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3《论语》选读(背诵版)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文化常识《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文本分析(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译文:(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译文:(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四》)译文:(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译文:(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第六》)译文:(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7)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篇》)译文:(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篇》)译文:(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篇》)译文:(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译文:(1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选读》-13沂水春风

《论语选读》-13沂水春风

诵读课文《沂水春风》 ,完成 1~10 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 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 旅, 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10.孔子为什么只赞赏曾点的志向?
点拨:孔子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可以有这样几种解释: ①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 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 子此时的心情契合。②曾点描绘了一幅雍容暇豫的盛世气 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 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③曾点所描绘的 是学习圣人之道的快乐,符合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④曾 点志趣高远,胸次悠然,较之另三个学生驰心政务,已达 到极高的精神境界。
9.冉有和公西华有怎样共同的特征?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点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谦虚。在孔子点名后才开口, 且出言谨慎。冉有刚说“方六七十”,马上觉得有些夸 张了,所以又改为“如五六十”,而且说自己治理的话, 仅能“足民”,至于礼乐,需要其他高明之士。公西华 更为谦虚,他是个外交家,却说自己做不了什么事,希 望能有学习的机会。可见,孔子的弟子都是胸怀大志, 有才干。只是人的性格不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突破词句] 1.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鼓瑟希,铿尔 C.莫春者,春服既成 ( )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唯求则非邦也与
解析:A 项,“希”通“稀”;C 项,“莫”通“暮”;D 项,“与”通“欤”。
答案:B
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比及三年,可使足 民 . C.冠 者五六人 . B.风 乎舞雩 . D.秦伯说,与郑人盟 .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精选全文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精选全文
喜欢,爱好。
乐:
以… …为乐趣
课文探究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水: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曲肱:肱,音gōng,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 于:对,对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独立思考
有所发现
获取新的知识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温习学过的知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重点字词:罔、殆
学习
辨正统一
停殆
迷惘
思考
课文探究
第四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三人行,必有我师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去的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呀。”
川:
河。
逝:
流逝。
斯:
这,指河水。
舍:
舍弃。
课文探究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比喻 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完整版)《论语》经典名句背诵90句

(完整版)《论语》经典名句背诵90句

《论语》经典名句背诵90句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子与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广泛地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一致。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6.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阳货》)——君子学习了儒道能够爱护人民,小人学习了儒道就容易被使唤。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我怕培养仁德。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1.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1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子路》——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13.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1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啊,就像日食和月食啊。

《论语》选读第二学期背诵内容

《论语》选读第二学期背诵内容

子路第十三zǐ lù wèn zhèng zǐ yuē xiān zhī láo zhī qǐng yì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yuē wú juàn曰:无倦。

zǐ yuē sòng shī sān bǎi shòu zhī yǐ zhèng bù dá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shì yú sì fāng bù néng zhuān duì suī duō yì xī yǐ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wéi为。

zǐ yuē qí shēn zhèng bù lìng ér xíng qí shēn b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zhèng suī lìng bùcóng正,虽令不从。

zǐ yuē rú yǒu wáng zhě bì shìér hòu rén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shè gōng wèn zhèng zǐ yuē jìn zhě yuè yuǎn zhě lái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zǐ xià wéi jǔ fǔ zǎi wèn zhèng zǐ yuē wú yù sù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wú jiàn xiǎo lì yù sù zé bù dá jiàn xiǎo lì无见小利。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必背文言文12篇,附背诵段落原文------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必背文言文12篇,附背诵段落原文------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必背文言文12篇,附背诵段落原文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背诵段落原文部编版高中《语文》全套教材共5册,其中必修教材分上、下2册,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覆盖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教材每册4个单元,覆盖6个学习任务群。

另外,教材设计了4个独立的“古诗词诵读”版块。

下面是高中语文老师给大家总结的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必背文言文12篇,附必背段落原文,同学们必须掌握!选修(12篇)《老子》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是谓要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论语十二章高中选修原文

论语十二章高中选修原文

论语十二章高中选修原文【论语选读】【第十二章】【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请教政治问题,孔子回答:“让他先干,让他累着。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不知为不知,是不知也。

