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与茶战争史
中国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1茶文化之历史与咖啡文化之历史口神农氏尝白草得茶以后,商末周初,巴蜀人己经开始饮茶。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F长江领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
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來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煬茶流行于世。
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
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比较而言,直到约公元1000年,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也门在13世纪左右开始种植咖啡。
威尼斯商人T- 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
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
荷兰人在对外殖艮的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乂在1699年将咖I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
咖啡进入美洲是1668年,它作为一种时髦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 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
咖啡在1884年进入中国台湾。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远比西方咖啡文化历史悠久。
2茶文化之中庸与咖啡文化之理性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向大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
中国文化生长于一个既相对封闭乂十分广阔的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受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农业型口给口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所决定。
干白年來,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当其冲是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中庸”、“守常”、“平衡”、“对称”。
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茶生于山林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廿,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心境平和,头脑清醒,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符。
人类历史上的三波咖啡浪潮
人类历史上的三波咖啡浪潮人类饮用咖啡的历史悠久,但咖啡真正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却是在20世纪。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咖啡经历了三次浪潮。
让意外的是,这三次浪潮都是由美国引领的,和那些历史悠久的咖啡大国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不得不让人感叹,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美国作为最富有的强国,不仅可以左右世界经济,还能对大到石油,小到咖啡这样的产品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一波:咖啡速食化(1940~1960)主要是由战争催生的,在二战时期,美国将咖啡作为士兵的配给品,此时的咖啡为了保证战场的实用性以及大批量的生产能力,都是速溶咖啡。
美军平均每人有每年15公斤的配给量,很多士兵都因此在战场上染上了咖啡瘾,战后雀巢、麦斯威尔等速溶咖啡公司以速溶咖啡方便的优点,攻占了美国市场。
速溶咖啡都是过度萃取的咖啡,连咖啡里不溶于水的木质素和淀粉都能够被萃取出来,而且还有大量的罗布斯塔豆,味道苦涩粗糙。
为什么速溶咖啡豆是默认混有奶精和糖以及大量人工色素呢?就是因为不加糖和奶精的速溶咖啡已然成为了黑暗料理,无法下咽。
这个时期美国人喝的咖啡也被成为洗脚水咖啡。
第二波:咖啡精品化(1966~2000)就在美国人喝洗脚水咖啡的时候,意大利等国却在享受着优质咖啡。
荷兰裔烘豆师比特,将重度烘焙阿拉比卡豆带入美国,使美国人重新认识了咖啡的香醇,品尝到不加糖和奶精也能喝到满足的咖啡。
星巴克也就成为了第二波咖啡浪潮的代名词。
现在大家去星巴克喝咖啡也会觉得咖啡味道很重,也就是苦,这便是重度烘焙豆子的特色。
这类咖啡馆,无论是从生豆豆源、咖啡豆烘焙、咖啡的制作,甚至咖啡杯的选取上都有着严格的规范,目的就是让咖啡回归的真正的品质。
这类咖啡馆的掌门人,往往是对精品咖啡有着很深的依恋和了解并且掌握着包括咖啡豆烘焙,咖啡品鉴,咖啡制作方面的技术和知识。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品鉴咖啡需要艺术情怀,但做咖啡却需要严谨的科学方式,包括咖啡豆的保鲜期、冲煮咖啡的水温、注水方式及时间等,常常精确到1摄氏度以及几秒钟。
两个文化帝国的碰撞:咖啡与茶战争史
两个文化帝国的碰撞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改变了社会轨迹。
茶和咖啡就是这样的植物。
彩云之南的普洱市,得名于一种娇嫩美味的绿叶——普洱茶。
当地农民种植茶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07年,普洱茶价比黄金,一年之后泡沫破裂,受害最深的是农民。
其实早在普洱茶炒作风潮之前,大力种植咖啡已经被写入了普洱市和云南省的五年计划。
普洱茶会变成普洱咖啡吗?目前,全球前几大咖啡巨头都已在云南设立种植基地或大规模采购,雀巢和生产麦斯威尔咖啡的卡夫是云南咖啡的两个采购大户,星巴克首个在中国咖啡豆采购地点也已经锁定云南。
一直是雀巢咖啡原料供应商的云南后谷对外宣布停止向雀巢供应咖啡原料,打造自有咖啡品牌。
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曾经改变社会历史轨迹。
茶和咖啡就是这样的植物。
咖啡和茶一样都含有咖啡因,这是它们共同的奥妙所在。
除此之外,两者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
印度人说,亚洲人爱好喝茶、喜欢和平,欧洲人爱喝咖啡、喜欢侵略。
咖啡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的丛林里,从它被欧洲列强发现那刻起,就充满了冒险气质和掠夺性。
因为有茶,才有了咖啡咖啡树这种热带长青灌木结出诱人的红色浆果,这些果实吃起来味道甘美。
但是咖啡果核的妙处,埃塞俄比亚人并没用发现。
埃及学者、古典学者、《圣经》学者和阿拉伯学者都不能在文献中找到咖啡早期存在的确切证据。
考古发现,最早的咖啡饮用是在15世纪中期也门的苏菲教信徒中。
关于咖啡的饮用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名叫卡尔迪的牧羊人看到他的羊群在吃咖啡果实,然后就开始跳舞。
卡尔迪吃了咖啡果之后,同样开始跳舞,于是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附近的修道院,修道院长把咖啡果视为罪恶的东西,气愤地将它们丢入火中。
然而火中弥漫出来的阵阵香味使他相信,这种果实具有某种神圣的力量。
于是,他反而将咖啡豆制成冲剂,给修道士们饮用。
美国学者安东尼·威尔蒂在《咖啡:黑色的历史》一书中,给出了咖啡诞生的更加合理的故事:在载着茶叶的中国宝船1414年到达亚丁港的时候,年轻的苏菲派宗教领袖盖玛勒丁也恰好在亚丁。
周永明咖啡、茶和巧克力在欧洲的三国大战
周永明咖啡、茶和巧克力在欧洲的三国大战前段时间曾写过几篇短文,涉及诸如土豆、玉米、辣椒之类美洲作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原本的目的是寻求读者打赏以支持《人类学微刊》的编辑。
辣椒一篇,得款万余元,不胜欣喜,窃思继续扩大战果。
有一好友,患有严重的咖啡依赖症,每天早晨必须喝上一杯方能进入工作状态,否则整日萎靡不振。
