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主题备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主题备课篇一: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简析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道理。
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确是一本永远都读不够,也读不完的书。
它正像单元提示中写到的一样“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它要告诉我们的正是从生活的小事中去悟得至简、至真、至纯的人生哲理。
除课文之外,本组教材还在“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中安排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读写结合学习内容。
“口语交际·习作”要求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件让自己获得启发的事(或凭借课文提供的漫画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印象特别深的名言警句,联系具体事例,写清事情的经过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既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诫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二、单元总体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自主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并学会运用。
②理解本单元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本单元的重点句段。
④能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的词和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⑤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的小事中悟得深刻的人生哲理,得到利于一生成长的人生启示。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课堂教学教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赞美少年中国事物的象征义,理清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
学前准备学生准备资料;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泻、鳞、惶、胎、履、哉”6个生字,会写“泻、潜、试、胎、皇、履、疆”7个生字熟练认读、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文体特点。
3.读通课文内容,体会中国少年责任。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读通课文一、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1.导入:一年之中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一生之中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当我们说到春天,说到少年的时候,心中总会充满力量,充满希望。
有一句诗叫“少年意气与春争”,少年是朝气蓬勃的,是意气风发的。
120年前,启超先生曾经洋洋洒洒写下一篇《少年中国说》。
请大家阅读资料,想一想:作者梁启超是个什么样的人?出示资料:梁启超,19世纪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戊戌变法代表人物之一,力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家的强大。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继续从事政治活动。
他是鸦片战争后,我国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知识分子代表人物之一。
——节选自《爱国主义和寄希望于青年的名篇——读梁任公<少年中国说>》,《承德师专学报》,1983年第12期(有改动)2.指导学生理解题目:题目中“说”是一种文体,表示议论。
作者论述了创造“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
本课是中国少年说的一部分,所以叫节选。
二、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1.明确要求:请大家自由朗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每一句话,读出节奏。
2.交流生字词读音,共同正音。
课件出示:一泻汪洋鳞爪飞扬百兽震惶奇花初胎地履其黄美哉zhǎo 鸟兽的脚或趾甲:鹰爪、虎爪、张牙舞爪。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单元(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备课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围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主题编排。
主要由《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以及《小岛》这四篇文章组成。
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来表达情感。
2.本单元重点(1)通过不同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
本单元的4篇文章虽然形式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介绍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点明中国也一定会在少年的建设中变得更强大的爱国情感;《圆明园的毁灭》则是通过回忆圆明园的盛况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小岛》通过将军与守岛战士的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将军对战士的关爱,以及将军和战士祖国的热爱。
(2)通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喑、擞”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1.会认“喑、擞”等6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2.作者简介及背景①(出示课件2)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公园)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公园)开头部分- 标题:(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公园) - 字数要求:800字以上正文部分一、教学目标- 了解公园的特点和用途- 研究描述公园中的景物和活动- 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对公园的喜爱和体验二、教学准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课堂教具:幻灯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辅工具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公园的景物,激发学生对公园的兴趣。
2. 研究新词汇:教授与公园相关的词汇,如树木、草地、花坛等。
3. 听读课文:播放和朗读与公园相关的课文,让学生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正确的语音语调。
4.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
5. 语言运用:请学生以小组形式描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公园,并请几组学生上台展示并进行互动。
6. 创设情境: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公园,让学生以写散文的形式描述自己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7. 课堂总结:归纳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对公园的新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发言和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公园的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 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探索本地公园,写下自己的游园体验,并进行互相分享。
-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公园的美好。
结尾部分以上是对(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包括公园)的简要安排和说明。
通过本次备课,希望能激发学生对公园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理解课文大意,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3.能够在课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2.教学PPT素材;3.黑板、粉笔、书籍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理解文意;2.分段阅读,学习生字词;3.课文导入,复述课文内容;4.情感体验,谈论课文中的感受;5.课文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6.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7.快乐写作,进行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播放课文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20分钟)1.学生听读课文,跟读生字词;2.教师讲解词语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第三步:理解(15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步:表演(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情境表演,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第五步:写作(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写作,巩固课文知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五、教学反馈与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言,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六、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完成。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11古诗三首示儿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2、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