”孔子对于《诗经》中的一篇《鲁邦》说:“由!你能教女儿知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知道自己知道,这也是一种知识。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也是一种知识。

”【子张】问崇德、辨惑。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张问如何崇尚德行,如何辨别是非。

孔子说:“要以忠诚、诚实为主,不交朋友不如自己的人。

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曾子】谓泰伯好学。

子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孔子赞许泰伯勤学好问,但对于他的出身却不强调。

孔子说:“贫穷也不奉承,富有也不骄傲。

”【子夏】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夏说:“要有追求道路的志向,坚持德行。

依据仁爱之心行事,也要有精神上的娱乐,比如追求艺术。

”【子游】曰:“事君敬事而后快,不爱其余,则亦不劳其快也。

”子游说:“事奉君主要恭敬用心,才能感到快乐,如果没有爱好其他事物,那么也不会觉得过于累心。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夏说:“如果在仕途中表现突出,就应该更加用心学习;如果学习表现出色,就应努力考上高官。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孟懿子问怎样才算孝顺。

孔子回答:“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子游】曰:“许由力争伦。

”子游说:“许由谏言时的口才十分强,用文章力争伦位。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才不才,亲不亲,贫不贫,事在人为,\u200b 影响由己。

”子华在齐国做使节,冉子的母亲向他要了一些粟米。

孔子说:“不管通不通才、亲不亲近、贫穷与否都不影响做事。

影响做事的只有自己的努力。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说:“应该在表示悼念时表现出真正的悲痛。

”。

高中论语选读必背篇目

高中论语选读必背篇目

…《论语》选读背诵段落译注评析1、弟子问仁(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注释】(1)施:旧读shì,动词(2)众:指众人:(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5)夫:句首发语词(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注释】(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4)事:从事,照着去做(3)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3)事:从事,照着去做【评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2、立身处世(4)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注释】(1)有:同“又” (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评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5)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注释】(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情景默写(学生版)

《论语》十二章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孔子(前551一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文化常识《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文本分析(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三》)译文:(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第四》)译文:(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第四》)译文:(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译文:(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第六》)译文:(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译文:(7)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篇》)译文:(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篇》)译文:(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译文:(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篇》)译文:(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译文:(1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部编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全)

部编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全)

一、古文(一)必修(10篇)1.《论语》1.人而不仁,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2.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0.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12.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背诵默写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背诵默写

《<论语><孟子>选读》名句(苏教版)一、从孔子到孟子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7.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9.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10.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二、人的起点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4.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论语》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三、仁者爱人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2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5.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6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7.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8.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9.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10.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论语选读背诵篇章

论语选读背诵篇章

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论语》选读01《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论语》选读02《克己复礼》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16•2)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3)《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8•5)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论语十三章

论语十三章

论语十三章《论语》第13章·子路【01】注释译文解读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

曰:「无倦。

」【注释】(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

之,指老百姓。

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2)益:请求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

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劳。

”子路请求多讲一点。

孔子说:“不要懈怠。

”【02】注释译文解读仲弓为季氏宰,问「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不知,人其舍诸!」【注释】(1)有司:古代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

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

”仲弓又问:“怎样知道是贤才而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03】注释译文解读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训;言不训,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注释】(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

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

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

这里,孔子对此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奚:音ī,什么。

(3)正名:即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

(7)苟:苟且,马马虎虎。

【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

部编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全)

部编版高中语文背诵篇目整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全)

