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 时间的测量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公开课教案_13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单元的第八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在探究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了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
关于摆钟,学生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学生在认识了摆钟的主要部件后,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和亲自动手组装摆钟,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
随后,通过调节摆长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摆30次的简易摆钟。
在不断地调整、测量直至精确的过程中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对摆钟进行了三课时的探究,了解了摆具有等时性;可以调整摆绳的长度和摆长来控制摆动的速度。
在第七课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这样的摆计时很短,而且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比较大的误差,比如摆锤会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慢慢停下来。
真正的摆钟是如何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转动的?基于此,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难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摆锤与齿轮操纵器的联合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学生:齿轮操作器模型、钩码、细绳、秒表;教师:学生材料一份、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向学生展示日晷(太阳钟)、沙漏、水钟、一炷香、摆、垂体钟摆等计时工具。
一、梳理计时仪器的发展同学们,在刚才的展台上,我们陈列了几种古代的计时工具,它们是如何被发明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这么多计时工具。
计时最准确的是哪种?(摆钟)摆钟最核心部分是有一个来回摆动的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是《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时间的长短,提高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于时间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于一分钟的长短可能还没有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计时器,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提高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制作计时器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通过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计时器的过程中,如何准确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如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动手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道具、计时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分钟的长短。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的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3.制作:学生动手制作计时器,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引导学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提高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究。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制作一分钟计时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制作过程中的操作技巧和故障排除。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一分钟计时器模型、制作材料(如纸杯、吸管、橡皮泥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制作材料。
3.教学课件: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的图片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分钟计时器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一分钟计时器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需要一分钟计时器?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并明确制作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制作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计时器进行展示,讲解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其他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如何改进计时器?还可以制作哪些类型的计时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范文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范文学校科学五班级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范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依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讨论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立场、价值观:激发设计讨论保温杯的爱好,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经受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经受讨论哪种保温方式保温效果好的活动过程【教学预备】为每组预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不同材料的杯子数个,相同材料的杯子五个,配套的盖子;泡沫塑料、毛巾、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1、今日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2、假如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3、同学做出推想,并说出理由。
4、观测试验,沟通汇报:用手捂在不?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缘由引起的?〔可让同学进行小组争论,发表各自的想法。
假如同学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说明,是我们所期望的,假设同学有困难,老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争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1、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2、小组争论:使热水凉得慢的方法。
3、小组沟通,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方法最好?5、同学试验。
〔应保证同学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试验前,老师引导同学通过争论明的确验中应留意的事项:哪些变量需要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6、沟通试验结果。
