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课件(PPT)4-4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一+碳的单质 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一 碳的单质
课堂要点
一、碳的单质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构模
型
构成微
碳原子
粒
碳原子
C60分子
课堂要点
物质
金刚石
颜色
无色透明
物 光泽 加工后璀璨夺目
理
自然界最硬的物
硬度
性
质质 导电性不导电来自熔点很高石墨
灰黑色
有金属光泽
很软,有滑腻
感
良好的导电性
很高
3. 碳在高温下可以夺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表现
出 还原 性。
高温
2Cu+
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2CuO
CO2↑
,
课后作业
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2↑ ,
3C+2Fe2O3
高温
4Fe
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CO2
高温
2CO 。
课后作业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氢氧化铜 Cu(OH)2
硫酸铝 Al2(SO4)3
氢氧化钠 NaOH
碳酸钠 Na2CO3
课后作业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点燃
Fe3O4 ;
点燃
4P+5O2
2P2O5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一 碳的单质
课堂要点
一、碳的单质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构模
型
构成微
碳原子
粒
碳原子
C60分子
课堂要点
物质
金刚石
颜色
无色透明
物 光泽 加工后璀璨夺目
理
自然界最硬的物
硬度
性
质质 导电性不导电来自熔点很高石墨
灰黑色
有金属光泽
很软,有滑腻
感
良好的导电性
很高
3. 碳在高温下可以夺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表现
出 还原 性。
高温
2Cu+
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2CuO
CO2↑
,
课后作业
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2↑ ,
3C+2Fe2O3
高温
4Fe
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CO2
高温
2CO 。
课后作业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氢氧化铜 Cu(OH)2
硫酸铝 Al2(SO4)3
氢氧化钠 NaOH
碳酸钠 Na2CO3
课后作业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点燃
Fe3O4 ;
点燃
4P+5O2
2P2O5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教材教师培训材料 课件(共96张PPT)

★ 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四、“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
(一)“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价值
1.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促 进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为学生初步尝试从宏观、微观、符号三方面 表征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奠定知识基础。
3.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应用“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
4.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二)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 秘”的热情。
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是: ◎想象不出物质是由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观粒
子构成的; ◎不能将微粒与宏观现象联系起来。
情景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情景创设应与学生实际相关联,并能从 中提取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第二单元:
体会实验设计的过程;初步尝试对实验进行分 析并得出结论;初步体会定量试验;知道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体会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初步认识判断密闭空间内气体增加或减少的方法; 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
第二单元:
体会实验设计的过程;初步尝试对实验进行分 析并得出结论;初步体会定量试验;知道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体会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初步认识判断密闭空间内气体增加或减少的方法; 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
(2)其次,情境中应包含至少一个与核心知 识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
2.运用简单的实验启发学生领悟物质的微观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1)分析教材筛选选实验的用意,合理利用实验
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 度也常随着改变。溶剂化作 用越强烈,溶质与溶剂结合 得越紧,放出热量越多,溶 液的体积减小得越多;反之, 溶液的体积增大。
碳和碳的氧化物
四、“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
(一)“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价值
1.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促 进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为学生初步尝试从宏观、微观、符号三方面 表征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奠定知识基础。
3.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应用“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
4.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
(二)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奥 秘”的热情。
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是: ◎想象不出物质是由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观粒
子构成的; ◎不能将微粒与宏观现象联系起来。
情景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情景创设应与学生实际相关联,并能从 中提取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第二单元:
体会实验设计的过程;初步尝试对实验进行分 析并得出结论;初步体会定量试验;知道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体会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初步认识判断密闭空间内气体增加或减少的方法; 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
第二单元:
体会实验设计的过程;初步尝试对实验进行分 析并得出结论;初步体会定量试验;知道空气中, 氧气的含量;体会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初步认识判断密闭空间内气体增加或减少的方法; 体会化学实验的严谨性
(2)其次,情境中应包含至少一个与核心知 识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
2.运用简单的实验启发学生领悟物质的微观结构、 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
(1)分析教材筛选选实验的用意,合理利用实验
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 度也常随着改变。溶剂化作 用越强烈,溶质与溶剂结合 得越紧,放出热量越多,溶 液的体积减小得越多;反之, 溶液的体积增大。
碳和碳的氧化物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初三)化学全一册全套PPT课件

物质的用
物质的 性质 资源 价格
途由哪些因素
决定呢?