一、古文(一)必修(10篇)1.《论语》1.人而不仁,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2.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7.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0.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12.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2.《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及懂得性默写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子曰:“由,诲女【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聪明】也.”译:孔子说:“由,我教诲你的(器械),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啊!”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译:孔子说:“有了错误却不纠正,这是(真正的)错误啊!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译:孔子说:“人可以或许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干)扩展.”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孔子说:“自身多请求本身而少请求他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无,通“毋”】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子夏在鲁国做了城邑长官,(向孔子)就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看见面前小利,假如只图快,就会达不到目标,只图小利,就会办不成大事.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车为简体】,小车无軏,其何故行之哉?”译:孔子说:“人假如不讲信誉,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怎么能走呢?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彫,通“凋”】也.”译:孔子说:“气象严寒,之后知道松树与柏树,依旧保持青葱不凋零.”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译:孔子在河岸上(看着奔涌向前的河水)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奔驰的河水一样,不管白日黑夜都在不断地流逝.”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个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孔子说:吃着粗食喝着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觉,快活就在这之中呀.用不合法的手腕而让本身大富大贵,这些对于我就像浮云般轻.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正人去仁,恶【恶,疑问代词,哪,何】乎成名?正人无终食之间违仁,冒昧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孔子说:“充裕和权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假如不必合法的办法得到它,正人就不享受它;富裕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假如不必合法的办法去摆脱它,正人就不摆脱它.正人假如分开了仁德,哪里可以或许成就正人的名声呢?正人没有一刻变节仁德,在最紧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处事,就是在颠沛流浪的时刻,也必定会按仁德行止事的.”7.子曰:“正人之于世界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译:孔子说:正人对于世界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必定要怎么做,也没有什么工作必定不要怎么做,一切工作合乎义的尺度.六.有教无类5.子曰:“不愤【愤,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确】不启,不悱【悱,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孔子说:“不到他尽力想弄明确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劝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示他.假如他不克不及由一件事推而弄明确其他许多工作,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孔子说:“只进修却不思虑就会觉得困惑,只思虑却不进修就会精力疲惫而无所得.”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四.乐平易近之乐,忧平易近之忧3.乐平易近之乐者,平易近亦乐其乐.忧平易近之忧者,平易近亦忧其忧.乐以世界,忧以世界,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译:国君以苍生的快活为快活,苍生也会以国君的快活为快活.以老苍生的忧闷为忧闷,老苍生也会以国君的忧闷为忧闷.以世界人的快活为快活,以世界人的忧闷为忧闷,如许却还不克不及称王(使世界归附),是没有过的事.五.人和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合适作战的时令.气象比不上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主要,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高低联结主要.2.得道者多助,掉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畔,通“叛”,变节】之;多助之至,世界顺之.译:施行仁政的人,帮忙支撑他的人就多;不施仁政的人,帮忙支撑他的人就少.缺乏帮忙达到顶点,(连)族内族外的人(都邑)变节他;帮忙他的人多到顶点,全世界的人都邑服从他.3.正人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译:正人把仁保管在心里,把礼保管在心里.仁人爱人,有礼的人尊重人.爱人的人,他人就一向爱他;尊重人的人,他人就一向尊重他.4.老【作动词,译为尊重】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作动词,译为爱护】吾幼以及人之幼,世界可运于掌.译:敬佩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佩他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他人家的孩子,世界可以运转在掌上.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居世界之广居,立世界之正位,行世界之大道;得志与平易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克不及淫,贫贱不克不及移,威武不克不及屈:此之谓大丈夫.译:栖身在世界最宽广的室庐'仁'里,站立在世界最准确的地位'礼'上,行走在世界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幻想时,就同人平易近一路走这条正道;不克不及实现幻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克不及迷乱他的思惟,贫贱不克不及转变他的操守,威武不克不及胜过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对应懂得性默写1.在孔子看来,真正的聪明就在于“,,.”真的错误在于“ ,!”“道”与“人”的关系是“,.”3.“,!”也就是说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会少些怨恨.“为政”不成贪快,贪小利,因为“,.”5.“,,?”孔子用车作喻,解释不讲信誉的弊病.同时,又用松柏作喻,解释正人耐住灾祸,不改初心的句子是:“,.”后用浮云作喻,解释正人面临不义之财的心态:“,.”是以,纵使粗茶淡饭,也会乐在个中的一句“,,.”6.苏轼曾感慨:“哀吾生之转瞬,羡长江之无限.”孔子曾也有过类似的感慨,“,!”7.解释正人即使在忙乱或魔难中,少焉不会离开“仁”的句子“,,.”同时,正人立品处世无可无不成,“义”才是尺度,故曰:“,,,.”8.教授教养进程中重视启示式教授教养,但是不到症结时刻不要启示,是以要留意“ ,”.同时要留意学思联合,因为“,”.假如学生“”,即不克不及触类旁通,就不要再重复举例了. 9. 范仲淹的“先世界之忧而忧,后世界之乐而乐”的平易近本思惟后人铭刻,而孟子对君王曾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他以为君主“,”才干达到“王世界”的目标.因为“,.,.”苍生和国君的“乐”与“忧”是接洽在一路的.10.“得道”与“掉道”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合的成果“,;,.”“仁”和“礼”长存心中就会懂得“爱人”“敬人”,而“爱”与“敬”是互相的,因为“,.,.”“,”推己及人,成就王业才干像拨弄手中的器械一样轻易.“得志”与“掉志”,孟子曾有独到的意见,他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世界.而他的另一句“,”“,,”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论语(13则)——高中生背诵阅读