3、合作研究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古诗,感悟、表现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合作研究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教学准备:1.音乐《乱红》、《望月之城》。
2.资料准备:教师收集XXX的生平资料、XXX诗《秋夜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少年中国说》诗文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人1、(背景乐)现在请大家轻轻闭上双眼,时间回到1210年的除夕,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
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
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XXX北定中原日,家祭XXX告乃翁。
”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刚刚在你们眼前浮现的那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主人翁——XXX。
2、学生引见XXX生平、作品。
二、初读古诗1、出示古诗。
2、学生朗读,把诗读通顺。
3、师:这是一首几言诗?生:七言。
师:请大家按照以往所学的七言诗节奏规律在书上将节奏划出来。
复古诗节奏。
(2 2 3)4、再读古诗,掌握朗读节奏。
师小结:大家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想读得更好吗?读诗不但要读出诗的节奏,更要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这样就能读出诗的意境美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理解这首诗。
三、细读《示儿》,理解诗意。
1.揭题“示儿”是什么意思?(告诉儿子。
)师:诗人此时是以什么身份通知儿子?(父亲。
)诗中有个词语透露出这位父亲的年龄情况,你们能帮教师找出来吗?(死去。
)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说明诗人年龄已经很大了,不久于人世。
)所以这首《示儿》相称于XXX对儿子的一份(遗嘱。
)(过渡语)那么XXX生前对儿子最后的嘱托是什么呢?请看一二句诗。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备课-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备课一、设计意图:此文的启示是道德方面的,易使语文课变味而上成思品课。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先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因而,整堂课我从创设意境动手,以板快的方式设计,创设活跃的思想空间,让先生在不知不觉中识字、解词,融入故事意境与文本多层次、多角度对话,从而展现先生的个性生命活力,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还原生活场景,进入情景体悟,化情景为学习之场,融情感为自主体验是本课设计的次要思绪。
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捕捞”、“鱼饵”、“鱼钩”、“不寒而栗”、“操纵”、“皎洁”、“沮丧”。
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
2、理解父亲没有磋商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写“我”和父亲那个钓鱼、放鱼的夜晚发生的故事,从中领会“我”和“父亲”的心思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1、引导先生理解父亲为甚么必然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缘由。
2、领会人物的心思变化过程,培养先生的语感。
四、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领会表达方法。
五、课前预备:相关音乐课件六、教学流程: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背景:多媒体播放钢琴曲《月光奏鸣曲》同时出示:朝霞辉映下,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的湖面和水中游动的鲈鱼的图片,创设情境。
师描述:“一个傍晚,太阳曾经西落了,美丽的朝霞悄悄爬上了天空。
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亲来到他家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垂钓。
当父子俩把钓线抛入湖中,朝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的工夫,这位小男孩毕竟钓上了一条罕见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父子俩都惊喜万分,可是……”。
接下去发生了甚么事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13《钓鱼的启示》1、何谓“启示”?2、这次钓鱼和别的钓鱼有甚么区别吗?让我们带着这些成绩,本人读读文章,圈画钓鱼的启示是甚么,想一想这次钓鱼的不普通的地方,同时看看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好吗?二、默读课文,识字解词(一)默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爱国情怀”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小岛》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或通过叙事,或通过写人,或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等方式,表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感。
《古诗三首》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饱含爱国情怀的古诗。
《示儿》是一篇遗嘱,是诗人对自己儿子的谆谆告诫。
表达了陆游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以及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题临安邸》通过写当政者在杭州城纵情声色,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己亥杂诗》通过创造“风雷”“万马”“天公”这样浩大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少年中国说》写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了人们不忘国耻的信念,增强了我们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小岛》讲述了一位将军登上边防小岛后,发现岛上的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建菜地,及将军和战士们互让青菜的故事,表现了将军和战士们以岛为家,建设家园的情怀,赞扬了他们爱岛、爱家、爱国之情。
“习作”的主题是“二十年后的家乡”,旨在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具体写作的能力。
通过列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在写人叙事绘景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教会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充沛的感情表达出来。
“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懂得辨析褒义词和贬义词,以及掌握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
“书写提示”告诉学生怎样进行诗歌的书写。
“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褒义词和贬义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单元会认和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和《少年中国说(节选)》。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四单元所学内容,回顾词语和句子的语音、语法和用法。
2.能够听、说、读、写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能够巩固词语搭配,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
1.复习并掌握第四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练习语音、语法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本单元重点词语的正确使用。
2.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思想。
四、教学准备
1.课本、练习册及相关课件。
2.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巩固
1.让学生复习第四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举例使用。
2.练习语音、语法和用法。
第二步:针对性练习
1.分发练习册,让学生针对性地完成练习。
2.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第三步:小组合作
1.分组让学生互相巩固、交流所学内容。
2.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展示
1.随机挑选学生展示他们的作业,让全班学生共同学习、分享。
2.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步:课堂总结
1.由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册中指定的题目。
2.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2024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新人教版
③ 圆明园的现状与保护:文本提到了圆明园遗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现在已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同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文物保护、开展考古发掘、修复古建筑等。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圆明园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八、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圆明园的毁灭》的理解和感悟。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合作能力。观察他们如何分析文本内容、表达观点并提出解决方案。评价学生对圆明园历史背景、毁灭过程和保护现状的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描述圆明园历史变迁的课文,通过描绘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惨痛毁灭,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贵和民族悲剧的历史教训。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知识点:
1.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年间,经过乾隆、嘉庆等朝代的扩建和修饰,成为世界著名的园林建筑。它汇集了中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瑰宝。
