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摘要: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是通过对建筑物外型进行变形方面的监测,对建筑物外形状态进行判定,一旦出出现安全范围外的变形事故,及时分析高层建筑变形原因,实施纠偏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基本特点与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实施过程,从而力图实现一定的学术研究意义与现实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变形;监测1 引言建筑物变形是指建筑物在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结构、气候温度变化、建筑物材料折损、建筑物荷载变化等作用下建筑物发生垂直升降、水平位移等一系列外形变化状态的统称。
而建筑物变形监测分析是指借助相应测量仪器和技术标准、规范,对建筑物外形进行及时的监测与分析。
高层建筑由于其建筑规模和经济规模都比较大,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变形监测都尤为重要。
一方面,对高层建筑实施不定期的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高层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数据、技术标准、解决对策等对行业内其他建筑物变形监测有重要的学术借鉴意义。
2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特点2。
1 主要目的是安全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重要目的在于对高层建筑的安全进行监测,而这又分为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两个部分。
内部监测主要是借助专业化的技术设备对高层建筑内部应力、建筑物内部温度变化、建筑物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监测.外部监测主要是通过观察、测量数据等对高层建筑沉降、位移、倾斜及裂缝等方面进行观测。
在高层建筑安全监测中,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相辅相成,应同时进行,协同分析。
2。
2 监测精度要求高由于高层建筑外形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高层建筑外形数据微小的变化就会对建筑整体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不利于外形变化原因的分析与对策的研究,因此,相较于其他建筑变形监测,高层建筑变形监测要求极高的精确度,从而保障监测有效性.2。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沉降观测)技术探讨与实践

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沉降观测)技术探讨与实践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进而让人们对于高层建筑物的质量安全问题更加关注,因此本文将针对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沉降观测)技术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沉降观测前言:对高层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按照相关施工方案和标准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出现沉降问题的因素十分复杂,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对施工工艺以及成果进行检查。
因此,变形监测工作对于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层建筑物出现沉降的因素沉降是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出现下沉,高层建筑物出现沉降的因素相对复杂,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
1.1自然因素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较高,主要是建筑在施工后受到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如果不能保障施工质量则会导致高层建筑出现沉降现象。
而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高层建筑出现沉降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因素、水文因素以及大气因素等。
此外,高层建筑所处位置的光照情况、地下水位变动以及地震等问题也会导致高层建筑出现沉降[1]。
1.2人为因素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进而保证高层建筑的各项指标数据符合施工标准,否则也有可能导致高层建筑出现沉降。
例如高层建筑的地基种类、载荷能力、建筑结构等因素。
此外,高层建筑的宽度、高度以及埋深等指标数据需要根据高层建筑所在位置的实际条件进行严格控制,否则也会造成高层建筑出现沉降问题[2]。
2、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的意义2.1变形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高层建筑是否出现沉降问题高层建筑由于自身层数较多,因此整个建筑地基需要有较高的载荷能力。
根据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来说,地基主要分为土质地基以及岩石地基两种。
其中土质地基的主要施工材料为土壤以及其他材料混合施工。
而岩石地基的主要施工材料则为岩石类材料。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一、引言建筑物变形监测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变形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开展建筑物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变形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测量和仪器观测,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以实现实时监测。
近年来,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一个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系统,以提高变形监测的精度和效率,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研究背景和现状建筑物变形监测是工程测量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与测量仪器的进步密切相关。
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依赖于水准仪、经纬仪等常规测量仪器,难以满足建筑物变形的实时监测需求。
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得以不断涌现。
该方法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取建筑物的变形信息。