是否 美观 对环境 的影响
物质的 用途
使用 是否 便利
废料是 否易于 回收
知能训练 金属材料在人类生活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固体 D.常见金属的密度一定都大于1
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片和铝的光泽和颜 色;将它们互相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
性质 比较 光泽 和颜色 硬度 结论
现象 黄铜 铜 亮、紫 红色 硬铝 暗、银 灰色 铝 亮、银 白色
暗、黄色
黄铜比铜硬
硬铝比铝硬
合金与纯金属有不同的性质。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纯金属 铅 熔点/0C 启示 327 镉 321 铋 271 锡 232 焊锡 183
③X+H2SO4 =XSO4+H2 ↑ B.Z>Y>X D.X>Z>Y
谢
谢
49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学习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的金属矿物(铁矿、铝矿 等)及其主要化学成分;
2.了解从铁矿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3.认识工业炼铁的主要原料及设备; 4.掌握不纯物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
大山里的“财富”
在常温下,铝和氧气能发生反应,在铝表面生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所以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
4Al + 3O2 == 2Al2O3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
现象:铜片表面由红色变为黑色。
2Cu + O2 ===
△
2CuO
金属活动性:镁、铝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整合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2)用水润湿 (3)CEFH 先下后上 装置气密性
(4)Ca(OH)2+CO2=CaCO3↓+H2O (5)a (6)甲
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和仪器。
(1)从图1的装置中任意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
简要说出它的一种用途:
。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
关闭
B
解析 答案
14.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 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
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关闭
解析 答案
5.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 使实干C验O石21密中蕊度纸纸比花花不空变变气色色密证度④明大CCOO22不②不能支CO使持2能干燃石够烧蕊与纸水花发变生色反;实应验2中③,C纸O花2不变能关闭 A为.①红②色,证B.明②是③二氧化碳遇到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纸花变为红色,故选B。
物,C 项正确;C CO 还可以通过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实
现,CO CO2 还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实现,D 项错
误。
关闭
D
解析 答案
7.如右图所示,A为紫红色固体,G、H为黑色固体,B、D、E、F为无
色气体,C是无色液体,A、B、D、H为单质,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元合
碳
专题一、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 1.比较干冰、金刚石和大理石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4)Ca(OH)2+CO2=CaCO3↓+H2O (5)a (6)甲
1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所使用的一些装置和仪器。
(1)从图1的装置中任意选择一种仪器,写出它的名称:
,
简要说出它的一种用途:
。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
关闭
B
解析 答案
14.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 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
还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
关闭
解析 答案
5.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 使实干C验O石21密中蕊度纸纸比花花不空变变气色色密证度④明大CCOO22不②不能支CO使持2能干燃石够烧蕊与纸水花发变生色反;实应验2中③,C纸O花2不变能关闭 A为.①红②色,证B.明②是③二氧化碳遇到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纸花变为红色,故选B。
物,C 项正确;C CO 还可以通过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实
现,CO CO2 还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实现,D 项错
误。
关闭
D
解析 答案
7.如右图所示,A为紫红色固体,G、H为黑色固体,B、D、E、F为无
色气体,C是无色液体,A、B、D、H为单质,F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元合
碳
专题一、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 1.比较干冰、金刚石和大理石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金刚石、石墨和C60授课课件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5. 在物质的各大家族中, 有一家兄弟多, 老大骨头硬, 光彩 照人, 身价百万;老二又软又滑, 生活学习都用它;老三 似足球, 科研工作者喜欢它。 (1)举出老大的一种用途: __作__装__饰__品__(_或__裁__玻__璃__、__切__割__大__理__石__等__)___________。 (2)请你猜猜老二是____石__墨______, 用途有 ___制__铅__笔__芯__(或__作__电__极__、__润__滑__剂__等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老三的化学式: _____C_6_0_____。
解题秘方:根据反应条件和物质的性质来解题。 解:反应结束后立即倒出固体粉末 ,生成的铜又 会被氧化,A 错误;该反应中,木炭夺取氧化铜中的氧 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B 错误; 导管口刚开始冒出的气泡主要是空气,C 错误。
新知3 氧化还原反应
1.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 为还原反应,即失去氧的反应。
重点提示: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失氧 发
生还原反应→单质,还原性←还原剂 得氧 氧化反 应→氧化物,而不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还原 剂发生还原反应。
考向 辨别氧化剂与还原剂
例5 硅(Si) 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 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可制得硅,同时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知识链接: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其中的
“氧”是指氧元素,可以是氧气中的氧元素,也可以是氧