一日对我戏言,能否就咖啡再写一篇,自己不假思索即满口应允。
其实我对咖啡既不着迷也素无研究,但谢天谢地,我喜欢的德国历史学家谢韦尔布什写过一本《天堂之味:香料、咖啡、烟酒的社会史》一书,我在威斯康辛大学开设过一门颇受本科生欢迎的课,名叫“毒品人类学”,把它列为必读。
这篇随笔,严格意义来说应视为《天堂之味》的介绍和复述,权且用来交友人之差。
Walfgang Schivelbusch.The Railway Journey: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Perception of Time and Spac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Walfgang Schivelbusch.Disenchanted Night: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Li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eprint ,1995.我喜欢谢韦尔布什,是因为他的研究选题常常以小见大,独特新颖,加之文笔优美,让阅读变得轻松愉快。
此公曾写过一本名为《铁道之旅:工业化与时空观》的书,顾名思义,讲的是铁路这一新技术出现了之后,如何一方面“崩溃”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距离感,另一方面因为火车时刻表的出现,让人们普遍接受了标准时间的观念。
他的另一本书《迷人之夜:十九世纪灯光的工业化》,则不仅讨论了煤气灯和电灯的出现,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工业革命时代昼夜连轴生产的需要,也提及了照明和政治控制的关系。
一杯茶引发的战争
一杯茶引发的战争作者:李斌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2年第2期如果说一杯茶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华、使中国开始正眼看世界的战争,你相信吗?历史告诉我们,这是真实的。
茶,对于近代早期的英国人来说是陌生的,那是一种全新的外来饮品。
自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路开辟后,通往中国的路线在英国人的地图上已是准确无误的,中国的产品到达英国也是基本可行的。
据说,早在1657 年,一个名叫托马斯·伽维的伦敦人就开始在他的咖啡馆卖茶;而著名的东印度公司向英国输入茶叶则是从1664 年开始的。
这一年,该公司本着对英国王室的一片赤诚给查理二世进贡了两磅茶叶。
至于茶叶来自于哪里、国王对茶叶的评价如何,现已无从得知。
1666 年,还是那个竭力制造消费时尚的东印度公司又给王后进贡了一些茶叶。
在宫廷中品茗由此开始。
随后,上流社会人士竞相仿照宫廷风尚,开始饮茶。
茶叶商人的生意也并非一开始就很好。
1666 年,伦敦的茶叶每磅差不多需要3 英镑。
如此昂贵的茶叶,绝非普通百姓所能品尝。
但是东印度公司坚信东方的香茗一定能够风靡英伦。
他们不断扩大茶叶的输入,宣传茶叶“无所不能”的功用,扩大英国普通民众的消费。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散发着迷人馨香的植物叶子逐渐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中,也成了东印度公司这个跨国贸易公司最主要的商品和利润来源。
18 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降低了茶叶税,使得茶叶价格迅速下降,消费市场由此急剧扩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喝茶的行列中来,到18 世纪晚期,饮茶已成了英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必须品,不分男女、老幼、等级,每人每年平均需要一磅以上茶叶。
随着茶叶消费日渐普及,家庭茶会也成为民众消闲活动的重要方式。
18 世纪末出现了“下午茶”。
当时,一些清闲的贵妇为如何打发晚餐前漫长的时间而苦恼。
一位公爵夫人发明了“下午茶”这个节目,它一问世立即受到上流社会的欢迎,从此,上流社会人士便拥有了一个聚在一起交际的正式时间;也为女士们争奇斗艳、展示时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咖啡与茶的千年战争
咖啡与茶的千年战争1去年,一位常住英国的美国博主,在TikTok上示范用微波炉冲泡英式奶茶,茶包扔进冷水,冷水放进微波炉加热三分钟,放奶放糖,大功告成。
这条类似于教意大利人如何在披萨里加菠萝的视频,成功的让英国让英国人体会到精神上被挖祖坟的痛苦。
在经由社交网络发酵后,该视频成功引发外交事件,英国驻美大使请出了陆、海、空三军代表在野外,厨房,甚至飞机上向不懂喝茶的美国佬展示了英式奶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而美国军队则以咖啡教程回击,并称。
“我们不喝茶,我们只喝咖啡”。
这种美国人对着英国人脑门吐口水的纯侮辱性事件自独立战争后已不多见。
但作为触发此次事件媒介的茶和咖啡之间的斗争多年来却屡见不鲜。
同样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茶和咖啡一直被作为竞争对手相互对比,即便到了现在,“为什么茶不如咖啡流行”、“为什么咖啡不能代替茶”之类的争论依然不少。
与之类比的大概是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
在消费主义活跃的当下,茶和咖啡在市场上的竞争也逐渐激烈。
常常有人讨论咖啡和茶谁更有市场,谁会是流行饮料之王,瑞幸和小罐茶谁会教华尔街做人。
二者的交锋,不仅仅是消费行为,更是文化差异。
红茶、咖啡,你想起的是口味。
但这两种饮料放在历史上,是贸易、殖民、战争,以及无数血债。
所有让人类对其有成瘾性的产品,不管是盐、糖、多巴胺、咖啡因,都会衍生出相应的经济,而经济必然与贸易,战争,宗教,文化相互关联,最后变成基于利益的定义权争夺。
咖啡与茶的战争延绵千年,人间的纷争始终不变。
2茶和咖啡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并都因大国势力的影响而成为文化代表。
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即便是保守考据,在秦汉时期便有了确凿可考的证据证明茶的存在。
至少千年前,茶就已经是亚洲的国民饮料,并以中国为中心,形成独特的茶文化。
茶在当时,是毫无疑问的流行饮料之王,而形成这一切的,是无双的国力。
而咖啡同样代表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咖啡本身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后传入也门,13世纪左右,咖啡在也门盛行一时,摩卡港成为著名的咖啡出口港。
鸦片战争背后的茶叶战争
鸦片战争背后的茶叶战争如果从世界贸易史上看,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根源,其实是茶叶。
这场战争应叫“中英茶叶战争”。
这场战争不始于1840年,而始于1784年,不结束于1842年,而结束于1876年,前后延续了92年。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不过是这场经济战的短暂军事形态罢了。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追根朔源,是为了获得茶叶。
那时的茶叶是中国的“土特产”,别的地方不产,或者产了质量一般,量也不大。
直到1860年,中国茶叶仍占世界市场的90%。
今日的大宗商品如石油、稀土,都没有这样高的集中度。
所以欧洲人只能从中国买茶叶。
茶叶西传,始自荷兰殖民者。
他们把茶叶运到欧洲,传到了法国(1638年)、英国(1645年)、德国(1650年)等国,很快风靡欧洲。
荷兰人垄断了中国与欧洲的茶叶贸易,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了欧洲茶叶供应中心,利润极高,经常在100%至125%之间。
茶叶最后落地生根,身价百倍之地,是在英国。
整个英国不论贵贱男女,都嗜茶如命,无茶不欢。
1784年,英国首相庇特估计,有2/3的英国人,每年至少消费3磅茶叶。
穷人也不例外,时人就观察到:“进入穷人家你会发现:不分早晚,茶都是唯一的饮料,而且总是在晚餐时大量饮用。
”因此,英国的茶价贵于欧洲其他国家。
如果说英国人喜欢上茶叶,而不是咖啡,这是历史的“偶然”,那么嗜茶如命的大英帝国,想方设法要获得大量茶叶,而且是便宜的茶叶,满足自己国民的口腹之欲,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中最重要的商品,最高峰时期,占进口货物总值的92%。
当时,英国进口茶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其他国家的茶叶进来得征税,税率最高达到127.5%。
如此高的税率及价格差异,导致欧洲各国纷纷把大批茶叶走私到英国。