然而,现有的监测方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如监测精度不高、数据处理繁琐等问题。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系统,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通过研究新型监测技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旨在推动建筑物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手段。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全面搜集有关建筑物变形监测和图像处理技术的文献资料,深入了解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及研究现状。
2. 系统设计:根据理论分析的结果,设计一个基于图像处理的建筑物变形监测与分析系统,包括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变形分析等功能模块。
3. 实验设计与实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进行实验,收集不同时期的图像数据,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变形监测论文

变形监测论文——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研究现状姓名:***学号:********论文题目:变形数据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研究现状论文摘要:论述变形监测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意义,以及变形监测的内涵变迁;变形监测的监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进程;总结变形监测与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其趋势。
关键词: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监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理论。
正文:1.变形监测概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程,并且对现代工程建筑物的规模,造型,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变形监测工作的意义更为重要。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受到多种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影响,会产生变形,变形如果超过了规定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者还可能造成损失,而变形监测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掌握变形体的实际性状,从而为判断其安全提供必要的信息。
变形监测队工程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极为重要,变形监测涉及到测量、工程地质、水文、结构力学、地球物理、计算机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它是一项跨科学的研究。
变形监测主要涉及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变形信息的获取、变形信息的的分析与解释以及变形预报,它主要是掌握各种建筑物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验证一些形变的运动以及设计有效的变形模型。
2.变形监测的一些技术介绍和分析2.1.地面观测监测技术在地面上设站,测量变形体的变化,通称地面观测监测技术。
主要以经纬仪、全站仪、引张线、激光扫描仪、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主。
目前地面观测技术的主要发展为、测量机器人和激光三维扫描技术。
2.1.1 自动全站仪监测技术自动全站仪俗称测量机器人(Robotic T otal Station System),里面除了一般电子全站仪的电子电路、光学系统、软件系统以外,还有两个最重要的装置,自动目标照准传感装置和提供动力的两个步进马达。
目标照准传感装置,一般采用内置在全站仪中的CCD阵列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识别被反射棱镜返回的红外光,CCD判别接受后,马达就驱动全站仪自动转向棱镜,并实现自动精确照准。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高层建筑由于在勘探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失误,发生沉降、倾斜、位移、挠曲、裂缝等变形现象,需要每隔一定时期,对控制点和观测点进行重复测量,通过计算相邻两次测量的变形量及累积变形量来确定建筑物的变形值和分析变形规律,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文章主要探讨高层建筑变形检测的方法。
标签:高层建筑;变形检测;建筑沉降;建筑倾斜;建筑裂缝1 变形监测的目的和特点1.1 变形监测的目的通过对变形体动态监测,获得精确观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对各种工程建筑物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形做出预报,提供施工和管理方法,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物安全。
同时对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性能做出客观评价。
1.2 变形监测的特点第一,测量精度高,一般位置精度为1mm;第二,需要重复观测,测量时间跨度大,观测时间和重复周期取决于观测目的、变形量量大小和速度。
第三,需要严密的数据处理,数据量大,变形量小,变形原因复杂。
第四,要求变形资料提供快和准确。
2 变形监测测的内容根据变形的性质,建筑物变形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两类。
静态变形是时间的函数,观测结果只表示在某一期間内的变形。
静态监测的内容有内部应力、应变监测、动力特性监测和加速度监测。
动态变形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它是以外力为函数表示的,对于时间的变化,其观测结果表示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变形。
动态监测内容有沉降监测、位移监测、倾斜监测、裂缝监测和挠度监测。
3 基坑回弹观测3.1 回弹观测点的布设回弹观测点的布设和数量,一般沿基坑的纵横轴线布设,还可根据建筑物分布及地层情况进行布设,要求布设点能够反映基坑回弹的纵横断面。
3.2 回弹标的埋设回弹标埋设时使用钻机至设计基坑底板下20cm-30cm(深度应精确计算)。
下套管的深度应回弹标上半部分(1/3处)在套管内。
用清水洗静孔底的沉积物,然后投入适量的混凝土,用钻杆将回弹标送下埋入混凝土中轻压,使其与周围土固结,待观测完回弹标后,取出套管,做好标记,即完成回弹标的埋设工作。
结合工程探讨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

结合工程探讨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在不断地蓬勃发展。
现实的建筑工程中,很多都是开始不重视变形观测,等到建筑物完工后,再做修补和维护工作。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高层建筑也纷纷涌现出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技术进行了简单探讨,可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变形观测0.前言在工程建筑中为了鉴定高层建筑的质量,为了验证沉降计算与工程设计的准确性,为了能得到事故后分析原因与加固处理的资料,更是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应该对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进行变形观测。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已经从传统的方法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全自动测量与GPS测量等相结合的方法,达到了全面、准确、快速地获取高层建筑的沉降数据的目的。