化物中的氧元素。如:C+O2 =点=燃== CO2,C+2CuO =高=温==
2Cu+CO2 ↑,C+CO2
高温
====
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新课教学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结论: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 色石蕊变红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6)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观察纸花 颜色的变化;
现象: 纸花由红变紫
结论: 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
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D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2、氢气和一氧化碳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它们都是
__没__有__颜色,_没__有__气味的气体,_难____溶于水。相 似的化学性质是都有_可___燃___性和__还__原___性。工业 上常用它们冶炼金属,主要是利用它们的__还__原__性, 还常用作气体燃料,是利用它们的_可__燃___性。
3、选择题
(1).CO与H2在性质上的主要区别是( D ) A 溶解性 B 可燃性 C 还原性 D 毒性
(2).鉴别H2与CO应选择的合理方法是( C )
A 闻气味试验毒性
B 点燃看火焰的颜色
C 检验燃烧的产物
D 看能否还原灼热的CuO
(3).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与H2的混合气体,下列有关水 煤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温馨提示: 紫色石蕊是一种天然色素,遇酸变红色。
一、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6-5 】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
(2)在第一朵纸花上喷上稀醋酸,观察纸花颜色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课件

(Ⅱ)喷水
(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 (Ⅳ)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Ⅰ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Ⅱ 向小花上喷水
结论:水不能使 紫色纸花变红色; 醋酸溶液能使紫 色纸花变红色。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将第四朵红花取出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
现象与分析
Ⅰ
Ⅱ
Ⅲ
Ⅳ
现象
变红
不变
不变
变红
A
B
C
D
E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1.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
二
2↑
氧
2.实验装置
化
碳
制
取
的 研 究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实验步骤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相 关性质、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剂。
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 于铜、铅、锌、钛、锑、汞 等有色金属的鼓风炉冶炼
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用于 防毒面具,作吸附剂
制造油墨、油漆、鞋油和颜 料等,橡胶制品的填料
4. 神奇的碳单质—— C60
(1)C60是一种分子。 (2)每个C60的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 (3)C60分子的结构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
【B、D】
三、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先固后液) ③收集气体 ④验满 ⑤检验气体
木条熄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件:4.4.2化合价以及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共36张PPT)

例.计算出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1)N+2O(2)+N4O2(3)-N3H3(4)N0 2
1、计算下列物质中划线元素的化合价
+6
+7
+6 -3 +5
H2 S O4 K Mn O4 K2MnO4 NH4NO3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是根据化合价的某种
-1 0
+5
规律排列的:NaCl、Cl2、
、KClO3、
6、KCl 氯化钾 FeCl2 氯化亚铁 AlCl3 氯化铝
练习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氯化镁 2、氯化锌 3、氧化铝 4、氧化铜 5、氯化铁 6、氯化亚铁
元素 元素
名称 符号
钾K
常 钠 Na
见 元
银 钙
Ag Ca
素 镁 Mg
化 合
钡 锌
Ba Zn
价 铜 Cu
表
铁 铝
Fe Al
锰 Mn
氢H
氟F
现有H2S、S、M、SO3四种物质, 是按硫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
列的,其中M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可 以是(A)
A.H2SO3 C.Na2S
B. H2SO4 D. Na2SO4
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 常显+1价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显正价, 非金属通常显负价 同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课件-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

内涵。由图中金的相关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质子数是79 C.是非金属元素
B.中子数是118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
课堂达标 8(.如二图)为药化理学作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C.碳属于金属元素 D.C、N、O 原子中质子数依次增加
( C)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
【典例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 的一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D) A.铬原子的质子数为52 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C.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③表示一种物质(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类物质)
①氢元素
H
②一个氢原子
①铁元素
F ②一个铁原子 e ③铁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3)元素的分类
2.物质的分类
(1)氧气(O2)、铜(Cu)、铁(Fe)等物质的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二氧化碳(CO2)、水(H2O)、氯化钠(NaCl)等物质的组成元 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2.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A.质子数是79 C.是非金属元素