三、做一个保温杯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争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沟通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争论试验中应留意的事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第8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即摆锤摆动带动齿轮操纵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同时垂体又在为齿轮产生动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机械钟表的原理,感受工程设计的魅力。
2.认识人类研究和发展计时器的伟大历程,感受人类在计时技术上坚持不懈的追求和进步。
3.在体验研究计时器带来的乐趣和收获的同时,认识到科学知识必须与工程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探究摆锤计时器的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硬鞋盒一个、塑料笔盖两个、锥子一个、铁钉两个、榔头、强力双面胶若干、502一瓶、木条两根、棉线若干、螺母两个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制作了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复习提问:怎样调节钟摆的摆动快慢?生(预测):将易拉罐底部薄片在木杆上上下移动,调节摆长的长短。
师:要把这个钟摆做成摆钟,你们觉得还需要什么?生(预测):我觉得还需要钟面,装上时针和分针。
师:钟摆的摆动怎样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呢?生(预测):装齿轮。
师:你能具体说说嘛?生(预测):我觉得至少需要两个齿轮,一个齿轮和另外一个齿轮契合,装上时分针,钟摆的摆动带动另外一个齿轮的转动,另外一个齿轮再带动这个齿轮的转动。
师:你回答得很不错。
这节课,我们用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一起来解开摆钟内部的秘密。
板书课题: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二、探究活动一: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1.结构师出示垂体时钟的简易模型(图片):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师生结合书本资料,一起认识模型的结构:2.工作原理:①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材简析】“时间的测量”这一学习主题让学生在认识和“创造”(制作)各种计时工具的原理和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知发展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关系的理解。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学习主题的最后一课,注重制作简易摆钟的同时,对整个学习主题有一个回顾和提升。
教材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齿轮操纵器。
学生通过观察齿轮操纵器,探究垂体摆钟的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教材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感受机械工程设计制作的魅力。
而现有的唯一教具(由“杭州新地科教器材有限公司”研发)在设计时存在一定缺陷:1、齿轮齿数是34个;2、线逆时针绕(指针逆时针转)计时器才能正常运行,不符合实际。
如果渗透工程设计的理念,研发出不同材料的新教具,使用时除了了解结构原理,还需注意:1、齿轮操纵器与齿轮的距离需要精密计算;2、长针与短针的距离需要精密计算;3、齿轮转动方向;4、摆锤与垂体的重量比;5、计时器放置角度是否水平等。
五年级学生很难在一节课时间里突破这些难点,制作出一个精准的一分钟摆锤计时器。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太阳东升西落有规律,可以利用日晷计时;水流有一定的速度,可以借助水钟计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事物有规律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计时。
但是时钟通常都是用指针计时,更直观地展示时间变化。
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如何转化成指针的转动呢?整节课就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制作一个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体会到制作精准计时器的不易。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即摆锤摆动带动齿轮操纵器,齿轮操纵器控制齿轮,同时垂体又在为齿轮产生动力。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制作一分钟摆锤计时器,了解机械摆钟的工作原理科学态度目标通过了解机械钟表的原理,感受工程设计的魅力。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
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一分钟计时器,让学生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1.一个电子时钟模块
2.一个面包板
3.数根杜邦线
4.一个蜂鸣器
5.一个按键开关
6.一个电池盒和两个 AAA 电池
三、教学步骤
步骤一:搭建电子时钟模块
将电子时钟模块插在面包板上,连接好杜邦线。
步骤二:接入蜂鸣器
将蜂鸣器插在面包板上,并接入杜邦线。
蜂鸣器的正极连接到电子时钟模块的一个输出引脚上,负极连接到面包板上的 GND 引脚。
步骤三:接入按键开关
将按键开关插入面包板上,并接入杜邦线。
将按键开关的一段连接到电子时钟模块的指定引脚上,另一端连接到面包板上的 GND 引脚。
步骤四:接入电池盒
将两个 AAA 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然后将电池盒连接到面包板上。
步骤五:测试计时器
按下按键开关,计时器开始计时,并且蜂鸣器发出声音。
一分钟后,蜂鸣器停止发声,计时器停止计时。
四、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按照步骤搭建一分钟计时器。
2.学生能够正确连接电子时钟模块、蜂鸣器和按键开关。
3.学生能够测试并成功使用计时器。
五、拓展延伸
1.学生可以尝试更改计时器的计时时间。
2.学生可以加入 LCD 显示屏,显示计时器的剩余时间。
3.学生可以尝试更改蜂鸣器的声音。
4.学生可以尝试制作其他类型的计时器,并探究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于科学实验充满兴趣。
但在制作计时器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相关经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
2.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制作任务。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所需的材料:如钟表、计时器、电线等。
2.提前为学生分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3.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分钟计时器的制作过程,并讲解相关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改进和优化计时器制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计时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尝试对制作的计时器进行改进和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学科学《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引导思考: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就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3.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原因是什么?有怎样的关系?
你会采取什么办法用最少的次数调整摆长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4.学生活动。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探究
问题
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科学实践园地
实践应用
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文化
阅读
查找有关时钟运动的资料
2.播放相关录象资料:看了这个视频资料请你再来说说看摆钟是怎样控制指针以相同的快慢转动的?
3.究竟是不是如大家现在所说的这样,我们用摆钟齿轮操纵器模型来进一步研究。自学课本P64—65内容,要求自己组装并使它摆动起来。
学习要求:
A摆钟的齿轮操纵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B它是怎么工作的?