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包括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其中沉降观测是变形观测的重点。
在沉降观测工作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观测方法,并科学分析、处理沉降观测结果,对沉降观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准确掌握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规律,为建筑物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1.建筑物变形原因与基本情况在具体工程中,导致变形的原因一般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条件及其变化,也包括高层建筑地基的工程地质。
(二)和高层建筑本身相关联的原因,也就是建筑物本身楼层的荷载、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以及动态荷重等。
(三)设计、勘测、施工以及运营管理工作做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土壤的物理性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变形。
2.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的实施步骤及沉降观测过程应遵循的原则2.1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的实施步骤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3)沉降观测。
(4)记录整理和计算。
(5)统计表汇总。
2.2 沉降观测过程应遵循的原则。
沉降观测过程中要遵循的主要原则即为“五定”原则,即通常所说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探讨

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技术原理、监测方法与设备选择、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引言部分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详细分析了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所涉及的技术原理和方法选择,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重要性,指出了现有技术与设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发展需重点关注的领域。
文章全面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相关问题,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技术原理、监测方法、设备选择、数据分析、应用案例、未来发展、重要性、不足之处、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是当前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物的兴建越来越频繁,而其沉降和变形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研究背景中,我们主要关注高层建筑物在使用或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这些情况可能受到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地下水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高层建筑物本身的沉降和变形又会对周围环境和结构造成影响。
准确监测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情况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规律,为建筑结构设计和日常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及时发现并解决高层建筑物沉降和变形问题,有助于降低建筑物的维修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开展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对相关技术原理、监测方法与设备选择、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层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运行。
(毕业论文)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doc

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建筑物变形监测是对建筑物及其地基由于荷重和地质条件变化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各种变形(空间位移)的测定工作,是工程测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物的稳定性,监视它的安全情况,研究变形规律,检验设计理论及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经验数据。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工程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方案设计过程,最后再以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以及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案的实施,验证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变形;监测;稳定性;安全;规律;方案设计0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物越来越普遍,建筑物的安全建设与运行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顺利施工和施工后的安全运营,有必要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变形监测方案,对建筑物进行系统地沉降观测,并对沉降观测量进行合理地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关于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稳定性的显著分析[1]。
1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1.1变形监测概述建筑物变形监测的直接目的之一就是对建筑物的运营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评价和预报。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建筑物变形监测手段的硬件和软件迅速发展,监测范围不断扩火,监测自动化系统、数据处理和资料分析系统、安全预报及分析评价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