B.中子数是118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
课堂达标 8(.如二图)为药化理学作用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B.氮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00 C.碳属于金属元素 D.C、N、O 原子中质子数依次增加
( C)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 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一定相等 D.在物质产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典型例题
知识点二:元素周期表
【典例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 的一部分,说法正确的是( D) A.铬原子的质子数为52 B.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C.锰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5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宏观)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 ③表示一种物质(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三类物质)
①氢元素
H
②一个氢原子
①铁元素
F ②一个铁原子 e ③铁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 (3)元素的分类
2.物质的分类
(1)氧气(O2)、铜(Cu)、铁(Fe)等物质的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2)二氧化碳(CO2)、水(H2O)、氯化钠(NaCl)等物质的组成元 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
2.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重排反应》PPT课件

P C H3OC 6H5 Ph
H 2S O 4
P C H3OC 6H5 C C Ph
OH OH
P C H3OC 6H5
P C H3OC 6H5 C C Ph Ph O
72%
+ Ph
P C H3OC 6H5 C C Ph
28%
O整理课件C 6 H 5 O C H 3 P
9
Ph Ph C
CH3 C CH3
第四章 重排反应
定义:受试剂或介质的影响,同一有机分子内的一个基团 或原子从一个原子迁移到另一个原子上,使分子构架发生 改变而形成一个新的分子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重排反应类型(按终点原子电荷分) 缺电子重排 富电子重排 自由基重排
• 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 从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 • 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 -键迁移重排
关注1,2重排 烯丙基结构 构型保留
R
碱B R
机理
YC H
BH
YC
R YC
整理课件
51
一、Stevens重排
季铵盐分子中连于氮原子的碳原子上具有吸电子的 基团取代时,在强碱性条件下,可重排生成叔胺的 反应称为Stevens重排反应。
RC H C O H2O RC H2C O O H
COCl
1. C H 2 N 2 2. P h C O O A g /E tO H /T E A
C H2C O O C 2H5
84~92%
整理课件
28
Arndt-Eistert同系列羧酸的合成反应
Arndt-Eistert合成是将一个酸变成它的高一级同系 物或转变成同系列酸的衍生物,(如酯或酰胺)的反 应。该反应可应用于脂肪族酸和芳香族酸的制备。
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课件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PPT版)共73张

均可)
(3)①先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不会使溶液pH明显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
可) CaCl2和HCl(或Ca2+、H+和Cl-) ②CO2+Ca(OH)2==CaCO3↓+H2O、
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 (1)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的二 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碳酸钙(CaCO3)。 (2)根据【查阅文献】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 氢钙,可知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可能是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 石灰水中,使得生成的碳酸钙与过量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的缘故。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命题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 1.(2017·安徽中考,15,8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 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图1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考点一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透明的 金刚石 、深灰色的石墨和足球状的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但由于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 的差异。而性质的差异又导致它们具有不同的用途。
1.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名称 结构模型
物理性质
用途
金刚 石
石墨
C60
a.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 固体; b.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碳及其化合物 课件(共45张PPT)

[答案:(1)可燃性、还原性、双原子分子、 气体、难溶于水等(2)都是化合物、都能 发生复分解反应、都能跟某些盐反应、都 含有氢元素等(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与 酸反应、水溶液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等 (开放性试题,考生写出其他合理答案均 给分)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存在:空气中,体积比0.3%
60g
6、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人、动植物的呼吸, 化石燃料的燃烧, 动植物尸体被分解; 灰烬中的碳酸盐进 入土壤。
二氧化碳 氧气
光合作用
7、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 象; 见上面习题。
(提示:H2+CuO=Cu+H2O)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水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H2,还含有少量的 CO2和水蒸气,如用下列装置证明水煤气中含 有CO和H2
请说出各装置的作用
CO、CO2比较
一氧化碳 碳化合价 溶解性 密度与空气比 可燃性 二氧化碳
还原性
与水反应 与碱反应 毒性 主要用途
CO、CO2相关问题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 干冰作致冷剂、人工降雨 制汽水 光合作用 化工原料
你学过CO2哪些化学性质?
