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版)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的太阳散步恩惠,万物欣欣向荣)长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华,通“花”。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白白地)译文: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就要枯黄衰败了。

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劝诫人们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

2《野望》王绩东皋(gāo)薄(bó)暮望,徙倚(xǐ yǐ)欲何依。

(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徙倚,来回地走。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晖,落日)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薇是一种植物。

)译文: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十首古诗词阅读题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十首古诗词阅读题

---------------------------------------------------------------最新资料推荐------------------------------------------------------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十首古诗词阅读题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

(惜时劝学)。

◆ 写法有何特点?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东皋薄暮望,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2、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1 / 7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4、本诗写景有特色?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

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最新资料推荐------------------------------------------------------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课外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课外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清丽婉转,承袭南唐 余风。还善于论诗,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 话”这一新的体裁。代表作有《朋党论》《秋声赋》 《醉翁亭记》《生查子·元夕》等。
创作背景
本词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三十一(中华书局 2001年版)。采桑子,词牌名。欧阳修曾任颍州(今 安徽阜阳)知州,喜爱那里的民风、景物,晚年辞官 退休后便定居此地,曾作《采桑子》十首,歌咏颍州 (今安徽阜阳)西湖四时美景,抒发恬淡安适情怀。 每首词第一句的最后三个字都是“西湖好”。这是十 首词中的第一首。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下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紧承“夕阳西下几 时回”,既流露了词人对繁华易尽的“无可奈何”, 也传达出看到旧识重来的欣喜,惋惜伤感与通达欣 慰交织在一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象中。
前两句透出生活的哲理: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 无法阻止,但消逝的同时美好事物仍能再现,生活 不会因事物的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最后一句写词 人独自徘徊,似赏景,亦似沉思,心情无法平静。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 【总结】词作将瞬间的感受与久久的思考熔于一炉, 既敏锐,又不乏深沉,自然流畅,婉转圆润。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上片写今昔之景,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一曲新 词酒一杯”,给人以把酒欢唱的轻松愉悦之感。但 是,面对眼前美景,一种由光阴流转、物是人非带 来的感慨与惆怅也轻轻袭来。
想到风物依旧而时光飞逝,词人不禁悄声暗 问:“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之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的流连,对时 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能够重现的微茫的 希望。“几时回”三个字,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 盼其返却又深知难返的心态。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的理解与赏析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的理解与赏析

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的理解与赏析【1】长歌行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把园中葵变黄了到叶衰比喻人生短暂。

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老,警示人们:光阴易逝,人生短暂,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不要等到老了再伤心后悔。

2.体会“老大徒伤悲”中“徒”的妙处。

“ 徒”字是“空”“白白” 的意思。

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

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3.本诗劝勉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

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联想人生也可以老当益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举例说明。

两种观点都有道理,选择一种讲明理由,并举例证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观点,可结合“少壮时期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应抓紧时间努力奋进”来谈,正如孟郊说:“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可举历史上少年成才的事例如“年少万兜鍪”的孙权等。

而“老当益壮”的观点就从“人老心不老”、“活到老,学到老”的角度谈,可举“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曹操等为例。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运用比喻,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光阴一去不复返。

5.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野望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绩。

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

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3.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

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晚图,画面以诗人登高远望为中心,看到是落日的余辉中树叶凋零、山山错落、牧人驱犊猎马带禽返家的一派萧瑟景象,这一景象和诗句“相顾无相识”“徙倚欲何依”结合起来表达了作者落寞欲隐的心情。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课外古诗词

1.汉乐府《长歌行》作品简介: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

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 。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

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

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此诗选自汉乐府。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

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同“花。

”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

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

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

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首先就给人一种奔放排奡的感觉。

最擅长杂言诗的诗人是李白,他在诗中兼用散文的语法,这是跟一般五七言古诗完全不同的一种诗体。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仅供大家参考!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西江月·画栋新垂帘幕》画栋新垂帘幕,华灯未放笙歌。

一杯潋滟泛金波。

先向太夫人贺。

富贵吾应自有,功名不用渠多。

只将绿鬓抵羲娥。

金印须教斗大。

5《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

主人只是旧时怀。

锦瑟旁边须醉。

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

看看红药又翻阶。

趁取西湖春会。

6《西江月·贪数明朝重九》贪数明朝重九。

不知过了中秋。

人生有得许多愁。

惟有黄花如旧。

万象亭中殢酒。

九江阁上扶头。

城鸦唤我醉归休。

细雨斜风时候。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21《鹧鸪天·有甚闲愁可皱眉》有甚闲愁可皱眉。

老怀无绪自伤悲。

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

怕寻酒伴懒吟诗。

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2《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白苧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40首(精简版)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40首(精简版)

1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必背古诗词40首(关注加粗红色句子)1.东 坡 宋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lu ò qu è)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2.临江仙·夜归临皋宋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h ú)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3.雨过山村 唐 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4.移家别湖上亭唐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5.天末怀李白 唐代: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 ch ī m èi 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6.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客至 唐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8.采莲曲 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9.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 作者: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0. 塞下曲 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1.观猎 唐 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2.塞下曲六首·其一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歌行》
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3.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4.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5.诗中通过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野望》
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早寒江上有怀》
1.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3.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此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5.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6.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诗句: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3.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黄鹤楼》
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送友人》
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秋词》
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鲁山山行》
1.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自己情趣的诗句: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2.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3.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4.诗中表明山中人烟稀少,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人家在何许,云处一声鸡。

《浣溪沙》
1.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诗中表现诗人有为国戍守边疆的宏愿的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实现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戍边志愿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