 廖志勤
2.俄罗斯主流媒体政治话语中政治隐喻的批评隐喻分析(2000-2016) [J], 陈红
3.隐喻理论和俄罗斯政治话语中的隐喻化特性 [J], 袁诗茗
4.浅谈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中国文学作品中词汇隐喻英译 [J], 李远东
5.俄罗斯主流媒体政治话语中政治隐喻的批评隐喻分析(2000-2016) [J], 陈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旗谱》俄译本中的心理隐喻结构
《红旗谱》俄译本中的心理隐喻结构
钟晓雯;王红厂
【期刊名称】《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35)3
【摘要】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它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汉语和俄语中隐喻性概念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有些基本的概念性隐喻都来自于人类时世界的共同体验.其实在经典文学作品<红旗谱>中也有许多这样的隐喻性用法,只是以往的研究者没有从这一角度进行剖析.本文以俄译本<红旗谱>为蓝本,对<红旗谱>俄译本中表达心理情感的空间隐喻结构作了详细的分类和描写,最后从人的认知心理上给予了解释.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钟晓雯;王红厂
【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西语学院,天津300204;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
【相关文献】
1.《红楼梦》及其俄译本中悲哀情绪的通感隐喻对比分析
2.官方演讲中政治隐喻的俄译研究r——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俄译本为例
3.中央文献俄译文本语句结构
特征探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为例4.中央文献俄译文本语句结构特征探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俄译本为例5.浅析戴译本《红旗谱》的成功之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隐喻的修辞功能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
英国修辞学家理查兹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有些语言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甚至认为:可能所有的词都源自于隐喻。
目前隐喻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文学范畴,成为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语用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
隐喻在文学作品、日常及科学语言中的广泛使用充分展示了其美学和实用价值。
那么究竟什么是隐喻呢?
一、隐喻的概念及其特征
修辞学家说,隐喻就是一种修辞格,是一种修饰话语的手段。
逻辑学家说,隐喻是一种范畴错置。
哲学家说,隐喻性是语言的根本特性,人类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
认知科学家说,隐喻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
直到今天都没有一个被各个学派普遍接受的隐喻概念,理论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给隐喻做出了不同的定义。
(一)、隐喻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隐喻是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原则,是人以隐喻化的方式对世界进行知觉、理解的产物,许多文化现象以隐喻的方式联系起来。
隐喻的类别包含理论认为,隐喻是人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重新分类的过程,通过隐喻化手段,将原本不同一范畴的东西归并到同一类别中。
喻体与本体不是同一范畴,但属于包含两者的另一范畴。
在该范畴中,喻体是典型例证,类别的显著特征被赋予本体。
跨文化研究表明,恰当的隐喻其本体和喻体属于同一属性类别。
研究表明,类别包含理论符合已知的隐喻理解模式。
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人类概念化和推理的工具。
隐喻可分为属层和种层两种。
前者没有具体的本体和喻体,后者则恰恰相反。
(二)、隐喻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任何语言的词汇相对于复杂的外部世界和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言都是极其贫乏的。
隐喻化是增强语言表达力,保持语言系统开放性和活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隐喻可表达不可表达的事物和思想。
另外,新出现的事物在现有语言资源中没有适宜的词来表示,常用熟悉的事物来描述。
第二,隐喻富有表现力,可以言简意赅地表达复杂的思想。
第三,隐喻增强表达形式的形象性。
隐喻可以引起和丰富的联想,将人的主观经验、情感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隐喻在语言系统中的功能主要是“意义扩展”和“意义创造”。
隐喻是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用于描述一个新的情景,扩大了语言与思想的界限,因此具有创造力,是语言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化和交流最重要的资源。
二、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为了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作者在写作中总是习惯于使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尤其是在文学语体中,语言手段的运用更为广泛。
文学语体区别于其它语体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执行交际-美学功能。
文学作品不是直接地反映现实,而是以形象的,使人能感知的具体形式,经过作者的领悟并通过由他创作的作品的形象系统来反映现
实。
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方式。
文学作品采用一切语言修辞手段创造形象,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隐喻。
隐喻作为最常见的表达手段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特点和作用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得更为全面、更为系统。
арутюнова认为,文学作品不可能脱离开隐喻,因为一个诗人、一个文学家不是用通常的观点来看待客观世界的,他也不用一般通常的名称来称谓事物,而是透过形象来领略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这就决定了隐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
三、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功能
(一)、修辞功能
隐喻作为修辞方式的一种,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丰富、生动、更具形象性和美感。
例如:
1)—да, брат, женщины–этовинт, накоторомвсевертится. (толстой, аннакаренина) 是啊,老弟,女人就像螺旋桨,把什么都弄得团团乱转。
该隐喻在简单中折射出深刻、幽默的寓意,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
将女人喻指为“螺旋桨”,诙谐生动,趣味横生,使女人忙得“团团转”的形象跃然纸上。
2)однимсловом, уэтогочелове
канаблюдалосьпостоянноеине
преодолимоестремлениеокружи
тьсебяоболочкой, создатьсебе, таксказать, футляр, которыйуе
динилбыего, защитилбыотвнеш
нихвлияний. (чехов, человеквфу
тляре) 总之,在这人身上可以看出一种经常的、难忍难熬的
心意,总想用一层壳把自己包起来,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
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
此处,“套子”喻指“庸俗守旧的人”。
作者创造性地使用“套子”一词,将主人公缩手缩脚、故步自封的形象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妙趣横生,同时传达了原作辛辣嘲讽的含义。
(二)文化功能
隐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又具有文化承功能,文
化的许多内容通过隐喻这种普遍存在的但又非常特殊的语言形式
世代相传,从而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
1) гостиницапроизводилавпеч
атлениежелтогодома, покинуто
госбежавшейадминистрацией. 旅
馆倒有点像无人管理的疯人院。
空空荡荡,乱七八糟。
原文中的ж
елтыйдом指的是“精神病医院”,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黄颜色的房屋”。
俄汉两个民族对于黄颜色的价值取向不同。
在俄语中,黄色象征着“苦闷、分离、背叛”,因此俄语中存在着诸如же
лтыйдождь等一类的表达,疯人院也因此被刷成黄颜色。
而在汉族人心目中,黄色大多和帝王、权力联系在一起。
2) несколькопоодаль, храняче
ткую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сть, сидит
доценткравцов–круглолицыйб
рюнет: фигураогурцом, тонкиеу
сынки. 稍远一点的地方坐着克拉夫佐夫副教授,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
他圆脸庞,黑头发,五短身材,小胡子。
由于气候环境不同,“黄瓜”在汉文化读者的心目中是细长的模样,而在俄文化读者心里却是“短而粗”的形状,因此原文用黄瓜形容一个人的身材高矮,实际上指的是矮墩墩的个子。
四、结语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大多数隐喻均同时发挥着多重功能,是没有严格界限的。
隐喻作为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
隐喻语言的使用可以强化表达效果,表达复杂的心理情感,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