工程设计采用新的可靠度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来,变形监测成为提供设计依据、优化设计和可靠度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由于工程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采用变形监测原始数据对建筑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和反馈是闲难的。
因此,为了实现建筑物安全运营的设计目的,一般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和变形监测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别选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认真做好监测数据和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对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状态进行评估、预测和预报,并为改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法和运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都市化的加速,高层建筑的兴建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常态。
然而,伴随着高层建筑的崛起,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其结构变形带来的潜在风险。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可靠,变形监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监测方法和技术。
一、静态变形监测静态变形监测是指通过测量建筑结构在静止状态下的变形情况,以获得建筑物的形变数据。
静态变形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雷达、激光测量仪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获取建筑物的位置、位移、倾斜等数据。
例如,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可以远程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倾斜和位移。
它通过使用红外线和测量角度的方法,能够非常精确地测量建筑物的形变。
测量雷达则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原理,可以快速测量建筑物的表面形貌。
激光测量仪则通过激光束的测量,能够精确测量建筑物的位移和倾斜。
二、动态变形监测除了静态变形监测,动态变形监测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动态变形监测是指通过测量建筑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以获得建筑物的动态响应数据。
动态变形监测的主要方法包括加速度计、振动传感器、应变计等。
例如,加速度计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在地震或风灾等自然灾害下的振动情况。
它可以实时监测建筑物的加速度,进而分析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抗震性能。
振动传感器则可以测量建筑物在风力作用下的振动情况,它通过感应建筑物表面的振动信号,进而分析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应变计则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应变情况,通过分析应变数据,可以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刚度和变形情况。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有关建筑物结构变形的重要信息。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数据滤波、数据对比和数据模型分析等。
数据滤波是将监测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信号处理的方法,去除噪声和干扰,得到更加准确的变形数据。
数据对比是将监测的变形数据与预期的变形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建筑物的结构状态。
数据模型分析是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与建筑物的结构模型进行比对和分析,以预测建筑物的变形趋势和风险点。
高层建筑物变形观测方法及其精度分析论文

高层建筑物变形的观测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常用方法,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原因,沉降观测周期和频率等数据进行了讨论;对变形数据精度详细的分析,并对观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关键词:变形观测、测量观测方法、精度分析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tall building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commonly used method, the settle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to reason, settlement observation period and frequency, and data are discussed; for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data and accuracy, and for the observed common problem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keywords: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measuring observation method, precision analysis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高层建筑物的增高和荷载的增加,在地基基础上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将发生不均匀沉降,轻者将使建筑物产生倾斜或裂缝,影响正常使用,重者将危机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定期对高层建筑和重要建筑进行变形观测,掌握其变形规律,才能合理预测未来的变形大小,及时采取预防或善后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高层建筑的变形观测包括沉降观测、倾斜观测和裂缝观测。
其中沉降观测是变形观测的重点,在沉降观测工作实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观测方法,并科学分析、处理沉降观测结果,对沉降观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准确掌握建筑物的沉降变化规律,为建筑物设计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依据。
建筑施工变形监测论文