最高峰时期,英国人喝的茶,3/4都是走私货。
英国政府屡禁不止,迫不得已,于1784年把税率调低,使走私茶叶无利可图,这才结束了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英国于此一年结束的第四次英荷战争里,彻底摧毁了荷兰在中国的贸易,并取而代之,成为中国与欧洲贸易的新的垄断者。
近代史中与茶有关的战争
近代史中与茶有关的战争关于茶叶和咖啡,有太多的典故和内容,一般提到茶叶,那些以茶叶为生的“业内人”总喜欢拿出陆羽的故事和经典,拿出古代诗人的名句去点缀,可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呢?茶是远远超过咖啡的世界第一饮料。
很多并不知道茶叶在现代历史上的重要角色,这里找两个简单的和英国、中国、美国都有关的典故。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因为中国的茶叶!很多人崇拜美国,崇拜他们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我想说,是中国的茶叶“成就”了他们的独立,否则,这场独立战争会拖后很多年,甚至不会爆发。
1647年,荷兰人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的13个殖民地的沿海大城市做起茶叶生意,非常红火,美国也爆发了茶文化的消费高潮。
纽约、费城、波士顿的杰出人物纷纷参加“茶会”。
当时纽约等大城市的茶叶的主要是走私进口的。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看到茶叶买卖在美国有利可图,就从英国公司那里得到茶叶进口的独家经营权,并在1767年对包括美洲殖民地的进口茶叶增加新的新税种,这直接导致了当地人士的不满。
1773年12月16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亲属等几十名武装人员化妆乘印第安人,在波士顿冲上三搜试图靠岸的英国货轮,把342箱茶叶倾倒在了大海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从此以后,英美之间的矛盾升级,武装冲突频繁,引发了日后的独立战争。
二、鸦片战争与中国茶有关1669年为止,荷兰的东方公司一直垄断着中国到欧洲的茶叶贸易,直到1684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办事处。
当时的欧洲,茶叶是媲美宝石的奢侈品和贵族交际必需品,中国是世界唯一能生产茶叶并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超过瓷器和丝绸,成为中国出口到英国(欧洲)货物的90%以上!而当时的中国闭关锁国,只允许广州十三行等才能经营对外进出贸易,并制定法规,禁止英国等地的纺织品进入中国。
由此,这个时期,中国对世界的贸易是纯粹意义上的超级顺差:中国出口的茶叶,换来了世界各地的真金白银,而中国人根本对外国的上商品不感兴趣,进口额几乎为零。
咖啡在19世纪的美国:咖啡文化的崛起
咖啡在19世纪的美国:咖啡文化的崛起咖啡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饮品,在19世纪时期在美国开始崛起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咖啡文化。
本文将探讨咖啡在19世纪美国的历史背景、咖啡文化的兴起以及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1. 咖啡在19世纪的美国19世纪初,美国的主要饮品以茶为主导,而咖啡在美国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
早期,咖啡在美国并没有受到广泛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茶受到英国的传统文化影响较深。
然而,随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和贸易限制,茶受到了约束和缺乏,从而为咖啡的兴起提供了契机。
2. 咖啡文化的兴起随着19世纪的到来,咖啡在美国开始渐渐受到更多人的青睐。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咖啡的价格较为经济实惠,尤其是与茶相比。
此外,咖啡也被视为一种愈发朝气蓬勃的饮品,让许多年轻人和城市居民感到兴致勃勃。
3. 咖啡店的兴起咖啡文化的崛起离不开咖啡店的发展。
在19世纪,咖啡店在美国开始大量涌现,它们成为了社交和文化交流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咖啡店里闲谈、交友、甚至进行政治或商业活动。
咖啡店也成为了艺术家、作家和学者们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交流思想、创作和展示作品。
4. 咖啡的影响咖啡文化的兴起不仅仅改变了美国的饮品选择,还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方面,咖啡成为了美国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在咖啡店里交际来建立人际关系。
另一方面,咖啡也促进了商业和创新的发展,许多企业家和思想家在咖啡的刺激下激发了创造力。
5. 咖啡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文化在美国逐渐深入人心,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从19世纪到今天,咖啡依然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无法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代的美国社会,咖啡文化更是发展成了一种个性化、多样化和追求品质的潮流。
结论咖啡在19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从不受欢迎到崛起的过程,成为了美国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咖啡店的兴起推动了咖啡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咖啡也在社会、商业和创新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咖啡文化在美国得到了传承,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潮流。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比较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之历史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领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
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赐茶流行于世。
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
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比较而言,直到约公元1000年,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也门在15世纪左右开始种植咖啡。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
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
荷兰人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
咖啡进入美洲是1668年,它作为一种时髦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
咖啡在1884年进入中国台湾。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远比西方咖啡文化历史悠久。
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之天人之分茶文化是天、地、人合一的道家学说。
道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应适应自然,主动认识规律,这样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茶产自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雨露,正蕴含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虽然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道家的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就会影响他们,故而他们普遍遵循的一种处世模式即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1茶文化之历史与咖啡文化之历史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领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