C你在让它摆动起来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5.展示交流。
课堂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运用本单元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制作了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能否让这个计时器计时二分钟、三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呢?或者说你能不能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一个这样的计时器呢?课后去尝试一下吧。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7、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摆钟的主要部件:
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等。
交流研讨:
小结: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作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科2001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教案用于教学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计时器的制作和使用”。
本教案通过手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让学生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了解简单的电路和电子元件。
3.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手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制作电路板。
2.安装电子元件。
3.安装开关。
4.调试电路。
5.测试计时器。
步骤一:制作电路板。
1.切割电路板。
学生可以使用工具切割一块20mm×30mm的电路板。
2.制作导线行。
学生可以使用铅笔在电路板上画出边长6mm的正方形,再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3.制作电极。
学生可以用导线从电路板的两端连接上一个4.5伏的电池。
步骤二:安装电子元件。
1.安装电容器。
学生可以将电容器的两个引线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2.安装电阻器。
将电阻器两个引线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3.安装LED灯。
将LED灯的两个引线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步骤三:安装开关。
1.安装拨动开关。
学生可以把拨动开关引脚插入电路板的两个导线行中。
步骤四:调试电路。
贴布线后,学生可以使用万用表来确认电路连接正确。
并且,学生需要确认电路是否调整到正确位置。
步骤五:测试计时器。
学生可以将电路板与电池相连,并使用万用表,手动将拨动开关打开,开关电路,开始计时器。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课堂教学、演示实验和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授课方法。
实验材料1.电路板2.电容器3.电阻器4.LED灯5.拨动开关6.万用表7.铅笔教学评估1.通过教师巡视和考核,评估学生制作计时器的实验结果;2.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和课后答题,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学反思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学反思八、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进程与方式:观看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讨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熟悉摆钟的内部结构,明白得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预备】摆钟内部结构示用意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
【教学进程】一、引入:一、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咱们已经明白了摆具有等时性,咱们还明白了通过操纵摆长,能够操纵摆的快慢。
那么摆钟又是如何把摆的那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二、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必然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操纵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
摆钟的摆锤是如何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看摆钟齿轮操纵器:一、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讲义P64——65内容。
二、交流自学功效。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
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觉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如何运动的? 4、要求学生进行描述。
小组内描述到独立描述。
五、播放搜集到的相关录象资料,加深学生明白得。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一、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明白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咱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二、引导试探: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确实是一分钟,也确实是60秒。
这是什么缘故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造。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现。
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摆钟的要紧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等 每分钟摆动30次 时钟走60秒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公布课教学设计PPT 课件教学反思八、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一节活动课。
通过这一节课,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能够计数一分钟的计时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科学探究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科学实验技能,能够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
然而,对于制作一个计时器,他们可能还没有相关的经验,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计时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掌握制作计时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计时器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使计时器能够准确计数一分钟。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制作计时器的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计时器所需的材料:纸杯、棉线、珠子、胶带等。
2.准备计时器模板,以便学生参考制作。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问题引入课题:“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计数一分钟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计时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个计时器。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计时器的制作方案。