小组内讨论该问题的不同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问题的不同观点和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篇文章:《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
这些文章在内容上既有古诗的韵味,又有自然风光的描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能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又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古诗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对于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式结构,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能够理解古诗的韵律和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能够掌握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式结构,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古诗的韵律和意境的理解。
2.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式结构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的相关资料和PPT。
2.古诗的相关资料和PPT。
3.生词和句式结构的例句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式结构,给出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进行操练,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给出与课文相关的拓展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本节课的家庭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新人教版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变迁,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课堂趣味性。
(2)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圆明园的更多信息,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开展一次以圆明园为主题的绘画或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圆明园的感悟和思考。
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设计示例:
圆明园的毁灭
一、历史背景
-清朝皇家园林
-汇聚中西方建筑艺术精华
二、毁灭经过
-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
-文物被洗劫一空
三、文化损失
-损失无价之宝
-民族文化的巨大创伤
四、启示
-增强文化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语言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2.文化认同: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3.审美鉴赏:欣赏和分析圆明园的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问答、讨论和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4)纸质教材:结合纸质教材,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做好笔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重建圆明园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园林之美,增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6)评价工具:运用问卷调查、学习报告、小组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 《珍珠鸟》教案+反思(9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 《珍珠鸟》教案+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背后的寓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善良的品质。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和寓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
3.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入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
2.课文学习:先大段快速阅读,再进行细节理解。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修辞等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课后练习:进行课文复述、名言解释等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4. 作业布置•写下对于课文的感悟和反思,展示对于文章背后寓意的理解。
二、反思1. 教学收获本堂课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理解了珍珠鸟的故事,也对于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教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比喻和寓意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讲解和引导。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深入思考文章背后的含义。
3. 改进措施下节课,我打算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共同讨论理解课文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将更多思维导图和写作训练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表达能力,提升课文理解深度。
三、总结通过本次《珍珠鸟》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以上是本次教学的教案和反思内容,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感谢阅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新人教版
(1)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朗读和表演,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课堂游戏:设计成语接龙、修辞手法猜谜等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篇短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指导性意见。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少年中国说(节选)》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
-开展语文学习小组,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难点和问题。
-参与学校组织的语文活动,展示自己的语文才华。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1.课文内容回顾:回顾《少年中国说》的主要内容,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和对中国少年的要求,以及课文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重点知识梳理:梳理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成语和修辞手法,以及它们的用法和意义。
2.课堂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检测结果,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3.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重点题型整理
1.题型一:理解课文内容
题目:请简要概述《少年中国说》的主要内容。
答案: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了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包括雄心壮志、独立自主、锐意进取、勤奋好学、谦逊有礼等品质。同时,他也对中国少年提出了要求,包括热爱祖国、勤奋学习、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等。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小岛教案新人教版
15*小岛【教学目标】“域、艇”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语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1.激情导入:在我们祖国的边疆,有许许多多的边防战士,他们身在边疆,心系祖国,用生命捍卫着庄严的国门。
今天让我们一起登上南海的一座无名小岛,一起去体验边防战士的生活。
(板书课题:小岛)2.初读感知。
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汇报交流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点拨:“咙”是边音,不是鼻音;“勺”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多音字“哼”在文中表示不满意或不相信。
(2)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试着梳理将军在海岛上的经过,如果你是那位将军,你会讲述故事中的哪些情节?发现菜地(第1~19自然段)——分菜同享(第20~35自然段)——将军敬礼(第36~37自然段)【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将军的口吻讲述故事,再现故事情节,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又能达到课文提示的要求。
板块二研读课文,体会心理1.引导学生体会心理:如果你是登上岛的将军,面对以下情境,你会想到些什么?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反馈。
(1)当你发现菜地时,不由得一愣,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决定留下吃晚饭时,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你看到炊事员端来一盘菜,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你看到中国地图形状的菜地时,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你给战士们舀菜汤时,鼻子又开始发酸,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当你离岛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你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课文第20~35自然段,找出描写将军神情变化的词句,并想一想将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变化。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5篇)语文中一篇富含人生哲理与生存规律的经典之作,给学生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典范形象与思想境界。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特地准备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子弟兵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准备:(1)vcd光盘(2)投影仪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大江保卫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2.读课题。