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赐茶流行于世。
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
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比较而言,直到约公元1000年,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也门在15世纪左右开始种植咖啡。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
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
荷兰人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
咖啡进入美洲是1668年,它作为一种时髦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
咖啡在1884年进入中国台湾。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远比西方咖啡文化历史悠久。
2茶文化之中庸与咖啡文化之理性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向大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
中国文化生长于一个既相对封闭又十分广阔的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受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所决定。
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当其冲是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中庸”、“守常”、“平衡”、“对称”。
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茶生于山林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心境平和,头脑清醒,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符。
茶与咖啡在近代英国的竞争
茶与咖啡在近代英国的竞争2015-5-9 08:11来源:光明日报摘要:茶与咖啡,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中,英国也以爱好饮茶而著称。
英国人的饮茶习惯是逐渐形成的,而咖啡在英国一度也颇为流行。
...近代伦敦的咖啡馆茶与咖啡,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中,英国也以爱好饮茶而著称。
英国人的饮茶习惯是逐渐形成的,而咖啡在英国一度也颇为流行。
关于咖啡的发现众说纷纭,其中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将其归功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咖法地区的牧童卡尔迪。
卡尔迪在放羊时偶然注意到,羊群吃了咖啡的叶片与果子后异常兴奋,他也好奇地加以尝试,由此揭开了咖啡的秘密。
此后,咖啡逐渐影响到隔红海相望的阿拉伯地区,至15世纪末,在阿拉伯社会已非常普遍。
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1536年占领了重要的咖啡产地—也门,咖啡在帝国境内传播开来。
欧洲人自土耳其那里接触到咖啡。
1652年,希腊人罗塞在伦敦开设了首家咖啡馆。
咖啡作为新兴饮料受到极大欢迎,伦敦咖啡馆的数量也迅速增长。
由于咖啡馆收费低廉,支付一便士即可入内,各界人士都乐于前往,在那里休闲解乏、阅读报刊、交流信息乃至针砭时弊,咖啡馆成为颇具影响的公共场所。
罗塞在开设咖啡馆后,曾经张贴海报宣传咖啡的功效:促进消化、治疗眼疾、治疗头痛、防治肺炎与咳嗽等肺部疾病、调节体液失调、预防流产、治疗脾脏疾病、解除踝关节风寒、抑制头晕、振奋精神等。
地理大发现之后,茶得以进入西方并于17世纪上半叶进入英国,但其社会影响较为有限。
到了17世纪末,饮茶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
1657年,英国商人托马斯·加威首次将茶引入咖啡馆,他也张贴海报予以宣传:饮茶能延年益寿,醒脑提神,提高记忆力;治疗心脏与胃肠功能衰退,促进食欲,增强消化能力,清除脾脏方面的障碍,对膀胱石及砂淋症颇为有效;能治疗水肿坏血,借助发汗与排尿而洗涤血液,以防传染。
当时人认为两者均具有“万能良药”的性质,并无优劣区别。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
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1)茶文化之历史与咖啡文化之历史自神农氏尝百草得茶以后,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开始饮茶。
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时期,茶叶已有一定规模。
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而魏晋南北朝,茶立足于长江领域同时向北方普及,饮茶之风扩散开来。
隋唐时代,全民普遍饮茶,茶业昌盛,出现了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此时也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
宋初明末,茶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斗茶、贡茶和赐茶流行于世。
到了清朝,茶文化更加深入发展,戏曲、曲艺都进入茶馆表演。
清朝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茶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茶文化。
比较而言,直到约公元1000年,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
也门在15世纪左右开始种植咖啡。
威尼斯商人于1615年首次将咖啡带入了欧洲。
到1683年,欧洲首家咖啡屋在威尼斯开张,最著名的还要数1720年在圣马可广场开张的佛罗伦咖啡馆。
荷兰人在对外殖民的过程中,在印度的马拉巴种植咖啡,又在1699年将咖啡带到了现在印尼的爪哇。
咖啡进入美洲是1668年,它作为一种时髦饮品风靡南美洲,咖啡屋也紧跟其后,分别在纽约、费城、波士顿和其他一些北美城市出现。
咖啡在1884年进入中国台湾。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远比西方咖啡文化历史悠久。
(2)茶文化之中庸与咖啡文化之理性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向大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
中国文化生长于一个既相对封闭又十分广阔的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受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所决定。
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当其冲是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中庸”、“守常”、“平衡”、“对称”。
儒家把“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茶生于山林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心境平和,头脑清醒,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符。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喝茶、喝咖啡的?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喝茶、喝咖啡的?