论语(13则)——高中生背诵阅读

论语(13则)《论语》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作品简介《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

现存二十篇,四百七十余章。

班固《汉书·艺文志》解释《论语》命名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东汉时,《论语》就已成为“经”书,作为学童识字后的必读书目,一直延续到清末。

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

该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经学元典《十三经》之一。

解读孔子这段话论何谓“好学”。

他认为,“好学”的君子应该是勤奋敏捷于事务,对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说话应谨慎小心,去有道之人那里,与有道之人打交道,这样就能向有道之人学习,以有道之人为榜样,改正自己的缺点。

所以,君子从来不是把饮食的饱足和居住的安逸放在首位去追求,而是把积极工作、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改正自身的缺点放在首位。

孔子所论“好学”的实质,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解读孔子既提倡“仁”,又提倡“礼”、“乐”。

“仁”即仁爱之心,是孔子的最核心思想,“礼”和“乐”都以“仁”为本。

所以,在孔子看来,对于人来说,“仁”最重要。

做人如果“不仁”,也就谈不上“礼”和“乐”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解读孔子所说的“道”,其内涵非常丰富,既指他所提倡的“仁义之道”,又指真理、道理、法则等。

孔子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道”的极度重视和执着的追求精神。

他认为:人只有学习、追求道义,才能称得上人。

闻道无早晚,只要最终领悟了为人的真谛,死而无憾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解读孔子此话是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只懂得利益。

《论语》十二章:新课标高考背诵篇目

《论语》十二章:新课标高考背诵篇目

语矣。”(《论语·颜渊》)
举止合乎礼仪,是社会 稳定和谐的需要。
【点评】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 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魏徵传》
重点词语
①质:朴,质朴 ②文:文采,文饰 ③野:粗野 ④史:本指宗庙之祝史, 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 (《论语· 雍也》) 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会 经,故史指虚浮,虚伪 (显得)粗野,文采多于 ⑤彬彬:文质兼备的样 子。文质彬彬:形容人 质朴就会(显得)虚浮。 既文雅又朴实,后多用 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 来指人文雅有礼貌 样以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⑥然后:这样以后 【点评】文和质均衡交融,言行既文雅又真实,这合乎中 道,才能称为君子。
重点词语
这里可译为“懂得”
得(看重)道义,小人懂 得(看重)利益。”
【点评】君子与小人的不同价值指向:君子重义,小人重 利;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
4.子曰:“见贤①思齐②焉 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重点词语
①贤:形容词用作名 (《论语· 里仁》) 词,贤者,有贤德、 有才华的人 译文:见到有才华的人就 应该想向他(学习)看齐;②齐:形作动,看齐 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 ③焉:兼词,于之 的内心就要反省(自己有 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点评】“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 “死而后已”。
重点词语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
篑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 子罕》)
①篑[kuì]:筐
译文:(做事)好比堆土成山, 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山了,如 果停下来,是我自己停止的。 【点评】用堆土成山这 (做事)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 一比喻,说明持之以恒 山,即使才倒下一筐土,如果 和积极进取的深刻道理。 继续下去,还是要自己坚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弟子问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立身处世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5君子三戒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乐在其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言而有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0交友之道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13敏而好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切问而近思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