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例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07T11:10:56.25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由力杜孜·乌普尔[导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二楼输血科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所输注的血液成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二楼输血科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间接受输血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22例,对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随机选取122例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临床输血中,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现象主要是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总不良反应比例的95%,而所输血液成分和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的长短是影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临床输血治疗中,医护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所输注的血液成分。另外要尽可能的缩短发血到开始输血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确保血液的新鲜与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关键词: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因素
在当前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手段,尤其是在病人失血过多的情况下,更需要及时输血以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但是血液本身是一种成分较为复杂的体液,并且具有一定的多态性。不同类型的血液一般无法交叉使用,即使是采用同一类型的血液进行输注,也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甚至出现血液疾病传染现象,给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此,医护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输血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分析其成因以便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本文为了更好的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选取了我院近三年内的122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年间接受输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122例。该122例患者所输注的血液均是由同一家血站所提供,患者所输注的血液成分主要是红细胞、血浆、单采血小板三种。患者资料分别是从内科、外科、ICU、骨科、血液科、肿瘤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获取。将这122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期内接受输血治疗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12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无论性别、年龄,还是在输血史、过敏史上都无任何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资料
本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在输血前都需要接受常规检验,主要是确定患者的血型。输血前试验包括ABO血型查验、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试验等四种,并且所有的输血都为同型输注。另外,根据国家卫生部关于临床输血的相关规定,在医院进行临床输血治疗的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临床医生要及时中断输血,做相应的对症处理,并按照规定填写相应的回报单。所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要在审核后送到输血科进行保存,以便于今后统计和查询[1]。
1.3输血不良反应诊断标准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输血前体温正常,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 h体温升高1℃以上,伴或不伴寒颤,可排除溶血、细菌污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症状;(2)过敏反应: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新发生的皮肤瘙痒、荨麻疹、红斑、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哮喘发作、呼吸困难、紫绀、过敏性休克等症状[2]。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i2检验。
2、结果
2.1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所输血液成分的关系 12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为69例,其中所输血液成分为红细胞的是30例(4
3.5%),血浆39例(56.5%),单采血小板0例(0%);出现FNHTR的例数为47例,其中所输血液成分为红细胞的有32例(468.0%),血浆15例(32.0%),单采血小板0例(0%);出现过敏反应合并FNHTR的例数为6例,其中所输血液成分为红细胞的有1例(16.7%),血浆5例(83.3%),单采血小板0例(0%)。输血不良反应类型与患者所输血液成分的比较,i2=6.56,P <0.05。
2.2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的关系 12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中,出现过敏反应的例数为69例,其中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30min有51例(7
3.9%),<30min有18例(26.1%);出现FNHTR的例数为47例,其中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30min有33例(70.2%),<30min有14例(29.8%);出现过敏反应合并FNHTR的例数为6例,其中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30min有6例(100%),<30min有0例(0%);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长短无关,i2=2.93,P>0.05。
2.3研究组与对照组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的比较
研究组的122例患者中,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30min有90例(73.8%),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30min有32例(26.2%);对照组的122例患者中这两种情况则分别为37例(30.3%)和85例(69.7%)。研究组与对照组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 30 min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比较,i2=15.27,P <0.05。
3、讨论
由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在临床输血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现象主要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两者合并反应,但所占比例较小、仅有5%。而其中输注血液成分为红细胞和血浆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较大,可达95%;输注血液成分为单采血小板时,则几乎不会发生不良反应,可见,临床输血中所输血液成分会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3]。另外,从2.2和2.3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输血过程中,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的间隔若超过30min,则会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可达73.8%。对照组中这一时间间隔超过30min的患者所占比例仅有30.3%,而研究组则高达73.8%,这些数据证明发血至开始输血时间间隔的长短会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产生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