现代人喝茶、喝咖啡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起
源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下令人振奋的历史:
一、喝茶的起源
1. 茶原本是中国人民饮用的,大约在7000年前古蒙古地区就开始流行。
据史料记载,当时他们将茶枝放在火上加热,制成茶叶,然后便用茶
叶熬制,将茶水喝下肚。
2. 中国人在唐朝(公元618-907年)初期就开始把茶叶运到外国,由贩售于丝绸之路中的商人销售,后来又传入韩国和日本。
3. 明清时期,茶叶的种类增多,茶饮习俗也发扬光大,在宇宙(公元1644-1911年)时期,正式被称为“中国茶”。
4. 清末,近代初期,伴随英国商人带茶叶海外,茶叶饮用便渐渐传遍
世界,进入世界各地,今天,喝茶已成为许多国家文化风潮。
二、喝咖啡的起源
1. 咖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非洲。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咖啡
喝法虽然不明,但远近闻名。
2. 据说,一位喝咖啡的非洲牧羊人,注意到整夜饲养羊群的羊在细嚼
咖啡豆后表现出奇异的神智和精力。
他把咖啡豆用温开水熬成饮料喝了,并给他的朋友们带来体验,法国咖啡之路就此开始了。
3. 1645年,咖啡被带入罗马,1652年,伦敦出现第一家咖啡馆,经历
了无数次变迁,咖啡风靡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各个角落。
4. 近现代,咖啡不仅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咖啡饮品,而且在各种非正式社交场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料。
总结:从七千多年前古蒙古人开始流行茶饮,到随着唐朝商人贩卖茶叶及近代伴随英国商人贩售咖啡的海外,历经漫长而变迁,今天的喝茶、喝咖啡已经备受推崇,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
咖啡与茶战争史
咖啡与茶战争史咖啡与茶战争史两个文化帝国的碰撞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改变了社会轨迹。
茶和咖啡就是这样的植物。
文|栗月静彩云之南的普洱市,得名于一种娇嫩美味的绿叶——普洱茶。
当地农民种植茶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07年,普洱茶价比黄金,一年之后泡沫破裂,受害最深的是农民。
其实早在普洱茶炒作风潮之前,大力种植咖啡已经被写入了普洱市和云南省的五年计划。
普洱茶会变成普洱咖啡吗?目前,全球前几大咖啡巨头都已在云南设立种植基地或大规模采购,雀巢和生产麦斯威尔咖啡的卡夫是云南咖啡的两个采购大户,星巴克首个在中国咖啡豆采购地点也已经锁定云南。
一直是雀巢咖啡原料供应商的云南后谷对外宣布停止向雀巢供应咖啡原料,打造自有咖啡品牌。
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曾经改变社会历史轨迹。
茶和咖啡就是这样的植物。
咖啡和茶一样都含有咖啡因,这是它们共同的奥妙所在。
除此之外,两者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
印度人说,亚洲人爱好喝茶、喜欢和平,欧洲人爱喝咖啡、喜欢侵略。
咖啡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的丛林里,从它被欧洲列强发现那刻起,就充满了冒险气质和掠夺性。
因为有茶,才有了咖啡咖啡树这种热带长青灌木结出诱人的红色浆果,这些果实吃起来味道甘美。
但是咖啡果核的妙处,埃塞俄比亚人并没用发现。
埃及学者、古典学者、《圣经》学者和阿拉伯学者都不能在文献中找到咖啡早期存在的确切证据。
考古发现,最早的咖啡饮用是在15世纪中期也门的苏菲教信徒中。
关于咖啡的饮用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名叫卡尔迪的牧羊人看到他的羊群在吃咖啡果实,然后就开始跳舞。
卡尔迪吃了咖啡果之后,同样开始跳舞,于是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附近的修道院,修道院长把咖啡果视为罪恶的东西,气愤地将它们丢入火中。
然而火中弥漫出来的阵阵香味使他相信,这种果实具有某种神圣的力量。
于是,他反而将咖啡豆制成冲剂,给修道士们饮用。
美国学者安东尼·威尔蒂在《咖啡:黑色的历史》一书中,给出了咖啡诞生的更加合理的故事:在载着茶叶的中国宝船1414年到达亚丁港的时候,年轻的苏菲派宗教领袖盖玛勒丁也恰好在亚丁。
咖啡的编年史,你了解多少呢?