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计时器。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一些建议,同时也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制作出独特的一分钟计时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和制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技巧,制作出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如何正确安装和调试计时器,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引发学生对一分钟计时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讲解:讲解一分钟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示范:进行一次示范制作,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操作。
4.制作: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一分钟计时器,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总结: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建议。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导学案》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计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进修应用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搭建一个简单的一分钟计时器。
3.掌握Arduino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二、导学过程:1.引入导学主题(5分钟)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一分钟计时器,通过应用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来实现。
计时器在平时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厨房计时、运动计时等。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计时器的奥秘吧!2.介绍计时器的原理和功能(10分钟)计时器是一种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可以精确地记录时间的流逝。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应用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来制作一个简单的一分钟计时器。
通过控制LED灯的闪烁来表示时间的流逝,让我们一起动手实践吧!3.搭建电路毗连(15分钟)起首,我们需要将Arduino Uno开发板和LED灯毗连起来。
将LED灯的长腿毗连到数字引脚13,短腿毗连到地线。
接下来,将Arduino Uno毗连到电脑,并打开Arduino IDE软件进行编程。
4.编写Arduino代码(20分钟)接下来,我们将编写Arduino代码来控制LED灯的闪烁。
起首,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变量来存储时间,然后应用循环语句来控制LED灯的闪烁。
具体代码如下:```C++int ledPin = 13; // 定义LED灯引脚为数字引脚13int time = 60; // 定义计时时间为60秒void setup() {pinMode(ledPin, OUTPUT); // 设置LED灯引脚为输出模式}void loop() {for (int i = 0; i < time; i++) {digitalWrite(ledPin, HIGH); // 点亮LED灯delay(500); // 延时500毫秒digitalWrite(ledPin, LOW); // 熄灭LED灯delay(500); // 延时500毫秒}}```5.调试和测试(10分钟)编写完代码后,我们需要上传到Arduino Uno开发板上进行测试。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3.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3-教科版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2.过程与方法(1)观察摆钟内部的构造。
(2)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
(2)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的意义。
【教学重点】摆钟的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摆钟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法【课前准备】硬纸板、木条、摆锤、秒表、棉线、剪刀、钩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屏息感受一分钟一分钟的长短,在一分钟内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那么一分钟可以计时吗?让我们来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二、知识应用要使时钟计时准确,设计时钟的要诀是什么?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
想一想:摆钟的钟摆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转动的?首先了解一下摆钟的内部结构,摆钟内部的几个主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
那么,各部分是怎样运动的?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的重力转动齿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规律。
思考: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运作的?齿轮操纵器倒钩可以控制轮上的齿,一次一个转动;摆锤来回摆动,并牵动齿轮操纵器;齿轮由垂体控制,钟表内的齿轮与指针可以被连带牵动;还有长针、短针、垂体转动齿轮等等;出示示意图。
齿轮操纵器工作的整个过程:摆锤在最右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
摆锤摆到最左边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动一齿,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转动。
当摆锤又摆回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又卡住齿轮。
以此循环往复。
你能按照书中的图样,用卡纸或塑料瓶仿制一个齿轮操纵器。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制作齿轮操纵器:用我们制作好的每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锤,借助于纸片或塑料片组装一个齿轮操纵器。
组装好齿轮操纵器,然后在齿轮中间安装一个指针和钟面,标出时间刻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学设计
绍兴嵊州市剡山小学王芳
教材分析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的第八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机械摆钟,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且能制作每分钟摆动30次的摆,初步意识到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内容,从观察摆钟开始,旨在让学生认识摆钟的几个主要部件,接着先通过观看摆锤与齿轮操作器联合工作的视频、再通过亲自动手组装摆钟,从而理解摆钟是怎样利用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来完成计时工作的。
随后,学生根据组装好的摆钟制作一个一分钟只需摆30次的简易摆钟。
通过调节摆长,并对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摆动的次数进行测量,直至精确,从而体验研究计时工具带来的乐趣,认识到科学必须与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
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摆动30次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
课件、每个小组一个齿轮、齿轮操纵器、摆锤、支轴、垂体、绳子、固定夹、支架、钟面、指针、螺帽、秒表等。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1.出示机械摆钟图片。
请看,从图片中你观察到了摆钟的哪些主要部件?
2.小结。
刚才我们看到了摆钟的主要部件,摆锤和垂体是怎样工作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摆钟的内部结构吧!
二、理解摆钟工作原理
1.播放摆钟工作的视频。
2.你看到了摆钟是怎样工作的?
3.出示示意图。
逐一介绍垂体、摆锤、齿轮、齿轮操纵器、支轴
4.出示模型,教师演示组装。
将它们组装起来试试看,好吗?
想不想自己也来试一试?我们先来看看温馨提示:
6.领取材料,开始组装,理解原理。
7.汇报交流。
你发现摆钟是如何运作的?是哪些部件在起作用?再适时提出:垂体、齿轮操纵器有什么作用?
8.小结。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了解了摆钟的工作原理,怎样做使它更像摆钟?你觉得还需要哪些材料?出示钟面和指针。
2.讨论钟面、指针摆放的位置并安装。
3.统一测试自己制作的摆钟一分钟能摆动几次。
4.汇报每组测试的结果。
5.如果让指针转一圈正好计时一分钟,想一想,摆锤应该摆几次?
6、讨论如何调试摆长。
要求一分钟正好摆动30次,多了怎么办,少了又怎么办?