建筑施工变形监测探讨摘要:针对建筑物施工(尤其高层及超高层)变形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变形监测在建筑物施工安全监测中的意义,并从基准点布设、沉降观测点布设、变形观测精度的确定和观测周期的安排、监测方案的实施、观测成果平差计算及成果整理等方面论述了建筑物施工变形监测的方法,为工程施工和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提供了决策依据,从而达到建筑工程防灾减灾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变形监测;精度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建筑物从基础施工到竣工验收及其运营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地基和基础承受的荷载的影响,往往产生不同形式的变形。
如果变形超过一定限度,将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将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变形监测加强全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已成为建筑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方面。
2基准点布设为监测建筑物的施工变形,首先必须建立作为观测依据的水准基点。
水准基点应设置在施工现场应力之外,埋设时应在建筑物开始始工前的场地平整阶段埋设,埋深至少在冰冻线以下0.5米,其埋设位置一般要离开建筑物20米~25米,还应考虑避开低洼积水及松软地带,水准基点的埋设数目不得少于3个,构成水准网,以便相互检核。
一般情况下,水准基点应与附近的国家水准点联测。
若较远,可以采用独立的假定高程系统,水准基点在引测中宜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其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1.0 (单位:mm毫米,n为测站数)或±4 (单位:mm毫米,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形水准路线长度:km公里)。
3沉降观测点布设要求得建筑物的变形量,势必要在该建筑物上设置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观测点,通过对其观测方可求得。
建筑物(尤其高层及超高层)往往由主楼、裙房、地下室等构成,观测点宜设置在主楼与裙房交接处的两侧或变形缝(沉降缝)的两侧和建筑物的四角,当建筑物较长或较宽时宜在两端、中间布点(间距以10米~20米或每隔1~3根柱基为宜),外墙和边柱上的点应在外侧,内部的点应放在便于观测的位置,以减少测站,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
浅谈高层建筑变形监测

2 0 1 4 年 第2 7 期l 科技 创新 与应 用
浅 谈 高层 建 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形监 测
李 俊 宝
( 八 冶建设集 团有限公 司, 甘肃 金 昌 7 3 7 1 0 0 )
摘 要: 高层 建筑 由于在 勘 探 设 计 、 施 工和 使 用 过 程 中存 在 失 误 , 发生沉降、 倾斜 、 位移 、 挠 曲、 裂缝 等 变形现 象 , 需要 每 隔 一定 时 期, 对控 制 点和 观 测 点进 行 重 复 测 量 , 通过 计 算 相 邻 两 次 测 量 的 变形 量 及 累积 变 形 量 来确 定 建 筑 物 的 变形 值 和 分 析 变形规 律 , 及 时采取 措 施 , 避 免发 生事 故 。文 章 主要 探 讨 高层 建 筑 变形检 测的 方 法 。 关键词 : 高 层建 筑 ; 变形检 测 ; 建筑沉降; 建筑 倾斜 ; 建 筑裂 缝
1变形监测 的 目的和牛 寺 | 精密水准仪进行测量。在建( 构) 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 一般每盖 1 - 2 层 1 . 1变形监 测 的 目的 观测一次 , 如 中途停 工时 间较长 , 应 在停工 时和复工 时进行 观测 。 当发 通过对 变形体 动态监 测 ,获 得精确 观测数 据 ,对监 测数据 综合分 生大量沉 降或严重 裂缝 时 , 应立 即或几 天一次连续 观测 。 建筑 物封顶或 析, 对 各种 工程建 筑物 在施工 或使用 过程 中的异 常变形做 出预报 , 提供 竣工 后 , 一般每 月观测一 次 , 如果 沉降速度 减缓 , 可改为 2 - 3 个 月观测一 施 工和管 理方 法 , 以便及 时采取 措施 , 保 证工程 质量 和建筑 物安 全 。同 次 , 直 至沉降稳定 为止 。 时对 采用新结 构 、 新材料 、 新 工艺性 能做 出客观 评价 。 4 4 沉降 的结果 整理 1 _ 2变形监测 的特点 每次观测结 束后应 检查记 录的数据 和计算是 否正确 ,精度是 否合 第一 , 测 量精 度高 , 一般位 置 精度 为 l m m; 第二 , 需要 重 复观测 , 测 格 , 然 后调 整高 差闭合 差 , 推算 出各沉 降 观测点 的高 程 , 沉 降量 的计 算 量 时间跨度 大 , 观测 时 间和重复 周期取决 于观测 目的 、 变 形量 量大小 和 如下公式( 2 ) 和( 3 ) 所示 , 把计算结果填到沉降观测记录表中, 为更好反 速度 。第 三, 需要严 密的数 据处理 , 数据量 大 , 变形量小 , 变形 原 因复杂 。 应每个沉降观测点随时间和荷载的增加, 观测点的沉降量的变化, 并进 第 四, 要求 变形资料 提供 陕和准确 。 步估 计沉 降发 展 的趋 势 以及沉 降过 程是 否渐 趋稳定 或 者 已经 稳定 , 2变形监 测测 的内容 还需要绘制 沉降 曲线。 根据 变形 的性质 , 建筑物变 形可分 为静态变形 和动态 变形两类 。 静 沉降观 测点 的本次 沉降量 = 本次观 测所得 的高程一 上次观 测所得 的 态 变形是 时间 的函数 , 观测结果 只表示在 某一期 间内的变形 。静态监测 高程 ( 2 ) 的 内容有 内部 应力 、 应 变监测 、 动力特 f 生 监测 和加速 度监 测 。动 态变形 累积沉 降量= 本 次沉降量+ 上次累积沉 降量 ( 3 ) 是 指在外 力作 用下产 生 的变形 , 它是 以外力 为 函数 表示 的 , 对于 时间 的 5建筑 物的位 移监测 变化, 其观测 结果表示 在某一 时刻的瞬 时变形 。 5 . 1建筑主体 的倾斜 动态 监测 内容有 沉 降监测 、 位移 监测 、 倾斜 监 测 、 裂 缝监 测 和挠度 5 . 1 . 1测定基 础沉 降差 法 监测 。 建 筑物基础 上选设 沉降观测 点 A和 B ,使用精 密水准测 量法定 期 3基坑 回弹观测 观测 A , B两点沉降差 △ h , 然后测量 A, B两点的距离为 L , 基础倾斜度 3 . 1回弹观测 点的布设 为△ h 几。 回弹观测 点 的布 设和数 量 , 一般 沿基坑 的纵横 轴线布设 , 还可 根据 5 . 1 . 2激光垂准仪 法 建筑 物分布 及地层 情况进 行布设 ,要求 布设点 能够反 映基坑 回弹 的纵 在建筑 物顶部 与底部 问有竖 向通道 ,建 筑物顶部 适 当位 置安置 接 横断 面。 收靶 , 垂线 下 的地 面或地 板上埋设 点位安 置激光 垂准仪 , 使 激光 垂准仪 3 . 2回弹标的埋 设 的铅垂 激光束 投射 到顶 部接 收靶 , 然后接 收靶上 直接读取 或用直 尺 , 量 回弹标埋设 时使用 钻机 至设计基 坑底板 下 2 0 e m - 3 0 c m r 深度应精 出顶部两位 移量 △ u 和5 v , 计算倾 斜度与倾斜 方 向角 。 确 计算) 。 下套 管 的深度 应 回弹标上半部分 f 1 / 3 处 套管 内。 用 清水洗静 √ △ + A v 1= — — 孑 L 底 的沉 积物 , 然后投入 适量 的混凝 土 , 用钻杆 将 回弹标送 下埋 人混凝 ( 4 ) h 土中轻压 , 使其 与周 围土固结 , 待观 测完 回弹标后 , 取 出套管 , 做 好标记 , Av 即完成 回弹标的埋设 工作 。 = t a n —— △ 3 . 3开挖前 测标 5 . 2裂缝观测 采用水 准仪 、 铟钢 水准 尺结 合钢 尺 , 悬 吊重 锤 , 与标顶 接 触 的办法 来传递高程 , 测定时一定要现场验算观测数据 , 检查无误后 , 取出测锤 , 5 . 2 . 1裂缝观测 内容 先 回填 0 5 m白灰 砭 柚 , 再拔 出套管 , 掩 护好井 1 2 I 后 撤离 。 最后用 经纬仪 裂 缝观 测主要 测定 建筑 物上 的裂缝 分布 位置 , 裂缝走 向 、 长度 、 宽 实测 回弹标孑 L 位、 水准 点位 、 基坑 位 置 、 形状, 绘 制成 图 , 以便 开挖后 寻 度及其变化程度。