咖啡的编年史,你了解多少呢?七世纪初阿拉伯人在非洲的衣索匹亚草原放牧时.发现羊吃了某种红色果实后,异常兴奋,此为第一棵被发现的咖啡树。
八世纪阿拉伯人开始大量饮用咖啡.当时是将咖啡当做酒和药品使用。
最初咖啡只是为了解除回教徒的困倦及医生用以帮助人们保护“胃、皮肤和各种器官。
九世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土文物表明,当时在中东地区,以阿拉伯为中心的伊斯兰教是利用烘焙和研磨生豆的方法开始饮用咖啡的。
十世纪阿拉伯商人将咖啡传至欧洲。
当时欧洲人还没有把咖啡当成一种饮料来品尝,而是称咖啡为酒。
十三世纪土耳其人已开始烘焙咖啡豆进行煮咖咙。
十四世纪伊斯兰教禁止喝带酒精的饮料.咖啡便成为了替代品。
随后,土耳其、叙利亚等中东地区开始盛行饮用咖啡。
最早的咖啡馆诞生于土耳其,喝咖啡逐渐走向了家庭。
阿拉伯人开始种植咖啡树。
十五世纪土耳其式咖啡由现,至今仍用此法烹煮。
阿拉伯医生的史料证明,咖啡可以用来治病。
咖啡从功能性饮料、医生的配方药品,发展成为大众饮料,与中国十五世纪的航海家郑和有关。
1405至1433年,明朝三保太监郑和带领大舰队七下西洋,几次造访红海附近的阿拉伯国家,郑和下西洋时,把中国的荼文化带到了阿拉伯世界。
这种在中国作为最通俗的“国饮”给了伊斯兰教徒莫大的启示,原来提神饮料也可以成为日常生活饮晶。
这一认知加速了咖啡普及的步伐,促使咖啡也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大众饮品。
如今,土耳其人喝咖啡的小陶杯类似于中国人喝茶的茶杯。
十六世纪当时咖啡和咖啡馆很快遍及伊斯兰世界时,咖啡馆却因为其“城市民众言论的散集地“和”政治辩论中心“。
1511年,麦加的所有咖啡馆都被迫关门,伊斯兰教的信徒们也被禁止喝咖啡,就像不允许他们喝酒一样。
与此同时,伊斯兰世界的其他统治者和宗教领袖也相继宣布咖啡为非法饮品。
1538年,穆罕默德的子孙占领了也门。
当时也门的咖啡种植虽然已经颇具规模,但他们用咖啡制作的饮料(即埃塞俄比亚人发明的,先用文火烘焙咖啡果实,再用沸水泡来喝,由于果实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喝起来味道十分甘美)却只利用了咖啡的果肉部分,而丢弃了味道更好的咖啡豆。
古代咖啡史: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是如何征服世界的?
古代咖啡史: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是如何征服世界的?对于改革开放后受第一次咖啡浪潮影响的中国人来说,咖啡,准备地说是速溶咖啡的印象似乎建立在与茶的鲜明对比上。
中国人习惯喝茶,但喝茶毕竟免不了倒掉残余茶叶的麻烦;咖啡就方便多了:放入咖啡粉,注入一定量热水稍做搅拌,一杯提神醒脑的饮品就完成了。
咖啡强烈的口感更容易让人兴奋,而溶于水的特性则让人少了后顾之忧。
相对于传统的茶,速溶咖啡显然更能适应当代生活的节奏。
相似的故事同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作为欧洲传统的饮茶大国(当然与中国日本相比英国人饮茶的传统远称不上悠久)速溶咖啡商在英国民众中主打的第一印象就是快捷。
当时英国正逢商业电视兴起,民众的空闲时间被一个个令人目炫的电视节目所吸引。
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节目之间的空闲时间显然不够沏一杯红茶,但用于冲泡一杯速溶咖啡却绰绰有余。
在速溶咖啡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茶叶经销商不得不以牺牲香味为代价,推出更便于冲泡的茶包——商品总能体现出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
不是打广告,而是雀巢太有名然而,无论是第一次咖啡浪潮中的中国人,还是被曾商业电视虏获的英国人,他们的切身体验都只截取自咖啡与茶历史中的一小个片段。
中国宋朝流行的点茶,以及受中国古茶道影响形成的日本抹茶均无需弃置茶叶,沏茶之法直到明朝才渐渐发展起来;而在咖啡的世界里,速溶咖啡更是异类,最古老的咖啡没有过滤器,其冲煮手法反倒与中国人沏茶的流程颇有相似之处。
仅此惊鸿一瞥,也能品味到咖啡历史的源远流长了。
以埃塞俄比亚的原始森林为起点,咖啡的脚步穿过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广袤版图与漫长岁月,在征服天主教徒后随着殖民者的航海图远渡重洋至拉丁美洲与东南亚,并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悠悠乱世中成为足以与茶比肩的世界性饮料——咖啡所承载的文明,显然不是“味道好极了”或是“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些广告语所能诠释的。
茶包是被速溶咖啡逼出来的从非洲到阿拉伯世界正如所有历史悠久的饮料一样,咖啡的起源也止步于一个“羊群跳舞”的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咖啡与茶战争史咖啡与茶战争史两个文化帝国的碰撞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改变了社会轨迹。
茶和咖啡就是这样的植物。
文|栗月静彩云之南的普洱市,得名于一种娇嫩美味的绿叶——普洱茶。
当地农民种植茶叶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07年,普洱茶价比黄金,一年之后泡沫破裂,受害最深的是农民。
其实早在普洱茶炒作风潮之前,大力种植咖啡已经被写入了普洱市和云南省的五年计划。
普洱茶会变成普洱咖啡吗?目前,全球前几大咖啡巨头都已在云南设立种植基地或大规模采购,雀巢和生产麦斯威尔咖啡的卡夫是云南咖啡的两个采购大户,星巴克首个在中国咖啡豆采购地点也已经锁定云南。
一直是雀巢咖啡原料供应商的云南后谷对外宣布停止向雀巢供应咖啡原料,打造自有咖啡品牌。
人为造成的植物迁移曾经改变社会历史轨迹。
茶和咖啡就是这样的植物。
咖啡和茶一样都含有咖啡因,这是它们共同的奥妙所在。