1. 烧杯现象_____,说明CO2具有____和____性质 2. 证明与水反应,所放的试剂____,现象___,方程式___
CO
O2 O2 CuO C O2 CuO Fe2O3 H2 O NaOH H+
H2CO3
C
CO2
O2
Na2CO3 NaHCO3
H+
Ca(OH)2
CH4 C2H5OH
CaCO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4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优课件

稀有气体 He Ne
1. 化学式的读法
• 1. 单质化学式的读法 • 一般除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
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外,其余直 接读元素的名称。如:“”读作“氧气”, “”读作“铁”等。
1. 化学式的读法
• 2.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名称一般读
•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
+2
+2 -2
• 例:Fe:+2价的铁元素,Fe O:氧化亚铁中 铁元素显+2价 氧元素显-2价
化合价的标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
化合价的表示
方法
+1
Na
离子符号 Na+
1.记号的位置 标在元素符号 标在元素符
区 不同
的正上方
号的右上角
2.“+ - ”与数 “+ -”在数字之 “+ -”在数字
•
思考:2H20中“2”表示的意义
表示2个水分子
2 H2O 表示每个水分子 中有2个氢原子
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H
氢元素 或 1个氢原子
2H 2个氢原子
H2
氢气
或 1个氢分子
2H2 2个氢分子
2H+ 2个氢离子
区别符号前面的数字和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
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可以改变。 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能 变动。
物质
混合物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纯净物
稀有气体 氧化物
化合物
其他
N2 O2 H2 SC
Fe
Cu
He
Ne
MgO P2O5 Na2S
1. 化学式的读法
• 1. 单质化学式的读法 • 一般除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
单质在元素名称后加“气”字外,其余直 接读元素的名称。如:“”读作“氧气”, “”读作“铁”等。
1. 化学式的读法
• 2.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名称一般读
•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
+2
+2 -2
• 例:Fe:+2价的铁元素,Fe O:氧化亚铁中 铁元素显+2价 氧元素显-2价
化合价的标法与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
化合价的表示
方法
+1
Na
离子符号 Na+
1.记号的位置 标在元素符号 标在元素符
区 不同
的正上方
号的右上角
2.“+ - ”与数 “+ -”在数字之 “+ -”在数字
•
思考:2H20中“2”表示的意义
表示2个水分子
2 H2O 表示每个水分子 中有2个氢原子
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H
氢元素 或 1个氢原子
2H 2个氢原子
H2
氢气
或 1个氢分子
2H2 2个氢分子
2H+ 2个氢离子
区别符号前面的数字和右下角的数字的意义。
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可以改变。 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不能 变动。
物质
混合物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纯净物
稀有气体 氧化物
化合物
其他
N2 O2 H2 SC
Fe
Cu
He
Ne
MgO P2O5 Na2S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3.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跟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具有_可__燃_性。 (1)氧气充足时生成_二__氧__化__碳__(_或__C_O__2)_, 化学方程式为 C+O2=点==燃== CO2 ;
(2)氧气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或 CO), 化学方程式为___2_C_+__O__2=_点=_=_燃_=_=__2_C_O______; (3)碳燃烧都为_放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13.(变式题)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电极 B.石墨的硬度低,可用于制铅笔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异味 D.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
14.(东营中考)如图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 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4.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A.8 g碳和3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11 g二氧化碳 B.6 g碳和16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 g二氧化碳 C.6 g碳和20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6 g二氧化碳 D.32 g碳和12 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44 g二氧化碳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金刚石、石墨和C60