3.过学习,大江保卫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气壮山河惊心动魄过渡:你的概括能力真强!我们先随记者去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去亲身体验当时的情景。
(二)第2节1.节中有一句很特殊的话概括了本节的内容,请找出来。
2.句话讲是什么内容? 师引导:点与面的关系3.本节中找出能体现这副对联内容的句子生找、画、读全班交流点拨:狂风、暴雨、巨浪只能阻挡战士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这里却说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呢? 师总结:同学们感受的深刻,读得也投入,正如对联所说齐读师:官兵们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护大堤奋不顾身的大无谓精神无不让人钦佩。
我们有必要再来完整的读一读这一节,加深感受。
4.读第二节。
(三)学习第3、4两节。
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
分开一部分同学演黄晓文接受采访,一部分当记者进行采访演黄晓文的同学自由读课文,当记者的拟订采访提纲(以三题为宜) 分别活动指名表演:一个记者,一个黄晓文。
五上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五上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概述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主题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本单元通过学习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丰富多样,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基本知识;掌握描述家乡特色、风土人情的能力;培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调查、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三篇课文,内容涉及中国的著名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场景,感受家乡的独特魅力和祖国的丰富多样。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课文内容,分享彼此的见解和感受。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亲身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祖国的丰富多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口语交际等。
3.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能力、调查能力、实践能力等。
4. 综合评价: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
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3 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2.过程与方法结合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所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启示”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
(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
1.学习生字词。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放好鱼饵抛出钓线湖面涟漪耐心等待鱼竿剧抖大鱼挣扎小心翼翼操纵钓线鱼跃不已筋疲力尽拉鱼上岸父子得意乞求无果不容争辩放鱼回湖依依不舍月光如水获得启示遇到诱惑思父告诫道德抉择简单问题道德实践勇气力量师依次指“剧”“跃”“抉”“挣”“获”等字,指导学生学习。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3.课文内容。
谁来告诉大家: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板书:钓鱼放鱼启示)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1.初步了解情感。
从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
读这样的课文,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了解课文内容。
但是,我们还必须读出课文隐藏的情感。
请用心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到了课文中的什么情感。
2.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得意依依不舍感激)(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暗示:明白了所发生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3.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
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钓到大鲈鱼时;把鱼放回湖里时,得到启示时。
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描写“我”的情感变化的语句,并用()表示。
(2)指导与交流。
师: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指导:在朗读中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语句:“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当父亲再次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它任何人的影子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4.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在课文什么地方?(2)交流与指导。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在课文的哪些地方?(3)逐句指导: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指导:从“得”字你体会到什么?“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指导:从父亲平静的语气从中体会到什么?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指导:“不容争辩”什么意思?(板书:不容争辩)请看看课文中的插图,体会体会。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
儿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领会到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正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里取下来。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5.讨论。
师: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父亲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
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
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课外作业。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4.预习课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难问题。
〖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2.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启示抛(出去)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沮丧纽约抉择曾经实践获得2.学习“钓鱼”部分的体会。
师:从“我”钓到大鲈鱼到把它放回湖里的心理变化,你体会到什么?从父亲要我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时态度的坚决,你体会到什么?答题要点:(1)要把钓到的鱼放掉很难很难。
(2)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三)交流与指导:1.提问: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鱼”指的是什么?(“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3.“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什么意思? 指导:刚满11岁那年,“我”在鲈鱼捕捞开禁之前2小时钓到一条大鲈鱼,是留下来还是放回湖里,是道德问题吗?(因为把还没到捕捞鲈鱼时间,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
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这么简单。
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的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很难,实践道德,就是放掉到手的鱼,放弃个人利益。
)4.“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指导:“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是什么教育?(“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
)这句话是说,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
)5.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导朗读这段话。
7.拓展: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孟德斯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你正览板书设计:13 钓鱼的启示严格教育道德实践勇气和力量教学反思: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4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挑”。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
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望:希望。
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