观测数量视需要而定 , 对主要的或变化大的裂缝应进 找。 行观测 , 观 测周期视裂 缝变化速 度而定 。 3 . 4挖 后测标 5 . 2 . 2裂缝观测 方法 首先对 裂缝 进行编 号 , 每条裂 缝至少应 布设 两组观测标 志 , 一组 在 基坑 开挖距 设计标 高 1 . 0 m - - 0 . 5 m左右 时 , 用 经纬仪放 出 回弹标 的位 置, 记录数 据 , 测定温度 , 对 钢尺进行 尺长改正 , 对 记录数据 进行修正 。 裂缝最宽 处 , 另一组在 裂缝末端 。如果 裂缝较少 时 , 使用 比例尺 、 小钢 尺 3 . 5回弹量计 算 , 绘 制 回弹 曲线 图 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对裂缝进行测量,通过丈量标志间的距离求得裂缝 或用 方格 网板定 期读取 “ 坐标差 ” 计算 裂缝变化值 。如果是面积 计算 回弹量 , 根据 回弹点 的分布 和 回弹量 , 绘制纵 横 回弹面的 曲线 变位值 , 图。 裂缝 较大 不 便于人 工测 量的裂缝 , 一般用 近景摄影 测量方 法 , 每次 观测 回弹量计 算公式 为: 8 = H z - H , ( 1 ) 应绘 出裂缝 的位置 、 形态 和尺寸 。 5 . 2 . 3裂缝观 测结果 其中: H, 为开挖 前 回弹点的高程 ; H : 为开 挖后 回弹点的高程
毕业设计-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及监测方法研究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及监测方法研究综述所谓变形观测,就是用测量仪器或专用仪器定期测定建筑物及其地基在建筑物的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工作。
实施变形测量时,一般就是在建筑物的特征部位埋设观测标志,在变形区域外的稳固地区埋设测量基准点,定期测量各标志点相对基准点的几何位置的变化量。
观测周期视变形量的大小和速度而定,一般变形量变化较大的时候,观测周期应短些,当变形趋于稳定时观测周期可以适当放长。
通过变形观测,可以监视建筑物安全使用,同时通过对大量观测数据的分析比较,对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相关参数以及某种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性能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变形监测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1引言随着超高层建筑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施工中对周边相邻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隧道等保护对象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
近年高层建筑施工及其监测已逐渐形成共识的系统施工工艺流程.,且高层建筑监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施工场地变形监测作为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
2监测内容变形体的性质和地基情况可以很明确的反映出监测当中的具体情况。
对于水利工程建筑物和住房建筑物来说主要是外部观测,它的观测内容主要是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渗透以及裂缝等;为了认识建筑物(如水电站)内部结构的情况,还应对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温度等进行观测,这些内容称为内部观测。
只有我们将内、外观测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使进行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时,尤其是对变形原因做物力的解释时提供理论依据,这样监测所得的结果才能够更好的为我们后期施工工作所利用。
变形监测要实时的掌握变形建筑物的实际性状,科学、准确、及时的进行分析和预报所监测建筑物的变形状况,这样对所监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管理极为重要。
变形监测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在应用当中涉及到了工程测量、水文、结构力学、工程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并慢慢的向边缘学科方向发展。
变形监测毕业设计

变形监测毕业设计【篇一:变形监测毕业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越来越呈现向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发展的趋势。
而多层及高层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的水平或者垂直位移,严重者甚至会危及建筑的安全,造成国家和人民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建筑物的变形监测与预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测绘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变形监测是一种监测变形体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实时获取变形体的动态位移信息来预警变形体的安危状况。
在测量工作的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变形监测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本文主要针对多层及高层建筑物,研究探讨建筑工程变形监测常用技术方法以及如何在保证建筑工程自身稳定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的变形以保证工程及周围环境安全的技术和方法。
总之,建筑变形监测己经成为建筑设计、监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重点分析比较几种不同变形观测的方法,特别是建筑基坑变形、建筑沉降位移、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的变形监测。
关键词:建筑物、变形监测、建筑基坑变形、水平位移、倾斜位移、沉降位移、挠度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ity development, building more and more presents to multi-layer, high-rise and super high-ris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will have certa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and even endanger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caused significant economic losses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therefor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build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field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onitoring the deformation body safety, it gets the deformation body through real-time dynamic displacement information security warning of deformable body. in the practice