1.___金__刚__石、___石_和墨___C_6都0 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_____碳__原__子__的__排__列__方__式__不__同_。
2.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____正__八__面_体形状的固体, 是天然存在的____最__硬_的物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课件——化学式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精品课件
一、化
学化式学式反映物质的组成
HOH
H2O
水分子
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
金属铁
Fe
铁原子
CuO
氧化铜
铜原子:氧原子=1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精品课件
1. 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 不同,所以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因此,化学式是对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精品课件
(2)化合物
①氧化物化学式写法: 一般氧元素在右, 另一元素在左。 如: H2O 、CO2 、HgO 。 ②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 一般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如: NaCl 、 KCl 、ZnS。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精品课件
二、化合价 (1)定义 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 子化合的性质叫做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有正价 和负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精品课件
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1.化学式中元素的名称从右向左读,中间
用“化”字连接,读作“某化某”,与书
写顺序恰好相反,
如3.含:有氯复杂化原钠子团(的N化a合C物l),要、根氧据其化特铜征来(称C呼u,O不)需。要读 2出.原元子素或原的子原团的子个个数,数如在:氢该氧元化钙素[C之a(O前H)2先]、读碳酸出钙, 如(C:aCO一3)氧、硫化酸碳钠((NaC2SOO4))等、。二氧化碳(CO2)、
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Mg2+
2个氢原子
+2
Mg
2个氢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精品课件
4.说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6.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碳单质的化学性质)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4.已知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化铜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2CuO 高温 2Cu+CO2↑,其中碳在该反应中作 为( A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助燃剂 D.催化剂
探究新知 碳与氧气的反应
条件
氧气充足, 燃烧充分 氧气不足, 燃烧不充分
文字表达式
木炭+氧气
点燃Leabharlann 二氧化碳木炭+氧气
点燃
一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O2
CO2
点燃
2C+O2
2CO
相同质量的碳,充分燃烧比不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不充分 燃烧不仅产生 一氧化碳,危及健康,而且不能充分利用燃料。
探究新知 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点燃
充分燃烧 C+O2
CO2
点燃
取暖
学
燃烧不充分 2C+O2 2CO
性
质
高温
2Fe2O3+3C
4Fe+3CO
↑
2
高炉炼铁
高温,还原性
高温
2CuO+C
2Cu+CO
↑
2
课堂练习
1.(2023·辽宁营口)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按规定应使
用碳素墨水(用炭黑等制成)。说明单质碳具有的性质是
( D)
A.难溶于水
2Cu+CO
↑
2
(2)焦炭在高温时使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2O3、Fe3O4)还原为铁:
高温
2Fe2O3+3C
4Fe+3CO
↑
2
高温
Fe3O4+2C
3Fe+2CO
↑
2
高温
(3)在高温条件下,碳使 CO2 还原为 CO : CO2+C 2C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糖厂用来去除糖液中色素的物质是: A 石墨 B 金B 碳素墨水 C 红墨水 D 蓝油笔
3,干冰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方法 主要用途 ? 工业 ? 生理 ? 其他 储存方法 7 世界纪录 发现历史编辑 第一块锂矿石,透锂长石(LiAlSi?O??)是由巴西人(Jozé Bonifácio d 锂的密度 小于水 锂的密度小于水 e Andralda e Silva)在名为Ut?的瑞典小岛上发现的,于世纪 年代。当把它扔到火里时会发出浓烈的深红色火焰,斯德哥尔摩的 Johan August Arfvedson分析了它并推; / 北京连锁加盟展 特许加盟展 加盟展会 连锁加盟展览会; 断它含有以前未知 的金属,他把它称作lithium(锂)。他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碱金属元素。然而,不同于钠的是,他没能用电解法分离它。年William Brande电解出了微量的锂, 但这不足以做实验用。直到年德国化学家 Robert Bunsen和英国化学家Augustus Matthiessen电解氯化锂才获得了大块的锂。锂的英文为Lithium,来源于希 腊文lithos,意为“石头”。Lithos的第一个音节发音“里”。因为是金属,在左方加上部首“钅”。锂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得多 [] ,它的化合物不多 见,是它比钾和钠发现的晚的必然因素。