7.学生调试摆长。
8.交流汇报调试后的结果。
四、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制作了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揭示课题。
老师还做了个更简洁的(出示实物),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根据这个简易摆钟去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计时器。
试教体会
用好实验材料提高课堂实效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试教体会《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该课教学是先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再制作一个简易的摆钟。
前后我曾多次试教,每次试教之后及时反思与改进,从中我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制作一分钟计时器所带来的快乐。
回首望望自己的试教历程,有过失败时深深的失落,有过为找到更好的教学手段时的焦虑,但更多的是与学生在试教过程中碰撞激出的快乐火花。
在这个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科学课,探究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呈现时机是否恰当非常重要,现拟从探究材料的选择、呈现这一角度来分析这堂课。
一、提供切实可行的实验材料——学生理解重点的“催化剂”
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老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而材料无疑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凭借和桥梁。
比如该课学生制作一分钟计时器的顺利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提供给他们的材
料。
因此,教师要善于调整、处理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有结构的材料,不仅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探究,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教师要给学生准备硬度要强的纸板,且不能用瓦楞纸,来制作一分钟的计时器。
试教前我请了几名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先来制作,结果足足用了20分钟时间才做成了齿轮,在制作前还要理解原理,之后还要制作齿轮操作器、摆、钟面、指针等,从时间上来看这堂课是无法达成预期目标的,况且纸板的厚度有限,用纸板做齿轮操纵器,操纵器倒钩很难卡住齿轮,制作成功的可能性极小。
根据教科书的安排虽能让学生经历整个制作过程,但制作的难度会削减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变制作为组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集大众的智慧,我们成功制作了第一套学具。
看似简单的计时器,要想做成一分钟摆动三十次,且有一定的难度。
齿轮采用了pvc
环保装饰材料,这个板材有一定的厚度,方便操纵器倒钩卡住齿,摆锤要有足够的重量才能使摆长时间地摆动,垂体利用实验室里现成的钩码。
可以说这是一个精密的仪器,比如支轴与齿轮中心位置间的距离,摆放在支轴上的位置,仅仅相差几毫米都不行。
有了这些材料,让学生通过组装,从而来理解摆钟工作的原理,通过试教发现学生可以相当清晰地观察到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运作的全过程,但这套材料也有不足之处,携带不怎么方便。
为此,我们有了改进的念头,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成功研制了第二套学具。
这套学具充分利用了实验室里的器材,有铁架台、滑轮、棉线等,外加铅丝、纸板、卷尺,可以说这是一套轻快简易、耗资极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新型的好学具,特别是把卷尺当作摆,这是该套学具的一个亮点,从中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来调节摆长,摆长的长度一目了然,最后还可总结出摆长达到多长时一分钟计时器正好摆动30次。
这套学具相对教科书来说,稍作了改进,这也是我们的创新之处。
利用此学具通过试教,学生操作起来方便多了,但从理解摆钟工作原理的角度出发,还是第一套学具看得更清楚。
最后决定将这两套学具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第一套学具来帮助理解摆钟工作的原理,利用第二套学具有机渗透制作方法,作为课外延伸内容,促使学生去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简易摆钟。
二、适时呈现实验材料——提高学生探究实效的“润滑剂”
有结构的材料是暗含自然现象或运动变化规律的材料,若能将探究材料适时地呈现,学生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就能恰到好处地运用材料,获得预期的探究成果。
在第一次试教时,我先让学生看摆钟图片、摆钟内部结构的视频及示意图,在初步了解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再让学生从“材料角”领取材料制作一分钟的计时器。
这个过程中,在学生没有亲身经历组装摆钟之前,其实对摆钟工作原理的理解是一知半解的,甚至是模糊的。
为此,我调整了部分环节,让学生看了摆钟图片、摆钟内部结构的视频及示意图后,便开始组装。
此操作完成的到位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根据学生的实际,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舍得花时间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使学生明晰操作的思路及注意点,教学做到了“扶”、“放”有度。
在组装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摆锤与齿轮操纵器的运作过程,从中理解摆钟的工作原理。
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接着适时呈现指针和钟面,来制作一个简易的摆钟,通过调节摆长,从实验中得出事实数据并进行解释分析,以至达到一分钟正好摆动30次。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民主、和谐相处,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同时,也向学生渗透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材料是帮助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教师只有用好实验材料,才能降低探究的难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获取新知,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个人简介
王芳,女,198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曾被评为县级优秀德育工作者、县级优秀党员、县级家长满意教师、县巾帼建功标兵。
现为嵊州市剡山小学科学教师。
从教科学几年来,一直对科学教学情有独钟,虚
心好学,不断锤炼,开拓进取,善教、乐教、因材施教,深受学生喜欢。
曾获绍兴市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嵊州市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嵊州市科学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嵊州市科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等。
多次承担市级公开课,共开出10余节次,负责主持市级课题研究,撰写的13篇论文、案例在市级及以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