除此之外,两者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文化。
印度人说,亚洲人爱好喝茶、喜欢和平,欧洲人爱喝咖啡、喜欢侵略。
咖啡原产地在埃塞俄比亚的丛林里,从它被欧洲列强发现那刻起,就充满了冒险气质和掠夺性。
因为有茶,才有了咖啡咖啡树这种热带长青灌木结出诱人的红色浆果,这些果实吃起来味道甘美。
但是咖啡果核的妙处,埃塞俄比亚人并没用发现。
埃及学者、古典学者、《圣经》学者和阿拉伯学者都不能在文献中找到咖啡早期存在的确切证据。
考古发现,最早的咖啡饮用是在15世纪中期也门的苏菲教信徒中。
关于咖啡的饮用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个名叫卡尔迪的牧羊人看到他的羊群在吃咖啡果实,然后就开始跳舞。
卡尔迪吃了咖啡果之后,同样开始跳舞,于是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附近的修道院,修道院长把咖啡果视为罪恶的东西,气愤地将它们丢入火中。
然而火中弥漫出来的阵阵香味使他相信,这种果实具有某种神圣的力量。
于是,他反而将咖啡豆制成冲剂,给修道士们饮用。
美国学者安东尼·威尔蒂在《咖啡:黑色的历史》一书中,给出了咖啡诞生的更加合理的故事:在载着茶叶的中国宝船1414年到达亚丁港的时候,年轻的苏菲派宗教领袖盖玛勒丁也恰好在亚丁。
他见识到了中国人饮用一种用热水冲泡的茶。
然后在去麦加朝圣的路途中,盖玛勒丁碰到了来自中国的穆斯林,了解到茶树的来源和加工茶叶的方法。
盖玛勒丁于是想在阿拉伯地区找到具有类似特征的植物。
他去往埃塞俄比亚传教的时候,得知当地有种植物,据说山羊吃了之后会变得异常活跃。
于是他发现了咖啡,并首次按照中国人炒茶的方式烘焙咖啡叶和咖啡果肉。
用咖啡果肉做出的饮品被称为“qish’r”,这种饮料至今还在也门广泛流行。
后来盖玛勒丁又发现咖啡果实在烘焙的过程中的奇异变化,浅绿色的豆子变成了深褐色油汪汪的果实。
经过研磨和煮制,就具有了令人难以抗拒的香气和略苦但诱人的味道。
咖啡也慢慢从一种苏菲教派集体活动使用的提神饮品,迅速在新形成的奥斯曼帝国内普及开来。
而咖啡树也就跟着种植到了阿拉伯半岛,特别是也门的摩卡港附近。
像接力一样,咖啡被传到了欧洲。
到了16世纪末,欧洲探险家带回了有关“阿拉伯酒”的报道。
不久欧洲人也开始饮用咖啡。
到了17世纪,咖啡在欧洲,尤其是英、法和荷兰已经很流行了。
咖啡失去了宗教效用,转而刺激了欧洲的商业文化。
欧洲的海上列强,首先是荷兰人,随后是法国人、英国人,努力在也门的摩卡港获取咖啡的幼苗,种到其位于热带的殖民地去。
到了18世纪中叶,欧洲殖民者控制了世界咖啡贸易,在奴隶制或者近似奴隶制的条件下经营种植园。
咖啡废墟上的茶园然而发现了咖啡并将咖啡传到欧洲的穆斯林,却很快抛弃了喝咖啡的传统。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土耳其人开始饮用曾经唤起他们对咖啡情缘的茶。
20世纪中期以后,土耳其茶叶产量逐步增加。
1980年左右,土耳其发生“茶叶爆炸”——产量急剧增加使各方面都措手不及。
今天,喝茶的土耳其人数已经超过饮咖啡的人数。
土耳其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茶叶消费者和第五大茶叶生产国。
如果说土耳其是从饮用咖啡的国家变成了饮用茶的国家,那斯里兰卡则是从种植咖啡的国家变成了种植茶的国家。
如今,斯里兰卡是仅次于印度和中国的世界第三大茶叶生产国,斯里兰卡的产茶业是在咖啡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斯里兰卡原名锡兰,盛产香料,尤其以肉桂而著名。
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开通东西方航道的葡萄牙人的注意。
荷兰人随后而至,18世纪,英国人巩固了在印度的力量,于1796年从荷兰人手中接管了科伦坡。
1815年完全控制了整个海岛。
荷兰人在锡兰的沿海平原地区种植了一些咖啡树,但这些地区并不完全适合咖啡生长。
锡兰中部山区则是咖啡生长的理想气候。
1835年,茂密的原始森林被英国人开垦为咖啡种植园。
一时之间,锡兰成了英国人的淘金之地。
只要英国人需要一块土地,整个村庄都会被夷平。
一位英国人说,“世界上所有的地痞流氓全部聚集到了这里”。
从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斯里兰卡的咖啡种植面积增长了整整一倍。
1869年,灾难降临了。
一些咖啡树叶面上出现了一层黄色粉末状的斑块。
5年之内,咖啡锈病扩散到了锡兰所有的种植园。
在尝试各种治疗方法的同时,受到国际咖啡价格上涨的刺激,锡兰的咖啡种植面积还在扩大。
到了1880年,锡兰总共有1100平方公里的咖啡园。
但是,在对抗咖啡锈病各种努力均告失败的情况下,斯里兰卡的咖啡种植业还是彻底崩溃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已经死亡的咖啡树被摘除树叶、锯掉枝桠,出口到英国用来制作茶几。
为弥补损失,咖啡种植园主从印度和中国购入茶树,用以替代咖啡。
印度阿萨姆茶树更适合低地种植,中国茶树更适合在高地种植。
非常适应斯里兰卡气候和土地且对锈病抵抗力较强的茶树从此在斯里兰卡生根。
到了1885年,锡兰共有400平方公里的茶园;到了1900年,茶叶种植面积增长到1550平方公里,每年生产7万吨茶叶,主要出口到英国。
所有的茶树都是20年之内种植的。
这个例子可以说明茶和咖啡的转变可以有多快。
因为咖啡让很多商人破产,有些新人趁机进入锡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茶叶零售商立顿爵士,他抓住机会购买了一些种植园。
立顿这个名字在欧洲和美国成了锡兰茶的同义词,其实,他只购买了锡兰茶叶种植园的15%。
他的大部分茶叶还是来自印度。
尽管如此,立顿对锡兰茶叶的大量广告宣传使这个国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地方。
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说,对任何一个国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为其增加一种有用的植物。