of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measurement of work activities, deformation monito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in this paper, multi-storey and high-rise building, research building engineer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methods and how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itself at the same tim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to ensure that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in short, the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has become a building desig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different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method,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building settlement displacem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deflection deformation monitoring.keywords: building, building deformation monitoring, deformation of foundation pi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tilt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deflection目录1绪论 (1)1.1引言 (1)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2建筑变形监测概述 (3)2.1 建筑变形监测 (3)2.2 建筑变形监测的必要性 (3)2.3 建筑变形监测的目的 (3)2.4建筑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 (4)2.4.1 设计的原则 (4)2.4.2 方案内容的制定 (4)3建筑基坑变形监测内容及方法原理 (4)3.1 工程概况 (5)3.2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5)3.3 监测方法原理 (6)3.3.1 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 (6)3.3.2 围护结构侧向位移监测 (6)3.4 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8)3.4.1 监测初始值测定 (8)3.4.2 施工监测频率 (8)4 建筑沉降监测 (9)4.1 监测方法的分析与确定 (9)4.2 点位布设 (9)4.3 建立高程控制网施测 (11)4.4 观测技术要求 (11)4.5 沉降观测的数据处理 (11)5 建筑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 (12)5.1 测点布置和埋设 (13)5.2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和初始值的观测 (13)5.3 水平位移监测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13)5.3.1 视准线法 (14)5.3.2 测小角法 (14)5.3.3 极坐标法 (14)5.4 本章结论 (16)6建筑变形监测新方法的研究 (17)6.1 变形监测新方法的提出 (17)6.2 三维坐标法基本原理 (17)6.3 工程实例 (19)6.4 本章结论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1绪论1.1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发展迅速,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数量的增加,建筑工程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并向高层、超高层方向发展,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分析与处理方法论文

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分析与处理方法论文•相关推荐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分析与处理方法论文0引言。
变形监测的意义在于用专业的仪器与方法对物体的变形现象、形态以及发展等进行相应的观测、分析、预报。
其任务主要是监测建筑物在荷载以及外力的作用下,在物体所处位置、大小等各个方面上空间与时间的特征。
形监测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是由多种方面共同决定的,即变形建筑物的性质、地基的情况等等。
例如对于水利工程中的建筑物其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的观测、沉降观测等等,而这些观测也可以成为外部观测。
除了外部观测,与之对应的则是内部观测,其中包括温度、混凝土应力等方面的观测,内部观测可以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建筑物的内部结构。
在进行变形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内部与外部观测数据相结合,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总结。
1变形监测数据的处理。
以所测的变形数据作为基础,绘制与之相对的曲线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于所绘制的曲线,专业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如果我们把变形观测数据与影响因子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及逐步回归计算,这样就可以求得变形与显着性因子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不仅可以作为物理解释,还可以进行今后建筑物的变形预报。
如果只是对变形观测数据单项处理有2种方法:1)以灰色系统理论进行建模。
主要处理的是具有小数据量的时间序列,其所用的方法是对现有的数据采用累加生成法,使之转化为生成数列,所以说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减弱随机性、增加规律性。
2)以时间序列分析理论进行建模。
主要是处理变形观测量中的时间序列,例如在对建筑物位移的监测中,通过建立一个与之相对的灰微分方程,就可以分析出建筑物的变形趋势,此种方法不仅可分性很好而且还有其他4项优点:①可以同时进行推估、平滑以及滤波;②此模型是一个理想的动态模型;③可以将平稳相关时序转化为独立的平衡时序;④模型参数聚集了系统输出的特征和状态。
如果将变形建筑物整体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观测值视为这个系统的输出,那么可以通过卡尔曼滤波模型对此系统进行精确、准确的描述。
浅谈高层建筑物变形观测

51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建 筑 科 学本文沉降观测数据均来源于某工程实力。
该工程位于河南省舞钢市一马路和湖滨大道交叉口西北角,北邻舞钢市钢铁公司住宅小区,西邻舞钢市人保财险公司,占地面积5.84万m 2。
场地为8栋住宅楼,高31.5~33层,1层地下室,基础工程设计为冲击钻成孔,有效桩长19m~20.50m框剪结构,桩端进入中风化泥岩。