锂发现的第二年,得到法国化学家伏克兰重新分析肯定。 锂,原子序数,原子量. 4,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元素名 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石头”。7年由瑞典科学家阿弗韦聪在分析透锂长石矿时发现。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 金属锂 金属锂 长石 和磷铝石等。在人和动物机体、土壤和矿泉水、可可粉、烟叶、海藻中都能找到锂。天然锂有两种同位素:锂和锂7。 金属锂为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熔点 为.4°C,沸点4°C,密度.4克/厘米,硬度.。金属锂可溶于液氨。锂与其它碱金属不同,在室温下与水反应比较慢,但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锂 晶体。锂的弱酸盐都难溶于水。在碱金属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锂易溶于有机溶剂。锂的挥发性盐的火焰呈深红色,可用此来鉴定锂。锂很容易与氧、氮、硫 等化合,在冶金工业中可用做脱氧剂。锂也可以做铅基合金和铍、镁、铝等轻质合金的成分。锂在原子能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年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
台带领的科研团队依托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一颗奇特天体,它的锂元素含量约是同类天体的倍,绝对锂丰度高达4.,是人类已知锂元素 丰度最高的恒星。这一重要天文发现于时间月7日凌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在线发布 [] 。 含量分布编
9,区别H2、O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 的方法是:
A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用燃着木条 C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 10,一氧化碳,碳、氢气化学性质不同是: A 氧化性 B可燃性 C 还原性 D毒性 11,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红热的木炭层可制 取Y,Y再通过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X, 则X是___,Y是_____
3,干冰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方法 主要用途 ? 工业 ? 生理 ? 其他 储存方法 7 世界纪录 发现历史编辑 第一块锂矿石,透锂长石(LiAlSi?O??)是由巴西人(Jozé Bonifácio d 锂的密度 小于水 锂的密度小于水 e Andralda e Silva)在名为Ut?的瑞典小岛上发现的,于世纪 年代。当把它扔到火里时会发出浓烈的深红色火焰,斯德哥尔摩的 Johan August Arfvedson分析了它并推; / 北京连锁加盟展 特许加盟展 加盟展会 连锁加盟展览会; 断它含有以前未知 的金属,他把它称作lithium(锂)。他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碱金属元素。然而,不同于钠的是,他没能用电解法分离它。年William Brande电解出了微量的锂, 但这不足以做实验用。直到年德国化学家 Robert Bunsen和英国化学家Augustus Matthiessen电解氯化锂才获得了大块的锂。锂的英文为Lithium,来源于希 腊文lithos,意为“石头”。Lithos的第一个音节发音“里”。因为是金属,在左方加上部首“钅”。锂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钾和钠少得多 [] ,它的化合物不多 见,是它比钾和钠发现的晚的必然因素。锂发现的第二年,得到法国化学家伏克兰重新分析肯定。 锂,原子序数,原子量. 4,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元素名 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石头”。7年由瑞典科学家阿弗韦聪在分析透锂长石矿时发现。自然界中主要的锂矿物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 金属锂 金属锂 长石 和磷铝石等。在人和动物机体、土壤和矿泉水、可可粉、烟叶、海藻中都能找到锂。天然锂有两种同位素:锂和锂7。 金属锂为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熔点 为.4°C,沸点4°C,密度.4克/厘米,硬度.。金属锂可溶于液氨。锂与其它碱金属不同,在室温下与水反应比较慢,但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锂 晶体。锂的弱酸盐都难溶于水。在碱金属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锂易溶于有机溶剂。锂的挥发性盐的火焰呈深红色,可用此来鉴定锂。锂很容易与氧、氮、硫 等化合,在冶金工业中可用做脱氧剂。锂也可以做铅基合金和铍、镁、铝等轻质合金的成分。锂在原子能工业中有重要用途。 年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
台带领的科研团队依托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一颗奇特天体,它的锂元素含量约是同类天体的倍,绝对锂丰度高达4.,是人类已知锂元素 丰度最高的恒星。这一重要天文发现于时间月7日凌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在线发布 [] 。 含量分布编
9,区别H2、O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 的方法是:
A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 用燃着木条 C 将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D 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 10,一氧化碳,碳、氢气化学性质不同是: A 氧化性 B可燃性 C 还原性 D毒性 11,一种无色气体X通过红热的木炭层可制 取Y,Y再通过灼热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X, 则X是___,Y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