但是对锡兰人来说,咖啡与茶却是苦涩的。
早期在锡兰种植咖啡的威廉·萨博纳蒂埃尔在其1866年出版的《一位锡兰咖啡种植园主的生活》一书中写道:“长宽各3.6米的房间已经足够大了,可以住10名苦力。
他们并不介意这样拥挤的居住条件。
”咖啡向茶宣战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之一,多年来古老的茶叶帝国在东亚培植起全民性的饮茶风俗,而同样热爱饮茶的英国才真正以其掠夺精神配得上“茶叶帝国”的称号。
现在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国主要是原来的英属殖民地国家,比如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孟加拉。
再算上茶在奥斯曼帝国的遗址——埃及和土耳其。
这样说来茶叶是没落帝国最流行的饮品。
像美国这样的新帝国是喝咖啡的。
这一风俗甚至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前。
茶叶最早由荷兰人带到了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现在的纽约。
在英属殖民地,居民养成了喝茶的习惯。
18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禁止东印度公司直接向美洲出口茶叶,东印度公司的茶必须在伦敦拍卖,然后由伦敦商人运输到美国。
茶叶进入英国之后支付高额关税,价格高昂。
因此在美洲,来自瑞典或荷兰的走私茶叶猖獗。
据说1760年美洲进口的100万磅茶叶中,有3/4都是走私茶。
不久之后,东印度公司陷入严重危机,不但欠了政府很多税款,还积压了大量库存。
英国政府于1773年通过《茶叶法》,批准东印度公司出口到美洲的茶叶所应缴纳的税款是每磅茶叶3便士。
美洲殖民地的人民对茶叶税十分反感。
后来的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我必须戒掉喝茶的习惯,越早越好。
”心怀不满的美洲殖民者在咖啡馆会面,大多是在波士顿的咖啡馆,其中最有名的是“绿龙咖啡馆”。
策划推翻“茶叶帝国”统治的图谋是在一个咖啡馆里进行的,这听上去有点好笑。
咖啡只是绿龙咖啡提供的众多饮料中的一种,其他还有葡萄酒、啤酒,当然也有茶。
我们可以想象这些革命者在抵制茶叶的同时是不会喝茶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时美洲殖民地进口咖啡和进口茶叶一样要缴纳重税,但咖啡从来没有像茶叶那样遭到责难。
东印度公司装满茶叶的商船启程前往北美,其中四艘开往波士顿。
1773年12月16日,一艘船的航海日志上记录到:“晚上六七点之间,大约有一千人来到码头。
他们中间有些人身穿印第安人的服装并像印第安人那样叫喊着。
他们登上船……在那里有80个装满茶叶的箱子和34个装了一半茶叶的箱子,他们将这些箱子抬到了甲板上,将箱子割破,然后将所有的茶叶扔进了大海。
”第二天早上,茶叶像海藻一样覆盖了海面。
波士顿茶党在人类历史上划出了一个转折点。
之后,美国干脆放弃了茶叶贸易,全身心地去拥抱咖啡。
在其扩张的道路上,淘金者、向西部移民时的马车队、商人、妓院老鸨以及对付土著人的士兵们注定会围坐在篝火边喝咖啡,而不是饮茶。
来自加勒比、南美和中美洲新种植园的咖啡,为美国向西部扩张提供了饮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咖啡史学家威廉·尤克斯,接近病态地想证明美国人开始喝咖啡的时间早于他们开始饮茶的时间。
而且把咖啡看成一种美国所特有的、甚至是同爱国情怀相关的饮料。
主张“茶叶=英国=坏”、“咖啡=美国=好”。
今天,咖啡产量居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中,有四个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家: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危地马拉。
咖啡产销基本上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咖啡落入了美国公司的控制,美国消耗了世界上25%的咖啡。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国,平均每人每年要喝掉4.5公斤,并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
日本的启示在咖啡因还没有被发现的18世纪,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主持了一场特殊的实验。
当时有关茶和咖啡差别的争论非常激烈。
古斯塔夫利用君主权力以一对被判死刑的双胞胎做实验:把两人改为终身监禁,条件是其中一位每天喝3杯茶,另一位每天喝3杯咖啡。
他们每天吃同样的饭菜,喝茶的囚犯先去世了,死时82岁。
因此瑞典人沉迷于喝咖啡。
以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个故事到了中国就变成了喝咖啡的人先去世了,喝茶比喝咖啡更健康。
咖啡因只是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抵御昆虫、蛀虫、蚂蚁而分泌的杀虫剂。
人类居然会对一种杀虫剂情有独钟,这不能不说是极为荒唐的。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茶叶只有在那些不生产葡萄酒的国家才能真正受到人们的喜爱。
而日本的例子则说明咖啡与茶是并行不悖的,喜欢喝茶的人同样可以喜欢喝咖啡。
东亚传统上都是以饮茶为主,日本的咖啡市场是在二战后随着美国的占领发展起来的。
当时咖啡被看作是一种高级饮品。
最近40年来,日本在咖啡消费方面发展十分迅速,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咖啡进口国,同样是也茶叶消费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