本工程建筑物的沉降是由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以及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沉降量特别是差异沉降量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在施工期间,对该工程根据所增加层数或荷载情况,逐步进行沉降观测,以掌握、监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分析是否正常,若有异常情况发生,需及时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建筑物及施工安全。
因此,在施工期间需对1~6#楼进行沉降观测。
1 观测数据处理1.1水准基点稳定性检验自2010年4月10日至2011年5月19日止,对沉降位移监测网中的水准基点所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见共进行了7次观测,观测数据见表1。
每期观测进行平差,得各期水准基点的高程数值见表2。
表1的实测资料,由公式(1)计算得垂直位移监测网每测站高差中误mo =0.009mm,满足垂直位移监测网设计的观测精度要求。
m式中:h f 为水准环线闭和差;n为水准环线测站数;表1 垂直位移监测网观测数据表2 水准基点高程平差值数据①作者简介:李文勇,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岩土工程师。
N 为水准环线个数。
由表2高程数据计算每一水准基点高程间隙差如表3。
计算得各水准基点稳定性指标如下:4 =0.225 =0.516 =0.62其中以4 最小,故水准基点是稳定的。
1.2沉降等值线图根据每栋楼的各观测点的总沉降值,可绘制出沉降等值线图,从而直接反映出各沉降观测点的差异沉降情况。
现以7#楼为例。
(1)7#楼沉降等值线图如图1。
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探讨

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系统建设以及监测效果评价。
通过实践应用的案例分析,总结了监测系统在高层建筑物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建筑物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监测信息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探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系统建设、监测效果评价、实践应用、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层建筑物的增多,对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高层建筑物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不仅是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城市管理和规划的必然需求。
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主要涉及到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监测数据分析、监测系统建设和监测效果评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高层建筑物的变形规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只有不断完善监测方法和技术,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系统,才能更好地保障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研究意义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层建筑物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沉降变形情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安全稳定和发展。
通过监测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物结构存在的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还与地下工程、地基建设等密切相关,监测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情况有助于预防地基沉降、地基沉降等问题的发生,保障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高层建筑物沉降变形监测还可以为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帮助人们做好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论文

高层建筑变形监测论文摘要:对建筑物进行高层建筑进行变形观测,从而对建筑物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当发现不正常状况时,需及时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以保证建筑使用及其人民的安全。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范畴,探讨了变形监测方案的设计思路和观测周期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筑变形监测的具体方法,对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的设计等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变形监测1. 引言为了监视高层建筑物在运营管理、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需要不定期的对其进行变形观测,其目的一方面,是对高层建筑的运营状态进行安全监控、评价和预报;另一方面,为了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以后的其他的高层建筑变形监测提供一些经验数据。
2、建筑物变形观测内容及意义建筑物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地下水位和大气温度的变化,建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等影响,导致建筑物随时间发生的垂直升降、水平位移、挠曲、倾斜、裂缝等,统称为变形。
用测量仪器定期测定建筑物的变形及其发展情况,称为变形监测。
由于建筑物破坏性变形危害巨大,变形监测的作用逐步为人们了解和重视,因此在建筑立法方面也赋予其一定的地位,建设部已制定颁布了中华人们共和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并自1998年6月1日起施行。
目前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提出要求和做出决定:新建的高层、超高层,重要的建筑物必须进行变形观测,否则不予验收。
同时要求,把变形观测资料作为工程验收依据和技术档案之一,呈报和归档。
通过变形监测, 取得第一手的资料, 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 在发现不正常现象时, 应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措施, 防止事故的发生, 改善运营方式, 以保证安全。
其次, 通过在运营期间对工程建筑物原体进行观测, 分析研究, 可以验证地基与基础的计算方法、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 对不同的地基与工程结构规定合理的允许沉陷与变形的数值, 为工程建筑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资料。